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998 年国际安徒生奖画家奖得主的代表作
1962 年美国《纽约时报》年度最佳插图童书
1963 年美国《号角书》杂志年度好书
入选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100 种图画书”
入选日本儿童文学者协会编《世界图画书100 选》
入选日本儿童书研究会/ 图画书研究部编《图画书· 为孩子选择的500 册》
? 日本全国学校图书馆协会选定图书
? 日本图书馆协会选定图书
获奖及推荐记录
这是一个有点吓人的故事。不要说故事了,
就是书名加上封面,也会让胆小的孩子紧张得透不过气来。
三个强盗扛着一把红色的大斧头,头戴黑色
高帽、身披黑色斗篷,只露出一双白色的眼睛,像三个可怕的鬼影一样从黑夜里冒了出来,他们身后的天空蓝得异常。这样一个黑夜,三个黑衣强盗会干出什么样的罪恶勾当呢?
汤米· 温格尔说《三个强盗》是献给女儿
Phoebe 的,不知道他是不是知道女儿长大了会喜欢听恐怖故事,才创作了这本“月黑风高”的图画书。
这三个强盗刚一开始登场时,还和别的故事
里的强盗一样坏,一样十恶不赦,你看,他们不是用胡椒粉喷马的眼睛,就是抡起斧头砸车轮……如果不是有一天他们无意中劫持了一个名叫芬妮的孤儿,这三个蒙面大盗可能会一辈子这样坏下去,这样十恶不赦下去,永远做强盗。可是,天真无邪的芬妮的一句话,却让这三个罪孽深重的强盗迷途知返了。小小的芬妮说了一句什么话呢?
其实,她面对一箱箱的金银财宝,只是问了一声“这些是做什么用的?”就是这么一句话,让三个强盗的人生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他们弃恶从善,从坏人变成了好人,成了“所有走丢了的小孩、不快乐的小孩和没人要的小孩”的养父。
芬妮是天使,她拯救了三个强盗的灵魂,让
他们获得了新生。可是,一个小女孩的一句话,就让三个坏人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三个好人吗?
这不是有点像民间故事了吗?
汤米· 温格尔的确是借用了民间故事的躯壳。
他熟悉民间故事,他在传记《汤米:纳粹下的童年》中就曾经说过,自己是在母亲所讲述的那些德国和法国的民间故事中长大的。在《三个强盗》
中,我们可以找出太多民间故事的痕迹——比如,书名中的“三”这个数字,就让我们想起格林童话中的“三个黑公主”、“三个懒人”、“三个幸运儿”;故事一开始,也是民间故事惯用的叙述口吻:
“从前有三个很凶的强盗……”三个强盗没名又没姓……不只是文字,你再看第6 页和第7 页的那幅跨页图,那三个弯腰埋头走路的强盗像不像民间故事里的小矮人?不过,正如西村醇子在《“三个强盗”的秘密——民间故事与现实的混合》一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无情的坏人时,他就已经在为我们悄悄地展示三个强盗人性中温柔、善良的一面了。你看,当强盗用暖和的斗篷紧紧地裹住小芬妮时,那是一种怎样爱怜的表情啊。还有,你看他们还会像父亲一样,体贴入微地为小芬妮铺上一张柔软的床……《三个强盗》既然是汤米· 温格尔的代表作,当然就缺少不了“温格尔式”的讽刺与幽默了!
故事的开头还有点吓人,但读着读着,作者的那颗“游戏心”就渐渐地浮现出来了——昏过去的淑女、吓得一大群男男女女瑟瑟发抖的喇叭枪、孤儿们的高帽子、三座和三个强盗的高帽子一样形状的高塔,都会让孩子发出一阵阵会心的微笑。
汤米· 温格尔不是一位墨守成规的艺术家,在表现手法上他更喜欢推陈出新,他自己就曾经说过:“我乐意尝试用不同的表达方法去打破单调,我讨厌用老一套来重复自己。”在这本《三个强盗》
里,他不但大胆配色,还用颜色来讲出文字所没有讲出来的故事。例如红色,在封面及故事的前半段那些以黑、蓝为基调的画面中,一把红色的斧头格外刺眼。这时的红色,毫无疑问,是血、暴力及杀戮的象征。但到了后面,就是一群穿着红斗篷、戴着红帽子的孤儿走进城堡的那一幅画面,红色则又可以看成是一种生命的延续了。还有一个例子不知你看出来了没有?最后一页,长大的孤儿们为纪念三个强盗的养育之恩而建的那文中所指出的那样:“……虽然是民间故事的写法,但后面展开的故事,则与一般的民间故事不同了。
没有所谓的结束语,也没有沿袭民间故事的套路。
‘三个人’既没有分成两个‘失败者’,一个‘成功者’,也没有用反复三次的方式来推进故事。设定的民间故事的世界,只不过是摆了一个空架子而已。”
透过民间故事这种最古老的文学形式,汤米·温格尔是想向孩子们传递这样一种现代的思想:坏人的恶,不是与生俱来的;好人的善,也不是与生俱来的。一个坏人可以变成一个好人,同样,一个好人也可以变成一个坏人。
他进一步解释自己的这部作品的主题说:“我
认为人不单纯,即使只有一个身体,也可以拥有多重人格。人有善恶两面,在善恶之间有一块既不是善也不是恶的‘无人地带’。我不知道《三个强盗》里所描绘的三个强盗是不是坏人。这三个强盗在通过善恶之间的那块既不是善也不是恶的地带时,时而变善,时而变恶。这一点对于孩子来说十分关键。不管孩子过去干过什么坏事,也没有必要一直追究下去,抱持‘明天就会好的’
这样一种心情才是最重要的。我想不断地传递这种心声。故事里包含这种心声,比起看上去醒目的口号来,记忆更深刻。”
实际上,当故事里的三个强盗还是三个冷酷
见到这三个强盗,男人跑了,女人晕倒了,狗也逃了。强盗们还拦劫了马车,抢夺财物。
三座帽子形状的高塔,被涂成了苔绿色,这其实就是芬妮打开装满金银财宝的箱子、问三个强盗“这些是做什么用的”时穿的那条连衣裙的颜色。
这既可以看做是对唤醒三个强盗良知的芬妮的怀念,也可以看做是三个强盗弃邪归正的象
征。
“汤米· 温格尔影响了大家,”
《野兽出没的地方》的作者莫里
斯· 桑达克说,“他的出现是对这
个职业的一个巨大的补充。没有人,
我敢说没有人像汤米· 温格尔那样独树
一帜。”
汤米·温格尔
1931 年11 月生于法国的史特拉斯堡。父亲虽然是一位天文石英钟的制造商,但同时还是一位历史学家、发明家和画家。他三岁的时候,父亲与世长辞,一家人关闭了工厂,搬到祖母家。他八岁那年,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因为住的小镇位于法德交界,所以很快就被德国军队占领,他就这样在战争中度过了不幸而可怕的童年。不过,这反倒让从小就有很强的自觉性的他,对于他生存的年代和国家所面对的战争、社会动乱,产生了深刻的认识。“二战”结束后,他曾一个人在欧洲流浪旅行,二十五岁那一年去了美国的纽约。
他自幼就喜欢画画,曾进过设计学校,但却遭到了被开除学籍的处分。1957 年,在疾病与贫困中,他出版了第一本图画书《梅隆斯去飞翔》,获得了《纽约先驱论坛报》的春季童书节荣誉奖,其后又接连推出了《三个强盗》、《季拉妲的巨妖》、《月亮先生》、《魔法一点灵》、《帽子》、《辛爷爷的怪兽》、《不要妈妈的吻》等七十多部图画书。
除了图画书,几十年来他作为一名极富创新精神的画家、漫画家及设计大师,还留下了上千幅画作、海报,在国际上声名卓著,1975 年,他获得了法国文化部的“国家平面艺术大奖”。1998 年,国际安徒生奖终于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他获得了这一年的国际安徒生奖画家奖。评审团赞誉他:“是儿童图画书创作世界的大巨人,风格大胆、鲜艳、创新、叛逆又独特。
他颠覆幽默,总是喜欢嘲笑自以为是又缺乏想象力的大人们。四十年来,他的作品创造出一种‘温格尔式’的国际性标志。” 也是这一年,他获得了意大利博罗尼亚国际儿童图书展特设的“伟大的艺术家复归”奖。
为了纪念他们的养父,孩子们给三个强盗每人建了一座高塔。
月亮高高地挂在天上。他低头一看,发现池塘里还有一个月亮,好奇极了,就叫来月光男孩:“你能不能到下面去一趟,把另外一个月亮给我带回来?”月光男孩立刻找来了一个过去装星星的篮子,就朝下跑去。
他不小心踢到了一颗小星星,把它变成了流星。他看到下面有一朵云,就想躺在那上面一定很柔软,可那朵云实在是太软了,他直接从云里掉了下去。在云层下面,他遇到了一架大飞机,一个小女孩看到了他:“我看到飞机外面有一个男孩!”月光男孩穿过一大群迁徙的候鸟,还遇到了一只风筝、一只鸟、一些五月金龟子、一些蜻蜓、一些飞行的种子,还有一个气球。
他到达了树顶。梯子上有一个女孩扔给他一个苹果,他往她的头发上撒了一些金色的小月亮。当他来到烟囱顶上的时候,脸都被烟熏黑了。他经过一些小窗户,一路往下掉。“看,”一个小女孩说,“一个男孩掉下去了。”“是啊,要是小孩不洗脸,就会发生这种事。”妈妈说。
他经过码头,扑通一声巨响,掉进了港湾里。好多鱼围了过来,盯着他看。他没有找到月亮,只是在水底发现了一面镜子。他把它捡起来,对着它看了看:“哇!这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月亮!我要把他带回家!”
他把这个小月亮放进篮子里,回到了月亮上的家。
[ 丹麦] 依卜· 斯旁· 奥尔森(Ib Spang Olsen)/ 文· 图The Boy in the Moon
Gyldendal Denmark 1962
湖北美术出版社 杨玲玲 彭懿/ 译 2009
月光男孩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972 年国际安徒生奖画家奖得主的代表作
? 丹麦文化部儿童图书奖
入选日本儿童书研究会/ 图画书研究部编《图画书· 为孩子选择的500 册》
获奖及推荐记录
选择《月光男孩》,倒不是因为作者得过国际
安徒生奖画家奖,而是因为它是一本罕见的窄而长的异型开本的图画书。
这是一本竖着翻看的书,上下两个画面加起
来,就变成了一个长长的竖画面了。依卜·斯旁·奥尔森为什么要别出心裁地选择这样一个超长的画幅呢?
因为这是一个从天而降的故事。
月光男孩为了给月亮寻找另外一个月亮,拎
着篮子出发了。他落啊落啊,从天上落了下来,先是穿云而过,然后遇到飞机、一大群候鸟、风筝、气球、五月金龟子、蜻蜓、飞行的种子、站在梯子上摘苹果的小女孩、打扫烟囱的黑脸男人、红砖房、街道,最后扑通一声落到了水里……整个故事就是一个下落的过程。尽管在半途上曾经遭遇过狂风,被吹得东倒西歪,但月光男孩基本上还是以一条直线落了下来。这下我们明白了,还有什么开本,比这种窄长的画幅更适合表现这个由上往下降落的过程呢?这种拉长的画面,有效地增加了阅读时的距离感。如果将这一幅幅长长的画面连接起来,就宛如一幅长卷,从天上一直垂到了地上,月光男孩的奇异旅程尽收眼底。
有人统计了一下,如果算上封面和封底,画
家一共画了二十三个形态各异的月光男孩,有举着篮子像吊在降落伞下面的,有摔一个屁股蹲儿的,有飞翔的,有横躺过来的……多数页面里月光男孩还不止出现一次,少的两次,多的甚至达到了三次,就像高速摄影机拍下来的画面一样,给人视觉上留下了一种连续下落的印象。
还有,一开始月光男孩下降得很快,但随着
地面的接近,速度明显放慢了,这从背景上也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也许是月光男孩来自高处不胜寒的天上,人间的一切更让他觉得亲切吧!看,这时他不是在下落了,人好似羽毛一般地浮了起来,飘了起来,慢慢地飘过苹果树,慢慢地飘过有孩子的窗户,慢慢地飘过熙熙攘攘的街道……不知奥尔森是不是学graphic arts(应用于印
刷和图书设计的平面造型艺术)出身的缘故,他对色彩与印刷也都十分在行。比如这本《月光男孩》,从封面、正文到封底,背景的底色一律都印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月光男孩从一大朵云中掉了下来,浑身都湿透了。
依卜·斯旁·奥尔森
1921 年6 月11 日出生于丹麦。1945—1949 年在丹麦皇家艺术大学学习应用于印刷和图书设计的平面造型艺术。他不仅当过绘画教师,还编写编绘童书,制作过电视儿童节目,参与舞台美术设计,拥有相当丰富的美术工作经验。其代表作有《月光男孩》、《跳不停的小红球》、《成年人的陷阱》等。他在1972 年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画家奖,是丹麦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
成了象征晴朗夜空的湖水蓝,给人一种透彻、一碧如洗的视觉效果。有趣的是,这种湖水蓝的底色一直延续到了水下,于是,天空的蓝色又变成了大海的蓝色。头一次看这本书时,就被依卜·斯旁· 奥尔森的配色迷住了,大面积的蓝色,配上月亮、星星的黄色以及月光男孩红衣的红色,冷暖一搭配,画面立刻就洋溢出一种说不出来的温暖与清澄。再看看他写的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不复杂,甚至可以说没有什么情节,但它很特别。松居直在《走进图画书的森林》一书里称它是一个“荒诞故事”,他还举例子说:你看,也没有什么前言和交代,月光男孩突然就冒了出来,也不知道他是谁,从哪里来。月光男孩从天上往地下掉的途中,说碰到谁就碰到谁,十分随意,就仿佛是一个爸爸随意在给孩子编故事。
松居直不是在批评,他是由衷地喜欢这个故事。是的,这种随意性正是这本图画书的诱人之处,正如松居直所说的那样:“如同语言游戏中有‘接尾令’一样,这本书是靠画面带来‘接尾令’般的乐趣,是奥尔森的一颗童心插上幻想的翅膀描绘出来的图画书的世界。”
孩子们一定会喜欢《月光男孩》的,因为它充满了童趣,每一幅画面都会给孩子们带来意外的惊喜。奥尔森是尊重孩子,他知道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他总是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孩子,用孩子的眼睛去看世界,发现世界,用一种会让孩子兴奋的方式来讲述故事。
他在获得国际安徒生奖时的致辞中就说,作为一个童书的作者和画家,他要在变幻莫测的世界中永远站在孩子这一边,并为之进行创作。关于作者的故事最后,月光男孩掉到水里,捡到了一面镜子。
[ 美] 莫里斯· 桑达克(Maurice Sendak)/ 文· 图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
Maurice Sendak 1963
明天出版社 阿甲/ 译 2009
野兽出没的地方
那天晚上,麦克斯穿上狼外套在家里撒野。妈妈叫他:“你这个野兽!”麦克斯却说:“我要吃了你!”妈妈不给他吃晚饭,让他去睡觉。
那天晚上,麦克斯的房间里长出一片树林,大海上漂来了一只“麦克斯”号小船。他扬帆起航,过了几乎一整年,去到野兽出没的地方。当他来到野兽出没的地方,它们发出了可怕的吼声,露出可怕的牙齿,亮出可怕的眼睛,伸出可怕的爪子。“定!”他对它们施了魔法——盯着它们的黄眼珠一眨也不眨,它们好害怕,都叫他最野最野的野兽。它们请他做野兽之王。
“现在,”麦克斯大叫,“野兽闹腾开始了!”它们又是对着月亮吼叫,又是吊在树上,等闹够了,“停!”麦克斯不给它们吃晚饭,就让它们去睡觉。可是他这个野兽之王突然感到孤单,想待在有最爱自己的人的地方。这时,从旷野四周远远地飘来好吃东西的香味,于是他决定不再当这个地方的国王。可是野兽们哭喊着:“噢,请不要走——我们要吃了你——我们太爱你了!”麦克斯却说:“不!”野兽们发出可怕的吼声,但麦克斯还是上了他的小船,向它们挥手告别。
过了整整一年,过了好多个星期,过了一天,又回到他出发前的那个晚上,他发现房间里为他准备的晚饭还热着呢。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970 年国际安徒生奖画家奖得主的代表作
1964 年美国凯迪克奖金奖
1963 年美国《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图画书
1964 年美国《号角书》杂志年度好书
1964 年美国刘易斯· 卡洛尔书架奖
1981 年美国《波士顿环球报》/《号角书》杂志奖图画书奖
入选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100 种图画书”
入选美国《出版者周刊》“所有时代最畅销童书”第63 名? 入选美国“彩虹阅读好书榜”
获奖及推荐记录
饭就去睡觉。正是通过这种幻想中的权力,使得麦克斯的负面情绪得到了安抚。
莫里斯· 桑达克把这本书看成是孩子们玩的一个游戏,相信这样的游戏可以平衡孩子们的一些不必要的恐惧,他这样解释自己的这部作品:“用来挑战属于童年的一个可怕的现实:当孩子恐惧、愤怒、痛恨和受挫折时感受到的无助——所有这些情绪都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他们认为那是难以控制的危险的力量。为了征服它们,孩子们就求助于幻想。在想象的世界中那些令人不安的情绪得到解决,直到他们满意为止。通过幻想,麦克斯消解了对妈妈的愤怒,然后困倦、饥饿和心平气和地返回到真实的世界里……正是通过幻想,孩子们完成了宣泄。这是他们驯服‘野兽’
的最好方法。”
其实,莫里斯· 桑达克一直都在探索童年时
代的心理恐惧和渴望,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的“三部曲”(《野兽出没的地方》、《厨房之夜狂想曲》和《在那遥远的地方》)都是“同一主题的变化:孩子如何掌握各种感觉——气愤、无聊、恐惧、挫败、嫉妒——并设法接受人生的事实”。这种探索在《野兽出没的地方》里达到了一个巅峰。
《野兽出没的地方》被人们讨论最多的,可能
1963 年,《野兽出没的地方》刚出版时曾经遭受过人们的猛烈抨击。大人们不安,是因为他们怕书里那些青面獠牙的野兽吓到孩子,会让孩子们做噩梦。他们怕叛逆的小主人公和野兽成为孩子们潜在的暴力示范。2002 年国际安徒生奖作家奖得主艾登· 钱伯斯就说:在英国,读者们花了很长时间才接受这本书,因为他们认为这本书会吓坏了孩子。
然而,几十年过去了,这本图画书不但没有
吓坏孩子,反而畅销不衰,而且大人们慢慢地也喜欢起它来了。
艾登· 钱伯斯说:“因为这本书,图画书成年了。”彼得· 亨特在《儿童文学》里说,这本书是20 世纪最成功的图画书之一。朱迪思· 希尔曼在《发现儿童文学》里说,它开拓了现代童年的意义。
至于莫里斯· 桑达克本人,更是声誉鹊起,塞尔马· 莱恩斯在《莫里斯· 桑达克的艺术》里说,在我们这个时代,再没有比莫里斯· 桑达克更有名的童书画家了。约翰· 洛威· 汤森在《英语儿童文学史纲》里也说,莫里斯· 桑达克是图画书创始一百多年来最伟大的创作者。
今天,可以这样说,《野兽出没的地方》已经
成了被人们分析、解读得最多的一本图画书,莫里斯· 桑达克也成为被人们研究最多的创作者。不然,彼得· 亨特就不会说出“这本书是过分赞扬的受害者”的话来了。
现在,这本书被形容为“美国第一本承认孩
子具有强烈情感的图画书”。莫里斯· 桑达克在这本书里,用野兽——Wild Things 这个词,如果直译应该是“野东西”——作为意象,赤裸裸地表达了麦克斯内心世界的强烈情绪,是愤怒的升华。
麦克斯因为遭到妈妈的惩罚,便开始用自己
狂野的幻想来进行反抗、来发泄。在野兽出没的地方,他不再是一个弱者了,他成了一个发号施令的野兽之王,成了一个征服者、支配者。他命令野兽对月狂舞,还以牙还牙,不许野兽们吃晚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在海上几乎航行了一整年,麦克斯到达了野兽出没的地方。
就是它画面大小的变化了。第一个画面,只有一张明信片大小,四周是一圈宽阔的留白,这暗示麦克斯受到了压抑。为什么说麦克斯受到了压抑呢?你看,左面的一行文字是“那天晚上,麦克斯穿上狼外套在家里撒野”,也就是说,这个故事是从“那天晚上”开始的,不是泛指的“有一天”,而是特指的“那一天”——那一天的白天,在麦克斯身上一定发生了许多让他愤怒的麻烦事,不然他就不会穿上狼外套,往墙上钉钉子了。本来就压抑,再被妈妈一骂,麦克斯的情绪坏到了极点,到了第四个画面,麦克斯开始用幻想发泄自己的愤怒,让卧室里长出了一片树林。这时,画面要比前面大出了许多。后面随着他想象力的膨胀,画面急剧地扩张——第六个画面,就是麦克斯背对着我们的那个画面,画面占据了一整页。
第七个画面,麦克斯坐船出海,画面超出了一页。
第九个画面,当他抵达了那个群魔乱舞的幻想之国时,画面已经占据了整整两个页面。这还不够,这还不是高潮,真正的高潮是第12、13、14 那三个跨页画面,没有文字,幻想彻底地凌驾于现实之上,麦克斯成了野兽之王。等狂野骚动结束之后,故事又倒了回去,于是画面开始慢慢缩小。
不过,回程要快得多,画面也比来程要减少
了好几张。当麦克斯回到自己的卧室时,森林已经消失了,晚饭正摆在桌子上等着他。翻过这一页,是一页没有画面的空白页,上面只写着一行字:
“ 还热着呢”这是故事的最后一页,这一页空白页引起了不少讨论,有一种观点认为,它与前面画面四周的留白代表的都是现实世界。
书里的妈妈,也是一个值得讨论的对象。妈
妈只是在开头的文字里有一句对白:“妈妈叫他:
‘你这个野兽!’”但她始终没有露面,作为读者的孩子们只能通过自己的经验去感受她的存在。
这是为什么呢?一种解释是:莫里斯· 桑达克是为了让孩子们从故事里的妈妈看到自己妈妈的影子。
其实,书里还出现了爸爸的形象。你发现了
没有,整本书里出现了那么多野兽,但只有一只野兽长着一双人脚。对,就是封面上那个坐在地上打盹儿的牛头怪兽。为什么说它是麦克斯的父亲呢?你看,当麦克斯和野兽们在森林里大游行时,他是骑在谁的身上?没错,正是骑在这只牛头怪的肩膀上。一个孩子,只会骑在自己爸爸的身上。那么,麦克斯的爸爸为什么会出现在野兽出没的地方呢?我们可以把它解释为麦克斯幻想的产物。因为这趟冒险的旅程,虽然都是麦克斯幻想出来的,但他毕竟还是一个幼儿,和那么多怪兽在一起,会害怕,但有爸爸陪伴在身边,他就什么都不怕了。
还有就是月亮。第三个画面,就是麦克斯遭
到妈妈惩罚,被关进卧室的那一个画面,窗外的月亮是一牙残月,而当他和野兽们冲着月亮膜拜吼叫的时候,月亮已经变成了满月。如果说这个麦克斯和野兽们闹起来,成为野兽之王。
月圆之夜是麦克斯的幻想,那么又如何解释倒数第三页的那一轮满月呢——这时,麦克斯已经回到了自己的卧室,也就是现实世界。人们不禁要问了,如果这趟野兽国之旅从头至尾都是麦克斯幻想出来的,那怎么会发生这种时间的变化呢?
这不过是在一个晚上发生的事情。
《野兽出没的地方》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还有
一个原因,就是作者故意把这群张牙舞爪的怪兽画得圆滚滚、胖嘟嘟的,不但不吓人,反而还逗人喜爱。难怪有一个小读者会写信给莫里斯· 桑达克,问他:“到底要花多少钱才能到达野兽国?如果票价不是太贵的话,我和妹妹都想去度假。”
莫里斯·桑达克
1928 年6 月10 日出生于美国纽约的布鲁克林区。父母都是犹太人,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自波兰移民到美国。虽然他在美国长大,但据他称自己的童年“充满了波兰乡村回忆的色彩,虽然我从没有亲身经历过,但移民过来的父母将那种真实的感受令人信服地传递给了我”。
童年的经验成了他创作的灵感之泉。“童年对我来说有一种无穷无尽的魅力和吸引力。”
他说,“如果我有不寻常的天赋,并不是我画或写得比别人好——我从不如此自欺。其实是我会记得别人不记得的事物:声音、感觉和意象——童年某些特定时刻的情感特质。”他喜欢画画,上中学时,他的绘画才能得到了美术老师的肯定。高中毕业之后,他并没有进入美术学校就读,而是一边白天在一家橱窗展示公司打工,一边晚上在艺术学生联盟进修写生、油画课程。
1950 年,他认识了Harper 出版社的编辑厄休拉· 诺德斯特罗姆,厄休拉· 诺德斯特罗姆把他引入了童书世界。她交给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为马塞尔· 艾姆写的《令人惊奇的农场》
画插图。稍后,他又获得了与露丝· 克劳斯合作的机会,他为她的《一个要挖的洞》画的插图让他崭露头角。露丝· 克劳斯是他仰慕的作家之一,他们合作的《一座非常特别的房子》,让他在1954 年赢得了第一个凯迪克奖银奖。后来的几年里,他与塞斯利· 乔斯林合作的《亲爱的,你说什么》、与珍妮丝· 梅· 奥黛莉合作的《跳月的精灵》、与埃尔斯· 霍姆伦德· 米纳里克合作的《小熊来访》、与夏洛特· 佐罗托合作的《兔子先生,帮帮忙好吗?》,分别获得了1959 年、1960 年、1962 年和1963 年凯迪克奖银奖。
然而,真正让他一举成名的,还是他自写自画的《野兽出没的地方》,这部作品获得了1964 年凯迪克奖金奖。《野兽出没的地方》,再加上获得1971 年凯迪克奖银奖的《厨房之夜狂想曲》和获得1982 年凯迪克奖银奖的《在那遥远的地方》,被莫里斯·桑达克自己称为“三部曲”。他非凡的艺术成就受到全世界瞩目,对现代儿童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因为他在图画书领域的特殊贡献,他获得了1970 年国际安徒生奖画家奖。2003 年,他还获得了阿斯特丽德· 林格伦纪念奖。
一天,兔爸爸说:“今天谁会有兴趣翻过沙丘踏上海滩,和我一起看海去?”
“我去,我去,”米菲说,“耶!我要去看海,还要带上我的小桶,捡些贝壳回来。”
“好呀,”爸爸说,“请上车,乖乖扶好坐里面,爸爸的快车拉着你,一会儿就能到海边。”
米菲坐车穿过沙丘。“哇,沙丘好高啊!”她大喊。兔爸爸说:
“我看见了,前面就是海滩。”
车停在一个漂亮的帐篷前。“我们到了,米菲,请下来。”“爸爸好厉害。”米菲大叫,“我们的车开得可真快。”
米菲马上脱掉衣服,换上游泳衣。“哇,好快,”兔爸爸说,“换衣服要数你第一。”
“现在来堆个大城堡,用你的小桶和铲子。我相信米菲的大城堡,肯定漂亮又结实。”爸爸说。
米菲使劲地挖呀堆呀。你瞧,米菲的小脑袋,正露在高高的城墙上。
挖沙子的游戏玩够了,米菲就拎上小桶,去找可爱的小贝壳。
接着兔爸爸带米菲去海里玩游戏,米菲跟爸爸打水仗,把他淋成了落汤鸡。
等他们身上的衣服一干,爸爸说:“时间不早了,真遗憾,我们得回家了。”
“不嘛。”米菲喊道,“我一点儿也不累呢。”可是米菲刚一坐上车,小眼睛就闭上了。
[ 荷兰] 迪克· 布鲁纳(Dick Bruna)/ 文· 图Nijntje aan zee
Mercis Publishing bv 1963
人民邮电出版社 阿甲/ 审译 2009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 风靡世界、被译成数十种语言的幼儿的第一本图画书? 入选日本儿童书研究会/ 图画书研究部编《图画书· 为孩子选择的500 册》
获奖及推荐记录
米菲在海边
米菲是荷兰画家迪克· 布鲁纳笔下的一个家喻户晓的形象,就是嘴上画着一个×,永远从正面看着你的那只可爱的小兔子。
“米菲”系列到现在已经出版了二十四本,为
什么单单挑了这一本呢?这是因为《米菲在海边》
被公认为是一本“单纯化到了极限”的图画书。
不单故事单纯,图也单纯,甚至单纯到了让
人惊愕的程度——你看,兔爸爸拉米菲去大海的一页,明明是兔爸爸在拉车,但我们却看不见他,只是从背面看到了坐在车里的米菲。你再看,他们翻过沙丘,好不容易到了海边的帐篷,可这一页却看不见米菲他们的身影,只画了一个大帐篷。
米菲穿上游泳短裤后面的连续三页,更是常常被人拿来举例。兔爸爸让米菲堆大城堡这一页,只画了一把铲子和小桶。城堡堆起来这一页,一根曲线就代表了城墙。捡贝壳的一页也是一样,只画了几个五颜六色的贝壳。最后一页与兔爸爸拉米菲去大海的一页完全一样,只是米菲歪着脑袋睡着了。除去为了理解故事而不得不留下的画面之外,布鲁纳把该省略的都省略掉了。
可就是这么一本简单至极
的图画书,让画过三百多
本图画书的日本知名图
画书画家五味太郎感
慨万分,他说这是他一
生读得最长久的一本图
画书。
这本小书中蕴涵了
布鲁纳的全部追求。
布鲁纳有一个信念,
就是他认为自己的图画书
的对象不是父母,是画给
二到六岁的孩子看的,
只有将故事和图单纯到
极限,才能让幼儿欢喜,
才能教会他们阅读的方法。比如这本《米菲在海边》,上面说过,有两页他只画了铲子和小桶、几个贝壳,尽管他没有画得那么具体,进行了大胆的省略,但这反而给读者提供了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我们仿佛看见了米菲堆出一座大城堡之后那手舞足蹈的样子,仿佛听到了米菲找到了美丽贝壳时的欢叫声……于是,一个
快乐的海边故事就在我
们的心中膨胀开了。
布鲁纳的画基本
上只用六种鲜亮的颜色,
即黄、红、蓝、黑、白和绿,
从不用中间色。他曾经说
过这样一段话:“蓝是一种
冷淡的颜色。冷冷的、离
你远去的颜色。与此相反,
红和绿是一种朝你走来的
温暖的颜色。”
不要以为布鲁纳的图
画书一般只有十二页图,
主人公的形状又是那么简
单、着色也就那么几种,
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可为了这十二幅图,他往往会画上几百幅图,颜色也是挑了又挑。1997 年,日本的图画书杂志《MOE》曾专程赴荷兰对布鲁纳做过一次采访,他说他创作一本图画书大约需要两个月的时间,而在这两个月里他不让任何人看他的未完之作,连第一个读者、最挑剔的批评家妻子也不行。
说到这里,再透露给你一个小小的秘密:你
知道布鲁纳为什么会把米菲的嘴画成一个“×”?
为什么把兔爸爸的嘴画成“×”上再加上一根横线吗?布鲁纳对此的回答实在是让人哑然失笑,他说他小时候一直以为兔子的嘴就是一个“×”。
至于兔爸爸嘴上的那个“×”,只不过是让人看上去显得老一点。别看米菲嘴上那个“×”,在不同的画面里,它却能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呢!
1964 年,“米菲”系列初次登陆日本时,还
曾经给当时的日本图画书界带来了一次冲击。因为它的封底上写着这样一行字:幼儿的第一本书。
迪克·布鲁纳
1927 年出生于荷兰中部的一个小城。在出版商父亲的影响下,自幼就对图书及作家拥有一种亲切的感情。
他十八岁学校一毕业,就被渴望子承父业的父亲送到了伦敦、巴黎等地的出版社及书店去进修。但是,与其成为一个出版商,他更愿成为一名美术设计师。于是归国后他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进了阿姆斯特丹的美术学校,然而不到半年就退学了。为了生存,1951 年他二十四岁那年,进入父亲的出版社,从事封面和宣传画的设计。二十六岁与伊列娜结婚。同年,他出版了自己的图画书处女作《苹果》(De Appel);1955 年,出版了代表作“米菲”。1970 年,他创立了自己的出版社,五年后辞去出版社的工作,专心从事创作,曾经获得过荷兰金画笔奖、银画笔奖以及银石板奖。1993 年,因为他对图画书的杰出贡献,被荷兰女王授勋为骑士。
那时的日本还没有“第一本书(First book)”这样一个概念,不过,随后不久,松谷美代子就推出了“松谷美代子的婴儿图画书”系列。
[ 美] 李欧· 李奥尼(Leo Lionni)/ 文· 图Swimmy
Alfred A Knopf, Inc 1963
南海出版公司 彭懿/ 译 2007
有一群快乐的小红鱼住在大海的一个角落里,其中有一条小黑鱼,黑得就像淡菜壳,他比他的兄弟姐妹游得都要快。
一个可怕的日子,从海浪里冲出一条又快又凶又饿的大金枪鱼,一口就把所有的小红鱼都吞到了肚子里,只有小黑鱼逃走了。他逃到了大海深处,既害怕又孤独,伤心极了。可大海里到处都是各种各样奇妙的生命,他游啊游啊,碰见一个又一个奇迹。于是,他又高兴起来了。
他看见了像彩虹果冻似的水母……
他看见了走起路来像水下行走的机器似的大龙虾……他看见了像被看不见的线牵着的怪鱼……
他看见了像森林似的海草……
他看见了尾巴有多长连自己都搞不清的海鳗……后来,他看见一群跟自己一样的小鱼,躲在礁石和海草的影子里。“来游吧,一起玩儿,到处看看!”他快乐地说。“不行,大鱼会把我们通通吃掉的!”小红鱼说。“可是,你们不能老躲在那儿吧?我们一定要想想办法。”小黑鱼说。
他想啊想啊,突然说:“有了,我们可以游在一起,变成海里最大的鱼!”
等到他们可以游得像一条大鱼了,小黑鱼说:“我来当眼睛。”于是,他们在清凉的早上游,在阳光灿烂的中午游,把大鱼都吓跑了。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964 年美国凯迪克奖银奖
1963 年美国《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图画书
1963 年美国图书馆学会年度好书
1965 年德国青少年图书奖图画书奖
1966 年美国《纽约时报》“过去5 年中50 种最佳图书”
1967 年捷克布拉迪斯国际插画双年展金苹果奖? 入选日本儿童书研究会/ 图画书研究部编《图画书· 为孩子选择的500 册》
获奖及推荐记录
小黑鱼
如果说李欧· 李奥尼是一位色彩的魔术大师的话,那么这本《小黑鱼》就是一场美不胜收的视觉飨宴了!
要说这本书最吸引人的,还不是它那个发生
在海里的小小的故事,而是它那迷离、如梦如幻的色彩——彩虹果冻似的水母、五彩的海草,还有那如同在风中摇曳的粉红色的棕榈树一般的海葵……看久了,人都变得恍惚起来了,仿佛被一只妖魅的手扯着坠落到了海底。啊,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世界啊,美得都有点邪乎了。那婀娜的水母一下子变得那么透明,好像活了过来,好像一个妖里妖气的妖精似的向我们游来……
可这一切是怎么画出来的呢?
李欧· 李奥尼用的是一种什么技法呢?
评论界对李欧· 李奥尼的赞誉之一,就是身为设计大师的他在图画书的表现艺术上的推陈出新。
比如,像前面提到的《小蓝和小黄》,是用手把色纸撕成碎片贴成的;《田鼠阿佛》不但用了撕贴的方法,还尝试了剪贴和手绘的形式;到了《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材料又换成了日本的彩色印花纸。而在这本《小黑鱼》里,他则彻底舍弃了他所喜爱的拼贴画的形式,而是使用了水彩拓画的技法。具体地说起来,就是先将水彩颜料用大量的水稀释,然后再涂出或是用实物拓印出鱼、水母及海草的形体与背景,因为水多色淡,画面便充满了一种如在水中的透明感。
不过,请你注意,那一大群密密麻麻的小红
鱼可不是一笔一笔画出来的,是作者刻了小红鱼形状的印章,一个一个盖出来的。如果细辨,这印章似乎有两种。因为印章盖得有轻有重,加上有些地方稀一些,有些地方密一些,一个时而分开、时而聚拢的浩浩荡荡的小红鱼群就跃然纸上了。
还有,你发现了吗?这鱼群中唯有一条小鱼
是用手画出来的,对了,就是那条小黑鱼。李
欧· 李奥尼自己就曾经这样说过:“我唯一用笔画出来的,就是这个英雄。”如果从视觉的角度来看,小黑鱼这个主人公确实被赋予一种强烈的存在感。
与那一大群看不清眼睛的小红鱼不一样,他是未来的领军人物,所以这条小黑鱼一出场,李欧· 李奥尼就给他画上了眼睛。这一方面是赋予了小黑鱼灵魂,另一方面,也为后面的故事埋下了一个伏笔,与最后那个激动人心的场面遥相呼应。当后来小红鱼们游成了一条大鱼的形状时,小黑鱼不是发出了“我来当眼睛”的声音吗?
至于这本书的主题,看似很浅显,不过就是
一个齐心协力的故事。用一句我们熟悉的口号来说,就是“团结就是力量”。
对于孩子来说,这种浅尝辄止的理解并没
有错,但实际上,透过这个貌似简单的故事,李欧· 李奥尼是想传递给我们另外一层意思。这本书一共有十四个场景,其中小黑鱼孑然一身在海里徘徊的场景,竟占了七个。而且这七个场景,李欧·李奥尼可谓画得呕心沥血,深海、水母、大龙虾、怪鱼、海草、海鳗以及海葵,一个个被画得美妙绝伦。他总不至于是为了向孩子们普及海洋知识吧?当然不是了,这才是全书的高潮,李欧· 李奥尼想对我们说的话全都潜伏在这七个场景里面了。
因为直到这时,小黑鱼才开始去发现自己生活的世界是怎样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自己又是怎样一种存在。一句话,小黑鱼学会想了,学会了想的小黑鱼成长了。在原版书里,当小黑鱼对那群躲在黑影子里的小红鱼说“可是,你们不能老躲在那儿吧?我们一定要想想办法”时,这个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想”字是用的大写——THINK。这样说起来,或许小黑鱼自己的发现,才是这本书的一个深刻的主题吧!
