书城童书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
10742500000003

第3章 环衬

《好饿的小蛇》

要说变化,就是前环衬上比后环衬上多了一棵长满红果子的大树,后环衬上比前环衬上多了一条笑嘻嘻的小蛇。

《我们要去捉狗熊》

前环衬故事还没有开始,但好天气似乎预告了一个好心情的故事即将开始。而后环衬为这个故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看,狗熊没有破门而入,垂头丧气地回家去了。

都打上了叉。许多孩子看到这个结尾,都为小蛇惋惜,以为那么可爱的小蛇死了。可是慢着,请先翻到这本书的前环衬,你看,画面上是不是一共有九棵大树,只有右边数第四棵长着红苹果?

好,请你再翻到后环衬,看到没有?那棵长着红苹果的树断了。对,小蛇没有死。过了许多天,也许是过了一个星期,小蛇终于把这棵苹果树给消化掉了。你看它不是还嬉皮笑脸地扭过头来,告诉我们:“啊——真好吃。”

要是漏看了它的后环衬,我们真会得出一个

完全不同的结果来!

孩子一般不会漏看  这是一个前后环衬遥相呼应的例子,它告诉

我们环衬绝对不是多余的。孩子一般不会漏看环衬,英国学者莫拉格· 斯泰尔斯在她与维克托· 沃森合著的《说说图画书:图画文本与小读者》中,就举例说当她为一个小女孩读这本《隧道》时,小女孩一眼就发现在后环衬上,妹妹的书和哥哥的足球并排放到了一起。她问女孩:“为什么作家在前环衬上没画上一个足球呢?”女孩回答她道:

“最后两个人好了呀……开头两个人不好。”

迈克尔· 罗森/ 文、海伦· 奥克森伯里/ 图的《我们要去捉狗熊》的前后环衬也紧扣故事,一前一后形成了鲜明的比照。故事说的是一家人又蹦又唱地去捉狗熊,结果狗熊没捉着,一家人反而被狗熊追得落荒而逃……还算好,最后那只狗熊被挡在了门外。它的前后环衬都是同一个场景,都是一片看得见熊洞的海滩,但前环衬风和日丽,远处有帆影,天上还有海鸟在飞翔。但到了后环衬,不但天变黑了,帆影和海鸟也都不见了,只有一头孤零零的狗熊失落地走在阴霾满天的海滩上。

精心挑选的颜色

当然,这些都是非常典型的例子。也有许多

图画书的环衬仅仅是白纸或是色纸。不管是白纸还是色纸,都是大有讲究的,它们的颜色往往与后边的故事十分吻合,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克里斯· 范· 奥尔斯伯格的《巫婆的扫把》,说的是一个老巫婆的扫把坠落人间的故事,它的前后环衬都是黑色的,还有什么颜色比黑色更贴切于这个灵异而又有那么一点阴森森的题材呢?

莫莉·卞(也译作莫莉·班)的《菲菲生气了——非常、非常的生气》获得过2000 年的凯迪克奖银奖,它的环衬是象征愤怒情绪的红色,因为故事里的女孩菲菲一生气,就像一座快要喷发的火山。

环衬的图案

环衬印上图案的图画书,也不在少数,可

千万不要以为它们仅仅是起装饰作用的图案。

别放过它们,也许看完全书你就会恍然大悟了。

安东尼· 布朗在《我爸爸》这本幽默的图画书里,透过孩子夸张的幻想,塑造了一个让人笑

破肚皮的爸爸形象:这个爸爸一天到晚穿着一

件长长的睡衣,他不怕狼,一跳就可以跳过月

亮,吃得像马一样多,游得像鱼一样灵活……

《我妈妈》这本书可以说是《我爸爸》的姐妹篇,秉承了上一本书的风格,塑造了一个让人眼花

缭乱的妈妈形象。《我爸爸》的环衬上的图案是“我爸爸”身上那件棕黄色睡衣的一个小小的局部,而《我妈妈》的环衬则是“我妈妈”

身上那件缀满五颜六色小花的睡衣的一个小小的局部。

考考你的眼力

偶尔,画家还会在环衬上与孩子们开一个小小的玩笑,考考孩子的眼力。维吉尼亚· 李· 伯顿是美国图画书最伟大的先行者之一,她在传世名篇《小房子》的环衬上,就埋伏了一个小人——小房子伫立在山丘上,它面前不断掠过的是象征时代变迁的交通工具。先是骑马的人,然后是马车、独轮车、自行车、汽车、有轨电车……注意看,第二行最右边有一辆汽车停在了那里,一个人挥着帽子正在那里跺脚大叫呢!找到了吗?

《我妈妈》

环衬是“我妈妈”花睡衣的局部。

《我爸爸》

环衬是“我爸爸”格子睡衣的局部。

《小房子》

作者的这点小把戏,往往逃不过孩子的眼睛。你看,小人的脸朝向我们,是在呼唤书外的我们吗?

扉页告诉你谁是主人公

有的图画书,扉页的画面就是单独一页。

马克斯· 菲斯特的《我是彩虹鱼》是一本美不胜收的图画书,作者使用了一种“激光烫银”的工艺,彩虹鱼的一片片鳞片在光线下会放射出七彩光芒,宛如彩虹。扉页书名下那条熠熠闪光的鱼,正是书中的主人公。

再比如瓦拉里· 托马斯/ 文、科奇· 保罗/ 图的《女巫温妮》。女巫温妮和一只黑猫住在一幢黑色的房子里。一天,她挥舞魔杖,把黑猫变成了一只草绿色的猫、变成了五颜六色的彩色猫。到最后,她把自己的房子都变成了五颜六色的彩色房子。一看扉页上那位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巫,就知道这本书讲的是她的故事。这个疯狂女巫的滑稽故事,先后赢得1987 年英国儿童书奖和1988年小读者自己投票选出的红房子童书奖。

跨页的扉页图

也有的图画书的扉页,与前环衬的背页合成

了一幅双页的画面。

比如诺顿· 贾斯特/ 文、克里斯· 拉希卡/ 图,获得2006 年凯迪克奖金奖的《神奇的窗子》的扉页图上,一个卷发的小女孩,欢蹦乱跳地朝一扇铁门冲去,后面站着的,是正在跟她挥手告别的爸爸和妈妈。相比单页,画面整整增加了一倍。《神奇的窗子》是一个温馨感人的故事,小女孩每次去爷爷奶奶家,都要先经过厨房一扇名叫“你好,再见窗”的小窗户。它仿佛是一扇魔法小窗户,能映出浓浓的祖孙之情。

会讲故事的扉页

扉页不仅仅是通向正文故事的一扇门,不仅仅

是告诉你谁是故事的主人公,它有时还会讲故事,比如维吉尼亚· 李· 伯顿的《逃跑的小火车头》的扉页,几乎就把一个火车头出逃的故事和盘托出了。

《女巫温妮》

温妮可不是童话中的坏女巫,她是一个好女巫,只不过喜欢干点儿疯狂的事。

《神奇的窗子》

跟爸爸妈妈说完再见,小女孩就飞奔进爷爷奶奶家了。吸引她的,除了一扇神奇的窗子,还有什么呢?

《我是彩虹鱼》

一条世界上最美丽的鱼,却是一条世界上最孤独的鱼。彩虹鱼能找回过去的友谊吗?

扉页又叫主书名页,就是环衬之后、书芯之前的一页,上面一般写着图画书的书名、著作责任者(作者和译者等)以及出版者的名称。除了上述文字信息,图画书往往从扉页开始就有图画,这些图画的作用可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