在创作这本《小黑鱼》之前,李欧· 李奥尼
毅然决然地抛弃了他在美国所有的光环,返回意大利,整个身心投入到了图画书的创作之中。他后来就曾把自己的这个姿态,比喻为一条名为
“Swimmy”的与众不同的鱼。
有一位名叫薇薇安· 佩利的女作家、前幼儿园老师,曾经在纽约访问过李欧·李奥尼,她告诉他,自己班上的孩子们总是好奇地想知道,在他创造的所有形象中,哪一个是他。她还告诉他大多数孩子都把他想象成田鼠阿佛。于是,他走到一堆他自己的书前,拿出一本《小黑鱼》,然后用一支棕色的蜡笔在小黑鱼上画了一个圈,那是一个很大的圈,他又在下面画了一条横线,最后他在横线上写下一个大字:我。
详见106 页《小蓝和小黄》的“关于作者的故事”。
小红鱼们聚在一起游成了海里最大的一条鱼,小黑鱼当眼睛。
[ 美] 谢尔· 希尔弗斯坦(Shel Silverstein)/ 文· 图The Giving Tree
Evil Eye Music,Inc 1964
南海出版公司 傅惟慈/ 译 2003
爱心树
从前有一棵大树,它喜欢上一个男孩。男孩每天会跑到树下捡树叶,编王冠,想象自己是森林之王。男孩还常常爬树荡秋千、吃苹果,和大树捉迷藏。玩累了,他就在树荫里睡觉。男孩爱这棵树,非常非常爱它,大树很快乐。
日子一天天过去。孩子长大了,大树好孤寂。
有一天,孩子来到树下,大树说:“爬到我身上来吧!荡秋千、吃苹果,到阴凉里玩一玩吧!”
孩子说:“我已经大了,不爱爬树玩了。我想买些好玩的东西,你能给我一点钱吗?”大树说:“把我的苹果拿去卖掉吧。”孩子把苹果全都摘走了。大树很快乐。
孩子好久都没有来,大树很难过。有一天,孩子回来了,他说:“我需要一幢房子保暖。我要娶妻子,生孩子。你能给我一幢房子吗?”大树说:“森林就是我的房子。但是你可以把我的树枝砍下来去盖房子。”孩子砍下树枝,盖了一座房子。大树很快乐。
孩子又有很长时间没来看望大树了,当他终于又回来的时候,大树高兴得说不出话来了。孩子说:“我需要一条船,驾着它到远方去,你能给我一条船吗?”大树说:“把我的树干砍断用它做船吧。”孩子把树干砍断,做了一条船,驶走了。大树很快乐,但心坎里却有些……又过了很久,那孩子又来了。大树说:“非常抱歉,我没有什么可以给你了,我现在只是个老树墩。”孩子说:“我现在需要的实在不多,只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坐,好好休息。我太累了。”
大树尽量把身子挺高:“来吧,孩子,坐在我身上休息吧。”于是孩子坐下了,大树很快乐。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入选美国《出版者周刊》“所有时代最畅销童书”第14 名? 入选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推荐的100 本最佳童书? 入选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教师们推荐的100 本书”
入选美国全国教育协会“孩子们推荐的100 本书”
入选日本儿童文学者协会编《世界图画书100 选》
入选日本儿童书研究会/ 图画书研究部编《图画书· 为孩子选择的500 册》
获奖及推荐记录
“The Giving Tree”直译过来就是“一棵不断给予的树”,日文译成了《大树》,中文译成了《爱心树》。
其实,即使是一个孩子,也读得出这是一个
爱的故事。
关于这本书的主题,中文繁体字版的封底上
的一段话,恐怕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解读了——“这是一个温馨的故事,略带哀伤的感动,慰藉人们的心灵。谢尔· 希尔弗斯坦为各个年龄的读者创造了一个令人动容的寓言;在施与受之间,也在爱人与被爱之间。”中文简体字版更进了一步,将它解读为“一则有关‘索取’与‘付出’的寓言”。
不过,如果“付出”换成了“给予”,似乎更加贴近主题一些。因为“给予”这个词既是“give”的直译,也要比“付出”来得主动和积极。
所以我们要说,这是一个“给予”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里,人们更多的是把树看成母爱
的化身。是啊,如果不是爱,又怎能让树奉献了一切还无怨无悔呢?可以说整本书中最让人潸然泪下的一句话,就是那句“大树很快乐”——树枝被砍光了、树干被砍断了,已经牺牲到了没有什么可牺牲的树,依然还是那么一句话。当看到结尾处那个被唤做孩子的老人,佝偻着身子坐在树桩上,“大树很快乐”那几个字又一次跳入眼帘时,又有几个人能不感动呢!
但这本书真的就这么简单吗?
不。例如,我们可以提出一连串的疑问——
树把一切都给予了男孩,这对于他来说有什么意义呢?原书从头至尾,直到男孩变成了一个青年人、中年人,甚至是风烛残年的老人,树还是把他唤做“boy”,这仅仅是一种亲昵,还是意味着男孩在精神层面上没有长大?树是不是给予太多了?男孩是不是索取得太多了?树这种完全的自我牺牲真的是一种真爱、真的是一种值得赞美的精神吗?谢尔· 希尔弗斯坦把这些问题永远地留给了我们。
说到谢尔· 希尔弗斯坦的绘画风格,人们多
半会想到“简洁”一类的字眼儿。是的,谢尔· 希尔弗斯坦只用钢笔作画。不只是这本《爱心树》,像那本充满了童趣的《阁楼上的光》、那本被称之为“可能是你最快读完的一本书,但恐怕也是得花上一辈子咀嚼的一本书”的《失落的一角》,也都是用黑色线条画成的。他还常常处心积虑地大面积留白,譬如《爱心树》的第二个画面——就是说树喜欢上一个男孩那两页,左面一页是一棵树,而右面一整页几乎就是一张白纸,只是上面有一簇树叶、右下角有一只小孩的脚。不过,读者却丝毫也不会产生空而无物的感觉,因为谢尔·希尔弗斯坦已经把一个深刻而又隽永的故事注入到了那充满灵动的线条里。他还拥有一个神话般的本领,就是延伸读者的想象力。一个最显著的例子就是他并没有画出树的表情,但你分明看到了树那慈爱、喜悦与凄凉孤寂的表情。还有,这本书你千万不要漏看了树枝的变化——至少是到树枝被男孩砍光背回家为止,每一页上的树枝都有不同的动作:男孩朝树跑来时,树枝会弯下来像是在召唤他;男孩戴上树叶编的王冠把自己想象成森林之王时,树枝也会像他一样骄傲地翘起来;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大树把苹果都给了男孩,拿去卖钱。
成了《爱心树》之后,曾经拿给不少出版社看过,但都遭到了出版社的拒绝。他在一次采访中回忆说:“每一个人都喜欢它,他们都被它感动,他们会读,会哭,还会说这本书很美,但是有的人说它太短,有的人说它过于悲伤,还有的人说它对孩子来说过于高深,对成人来说又不够高深……”
最后还是厄休拉· 诺德斯特罗姆接受了这本
书,她允许他保留了那个悲伤的结局。谢尔· 希尔弗斯坦坚持保留这个结局,是因为他认为生活中有太多悲伤的结局,应该告诉孩子什么是现实生活。这样一个人在以后的岁月里,才不会迷失方向。
相反,幸福的结局会给孩子造成一种疏远感和陌生感,孩子们会问:为什么你给我讲的那些幸福的事情我没有遇见过?
男孩躲在石头后面和树捉迷藏时,树枝会伸得长长地去找他……
说到这里,我们必须说到另外一个人:汤
米· 温格尔。如果不是有一天,这位《三个强盗》
的作者把谢尔· 希尔弗斯坦“连拖带拉……又踢又叫”地拽到了知名童书编辑厄休拉· 诺德斯特罗姆那儿,我们或许要与包括《爱心树》在内的一大批传世经典失之交臂了!
谢尔·希尔弗斯坦对《出版者周刊》说,汤米·温格尔是他的好朋友,汤米·温格尔把他拖到出版社,是想让厄休拉· 诺德斯特罗姆来说服他为孩子们画图画书。尽管他一再声称自己从来没有为孩子们写书画画的计划,他的幽默是针对成年读者的,可是最终他还是被说服了。于是,就有了1963 年的那本《拉夫卡迪欧:一只朝后开枪的狮子》。
常有人把《爱心树》误认为谢尔· 希尔弗斯坦的第一本图画书,《拉夫卡迪欧:一只朝后开枪的狮子》才是他的童书处女作。
然而,他第二本书的出版却一波三折。他完
谢尔·希尔弗斯坦
1930 年出生于美国芝加哥。这个光头、长了一脸络腮胡子、样子看上去放荡不羁的大个子,是一位举世罕见的艺术天才。他不仅是知名的儿童诗人及图画书作家,更是伟大的漫画家、作词家、作曲家甚至是乡村歌手。他曾创作过八百多首成人歌曲,《人行道的尽头》还曾获得过1984 年格莱美奖;为电影《明信片的边缘》(Postcards from the edge)所作的插曲I'mChecking Out,获得过1991 年第六十三届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提名。
他少年时代喜欢画画。不过据他自己说,是因为喜欢打棒球,可一到球场就追不上球;喜欢跟女孩套近乎,可连舞也不会跳,所以才一个人躲在一边画画。他的一位老朋友这样描述他:“他走在纽约的人行道上,挎着一个旧邮包,鼓鼓囊囊的包里塞满了歌谱。他脚穿破旧的牛仔靴,身上穿的是不知洗过多少遍的牛仔裤……”然而,真正让他蜚声世界的,还是他那四百多首儿童诗与不朽的图画书。除了家喻户晓的《爱心树》,他的主要作品还有《拉夫卡迪欧:一只朝后开枪的狮子》、《谁要一只便宜的犀牛》、《人行道的尽头》、《失落的一角》、《阁楼上的光》、《向上跌了一跤》等,其中《阁楼上的光》更是创纪录地连续一百八十二周位居《纽约时报》排行榜之上。迄今为止,他的图画书被翻译成三十多种语言,畅销世界。
大树把树枝、树干都给了男孩,
拿去盖房子、造船。
[ 日] 大塚勇三(おおつかゆうぞう)/ 改编
[ 日] 赤羽末吉(あかばすえきち)/ 图
スーホの白い馬
福音馆书店 1967
南海出版公司 猿渡静子/ 译 2010
苏和的白马
中国北方的蒙古大草原上,生活着一个名叫苏和的牧羊少年。有一天,天都黑了,苏和还没有回来。正当奶奶和牧羊人们焦急万分的时候,苏和抱着一匹小白马回来了,他说这匹才出生的小白马是他在路上捡来的。苏和把它养大,小白马长成了一匹雪白的骏马。
这年春天,王爷说要举办一场赛马会,还说谁要得了第一,就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苏和骑着白马去了,得了第一。可王爷一看他是个贫穷的牧羊青年,就反悔了,不但不把女儿许配给他,还要用三枚金币把白马买下来。苏和不肯,结果遭到了一顿毒打,白马也被抢走了。
遍体鳞伤的苏和被救回家没几天,浑身中了无数支箭的白马也逃了回来。原来,王爷要在众人面前炫耀这匹白马,不想被白马摔到了地上。“白马,我的白马,你不要死!”苏和把箭拔了出来,可白马还是死了。
伤心的苏和一连好几天都睡不着,好不容易睡着了,却做了一个白马的梦:白马贴了过来,亲切地对他说:“请不要难过,用我的皮、毛和筋骨做一件乐器吧。那样,我就能永远和你在一起,永远陪伴你了。”苏和从梦里醒来,就按白马教的那样做出了马头琴。从此以后,苏和不管去哪里,他都带着马头琴。每当拉响它,苏和就会感到白马还在自己身边。
不久,苏和的马头琴就传遍了整个蒙古。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980 年国际安徒生奖画家奖得主的代表作
1968 年日本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
? 美国布鲁克林美术馆图画书奖
入选日本全国学校图书馆协会“好图画书”
入选日本儿童文学者协会编《日本图画书100 选》
入选日本儿童书研究会/ 图画书研究部编《图画书· 为孩子选择的500 册》
获奖及推荐记录
赤羽末吉在日本是一个傲视众人的名字,《苏
和的白马》更是他的丰碑之作。
松居直《图画书的快乐》一书中,回忆了《苏
和的白马》的诞生过程——
20 世纪60 年代,日本的图画书才刚刚起步,
开本还多是小16 开的竖开本、竖排文字不说,图也多半是甜腻腻的所谓“童画风”一统天下。在这样的风潮之下,有一天,一个人来敲专门出版图画书的出版社福音馆书店的门了。这个人就是赤羽末吉。他开门见山地问当时的总编松居直:“您见过三百六十度地平线的风景吗?”他说他要画那样一本以蒙古大草原为舞台的图画书。这已经是他第二次来敲门了,第一次来敲门时,他说他要在图画书里画日本的雪,于是就有了那本黑白水墨的《地藏菩萨》——这样说起来,松居直还是发掘了这位日后如日中天的画家的伯乐呢,尽管赤羽末吉这匹千里马当年已经五十多岁了。
1961 年,赤羽末吉在福音馆书店的故事图画
书月刊杂志《儿童之友》上发表了第二部作品《苏和的白马》。
这还不是我们日后看到的这本《苏和的白马》。
“画出心中的蒙古大草原……”年轻时一个人
站在辽阔草原之上的愿望是实现了,但赤羽末吉还是留下了诸多的遗憾——比如,虽然这时《儿童之友》已经改成横开本了,但即使是用足了,小十六开的尺寸还是限制了画家那恣肆骄横的画笔,未能尽情地展现蒙古大草原的广阔;页数也少了一点,只有九个场景……松居直后来回忆说,那时他就和赤羽末吉在心底发誓终有一天要卷土重来!六年后的1967 年,新版《苏和的白马》冲击问世了。其实,与其说它是新版,还不如说它是一部脱胎换骨的全新之作——因为原稿毁于一场火灾,这一张张画全是他花了两年时间新画的。
场景也由原来的九个,一举大增到了二十三个。
而最破格的,就是它那横开本的超长尺寸,这在当时不能不说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创举。
这下赤羽末吉满足了,他曾对人说一站在草
原上四下张望,就会被雄大的蒙古大草原所感动,就仿佛看到了半个地球一样,一边是黑云密布,一边是晴天,一边是狂风大作……这一次他终于把这种感觉给酣畅淋漓地画出来了!
日本所有的评论者在说到这本书时,不约而
同就是一个词:雄大。赤羽末吉用地平线表现了这种雄大。他说图画书是一种视觉语言,为了比文字更进一步地表现出草原的辽阔,让横开本拉得更长,他在全篇中强调了蜿蜒的地平线,以给人一种在壮大的天地中展开故事的印象。可以这样说,这本书最别具匠心的就是那连绵不断的地平线了。就先看封面吧,那个抱着一匹小白马,头扎红巾、身穿红色蒙古袍的牧羊少年的背后,一条地平线将金色的草原与黑蓝色的天空分隔开了。如果把封底与封面平摊在同一个平面上,啊,一条半米多长的地平线就会映入你的眼帘,太辽阔了!再看第一个跨页,又是地平线,两条彩虹横亘在辽阔无垠的草原之上。下一个跨页,又是地平线……
赤羽末吉是在有意追求这种“雄大”,他在《我的图书书论》中说:“日本民族的缺点是拘
谨。而我认为,给儿童的读物应该是
健康的、充满希望和梦想的,所以,
我想让孩子们看到雄浑壮阔的故
事。”
赤羽末吉还充分发挥了日
本画的特长,用色彩与构图把
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这个悲哀而优美的故事一步一步
地推向了高潮。这样的例子太多
了,就说色彩吧——你看赛马会
之前,当苏和和骑手们在草原上
遛马时,他把整个画面统一成为
了一种枯黄的颜色,而当下一页
骏马奔腾时,他又把背景处理成
了一种朱红色,你追我赶的气氛
一下就跃然纸上了。
赤羽末吉的作品绝大多数都
是以民间故事为主题,如《雪女》,如没有几个字的《追追追》。所以在日本儿童文学评论家鸟越信编的《创造了图画书历史的20 个人》一书里,赤羽末吉的成就被概括成了这样一句话:让日本画的手法在现代的图画书里得到了再生,让民间故事在现代得到了复苏。
不过,也许是大师的光芒太耀眼了,有一个
人被湮没了。
人们一提到《苏和的白马》,只会想到赤羽末
吉。可是别忘了,如果不是大塚勇三为我们讲述了这个马头琴的故事,我们又怎么能感动呢?
大塚勇三
翻译家,1921 年生于中国东北,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学院。其主要译作有《格林童话集》、《长袜子皮皮》等。他非常喜爱民间故事,认为民间故事是先人生活的结晶,而且在流传过程中,融入了无数的喜怒哀乐。
赤羽末吉
1910 年5 月生于日本东京神田。年轻时曾在中国东北生活过十多年,因受邀为成吉思汗庙创作壁画,深入过内蒙古采访。1947 年返回日本之后,一边在美国大使馆文化部门工作,一边利用假日画些儿童读物的插图。
自五十岁出版第一本图画书《地藏菩萨》以来,先后出版了八十多本极具东方水墨画特色的图画书,曾经获得过日本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讲谈社出版文化奖、小学馆绘画奖、美国布鲁克林美术馆图画书奖、英国钻石奖、德国莱比锡国际图书设计展金奖等大奖。1980 年,他获得了国际安徒生奖画家奖,成为了亚洲第一位获得这项大奖的画家。主要代表作有《追追追》、《鹤妻》、《雪女》等。
苏和拉响马头琴,就好像白马还在他身边一样。
[ 美] 艾兹拉· 杰克· 季兹(Ezra Jack Keats)/ 文· 图Peter's Chair
HarperCollins 1967
明天出版社 孙晴峰/ 译 2008
彼得的椅子
彼得有了一个小妹妹。
他搭积木,妈妈让他小一点声。他还发现爸爸把他以前睡过的摇篮、婴儿床和高脚椅都漆成了粉红色。“可这都是我的啊。”彼得想。
还剩下一把蓝色的小椅子没有油漆。
他抓起它,跑回自己的房间。他对小狗威利说:“我们离家出走吧!”他用一个袋子装满了点心和小狗的饼干,带上蓝椅子、玩具鳄鱼和他小时候的照片,走到了外头。在房子前面,当他想坐那把小椅子时,才发现自己坐不进去了,他太大了。
妈妈走到窗口叫他:“小彼得,今天午餐有很特别的菜,你要不要回来跟我们一块儿吃?”他和威利都假装没听见。
不过,他倒有个好主意。
一会儿,妈妈就发现彼得回来了。她高
兴地说:“那个小顽皮鬼一定是躲在窗帘后
面。”妈妈掀开窗帘,可是彼得不在那儿。
那是彼得的鞋,他藏在了橱柜后面。
彼得坐在一把大人的椅子上,爸爸搂
着他。他对爸爸说:“我们来把小椅子漆
成粉红色的,给苏西坐吧!”
于是他们就一起动手油漆小椅子了。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入选美国“彩虹阅读好书榜”
入选日本儿童文学者协会编《世界图画书100 选》
入选日本儿童书研究会/ 图画书研究部编《图画书· 为孩子选择的500 册》
获奖及推荐记录
在说这本《彼得的椅子》之前,我们要先说
一说艾兹拉· 杰克· 季兹的另外一本图画书《下雪天》。美国的《号角书》杂志把《下雪天》
比喻为“像一朵雪花一样,是这个世
界上独一无二的”。
如果不算与人
合作的《我的狗不
见了》,《下雪天》
应该算是艾兹拉· 杰
克· 季兹的处女作了。尽管他大器晚成,自写自画这本书时已经四十六岁了,但他还是幸运的,处女作就一鸣惊人,一举摘取了别人画了一辈子也得不到的凯迪克奖,而且还是梦寐以求的金奖。《下雪天》的故事极为简单,甚至可以说简单到了几乎没有什么故事——昨夜下过雪了,一个小男孩欢天喜地地走在雪地上。它只是提供了一种气氛、一种体验,它之所以会受到凯迪克奖的青睐,是因为他破天荒地画了一个小黑人,这是开先河的,尽管他一再强调他的重点不在于主人公的肤色是黑还是白,而是描绘了一个下雪天给孩子带来的快乐,但这毕竟在过去的图画书的历史上还从未出现过。还有,他使用了拼贴画的技法,这也是开先河之举。他用布片、彩色花纹纸以及各种各样的材料,再加上油彩,匪夷所思地贴画出了一个美丽得让人心悸的世界。
约翰· 洛威· 汤森在《英语儿童文学史纲》说艾兹拉· 杰克· 季兹并不是一个“非常有天分的作者”,但他却创造了一个神话,从1962—1969 年,陆陆续续地以这个名叫彼得的黑人小男孩为主人公,写出了一个记载他成长经验的系列。
《彼得的椅子》就是其中的一本。
作者自己曾经说过,这个故事在他的心中悄
悄地揣了许久,从酝酿到完成整整花费了二十多年的时间。与《下雪天》一样,这个故事并不复杂,但却涉及了一个极其深刻而又常常被忽略的主题:
成长的自觉。
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值得他这
样呕心沥血呢?
在《下雪天》里,
彼得还是一个三岁左右
的独生子,到了《彼得的
椅子》,他看上去已经有
六岁的模样了,还有了一
个刚呱呱坠地的小妹妹。
新生命的诞生,让小小
的彼得感到了威胁,他先是被妈妈命令不许发出太大的声音;接着,他发现自己的摇篮、高脚椅和婴儿床被爸爸漆成了粉红色,都将不再属于自己……这让他不安,他怕父母不再爱他,担心自己的存在遭到否定。于是,他带着自己那把还没有被漆成粉红色的蓝椅子,还有他的狗威利、一袋点心和小狗饼干、玩具鳄鱼和小时候的照片(这些东西,如果一一追究起来,似乎都具有某种象征的意义,比如:他为什么要带走一幅镶嵌在圆木框里的照片呢?),离家出走了。
不过,他并没有走多远,只不过是来到了房
子的外头。这在我们成人看来,似乎幼稚得可笑,但对于一个幼儿来说已经是一种必死的抵抗了!
转折发生在一刹那,当彼得往那把蓝椅子上坐去时,发现他坐不进去了,因为他长太大了!——这个画面非常耐人寻味,画面上所有的视线都集中到了尴尬万分的彼得身上,狗也就算了,让人哑然失笑的是,地上照片里的那个婴儿和廊柱上的玩具绿鳄鱼,也都在回头或是从上头俯瞰着彼得。“众目睽睽”之下,他突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
这个发现至关重要,这是一个孩子对自己成长最初的一种自觉。看到这里,我们不能不对艾兹拉·杰克· 季兹肃然起敬了,他对一个处于幼儿期的孩子的心理描摹得多么准确啊!
后面的一个情节更是让人感觉到他的过人之
处了。妈妈喊彼得回家,已经“离家出走”的彼得当然不能那么简单就回家。为了掩饰自己的窘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彼得长大了,坐不进小椅子里去了。
相,他故意把一双鞋子藏到了窗
帘下面,和妈妈开了一个玩笑。
其实,这也可以看做是彼得的一
种长大呢,一个长大的孩子,才
会知道要面子。太生动了,真是
写活了一个幼儿的心理变化。《彼
得的椅子》问世都几十年了,还
总是被人挂在嘴边,就是因为艾
兹拉· 杰克· 季兹透过孩子的一
双眼睛的高度,描写了孩子走向自立的过程。
与《下雪天》一样,这本书作者依然采用了
拼贴加油画的技法。他用了日本和纸、手工纸、镂空的钩花台布、剪报以及其他的材料,还用油画颜料手绘出人物的表情、椅子的明暗以及日晒雨淋的整面砖墙。拼贴画虽然是一种装饰性的表达形式,但因为艾兹拉· 杰克· 季兹的匠心独用,它反而给我们留下了一种亲切的生活实感。整本书里有两种颜色最引人注目,一种是粉红色,一种是蓝色。粉红与蓝,一暖一冷,代表着不同的寓意。粉红色象征了一个新生命诞生的喜悦,所以摇篮、婴儿床都被漆成了粉红色;而蓝色,比如那把小椅子,则是彼得不安与孤独的微妙心情的真实写照。还有一种颜色,也非常重要,就是黄色。当彼得对爸爸说“我们来把小椅子漆成粉红色的,给苏西坐吧”时,彼得坐在一把和爸爸一样高、一样大的黄椅子上。这黄色,暗示着彼得的成长。
最后,还有两个小小的细节值得回味。
第一个非常容易被错过。在倒数第二个画面
中,就是彼得对爸爸说给妹妹油漆椅子的那一页,一只胖胖的小手从摇篮里伸了出来,那是妹妹在谢谢哥哥呢!
第二个是最后一页,那条名叫威利的狗大半
个身子已经走出了画面,地上留下了一行粉红色的脚印。有人说,它是在告诉我们:彼得的成长故事还没有完啊!
艾兹拉·杰克·季兹
1916 年3 月11 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布鲁克林。他的父母都是波兰出生的犹太人,因为遭到迫害移民到了美国,他是他们三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他小时候就喜欢涂鸦,常常把道路或是墙当成画布。1934 年他高中毕业后,虽然得到了艺术学校的奖学金,但因为父亲突然过世,他只好放弃,一边打工一边自学。1942 年他应征入伍,战后曾去巴黎做过一年的绘画之旅。
回国后,他在纽约的画廊举办过个人画展,并开始为成人书设计封面和画插图。从1954—1960 年,他还为十几本童书画了插图。
1962 年,他自写自画了《下雪天》,这本书为他赢得了1963 年的凯迪克奖金奖。主要作品除了以黑人男孩彼得为主人公的“彼得系列”:《彼得的口哨》、《彼得的椅子》、《彼得的信》、《彼得的眼镜》之外,还有《珍妮的帽子》等多部。
彼得要把自己的小椅子漆成粉红色,送给妹妹。
[ 日] 中川李枝子(なかがわりえこ)/ 文
[ 日] 大村百合子(やまわきゆりこ)/ 图
ぐりとぐら
福音馆书店 1967
南海出版公司 季颖/ 译 2009
古利和古拉
入选日本全国学校图书馆协会“好图画书”
入选日本儿童文学者协会编《日本图画书100 选》
入选日本儿童书研究会/ 图画书研究部编《图画书· 为孩子选择的500 册》
? 日本全国学校图书馆协会选定图书
古利和古拉是两只田鼠。这天,他们提着一个大篮子朝树林里走去。一边走,他们还一边唱起了歌:“我们的名字叫古利,叫古拉/ 在这个世界上,最最喜欢啥/ 做好吃的,吃好吃的/ 古利,古拉,古利,古拉。”
突然,他们发现路当中躺着一个好大好大的大鸡蛋!
“呀,多大的大鸡蛋啊。可以煎一个月亮那么大的荷包蛋!”古利说。“能做一个比咱们的床还厚、还松软的鸡蛋卷。”古拉说。不过,古利和古拉最后还是决定做一个蛋糕,做一个从早上吃到晚上也吃不完的大蛋糕。
可是,怎么才能把鸡蛋弄回去呢?抬吧,太滑。骨碌着走吧,又怕被石头撞坏。古利说:“咱们把锅拿来,在这儿做吧。”
古利和古拉回家取来了锅、面粉、黄油、牛奶、砂糖、碗、打蛋器、火柴……做起蛋糕来了。
闻到了蛋糕的香味,森林里的动物们全都抽着鼻子跑来了。古利和古拉不是小气鬼,请大家等一等,一会儿请你们吃蛋糕。
一个金黄色的大蛋糕烤好了。太
好吃了,一眨眼,大蛋糕就被动
物们吃光了,只剩下了一口空锅
和大鸡蛋的蛋壳。猜猜看:古
利和古拉用蛋壳做了什么呢?
他们做了一辆汽车开回
家去了。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获奖及推荐记录
松居直在《图画书的快乐》一书里说,这本
书在日本已经卖出了五百万册!其实,早就不止这个数字了。自第一本《古利和古拉》出版以来,整个系列累计发行量超过两千万册,堪称日本图画书的不朽经典,已经拥有了三代读者。
孩子们为什么那么喜欢《古利和古拉》呢?
1963 年,才写完“开创了战后日本儿童文学
新纪元”的《不不园》的作者中川李枝子,在《母亲之友》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短篇童话《蛋》。有一个人读了,脑海里霎时就闪过了一本图画书,于是他提议作者把它改成一本图画书。这个人就是松居直。他还大胆地起用新人,让中川李枝子的妹妹、还是一名大学生的大村百合子来画插图。《古利和古拉》大获成功,后来还出了系列,大大小小加起来一共出了十一本。
不能不佩服松居直的眼力了,在我们看来,《古利和古拉》不过就是一个玩与吃的故事,一开头的那首歌就唱出了它的主题:“我们的名字叫古利,叫古拉/ 这个世界上,最最喜欢啥/ 做好吃的,吃好吃的……”是啊,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童年还有什么呢?不就是玩和吃吗?孩子们就是喜欢这样的故事。借用松居直在《看图画书的眼睛》一书中的话来说,这不是一本让孩子们看着快乐,而是一本能让他们走进去感到快乐的图画书。
松居直是《古利和古拉》之父,他当然要为
它大唱赞歌了——
他说中川李枝子写的这个故事,好就好在它
是一个“充满了想象力,能打动读者,把读者吸引进去的作品”。他又进一步解释说,就是说它拥有一种能唤起孩子们共感、能吸引孩子们的力量。
他尤其欣赏中川李枝子讲故事时的那种口吻,说她总是在邀请读者加入。比如书里古利和古拉捡橡子和栗子的时候,有这样一段对话:“要是捡到满满一篮橡子的话,就放好多好多糖,煮得甜甜的。”“要是捡到满满一篮栗子的话,就做栗子酱,煮得软软的。”这样的对话,怎能不刺激想象力,让他们加入到故事里去呢?中川李枝子曾经是一位幼儿园老师,她知道幼儿对观念的世界不感兴趣,所以她把故事里不能形象化的东西都去掉了。
对于大村百合子,松居直更是不掩饰自己的
怜爱之情了。他也承认,大村百合子的图画得稚嫩,更像是一个少女信手画着玩的。但他觉得孩子就是喜欢这样的画。他说妹妹的画很配姐姐的文,画里透露着一份轻松,好像在亲切地对幼儿说:“怎么样?这是姐姐画的,好玩吧?”没有哗众取宠,没有自我意识过剩的造型,透着一种“我只会这样画”的羞怯腼腆。这种亲切感和温情,是儿童最能放心进入的世界。不是让他们紧张地,从外部窥视的世界,而完全是大人和孩子自然地携起手来的世界。
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好香!森林里的动物一眨眼就把大蛋糕吃光了。
听松居直这么一说,我们开窍了,对《古利
和古拉》有点刮目相看了。
对了,古利和古拉,一个是穿着蓝衣服、戴
着蓝帽子的小田鼠,另一个是穿着红衣服、戴着红帽子的小田鼠,他们看上去就像是一对双胞胎。
你分得出哪一个是古利、哪一个是古拉吗?
大人们是从封面上来区分的:书名上的古利
和古拉分别被写成了蓝色和红色,蓝字下面穿蓝衣服的是古利,红字下面穿红衣服的是古拉。
而孩子们则是从书里的一个情节来区分的:
古利用拳头砸那个大蛋,没砸开,自己却痛得跳了起来。图上那个跳起来的,就是古利。
要不怎么会有人谆谆告诫我们孩子比大人更
会读图画书呢!
中川李枝子
1935 年9 月29 日出生于日本北海道。自东京都立高等保育员学院毕业后,她一边在一所名叫“绿”的保育园做保育员,一边从事儿童文学创作。
1962 年她出版了处女作《不不园》,这本被称为“给儿童文学界带来了革命性的震惊”
的童话为她带来了巨大声誉,获得过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等多项大奖。其创作多以幼儿为对象,主要作品有“古利和古拉”系列、《天空颜色的种子》以及《我与图画书》、《书·儿童·图画书》等。
大村百合子
1941 年12 月3 日出生于日本东京。毕业于上智大学外国语学部法语科。她是中川李枝子的亲妹妹,她们在五兄妹中分别排行第二与第四。
当她还是一个高中生的时候,就为姐姐的童话《不不园》画了插图。后来与姐姐合作的《古利和古拉》一举走红,让她也从此走上了图画书的创作之路。她们的《古利和古拉的神秘客人》
曾获得过厚生大臣奖。
古利和古拉用蛋壳做成汽车开回家了,多么有创意啊!
小时候,我的壁橱里有个大噩梦。
睡觉前,我总是把壁橱门关紧。我都不敢回头看一下,直到安全地回到床上,我才偷偷地瞄一瞄。只是偶尔哦!
有一天晚上,我决心彻底干掉壁橱里的大噩梦。刚关上灯,我就感觉到他蹑手蹑脚地朝我走来。我猛地拉开灯,正好看见他坐在我的床上。“走开,大噩梦!不然我就开枪啦!”没等他搭腔,我就冲他开了一枪。
可是想不到,大噩梦哇哇地哭起来。真把我气疯了,可我想想又不气了。“大噩梦,你能不能小声
点儿啊?这样会把我爸爸妈妈吵醒的。”
可他还是没完没了地哭,我只好拉起他的
手,哄他上床躺好,再回去把壁橱的门关
紧。
因为我料到壁橱里还有一个大噩梦,
可是我的床这么小,怎么挤得下三个呢?
我们睡着了,又一个噩梦从壁橱里
钻了出来。
[ 美] 梅瑟· 迈尔(Mercer Mayer)/ 文· 图There's a Nightmare in My Closet
The Dial Press 1968
贵州人民出版社 范晓星/ 译 2008
入选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100 种图画书”
?《日本儿童文学》杂志推荐
我的壁橱里有个大噩梦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获奖及推荐记录
没有一个孩子不惧怕黑夜,可天才的梅瑟· 迈尔却把孩子的这种恐惧心理别出心裁地写成了一个让人捧腹爆笑的故事。
在这个由小男孩第一人称自叙的故事里,一
切的孤独、不安与恐惧都被推到了那扇壁橱门的背后——不是门背后住着一群妖魔鬼怪,在这本书的扉页上我们已经瞥见了,门里杂乱地丢着一堆玩具和衣物。是门通向另外一个黑暗的世界,一个噩梦的世界。只要一关灯,噩梦就会破门而出……小男孩不但想象门背后有一条长长的隧道,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当然是作者本人)还赋予了噩梦一个形状——一个丑陋到了极点的大怪
物!出来了,这个怪物刚一出来时还挺疯狂,张牙舞爪,可灯一亮它就原形毕露了,原来像小男孩怕黑夜一样,它怕灯光。于是,情节就急转直下了,害怕的不再是头戴钢盔、手持长枪的小男孩,而是胆小的“噩梦”自己了——“噩梦”害怕得失声痛哭。
谁会想到是这样一个结局呢?
最后小男孩不但不害怕“噩梦”了,还和“噩
梦”亲热地睡在一起,甚至还得意地发出了这样的心声:“因为我料到壁橱里还有一个大噩梦,可是我的床这么小,怎么挤得下三个呢?”
梅瑟· 迈尔试图通过这样一个颠覆恐怖的黑色喜剧,告诉孩子们黑夜并不可怕,只要你勇敢地去面对黑夜,潜伏在黑夜里的诸如“噩梦”之类的怪物就会乖乖投降,它们比你还要害怕!他也确实做到了,孩子们正是在一片笑声中化解了对黑夜的恐怖。
《我的壁橱里有个大噩梦》逗人发笑,还是因
为梅瑟· 迈尔画活了这个名叫“噩梦”的怪物。可以说,天底下从来没见过这么丑陋的怪物,龇着两颗大牙不说,还长着一个塌鼻头和一对翅膀一样的大耳朵,身上满是绿斑,尾巴像一个流星锤。
当这么一个奇丑无比的巨大怪物坐在地上,像一个三岁小孩似的放声干号;当它上了床,哆哆嗦嗦地用爪子指着壁橱门让小男孩去关门;当关了灯,它半睁着一只眼睛偷瞟壁橱门时,谁都会为它那生动而又滑稽的表情发出一阵阵笑声。这样的“噩梦”一点不可怕,说得过火一点,是可爱,丑得可爱。不信问问男孩子,可能有超过半数以上的男孩子都愿意和这样一个庞然大物般的“噩梦”挤在同一张床上睡觉吧?
梅瑟· 迈尔用黑色的钢笔线条来画这个黑夜
故事,这实在是一个精心的选择。因为钢笔线条非常容易营造出明暗的效果——当灯开着的时候,疏朗的线条让画面看上去十分明亮;而当关了灯之后,密密麻麻的线条一下子就让画面暗了下来。
“噩梦”从门里出来的那个画面就是一个好例,这个画面从上至下铺满了纵横交错的杂乱线条,关灯一刹那的那种感觉顿时就出来了。颜色他似乎只用了两种:淡朱红和灰绿。不过,从画面那种微微发暗的调子来看,倒是与故事的气氛非常吻合。
这本书有两点引起了人们的讨论。
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大噩梦被一枪打哭了!
传来一个奇怪的声音,她告诉爸爸妈妈,可他们都不相信,于是小女孩自己拿着绳子去阁楼抓那个东西……《到处都有大妖怪》说的是小男孩家里到处都藏着大妖怪,妈妈在家的时候,它们都会躲起来,可当他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它们就出来了……
有人把这类帮助孩子排解情绪的图画书,形
象地称为“药用图画书”。
一点是当“噩梦”被小男
孩用长枪打得吮着爪子号啕大哭
时,小男孩最初的反应不是反省
或同情,而是烦躁。因此有人认
为,这时男孩的反应不再是孩
子的反应,应该是父母的反应
了——当被惩罚的孩子大哭大闹
时,父母首先不是生气吗?
还有一点是它的结尾。当
“噩梦”和小男孩在床上睡着了
的时候,壁橱的门开了,又一个
凶恶的“噩梦”的脑袋伸了出来。
作者的用意显然是摆一个噱头:嘿,故事还没有完……可这个“开放式的结尾”却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因为它让不安的孩子更加不安了。
除了这本《我的壁橱里有个大噩梦》,梅瑟·迈尔还写过另外两本帮助孩子们克服恐惧的图画书。
《我的床底下有条大鳄鱼》说的是小男孩发现床底下有条鳄鱼,可爸爸妈妈不相信……《我家阁楼上有个大盗贼》说的是小女孩睡觉时听到阁楼上梅瑟·迈尔
1943 年12 月10 日出生于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他的父亲在海军服役,所以家庭多次搬迁,十三岁那年一家最终定居在夏威夷的檀香山。他小时候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玩上了,有时会去附近的沼泽地抓蛇或蜥蜴,不然就会去读图画书。高中毕业后,他先上了檀香山艺术学院,后来又去纽约攻读艺术。他决心成为一名童书插画家,可是他的老师们不赞成他的决定,认为他无法靠画插画来养活自己。有一段时间,他还曾经做过广告经纪人、电器产品的推销员,不过他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
1967 年,他出版了第一本书《一个男孩,一条狗和一只青蛙》,这是一本无字书,取得了成功,还让他获得了无字图画书创始人之一的美誉。到今天为止,他已经又写又画了三百多本图画书,他在自己的网站上说:“我的大部分作品讲的都是我小时候的故事。现在我是个大孩子,我写的事情是现在发生的,特别是和我的孩子一起发生的事情。他们总是给我许多灵感。”他还与妻子吉娜创作了“小怪物,就是我”系列丛书,这是一套以小怪物为主角,画风明快、简单、富有生活教育意味的爆笑故事,每个主题都与孩子的生活息息相关。
又有一个大噩梦从壁橱里钻了出来。
[ 美] 佩特· 哈群斯(Pat Hutchins)/ 文· 图Rosie's Walk
Macmillan 1968
明天出版社 上谊出版部/ 译 2009
母鸡萝丝去散步
1968 年美国《波士顿环球报》/《号角书》杂志奖图画书银奖
1968 年美国图书馆学会年度好书推荐
1968 年美国《纽约时报》年度最佳童书
入选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100 种图画书”
入选日本儿童文学者协会编《世界图画书100 选》
入选日本儿童书研究会/ 图画书研究部编《图画书· 为孩子选择的500 册》
这天,母鸡萝丝走出鸡舍去散步。
她没有发现,一只狐狸从后面悄悄跟了上来。
萝丝穿过农家院子,身后的狐狸扑了上来。但狐狸一脚踩到了钉耙,钉耙一个反弹,狠狠地打到了自己的脸上。
萝丝绕过池塘,狐狸扑了上来,但扑了一个空,栽到了池塘里。萝丝翻过干草垛,狐狸扑了上来,但一头扎了进去。萝丝经过磨面房时脚钩住了一根线,狐狸扑上来时,上头的一袋面粉正好撒了下来。萝丝钻过栅栏,狐狸扑了上来,但跌到了栅栏这边的手推车
里。萝丝从蜂箱下面走了
过去,但那辆手推车载
着狐狸撞翻了蜂箱,狐
狸被蜜蜂追得抱头鼠
窜。萝丝回到鸡
舍,正好赶上吃
晚饭。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获奖及推荐记录
这是一本绝对让幼儿笑得前仰后合的图画书。
哈哈,母鸡萝丝悠然自得地去散步了。兜了
好大一个圈子,她又悠然自得地回来了。可这位乡下傻大姐完全不知道,她身后已经闹翻天了……这本书不知为什么会让人想起濒于失传的皮
影戏、拉洋片一类的民间戏剧。是的,它就是一出锣鼓震天的乡下小戏。佩特· 哈群斯这个英国女人一个人搭起了一座舞台,使出浑身解数,为我们上演了一出发生在英国乡下的热热闹闹的情景喜剧。
说到底,这是一个追逐的故事(尽管被追逐
的对象不知道身后有一只饥肠辘辘的狐狸),是一个在走动中完成的故事。如果比喻成电影的镜头,这应该是一个一气呵成的长长的运动镜头。佩
特· 哈群斯为这个故事精心设计了一座移动的舞台,她不单选用了20.3 厘米×25.5 厘米的横长画面,而且除了最后萝丝归家的一页是单页之外,全部是对开跨页——十三个对开跨页,十三个左右合二为一的横长的场景,带领我们跟随萝丝女士在乡间小道上完成了一次死里逃生的散步。
不仅仅是拉长了画面,给人一种连贯的、一
切都是在散步中发生的奇妙感觉,萝丝和狐狸一前一后处于同一个画面,还增加了一种可笑的对比。一个迈着碎步神闲气定,一个张牙舞爪却又总是丑态百出,喜剧效果一下就出来了。
佩特· 哈群斯把萝丝画得装饰味儿极浓,既
像剪纸,又像刺绣或是毛衣上的图案,萝丝的头、翅膀及尾巴是黄色的,身体是朱红色的,还用黑笔在翅膀和尾巴上画上了羽毛状的花纹,在身体上画上了点点。至于那只倒霉鬼狐狸,她并没有因为它是一个丑角而丑化它,反而还把它美化了,画得妖魅无比,一对尖耳朵的轮廓和腿是深褐色的,耳朵和肚子是白色的,身体及长长的大尾巴则是橘黄色的,上面布满了由复杂的圆点、线条和黑三角组成的装饰性图案,就像一个美丽的狐妖。不只是鸡和狐狸,连后面的树、农家、风车等背景也都画得像装饰画一样。她画这本书时才是一个二十六岁的新人,不能不说是一个大胆的实验,不过,咿呀学语的幼儿却接受了这种变形的画法。
佩特· 哈群斯真是画活了那只狐狸,你看它的身形,一会儿紧弓,一会儿甩到了天上,一会儿又一个倒栽葱。再看它的表情,那双会说话的眼睛把它的狡猾与贪婪全都写在了脸上……与狐狸相比,只能用“呆若木鸡”这个词来形容萝丝了,它从头至尾都保持着一个姿势,永远半闭着眼睛,永远那么不快不慢地走着。正因为有了这么一个不知大祸临头的萝丝,才让整个故事变得好笑起来。
许多人还喜欢这本书的色彩。《纽约时报》的
一篇书评说这是一出洒满阳光的喜剧,是的,是夕阳光,谁头一次看到它时都会被它那暖如夕阳的颜色迷住。橘黄、橄榄绿以及朱红,都被完美和谐地统一在一种偏黄的暖色调之中了,佩特· 哈群斯自己也曾经说过,她最喜欢黄色。
几乎所有的评论家都注意
到了,就是在这本图画书正文的
十四个画面里,只有三十二个英
文单词:“across the yard”、“around
the pond”……而且这些文字只
是说明萝丝穿过院子、绕过池
塘……一句话,只是对于萝丝散
步的一种描述。至于那只跟在萝
丝身后上蹿下跳的狐狸,只字未
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狐狸一脚踩到了钉耙,被狠狠打了一下。
提。所以有人说这本《母鸡萝丝去散步》实际上包括了两个故事,一个是用文字讲的萝丝散步的平淡无奇的故事,还有一个是用图画讲的狐狸追逐猎物的跌宕起伏的故事。所以约翰· 洛威· 汤森在《英语儿童文学史纲》里才会说:经典之作《母鸡萝丝去散步》叙述的重点是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事实。说到这里,我们终于明白这本主题并没有什么新意的图画书为什么会让佩特· 哈群斯一夜成名了,是的,这是一个纯粹用图画来讲故事的成功范例。
虽然没有几个字,而且字又是隔上一页才出
现,但佩特·哈群斯是一个真正吃透幼儿心理的人,她把这个无声的故事变成了一个笑声不断的故事,她甚至还给孩子们设计好了笑的时间,一共有七次!不信你看,当钉耙砸扁狐狸的鼻子时,你会笑!当狐狸一头栽进池塘里时,你会笑!当狐狸扎进干草垛里时,你会笑!当狐狸被面粉埋住时,你会笑!当狐狸摔到手推车里时,你会笑!当手推车载着狐狸撞翻蜂箱,狐狸被蜜蜂追得抱头鼠窜时,你更会笑了,而且一笑就是两次!
佩特·哈群斯
1942 年6 月18 日出生于英国约克郡。她自幼喜欢画画,十六岁那年获得了当地一家艺术学校的奖学金,三年之后进入利兹艺术学院深造,专攻插画。大学毕业后她去了伦敦,先做兼职的店员,后来加盟一家广告公司,成为了一名助理设计师。在那里她遇到了自己未来的丈夫劳伦斯· 哈群斯。1965 年7 月21 日,他俩举行了婚礼,两周后她随丈夫被派驻到位于纽约的美国分公司。
她到了纽约之后一直想从事插画工作,在麦克米兰出版公司一位编辑的建议下,她写出了《母鸡萝丝去散步》,这本1968 年出版的处女作让她一举成名。她的作品色彩明媚,故事幽默、简单流畅,总是从贴近孩子们的角度认真面对他们的问题,深受全世界儿童的喜爱。她的主要作品还有获英国凯特· 格林纳威奖的《风吹起来》、《蒂奇》、《千变万化》、《一个猎人》,以及《最坏最坏的妖兽》等三十多部。
狐狸被蜜蜂追得抱头鼠窜。
[ 美] 威廉· 史塔克(William Steig)/ 文· 图Sylvester and the Magic Pebble
Simon and Schuster 1969
明天出版社 张剑鸣/ 译 2009
1970 年美国凯迪克奖金奖
入选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100 种图画书”
入选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推荐的100 本最佳童书? 入选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教师们推荐的100 本书”
入选美国收录44 部“20 世纪最重要的图画书”的《20世纪童书宝库》
入选日本儿童文学者协会编《世界图画书100 选》
驴小弟和爸妈住在燕麦谷的松果路,他有一个嗜好,就是收集各种各样的小石子。
一个下雨的礼拜六,他捡到了一颗红得像火的小石子。当他端详这粒小石子时,冰冷的雨水打在背上,他说:“真希望雨不要下了。”结果雨真的停了。他欢呼起来:“从现在起,我要什么就会有什么了!”
回家路上,他碰到了一头饥饿的狮子,他本来可以希望让狮子消失,或是变成蝴蝶、菊花和蚊子,可他吓坏了。“我希望变成石头。”话一说完,他就变成了一块岩石。
变成了岩石的驴小弟躺在草莓山上,身边就是那颗魔法石,可他无法把它拿起来。他绝望了,最后睡着了。
爸爸妈妈快要急疯了,可一天天过去,他们一直没有找到驴小弟。
五月里有一天,驴爸爸一定要驴妈妈跟他去野餐:“我们要打起精神来,虽然我们的宝贝儿子不在了,我们还是要像从前一样好好地过下去。”驴妈妈正好坐在那块岩石上,妈妈温暖的体温唤醒了冬眠的驴小弟,驴爸爸发现了那颗红石子,就捡起来放到了岩石上。“我希望变回原来的我!”驴小弟想。结果一眨眼的工夫,他就真的变了回来。
驴小弟变石头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获奖及推荐记录
威廉· 史塔克是何许人呢?也许这个名字让人感到陌生,但要说起那部缔造了票房奇迹的动画片《史莱克》,一定如雷贯耳了吧?
是的,威廉·史塔克就是《史莱克》的原作者。
与《史莱克》一样,《驴小弟变石头》也是一个魔法的故事,只不过它说的不是很久很久以前,也不是一个遥远而偏僻的地方,这个故事似乎就发生在一个距离我们很近的地方,似乎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它的主人公不是人,而是换成了驴。
这是威廉·史塔克惯用的手法,
他偏爱动物的形象,因为这
可以给他带来更多的讲故事
的空间,而且孩子们也乐
意看到动物就像他们所熟
知的人一样的行为。“我
想运用动物可以强调故事
的象征性,它们象征着人
类的行为。”他曾经这样对
一位采访者说,“而且孩子
们立刻就知道,这并不仅
仅是一个故事,而是生
活中某种实实在在的东
西。”
《驴小弟变石头》是威廉· 史塔克的第三本图画书,写这本书时,他已年逾花甲,准确地说,已经是一位六十二岁的老人了,可是他却用大师之笔、孩童之心,写出了这样一个洋溢在魔法之间的爱的故事。我们不能说他大器晚成,我们只能说他童心未泯。所以才会有人说威廉· 史塔克拥有一种非同寻常的儿童特有的能力,在呈现充满幻想和奇迹的事件时,仿佛它们就是日常发生的那样。他的创作并不是源于自己的童年回忆,而是来自某种童年本质,这种本质是任何大人都无法放弃,无法拒绝的,而幸运的力量,变身和重生的能力,好魔法的存在,所有这些都是这种“童年本质”的表现。
威廉· 史塔克对魔法故事这一类型情有独钟,他喜欢在作品中回归到寻找真正自我的主题上去。
在凯迪克奖的获奖感言中他就说过,他童年时代最喜欢的书是《木偶奇遇记》,小木偶一直渴望他的心灵能被包裹在血肉之躯里而不是木头里,这给他留下了太深的印象,所以他才会让变成了一块岩石的驴小弟,又重新变回到一头有生命的驴。
关于这本书,一种最普通的解读,就是这是
一个爱的主题的故事。威廉· 史塔克让那些动物披上人的服装,用形象鲜明却又十分简
单的图画,唤起让人无法抗拒的、
令人心碎的生动的情感。文本
直白,对话感人。孩子们会
对驴小弟和他的父母感到深
深的同情,都会许愿这一
家子有一天会重逢。
但也有人读出了另外一
层意思。比如,它就常常被
解读为一个关于童年无助的
隐喻——萨拉· 彭德格斯特
在《圣· 詹姆斯童书作家
指南》一书中就直言这本书
“获得了当代美国最杰出的图画书作品之一的美誉,实至名归……威廉· 史塔克展现了孩子们害怕与父母分离的恐惧,还有他们对突然变身既害怕又渴望的矛盾心理”。
更有人把这本书危言耸听地称之为一本关于
死亡的书。当然,这种死亡的方式是孩子们最初想到的那种。静止、不能说话,而且再也动不了会是什么样子。
不过,威廉· 史塔克本人并不完全同意这样的解读。“我认为驴小弟变成石头暗示着他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他说,“在那块岩石里头的驴小弟是一个披上了甲胄的怪物,可是当他意识到别人是多么爱他的时候,他就能够回来。在结尾回到家里,对孩子们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因为威廉· 史塔克几乎画了一辈子的漫画,所以他的画非常简洁,看似简简单单的线条、简简单单的着色,其实,已经达到了一种难以模仿的境界。难怪有人说他的画深受毕加索的影响,因为毕加索曾经说过:“人花一段时间学做艺术家,却要花一辈子把所学的抛弃,学做小孩。”
最后再说一个小小的插曲。
1971 年,也就是《驴小弟变石头》出版两年
之后,国际警察联合协会把威廉· 史塔克告上了法庭,因为他在这本图画书里把警察画成了肥猪,构成了诽谤罪,他们要求把这本书从几个州的图书馆里拿掉。当然,结果不了了之,威廉· 史塔克在给《纽约时报》的文章中气愤地写道:“我不是那种用政治宣传来打扰孩子们的人。”
威廉·史塔克
1907 年11 月14 日出生于美国纽约的布鲁克林区。他从小即对绘画怀有浓厚的兴趣,身为专业画家的哥哥埃尔温则成了他的绘画启蒙老师。他二十三岁起,就开始了漫画家的生涯,被《新闻周刊》誉为“漫画之王”,曾担任著名杂志《纽约客》艺术总监长达三十年之久。
有意思的是,1968 年,在一位杂志社编辑的提议下,他开始创作童书,这一年他已经六十一岁了。他出手不凡,《驴小弟变石头》为他赢得了1970 年凯迪克奖金奖,《老鼠阿贝漂流记》和《老鼠牙医——地嗖头》先后获得了1977 年、1983 年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银奖,《令人惊异的骨头》获得了1977 年凯迪克奖银奖。其他深受欢迎的作品还有《黄与粉红》、《锈钉子所罗门》、《皮特是一张比萨饼》以及被改编成电影的《史莱克》等多部。
驴小弟变成了一块岩石,睡着了。
[ 美] 艾瑞· 卡尔(Eric Carle)/ 文· 图
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Philomel Books 1969
明天出版社 郑明进/ 译 2008
好饿的毛毛虫
? 被译成三十多种语言, 大小开本世界发行量超过2000 万册
? 美国视觉艺术协会奖
入选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100 种图画书”
入选美国《出版者周刊》“所有时代最畅销童书”第20 名? 入选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推荐的100 本最佳童书? 入选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教师们推荐的100 本书”
入选日本全国学校图书馆协会“好图画书”
入选日本儿童文学者协会编《世界图画书100 选》
入选日本儿童书研究会/ 图画书研究部编《图画书· 为孩子选择的500 册》
月光下,叶子上躺着一颗小小的蛋。
星期天早上,太阳升起来,“啵!”,从蛋里爬出来一条又小又饿的毛毛虫。
它开始去找吃的。星期一吃了一个苹果,星期二吃了两个梨子,星期三吃了三个李子,星期四吃了四个草莓,星期五吃了五个橘子,可它肚子还是好饿。星期六,它吃了一块巧克力蛋糕、一个冰激凌甜筒、一条腌黄瓜、一块乳酪、一截火腿、一根棒棒糖、一块樱桃派、一根香肠、一个纸杯蛋糕和一片西瓜。那天晚上,毛毛虫的肚子好痛。
第二天又是星期天。毛毛虫吃了一片又嫩又绿的叶子,觉得舒服多了。
现在,它不饿了。它不是一条小毛
毛虫了,是一条又肥又大的毛毛虫了。它
造了一间小房子,叫茧,把自己包在了里
面。它在里面待了两个多星期,咬了一个
小洞钻了出来。
啊!毛毛虫变成了一只漂亮的蝴蝶。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获奖及推荐记录
如果说有一条虫子能一路畅通无阻地从一个
国家爬到另一个国家,那么就是它了!
三十多年来,这条从艾瑞· 卡尔手里爬出来
的红脑壳、绿身子、高高地弓起来走路的毛毛虫,已经“吞噬”了世界上两千多万个孩子的心。
这是一本充满了诗情与创意的图画书。
说诗意,你看,绿叶、大地、蝴蝶、五彩缤
纷的果实、清辉四射的月亮、炽热似火的太阳……作者如同一个激情洋溢的诗人,用奔放不羁而又浓烈绚丽的颜色,为孩子们唱出了一首生命的礼赞。还有什么能比得上毛毛虫蜕变成一只蝴蝶更让人感觉生命的美丽、生命的不可思议呢?说创意,是因为他在这本书中不仅采取了拼贴的手法作画,还将其中的四页(如果反面也算进来,应该是八页了)分别裁成五分之一长、五分之二长、五分之三长及五分之四长,以梯次编队,具体地说起来,就是五分之一长那一页上是一个苹果,接下来是两个梨子、三个李子、四个草莓,然后是一整页五个橘子!最叫人拍案叫绝的,是每一个水果上都挖了一个小圆洞,从正面看还没什么,可翻过来一看,哈,一只不停叫饿的毛毛虫正在从小圆洞里爬出来!毛毛虫就这样透过书页上的小圆洞一直吃个不停,吃到最后,变成了一条巨大无比的毛毛虫,变成了一只五颜六色的蝴蝶。
艾瑞· 卡尔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图画书画家,他画这本《好饿的毛毛虫》时,已经是人到中年了。
他曾经做过平面设计师,在一家广告社当过
多年的艺术总监……1967 年,他三十八岁那一年,著名的教育家和作家小比尔· 马丁的目光被他为广告画的一条红色龙虾吸引住了,于是便请他为自己写的一个故事画插图,这就是后来那本有名的《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这是他第一次为孩子画画,创作过程中那种自由挥洒的快感,让他找回了童年画画时的乐趣。这成了他事业的开始,他很快就开始尝试自己写故事,自己画图。三十九岁那年,他独立创作了第一本图画书《1,2,3,去动物园》,这本书获得了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插画展大奖。后来他感慨万分地说:我是一朵晚开的花,四十岁才成为一名图画书作家、图画书画家!
正是四十岁那一年,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构
思了一只把纸吃出了小圆洞、名叫威利的绿色书虫。他拿去给他的编辑安· 班纳杜斯看,她沉思了一会儿说:“毛毛虫怎么样?”这一句话,促成图画书出版史上一本经典之作的诞生。
对了,说到这本让他家喻户晓的《好饿的毛
毛虫》,总让人想起一个著名的错误:书里的蝴蝶不是出自蛹,而是出自茧。有人开玩笑地说,有一个著名的错误“爬”进了书里。
对此,艾瑞·卡尔解释说:我请教过昆虫学家了,确实,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蝴蝶是出自蛹,但不是全部,有一种非常稀有的帕纳塞斯(Parnassian)绢蝶,就是出自茧中。不过,他还有另外一个解释,他说: 我还有一个我的不科学的解释,我的蝴蝶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你所知道的那样,毛毛虫不吃棒棒糖和冰激凌,你在任何地方都找不到我的毛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星期六,毛毛虫吃了很多东西。那天晚上,它的肚子好痛。
毛虫!我记得小时候,我的父亲总是对我说“: 艾瑞,从你的茧里钻出来!”他的意思是我应该开放自己,被周围的世界所接受。对我来说,“从你的蛹里出来!”听上去就不恰当。所以,诗一般的感觉胜过了科学!
虽然这本书讲到了水果、讲到了蝴蝶的生命
周期,讲到了一个星期的概念和数字,但还是不能仅仅把它当成一本知识图画书。
艾瑞· 卡尔的作品很好认,一眼就可以认出
来,这是因为他的颜色无与伦比,常常美丽得令人窒息。不过,他的作品不是直接在纸上画出来的,而是用一种拼贴的手法制作出来的。他曾经与Klutz Press 出版社合作出过一本书《你也能制作拼贴画:怎样非常简单地做一本书》,日本也出版过一本《色彩魔术师:艾瑞·卡尔的图画书世界》,里面详细地介绍了他制作一条毛毛虫的过程,还附有照片。
艾瑞· 卡尔示范说:
① 将水性亚克力颜料挤到盘子里,加水调和。
② 在干净的台纸上,铺上一张白色的薄纸。
③ 在薄纸上涂上颜色,我有时用宽笔,有时
用窄笔,我的笔触有时是直的,有时是波浪形的。
要不时地将薄纸往上提一下,免得与下面的台纸粘在一起。
④ 我也会在一小块地毯、海绵或是粗麻布上
涂上颜色,然后像盖邮戳一样把它们盖在薄纸上,创造出不同的纹理效果。
⑤ 这些涂上了颜色的薄纸就是我的调色板,
等它们干了以后,我把它们存放在标上了色标的抽屉里。当我想制作一条毛毛虫时,我从一张红色的薄纸上剪下来一个圆形当头,从绿色的薄纸上剪下来一个个椭圆形当身体,然后我用贴墙纸的胶水,把它们贴在插图的纸板(illustration board)上。
为什么要写下艾瑞· 卡尔拼贴画的整个过程
呢?一是想让读者了解他的作画过程,二是因为在美国,许多孩子都在家里或是课堂上模仿艾瑞·卡尔,来做一条绿色的毛毛虫,而这让他感到欣慰。
他就曾经说过:“当我听到一个孩子对我说‘哦,你的书我也能做’时,我认为这是对我的最高评价。”是啊,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的孩子和他一起贴毛毛虫,这怎么能不让他兴奋呢!据说他每个星期都会从他的小崇拜者那里,接到上百封装着他们自己作品的来信。
艾瑞· 卡尔是一个不安分的创意者,他总是在他的书中尝试新的点子,他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理论,就是他希望自己的作品既可以读,又可以玩。
比如,在《好忙的蜘蛛》里,蜘蛛那渐渐越织越大的蜘蛛网,用手指摸上去有一种凸起来的感觉。
在《爸爸,我要月亮》里,画面上下左右都可以打开,当爸爸横着扛来一架长长的梯子时,打开左面和右面的折页,画面整整比原来加长了一倍;当爸爸把梯子竖起来时,把折页往上一翻,一架天梯一直通到了月亮上。《好安静的蟋蟀》里的蟋蟀会发出悦耳的叫声,《好寂寞的萤火虫》里的十八只萤火虫会像灯泡一样一闪一闪地发光……
他有一段话说得非常好:“我试图用我的书
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对我来说,家象征着,或者说应该象征着温暖、安全、有玩具、被一双手紧紧地抱着。学校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奇怪和陌生的地方。它会是一个快乐的地方吗?
学校里有陌生的人、老师、同学——他们会友好吗?我相信从家里到学校的过程,是童年的第二大创伤;第一大创伤当然是出生。的确,这两种情况我们都离开了温暖的环境,并且寻求一个未知者的保护。这个未知者常常会带来恐惧。在我的书里,我试图消除这种恐惧,用乐观的态度来取代它。我相信孩子们有天生的创造力,并且渴望学习。我想向他们展示,学习其实是一件既迷人又快乐的事情。”
艾瑞·卡尔
1929 年6 月25 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的锡拉丘兹。他的父母都是德国人。六岁时,他随父母一起搬回到了德国。刚回国时,父亲还会带着他在附近的乡间小道长时间地散步,分享他对自然与美术的喜爱。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父亲应征入伍,他与母亲开始了黑暗而漫长的等待。父亲一直杳无音信,家人还以为他早就战死了,谁知终战一年后,他们意外地收到了父亲的一封只有二十五个字的来信,原来他成了苏联军队的俘虏,还活着。对于艾瑞·卡尔来说,那是一段痛苦的记忆。
艾瑞· 卡尔讨厌德国式的教育,十六岁那年从高中退学,在老师的劝说之下,在斯图加特一所有声望的美术学校学习了四年的视觉艺术。还是在上学期间,就为美国情报中心绘制了一系列的海报。毕业后,他曾在一家时尚杂志担任艺术指导,但他太怀念儿时美国那间洒满了阳光、可以自由画画的教室了,太想回美国了。终于在1952 年二十三岁那年,他兜里揣着四十美元,又一个人回到了阔别了十七年的纽约。他给当时担任《财富》杂志艺术总监,后来以《小蓝和小黄》、《小黑鱼》等作品闻名于世的李欧· 李奥尼打了一个电话,李欧· 李奥尼不但请他吃了一顿午饭,还给他介绍了一份工作。
他年近四十才开始创作图画书,迄今为止,已经创作了《棕熊,棕熊,你在看什么?》、《1,2,3,去动物园》、《好饿的毛毛虫》、《好忙的蜘蛛》、《爸爸,我要月亮》等七十多本色彩缤纷的拼贴画风格的图画书,被翻译成了三十多种语言,小读者遍布世界各地。2002 年12 月,他的个人美术馆——艾瑞· 卡尔图画书美术馆在马萨诸塞州开馆,这也是美国的第一个图画书美术馆。
不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的图画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他甚至没有得到过凯迪克奖,这是因为批评家们不喜欢把书降低到像玩具一样的位置。2003 年,为了弥补这一缺憾,美国图书馆协会授予他劳拉· 英格尔· 槐尔特奖,这也可以算是对他作品的艺术性表示的一种迟到的承认吧。
现在,他和妻子芭芭拉住在马萨诸塞州的北安普敦市。
[ 日] 西卷茅子(にしまきかやこ)/ 文· 图わたしのワンピース
こぐま社 1969
明天出版社 彭懿/ 译 2008
天上飘下来一块雪白的布,小兔子咔嗒咔嗒地踩着缝纫机,做了一条连衣裙。“做好了,做好了,啦啦啦,啦啦啦,我穿上漂亮吗?”
小兔子走进花田里。哎呀,连衣裙变成花朵花样了!
小兔子走在雨水里。哎呀,连衣裙变成雨点花样了!
小兔子走进草地里。哎呀,连衣裙变成草籽花样了!
啊呀,小鸟来吃连衣裙上的草籽了。哎呀,连衣裙变成小鸟花样了!
啊呀呀,连衣裙上的小鸟飞起来了,小兔子飞起来了!飞到天上,连衣裙变成晚霞花样了。小兔子困了,于是变成流星落到了地上。
太阳出来了。“太阳公公,早上好!”哎呀,小兔子这才发现自己的连衣裙变成星星花样了!
入选日本全国学校图书馆协会“好图画书”
入选日本儿童文学者协会编《日本图画书100 选》
入选日本儿童书研究会/ 图画书研究部编《图画书· 为孩子选择的500 册》
? 日本全国学校图书馆协会选定图书
? 日本图书馆协会选定图书
我的连衣裙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获奖及推荐记录
这是一本真正画给幼儿们看的图画书。
为什么要强调一个“画”字呢?
因为这本图画书,是画家西卷茅子先画出来
的——有一天,她突然来了一个灵感:一条雪白的连衣裙,如果不断地变换颜色和花样,会变成怎样一个故事呢?要变成花朵花样,就要走进花田,要变成雨点花样,天就要下雨……一张张画完了,她才从第一页开始填上了文字:“一块雪白的布,飘啊飘啊,从天上飘了下来……”
当然,更重要的,就是西卷茅子一直旗帜鲜
明地坚持一个观点:图画书的画,就足以给孩子们带来快乐。
可是,你相信吗?当西卷茅子把这本图画书
的画稿送到出版社之后,出版社的编辑竟提出了这样的一个疑问:“你这本图画书,到底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编辑这句话,是几十年前说的了——几十年后的今天,恐怕有许多大人还会这样问吧——当时的那个年代,人们对图画书的认识还相当褊狭,认为图画书就应该是以讲故事为主,哪怕是没有什么深刻的主题,至少也要告诉孩子们一个做人的道理。人们还不知道仅仅是图画书的画,就足以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西卷茅子真行,尽管她当时还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但她理直气壮地把编辑给顶了回去:“没什么意思,只要孩子们觉得画好玩就行了!”
西卷茅子为什么底气这么足呢?不是她固执
己见,这是来自她儿时的体验。她父亲是一位插画家,小时候,她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翻看父亲收藏的那些画集,她记得仅仅是看那些画,就给她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快乐。
她知道,那些所谓被选出来的“好书”,都
是大人自己找到一个什么理由推荐出来的。可是孩子们在看图画书的时候,无一例外,都是在一个不必去追究什么大道理的情形下来欣赏图画的,只要画好玩就行。所以当你问一个孩子:“你为什么喜欢这本图画书?”他们往往会困惑,回答不上来。
一点也不错,这本《我的连衣裙》之所以会
那么受孩子们的喜爱,用西卷茅子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因为这是一本“为了让孩子们觉得画好玩才创作出来的”图画书。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这本图画书的画到底
好玩在哪里呢?
看上去,这些画不是很幼稚吗?不要说一个
画家了,随便哪一个孩子都画得出来。不说别的,你看那个小兔子,圆脑袋,三角形的连衣裙,都是再简单不过的线条和形状了。画的颜色也是单色。这不是太像孩子们在纸上的信笔涂鸦了吗?
是的,这正是西卷茅子的追求。她追求的就是这种效果,这才是孩子们自己的世界,他们会觉得熟悉和亲切。她教过孩子们画画,她知道你只要给孩子们一张纸和画具,他们什么都不会去多想,就是本能地画下去。这对她启发特别大,她说孩子们的画是她创作的原点,她在画画的时候总是一遍又一遍地告诫自己:要像孩子们那样去画画,不要总是想着一定要把它画好。
这本书的画让孩子们觉得
好玩,还表现在它的构成上。
你发现没有? 这是一本以
三拍子节奏展开的图画书。什么叫三
拍子呢,就是它有一个不断重复的结构——画面“1 · 2 · 3”、“1 · 2 · 3”地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类似音乐里的节拍。你看,小兔子穿上雪白的连衣裙这张画,是不是和后面的小兔子穿上花朵、雨点、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草籽花样的连衣裙引来了
一群小鸟。
话故事。要说最让孩子们欢呼雀跃的,恐怕还是小鸟飞来吃小兔子连衣裙上的草籽,变成她身上的花样,然后再齐刷刷地张开翅膀,带着她飞进彩虹之中的那一连串的画面了。幻想,又充满了一种美丽的诗意。
孩子们太喜欢《我的连衣裙》了。有一年,
日本的一家杂志社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评选,评选“图书馆里被翻得最烂的图画书”。结果,《我的连衣裙》当选为第一名。可是,你绝对想不到,就是这样一本再版了近一百五十次、现在被赞誉为“日本代表性的幻想故事图画书”,在问世后长达八年的时间里,一直是默默无闻,成人的书评家们对它居然没有一个字的评价。直到第八年,东京儿童图书馆的馆员才在《朝日新闻》的一篇文章里提到了它,说它“总是被孩子们借走,总是不在图书馆的书架上”。
草籽、小鸟花样的连衣裙的画面
几乎一样?小兔子走进花田这张
画,是不是和下雨了、走进草丛、
飞来一群小鸟的画面差不多?小
兔子的连衣裙变成花朵花样这张
画,是不是和连衣裙变成雨点、
草籽、小鸟花样的画面差不多?
如果我们把小兔子穿上连衣裙这
张画叫做1,走进花田这张叫做2,
连衣裙变成了花朵花样这张叫做
3,那么,后边就又“1 · 2 · 3”、“1 · 2 · 3”、“1 · 2 · 3”
地重复了三遍。这是一种连一个两三岁幼儿都能明白的重复,他们喜欢这种重复,期盼这种重复。
这虽然是一种无声的节拍,但伴随着翻页的
动作,孩子们在心中能够感受得到这种音乐般的旋律。
还有一个地方也很好玩,就是在三拍子的“1”
这个画面里,总是有对下一个画面即“2”的暗示。
你翻开来看一看是不是?当小兔子还没有走进花田里的时候,画面的右上角出现了一小片花田;当小兔子还没走进大雨里去的时候,画面右面一页的上面出现了几滴雨滴……眼尖的孩子是会发现的,这会让他们有一种意外发现的惊喜:“看,小兔子要走进花田了!”“看,小兔子要走进雨里去了!”
这本图画书对于孩子来说,更像是一个不断
变换图案的万花筒。一个个画面,就是一个个童西卷茅子
1939 年出生于日本东京。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部工艺科毕业后,即开始了图画书创作。
《小黄雨伞》获第十八届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喜欢看画的猫》获第十八届讲谈社出版文化奖。
彩虹花样的连衣裙,真漂亮。
甘伯伯有一条船,他的家就在河边。
有一天,甘伯伯正要撑船去游河。两个小孩说:“我们跟你去好不好?”甘伯伯说:“好是好,只要你们不吵闹。”野兔要上船,甘伯伯说:“行是行,但是你不能乱蹦跳。”猫要上船,甘伯伯说:“好吧,但是你不能追兔子。”狗要上船,甘伯伯说:“可以,但是你不能招惹猫。”猪要上船,甘伯伯说:
“来吧,但是你不能来回晃。”绵羊要上船,甘伯伯说:“空位有,但是你不能咩咩叫。”鸡要上船,甘伯伯说:“行是行,但是你们不能扇翅膀。”牛要上船,甘伯伯说:“可以啊,只要你不乱踩东西。”
山羊要上船,甘伯伯说:“欢迎欢迎,但是别乱踢。”
开船了。但是刚过一小会儿,山羊乱踢,牛踩东西,鸡扇翅膀,绵羊咩咩叫,猪来回晃,狗招惹了猫,猫去追兔子,兔子乱蹦
乱跳, 小孩大吵大闹, 船就翻
了……
大家都掉进水里去了。
还好,离岸不远,大家爬到
岸上,让太阳晒干了身子,排成
一列穿过草地,到甘伯伯家喝茶
去了。
[ 英] 约翰· 伯宁罕(John Burningham)/ 文· 图Mr。Gumpy's Outing
Jonathan Cape Ltd,London 1970
河北教育出版社 林良/ 译 2008
和甘伯伯去游河
1970 年英国凯特· 格林纳威奖大奖
1972 年美国《波士顿环球报》/《号角书》杂志奖图画书大奖
1972 年美国图书馆学会年度好书推荐
1972 年美国《纽约时报》年度最佳插图童书
入选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100 种图画书”
入选日本全国学校图书馆协会“好图画书”
入选日本儿童文学者协会编《世界图画书100 选》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获奖及推荐记录
《和甘伯伯去游河》的
第一个画面只有一行简单的
文字:“这就是甘伯伯。”画
面上是一个男人站在一座
房子前面。就这一幅画面,
《儿童文学的乐趣》的作者、
加拿大儿童文学研究者佩
里· 诺德曼在《理解儿童文
学》一书中写了一篇六千字
的英文论文。用这本书的主
编、英国学者彼得· 亨特的
话来说:“佩里· 诺德曼对于约翰· 伯宁罕的《和甘伯伯去游河》书中第一幅图的分析,不但示范了一幅图画可以说出多么丰富的含义,同时也让我们学到了许多关于阅读图画的历程。”
不过,佩里· 诺德曼的分析实在是太抽象、太学术了,对于一般的读者而言,完全不需要那么复杂的解读。
对于我们来说,《和甘伯伯去游河》就是一本
会给孩子带来快乐的简单的图画书,正像有人评价的那样:它是一本只想带来单纯乐趣而没有半点企图心的图画书。
让我们也从第一个画面开始看起。画面上的
甘伯伯站在自家老屋前面的一条小径上,好脾气地笑着,像是站在那里让画家为他画素描。他头上戴着一顶草帽,西装,牛仔裤,脚上是一双又大又笨的雨靴,手上还拎着一
个浇花用的水壶。甘伯伯是农
夫、渔夫,还是什么人呢?作
者没有交代。在第二个画面中,
作者告诉我们甘伯伯家门口有
一条河,他有一条船。这条船
是干什么用的呢?作者也没有
交代。第三个画面中,甘伯伯
脱掉西装,换了一件白衬衫划
船出门去了。去哪里呢?作者
还是照样没有交代。于是,不
明不白的甘伯伯就这样不明不白地出发了。
关于这位来历不明的甘伯伯,约翰· 伯宁罕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甘伯伯本身并没什么特别的原型。他几岁、从事什么职业、有没有家人,所有的一切都是一个伟大的谜。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不是没有考虑过,但不管他是谁,他肯定是一个孩子们信赖、孩子们喜爱的人物。”
不过,作为读者的幼儿并不在乎甘伯伯是谁、
做什么,对他们来说,只要船上有一个人在划船就足够了。对于这一点,约翰·伯宁罕十分有把握,他早就吃透了幼儿的心理。“我不认为我和孩子之间有一条鸿沟,”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非常有趣的话,“我已经钉在了五岁的心理年龄。”
让我们再接着往下读。
接下来,故事就更是朝着幼儿热烈期盼的方
向发展了——岸上不断有人和动
物冒出来,要求搭甘伯伯的船,
先是一男一女两个小孩,然后依
次是兔子、猫、狗、猪、绵羊、鸡、
牛、山羊,这些动物都是孩子咿
呀学语时最先学会的单词了。这
时的作者真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
教师,你看,光是搭船的请求就
教了九种:
“我们跟你去好不好?”
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甘伯伯站在自家老屋前面的一条小径上,好脾气地笑着。
“甘伯伯,我也一起去行不行?”
“我很想坐一回船。”
“可不可以带我一起去?”
“甘伯伯,我能去吗?拜托拜托。”
“还有空位让我坐吗?”
“我们也去行不行?”
“能腾出个位子给我吗?”
“甘伯伯,我能加入你们吗?”
甘伯伯真是好脾气,来者不拒,不过他也不
是没有条件的,每当一个乘客上船时,他都会提出一项禁令。比如男孩和女孩上船时,他会警告说:
“你们不能吵闹。”兔子上船时,他会警告说:“你不能乱蹦跳。”猫上船时,他会警告说:“你不能追兔子!”……乘客们当然是兴高采烈地答应了,这么好的一个天气,又是乘船游河!小船上很快就挤满了,于是我们看到,甘伯伯在炎炎烈日下,划着这只明显超载,还有点倾斜的热热闹闹的小船开始了它危险的航行。这时,任何一个画面之外的幼儿都会预见到它的未来了——船会翻掉!
是的,你当船上载着一群绅士淑女啊,那是
一群孩子。他们一高兴起来,还管你什么禁令不禁令,早就把甘伯伯的警告抛到脑袋后面去了,开船没多久,山羊就踢了一脚,牛就踩了起来……猫就去追兔子,兔子就跳了起来,孩子就争吵起来。
完了,这下船上乱成一锅粥了。这个连锁反应的后果就是:“大家都掉进水里去了。”换成别人早就大呼小叫起来了,可约翰· 伯宁罕就这么一句不动声色的陈述,这就是他的风格。当然,看到一船人成了落汤鸡,孩子们一定会爆发出一片欢笑声,他们恨不得自己也和甘伯伯他们一起掉进河里。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一个快乐的游戏。这正如约翰· 洛威· 汤森在《英语儿童文学史纲》中所指出的那样:“甘伯伯带着孩子和愈来愈多的动物驾船出游。他们被告知不能做的事,他们全都做了(这对年纪很小的孩童而言似乎总是特别好笑)。灾难发生了,但很快就被克服,因为这一切都发生在一个灾难不可能获胜的世界里。”
翻船之后的故事,更说明这是一场大人和孩
子的游戏了。
日本心理学者矢吹省司在《图画书的深层心
理学》一书中写道:“‘孩子’是在‘秩序→秩序的破坏→秩序的恢复(或者是新秩序的形成)’的重复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作为“大人”的甘伯伯知道这一点,所以他才会向大家提议:“我们只好穿过这片草地,走路回家了。我请你们到我家喝喝茶。”于是,我们看到,在甘伯伯的率领下,他们排成一列,穿过了开着黄灿灿的野花的原野,到甘伯伯家喝了一顿下午茶才分手。不过,临走时甘伯伯还不忘又添上了一句:“再见啦,下次再来游河吧。”——明明知道下回还是会超载翻船,船翻了,他们掉进了水里。
但就是不吸取教训,仍旧提出邀约。
《和甘伯伯去游河》是约翰· 伯宁罕的一部脱胎换骨之作,不仅是文字不再拖泥带水,而且在版式设计上也形成了强烈的个人风格。
让我们来看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它分
成了左右两页,一页是单色,一页是彩色。你看这个对页,就是猫说“我很想坐一回船”那个对页,单色的一页上方是文字,下方是一幅深咖啡色的线条画,画上甘伯伯站在船头,船上坐着兔子和男孩女孩;而彩色的那一页上连一个字都没有,就是一只颜色美丽但稍微有一点怪诞的大猫。
他那些线条画看似凌乱的草图,洋溢着一股活力,这是他一贯的追求:“我在画画的时候,总是有意识地去寻找那些充满活力的线条——尽管充满活力的线条的定义是什么很难说清楚——但是显然,单调的轮廓不会很有意思。”第二个例子,这本书的高潮是翻船,一船人稀里哗啦地掉进了水里。
为了迎接这个即将到来的高潮,约翰· 伯宁罕先是在翻船的前一页,去掉了画面,只留下一行行的文字:山羊乱踢,牛踩东西,鸡扇翅膀,绵羊咩咩叫,猪来回晃……这一行行摇摇欲坠的文字已经预告了即将到来的灾难!下一页,船终于翻了,我们看清了每一个落水者的姿势和表情……
甘伯伯最逗,原来他头上一根头发都没有了!
约翰·伯宁罕
1936 年4 月27 日出生于英国萨里郡的法恩汉姆。由于父亲是一位推销员,家里经常搬迁,他童年时曾经换过十多所学校。十二岁时进入夏山(萨莫希尔)学校就读,那是一所推崇选择教育的学校,课程不是强制性的,所以他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画画上。十七岁那一年,他因为拒绝服兵役,而选择了军事服务的工作,足迹远至意大利、南斯拉夫和以色列。
1952 年,他进入伦敦的中央艺术中心学院学习,三年后,他以一本由手印脚印组合而成的画册作为毕业作品,获得了设计学的国家文凭。毕业后由于对自己的将来没有把握,他又去了以色列,为一家电影公司制作模型和木偶,直到1960 年的秋天才又回到伦敦。他一边为伦敦交通局画海报,帮杂志社画漫画、设计圣诞卡,一边尝试拿着他的作品集到各个出版社去寻求出版,希望能成为一名专业的插画家,然而他得到的回答总是:“等你完成一两本书之后,再让我们看看吧!”
1963 年,他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图画书《宝儿: 一只没有羽毛的大雁》,这本书获得了当年的凯特· 格林纳威大奖。1970 年,他又因《和甘伯伯去游河》再度获此殊荣。他的《外公》
还为他赢得过1984 年的科特· 马希拉奖。他的主要作品还有《迟到大王》、《莎莉,离水远一点》、《你喜欢》、《莎莉,洗好澡了没?》、《喂,下车》、《我的秘密朋友阿德》(Aldo,1991)、《哈维· 史蓝芬伯格的圣诞礼物》、《寇特尼》、《云上的小孩子》、《魔法床》等。现在,作为一位已经创作了三十多本图画书的作家,他已经在大西洋两岸赢得了数不清的荣誉,作品被译成数十国语言。
1964 年,他与同是图画书画家、《我们要去捉狗熊》的绘者海伦· 奥克森伯里结婚,他们有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
[ 美] 乌利· 舒利瓦茨(Uri Shulevitz)/ 文· 图Dawn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1974
海南出版公司 彭懿/ 译 2008
湖边好安静。
天还没亮,湖边的一棵树下睡着老人和他的孙子。
月光照亮了岩石、树枝和树叶。山站立在那里,黑黑的,静静的。没有一点动静。
这时,吹来一阵微风。湖水颤抖了。雾气开始缓缓地、懒懒地升起。
一只孤独的蝙蝠静静盘旋。一只青蛙在跳,又是一只。一只鸟在鸣叫,另一只在回应。
老人叫醒了孙子。他们从湖里提来了水,然后生起一小堆火。他们把船推下水,划到了湖心。
船桨吱嘎作响,搅起片片水花。
突然间,山和湖变得一片翠绿,太阳出来了。
1974 年美国图书馆学会年度好书推荐
1974 年美国《纽约时报》年度最佳童书
入选日本全国学校图书馆协会“好图画书”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黎明
获奖及推荐记录
据说,美国画家乌利·舒利瓦茨画这本《黎明》
的灵感,来自于我们唐朝诗人柳宗元的《渔翁》。
乌利· 舒利瓦茨画的是水彩画,却借用了中国水墨画晕染的技法,通过画境来表达诗意,将图画书“图会说话”的魅力展现无遗。
他从黎明前的第一道微光开始画起,不疾不
徐,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地画出了黎明前湖光山色的微妙变化。正如美国《父母》杂志所评论的那样:“色彩和光线是如此真实,读者几乎可以感觉到自己的瞳孔随着光线的增强而缩小。是一次精准而又极富感染力的艺术之旅。”
如果说图画书可以是一首诗,那《黎明》绝
对是一个好例。
这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品味的图画书。
在这个浮躁的年代,我们和我们的孩子,都太需要这样的图画书了。
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这本慢节奏的图画书
吧——
第一个画面:一个稍长的椭圆形,横亘在画
面的中央。这时,我们还看不清楚画面里画的是什么,一是它太小了,场景还没有充分展开;二是它看上去既模糊又朦胧,只是两道长长的暗蓝色的粗线条。其实,这是黎明前的黑暗。如果我们突然闯进了黑夜之中,当我们的眼睛还没有适应突如其来的黑暗时,我们看出去的不就是这样的情景吗?画面大面积的留白,是为了不分散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一眼”就定焦在这个位居画面中心的椭圆形之上。这个画面只有一个字:
“静。”一个“静”字,那种黎明前的静谧是不是就出来了?
第二个画面:长椭圆形变长变大了,比上一
页大了将近两倍。尽管还是有点模糊,但我们还是能够勉强分辨出来了——一道长长的暗蓝色是一座逶迤连绵的山,而另一道,似乎是岸。但夹在它们中间的,是雾,还是湖呢?
第三个画面:我们的目光从左边的画面,移
到了右边的画面。这下看出来了,那个巨大的墨点,原来是一棵大树的树冠。
这下我们算是彻底地看清楚了,是山,是湖,
是岸。你看,作者就是这样一连用了三个画面,来描摹我们的瞳孔扩张、渐渐地看清黑暗的整个过程。是不是很真实?仿佛我们就伫立在万籁俱寂的湖边一样。
在接下来的画面中,我们还会看到树下睡着
老人和他的孙子。天微微发亮了,水面上泛起一片耀眼的白光。一只蝙蝠在晨曦中无声无息地飞了起来,两只青蛙在跳。老人叫醒了孙子,他们到岸边汲水,生起篝火,卷起毛毯,把船推进水里……
这时,画面还只占一页,可是当你翻过这一
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页,也就是第十八个画面,就是一个占据两页的水面浩渺的大画面了:小船划进了湖里。这是一片黎明前宁静的湖水,除了小船留下的水痕,没有一丝波澜。一望无际的水面上,只有这一叶扁舟。
看不见陆地,也不见远山,想来,他们一定已经划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再看文字,依然还是放在了画面的右下方,这一次,它们与画面左边的小船形成了一种呼应。别看就多了这么一行字,但却让整个画面避免了一种左重右轻的感觉。
紧接着,作者又给了我们一个近景镜头。注
意老人手中的桨,他用力摇着,我们听到了水花翻起的声音。这就是图画书的声音。
随后的一个画面里,我们看到小船划得更远
了。水面的颜色不再是单一的色调了,不但出现了蓝色、浅蓝色,甚至还出现了一片淡淡的浅绿色。
这种颜色微妙的变化,是一个伏笔。小船向右上角划去,它看上去愈来愈小,快要划至画面之外了。
于是,它把我们带到了下面一个辉煌壮阔的跨页。
请看这第二十一个画面吧,实在太美、太壮
阔了。
突然之间,山和湖变得一片翠绿。这绿色绿
得太气势磅礴,太让人赏心悦目了,它就像是积蓄了整整一个晚上,猛地一下子在黎明的一刹那迸射了出来。画面第一次充满了整个页面。这突然爆发的颜色,是一次极具戏剧性的视觉变化。
不过,我们并没有意外,因为我们从第一个画面开始,就在等待这“欸乃一声山水绿”的到来了。
可以说,柳宗元的这首《渔翁》的意境,被出色而生动地表达了出来。
最后一个画面,是一幅单页图。看似多余,
实则不然。太阳出来了,画面上的色彩变得更加丰富、更加绚丽多彩了。山青水绿,小船成了一个黑影,一切又重归恬静。可是到上面一个跨页就戛然而止,不是更好吗?不好。作者说他之所以又多画了一页,没有在前面结束故事,是为了不突然切断上面一个跨页带给读者的那种喜悦。
这个趋于平静的结尾,与这本图画书的节奏和情绪——它的视觉代码更为一致。
天亮了,但水润墨染的美丽的黎明,还余韵
无穷地长留在我们的心中。
让我们去看一次真正的黎明吧!
乌利·舒利瓦茨
1935 年2 月27 日出生于波兰华沙。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随家人流亡欧洲,直到1947年才在法国巴黎找到了落脚之地。1949 年,全家迁往以色列。为了平衡自己爱幻想的天性,选择研读博物学,白天上课,晚上到美术学校习画。1959 年,只身前往纽约,一边在布鲁克林博物馆的美术学校学画,一边为希伯来语童书画插图。1963 年,出版第一本图画书《月亮在我的房间里》。1969 年,与阿瑟· 兰塞姆合作的《傻子与飞船》获得凯迪克奖金奖。
樱花幼儿园有两样怕人的东西,一个是壁橱,一个是鼠外婆。哪个孩子不听话,就会被水野老师关到壁橱里去。鼠外婆是老师们演的偶人剧里的一个角色,她一瞪眼睛,猫就不会动弹了。
这天睡午觉的时候,明良和悟志为了一辆红色小汽车追了起来,一连踩到了好几个小朋友。
结果,他们被水野老师抓住,明良被关到了壁橱的下面一层,悟志被关到了上面一层。水野老师关上门,等着两个人说“对不起”。
可两个人憋住眼泪,又是从洞眼里朝外看,又是踢门,就是不认错。
悟志把小汽车还给了明良,明良把一辆蒸汽小火车借给了悟志,两只湿漉漉的小手紧紧地捏到了一起。可没多久,黑暗中突然响起了一个声音:“谁在那里?我是鼠外婆啊!”是鼠外婆,成千只老鼠和她一起钻了出来,明良吓哭了。正在这时,悟志从上面伸手把明良拉到了半空。脚一落地,他们发现自己掉到了隧道口。
两个人钻进隧道,逃下高速公路,掉到了下水道里。他们抓住一根木头,顺水漂去。想不到鼠外婆和老鼠们又冒了出来,两个筋疲力尽的孩子被推到了岸上。就在鼠外婆要把他们变成老鼠的时候,蒸汽小火车和红色小汽车冲了过来,变成了孩子能坐进去的大火车和大汽车,把他们救了出来……等他们醒过来,发现自己正迷迷糊糊地站在壁橱里。不过,他俩一身大汗,这就是这场冒险的证据。
壁橱的门被打开了,“对不起。”水野老师把他们俩放了出来。
樱花幼儿园有两样非常快乐的东西,一个是壁橱,还有一个就是鼠外婆。
[ 日] 古田足日(ふるたたるひ) 田畑精一(たばたせいいち)/ 著
おしいれのぼうけん
童心社 1974
南海出版公司 彭懿/ 译 2007
入选日本全国学校图书馆协会“好图画书”
入选日本儿童文学者协会编《日本图画书100 选》
入选日本儿童书研究会/ 图画书研究部编《图画书· 为孩子选择的500 册》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壁橱里的冒险
获奖及推荐记录
先看作者的署名:古田足日 田畑精一/ 著。
是不是和一般的图画书不一样?没有写谁是作家,谁是画家。其实,古田足日是作家,田畑精一是画家。之所以这样写,是因为这本书是两个人一起创作的,故事里有田畑精一的想法,画里有古田足日的想法。
古田足日说《壁橱里的冒险》是一部“实验
之作”。那么,这位被赞誉为“日本儿童文学的旗手”
的大作家又进行了哪些尝试呢?
在一次采访中,幼儿园的老师讲了一个把
孩子关进壁橱的故事,这让他闪过一个灵感:如果两个孩子被关到了壁橱的上下两层,不对老师说对不起,又怎么逃出来呢?古田足日说这个构思让他一阵激动,因为一个伟大的故事历历在目了——两个幼儿在心中经历一次想象力的冒险,靠自己的力量逃出壁橱……
他为未来的故事寻找到了一个结构,他把它
称之为“神话框架”。这个神话框架的蓝本,是日本一个流传甚广的关于地下根之国的神话,他说看得见一线光亮的黑暗的壁橱,既是地下的树根之国,又可以想象成为母亲的子宫,两个孩子正是在这里经过了考验,才获得了力量,得到了再生。
因为他把孩子的成长理解为一个死与再生的结构,所以他说这本图画书是一个关于死与再生的故事。
这话可能说深了一点,但不管怎么说,这是一本让人思考友情、思考孩子对大人的抵抗、思考许许多多事情的优秀之作。
《壁橱里的冒险》既是一个现实的故事,也是
一个幻想的故事。壁橱外边,是阳光灿烂的现实世界,而壁橱里边则是一个黑暗的幻想世界。明良和悟志,本来还在互相生气,可当他们两个人遭到惩罚,一个被关到壁橱的上边,一个被关到壁橱的下边时,两个人开始互相鼓励,手拉手团结成了一个人。没办法,如果他们两个人不齐心合力,就逃不出黑暗的魔爪。因为这时的壁橱,已经不再是一个狭窄的四四方方的小空间了,它延伸了,扩展了,出现了黑漆漆的森林,黑黢黢的隧道,恐怖的鼠外婆领着几千只爪子上冒着蓝火苗的老鼠们扑了上来。对于明良和悟志来说,这真像是一场噩梦(或许这两个孩子真的是在壁橱里做了一场噩梦)。你看,他们两个逃出隧道,冲上没有一辆汽车的高速公路,然后又掉进了下水道……不过到最后,两个勇敢的男孩也没向鼠外婆投降,他们开着大火车和大汽车,把鼠外婆给吓跑了。而鼠外婆也好,火车和汽车也好,在现实世界里不过都是孩子们的玩具。
画家田畑精一在这本图画书里进行了不少的
尝试。
其一,就是他画了一个全黑的封面。这在20
世纪70 年代,曾经是一个禁忌,因为黑色封面是书卖不出去的厄运的象征。但他顶住了,他坚信这表现了壁橱里可怕的冒险世界的黑色会吸引孩子。果然,几十年过去了,一提起这本书,许多人首先记住的就是这个黑色的、两个孩子的手紧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孩子们连吃饭时也吵个不停。
紧地拉在一起的封面。
其二, 全书那大大
小小的六十多幅黑白铅笔
画,与这个发生在黑暗壁
橱里的吓人故事实在是太
吻合了。他说他一读到古
田足日的原稿,就决定抛
弃以前所有的画,画出一
种从来也没有画过的新的
画来。他几乎试遍了所有的画材,最后才选定了铅笔。当他把画拿给古田足日看时,他形容说古田足日“真的是高兴得跳了起来”。古田足日说他最喜欢的,就是第6 页孩子们围在桌子前面吃饭的那一张,他说田畑精一画活了孩子们那自由的动作和表情。
其三,在黑白铅笔画中夹了五幅彩色的画。
其中之一,就是当被关在壁橱上层的悟志和被关在下层的明良的手拉到一起时,出现了一幅两道彩虹连到一起的水彩画。孩子们完全看得懂,有一个二年级男孩就这样写道:“当壁橱上面的手和下面的手握到了一起的时候,书上的图突然上了颜色,一下子明亮起来,那么美丽。我想,一定古田足日
1927 年11 月出生于日本爱媛县,是日本当今家喻户晓的儿童文学作家与评论家。20 世纪50 年代,当他还是一名大学生时,就与后来成为日本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的鸟越信、神宫辉夫等人结成了“早大童话会”,发表了《少年文学宣言》等一系列批判日本童话传统的论文,震撼了整个日本儿童文学界。1959 年,《现代儿童文学论》获得了日本儿童文学者协会新人奖。
除了理论著作之外,他还写过《鼹鼠原野的伙伴们》、《一年级大个子二年级小个子》等作品,1993 年出版了《古田足日儿童书全集》十三卷。
田畑精一
1931 年3 月出生于日本大阪。他曾参与过木偶剧的创作,后开始为儿童书画插图,与古田足日合作的作品还有《蛇山的爱子》等。
是吵架的两个人互相帮助,
于是便在两个人的心中形
成了彩虹。那彩虹看上去,
就像手拉手一样。”
而最让古田足日赞不
绝口的,是田畑精一在故
事的开头和结尾贡献的两
个构思。开头是一幅跨页
的大图,画的是樱花幼儿
园的全景俯瞰图。你看到大门了吗?仔细看,门上挂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请不要进来玩”。而到了结尾,同样还是樱花幼儿园的全景俯瞰图,但这块牌子却揭去不见了。古田足日说他在文字中并没有提到这块牌子,是田畑精一自己加上去的。他说这充分表达了他的想法,因为在这个故事里不只是孩子们得到了成长,年轻的老师们也得到了成长。
《壁橱里的冒险》包括了太多孩子们喜欢的东
西:恐怖、冒险……所以古田足日说他才写到一半,就预感到孩子们会喜欢这个故事了。他几十年前的预感没有落空,直到现在,它还在畅销。据说在日本,孩子们一听完这个故事,就会一窝蜂地去占领壁橱。
关于作者的故事
[ 日] 中江嘉男(なかえよしを)/ 文
[ 日] 上野纪子(うえののりこ)/ 图
ねずみくんのチョッキ
ポプラ社 1974
南海出版公司 赵静 文纪子/ 译 2004
鼠小弟穿着一件红背心登台了,他对我们说:“妈妈给我织的小背心,挺好看吧?”
来了一只鸭子,扯着鼠小弟的小背心:“小背心真漂亮,让我穿穿好吗?”“嗯。” 鼠小弟答应了。
鸭子穿上了:“有点紧,还挺好看吧?”
又来了一只猴子、一头海獭、一头狮子、一匹马、一头大象,每个动物都扯着小背心说:“小背心真漂亮,让我穿穿好吗?”于是,鸭子穿完猴子穿,猴子穿完海獭穿,海獭穿完狮子穿,狮子穿完马穿,马穿完大象穿。穿上之后,大家都说:“有点紧,还挺好看吧?”
可哪里是有点紧呀,小背心已经被拉得不成样子了。鼠小弟来了,吃惊得叫了起来:“哎呀!
我的小背心!”
鼠小弟拖着变得像绳子一样长的小背心,垂头丧气地走了。
不过……鼠小弟把小背心当秋千,挂到了大象的鼻子上,他正开心地荡秋千哪。
1975 年日本讲谈社出版文化奖图画书奖
1975 年日本厚生省儿童福利文化奖励奖
入选日本全国学校图书馆协会“好图画书”
入选日本儿童文学者协会编《日本图画书100 选》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鼠小弟的小背心
获奖及推荐记录
《鼠小弟的小背心》,是中江
嘉男和上野纪子“鼠小弟系列”
的开篇之作。
不过,在那之前,上野纪
子还一个人独自出版过一本名叫
《大象的纽扣》的图画书,它被
称为两个人图画书的出发点。
《大象的纽扣》是一本无字
书,说的是一只大象布偶的肚皮
上有一排纽扣。解开纽扣,脱掉
外罩,从里头钻出来一匹马布偶,
马的肚皮上也有一排纽扣。就这
样,狮子布偶呀、猴子布偶呀,
一个接一个地从里头钻了出来,
最后是一只小老鼠布偶。解开它
那小小的肚皮上的纽扣,突然又
钻出来一只象布偶,不过,这只
象布偶的肚皮上没有纽扣。
这是一部带有强烈的荒诞色
彩的作品。
尽管在今天,这种荒诞风格的作品已被愈来
愈多的人接受,但在20 世纪70 年代初期的日本还被人嗤之以鼻。画完这本书以后,上野纪子曾经带着书找到一家有名的出版社,不过,她遭到了拒绝:“这叫什么图画书!”最后她绝望了,只好带着书去纽约出版图画书的出版社兜售了一圈。
在连续碰了六次钉子之后,第七家出版社终于接受了它。
《鼠小弟的小背心》无论是在构思上、画风上,都与《大象的纽扣》一脉相承,也是一本带有明显荒诞风格的图画书。
不过,《鼠小弟的小背心》不是一本无字书,
它有文字。
用上野纪子的原话来说,这是一本起承转合
非常清楚的图画书,它的乐趣就在于读者可以一边读,一边猜测结尾是怎样一个结局,如果被读者猜中了,那就是作者的失败了。但读者又怎么能猜得出来呢?
这对夫唱妇随的作者不仅绞尽脑汁地给了我
们一个意外的结尾,在版式、构图上也有大胆的突破——
封面有一个绿色的边框,空白的上部写着红
色的书名,下方中央是一只穿着红色小背心的淡墨色的小老鼠。进入到正文,则分成了左右对称的文字页与图画页,文字页是绿底白字,而图画页依然保持了那个绿色的边框。它就好比是一个舞台,铅笔画的鼠小弟、鸭子、猴子等一个个鱼贯登台亮相,为我们上演了一幕可笑而又温情的话剧。
尽管这个舞台一直保持到了最后,但我们并
不觉得单调,这是因为登台亮相的演员们在一个接一个地不断发生着变化。你看,当鼠小弟站在舞台中央的时候,是那么小,不过是画面十分之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大象把小背心撑得不成样子,小老鼠吃惊得跳了起来。
一多一点的高度。而到了大象出场的时候,把整个画面都填满了,头都冲到了绿色的边框外头,让人不免哑然失笑。
最后一页的那幅小图,更是这本《鼠小弟的
小背心》(也是整个“鼠小弟系列”)中最叫人拍案叫绝的一个亮点。本来故事到这里已经结束了,不是吗?舞台绿色的大幕已经拉上了,可好像突然打开了一扇小窗户似的,鼠小弟和大象出来谢幕了,只见他挂在大象的鼻子上荡起了秋千,而那秋千,正是被拉长了的红色的小背心!这可能是最完美的一次谢幕了。
当然,不能不说的,还有上野纪子笔下那些
人物的表情。当被人问到画图画书中的角色有什么特别留心的地方时,她回答得十分干脆:“表情。”
就说鼠小弟吧,你看他穿着小小的红背心站在那里问你“挺好看吧”时,多么神气啊。可当他拖着被动物们拉长了的背心,泪流满面地伤心远去时,又是多么沮丧啊。
日本儿童文学者协会编的《日本图画书100
选》,把《鼠小弟的小背心》选为了日本的一百本经典图画书之一,还给了它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
“根据起承转合的法则,把鼠小弟高兴、惊讶、悲伤、放心的表情,巧妙地穿插到了绿、红、黑的单纯的色彩与构图以及登场的动物们的表情与小背心的变化之中。此外,结尾的意外性中所流露出来的幽默与悲伤,让大人也爱不释手,作为图画书它取得了成功。”
“鼠小弟系列”到2004 年为止,已经出到了
第二十本,最新一本的名字是《老鼠弟弟的礼物》。
在后面的故事里,不仅是小背心又引出了一个又一个故事,鼠小弟还有了一个会让他脸红心跳的鼠小妹呢!
中江嘉男
1940 年出生于日本兵库县神户市。毕业于日本大学艺术学部美术科。1973 年,获得国际青年美术家展外务大臣奖。曾经从事过广告设计,后与曾是同班同学的妻子上野纪子以文/图的方式合作,专事图画书创作。代表作有《我和魔术师》、《野猫之诗》以及影响了日本几代人的“鼠小弟系列”。迄今为止,夫妇俩合作创作的图画书已经达到了一百种之多。
上野纪子
1940 年出生于日本琦玉县。与中江嘉男一同毕业于日本大学艺术学部美术科。1973 年,在美国纽约的Harper & Row 出版社出版了《大象的纽扣》,之后反而再被引回到日本出版,结果引起巨大反响,她一跃成为了日本图画书界一颗闪亮耀眼的明星。除了与丈夫中江嘉男合作,她还曾与日本最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松谷美代子、安房直子、阿万纪美子等人合作过数十本图画书。主要代表作有《门之国》等多部。
小背心变成秋千,挂到了大象的鼻子上,鼠小弟正开心地荡秋千哪。
[ 瑞士] 约克· 史坦纳(J?rg Steiner)/ 文[ 瑞士] 约克· 米勒(J?rg Müller)/ 图
Der B?r, der ein B?r bleiben wollte
Verlag Sauerl?nder 1976
南海出版公司 孔杰/ 译 2009
1994 年国际安徒生奖画家奖得主的代表作
? 安徒生童话书奖
? 国际IBBY 联合国青少年文学奖
? 德国青少年文学奖图画书奖
? 国际图画书艺术金牌奖
入选日本儿童文学者协会编《世界图画书100 选》
快要下雪了!大熊朝他最喜爱的洞穴走去,他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他从冬眠中醒来,走到洞口:“天啊,怎么回事?”他终于看清了,整座森林消失了,盖起了一座工厂!正在这时,工厂管理员朝他跑来:“喂,快去干活!”大熊被带到人事主任、副厂长、厂长那里,最后被带到了无聊的董事长面前。董事长说:“如果您真的是熊,那就证明给我看。”
大熊被车子拉到了动物园,可那些熊却不承认他:“他才不是熊呢。真正的熊应该像我们一样待在笼子里面。”
他又被带到马戏团,那些会表演的熊也不承认他。
回去的路上,大熊想:“我就是一只熊,可为什么别人都不相信呢?”回到工厂,他只好乖乖地换上工作服,刮了胡子,和其他工人一样打卡上工了。就这样,森林大熊成了工厂的工人。
春去秋来,隔着铁丝网看着大雁向南飞去,大熊困了,他早上怎么也爬不起来了,工作时还常常会睡觉。最后他被工厂开除了。
他走了两天,沿着高速公路走到一家旅馆,可伙计却说:“我们没有空房给工人——更不要说是一只熊了。”大熊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您说,我有可能是一只熊?”他走出旅馆,一步步地向森林走去。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他走啊走啊,一直来到一个洞穴前。他坐下了。
“要不是这么累的话,我真应该好好想想该做什么。”他就这么坐着,望着天空发呆,不知不觉雪花盖满了全身。“我肯定是忘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他想。
不过,究竟是什么呢?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森林大熊
获奖及推荐记录
结尾的一页突然就没有了文字——
画面静了下来,静得让人措手不及。哦,一
个多美的雪夜啊,美得都有些残酷了。雪早就停了,暗蓝色的天幕上挂着一牙弯月,还有星星点点。
熊不见了,有两行熊的足迹延伸向那个洞口,熊坐过的地方散落着一些什么……
一个那般令人扼腕悲凉的故事戛然而止。熊
是死是活,全凭读者去猜测了。关于这只森林大熊的命运,说法有分歧,一种是说他在困惑中冻死了,因为雪地上看得见他的一部分尸体。还有一种说法可能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意见,比较乐观,说是熊最终还是在回归自然本能的召唤下醒了过来,进到洞里去冬眠了,作者留下了一个光明的尾巴。
不管是死是活,熊的命运都是一幕让人发指
的悲剧。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心灵都被这幕悲剧震撼了!
当那只熊从冬眠中醒过来时,还不知道等
待着他的是一场噩梦,他不但在一个冬天就丧失了家园,而且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了!“我是
谁?”“我忘记了什么?”春去冬来,当无家可归的熊像流浪汉似的用树枝挑着一个包袱,又一次本能地走进森林时,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来冬眠的了。他半卧在那里,身上落满白雪,都快要冻成一座冰雕了,还在呆呆地对天发问:“我是来干什么的呢?”这当然是一个现代寓言,作者是借熊之口,在批判我们人类。熊是无辜的,是谁把他摧残成这个样子呢?是谁夺走了他的家园,又是谁剥夺了他生存的权利呢?元凶正是我们人类自己。其实,那只可怜的熊当然不是熊了,不过是工业时代人的一个缩影。正是在这种所谓的现代文明的压迫下,人才会迷失自我,扭曲天性,最终自掘坟墓葬送了自己。
与约克·史坦纳合作也好,还是自写自画也好,约克· 米勒的作品总是充满了这种批判的精神。他的那部让他名声大噪的处女作《挖土机年年作响,乡村变了》以及可以称之为《森林大熊》姐妹篇的《再见,小兔子》,都是涉及环保议题的醒世之作,不过他本人却表示自己无意宣扬“回归大自然”
的理想,因为他“既非道德家也不是说谎者”,他只是想呈现一个真实的世界,并且借此引导读者思索自己的生活环境。
不得不承认,约克·米勒那种写实的绘画风格,更让这个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拥有了一种强烈的现实感。这位出生于瑞士的绘画大师,自从第一本书开始,从未放弃过这种类似照片、立体感极强的写实画风。约瑟妮· 塞特琳曾经为瑞士IBBY撰写过一篇研究他作品的论文,精准地阐述了其作品的特质:“约克· 米勒的作品远比单纯的写实画作更丰富……在他作品中的每一样东西都表现得栩栩如生,而读者们也可以感受到他画作中层次丰富的想象空间。”
有人还授予了约克·米勒一个漂亮的头衔:“擅用镜头的图画书导演”。是的,这也是他图画书最显著的一个特征。看他的作品,如同看一场电影,推拉摇移,镜头被他切割得既娴熟又流畅。一头棕色的大熊高傲地站在秋天的悬崖上,眺望着南飞的大雁……这是这本《森林大熊》开场的第一个画面,是一个气势磅礴的全景。接下来,画面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被缩成了四格,除了熊搂着肚皮憨态可掬地躺在洞里冬眠的一幅外,镜头基本上是原地不动,分别是熊钻洞、人类砍树、洞上面盖起了工厂。一个全景加上四个中景,就把还一无所知的熊推上了悲剧的中心,让人不免担心起熊的命运来了。
漫画格,也是约克· 米勒偏爱的手法之一。熊从冬眠中醒来的那一段,他把一页分隔成六个同等大小的画面,分别表现了熊沉睡、翻身、睁开眼、打哈欠、爬起来及又躺下伸懒腰的几个动作,让画面产生了一种连续的动感。后面熊在工厂打瞌睡被开除的情节,他也使用了同样的六个漫画格。
为了突显森林大熊可悲的境遇,约克· 米勒
还先后两次画了他远眺南飞大雁的场面。第一次,熊处于画面的正中央,昂首挺胸,那时他还是这片森林的主人。第二次,画面几乎被压缩到了三分之一,窄窄的一长条,熊也被挪到了画面的一角,只剩下半个身子,与大雁之间还多了一道铁丝网。
前后一对比,将熊丧失家园的那种沮丧的心情全都传递出来了。还有,他故意把人类的工厂画得像彩色设计图纸一样,僵硬规则,没有生命,而开头与结尾的两片森林却画得生机盎然,这也是一种对比。
《森林大熊》,实在是一本难得的探讨人与自
然、自然与工业文明、工业文明与人的不朽杰作。
约克·史坦纳
1930 年10 月出生于瑞士伯尔尼州比尔市,曾在伯尔尼攻读了五年师范学校。
20 世纪50 年代在一所青少年管教所的工作经验,对他日后的写作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处女长篇小说《惩罚性作业》便是一个明显的例证。他的作品富含存在主义的意念,监禁与自由、习惯的事实和出发的梦想一直都是他作品的主题。他在20 世纪70 年代陷入了一次写作危机之后,开始与画家约克· 米勒合作,首部作品便是著名的《森林大熊》,他们共同创作的许多图画书都享誉全球。
约克·米勒
1942 年出生于瑞士洛桑。自苏黎世比尔应用艺术学校毕业后,只身前往巴黎,在当地广告公司从事插画设计工作。后来,他回到瑞士,在父亲的经济支持下开始进行图画书的创作。
他的画风细腻真实,擅长利用电影镜头的手法,娓娓地将故事整个道出。
1973 年他发表了第一部作品《推土机年年作响,乡村变了》,这本书以七张折页展开的画纸,呈现一个小村庄二十年来的变迁,在国际获得巨大反响。他独立完成的作品还有《发现小锡兵》、《书中之书》等多部。《再见,小兔子》和《太阳石》,也是他与约克· 史坦纳合作的图画书。
他于1994 年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画家奖。
大熊隔着铁丝网远眺南飞大雁。
[ 日] 佐野洋子(さのようこ)/ 文· 图
100 万回生きたねこ
讲谈社 1977
接力出版社 唐亚明/ 译 2004
? 日本全国学校图书馆协会选定图书
入选日本儿童书研究会/ 图画书研究部编《图画书· 为孩子选择的500 册》
有一只100 万年也不死的猫。其实猫死了100 万次,又活了100 万次。
有一回,猫是国王的猫。猫讨厌国王,国王爱打仗,总是发动战争。而且,他还把猫用一个漂亮的篮子装起来,带到战场上。有一天,猫被一支飞来的箭射死了,国王仗也不打了,抱着猫回到了王宫,把猫埋到了院子里。
猫还曾经是水手的猫、是魔术师的猫、是小偷的猫、是孤零零的老奶奶的猫、是小女孩的猫,他被锯死过、被狗咬死过、老死过,还被背孩子的带子勒死过,不过,他已经不在乎死亡了。
后来,他成了一只漂亮的野猫。母猫都想成为他的新娘,只有一只美丽的白猫连看也不看他一眼。有一天,他在白猫面前一连翻了三个跟头。 “我呀,我死过100 万次……”说到一半的时候,他问白猫,“我可以待在你身边吗?”“行呀。”白猫说。就这样,他一直待在了白猫的身边。
白猫生了好多可爱的小猫。他再也不说“我呀,我死过100 万次……”了。相比喜欢自己,他更要喜欢白猫和小猫们。
有一天,白猫在他的身边静静地不动了。他头一次哭了。
从晚上哭到早上,又从早上哭到晚上,他哭了有100 万次。
一天中午,他的哭声停止了。他在白猫的身边静静地不动了。
他再也没有起死回生过。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活了100万次的猫
获奖及推荐记录
佐野洋子曾经在一篇采访中说得
十分干脆:“我不喜欢猫。”
可是,这样一个公开声称不喜
欢猫的人,怎么这一辈子偏偏会创
作出了那么多以猫为主人公的图画书
呢?比如说像《活了100 万次的猫》、《我
是猫》等等。佐野洋子对此的解释是:“描
写人与人之间的事,未免太露骨了。再
说,从外形上来看,猫也比狗好看多了。”
不过,佐野洋子笔下的猫,与我们
看惯了的那些可爱的猫不同,他们从来
不向人献媚,总是那么孤独而高傲。
这本《活了100 万次的猫》也不例外。
这是一本在日本被赞誉为“被大人和孩
子爱戴、超越了世代的图画书”,“描写了
生与死,以及爱,读了一百万次也不会厌
倦的永远的名作”。
先不说内容,单是《活了100 万次的猫》这
个书名就够吸引人眼球的了,它让人想起了婉
达· 盖格的不朽名作《100 万只猫》。但《100 万只猫》讲了100 万只猫的故事,而它只讲了一只猫。
这是一只不死猫,西方有“猫有九条命”的传说,而这只猫已经有一百万条命了。你再看封面,一只绿眼睛的虎斑大花猫后腿直立地站在那里,无所畏惧地看着你。坦率地说,佐野洋子画的这只猫看上去真有点吓人。
这只让人望而生畏的猫为我们讲
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日本有书评者说这是关于一只野
猫的传记,而我们更想说,这是一部
有关生命意义的伟大寓言。猫的过去,
也就是他的前半生,是一个不死身,死
了一百万次又活了一百万次。尽管生
命在一次次轮回——先是国王的一只
猫,然后又分别是水手、魔术师、小
偷、老太婆和小女孩的一只猫,但他却
活得浑浑噩噩,活到最后,连他自己都
不知道为什么而活了,都心生厌倦了。
他讨厌每一个养他的人,也不怕死,
松居直说他成了一只“什么都厌恶、
对所有的一切都漠不关心、都拒绝
的猫”。直到有一天,他变成了一只谁都不
属于,只属于自己的野猫,于是,在孤独与不安之中,他不知不觉地爱上了一只美丽不语的白猫。
这是一种在他漫长的生涯中从没有过的感情,这让他有了爱与被爱的体验,他头一次知道为什么而活了。当心爱的白猫死去时,他宁愿死去,因为对他来说,没有了爱,再浑浑噩噩地活一百万次又有什么意义呢!
接下来的一页,是整本书最让人揪心的一页
了——猫搂着死去的白猫号啕大哭,不,是绝叫。
这只死了一百万次都没有哭过的野猫,终于张开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在生命轮回中,活了100 万次的猫,曾依次是国王、水手、魔术师、小偷、老太婆和小女孩的猫。
大人看的图画书,就算是给大人看的图画书,孩子也能从中得到乐趣吧?这才应该是图画书的本质。而《活了100 万次的猫》正是抓住了图画书的本质。”
最后一页,猫不见了,是一幅
淡淡的风景画。
猫虽然没有永生,但这本
《活了100 万次的猫》不是卖
出了有一百二十万册了吗?
那就是说,他至少又活了
有一百二十万次了。
大嘴放声痛哭了!
他是在为无法挽留爱人的生命而悲伤。
说到这里,我们不能不褒奖佐野洋子几句了,
你看她把这只猫的表情画得多么传神啊!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本书与谢
尔· 希尔弗斯坦的那本传世经典《爱
心树》一样,怎么看,都是一部给
大人看的寓言。据说在日本,买这
本图画书的也多是女性。但正如
《周刊朝日》的书评所说:“说
起来,这也许是一本给
佐野洋子
1938 年出生于北京。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设计系毕业后,1967—1968 年曾到柏林造型大学进修石版画。归国后,一边从事设计、插图,一边开始创作图画书。《绅士的雨伞》获产经儿童文化奖推荐奖,《我的帽子》获第八届讲谈社出版文化奖图画书奖。
2004 年4 月,她因为《活了100 万次的猫》、《绅士的雨伞》等对图画书的杰出贡献,获得了日本政府颁发的以艺术家为对象的紫绶褒章。
少年早上起来,发现窗外已经是雪花飘飘了。他冲出屋去,堆了一个足足比他高出一倍的雪人。半夜12 点,他发现雪人活了,正摘下帽子向他致礼哪。
少年请雪人来家里做客,这让这个冰冷的
巨人非常兴奋,它看了猫、看了电视、试着开
了开灯、把厨房的纸巾全都扯了出来,它喜欢
大嚼冰块,但它怕火。少年把它领上楼,带进
爸爸妈妈的卧室,让它看熟睡的爸爸妈妈。它盯着爸爸浸在杯子里的假牙看了半天,还戴上妈妈那顶缀着一朵紫花的宽檐帽,系上爸爸的领带,戴上爸爸的眼镜,穿上爸爸那条系不上扣子的裤子,照起了镜子。然后,少年和雪人在楼下共进了一顿丰盛的烛光晚餐。
接下来,该轮到雪人了。它拉着少年出了门,手牵手地一起飞到了风雪交加的天空上。飞过荒野,降落到了看得到海的栈桥上。可看着看着,雪人突然发现不对了,天边出现了一抹红霞,不好,太阳要出来了!
它拉着少年飞了回去,平安地降落在了少年家的院子里。当第二天早上醒来时,少年冲到屋外,却发现他的新朋友已经融化了,只剩下了一小堆雪、一顶帽子、围巾以及几个煤球。
[ 英] 雷蒙· 布力格(Raymond Briggs)/ 著The Snowman
Hamish Hamilton Ltd 1978
明天出版社 2009
1979 年美国《波士顿环球报》/《号角书》杂志奖图画书大奖
1979 年荷兰银画笔奖
1982 年英国维克多& 阿尔伯特博物馆弗朗西斯· 威廉奖? 入选美国国际阅读学会“孩子的选择”
1982 年拍摄的同名动画片获美国奥斯卡奖动画短片奖提名?2005 年英国“最受欢迎的圣诞故事”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雪人
获奖及推荐记录
《雪人》是一本无字书。
本来,一本无字书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可
雷蒙· 布力格的这本《雪人》却让书评家们沉不住气了,兰登书屋的书评一上来就用了一个重重的感叹号:“即使是一个学龄前的孩子也可以读懂这个故事——因为它没有用一个字!”还有的评论者干脆站出来反问读者:“讲故事还用得着字吗?”
这个发生在寒冷的冬夜里的幻想故事太迷人
了,雪停了,男孩发现门外被一片奇异的光照亮了,那个白天他堆的大雪人竟然动了起来!于是,他把雪人请进屋来,男孩家里的一切都让憨态可掬的雪人好奇,它看完凡· 高的《向日葵》,又盯着杯子里男孩爸爸的一副假牙发了一会儿呆,然后在天亮之前,看上去那么笨拙的雪人竟扯着男孩就飞上了漫天雪花的夜空……这个故事很美,很温暖,很抒情,就是太伤感了,一个被男孩赋予了生命的雪人,太阳一出来就融化了,那么快就结束了短短的一生。故事的最后,那个男孩背对着我们站在那里,我们看不清他的脸,但他一定在为朋友的消失而流泪!
“ 雷蒙·布力格居然用如此寒冷的主题创造了这样一本温暖的书,真是了不起!”——在1978年《雪人》刚刚出版时,《书目》杂志就发出了这样的惊呼。它很快就被宣布为一部经典之作,并获得了美国《波士顿环球报》/《号角书》杂志图画书大奖和其他许多的荣誉,成为了一部冬季的阅读经典。
《雪人》依旧采取了多格漫画的形式。实际
上自从1973 年的那本让他真正名扬四海的《圣诞老爸》起,他就再也没有放弃过多格漫画的形式,这似乎成了他的图画书的一个标志性的特征。
《雪人》大大小小加起来一共有一百六十七幅
图,有的页多一些,比如表现男孩给堆好的雪人用煤球和橘子装上黑眼睛和红鼻头的一页,就有十二幅小图;有的页少一些,比如雪人拉着男孩的手腾空而起的那一页,一整页只是一幅大图。
雷蒙· 布力格运用起这种多格漫画的形式来,实在是太驾轻就熟了,他竟然可以让《雪人》的那一格格的画面充满了静与动。举个例子吧,你看,当雪人朝男孩一挥手,无声地说“跟我来”时,画面开始逐幅加大,因为是向着一个方向在奔跑,所以给人一种画面动起来了的感觉。到后来,画面甚至是两页合成了一幅,一下子把情节推向了最高潮!而在全书的最后,男孩突然在散落着几个煤球的那堆雪前站住了,这时,像定格一样,雷蒙· 布力格把画面缩到了最小,让无声的空白将那个悲伤的男孩紧紧地裹住。戛然而止,一个奇迹结束了,留下的只是静静的悲哀。
雷蒙· 布力格说,常常有人问他画《雪人》
用了一种什么样的技法,他说他没有用普通的钢笔或铅笔勾画线条,也没有用任何墨水或水彩涂色,他全部是用Pencil Crayons 画出来的——PencilCrayons 指的是油蜡笔,是一种像粉蜡笔大小,但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整个故事以多格漫画的形式呈现。
对于孩子来说,无字书还有几个意想不到的
好处,就是孩子们可以一边看画,一边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这个故事,这会让他们感到无比的满足。而且,还可以为这本书重新编一个自己喜欢的结尾,比如说:“这天晚上,有人来敲门了,男孩开门一看,原来是雪人又活了过来。”或者编一个更浪漫的结尾:“雪人在太阳升起的一刹那,就变成了一个雪之精灵飞上了雪花飘飘的天空。”
整支摸起来有点油的蜡笔。它的笔触温暖朴实,特别是那种柔和的暖色调,与这个冬夜里发生的梦幻般的故事吻合极了。
还有人曾经追问过雷蒙· 布力格:“为什么《雪人》连一个字也不用呢?是静夜里发生的故事的象征吗?”他回答说不是,他说他一开始就没有想到过让雪人开口说话,主人公不说话,其他人就没有必要说话了,于是就自然而然地画成了这个样子。
雷蒙·布力格
1934 年1 月出生于英国伦敦温布尔顿,先后在温布尔顿艺术学校和伦敦斯雷德艺术学校学习印刷、艺术和美术。他最初从事的是广告业,很快他发现这个行业并不属于自己,从此转向儿童插画行业并兼职担任教师。
他为孩子创作的第一本图画书是《奇妙的房子》,而最初使他声名鹊起的作品是第四本图画书《鹅妈妈的财宝》,这本书获得了1966 年英国凯特· 格林纳威奖。他的作品还有1973年第二次获得凯特· 格林纳威奖的《圣诞老爸》和《当风吹来时》。
少年和雪人共进了一顿丰盛的烛光晚餐。
[ 美] 莫莉· 班(Molly Bang)/ 著
The Grey Lady and the Strawberry SnatcherAladdin 1980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8
有一天,灰袍奶奶在水果店里买了一小篓鲜红的草莓。
她拎着它回家时,被一个蓝脸、蓝手和蓝脚的草莓盗贼跟上了。它悄悄地跟在她的身后穿过街道,当它把贼手伸向那篓草莓时,被灰袍奶奶发现了。
灰袍奶奶跳上了一辆公共汽车,在一个小站下了车。可是没有想到,草莓盗贼居然脚踩滑板追了上来。于是,灰袍奶奶逃进了一片沼泽森林,但草莓盗贼还是紧追不放。
于是,灰袍奶奶把它引到了一片野草莓前。它尝了一口,哦,好甜。
它不再去追赶灰袍奶奶了,而是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吃起了野草莓。
灰袍奶奶回到了家里,一家人快乐地吃起了草莓。
1981 年美国凯迪克奖银奖
1980 年美国《波士顿环球报》/《号角书》杂志奖图画书奖
1980 年美国童书评论人最佳选择
入选1980 年美国绘画协会年度童书展精选集? 入选美国图书馆学会推荐书单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灰袍奶奶和草莓盗贼
获奖及推荐记录
有一天,纽约的一位伟大的童书编辑对画
家莫莉· 班(也译作莫莉· 卞)说:“你为什么要为别人画插图?你为什么不自写自画一本图画书呢?”“我……”画家喜出望外地掩住了嘴。
那天,她一个人兴奋地在树林子里走了许久。
渐渐地,有两个模糊的人影朝她奔了过来,
一个是身穿灰袍、抱着一篓鲜红草莓的女人,一个是蓝色的怪物……就这样,一个发生在一片树林子里的诡异的故事,就在一片并不诡异的树林子里诞生了。
这就是《灰袍奶奶和草莓盗贼》最初的灵感。
这是一本无字书,画家整整画了一年才完稿,
可是没有一家出版社愿意出版它。后来它在画家画室的抽屉里睡了好几年,才有人答应出版它,条件是,必须重画。结果画家又花了三年的时间重画了两遍。为了把草莓画得鲜美可口,她还买回来一盒草莓照着画。那天白天,她的女儿一次次溜进画室,垂涎欲滴地盯着那些草莓。她说,等她画完之后才可以吃这些草莓,那天晚上她画到很晚才睡觉。可是第二天早上她起来一看,好几个草莓不见了。原来那天夜里,一个小小的草莓盗贼悄悄地溜了进来!
让她更意想不到的是,这本图画书出版之后,
书评家的反映相当差,书也卖得不好。然而第二年的春天,它获得了美国图画书的最高奖凯迪克奖银奖,一夜之间,几乎人人都认为它是一本有创造力而又迷人的书了,一下子大卖起来。当凯迪克奖评奖委员会打来电话时,画家问他们有没有看过那些书评,对方回答道:“我们不是根据别人的书评来作决定的,我们自己作决定。”
现在,《灰袍奶奶和草莓盗贼》成了一本公
认的伟大的无字书,人们评价它时,总是说:“莫莉· 班为我们创作了一道充满惊喜和奇迹的视觉盛宴。她娴熟地将悬疑、幻想和幽默等元素融合在华丽的画面里,使它成为了一部永远的杰作。”
在这本无字书中,不仅有一个惊心动魄的故
事,它里面还隐藏着太多的秘密要我们去寻找。
那么,应该怎样看这本无字书呢?
首先,你看第一个画面,就是灰袍奶奶从水
果店买来一篓鲜美可口的红草莓,用手小心地捧着走出来的那个画面。你看,她衣服的颜色、头发的颜色,都是灰白色的,是画纸本身的颜色。
就是说,画家根本就没有上颜色。为什么呢?看到后面你就会明白画家的用心良苦了。这是这本图画书最大的一个创意。
在后面的几个画面中,草莓盗贼出现了。哈,
它的样子太滑稽可笑了,驼着背,戴着一顶蓝色的大草帽。它的两只蓝胳膊好瘦好细,指甲还是红的呢。最逗的是它那双大脚,那绝对不是人脚,不是怪物还能是什么呢?对了,这里有一个细节可千万不要漏看了啊,凡是它走
过的地方,地上就会迅速长出一
串串蘑菇来。
后面的好些情节都非常好
玩。不过,一定要细心看才会发现。
草莓盗贼伸出了一双贼手,
要去偷灰袍奶奶的草莓了。虽然
灰袍奶奶一无所知,可门上的“椒
图”门把手发现了,你看,它是
不是愤怒地瞪圆了眼睛?灰袍奶
奶终于发现了草莓盗贼,她一闪,
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草莓盗贼的腿又细又长,它的脚后跟一抬起来,地上就长出了一串蘑菇!
灰袍奶奶一闪,躲开了,让草莓盗贼扑了一个空。
躲开了,让草莓盗贼扑了一个空。
这一幕,显然是太惊险了,连橱
窗里的那个系着肚兜的瓷娃娃都
把头转了过来,目瞪口呆地看着
这一切。
于是,一场激烈的追逐在街
角展开了。草莓盗贼扑向灰袍奶
奶,糟了,还差那么一点点就要
被抓住了。可就在这千钧一发之
际,从街角另一头走来了一个怪
异的女人,不是说她脸上的表情
怪异,而是她手上拎着一桶鳗鱼,脚上却踩着一个滑板。结果灰袍奶奶冲上了一辆巴士,踩滑板的女人却和草莓盗贼撞到了一起。
好玩的是,在这么紧张的追逐中,画家还会
不时地和小读者开个小小的玩笑,在图画里悄悄地藏上一些小秘密,考验孩子的眼力,看他们能不能发现。例如,在第九个画面里,在沼泽和树林里就藏了四只鸟和一条鱼。找到了吗?一只鸟落在树上,画面的左下角有两只野鸭,画面的右下角还有一只长脖子水鸟。鱼最难找。你看,画面正中央的树下面,是不是一条大鱼的大半个身子?第十一个画面,就是有一大一小两个灰袍奶奶的那个画面,左边有两棵歪七扭八的大树,树上的两个黑窟窿里躲着两个挺吓人的小怪物,其中有一个还是红眼睛。不过,画家把它们画得实在是太小了,你要是不凑近了看,都看不清楚。
前面我们说过,画家没给灰袍奶奶的衣服和
头发上颜色是一个创意,到了第十二个画面,我们终于明白画家为什么这样画了。这时,灰袍奶奶已经逃到了一棵紫树叶的大树下,草莓盗贼近在咫尺,却没有发现她。为什么呢,因为灰袍奶奶身体的颜色和大树的树干是同一个颜色。大树的树干也没有上颜色。
灰袍奶奶真聪明,她把草莓盗贼引到了一大
片野草莓的前面。这么多草莓!草莓盗贼小心翼翼地尝了一粒。哇,味道好极了!它不再去追灰袍奶奶了,干脆一屁股坐到了地上,一粒接一粒地吃起野草莓来了。它摘掉草帽,看上去没有那么可怕和丑陋,还是一个金发碧眼的“小帅哥”呢!
故事的最后一个画面充满了喜庆的色彩。灰
袍奶奶成功地甩掉了草莓盗贼,回到了家里,一家人兴高采烈地吃起了草莓。
莫莉·班
1943 年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就读于维尔兹利大学,主修法语。1965 年毕业后到日本京都,在那里,一边教授英语一边学习日语及其相关历史,一年半后回国。
她早期的作品,多是为民间故事所画的插图。做了母亲以后,她从孩子身上获取了更多的灵感,于是就有了后来创作的图画书《灰袍奶奶和草莓盗贼》和获得1984 年凯迪克奖银奖的《十、九、八》,获得2000 年凯迪克奖银奖的《菲菲生气了——非常、非常的生气》。
灰袍奶奶一家人兴高采烈、载歌载舞地吃起了草莓。
[ 日] 长新太(ちょうしんた)/ 文· 图
キャベツくん
文研出版 1980
海南出版公司 彭懿/ 译 2007
圆白菜小弟走过来时,遇到了猪山大哥。圆白菜小弟招呼道:“你好!”猪山大哥却说:“唉,我饿得摇摇晃晃了。圆白菜,我要吃了你!”说完,就抓住了圆白菜小弟。
圆白菜小弟叫了起来:“吃了我,你会变成圆白菜的!”“嘣咔——”猪山大哥朝天上一看,吓坏了。鼻子变成了圆白菜的猪山大哥浮在天上。圆白菜小弟说:“吃了我,你就会变成这个样子。”
猪山大哥问:“那,要是小蛇吃了你,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圆白菜小弟说:“就是这个样子!”“嘣咔——”猪山大哥吓坏了。像一串丸子似的圆白菜小蛇浮在天上,舌头一伸一伸。
猪山大哥问:“那,要是大猩猩吃了你呢?”圆白菜小弟说:“就是这个样子!”“嘣咔——”
猪山大哥吓坏了。圆白菜大猩猩,浮在天上。
猪山大哥又先后问圆白菜小弟:要是青蛙吃了你、要是狮子吃了你、要是大象吃了你、要是跳蚤吃了你、要是鲸鱼吃了你,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最后,当他看见圆白菜鲸鱼浮在天上时,吓坏了,摔了一个四脚朝天。不过猪山大哥想:要是吃了这么一棵大圆白菜,肚子一定饱饱的。
这时,圆白菜小弟有点可怜起猪山大哥来了。他说:“那边有一家好吃的饭店,我请你吃饭。”
? 第四届图画书日本奖
入选日本全国学校图书馆协会“好图画书”
? 日本全国学校图书馆协会选定图书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圆白菜小弟
获奖及推荐记录
长新太的这本《圆白菜小弟》,有人喜欢,有
人却连呼看不明白。
喜欢它的当然是孩子们了。
它像一粒魔力无穷的开心果,能让从咿呀学
语的两三岁的幼儿,到上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爱它爱得疯狂,笑得前仰后合地从椅子上摔下来。
在日本幼儿园的票选当中,它是蝉联多年的最受欢迎的一本图画书!有妈妈说:“每当翻到形形色色的动物变成圆白菜的一页时,孩子们就会笑翻天……‘嘣咔——’的节奏感太好玩了。”有妈妈说:
“这本书让我的儿子笑得都喘不过气来了。特别是‘要是大猩猩吃了……就是这个样子!’的那个场面。”还有妈妈说:“这本书读一遍当然不够了!
每当我读完了,合上书,长男就会立刻叫起来:‘再读一遍!’在长男的坚决要求下,仅仅是第一天我就读了十遍。”
可是它却遭到了不少大人的“白眼”——这
说的是什么啊?对于自己的这类“荒诞”的图画书,长新太是怎么解释的呢?他说:“明明是荒诞的,却偏要执拗地去寻找它的意义,当然会混乱了。
这就好比去看抽象派画展,如果一定要究明这幅画表达的是什么,画的是什么,想过了头反而却什么也不明白了。而孩子们则直接多了,就是觉得好玩。最大的差异就在这里。虽然大人也曾经是小孩,可在不知不觉中,这种感觉却消失殆尽了。
是长大成人了,但好的东西却消失了。”他还说:“哪怕是抽象的东西,孩子们也能直率、聪明地理解。
而作为成人的妈妈,理解起抽象的东西来,则要比具体的东西难多了。我的荒诞,不是我们日常的东西,是抽象的东西,也就是超现实主义的抽象。”
你看,长新太说得再清楚不过了吧,不要整
天想着去找什么意义,没有,你找不到,只要看着好玩,开怀大笑就可以了!
他甚至说,笑,也是一种巨大的感动呢!
其实,成人凭成人的感觉,照样可以读出这
类荒诞图画书的乐趣来。比如上面说到的那位父亲,没过多久就又来信了,他说因为孩子看得太入迷了,自己也跟着慢慢地看了起来,虽然还是不知道说的什么,但多少也从中看出了一点乐趣。
《圆白菜小弟》就是这样一本让人看了哈哈大
笑的荒诞的图画书:
有一天,圆白菜小弟在路上碰到了猪山大哥
(注意,可不是猪大哥,《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的作者五味太郎说你别看只多了一个“山”字,但两个人的见面就不再是平面的了,而且你愈读愈有味),猪山大哥说他饿了,要吃圆白菜小弟。可圆白菜小弟指着天上说,你要是吃了我,你就会变成这个样子。“嘣咔——”猪山大哥飘到了天上,鼻子变成了圆白菜!接着,在一片“嘣咔——”
声中,身体变成三棵圆白菜的小蛇飞上了天,肚子变成一棵圆白菜的大猩猩飞上了天,脑袋和尾巴变成了圆白菜的狮子飞上了天,最后,你猜什么东西飞上了天?一头浑身散发着圆白菜气味的圆白菜鲸鱼飞上了天……
天哪,你信不信,要是你给你的孩子读了这
本图画书,那你一定会被“嘣咔——”,“哈哈!”
的声音吵得震耳欲聋!
“嘣咔——”“哈哈!”
“嘣咔——”“哈哈!”
……
来吧,和你的孩子疯成一团吧!
又有几本图画书能让孩子们笑得上气不接
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脸变成了圆白菜的狮子,浮在天上。
下气呢?
不过你知道吗,长新太,在日本的图画书界
可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他一生一共画了四百多本图画书,他从不墨守成规,前卫,不断探索,素以构思奇特和用色大胆著称,一次又一次革命性地颠覆了人们对图画书的固有观念,是一位真正的大师级的人物。这本二十多年前问世的《圆白菜小弟》,不但被视为他的代表作,也让他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日本荒诞图画书的鼻祖。
这个不断重复的故事,其实就是一个语言游
戏。孩子们就是在“你要是吃了我”和“嘣咔——”
的重复声中,得到了快乐。
长新太的画看上去很拙,类似于儿童画。他
从不追求形似,大块大块地涂抹,用色鲜艳得让人瞠目结舌。有人说,他色彩的感觉来自野兽派画家马蒂斯。不管他是受谁影响,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他特别喜欢画绿色的森林和黄色的大地。
在他的图画书里,出现最多的就是地平线和
天空。这本《圆白菜小弟》当然也不例外了,你看,一条鲜黄鲜黄的地平线,从第一页一直延续到了最后一页。天空也画得开阔,几乎占了画面的三分之二。
在这本书日文版的护封上,长新太写上了这
样一段话:“不知是不是因为住在一个狭窄的镇上的缘故,我特别喜欢广阔的地方。我特别喜欢看得见地平线的地方,特别喜欢能同时看得见大海和天空的地方。当你眺望广阔的天空时,就会看见许许多多的东西。猪山大哥因为饿得摇摇晃晃,于是,就看到了这本图画书里的角色们。要是吃饱了,猪山大哥会看到什么呢?我眺望着广阔的天空,想着各种各样的事情。身体里就会渐渐地变得开阔起来,心情也开朗起来。”
不过,这本图画书里藏着一个小小的谜。就
是封面上,圆白菜小弟的右边有一只小鸟。然而,书一翻开,它就飞走了,而且飞得无影无踪,直到这个故事快要结束的一刹那,也就是我们即将合上书的一刹那,它又突然飞了回来。
是它嫌圆白菜小弟和猪山大哥太吵闹才飞走
了吗?它又去了哪里呢?谁知道答案?
长新太
1927 年出生于日本东京。1974 年,他以《多嘴的煎蛋》获得国际安徒生奖日本国内奖,之后发表的作品更是连获大奖。他以幻想的故事、难以预测的情节、多变的画风和充满童趣的构图著称,与安野光雅及五味太郎并列为当代日本国际级图画书作家。
[ 美] 露丝· 布朗(Ruth Brown)/ 文· 图
A Dark Dark Tale
Andersen Press 1981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敖德/ 译 2008
从前,有一片黑黑、黑黑的荒野。荒野上,有一片黑黑、黑黑的树林。树林里,有一座黑黑、黑黑的房子。房子的正面,有一扇黑黑、黑黑的门。门后面,有一个黑黑、黑黑的厅。厅里面,有一段黑黑、黑黑的楼梯。楼梯上面,有一条黑黑、黑黑的走廊。走廊的尽头,有一块黑黑、黑黑的帘子。帘子后面,有一个黑黑、黑黑的房间。房间里,有一个黑黑、黑黑的橱柜。橱柜里面,有一个黑黑、黑黑的角落。角落里,有一个黑黑、黑黑的盒子。
盒子里,有……一只老鼠!
?《日本儿童文学》杂志推荐
入选美国得克萨斯州读书俱乐部1998 年推荐书目? 入选美国达里恩图书馆“说故事人的选择书目——3—4 岁孩子最好的书”
入选新西兰基督堂市图书馆“2000 年青少年假日阅读书目”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一个黑黑、黑黑的故事
获奖及推荐记录
这本图画书稍稍有那么一点“吓人”,与我们
看惯的那种甜美亮丽的图画书不一样。你看第一个画面:黑黑的天,黑黑的地,一只眼露凶光的猫头鹰盘旋在天上,一群瑟瑟发抖的兔子,迷雾树林,空无一人的鬼屋似的老宅……画面看上去混浊,又黑又脏,分叉的油画笔掠过画布,刷出一种干涩、类似刮痕般的笔触。
其实,在第一个画面之前,作者就已经在扉
页上提醒我们这将是一个有点“吓人”的故事了。
看,一圈色彩怪异的枯枝败叶将书名《一个黑黑、黑黑的故事》紧紧缠住,枝头上挂着成片的蜘蛛网,看上去还真有那么一点阴森森的感觉。
不过你可千万不要上当,这一切不过是作者
设置的一个噱头。
如果读完了,你会发现,这是一本巧妙利用
了悬念的图画书。作者露丝· 布朗熟知儿童心理,她用一个连环扣似的结构把他们的好奇心紧紧地吊了起来:黑黑、黑黑的荒野上有一片黑黑、黑黑的树林。黑黑、黑黑的树林里有一座黑黑、黑黑的房子。黑黑、黑黑的房子里面又有什么呢?
孩子们喜欢刨根问底,他们非要一口气把这个故事读到底不可。结尾太可笑了,相信一路上提心吊胆、神经绷得紧紧的孩子都会长长地舒上一口气,然后情不自禁地笑出声音来——空无一人的大房子的主人居然是一只小老鼠!
孩子们会笑,是因为一路“黑黑、黑黑”到
最后,居然“黑”出一只小老鼠来。这才是一种幽默,一种真正的黑色幽默。
不过,你看最后一个画面,为什么那只躺在
床上的小老鼠会死死地攥住被子,一双眼睛睁得大大的,惊恐万分地看着我们呢?
其实不是我们,是一只猫,是一只猫发现了它。
我们彻底上当了,我们还以为是我们自己走
进了黑黑的树林,走进了黑黑的房子,错啦,是一只黑猫!
虽然故事里一个字也没有提到猫,但你看封
面,封面上是不是有一只黑猫?它在一扇圆形的窗户里直视着我们。它背后,看得见一轮月亮和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树林里,有一座黑黑、黑黑的房子。
那座大房子。封底,还是同一幅画,只不过这次黑猫是背对着我们。这时,它可能已经把小老鼠吃到肚子里去了吧。
其实阅读这本图画书最大的一个快乐,就是
和孩子一起重读它,从一个个画面中把那只黑猫找出来。
你会发现,整本书除了最后三张代表黑猫主
观视线的画面之外(装满玩具的橱、透出一束光线的盒子、睡在盒子里的小老鼠),所有的画面里都暗藏着一只黑猫——在“从前,有一片黑黑、黑黑的荒野”上,左下角的欧石楠丛里有一个黑猫的头;在“荒野上,有一片黑黑、黑黑的树林”上,右下角有一双闪亮的猫眼;在“树林里,有一座黑黑、黑黑的房子”上,可以看到房子前面的台阶上有一只黑猫正在往上面爬;在“房子的正面,有一扇黑黑、黑黑的门”上,黑猫溜进了门缝……马丁· 森茨伯里在《彩绘童书——儿童读物插画创作》一书中专门说到了“视觉节奏”这个词,作者强调说“变化镜头角度有助于保持读者的兴趣”。露丝· 布朗的这本《一个黑黑、黑黑的故事》
就是一个好例。一开始,她连续用了三个全景镜头,分别展示了荒野、树林和房子,然后镜头就开始全速推近,门、厅、楼梯、走廊、帘子、房间、橱等一个接一个推近的中景,一口气将观众带到了一种欲罢不能的气氛之中。当谜底即将揭晓的一刹那,画面中的黑猫不见了,镜头又切换成了大特写,这时的视线已经变成了黑猫的视线。一个定格,我们终于透过黑猫的眼睛,彻底地看清了谁是这个黑暗世界的主人。
露丝· 布朗肯定知道,不是每一个孩子都会喜欢这个有点吓人的故事的。
所以,她特意在每一幅画面上,都画上了一
束明亮的光线。或许是想多少冲淡一点孩子们心中的恐惧吧。
露丝·布朗
1941 年出生于英国德文郡。她从小就显露了过人的绘画天赋,1961 年进入伦敦的皇家艺术学院学习。她曾为BBC 电视台工作,后来在著名图画家作家,《母鸡萝丝去散步》、《蒂奇》
的作者佩特· 哈群斯的引导下,成为了一名图画书作家。其主要作品有获得1988 年凯特· 格林纳威奖提名的《瓢虫,瓢虫》。
房间里,有一个黑黑、黑黑的橱柜。盒子里,有……一只老鼠!
[ 英] 希亚文· 奥拉姆(Hiawyn Oram)/ 文
[ 日] 北村悟(Satoshi Kitamura)/ 图
Angry Arthur
Andersen Press 1982
河北教育出版社 柯倩华/ 译 2009
一天晚上,小男孩亚瑟想看美国西部牛仔片,不肯睡觉。妈妈站在门口说:“不行,太晚了,去睡觉!”亚瑟说:“我要生气啦!”妈妈说:“你就生气吧。”
亚瑟开始生气,非常非常的生气。
亚瑟一生气,房间里电闪雷鸣,下起了冰雹。妈妈说“够了够了”,可亚瑟还在生气。
亚瑟一生气,街道上刮起了风暴,把屋顶、烟囱和教堂的尖顶都吹走了。爸爸说“够了够了”,可亚瑟还在生气。
亚瑟一生气,台风来了,把整个城市扫进了大海里。爷爷说“够了够了”,可亚瑟还在生气。
亚瑟一生气,地球嘎吱嘎吱地裂开了一条缝,像被巨人敲破的蛋壳。奶奶说“够了够了”,可亚瑟还在生气。
亚瑟的气变成了一场宇宙大爆炸。地球、月亮,大小恒星和行星,亚瑟的国家、城市、街道、房子、院子、房间都只剩下了小小的碎片,在太空飘浮。
亚瑟坐在火星的碎片上,想了又想:“我为什
么这么生气?”他也想不起来了。
你呢?
1983 年英国鹅妈妈奖
? 第十一届图画书日本奖特别奖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气的亚瑟
获奖及推荐记录
一个男孩子的怒气有这么大,可以把整个世
界毁灭!
这太过瘾了。
这是一本让所有的男孩子都会眼睛放光的图
画书,他们无法不欢欣雀跃,《走进图画书》的作者埃伦· 汉德勒· 斯皮茨就曾经说到过:一个男孩子一口咬定,说《生气的亚瑟》是这个世界上他最喜欢的一本书。
或许,是它替小读者们出了一口怒气吧。
是的,这是一本以述说情绪为主题的图画书,
这类书还有不少,比如获得2000 年凯迪克奖银奖的《菲菲生气了——非常、非常的生气》,但像《生气的亚瑟》这样把一个小孩的情绪宣泄到天翻地覆的程度的,恐怕还是绝无仅有吧?
整个图画书,让人犹如看了一部末日降临的
灾难片。
不是灾难又是什么?狂风大作,刮断了街灯,
掀翻了邮筒和汽车,城市眨眼之间变成了一片汪洋大海,连地球都支离破碎了……而这一切,竟是一个小孩子生气引起的。“生气”这种无形、抽象得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就这样被希亚文· 奥拉姆和北村悟用一种罕见的手法,给耸人听闻地表达了出来。
我们常常会看见身边一个小孩因为一点小事,
气得哇哇大哭,甚至气得小脸发青浑身乱抖,但我们从来不会对他说:“宝贝,你这回气个够吧!”
但《生气的亚瑟》的作者却反其道而行之,偏偏让亚瑟气了个够,如果从房间里雷电交加的那一页算起,他们俩竟然让小小的亚瑟足足发了两个单页和十个跨页的脾气!这就与我们上面说到的那本《菲菲生气了——非常、非常的生气》不一样了,菲菲刚一生气发出火红的咆哮,就一个人跑到了林子里看树看海去了,那是一个告诉孩子如何控制自己情绪的书。《生气的亚瑟》则是让孩子把气发出来,发到底,从而让孩子知道生气是怎样一种可怕的情绪,具有多么大的爆发力和破坏力。
这本书的文字非常少,是一本图强过文字的
图画书。这也是为什么北村悟与希亚文· 奥拉姆合作了这本书之后就分道扬镳了,北村悟有这个才华,一个人完全可以又写又画。他的画类似卡通漫画,用的绘画材料也非常简单,就是钢笔、墨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亚瑟的气形成旋风,掀走屋顶、烟囱和教堂的尖塔。
水和水彩颜料。他后来独自完成了一系列的图画书:《我和我的猫》、《当绵羊不能睡觉时:数数书》,都连连获奖。这个日本人在英国比在日本还受欢迎,因为他的画里有一种西方式的幽默与狂放不羁的想象力。
其实在这个怒气冲天的故事里,我们还可以
读出另外一层意义来:小小的亚瑟并不仅仅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更是表达了一种反抗。
它的开头,与莫里斯· 桑达克的《野兽出没的地方》一样,也是一个小男孩与妈妈发生了冲突。
不过在《野兽出没的地方》里,小男孩的妈妈一直处于画面之外,而在《生气的亚瑟》里,亚瑟的妈妈登场了,虽然没有正面朝向我们,但在她对亚瑟说不行的那一页中露出了一双腿和围裙的一角。这个画面可以说是太有含义了,你看,门开着,妈妈那长长的影子
投在地板上。这个投
影, 一定会让小
读者联想到自
己的妈妈
吧?
另外,
画家在这个
故事的每一
个画面上都画了
一只十分卡通的红色小猫。
找找看它在哪里呢?
虽然小猫是亚瑟的好朋友,这一路上跟着亚
瑟遭了不少罪,可当大海淹没了整个城市的时候,它还会躲在烟囱背后偷偷吃鱼呢。
希亚文·奥拉姆
出生于南非。从南非纳塔尔大学毕业之后,她作为一个广告撰写人,在多家媒体公司工作过。她曾经为一些儿童影视剧编写过脚本,还写作过两部儿童音乐剧的歌词。现在她编写的各种图画书、儿歌、戏剧、幻想小说和短篇故事已经超过了六十部,并有了多种语言的版本。
她获得过法国尼弗国际文化奖,并因为《大猫、小猫》这部系列剧获得了东京儿童影视节最佳影片奖。
北村悟
1956 年出生于日本东京。他说自己很小的时候就喜欢读卡通漫画,这对他以后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最初是在日本做一名商业设计人员。1979 年,他移居英国伦敦,从事过圣诞节贺卡的设计工作。1981 年,他加入了安徒生出版公司进行插图绘制的工作。
他以“沙丁鱼罐头”形容自己夹杂东西方特色的创作风格。《生气的亚瑟》是他的第一本图画书,在1982 年出版后取得了巨大成功。1999 年他的《字环》获得了英国国家艺术图书馆图画书奖,其后,又因为《我和我的猫》一书而获得了英国科特· 马希拉奖提名,并赢得了2000 年的英国内斯尔· 斯马尔蒂斯图书奖银奖。
[ 美] 芭芭拉· 库尼(Barbara Cooney)/ 文· 图Miss Rumphius
Viking Press 1982
河北教育出版社 方素珍/ 译 2007
当花婆婆还是一个名叫艾莉丝的小女孩时,常常坐在爷爷的腿上听他讲故事。每次爷爷讲完故事,她就会说:“爷爷,我长大以后,要像你一样去很远的地方旅行。当我老了,也要像你一样住在海边。”“很好,”爷爷笑着说,“但你一定要记得做第三件事,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
艾莉丝很快就长大了。
她去了一座真正的热带小岛,还爬过雪山,走过沙漠。当她从骆驼背上摔下来以后,她在海边买了一座小房子住下来。“对了,我答应过爷爷,要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但是,做什么好呢?这世界已经够美了。”她面对大海,不断地想着这个问题。
冬去又春来,她爬上山顶,发现那里开满了一大片蓝色、紫色和粉红色的鲁冰花。于是她买来了一大包鲁冰花的种子,一路走一路撒,撒在了公路和乡间的小路边,撒在了教堂后面,撒在了空地和高墙下面。第二年春天,这些种子几乎同时都开花了。她终于完成了第三件事,也是最困难的一件事。
她现在已经非常老了,头发也白了,可她还是在不停地种花,使世界上每年都开出更多更美丽的鲁冰花。
人们都喊她“花婆婆”。
1983 年美国国家图书奖
入选《美国人》杂志“新英格兰100 本经典童书”
入选日本儿童书研究会/ 图画书研究部编《图画书· 为孩子选择的500 册》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花婆婆
获奖及推荐记录
图画书也可以描绘一个人波澜万丈的一生
吗?
芭芭拉· 库尼告诉我们:可以。
20 世纪80 年代,当已经步入迟暮之年的芭芭
拉· 库尼第二次赢得了凯迪克奖金奖之后,她突然决定改变自己。她不再为别人的文字配画了,开始创作带有浓厚个人色彩的图画书自传三部曲。
第一本是《花婆婆》,第二本是讲述一个小男孩长大之后还总是回到他成长的缅因州小岛的故事的《小岛男孩》,第三本是讲述一个小女孩追寻她的艺术之梦的故事的《海蒂和激浪》。这些作品中都有她的影子,或是她一生的追求。她毫不掩饰地说:
“在我所有的作品中,《花婆婆》、《小岛男孩》和《海蒂和激浪》最贴近我的心灵,堪称我的自传。”她还说:“自从创作《花婆婆》后的那十年,我已经创作出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了。”
《花婆婆》直译应该是《卢菲丝小姐》,一个
倒叙的故事——
当卢菲丝小姐成了一位风烛残年的老婆婆时,
她告诉年轻的叙述者,许多年以前,当她还是一个名叫艾莉丝的小女孩的时候,她曾经答应过爷爷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去很远的地方旅行,第二件事是住在海边,第三件事是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前两件事不难,难的是第三件事。
直到有一年的春天,她喜出望外地发现山坡上开满了一大片蓝色、紫色和粉红色的鲁冰花时,她知道什么是她要做的第三件事了。整个夏天,她的口袋里都装满了花种子,她把它们撒在了乡间的小路边、教堂后面,撒在了空地和高墙下面。
到了第二年的春天,那些种子同时都开花了……花婆婆的一生并不是命运多舛的一生,而是
安详而美丽,那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美丽。只要我们一闭上眼睛,一个女人就会浮现出来,那是一个身披草绿色风衣、伫立在海边山丘上如同仙女下凡般的女人。她手一挥,一把把种子随风而去,转瞬间大地上就会开满了一片片五颜六色的花海,那是一朵朵串珠般的鲁冰花。一个人,还有什么能比得上生命被满山遍野的鲁冰花簇拥着更美丽的事情呢?
这个故事与其说打动孩子,不如说更能让女
人热泪盈眶。
我们感动,是因为花婆婆那身影。不知为什么,芭芭拉· 库尼画笔下的那个花婆婆总是一张侧脸,总是一个人高高地昂起头,任风吹乱头发,一路走得飞快。我猜画家是故意不想让我们看清花婆婆脸上的表情,她把画面推得那么远,是想只给我们留下一个女人永不磨灭的身影,那是一种姿势,一个女人面对命运与人生的姿势。
我们也记住了那句至理名言:“你一定要做一
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You must do somethingto make the world more beautiful。)”是啊,如果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我们的这个世界该有多么美丽!
不知道这本《花婆婆》画家画了多长时间,
只知道芭芭拉· 库尼晚年的绘画风格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更加返璞归真了。她不再拘泥于透视法或明暗法了,画风朴实而淳厚,看得出画家是在追求一种“民间艺术(Folk Art)”的感觉——在爱德华· 露西- 史密斯所著的《艺术词典》中,对这个词的解释是:“被认为是植根于单纯的人们的集体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花婆婆的头发白了,但她还是不停地种花,也为孩子们讲述许多远方的故事。
芭芭拉·库尼
1917 年和她的孪生兄弟出生于纽约的布鲁克林。父亲是一位证券商,母亲是一位业余艺术家。是母亲引导她走上了画家之路。她长大成名以后,曾不断有人问她:“你是如何成为一位艺术家的?”她回答道:“我想这源自我的家学,因为我的曾祖父是一位艺术家,他从德国移民到曼哈顿……我的母亲是一位油画与水彩画家,她不在意我弄乱她的画笔及画布,她教给我唯一的一件事就是洗干净我的画笔,她常常让我一个人画画。”
她1938 年毕业于马萨诸塞州史密斯学院,主修艺术史。之后她一边在纽约市的艺术学生联盟学习石版印刷及蚀刻版技法,一边开始向出版社毛遂自荐自己的作品,1940 年出版了她的第一本插图作品《卡尔· 马姆伯格的阿奇和他的世界》。1941 年,她出版了自写自画的图画书《毁灭岛之王》。在此后的近六十年里,她陆陆续续创作了一百多本图画书,是美国最伟大的图画书画家之一。她的主要作品除了与杰弗里· 乔瑟合作、获得了1959 年凯迪克奖金奖的《金嗓子和狐狸》,与唐纳德· 霍尔合作、获得1980 年凯迪克奖金奖的《驾牛篷车的人》
以外,蜚声海内外的作品还有《艾玛画画》、《篮子月亮》等多部。她是一个习惯挑战的人,总是喜欢不断地尝试各种新的技法与媒材,比如她用刮版画(Scratchboard)的技法来画《金嗓子和狐狸》,用亚克力颜料来画《驾牛篷车的人》,是一个以风格去配合主题的画家。她的画风也以写实朴素取胜,她曾经说过:“我画画,尽量从真实生活中撷取题材,不用我不确定、模糊的线条去创作。”
意识的淳朴艺术。”
《花婆婆》整本书的色彩宁静而起伏激荡,该
亮的时候亮,该暗的时候暗,仿佛是一位老人在述说自己那辉煌的一生。是啊,这个时候的芭芭拉· 库尼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巅峰。
还有一点,这本书的细节也画得十分讲究。
连背景上的窗户、女孩子戴的帽子和头上扎着的蝴蝶结,都经过了考证,是严格按照上个世纪初的样子画出来的。这是芭芭拉·库尼的一贯作风。
其实早在几十年前她画那本凯迪克奖的
得奖之作《金嗓子和狐狸》时,她
就说过这样一段话:“会有多少孩
子注意和关心画中的细节呢?
也许一个也没有,那我这样是
为了谁呢?或许只是让我自己
开心吧,我不知道,但我还是尽量地让我的画中充满了许多东西,也许哪天会有人了解我画中的某些东西,而且随着时间的过去,他会了解得更多。”
鲁冰花是一种妩媚动人的花,据说缅因州海
边芭芭拉· 库尼住过的地方,春天开满了鲁冰花。
真想有一天去亲眼看看她亲手种下的那些鲁冰花。
关于作者的故事
[ 美] 法兰克· 艾许(Frank Asch)/ 文· 图Happy Birthday, Moon
Simon & Schuster Children's Publishing 1982明天出版社 高明美/ 译 2009
小熊想送一个生日礼物给月亮,他爬到树上喊:“你好,月亮!”
可月亮没回答。他想:也许我离得太远了,月亮听不到。
小熊爬到高山上,这下离月亮近了。他喊:“告诉我,你的生日是哪一天——”“告诉我,你的生日是哪一天——”月亮回答说。小熊不知道这是山的回声,他说:“我的生日刚刚好就是明天耶。”月亮说:
“我的生日刚刚好就是明天耶。”小熊问月亮:“你想要什么生日礼物?”
月亮问小熊:“你想要什么生日礼物?”“我想要一顶帽子。”小熊说。“我想要一顶帽子。”月亮说。
小熊买来一顶漂亮的帽子,挂到了树上。月亮慢慢爬到树枝头,戴上了那顶帽子。小熊睡觉时,帽子掉到了地上。第二天早上,他捡了起来,以为月亮也送了他一顶帽子。可这时来了一阵风,把帽子吹飞了。
晚上,小熊对月亮说:“我把你送我的那顶漂亮的帽子搞丢了。”
月亮对小熊说:“我把你送我的那顶漂亮的帽子搞丢了。”“没关系,我还是一样喜欢你!”小熊说。“没关系,我还是一样喜欢你!”月亮说。
“生日快乐!”小熊说。“生日快乐!”月亮说。
1982 年美国《纽约时报》年度最佳插图童书
入选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100 种图画书”
入选日本儿童书研究会/ 图画书研究部编《图画书· 为孩子选择的500 册》
入选日本讲谈社《读给孩子们听的101 本图画书指南》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月亮,生日快乐
获奖及推荐记录
“告诉我,你的生日是哪一天——”
“告诉我,你的生日是哪一天——”
这是一本从头至尾响彻着回声的图画书。
这不是一个夏夜,应该是冬天的一个晴朗的
夜,你看,那棵大树已经凋零得连一片叶子也不剩了。可是不对呀,河水还没有结冰,一定是深秋的一个星光灿烂的晴朗夜晚——算了,不去管它是冬天还是秋天了,总之,有那么一个不知道是冬天还是秋天但肯定不是夏天的夜晚,小熊长途跋涉,爬到一座离月亮最近的山上喊了起来:“告诉我,你的生日是哪一天——”
一个声音响了起来:“告诉我,你的生日是哪
一天——”
这当然不是月亮的声音了,这是山谷的回声。
但有一个人不知道这是回声。
不是作者,也不是在自己读或听爸爸妈妈读
这个故事的孩子。对了,是小熊。你看,白纸黑字,作者已经交代得再清楚不过了——“这一次从另一个山头传来了回声。” 可是小熊既看不见,也听不见这句话,所以,他只能以为自己听到的是月亮的声音了。
小熊傻吗?小熊不傻,这符合一个幼儿的逻
辑,我离月亮这么近,当然是月亮在和我说话了!
是我们比小熊聪明吗?我们不聪明,只不过小熊是在故事里,我们是在故事之外,小熊是舞台上的演员,我们是一群坐在舞台下面看戏的观众。
这就是戏剧的效果,作者之所以会一上来就早早地揭穿了这个谜,而不是把它留到最后,就是为了让孩子们产生一种戏里戏外的感觉。这一点都不妨碍孩子们听这个故事,反而还会让孩子们暂时忘记自己也是一个和小熊一样的幼儿,稍稍那么长大一点,看出小熊的天真与可爱来。
法兰克· 艾许写活了一只纯真又执著的小熊。
这只坚持要送给月亮一个生日礼物的小熊,
二十几年来,深深地打动了孩子的心。一个大人,怎么能把一个幼儿心中的幻想、心中的喃喃自语,描摹得那么逼真呢?法兰克· 艾许说这是因为他的内心始终都有一个小孩。
故事虽然简单,但是却歌咏了爱与友谊。
许多年后,当有人提起这本书时,和月光下
的回声一起在我们的心中荡漾开的,一定就是一片柔美的蓝色了。是的,即使是现在,当你读完这本书,闭上眼,缓缓流过的也一定是一片蓝色。
或许是因为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月夜,画家为它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法兰克·艾许
1946 年6 月8 日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的乡下,1969 年毕业于库珀联合学院,获美术学士学位。他曾在美国及世界各地旅行,为孩子们指导美术、写作、制作木偶和创办戏剧工作室。
1976 年,他和他的妻子开创了自己的儿童剧院,名叫“肚脐(The Belly Buttons)”。1979 年,他们的儿子戴文出生。1981 年,他们一家搬到了佛蒙特州。在那里,他创办了一家木偶俱乐部,和他的儿子及朋友在公立学校表演。
大学还没毕业,他就出版了图画书处女作《乔治的商店》。虽然《月亮,生日快乐》等一系列“月亮熊(Moonbear)”作品让他闻名于世,但实际上,他不仅仅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作家,他的写作包括了儿童文学的所有类型:诗歌、概念书、非虚构类作品以及小说。
他还曾为自然学家及摄影师特德·莱文的摄影作品配诗,合作出版过《克拉莎草诗集》及《仙人掌诗集》,这两本书都被指定为以美国自然文学家约翰· 巴勒斯的名字命名的“针对小读者的约翰· 巴勒斯自然图书目录(John Bruuoughs List of Nature Books for Yong Readers)”。他还和一个苏联人合作,出版过一本《猫来了》,获得了苏联国家图书奖。
1997 年,他的儿子戴文开始尝试用Photoshop 软件,为他的《月亮熊的宠物》中的插图上色,这也是他的第一本用电脑上色的图画书作品。至1999 年之后,艾许所有的图画书就都采用电脑来制作和绘图了。
现在,他和妻子简住在佛蒙特州的Middletown Springs,那里常常有真正的熊在他们家附近的树林里出没。
小熊向月亮问好,想送给月亮一个生日礼物。
定下了一个基调:蓝色。这个颜色选得好,也唯有蓝色才不会惊扰了小熊的梦幻。画家真的很体贴,为了追求一种宁静的效果,还使用了色彩平涂,用同一色系的颜色勾边。
好玩的是,这本书的英文版与中文版不一样,
封底还有一幅画。一顶帽子落在草地上,小鸟在里边筑了一个鸟巢!对了,那顶帽子,就是小熊的那顶被风吹走了的帽子。
不过,那是另外的一个故事了。
[ 英] 安东尼· 布朗(Anthony Browne)/ 文· 图Gorilla
Walker Books Ltd 1983
河北教育出版社 林良/ 译 2007
安娜喜欢大猩猩,喜欢看大猩猩的书,喜欢看大猩猩的电视,喜欢画大猩猩,可她一次也没有看过真正的大猩猩,爸爸没时间带她去动物园。每天,安娜上学以前,爸爸就出门去工作。晚上,他还把事情带回家来做。要是安娜有话问他,他就说:“现在不行,我很忙,明天吧。”
安娜过生日的前一天晚上,她对爸爸说她要一只大猩猩!半夜她醒来,看见脚边有一个小包裹,里面有一只大猩猩,不过是个玩具。
这天深夜,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玩具大猩猩变成了一只真正的大猩猩,安娜很害怕,大猩猩说:“不要怕,我只是问你想不想去动物园?”大猩猩笑得很好看,安娜说想去。于是他们走下楼,安娜穿上大衣,大猩猩穿上爸爸的大衣,戴上爸爸的帽子。走到屋外,大猩猩抱起安娜,从一棵树荡到另外一棵树,直奔动物园。他们翻墙进到动物园里,安娜看到了好多好多的大猩猩。然后,他们又一起看了电影,一起逛了街,一起吃了东西,还在草地上跳起了舞。安娜从来没有这么高兴过。大猩猩把安娜送回家,说明天见。
第二天早上,安娜醒了,看见那只玩具大猩猩躺在身边。
她冲到楼下,想把这一切告诉爸爸。爸爸说:“生日快乐!
你想不想去动物园玩玩?”
2000 年国际安徒生奖画家奖得主的代表作
1983 年英国凯特· 格林纳威奖
1983 年英国科特· 马希拉奖
1985 年美国《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图画书
1986 年美国《波士顿环球》/《号角书》杂志奖图画书银奖
1989 年荷兰银画笔奖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大猩猩
获奖及推荐记录
“这是一则经典儿童文学佳
作,描述一个孤单的小女孩与一
只和蔼的大猩猩奇妙感人的夜游
故事。”
英国《泰晤士报》这句画龙
点睛式的评论,可谓一语道破了
这本书的主旨。确实,关照弱势
儿童、阶级关系和家庭问题,是
安东尼· 布朗自出道以来最热衷
表现,也是最擅长表现的主题之
一,甚至可以说是他鲜明的个
人风格!例如,《在公园里散步》
表现了两个大人永远也无法打开
的隔阂,《动物园的一天》呈现
了一个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冷漠与
权威,而《朱家故事》则更是淋漓尽致地描写了一个家庭的崩溃:母亲一天愤然离去,留下变成了猪模猪样的父子……说起来,恐怕仅仅说安东尼· 布朗拥有一副悲天悯人的情怀是不够的了,他是一位严肃而有使命感的作家,尽管他所表现的内容常常超出了一个孩子理解的范围(他也的确遭到过类似的攻击,譬如《朱家故事》就曾被人指责为一本女性主义之作),但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去表达现代人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试图透过图画书,为那些心灵受过创伤的大人与孩子提供一片解脱的空间。
其实说白了,安东尼· 布朗描写的就是我们挂在嘴边的“家庭的阴暗面”。
对于一位童书作家来说,这确实需要一点勇
气。
《大猩猩》将视角直接放到了单亲家庭中的亲
子关系。这本来是一个沉重而又伤感的话题,但安东尼· 布朗却把它写成了一个幻想性的故事:安娜,是现实中的一个孤独寂寞的少女,她缺少父爱,唯有在幻想中找寻父爱来慰藉自己。那只系着红色白点领结、半夜突然造访的大猩猩,完全可以看成是安娜幻想出来的父亲的替身。约翰·洛威·汤森在《英语儿童文学史纲》里就说它“高大、和蔼、善良,实际上是一个人——也就是父亲——却有一点点可悲”。事实上,这个形象的确是来自画家对自己父亲的记忆,他说到他父亲时曾这样说道:
“他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人——外表强壮和自信,但又害羞和敏感——跟我现在喜欢画的大猩猩有点相像。”
可这究竟是不是一个梦呢?
作者在故事的尾声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交
代。我们要说,这就是安东尼· 布朗的魅力了!可以说是他的“惯用伎俩”——一提到他,人们总是说他是“超现实派画家”,其实不仅仅是画风,他笔下的故事也往往是一个来往于两个世界的超现实或者说是一个幻想故事,亦真亦幻。他知道孩子们喜欢这样的故事,他自己就曾经多次表达过这样的观点:“孩子看世界的观点,或多或少都是有些超现实的。”
对于安东尼·布朗最多的一句评价,就是他“独一无二的超现实插画技巧与想象力,为儿童开创了另一种想象的空间”。
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大猩猩抱着安娜,从这棵树荡到那棵树,直奔动物园。
也因此,这本书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用许多
的图来说话,来叙述故事。它的文字不算少,但还是只提供了一个粗略的大意,更多的细节与内涵是蕴涵在图画里面的。一个最强烈的例子,就是文字里只是说爸爸如何如何忙,从来没有时间陪安娜,甚至连一个类似“孤单”这样的字眼
儿都没有用到。但开头一上来就是三幅整页的画面——早餐安娜与面无表情的爸爸隔桌相坐;爸爸埋头伏案,安娜在背后欲言又止地望着他,地上是一道长长的影子;漆黑的房间里,可怜的安娜一个人缩坐在墙角看电视——还用多加述说
吗?看到这里,你已经无法不同情安娜的遭遇,无法不被父亲的冷漠与父女之间的疏离感而震撼了。尤其是最后一幅,作者故意把安娜画得很小,房间画得很大很空,这么一比照,
再迟钝的读者也会强烈地感受到
小安娜孤独的心境了。
如果细细揣摩,我们还会从
画面中发现更多的东西:比如眼
神。从开始到最后,安娜的爸爸
从来没有与安娜对视过一眼。而
大猩猩从站到安娜床头的那一刻
起,就流露出了一种温情而慈
爱的目光,后面更是不止一次地
对视。再比如背景,安娜和爸爸
面对面坐在餐桌上的那一页,爸
爸身后的橱柜及脚下的地砖都呈
现出一种僵硬、呆板的几何形
爸爸晚上也忙着工作,没空理安娜。
爸爸对安娜说:“生日快乐!你想不想去动物园玩玩?”
状;而到了书的结尾部分,粗陋、毫无生气的背景已经被令人欣慰的花墙图案所代替了。还有环境的颜色。一开始的几页清冷、暗淡,与主人公孤单的心境十分吻合;到后来安娜从睡梦中醒来时,颜色已经变得柔和明亮多了;到最后爸爸说“乖女儿,生日快乐!你想不想去动物园玩玩”时,环境的色调宛如春天般地明媚起来。
图画中隐藏着幽默的伏笔,是安东尼· 布朗
作品的一大看点。这本书里,也有许多调侃之笔。
挂在墙上的达· 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里的蒙娜丽莎、惠斯特的《画家的母亲》里的母亲被换成了大猩猩;电影院外卓别林海报上的卓别林也被偷偷换成了大猩猩。最逗的是,最后安娜爸爸的牛仔裤的裤袋里不知被谁插进了一根香蕉。据说安东尼· 布朗常常会在他的作品里画上一根与故事没有什么瓜葛的香蕉或是香蕉皮,找出它们,也成了安东尼· 布朗迷们的一大乐趣。
不止是这本《大猩猩》,安东尼· 布朗还画了一系列以猩猩为主人公的图画书,比如《胆小鬼威利》、《大手握小手》、《鸡蛋踢石头》等作品,他坦承自己对猩猩一类的灵长类动物情有独钟,他解释道:“大猩猩让我感兴趣,它们庞大的力量和温和的性格形成了对比。它们被认为是非常凶猛的物种,但它们不是。”不过,不要以为他真的是在画猩猩的生活,不是,他表现的都是我们身安东尼·布朗
1946 年出生于英国,在约克郡一个叫希帕霍姆的村子里长大。他自幼喜欢美术,童年时花许多时间和父亲一起画画。1963 年,他进入哈瑞· 都柏朗的李兹艺术学院学习平面造型设计。1967 年毕业之后,他本想成为一名画家,可为了谋生,他接受了李兹皇家医院的一个职务,为医学教科书绘制人体解剖图。他十分喜爱这项工作,这一经历为他奠定了扎实的水彩技法与对细节的重视。他自己就曾说过:“这是一种出色的技巧训练,我学会了如何以非常洗练的方式来使用水彩。”但重复而又乏味地画了三年的医学插图,他开始厌倦了,他说:“那里没有我任何想象的余地。”于是,他又投身于贺卡的设计,作为一名设计师为戈登· 弗雷泽公司设计了十五年的贺卡。
他被公认为图画书界的“超现实派画家”,他回忆说自童年起,超现实主义画家就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我十一岁时发现了雷尼· 马格里特和萨尔瓦多· 达利之后,我就疯狂地迷上了超现实主义画派。马格里特是一位画谜大师,他画的画就像是某种不可能出现的事物的快照!”
1976 年,他出版了第一本图画书《穿越魔镜》,它紧密地建立在马格里特的基础之上。
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情节太少,图画周围留下的空白也太多,尽管这后来成了他沿袭至今的风格,但这本处女作并没有获得成功。第二本图画书《在公园里散步》也不是一本成功的图画书,有评论家认为这是一本给大人看的图画书,而不是一本给儿童看的图画书,甚至还有人嘲笑他是在“做一次以自我为中心的旅行”。直到1983 年他出版了第七本图画书《大猩猩》,才一举成名,获得了包括英国凯特· 格林纳威奖等诸多大奖的肯定,被先后译成了十四种语言出版。他的主要作品还有获得荷兰银画笔奖的《隧道》、获得凯特· 格林纳威奖的《动物园的一天》、获得科特·马希拉奖的《当乃平遇上乃萍》、获得凯特·格林纳威奖提名的《威利的画》,以及我们非常熟悉的《我爸爸》和《我妈妈》等数十部之多。他的作品主要有两大系列,一个是以黑猩猩威利(Willy)为主角的“威利系列”,一个是以小熊(Bear) 为主角的“小熊系列”。
2000 年,这位早已蜚声国际的超现实派画家获得了国际安徒生奖画家奖的桂冠。
边的孩子所面临的严峻的社会问题。像《大手握小手》的主题就相当发人深省,涉及了儿童世界中黑暗的一面,如“排挤”、“校外暴力”与“孤单”。
安东尼·布朗说他一本图画书通常要画上一年。
正因为他精益求精,他才会得到了国际安徒生奖的肯定。国际安徒生奖评审团对他下的评语是:“安东尼· 布朗不仅有天分、有才能、有无可比拟的想象力,还将图画书带往前所未有的新领域,他以超现实的笔触创作出只有他才能呈现的图画书的世界,吸引大小读者一读再读。”
[ 日] 岩村和朗(いわむら かずお)/ 文· 图14 ひきのあさごはん
童心社 1983
接力出版社 彭懿/ 译 2010
天亮了,这是森林里的早晨。
住在树洞里的,是十四只老鼠一家。第一个起来的,是爷爷,他生起了一堆火。
接着,妈妈起来了,奶奶起来了,可是还有的孩子在睡懒觉。
他们排成一队来洗脸,哗啦,哗啦,冷水洗脸真舒服。咦,是谁还没有睡醒呀?
洗好脸,七只老鼠出发去采野草莓啦。走在最前面的,是老大和老八。过圆木桥啦!“哗——哗哗哗”,瀑布的声音,是凉凉的声音。哇,好舒服,好舒服啊!
看啊,独角仙在树上吃早餐哪。草丛里还有蜜蜂、螳螂和瓢虫。
采到树莓了。树莓有点甜,还有点酸。哇,是
谁尝了一大口?
留在家里的老鼠们正在厨房里揉面团。看,
烤好啦,烤好啦。暄腾腾的面包烤好啦,橡子
面做的橡子面包。爸爸还煮了一锅蘑菇汤,
天下第一好喝的蘑菇汤。闻闻看,好香啊!
采树莓的七只老鼠回来了:“我们回来啦,
肚子饿得咕咕叫啦。”早餐准备好啦,有面包、蘑菇汤、树莓、果汁和果酱。是大家一起做的早餐。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4只老鼠吃早餐
? 第六届图画书日本奖
入选日本全国学校图书馆协会“好图画书”
获奖及推荐记录
“14 只老鼠”,是一套在日本家喻户晓的“大”
图画书。
为什么说它大呢?第一,是它的开本足够大。
第二,是它的册数足够多,是一个大系列,一共有十二本。第三,是它的发行量足够大。在出版这套书的出版社童心社的宣传手册上,高调地写上了它的发行量:八百万。整个系列中发行量最大的一本,是第
二本《14 只老鼠
吃早餐》,卖出了
一百万册。第四,
是它的寿命足够
长。第一本《14
只老鼠大搬家》
是1983 年问世
的,到现在已经
快过去三十年了。
所以, 作者
岩村和朗才会开
心地这样写道:
“我最高兴的一件事情,就是读者在信中告诉我,我们是二十几年前认识老九和老十(都是书中的人物)的,那时还是个孩子,现在我们都已经成了妈妈了,每天又和孩子们一起重温儿时的快乐时光……”
这套图画书的魅力在哪里呢?
其实就是两句话,一是温暖的大家庭,二是
美丽的大自然。
既然系列的名字叫“14 只老鼠”,当然故事
里就真的有十四只老鼠了。这个家庭真的是很大,三代同堂,他们分别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五、老六、老七、老八、老九和老十。这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家庭,尊老爱幼,相亲相爱,一家人生活得非常和睦美满。
每天,爷爷和奶奶总是起得最早,生火烧饭,爸爸妈妈更忙个不停,而十个孩子也从不闲着,都会抢着帮家里做事。一个家庭里有十个孩子,当然就会变得十分热闹了。如果你看过这个系列,就会发现,这十个孩子不光是年龄不同,性格还都不一样,有的胆大,有的胆小,有的能干,有的淘气,有的贪吃,有的爱哭……
他们一家人自给自足地生活在大自然里。你
看,他们住的地方可真是让人羡慕啊,一出门就是大森林,就有
小溪,就有圆木
桥,就有各种各
样的动物,就能
采到树莓,就能
挖到山药。
孩子们喜欢
看“14 只老鼠”,
是因为它的画面
非常大,每一个
画面都是一个跨
页图, 而且画面
里的内容非常多。
它的文字极少,少到只有下边短短的一行字。对于不识字的幼儿来说,这就足够了,因为作者把要讲的故事都画在了图画里,孩子只要看图,就能够充分地享受故事的魅力了。例如这本《14 只老鼠吃早餐》,每一个画面都有说不完、看不够的故事。你看它的第二个画面,这是他们树洞之家的一个俯瞰图,二楼有一排床,三楼有一排床。
文字只是一个提醒:“妈妈起来了,奶奶起来了,孩子们也都醒了……”可是你看画面里的老鼠多逗乐啊,有的还在呼呼大睡,推都推不醒;有的睡得滚到了地上;有的在揉眼睛;还有的在告状:
“妈妈,他还赖在床上不起来!”你再看第七个画面,七只小老鼠去树林里采树莓,正走在路上。
多有趣啊,一只小老鼠坐在哥哥们抬着的篮子里,还有一只小老鼠走着走着,一不留神摔倒了,摔了一个嘴啃泥。还有两只小老鼠在树底下站住了,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大家一起做早餐,面包烤好啦。
他们在看什么啊?啊,看到了,大树上有三只昆虫,分别是金龟子、独角仙和锹形虫。其实,这个画面里还藏着许多小虫子哪!喏,你看到螳螂藏在哪里了吗?你看到瓢虫藏在哪里了吗?你看到蜗牛藏在哪里了吗?可不止这些哟,树叶和草丛里还藏着许多虫子哪。把它们一个一个地找出来,才是孩子们的快乐呢。
有一位日本妈妈说出了自己和孩子们一起读
“14 只老鼠”的体会:“美丽的图画,简单的故事,让人的心中拥有了一份温暖和宁静。我女儿三岁,最喜欢十四只老鼠大家庭一起吃饭的场面。最近呢,我们则热衷于寻找藏在画中的昆虫、四脚蛇和小鸟,在图画书的大自然中散步。”
没错,孩子们读这套图画书的最大乐趣,就
是寻找。
不过可不光是寻找花呀、虫子什么的,
孩子们最愿意寻找的,还是要从图画
中把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
五、老六、老七、老八、老九和老
十一个个地寻找出来。这可真是够
难的,十个小老鼠,怎么看都长得
差不多,怎样才能把他们分辨出来
呢?别急,有窍门。你注意看,这
十二本书的封面和封底的构图是一
样的,都是十四只小老鼠正面对着我
们。他们每个人的身边都有一个标记,
如“老三”,如“老九”,如“爸爸”。一
岩村和朗
1939 年4 月3 日生于日本东京,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工艺科。他的主要作品有“14 只老鼠”
系列。为了亲近大自然,创作出以山里生活为舞台的图画书,1975 年他带领一家人离开了繁华的东京,搬到了森林环抱的枥木县益子町。1998 年,他还在枥木县那须郡马头町建立了“岩村和朗图画书之丘美术馆”。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十四只老鼠生活的森林、小溪,还可以看到“14 只老鼠”系列的原画展。
般的情况下,在每一本书里,老鼠们穿的衣服都和封面、封底上穿的衣服是一样的,所以你可以从他们的衣服上去判断谁是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五、老六、老七、老八、老九和老十。当然,还有更多别的办法去判断,比如大小,比如行为,这就要靠你和你的孩子去发现了。
十四只老鼠的生活真是丰富多彩,你看,他们
会爬到树上去赏月(《14 只老鼠赏月》),会排成一排去春游(《14 只老鼠去春游》),会在爷爷的带领下去挖山药(《14 只老鼠挖山药》),会跟着妈妈一起去小河边洗衣服(《14 只老鼠洗衣服》),还会去池塘边捉蜻蜓(《14 只老鼠的蜻蜓池塘》)……还等什么啊,快和你的孩子一起加入进来吧,十四只老鼠在大自然里等着你们哪!
关于作者的故事
[ 英] 约翰· 伯宁罕(John Burningham)/ 文· 图Granpa
Jonathan Cape Ltd,London 1984
河北教育出版社 林良/ 译 2008
1984 年英国科特· 马希拉奖
入选日本精选世界447 本童书的《图画书· 孩子的书》
? 日本全国学校图书馆协会选定图书
小女孩来外公家看望外公了。
两个人在温室里。外公在种花:“我的花籽儿多得快要没地方种了。”小女孩抓住一条蚯蚓:“外公,蚯蚓会不会上天堂?”
两个人一起唱歌,还一起抱布娃娃。
看到外面下起了瓢泼大雨,外公说起了诺亚方舟的故事。小女孩问外公:“外公,我们的房子会不会漂走?”
两个人吵架了。
两个人坐在院子里,外公说:“你做的巧克力冰激凌真好吃。”小女孩说:“不是巧克力,是草莓。”
两个人一起去海边。小女孩说:“外公,到了海边,能不能一直玩下去?”外公说:“可以,不过四点钟我们一定要回去喝下午茶。”
两个人一起去划船钓鱼。外公说:“要是钓到鱼,我们晚上就做鱼吃。”小女孩说:“外公,要是钓到大鲸鱼呢?”
可是,今天外公不能出去玩了。外公
生病了,坐在绿色的沙发上。
外公抱着小女孩看电视,小女孩说:
“外公,明天我们去非洲玩儿,你来当船
长好不好?”
可是明天……外公的绿沙发上空了。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外公
获奖及推荐记录
《外公》是一本很难概括出故事情节的图画
书——因为它本身就没有一个我们所司空见惯了的完整的故事结构,它“支离破碎”,是由一连串散沙般的“断片”串联而成的。但它又常被图画书研究者当成一个例子,来深入研究。比如,日本学者藤本朝巳在他那本《图画书是如何被描绘的——表现的秘密》里,英国学者莫拉格· 斯泰尔斯与维克托· 沃森在他们合编的《说说图画书:图画文本与小读者》里,都把《外公》当成了一个经典范例,甚至逐个画面逐个画面地加以分析。
《外公》的故事有点沉重,是一个关于死亡的
主题。
尽管约翰· 伯宁罕在这本书里用温馨、淡淡
的笔触描绘了一对祖孙的交流与亲情:亲昵相拥、拌嘴、阳光下的海滩、在秋色渐浓的日子里一起划船钓鱼……然而归根到底,这一切都是为了铺垫出最后的一个残酷而又无法回避的结局:外公之死。其实,直到最后,也没有出现“死”一类的字眼儿,最后一行文字是女孩被病入膏肓的外公抱坐在膝头上发出的内心独白:“外公,明天我们去非洲玩儿,你来当船长好不好?”但我们知道已经没有明天了,因为翻到下一个画面,外公的绿沙发就空了!这是这本书的倒数第二个画面。
这时的画面上没有一个字,也没有背景。左图是一个紧抱双腿坐在椅子上的女孩,右图是空无
一人的绿沙发,中间是一段象征距离的空
白(这段距离很长,可以说有从人间
到天国那么长),女孩就那么面无
表情地遥望着外公的绿沙发——
不要说与外公朝夕相处的她了,
就是我们作为读者,也似乎不能
接受这个结果。突兀吗?不。事
实上,如果你反过来再细读一遍
《外公》,就会发现,约翰· 伯宁
罕从一开始就已经透过文字和画
面,向我们隐隐地传递出“死”
的信息了。
先看文字——
第二个场面,就是女孩和外公在温室里忙碌
的那个场面,左面是两行文字,一句是外公的话:
“我的花籽儿多得快要没地方种了。”一句是女孩的话:“外公,蚯蚓会不会上天堂?”这时,故事才开了一个头,可是作者已经看似漫不经心,实际上却是有备而来地提出了“死”这个话题。紧跟着,第五个场面,就是瓢泼大雨下个不停的那个场面,两行文字,一行是外公的话:“诺亚看见鸽子叼来橄榄树的枝子,就知道他们的方舟离陆地已经不远了。”一行是女孩的话:“外公,我们的房子会不会漂走?”诺亚方舟和漂走的房子,都会让人联想到“死”。后面的文字就更不用说了,“外公,小心啊,你差点儿就滑倒了”、“今天外公不能出去玩了”等都清楚地告诉我们,一个老人正在走向生命的尽头。
再看画面——
第二个场面,外公拔下了一根花苗,女孩拎
起了一条蚯蚓;第三、第四个场面,女孩都把自己打扮成了一个护士,地上还扔着听诊器和患病的玩偶。如果说这些暗示还不够的话,还有季节,这本书从夏天一直画到了冬天。说万木凋零的冬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天预示着“死”并不过分吧?如果说这些还都是牵强附会的话,那么从第十三个场面(在西方,这个数字是一个不吉利的数字,不知道是不是出于偶然)起,画家开始一步步地具体描绘“死”
的到来了。体温计、药瓶、委靡不振的老人……到了第十五个场面,沙发空了,沙发边小桌上的火柴和烟灰缸也不见了。空了的沙发即象征了“死亡”。
不过,人们关注这本书,还不是因为它的主题,人们的焦点更多的是集中在了它的形式上。与他那本获得凯特· 格林纳威奖大奖的《和甘伯伯去游河》一样,《外公》也沿用了左页单色、右页彩色的形式。但是,在《和甘伯伯去游河》里,左页和右页是在叙述一个连贯的故事:甘伯伯划来一条小船,男孩女孩要求上船、兔子要求上船……《外公》就不是了。《外公》的左页和右页不但表现的不是一个故事,还常常左页是过去、右页是现在(比如第三个场面,右页是女孩和外公在唱歌,左页是外公回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唱歌的情景);左页是幻想世界、右页是现实世界(比如第十一个场面,右页是外公和女孩在划船钓鱼,左页是女孩幻想钓上来一条大鲸鱼的画面)……用藤本朝巳的话来说,就是左右分开描绘了复杂的时间和空间。
这本书有一个鼓舞人心的结尾。画面上,在
一轮朝阳或是夕阳的映照下,小女孩推着一辆婴儿车跑上了春天的山坡。她跑得很快,身子向前倾着,长长的头发都被风吹了起来,车里坐着一个婴儿。一个新的生命又诞生了。
详见155 页《和甘伯伯去游河》的“关于作者的故事”。
外公的沙发空了。
1984 年美国图书馆学会年度好书推荐
1984 年美国《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图画书
1984 年美国童书作家与画家协会奖
1984 年美国金风筝最佳图画书奖
1987 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少儿读物奖
1986—1987 年美国内布拉斯加州金播种者童书奖?1986 年美国科罗拉多州童书奖
入选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100 种图画书”
入选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教师们推荐的100 本书”
下雨天,有一座打瞌睡的房子,房子里的每一个人都在睡觉。
一位戴着睡帽的老奶奶,睡在温暖的床上。一个做梦的小男孩,爬下椅子,叠到了正在打鼾的老奶奶的身上。一条昏昏欲睡的狗,叠到了做梦小男孩的身上。一只打盹儿的猫,叠到了昏昏欲睡的狗的身上。一只呼呼大睡的老鼠,叠到了打盹儿的猫的身上。这时,有一只不睡觉的跳蚤叠到了呼呼大睡的老鼠的身上——
不睡觉的跳蚤咬了老鼠一口。老鼠吓了猫一跳,猫抓了狗一把,狗踢了小男孩一脚,小男孩撞了老奶奶一下,老奶奶
把床压垮了。
整个房间
里的人都醒
了, 外面雨
早就不下了,
还出了彩虹。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 美] 奥黛莉· 伍德(Audrey Wood)/ 文
[ 美] 唐· 伍德(Don Wood)/ 图
The Napping House
Harcourt Brace 1984
明天出版社 柯倩华/ 译 2009
打瞌睡的房子
获奖及推荐记录
一翻开书,先是对开的献辞页。这时还看不
见房子,天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长长的一排白色的木栅栏上爬满了盛开的蔷薇花,一个信箱隐约可见。尽管被一丛蔷薇花挡住了,但我们还是可以辨出那几个字来:Napping House。
是的,躲藏在雨帘之后的这座房子,就叫“打
瞌睡的房子”。
接下来的一页,我们看到了它。
这是一座灰白色、有着一个倒“V”字形廊门
的二层楼小房子,小巧迷人,看上去就宛如传说中的一座精灵小屋。不过,要是以为这座“打瞌睡的房子”是作者凭空幻想出来的,现实中并不存在,那可就错了。作者在他们的个人网站上面对“真有这样一座打瞌睡的房子吗”的疑问,回答说:“我们就住在打瞌睡的房子里!”他们甚至还情绪激动地用了一个惊叹号。有照片为证,书中的小房子几乎与他们所住的房子一模一样:廊门、五扇窗户、爬满了蔷薇花的白色的木栅栏……奥黛莉· 伍德说:“唐· 伍德把我们的家当成了我们这本《打瞌睡的房子》的模型。”
这个故事是从一个沉闷的雨天开始的。
因为光线看上去很暗淡,加上作者又没有交
代清楚时间,所以有人猜测这是一个雨夜,也有人猜测这是一个雨丝蒙蒙的午后。应该是午后,不然日文版就不会干脆译成《睡午觉的房子》了。
既然这座小房子的名字就叫“打瞌睡的房子”,又凑巧碰上了这么一个让人昏昏欲睡的雨天,房子里的人当然要舒舒服服地打个瞌睡了。果然,等到镜头推上去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位戴着睡帽、穿着睡袍的老奶奶头朝内睡在床上,地上是睡成一团的狗和猫,一个小男孩歪着脑袋睡在一边的椅子上,还有一只小老鼠睡在镜框上……这个静静的开场,让人情不自禁地联想到了玛格丽特· 怀兹· 布朗的《月亮晚安》的开场——一只穿着蓝条睡衣的小兔子躺在床上,窗外夜色渐浓……事实上,也的确有人拿它与《月亮晚安》比照,亚马逊网站上的书评就说这是一个堪比《月亮晚安》
的经典睡前故事。
但这对作者夫妇似乎并不想步玛格丽特· 怀
兹·布朗的后尘,去苦心营造一种睡意绵绵的氛围,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床被压垮了,大家都醒了。
而是对睡前故事的传统来了一次彻底的颠覆!天啊,他们真是异想天开,竟然让这些睡眠中的人物一个接一个地动了起来,来了一个梦中叠罗汉。
看,他们一个叠一个,小老鼠叠在猫的身上,猫叠在狗的身上,狗叠在小男孩的身上,小男孩叠在老奶奶的身上,而且叠得那么舒服。可笑的是,这么多人压在老奶奶身上,她竟然一点也不觉得沉重,还鼾声大作。很快,他们的好梦被一个不受欢迎的小黑点给惊
醒了,一个个飞了起
来,老奶奶也终于把
床给压塌了。至此,
一个安静的睡前故事
彻底地脱胎换骨了,
变成了一幕充满了动
感与笑声的喜剧。我
们不能不佩服伍德夫
妇的创意,一段乏味
而无聊的睡觉时间到
了他们手里,竟然会
被写得画得这么妙趣
横生。
或许,这是一个
听了不会让孩子立即
入睡的故事,但相信
任何一个孩子都不会不喜欢这个关于睡觉的故事。
亚马逊网站上就有读者对书赞不绝口:“这绝对是一个经典的家庭故事,每个家庭图书馆都应该收藏一本。”
奥黛莉· 伍德是这本书的文字作者。她说她写一本书(仅仅是指写的过程,不包括构思创意的过程)至少需要三个月的时间,需要不断地重写一个故事,常常要重写一百次,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这本书的文字可谓是千锤百炼。首先,她采用了重复的句型,像“房子里每个人都在睡觉”这句话,就一共重复了八次。其次,她运用了语句叠加的结构,比如“那只猫身上/ 有一只老鼠/ 呼呼大睡的老鼠/ 在打盹儿的猫身上/ 猫在昏昏欲睡的狗身上/ 狗在做梦的小孩子身上/ 小孩在打鼾的老奶奶身上……”这都是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朗朗上口,又像在做游戏。
说完文字,自然不能不提到图画了,《洛杉矶报》
赞赏《打瞌睡的房子》是“一本图与文的天作之合”。
这本书唐· 伍德画了一年半的时间,看上去像水粉,但实际上是油画。要说这本书画面的可圈可点之处,那真是太多了,幽默、充满了戏剧性、用细节补充文字之外的故事以及夸张而又生动的人物表情等等不胜枚举,但要说这本书
最大的看点,可能还是它
光线明暗的变化了。开始
的一页,卧室的墙壁、水
罐以及一切都蒙上了一种
灰蒙蒙的色彩,昏暗的窗
外大雨如注。但从下一页
开始,卧室的光线发生了
变化,慢慢地变蓝、变亮
了,还出现了影子。十几
页过后,等到腾空而起的
老奶奶从窗口落下,我们
才发现雨停了,窗外一片
碧绿,卧室里充满了明黄
色的阳光。
其实,变化的还有它
的角度。一开始,是平视,
但慢慢地变成了俯视,最后又变成了平视。
接下来,我们再来聊聊故事里的那只跳蚤。
坦白地说,如果不是在故事过半时文字里提
到了这只跳蚤:“那只老鼠身上,有一只跳蚤……”
可能不会有人发现画面中还有这么一个失眠或者说不打瞌睡的小黑点的存在。即使是发现了,可能也会误以为是一个污点。然而,如果你这时再往回翻,你一定会恍然大悟:哈,它早就在那里了,先是在椅背上,然后悄悄地移到了扶手上、水罐上……想不到画家竟然在画里“埋藏”了这么一个小吸血鬼!
关于这只埋藏得很深的跳蚤,还有一个故事。
十几年以后唐· 伍德回忆道:“当我画完《打瞌睡的房子》之后,我把它们拿到圣迭戈,拿去给雨过天晴,打瞌睡的房子醒了,焕发勃勃生机。
Harcourt Brace 编辑室的编辑们看。我不会忘记我掀开每一幅画时那种内心涌起的骄傲,它们意味着我一年半的劳动。每个角色的表情、光线渐渐由暗变亮、每个精心设计的动作从不同的视角展现出来,就像移动摄影机拍摄出来的影片,打磨再打磨。每个细节都非常让人满意——每一幅画的展开都伴随着微笑和低声的赞许——可是正当我快要展示完毕,准备从公文包里抽出下一件作品时,房间里的每一位编辑都立刻大叫起来:‘噢,不对!你忘了画跳蚤!’真是这样。我忘记画上唐·伍德
1945 年5 月4 日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中央谷的一个农场。父亲经营着当地最大的一个农场,母亲是当地很受欢迎的一位小学老师。父亲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子承父业,从小就让他干农活。但在上小学六年级时,他就立志要成为一名画家。虽然这并不是父亲所期望的,但幸亏他的兄弟们愿意继续务农,继承家业,所以父亲也就任其选择了。
他毕业于加州圣巴巴拉的加州大学。1969 年,在工艺美术学院读研究生时,遇到了奥黛莉,六个月后他们就结了婚。在儿子布鲁斯出生后,妻子开始创作图画书,他当时正在为杂志画插图,于是就很自然地加入了妻子的创作。从此他们就成为了美国的一对非常著名的夫妻档,妻写夫画,共同合作为孩子们创作了多本精彩的图画书。他们的主要作品有荣获1986年凯迪克奖银奖的《浴缸里的国王》、《埃尔伯特的坏话》、《小老鼠,红色的熟草莓和饥饿的大熊》,以及《小猪》等三十多部。
现在,他们定居在圣巴巴拉。长大成人的儿子布鲁斯也是一位画家。
奥黛莉·伍德
她比丈夫唐· 伍德小三岁。她说最早的记忆是佛罗里达的萨拉索塔林林兄弟马戏团的一个冬天的宿营地。那一年她只有一岁,她的父亲,一位艺术院校的学生,正在靠为马戏团画布景谋生。上一年级的时候,她希望成为像父亲一样的艺术家。上四年级时,她又决定成为一名童书作家和画家,因为她当时狂热地喜欢上了苏斯博士的图画书。她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都是职业艺术家,她也继承了这一传统,成为了家族中第一位女性艺术家。婚后第七年,她与丈夫合作创作了第一本图画书Moonflute,据说这本书的创意主要来自儿子在幼儿园的小女友。
那只跳蚤了。然而我简直不敢相信,我在每个角色的表情上下了那么多工夫,我花成千小时一笔笔地画细节,可别人所关注的却是那只跳蚤,一个谁都能画的小黑点。在那一刻,我知道谁将注定成为《打瞌睡的房子》里的明星了。我立刻跑到街角的一家美术用品商店买了一把小刷子和黑色颜料,添上了那只失踪的跳蚤。不幸的是,我画前面的跳蚤时用了两层黑色,但那只在圣迭戈画的跳蚤只上了一层黑色,后来它退色了。直到今天,那只跳蚤还是很难被人们从画面中认出来。”
[ 英] 苏珊· 华莱(Susan Varley)/ 文· 图Badger's Parting Gifts
Andersen Press 1984
明天出版社 杨玲玲 彭懿/ 译 2008
1985 年英国鹅妈妈奖
? 法国基金会奖
? 法国Prix de Treize 奖
? 德国威廉· 豪夫奖
? 日本全国学校图书馆协会选定图书
入选日本儿童书研究会/ 图画书研究部编《图画书· 为孩子选择的500 册》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獾是一个让人依靠和信赖的朋友,他总是乐于帮助大家。他已经很老了,老到几乎无所不知,老到知道自己快要死了。獾并不怕死,他担心的是他离去之后朋友们的感受。他告诉他们,自己不久就会去下面的长隧道,当这一天到来时,希望他们不要太悲伤。
有一天,獾吃过晚饭,坐在桌前写了一封信,然后在火炉边的摇椅上睡着了。他做了一个奇怪却很美的梦,梦见自己在奔跑,前头是一条好长好长的隧道。他越跑越快,最后脚离开了地面,他觉得自由了,好像已经脱离了他的身体。
第二天,因为獾没有像往常一样出来说早安,他的那些朋友都等在了门口。狐狸报告了一个悲伤的消息:獾死了。他把獾的信读给大家听:“我去下面的长隧道了,再见!”
下雪了,雪盖住了乡村,但盖不住朋友们的悲伤。动物们常常说起獾还活着的那些日子。鼹鼠告诉大家獾是怎样教他剪纸的,青蛙告诉大家他是怎样跟獾学溜冰的,狐狸想起了獾教他系领带……这些技艺,都是獾留给他们的礼物,这些礼物让他们能够互相帮助。
最后的积雪融化了,动物们的悲伤也慢慢地融化了。
在一个温暖的春日,鼹鼠走到他最后一次看到獾的山坡,他想要谢谢獾送给他的离别礼物。“谢谢你,獾。”
他轻轻地说,他相信獾能听到,是的,獾一定会听到。
獾的礼物
获奖及推荐记录
在这个动人的故事里,獾的
朋友们学会了接受他的死亡。
这是一本在日本非常有名的
书,在柳田邦男与松居直等人合
著的《图画书之力》以及他的《寻
找一本图画书,在沙漠中……》
里,都有大段内容提及。
画这本书时,作者苏珊· 华莱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二十岁出头的女学生。据她自己回忆说,那一年恰好临近毕业,毕业作品画点什么好呢?因为她一年级及三年级的班主任是大名鼎鼎的图画书画家汤尼· 罗斯,所以她毫不迟疑就选择了图画书。汤尼· 罗斯可能是太喜欢这个有才华的红头发女孩了,有一天甚至找到她:“你看,这样一个故事如何?”接着,就给她讲了一个獾的故事。许多年过去了,她还以一种感激涕零的心情说:“如果没有当年汤尼· 罗斯的启发,我就不会有今天。”
恐怕连她本人也没有想到,这样一本习作竟
然出版了,更让她意外的是,翌年还获得了为提携图画书新人而设立的鹅妈妈奖(也有人索性就译成了“鹅妈妈新人奖”)!
不过,因为这本书的封面上写着“苏珊· 华莱/ 文· 图”,可能世界上没有几个人知道汤尼· 罗斯当了一回无名英雄,无私奉献了这个故事的原型。
其实,苏珊·华莱的这本一鸣惊人的处女作的背后,不但闪动着汤尼· 罗斯的影子,还有一个人的影子也隐约可见,就是被称为维多利亚时代最伟大的黑白插图画家、我们所熟悉的《小熊维尼·阿噗》、《柳林风声》的插图作者E·H·谢泼德。有人说乍一看,苏珊·华莱笔下的那些人物与《柳林风声》中的獾、鼹鼠和癞蛤蟆实在是太像了,只不过是涂上了颜色而已。不知道说这时的苏珊· 华莱的画还带有强烈的模仿痕迹过不过分,但她并没有否定这一点,她说她学生时代最喜欢的画家就是E · H · 谢泼德。
当然,她说她从未想过模仿他,只是想自己如果能画出那样的画就好了,当时她只不过是把素描当做了实际作画之前的草图。但有一天,汤尼· 罗斯看到了她的画,竟赞不绝口:“就这样画下去!”
汤尼· 罗斯的这一个建议确定了她的画风。
苏珊· 华莱说她在画《獾的礼物》之前,脑子里最先闪过的画面,就是一只年迈的獾坐在树桩上面的那个画面。这个画面确实经典,意味隽永,不论你是头一次读这本书还是读了多少遍,最后挥之不去的就是这个画面。
这是这本书的第一个画面。
简洁的钢笔线条,加上那么几抹淡淡的水彩,
就把那只佝偻着身子坐在晚秋的乡村,生命也同样走到了尽头的主人公推到了我们的面前。作者说后面所有的画面都是诞生于这一页。正像她所说的那样,这一页为整个故事定下了一个调子——悲伤而温暖。死亡本来是一个沉重而又让人压抑的灰色主题,但作者却用她那女性特有的柔情,故意在水彩里加上大量的水,冲淡了那种阴暗。
或许,这就是她从不用调色盘而总是喜欢用盘子调色的缘故吧。
苏珊· 华莱从秋天画到冬天,又从冬天画到春天,把一个永恒的关于死亡、爱和重新振作的故事寓意深长地契合到了四季的变化之中。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獾死后下雪的那片蓝天。可以说那是整本书里最耀眼、最让人心颤的一抹亮色了,蓝得如同魔沼。正是这片蓝色,成为故事的一个转折点,把我们引入到了动物们弥足珍贵的回忆之中……她迷人的插图将伤心的文字衬托得十分完美。
这本图画书的主题就不用多说了,让人感叹
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獾死后下雪的那片蓝天,是整本书里最耀眼、最让人心颤的一抹亮色。
的是,作者能把死亡比喻为“走向长长的隧道的另一头”。对于一个对死亡充满了恐惧与未知的孩子来说,这真是一种再形象不过的解释了。
獾给动物们留下了那么多美好的回忆,教会
了动物们那么多的技艺,可这就是獾的礼物吗?
不,獾还教会了动物们生命的意义,这才是獾的希望。所以,这本书不但是一本关于“死亡”的书,还是一本关于“生命”的书呢!
苏珊·华莱
1961 年出生于英国西北部的黑泽城。她从童年起就喜欢画画和涂鸦,中学毕业以后,在曼彻斯特美术学校学习了四年,并获得了学位。
《獾的礼物》是她学生时代的第一部作品,它很快就在许多国家获得了认可和好评,成为了一部经典之作,仅在日本它的销售数字就超过了五十万册。她后来又陆续创作了《土拨鼠的礼物》等一系列以獾为主角的故事,成为风靡日本的童书。她的主要作品还有《妖怪的床》
等。
她现在是英国最著名的图画书画家之一,目前居住在曼彻斯特,为安徒生出版公司画图画书。
獾给动物们留下了那么多美好的回忆,还教会了动物们生命的意义,一条鳄鱼患了蛀牙,去看牙医:“我真的不想看到他,但是我非看不可。”而诊所里的牙医也在想:“我真的不想看到他,但是我非看不可。”
鳄鱼看到牙医吓得叫出了声:“啊!”牙医看到鳄鱼吓得叫出了声:“啊!”鳄鱼看着椅子:“我一定得去吗?”牙医看着鳄鱼:“我一定得去吗?”鳄鱼坐到了椅子上:“我好害怕。”牙医拿起了牙钻:“我好害怕。”鳄鱼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勇敢。”牙医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勇敢。”鳄鱼被牙钻钻痛了:“哎哟!”牙医的手被鳄鱼的嘴咬痛了:“哎哟!”鳄鱼捂着嘴巴:“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牙医捂着手腕:“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鳄鱼又张大了嘴巴:“不用太久……”牙医又把手伸进了鳄鱼的嘴巴:“不用太久……”
总算是补好了,鳄鱼给牙医行了个礼:“多谢您啦!
明年再见。”牙医给鳄鱼还了个礼:“多谢您啦!明年再见。” 可走出诊所的鳄鱼却在想:“我明年真的不想再见到他……”牙医在窗口看着鳄鱼也在想:“我明年真的不想再见到他…… ”
鳄鱼说:“所以我一定不要忘记刷牙。”牙医说:“所以你一定不要忘记刷牙。”
[ 日] 五味太郎(ごみたろう)/ 文· 图
わにさんどきっ はいしゃさんどきっ
偕成社 1984
明天出版社 上谊编辑部/ 译 2010
入选日本《妈妈选择的128 本图画书》
入选日本精选世界447 本童书的《图画书·儿童书总解说》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
获奖及推荐记录
五味太郎这个名字,无论在日文里还是在中
文里,都是一个让人过目不忘的名字。小时候因为这个名字,他还受过嘲笑,因为“五味”与日文里的“垃圾”发音相同。上小学二三年级时有一天,一个住在他家不远的女人盯着他的脸看了好半天,对他母亲说:“你这儿子,以后会出名的。”
五味太郎的父亲听了哈哈一笑:“出名?那一定是被逮捕了!”事后才知道那个女人会看相。
还真让那个女人说中了,后来五味太郎真的
闻名天下了。
他成了日本童书界最具创意的图画书作家。
有人说他是一位“打破了童书着色、设计常
识,以实验、独创的风格获得了上至大人下至幼儿广泛支持”的图画书作家,这话译成中文长了一点,但并不夸张,因为几十年来五味太郎已经出版了三百多本图画书,但他一天都没有停止过革新的尝试。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他一直在寻找唯有图画书才能表现出来的可能性。他有这个激情,他说创作图画书让他永远也不会觉得厌倦,这太不可思议了,他还没有遇到比图画书更有意思的东西。他把每一本图画书都当成了一次实验。他从不为别人的文字配画,尽管他面对采访者的追问,曾经委婉地说如果有时间分析别人的头脑,还是分析自己的头脑更有意思,但实际上,他更多的是出于一种从文到图由他一人包揽更能体现强烈个人风格的考虑吧。
这本《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虽然没有得过什
么大奖,但却集中体现了五味太郎的个人风格,难怪有读者说一看就知道是五味太郎的作品了。
这一回,五味太郎又进行了一次怎样别出心
裁的实验呢?
他首先让一条鳄鱼登场,他让鳄鱼捂着大嘴
来看人类的牙医,还自言自语地说:“我真的不想看到他,但是我非看不可。”接下来,牙医亮相了,这是一个留着小胡子、秃顶、只剩下后脑勺还有一圈头发的引人发笑的小老头,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当他瞥见窗外鳄鱼的影子时,嘴里竟然也会冒出一句“我真的不想看到他,但是我非看不可”来。这时我们不禁发出了会心的微笑:原来鳄鱼害怕牙医,牙医也害怕鳄鱼!在后面的十二个跨页里,鳄鱼与牙医展开了一场心理上的较量,他们的台词完全一样——“我好害怕。”“我好害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作者以巧妙的手法,描绘了患者鳄鱼与牙医之间每时每刻所发生的微妙心理落差与变化。
怕。”“我一定要勇敢。”“我一定要
勇敢。”“这是一件多么
可怕的事。”“这是
一件多么可怕的
事。”……你一
句我一句,相
同的场景、相
同的句子却表
达了害怕牙医
的鳄鱼与害怕
鳄鱼的牙医截然相反的心理。这样看来,说它是一本幽默的心理图画书并不过头,有人一句话概括了它的精髓:“这是一本以巧妙的手法,描绘了患者鳄鱼与人类牙医之间每时每刻所发生的微妙心理落差与变化的让人捧腹大笑的图画书。”
当然,五味太郎所作的尝试还不止这些。
如果你留意,还会发现他一直把鳄鱼放在左
边一页,而把牙医放在右边一页。再有,鳄鱼的话与牙医的话的字体也不一样,中文版沿袭了这一处理……
最后我们再说说五味太郎的画风。他与别人
不一样,他不太追求把画画得形似,也就是我们说的“像”。有一回他与《第
一次上街买东西》
的作者林明子
聊到这个话题
时,林明子说
她要画巴士
时,就会去拍
一张巴士的
照片,但五味
太郎说他不,
他只是画出脑子里类似巴士的东西。他的画多是平面的,看上去很拙但却充满了孩子气,用的颜料也多是别人不用的彩色墨水。
在日本,常会有妈妈拿着这本书与孩子进行
角色扮演阅读,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同一句话意思却可能不同”以及“对比”。你看,五味太郎还是一位好教师呢!不过,说到教师,那就要看他的另外一套图画书《五味太郎· 语言图鉴》了。一共有十本,那才叫人拍案叫绝呢!其中第一本《语言图鉴①动词篇》用五百多个孩子的动作,生动而形象地表达了五百多个动词,还获得了德国莱比锡国际图书设计展铜奖。
五味太郎
1945 年8 月20 日出生于日本东京。毕业于桑泽设计研究所工业设计科。曾从事过工业设计、印刷美术图案设计。二十七岁时开始创作图画书,至今已出版了三百多本创意独特、色彩鲜艳明亮、构图现代的图画书。
《谁吃掉了?》、《藏在谁那儿呢?》获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小牛的春天》获意大利波隆那国际图画书原画展奖,自传《时时少年时》获2000 年第二十二届路旁之石文学奖。他的读者面非常广泛,从婴儿到成人,作品被译成多种语言,是日本在海外知名度最高的图画书作家。
吃完了,喝完了,他会要块餐巾擦擦嘴。
一只穿着背带牛仔裤、背着绿色小书包的小老鼠,走近一个正坐在院子里吃饼干、看图画书的小男孩。
这时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他会要杯牛奶。
等你给他牛奶,他会问你要根吸管。吃完了,喝完了,他会要块餐巾。
他还会要照镜子,不要有牛奶沾在他的胡子上。他一照镜子,会看到他的头发要剪一剪。他就会问你借把小剪刀。等到头发剪好了,他会要把扫帚把地扫干净。他干累了,会要睡会儿,那你就得给他个空盒子做床,还要念个故事给他听……最后他渴了。当然啦,他又会跟你要杯牛奶喝。
既然他要喝牛奶,自然会要块饼干来一起吃。
[ 美] 劳拉· 努梅罗夫(Laura Numeroff)/ 文[ 美] 费利希亚· 邦德(Felicia Bond)/ 图If You Give a Mouse a Cookie
HarperCollins 1985
吉林出版集团 任溶溶/ 译 2011
入选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100种图画书”
入选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推荐的100 本最佳童书? 入选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教师们推荐的100 本书”
入选美国全国教育协会“孩子们推荐的100 本书”
入选美国收录12 部最伟大的图画书的《经典图画书宝库》
入选美国“彩虹阅读好书榜”
1988 年美国科罗拉多州童书奖
1988 年美国佐治亚州儿童图画书奖
1989 年美国俄亥俄州七叶树童书奖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要是你给小老鼠吃饼干
获奖及推荐记录
定价:29.80 元
著/劳拉·努梅罗夫[美]
绘/费利希亚·邦德[美]
译/任溶溶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要
是
你
给
小
老
鼠
吃
饼
干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亲爱的朋友,准备好读故事了吗?
记得放下手中的饼干哦!
www。mousecookiebooks。com
要是一位饿肚子的小探险家出现
在你面前,你可能会给他一块饼干。
要是你给他一块饼干,他会问你要一
杯牛奶。喝完了牛奶,他会照照镜子,
然后看看嘴边有没有牛奶胡子。 一照
镜子,他会发现自己的头发太凌乱了,
然后再跟你要一把剪刀……
小老鼠活泼又好动,给他饼干的
后果就是把小主人公给累坏了。小读
者们呢,他们的肚子也累坏了,不过
却是忍不住大笑所致……
[ 美] 劳拉·努梅罗夫 著 [ 美] 费利希亚·邦德 绘 任溶溶 译柯林斯绘本
感受爱与真
《要是你给小老鼠吃饼干》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不然,劳拉· 努梅罗夫和费利希亚· 邦德这对黄金搭档就不会一鼓作气地推出它的续篇《要是你给驼鹿吃松饼》(If You Give A Mouse A Muffin)、《要是你给猪吃煎饼》(If You Give A Pig A Pancake)等作品了。
“If You Give …”系列来势凶猛,难怪有人惊呼:
“‘要是你给小老鼠吃饼干’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
孩子们是它狂热的追捧者。
一位美国的妈妈在亚马逊网站上毫不吝啬地
给这本书打了五颗星,还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十七个月大的儿子从他的一大堆书中发现了这本书。每当我试着给他别的书想让他妥协时,总是遭到他的抗议。他太喜爱这个故事了,知道什么时候该翻到下一页,而且不可取代。我曾经把它藏了起来,好让我能够为他读新的书,可是他总能把它找出来,拿到楼下,坚持让我放下一切事情来回想什么是他最喜爱的故事。”
孩子们为什么会这么喜欢它呢?
首先是因为劳拉· 努梅罗夫创作的这个逻辑古怪的“If You Give a…”的故事太好玩了。
其实,书里的小男孩不过是随手给了小老鼠
一块饼干,但谁会想到就引起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呢!这个穿着一条又肥又大的牛
仔裤的啮齿动物实在是太得寸进
尺了,你给他一块饼干,他就要
一杯牛奶;你给他一杯牛奶,他
就要一根吸管……于是,这个圈
子就开始无休无止地兜了下去,
麻烦来了,你再也摆脱不掉他的
纠缠了,到最后,家里一片狼藉,
变成了一个乱糟糟的垃圾场,精
力旺盛的小男孩终于被比他更加
精力旺盛的小老鼠纠缠到累得趴
下了,筋疲力尽地睡着了,而老
鼠却又精神头十足地吃起了饼干。
兜了一个大圈子,又兜了回来。
在这本书里,因果关系真像是多米诺骨牌一
样环环相扣,一块饼干,既是故事的结尾也是它的开始。哇,接下来可怕的一幕又要重演了,这太可怕了!孩子们一定会咯咯地笑出声音,一定会缠着大人重读这一页,因为他们知道老鼠又要说什么了。孩子们喜欢老鼠这个一刻也不停的小捣蛋鬼,更乐意看到那个被老鼠玩弄得头昏脑涨的男孩的样子。只是不知道他们会不会从男孩的身上看到自己父母的影子?不过,他们的父母却一定会从这只小老鼠的身上看到自己孩子的影子。
我们再来看费利希亚· 邦德的插图。
有人形容她把插图画得兴高采烈,确实,她
那一幅幅用颜色和钢笔画出来的简简单单的图,让这个故事变得更加无厘头、更加好笑了——你看,老鼠说要一把小剪刀剪头发时,他头顶上只有短短的一根头发,可是在下一页,他却在镜子前面咔嚓咔嚓地剪下那么多头发!还有,老鼠拖着扫帚,竟会从地板上扫出一堆堆小沙丘一般高的灰尘!你再看老鼠画的那张一家人手拉手的画,他的妈妈和姐妹穿得多么新潮啊……费利希亚· 邦德真是画活了这只顽皮、好动而又急不可耐的小老鼠。
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你说,孩子们怎么能不喜欢这样一本好玩的
书呢?
劳拉· 努梅罗夫说这本书的灵感是来自一次
让她昏昏欲睡的长途汽车的旅行。她说她实在是太无聊了,就幻想动物们在吃她喜欢的食物,先是一只猩猩在吃比萨,接着是一匹斑马在吃西瓜,然后是一只小老鼠啃吃巧克力饼干的画面!可是恐怕不会有人想到吧,她的这个故事在被哈珀· 柯林斯出版公司买下之前,曾经遭到了九家出版社的拒绝。
因为这本书使用了“要是你给……”这样一
个句型,所以有人设计了如下这样一种延伸阅读的方法——
★利用故事的结构。阅读了开头几页之后停
顿一下,让你的孩子猜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等到第二次阅读时,他或是她
在每翻一页之前把单词大
声地读出来。
★ 让你的孩子依
据连锁反应来编故事。
故事的开始可以这样
说:“ 要是你给——
一个——……”
★小老鼠画了一
幅自己家人的画,让
你的孩子画一幅他
的家人的画。
★为你的小
老鼠做饼干!
劳拉·努梅罗夫
1953 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区。她的父亲是纽约一家著名报社的艺术版编辑,母亲是一家初级中学的教师,她在艺术、音乐和书籍的氛围中长大。九岁时,她就开始自己编写故事,画插图,甚至还做了封面,并写上出版商的名字。十五岁时,受二姐艾米丽的影响,她希望成为一位时装设计师,于是进了布鲁克林的普莱克学院,但她很快就厌倦了时装设计课程。最后一个学年她决定选修如何为孩子们创作图画书的课程,她立刻喜欢上了这门课,并且创作了她的第一本书,甚至成功地签下了她的第一份出版合同!
从此她开始为孩子们创作,出版了十六本书,其中包括最畅销的“要是你给(If YouGive)……”系列,这个系列获得了出版界的盛誉,并成为孩子们最喜爱的作品之一。
费利希亚·邦德
1954 年出生于日本横滨,她的父母都是美国人。自奥斯丁的得克萨斯大学毕业之后,她先是从事植物学的插图创作,后来整个身心都投入到了儿童书的插图上,并很快成为《纽约时报》排行榜上畅销的插图画家。
[ 美] 克里斯· 范· 奥尔斯伯格(Chris Van Allsburg)/ 文· 图The Polar Express
Houghton Mifflin 1985
南海出版公司 杨玲玲 彭懿/ 译 2011
许多年前的一个平安夜,一列火车稳稳地停在我家门口。列车长问我:“你要上来吗?”“去哪儿?”我问。“当然是去北极了。”他回答,“这是极地特快。”他把我拉上了车,车上全是穿着睡衣的孩子。
北极是一座大城市。它孤零零地矗立在地球的顶端,城里到处都是制造圣诞玩具的工厂。圣诞老人问我:“你想要什么圣诞礼物?”我说只想要他雪橇上的银铃。他笑了,让小矮人从驯鹿的挽具上剪下一个银铃,他把银铃高高地举过头顶,喊道:“第一份圣诞礼物!”
回到极地特快上,我把手伸进口袋里,可是只摸到了一个洞。我把圣诞老人雪橇上的银铃弄丢了!我的心都碎了。火车开到我家的时候,我伤心地下了车。
圣诞节的早上,我和妹妹萨拉开始拆礼物。萨拉发现圣诞树后面有一个小盒子,上面写着我的名字,里面就装的是那个银铃!还有一张纸条:“我在雪橇的座位上发现了这个银铃。别忘了把口袋上的洞补好。”署名是“圣诞老人”。我摇摇银铃,它发出了极为美妙的声音,我和妹妹还从来没听到过这样的声音,但爸爸妈妈却什么也听不见。
1986 年美国凯迪克奖金奖
1985 年美国“家长的选择”基金会图画书奖
1986 年美国《波士顿环球报》/《号角书》杂志奖图画书银奖
1985 年美国图书馆学会年度好书推荐
1985 年美国《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图画书
入选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100种图画书”
入选美国《出版者周刊》“所有时代最畅销童书”第44 名? 入选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推荐的100 本最佳童书? 入选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教师们推荐的100 本书”
入选美国全国教育协会“孩子们推荐的100 本书”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极地特快
获奖及推荐记录
这是一段激动人心的奇幻旅程!
一个漫天飘雪的圣诞前夜,奇迹终于降临在
坚信世间有圣诞老人存在的少年面前,一列开往北极的蒸汽火车停在了他家的门口……于是,在这个奇异的雪夜里,少年被一列火车带到了圣诞老人的神秘世界。许多年过去了,直到他成为了一个大人,这个童年的奇迹也没
有退去它的颜色,他还听得见
那美妙的银铃声。
喜欢最后那一段意味隽永
的话:“过去,我的小伙伴们大
都能听到银铃声,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这铃声渐渐沉寂。某一年的圣诞节,就连萨拉也发现,她再也听不到这甜美的银铃声了。而我,虽然已经长大了,但银铃依旧会在我的耳边响起,它会为所有真正相信它的人而响。”
不知道那个银铃象征什么,但谁不想永远拥
有那样一个银铃呢?
这又是一个现实与超现实交错的故事。
这是克里斯· 范· 奥尔斯伯格的拿手好戏,他最擅长写这类亦真亦幻的题材了。在《魔法师的奇幻花园》里,他让一个少年和狗大白天走进了魔术师的花园禁地,狗变成鸭子飞走了……在《勇敢者的游戏》里,他让两个孩子在树下捡到一盘棋,而跑出来一群猛兽……这一回在《极地特快》
里,他居然让一列幻想的列车停在了睡梦中的小镇上!他还总是喜欢在结尾留给读者一个疑问:
“这一切真的发生过吗?”这似乎已经成了克里斯· 范· 奥尔斯伯格的一个固定的套路了。就说这本吧,你可以说它是少年的一个梦,但又如何解释那个银铃呢?
克里斯· 范· 奥尔斯伯格的每一本图画书,文字都很多。他与其他那些自写自画的
人的作品不同,你可以把他的那些
文字单独当成一篇小说来读。
他还说他创作图画书,是先有图像在心里,
然后再围绕着它去构思故事,通常构思一个故事,大概会花上七个月的时间。比如这本,他就在不断地提出一个假设:如果有一个小男孩,搭上一列火车会怎样?他要去哪里?
在日本,最痴迷克里斯· 范· 奥尔斯伯格的
要算是《挪威的森林》的作者村上春树了。克里斯· 范· 奥尔斯伯格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村上春树译成日文的。他说克里斯· 范· 奥尔斯伯格是一位善用光与影的魔术师,说他的画里总是隐藏着一种什么东西,例如光。那光不是现实的光,但要说那光属于我们记忆中的哪一个方面,却又说不清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似曾相识的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一个漫天飘雪的圣诞前夜,一列开往北极的蒸汽火车停在了少年家的门口。
感觉。村上春树这话说得多少有点玄,不过,克里斯· 范· 奥尔斯伯格确实是一位光影魔法师。
对于这本《极地特快》,美国的书评界照例也
是毫不吝啬地溢美一番:“大师级的粉彩杰作!耀眼、散发光芒的笔触,传达了前所未有的奇幻意境”、“这可能是他最好的作品了,在这些画面中没有什么故作可爱的感觉,相反倒是存在着一些我要称之为‘庄严’的东西”、“整幅画面充满戏剧化的亮点,克里斯· 范· 奥尔斯伯格的特快列车是许多我们愿意去相信的神奇事物之一”……
与以往黑白画面的《魔法师的奇幻花园》、《勇敢者的游戏》以及《巫婆的扫把》不同,克里
斯· 范· 奥尔斯伯格这次把这个辉煌的故事画成了一种动人心魄的彩色,他说他使用了一种他唤作“凯兰德艾克”(Carand’Ache)的油性粉笔,它的柔软和滑腻使得上色就像是抹唇膏一样。“凯兰德艾克”确实营造出了一种非凡的效果——它让窗外那飘着雪花的冬夜、包裹在蒸汽中的长长列车、野狼出没的森林、月光下的群山、北极的点点灯火等都笼罩在了冬夜那犹如传说一般迷离、神秘的氛围之中。克里斯· 范· 奥尔斯伯格正是用这支美丽得让人窒息的粉彩之笔,把我们带入了一次幻想之旅。而这次幻想之旅,在临近尾声的那幅俯瞰的画面——圣诞老人驾着驯鹿拉的雪橇腾空而起的画面,达到了让人心潮澎湃的高潮!
所以才会有人说,克里斯· 范· 奥尔斯伯格是自《野兽出没的地方》的作者莫里斯·桑达克以来,美国最才华横溢的图画书大师。
克里斯·范·奥尔斯伯格
1949 年6 月18 日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他自幼喜欢画画,长大后曾在密歇根大学及罗得岛设计学院学习雕塑,并获得了学位。毕业后,他还曾在惠特尼美术馆等地展示过作品。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图画书作家大卫· 麦考利, 大卫· 麦考利把他推荐给了一家出版图画书的出版社。1979 年,他发表了处女作《魔法师的奇幻花园》,并获得了1980 年的凯迪克奖银奖。1981 年,《勇敢者的游戏》获得了1982 年凯迪克奖金奖。如果再加上这部《极地特快》,他已经获得过三次凯迪克奖了。
圣诞老人的雪橇队伍即将出发了。
[ 美] 珍· 尤伦(Jane Yolen)/ 文
[ 美] 约翰· 秀能(John Schoenherr)/ 图
Owl Moon
Philomel Books 1987
明天出版社 林良/ 译 2008
我跟爸爸出去看猫头鹰,是在一个冬天的晚上。
月光耀眼,天色很亮,爸爸,还有我,一直向着树林走去。我们沙沙沙沙地踩着松脆的雪,留下小小的灰色脚印。我没喊累,一句抱怨的话也没说。出去看猫头鹰,一定要安静,一定要坚强,爸爸一直就是这么说的。我盼望跟着爸爸一起去看猫头鹰,已经盼望好久好久了。
我们走进了树林。深更半夜,会不会有什么东
西躲在黑黑的大树背后呢?我问都没问。出去看猫头鹰,一定要勇敢。
我们来到了黑森林中的一片空地。爸爸又呼
叫了起来。有回应的声音穿过树丛,一个猫头鹰的影子飞了过来。爸爸用手电筒照亮了落到树上的猫头鹰,我们跟那只猫头鹰你看我,我看你,直到它又无声无息地飞回去。
“该回家了。”爸爸对我说。在回家的路上,
我一声不响,像一道影子。
1988 年美国凯迪克奖金奖
1988 年美国图书馆学会推荐童书
入选《美国人》杂志“新英格兰100 本经典童书”
入选美国“彩虹阅读好书榜”
入选美国连线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CLC)“会员图书馆典藏最多的童书”第3 名
入选日本儿童书研究会/ 图画书研究部编《图画书· 为了孩子的300 册》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月下看猫头鹰
获奖及推荐记录
一首冬日月光下的短歌。
一首小诗。
这是隆冬的一个白雪皑皑的
深夜,没有风,小女孩跟着爸爸出
门了。月光耀眼,小女孩拖着又短又圆的影
子,跟在爸爸那道长长的影子后面跌跌撞撞,向着森林走去,去看猫头鹰。黑森林中央的一片空地被月光照亮,月光下的雪看起来比瓷碗里的牛奶还要白。在爸爸的呼唤下,一个黑影子飞了出来,啊,小女孩和猫头鹰你看我,我看你,看了一分钟,三分钟,或者足足看了一百分钟……
是诗,它的文字作者珍·尤伦自己就说过:“这是一首调子柔和的诗歌……”它是那样优美,恬静而又抒情隽永,从头至尾都充满了一种纯净无瑕的美感,仿佛每一个字都被月亮那皎洁的清辉给照亮了。其实不说别的,单是《月下看猫头鹰》
这个书名就够诗情画意的了。许久没有读过这样淡淡的散文风格的文字了,这是一个让人忘记了世俗的故事,也让人想起了一个已经被人用滥了的词——陶冶心灵,孩子们真应该读一读这样陶冶心灵的作品了。一段短短的月光下的雪夜旅程,不但展现了一对父女的浓浓亲情,还细腻地刻画了小主人公从期待、不安、紧张到喜悦的心理变化的过程。
最喜欢的是它那回味无穷的结尾,真想找一
群孩子,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和他们一起一遍又一遍地放声朗读:“出去看猫头鹰/ 不需要说话/不需要温暖舒适/ 也不需要别的什么/ 只要心中有一个希望/ 爸爸是这么说的/ 那个希望/ 会用没有声音的翅膀/ 在明亮的/ 看猫头鹰的好月光下/ 向前飞行。”
就这一个结尾,我们就可以知道她为什么被
美国的《新闻周刊》称之为“美国的安徒生”了!
原以为这个故事出自于作者童年的回忆,但
珍· 尤伦说不是。她在日文版的序中这样写道:“当儿子和女儿还很小的时候,我丈夫经常带领他们去
附近的
森林看猫
头鹰。透过
这本图画书,我就是想描写
那种温暖人心的父子之情。现在孩子们虽然大了,但却还历历在目地记得那些森林里的夜晚,记得那些充满了不可思议的神秘而又美丽的体验。”在另外一个场合,珍· 尤伦还说:“我就是在我们家附近的一片小树林里想出这本书的,那位父亲就是我的丈夫戴维,那个孩子就是我们的女儿海迪。
当然,它并不完全是一个戴维带着海迪去看猫头鹰的故事,而是他和我们所有孩子的多次行程的混合。”
还有一件事挺有意思。就是这个故事是借由
“我”之口叙述出来的,而从文字和画面上,谁都看不出来这个用帽子和围巾把脸捂得严严实实的孩子是一个男孩还是女孩。可是说到这本书,几乎所有的说明文字都说这是一个父亲带着女儿去看猫头鹰的故事。这是为什么呢?珍· 尤伦告诉我们,尽管她特意在书里不提及那个孩子的性别,但在有Flap Copy的精装本上还是透露了这个秘密。
Flap Copy 不知是不是我们说的护封的勒口?一定是出版社的编辑在上面写了一段内容简介,于是这种说法就流传开了。
关于珍· 尤伦与画家约翰· 秀能的这次合作,珍· 尤伦说是在自己家附近的小树林得到了灵感,而约翰· 秀能则是以他在新泽西州的农场为背景画出了这个故事。
这种作家先写出文字,再请画家配上图画的
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模式,我们再熟悉不过了。但约翰· 秀能画得确实精彩,看得出他用了很多的心思,比如珍· 尤伦在文字里对一个父亲的那种舐犊之情着墨不多,但画家却透过一幅幅画面将这种爱女之情形象地传递了出来——我们看到父女牵着手走向森林,我们看到当猫头鹰从天而降时父亲那只死死护住女儿的手,我们还看到在结尾处,父亲抱着女儿朝家中走去的那温情感人的背影……小女孩也画得好,因为她的大半个面孔都被遮住了,画家硬是借助她那一个个奔跑、东张西望以及惊恐的肢体动作,传神地勾画出了她内心的惊奇与不安。不过,要说最吸引我们的,还是他笔下那一片猫头鹰出没的树林了——浓密、幽深而又让人心里发毛。一个个远景与急速拉起的俯瞰镜头,更是加剧了这种感觉。约翰· 秀能的画是水彩加钢笔线描,看上去非常类似中国的水墨画,他用大面积的留白来表现月光和月光照耀下的雪地,真是绝了。珍· 尤伦用一句话来形容他的画,就是“优美、冰天雪地、柔和而又精确”。
珍·尤伦
1939 年2 月11 日出生于美国纽约。从史密斯学院毕业以后,她一边当编辑,一边开始利用午休时间、晚上以及周末孜孜不倦地写作。在一个寒冷的二月,她出版了第一本书。那一天恰好是她二十二岁的生日。从那以后,她就成为了一名幻想小说与科幻小说作家。她还是诗人、文学教师、儿童文学评论家。迄今为止她已经出版了二百五十多本著作,她说她都记不清具体的数字了,仅是2003 年的春季她就出版了七本。“我就是停不下来,”谈到写作时她说,“这是强迫症,写作是我爱做的事。”
她曾先后担任过儿童书画家协会会长、美国科幻作家协会会长,被美国的《新闻周刊》
誉为“美国的安徒生”和“二十世纪的伊索”。她的童书代表作有《魔鬼的算术》、《恐龙是怎样道晚安的?》,与华裔画家杨志成合作的《皇帝和风筝》和与约翰· 秀能合作的《月下看猫头鹰》分别赢得了1968 年的凯迪克奖银奖、1988 年凯迪克奖金奖。此外,她还曾经获得过两次星云奖、克里斯托夫奖、世界幻想文学奖和三次神话幻想文学奖等。她的作品被翻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多种文字,在全世界拥有数以亿计的读者。
1962 年,她与戴维·W· 斯坦普结婚。他们有三个孩子和六个孙子,他们现在住在西马萨诸塞州的海特菲尔德。她每天早上五点刚过便开始了写作。“我不在意故事是真是假,我只讲值得讲的故事。”她说,自己有数不清的写作素材和构思,但宁愿去描写亚瑟王和罗宾汉的时代,也不会去创作“现代小说”,因为“我们没有生活在英雄时代”。
约翰·秀能
1935 年7 月5 日出生于美国纽约。1956 年毕业于普拉特学院,美术学士。除了为童书、科幻杂志画插图,也画油画。作品曾先后获得过世界科幻小说奖(1965)、动物画家协会奖(1997、1984)、费城自然科学院银奖(1984)及凯迪克奖。
[ 英] 约翰· 柏林罕(John Burningham)/ 文· 图John Patrick Norman McHennessy - the Boy who isAlways Late
Jonathan Cape Ltd,London 1987
明天出版社 党英台/ 译 2010
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走路去上学。他走着走着,突然下水道里钻出一只鳄鱼,一口咬住他的书包。不管他怎么用力拉,鳄鱼也不松口,他只好把一只手套扔给鳄鱼。到了学校,老师说:
“你迟到了,还有,你的另一只手套哪里去了?”他说他遇到了鳄鱼,老师不但不相信,还罚他下课后写三百遍:“我不可以说有鳄鱼的谎,也不可以把手套弄丢。”
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急急忙忙地走路去上学。他走着走着,突然树丛里钻出一只狮子,一口咬破了他的裤子。他爬到树上,等到狮子走远了,才爬下树去上学。老师说:“你迟到了,还有,你的裤子怎么破了?”他说他遇到了狮子,老师不但不相信,还罚他到墙角去大声说四百遍:“我不可以说有狮子的谎,也不可以把裤子弄破。”
接下来,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又在桥上遇到了巨浪,可老师还是不相信,还说“如果你再这样一直迟到和说谎,我可要用棍子打你了”。
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急急忙忙地走路去上学。一路上什么事也没发生,这下子他可以准
时到校了。可到了学校一看,一只大猩猩抱
着老师吊在教室的房梁上,老师在冲他大声
呼救:“我被一只毛茸茸的大猩猩抓到屋顶上
来了,你快想办法救我下去!”他说:“老师,这附近哪里会有什么毛茸茸的大猩猩!”
1989 年美国《号角书》杂志年度好书
入选美国国际阅读学会“孩子的选择”
入选日本精选世界447 本童书的《图画书· 孩子的书》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迟到大王
获奖及推荐记录
《迟到大王》的原书名是 John Patrick NormanMcHennessy - the Boy who is Always Late,直译过来就是《约翰· 派克· 罗门· 麦肯席——一个总是迟到的男孩》。可能是中文版的编辑嫌这个男孩的名字太长、太啰唆了,又拗口又不好读,就给删掉了。
这一删,好读是好读了,但原书名中的那种怪里怪气,故意让人读上去磕磕巴巴的滑稽感觉也就随之荡然无存了。
如果约翰· 伯宁罕知道了,一定会痛心疾首!
常有图画书的译者会迁就读者,比如把Isabel
(伊莎贝尔)译成“莎莎”或“小莎”。还算好,这个译本没有把“约翰· 派克· 罗门· 麦肯席”译成“小尼”或是“小西”,否则就太失败了。有些书里的人名是万万不可以改的,譬如这本《迟到大王》, 譬如凯文· 汉克斯的《我的名字叫Chrysanthemum》,因为作者要的就是那种好玩的游戏感觉。
大人可能会嫌烦,但小孩一定会爱死这个长
长怪怪的名字。
其实,“约翰· 派克· 罗门· 麦肯席”这个名字,可以说是这本《迟到大王》的“命眼”。为什么这么说呢?约翰· 派克· 罗门· 麦肯席不是一个普通小男孩的名字,这个名字,就预示了这将不是一个普通的故事。果然,怪事接踵而至——约翰· 派克· 罗门· 麦肯席在上学的路上,先是遭遇了一条鳄鱼,它是从下水道里爬出来的;接着他又遭遇了一头狮子,它是从树丛里钻出来的;最后他又遭遇了巨浪,桥下面突然就发大水了……
类似这样的上学、放学途中遭遇了怪事的图
画书,还真不少。像马格丽特· 玛希与史蒂文· 凯洛格合著的《谁跟在我后边》,说的就是小男孩罗伯特特别喜欢河马,有一天放学回家时,跟回来一匹河马,第二天跟回来两匹河马,第三天跟回来四匹河马,第四天跟回来十六匹河马……结果家里头河马泛滥成灾的故事。
但约翰· 伯宁罕的这本《迟到大王》可不仅仅是逗人发笑。
约翰· 伯宁罕在这本书里安排了一个缺乏想象力而又专横武断的人物——老师。当可怜的约翰·派克· 罗门· 麦肯席逃脱了鳄鱼、狮子和巨浪的袭击,气喘吁吁地赶到学校的时候,不管他再怎么申辩,老师总是不相信他所说的迟到的理由。这个男老师被约翰· 伯宁罕画得很丑、很可怕又讨厌。他长着一双金鱼眼,短腿,一身黑衣,还戴着方方正正的黑色博士帽。在这个古怪而又刻板的老师眼里,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就是一个喊“狼来了,狼来了”的小男孩,他不是惩罚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写三百遍“我不可以说有鳄鱼的谎……”,就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去上学,半路上从下水道里钻出来一条鳄鱼,一口咬住了他的书包。
详见155 页《和甘伯伯去游河》的“关于作者的故事”。■是气急败坏地尖声吼叫。我们常说童言无忌,何况约翰· 派克· 罗门· 麦肯席所遭遇的一切都是真的(至少在图画书里),但他被老师当成了一个说谎的孩子。作者这次又是站在了孩子一边,他是在用这个老师的形象,影射整个僵化、扼杀个性的教育制度。也许是他小时候先后上过十所小学的缘故,他对传统的教育制度总是深恶痛绝。
最后的结局充满了反讽的意味——当约翰· 派克· 罗门· 麦肯席走进教室的时候,一只秃头的大猩猩抱着老师开心地悬挂在房梁上,老师在冲他大声呼救:“我被一只毛茸茸的大猩猩抓到屋顶上来了,你快想办法救我下去!” 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不但听见了,还仰头看见了,可是,他冷冷地甩下一句“老师,这附近哪里会有什么毛茸茸的大猩猩”,就快步走出了教室。这真是大快人心!
这个故事,对总是得不到大人信任的孩子来
说是一种发泄,而对大人来说,则是一面镜子。
这本《迟到大王》,约翰· 伯宁罕画得很鲜亮,尤其是约翰· 派克· 罗门· 麦肯席一个人走在空无一人的原野上的那些场景,青果绿、柠檬黄、珊瑚红等都是一些梦幻之国的颜色。有一幅,整个画面都是一种迷离的橘黄色,仿佛是起了雾,连太阳都只剩下了一个白颜色的圆圈。还有一幅,就是小主人公连续遭遇了鳄鱼、狮子和巨浪之后,第四次走在路上的一幅,这次是两页合在一起的跨页,画面上什么都没有,天空和地面几乎是同一种混浊而又不祥的颜色,小主人公一个人孤独地走着,不由得让人为他担忧起来:这回又会遭遇什么样的怪物呢?还有,一路上似乎还有季节的变化,一开始时小道边上还看得见枝繁叶茂的果树,等到他最后一次走在小路上的时候,已经是肃杀的冬日了,树也秃了。
关于作者的故事
老师被大猩猩捉到屋顶去了,这下他该相信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的话了吧。
[ 爱尔兰] 马丁· 韦德尔(Martin Waddell)/ 文[ 爱尔兰] 芭芭拉· 弗斯(Barbara Firth)/ 图Can't You Sleep Little Bear?
Walker Books 1988
明天出版社 潘人木/ 译 2008
从前有两只熊,大大熊和小小熊。太阳下山了,大大熊带着小小熊回到了他们的山洞里。
“睡吧,小小熊。”大大熊把小小熊放在床上,自己坐到炉火边读起一本图画书。但是小小熊睡不着,他说:“我怕。”“怕什么呢?”“我怕黑。”“怕什么黑?”“我们四周的黑呀。”于是,大大熊拿来一盏最小的灯,放在小小熊的床头,然后又坐回到炉火边继续看书。
但是小小熊还是睡不着:“我怕。”“怕什么呢?”“我怕黑。”“怕什么黑?”“我们四周的黑呀。”……大大熊先后又点了两盏更大的灯,但是小小熊还是睡不着。大大熊说:“已经点上最大的灯了,没有一点儿黑了啊。”“还有黑!”小小熊指着洞外说,“在外面哪!”
大大熊领着小小熊走出洞外,“呜呜呜——
我好怕!”小小熊说。大大熊把小小熊抱起来:
“看着这片黑暗,我已经把月亮给你拿来了。”
大大熊说,“明亮亮、黄澄澄的月亮哟,还
有满天眨眼的星星哪。”可是小小熊一句话
也没有说,因为他已经睡着了,温暖地、安
全地睡在大大熊的臂弯里。
2004 年国际安徒生奖作家奖得主的代表作
1988 年英国凯特· 格林纳威奖大奖
1988 年英国内斯尔· 斯马尔蒂斯图书奖
1997 年美国“家长的选择”基金会图画书奖银奖? 比利时童书奖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你睡不着吗?
获奖及推荐记录
蜡烛芯出版社(Candlewick Press)是一家童
书出版社,它的商标图案是一只手托蜡烛行走中的小熊。有人说,就是这只小熊,给了马丁· 韦德尔创作《你睡不着吗?》的灵感。当然,也有人说是马丁· 韦德尔的《你睡不着吗?》给了蜡烛芯出版社灵感。
不管是谁给了谁灵感,这都是一个温馨得不
能再温馨的故事了——
一个寒冷的冬夜,怕黑的小熊怎么也睡不着:
“我怕……我怕黑。”大熊给他拿来了一盏比一盏大的灯。可是小熊说:“还有黑!在外面哪!”他指着熊洞外面的黑夜。“跟我来,小小熊。”大熊牵着害怕的小熊走到洞外,把他抱了起来,“看着这片黑暗,小小熊。”小熊朝黑暗中看去,“我已经把月亮给你拿来了,小小熊。”
“我已经把月亮给你拿来了,小小熊。”最后
这一句话实在是太精彩了!是啊,世界上再也没有比月亮更大更明亮的灯了,何况还是一轮巨大的满月。温柔如水的月光下,怕黑的小熊终于睡着了,小熊终于心满意足地在大熊温暖而安全的怀抱中睡着了。小熊其实是每一个孩子的缩影,他纠缠不休,只不过是希望被关注、被长久地拥抱。
整本书最让人喜欢的一个画面,就是最后大熊抱着小熊背对着我们站在雪地上,眺望冉冉升起的满月的那个画面。太动人了,相信每一个人都会被这一幅父子情深的画面所打动。
为什么会认为这是一对父子呢?是很奇怪,
尽管故事里没有说这是一对父子还是一对母子,只是说这是一只大熊(Big Bear)和一只小
熊(Little Bear),但不知为什么,从
一开始,我们就把他们看成了一
对相依为命的父子。是因为大熊
的温和、敦厚吧?还真没有说错,
马丁· 韦德尔曾经在一次访谈中
说起了“大熊和小熊系列”,他说:
“大熊和小熊的故事,显然讲的
是父子关系,但那只是我希望任何可爱的父亲能够具有的情感。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与我跟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故事无关,但在我心里,肯定是从那里来的。一些特别的细节,就来自回忆……”
说到马丁· 韦德尔,人们总是说他的作品里透露出一种男性作家少见的母性,或是说女性的温存。是的,他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能从孩子的一个生活片断,甚至是孩子的一种心情入手,写出一个个温馨感人的故事。
短句、不断重复的句型(例如,小熊的“我怕”
与大熊的“怕什么呢”就一连重复了四遍),再加上父子俩口语般亲切而又惹人发笑的对话,都让它成了一本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新的睡前故事,非常适合孩子们的睡前仪式和对安全感的需要。《出版者周刊》对它赞不绝口:“继《月亮晚安》之后,玛格丽特· 怀兹· 布朗的经典睡前故事大概找到了最佳的继承者,那就是马丁· 韦德尔和芭芭拉· 弗斯合作的这本《你睡不着吗?》。他们讲述的这个温馨的故事,是玛格丽特· 怀兹· 布朗温馨故事的延续。”
不过,尽管《你睡不着吗?》看似是一个简
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单的睡前故事,然而马丁· 韦德尔的创作态度却非常严肃,他坚信一本图画书就是“一个用来表演的剧本,其针对的观众要参与其中,他们要停下来,提问题、看和指出问题”。他说他写作有两个原则,第一是诚实(honesty),不回避问题。第二是希望之窗(window of hope)。他进一步阐述道:
“我觉得我没有权利向孩子们传递绝望的信息,因为他们的心智还没有成熟到能应付它。在任何一种情形下,不管怎样严峻,我都会寻求公正的描述,但却包含着希望,无论我为婴幼儿还是为青少年写作都是如此。比如《你睡不着吗?》是写给非常小的孩子看的,它涉及了对黑暗、对未知情况的恐惧,如短句‘我们四周都黑(The darkall around us)’,就包含了触及我们所有人的恐惧,但故事对这种恐惧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去面对黑暗,并且设法去忍受它。幼小的读者被包裹在熊洞的世界里,由大熊去保护他。那里有黑暗,但是也有光明。希望之窗在这个故事里是敞开的,没有回避问题,而是老老实实地去面对它。”
说完了作家,我们再说说画家。我们不能因
为马丁· 韦德尔得了一个国际安徒生奖,就遗忘了画家。
芭芭拉· 弗斯画得实在是太好了!她用宁静、温暖的水彩加上软铅笔的线条,惟妙惟肖地画活了这个故事。可惜的是,我们不知道她的年龄,但可以猜想她画这本书时一定已经是一位母亲了,不然她怎么能把小熊画得那么生动——那简直就是一个小孩的化身,既可爱又调皮,你看看他在床上睡不着折腾来折腾去的样子吧:把枕头顶在头顶上、翻跟头、坐在床沿上、倒立、头朝下倒睡在床边上……没有人会不爱上这只撒娇淘气的小熊。大熊也画得好,他对小熊的那种怜爱,都通过他那笨重而又看似缓慢的肢体动作与眼神表达了出来。尤其是一连给小熊拿来了三盏灯,小小小熊温暖地、安全地睡在大大熊的臂弯里。
马丁·韦德尔
1941 年4 月10 日出生于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出生时正好赶上“二战”的空袭,他生命的第一天是在桌子底下度过的。他是个独生子,母亲是一位女演员。家人常给他讲故事,家里从来都不缺书,他是一个在故事和书中长大的孩子。韦德尔家族也可以说是一个作家世家,几乎每一代都会出一两位作家。他十五岁离开学校,先后当过地方报纸的见习印刷工、外勤记者,十六岁那一年去了英格兰,成为英国老牌的伦敦富勒姆俱乐部的一名足球运动员,不过很快就被逐出了球队。
抑郁和苦闷的他一边在一家古董店打工,一边开始了写作。1966 年,他的黑色喜剧Otley 被拍成了电影,好评如潮,于是他返回了故乡北爱尔兰,当起一名专业作家来。1972 年,他以凯瑟琳· 塞弗顿(Catherine Sefton)的笔名(这听起来像是女性的名字,Catherine,是他喜欢的一个名字;Sefton,则是他奶奶的名字)出版了第一本童书《穿着蓝色天鹅绒的裙子》。
他的主要图画书作品有与海伦· 奥克森伯里合作的《鸭子农夫》,与帕特里克· 本森合作的《小猫头鹰》以及与芭芭拉· 弗斯合作的《你睡不着吗?》、《回家吧,小熊》、《你和我,小熊》、《做得好,小熊》等“大熊和小熊系列”。他也创作少年小说,他创作的一些小说非常严肃,讲述在爱尔兰动荡的政治时局下普通人的生活故事,特别是少年人的故事。他已经写了一百五十多部作品,被认为是英国在世作家中最好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
他目前居住在离贝尔法斯特不远的纽卡斯尔,深居简出,继续勤奋创作。
芭芭拉·弗斯
三岁时开始画植物和动物。当她十一岁的时候,全家搬到了乡村,这样她就能花更多的时间去画她身边的植物群和动物群了。学生时代,她对设计产生了兴趣,进入了一家服装设计学校学习。毕业后,她曾从事过一段时间与时装有关的职业,1971 年起开始专业创作。除了《你睡不着吗?》,其他作品也屡获大奖。
熊还嚷嚷害怕的那一页,大熊是真的生气了,摇摇晃晃地扑了过来,一脸怒气……
她在这本书的版式设计上也是绞尽了脑汁。
第一个画面是在洞外,她用对开的跨页来表现大熊和小熊生活的大森林,而从第二个画面起,因为故事移到了熊洞里,她就在页面的四周加上了一个暗蓝色的拱形边沿,给人一种山洞的感觉。
最后,当大熊带着小熊到洞外看月亮时,边沿消失了,又恢复成了一开始时的大全景。
爸爸领着一家人出发了。
“我们要去捉狗熊,我们要捉一只大大的。天气这么好,没什么好怕的!”
“哎哟,野草!高大摇摆的野草。上面飞不过,下面钻不透。天啊!只好硬着头皮向前走。”
窸窸窸窣!窸窸窸窣!窸窸窸窣!
他们穿过野草地,涉过河,穿过烂泥地,穿过树林,走出风雪,终于找到了一个黑黢黢的山洞。蹑手蹑脚走进去一看,是谁呢?一个亮亮湿湿的鼻子,两只毛毛的大耳朵,两只圆圆的大眼睛,是一只狗熊!
他们转身就逃。逃出山洞,逃出
风雪,逃出树林,逃出烂泥地,逃
过河,逃过野草地,一口气逃
回了家里。可是逃到楼上才
想起来,门还没关,于是
又冲下来把门关上。五个
人钻到了被子底下,齐声说:
“我们再也不去捉狗熊了。”
[ 英] 迈克尔· 罗森(Michael Rosen)/ 文
[ 英] 海伦· 奥克森伯里(Helen Oxenbury)/ 图We're Going on a Bear Hunt
Walker Books 1989
河北教育出版社 林良/ 译 2010
1988 年英国凯特· 格林纳威奖提名
1989 年英国内斯尔· 斯马尔蒂斯图书奖
1990 年美国《号角书》杂志年度好书
入选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100种图画书”
? 第十四届图画书日本奖特别奖
入选日本全国学校图书馆协会“好图画书”
入选日本儿童书研究会/ 图画书研究部编《图画书· 为了孩子的300 册》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我们要去捉狗熊
获奖及推荐记录
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爸爸领着一家五口,
外加一条黑色的牧羊犬,欢呼雀跃地上路了!他们排成长长的一列,又蹦又跳地去捉狗熊了!捉狗熊?是的,是去捉狗熊,而且还是要去捉一只大狗熊!听,这五个猎人还唱起了鼓舞人心的《捉狗熊歌》:“我们要去捉狗熊/ 我们要捉一只大大的/ 天气这么好/ 没什么好怕的!”
不是开玩笑吧?不是。
你看,一条又宽又冷的小河拦住了他们的去
路,他们脱鞋下河,一边唱着“哎哟,河水/ 又凉又深的河水/ 上面飞不过/ 下面钻不透/ 天啊/只好硬着头皮向前进”的歌,一边勇敢地涉过河。
一片又厚又湿的烂泥地拦住了他们的去路,他们照样一边唱着“哎哟,烂泥/ 又深又黏的烂泥/ 上面飞不过/ 下面钻不透。天啊/ 只好硬着头皮向前进”的歌,一脚深一脚浅地走了过去。捉狗熊的路非常遥远,他们还先后遭遇了树林、风雪……当这一家人跌跌撞撞地摸到了熊洞里的时候,啊,一头巨大的狗熊扑了出来。
于是,这五个勇敢的猎人掉头就逃。这回他
们不唱歌了,他们失魂落魄地又一次穿过风雪、树林、烂泥地、小河……一直被狗熊追回了家里。
五个人钻到了一条粉红色的大被子里,这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我们再也不去捉狗熊了。”
这……不会是真的吧?
这当然不是一次真正的捉狗熊行动了。捉狗
熊,怎么能不带上枪呢?怎么能带上一群手无寸铁的孩子呢?那不是去捉狗熊,而是去喂狗熊了。
显然,这不过是一次幻想的捉狗熊行动,是一次奔放而又快乐的想象力的游戏。
《我们要去捉狗熊》之所以能让世界上那么多
个家庭如醉如痴,秘密只有一个,就是它是一本非常适合一家人(而不是父母读给孩子听)大声朗读的图画书。
“我们要捉一只大大的/ 天气这么好/ 没什么
好怕的……”(We're going to catch a big one 。/ What abeautiful day!/ We're not scared。)这原本是一首英国非常古老的野营歌,朗朗上口,念起来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拍手节奏。诗人迈克尔· 罗森发挥他的想象力,将这首脍炙人口的传统野营歌重新演绎成了一个现代的猎熊故事:“我们要去捉狗熊/ 我们要捉一只大大的/ 天气这么好/ 没什么好怕的……”
从头至尾,每一句话都充满了一种高亢、韵味十足的音乐感,如果朗读者再融入一种表演的情绪,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一家人去捉狗熊,穿过了野草地,发出“窸窸窸窣!窸窸窸窣!窸窸窸窣!”的声音。
那听上去简直就像是一幕童话诗剧了。亚马逊网上的评论说它是一个可以大声朗读、节奏轻快的文本,是的,它非常适合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声情并茂地朗读。
句子押韵,加上又采用了孩子们喜闻乐见
的反复的形式——这本三十二页的图画书,前面二十四页的句子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我们要去捉狗熊/ 我们要捉一只大大的/ 天气这么好/ 没什么好怕的……上面飞不过/ 下面钻不透/ 天啊/ 只好硬着头皮向前走。”只是中间分别更换了野草、烂泥地等几个词——所以哪怕是再小的孩子,只要跟大人读上几遍,也能背诵出这首逗人发笑的游戏歌了。
但要说最让孩子们开心的,可能还是那些生
动的拟声词了。比如形容五个人穿过草地的“窸窸窸窣”(swishy swashy)声、涉水过河的“哗哗啦啦”(Splash splash)声、走过烂泥地的“唧唧吱吱”
(Squelch squelch)声、穿过森林的“磕磕碰碰”(triptrip)声、暴风雪“呜呜呼呼”(hooo wooo)的呼啸声……孩子们天生喜欢这些具有音响效果的拟声词,好发音,可模仿,读上一百遍也不会说厌烦。
有了这样精彩的文字做脚本,再加上海伦· 奥克森伯里的画,迈克尔· 罗森与海伦· 奥克森伯里的这次合作真可以说是天衣无缝,想不成为一本畅销书都难!
海伦· 奥克森伯里没有把它完全画成彩色,而是把它设计成了一页黑白间隔一页彩色的形式。
黑白页是炭笔画,画面柔和,速写似的线条非常灵动、简练;而彩色页,则是画成了她最拿手的水彩画。太喜欢她的那些将水彩的特性发挥到了极致的水彩画了,尤其是画天空的几张。她用的是重磅水彩纸,就是表面粗糙不平的那种,饱蘸了水的颜料一上色就慢慢地晕开了,形成了一种水墨淋漓的天光效果。可能是为了不与前面的炭笔画形成太大的反差,她还故意选用了一种暗淡的泥浆色(puddled colors)。至于她为什么把它画成了一页黑白一页彩色,当然不是心血来潮。请注意,每当书中的五个主人公陷入困境,比方说前面出现了一条河或是一片烂泥地时,她就把画面画成黑白,而当五个主人公知难而进、下到河里或是烂泥地里时,她就会画成彩色。这一黑一彩,可以说是一种潜在的节奏,一次次把人的情绪推向高潮。
这本书的画面与版式设计上可圈可点的东西
太多了—— 一大半跨页的彩色画面上都没有文字,只是在左面的一页中央画了一个画框,写上了诸如“窸窸窸窣”、“哗哗啦啦”、“唧唧吱吱”一类的拟声词;当五个人被熊追得落荒而逃时,好像是为了配合他们几个人逃命的速度,画面一切为三:逃出山洞,逃出风雪,逃出树林……一页以三幅拉长了的切割画面来呈现。
以三幅拉长了的切割画面来呈现他们逃跑时的紧张情形。
迈克尔·罗森
1946 年出生于英国。牛津大学毕业,拥有硕士和博士学位。他是英国当代最受欢迎的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和BBC 的《口头词》(Word of Mouth)的节目主持人。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他母亲就让他听一家以诗歌为专题节目的英国电台,这激励了他开始写自己的诗歌。1974 年,他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他与海伦·奥克森伯里的《我们要去捉狗熊》不但连获英国数项大奖,还成为了一本流行欧美的畅销书。之后他与2002 年国际安徒生奖画家奖得主昆廷· 布莱克合作的《迈克尔· 罗森的伤心书》又成了话题之作,已经先后被译成了九国语言。因为对儿童文学的贡献,1997 年他获得埃莉诺· 法杰恩奖。
海伦·奥克森伯里
1938 年出生于英国萨福克郡的伊普斯威奇,是一位建筑师的女儿。她上过伊普斯威奇美术学校,后来在中央工艺美术学校学习剧院设计。她曾是助理设计师,是Colchester 专用剧场的设计师。她作为绘景师曾经在以色列度过了三年的时间,并且还为特拉维夫的哈比尼克剧院做过设计。返回英国后,她在特丁顿电视台和谢泼顿电影摄影棚担任电影布景工作。
她的第一本书《大量的事情》出版于1976 年。1969 年她因《昆格勒· 万格勒的帽子》和《一个平常家庭的龙》获得了凯特· 格林纳威奖。1999 年,她为刘易斯· 卡洛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重新绘制了插图,这本书又为她赢得了第二个凯特·格林纳威奖。重新诠释这部经典,是她梦寐以求但也是最艰难的工作。“每个人对爱丽丝都有自己的想象。我必须时时提醒自己,用自己的方法来做,而且从零出发。”从她在纸上画下第一笔到完工,前后历经了三年。此外,她还因《我们要去捉狗熊》、《鸭子农夫》、《三只小狼和大坏猪》和《太多》分别于1988 年、1991 年、1993 年和1994 年四次获得凯特· 格林纳威奖的提名。
1964 年,她嫁给了图画书画家约翰· 伯宁罕。约翰· 伯宁罕也获得过两次凯特· 格林纳威奖,他们有三个孩子。她是在结婚、有了小孩之后,才开始创作图画书的。她特别关注图画书:“要尽早让孩子接触图画书,因为这是他们未来一生阅读和学习的踏脚石。”她认为今天的孩子对视觉画面非常通晓,插图能帮助他们减少对文字的恐惧,图画书更是一个孩子走进图书世界的入场券。
从前,这儿住着一个妹妹和一个哥哥。他们一点儿也不像兄妹,很多地方都不一样。
妹妹喜欢待在家里看书、幻想。哥哥喜欢在外面和朋友踢球、打闹。晚上,哥哥有时会爬到妹妹的房间去吓唬她,因为他知道妹妹怕黑。
平时只要凑到一起,他们就一直吵架。这天,他们又吵架了,妈妈把他们赶了出去:
“你们一起出去吧!试着不吵不闹地玩一次。”
可是,哥哥不想让妹妹跟着他。
哥哥发现了一个洞,他让妹妹跟他一起钻过去。妹妹害怕了:“别进去,也许会碰见巫婆、妖精或者别的什么。”哥哥钻了进去,可他再也没有出来。
妹妹急得快哭了,怎么办呢?她只能跟着爬进洞里去。洞里很黑,很吓人。
终于到了洞的另一头,妹妹发现自己来到了一片可怕的森林,她跑了起来。
当她跑到一片空地上时,发现哥哥已经被魔法变成了一块石头。她哭了,冲过去,抱住又凉又硬的人像。慢慢地,人像开始变颜色了,变软了,变热了。然后,哥哥出现了,他叫出了她的名字:“露丝!我就知道你会来!”
他们往回跑,钻出洞,两个人一直在一起。
回到家,妈妈正在摆餐具。“你们回来啦!两个人不吵架了?看来,玩得不错啊!”露丝朝着哥哥笑了。杰克看着妹妹笑了。
[ 英] 安东尼· 布朗(Anthony Browne)/ 文· 图The Tunnel
Julia MacRae Books 1989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崔维燕/ 译 2009
2000 年国际安徒生奖画家奖得主的代表作
1989 年荷兰银画笔奖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隧道
获奖及推荐记录
至少是文字,书评界对于它
的评价可谓毁誉参半——有人说
这是一个既激动人心又高潮迭起
的幻想故事;有人说这是一个老
掉牙的故事,已经记不得在什么
地方听过多少遍了,陈腐得让人
生厌,缺乏活力,主题也远不如
作者五年前创作的《大猩猩》那
样来得让人振聋发聩。来自美
国《学校图书馆杂志》的批评,
可能是最典型的一种批评的声
音了:“文字平板,故事性不足,
缺乏深度。不仅缺少作者在另外
两部作品《胆小鬼威利》和《大
猩猩》中所表现的机智和新鲜感,
而且它开头的男性主义的调子令人沮丧。露丝在结尾处所显示的勇敢也不足以消除人物塑造的呆板……”
不过,说到《隧道》的画面,再挑剔的批评
者也感受到画面具有强大的戏剧性的冲击力,技法一流,唯有安东尼· 布朗那迷人的画才使这个故事活了起来,画面散发出一种光芒……
然而,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个故事还是会
让他们感动的,会让他们产生一种弥漫周身的战栗般的感动。一个看上去那么胆怯、书呆子气十足的妹妹,当哥哥身陷绝境时,用眼泪、拥抱和爱将被魔法变成石头人像的哥哥勇敢地拯救了出来——这样的故事再老套,还是会让每一个走进故事里的孩子热血沸腾的!更何况,安东尼· 布朗的文字也并不像有的批评者所奚落的那样一无是处。
举一个例子来说,安东尼· 布朗这本颇有争
议的图画书是这样开头的:“从前,这儿住着一个妹妹和一个哥哥……”这是一个古老传说般的开头,注意,这时的哥哥和妹妹还无名无姓。原以为这对兄妹会像传统的民间传说里的那些人物一样永远地无名无姓下去,可是错了。在故事的最后,当起死回生的哥哥与妹妹紧紧地相拥在一起时,一个名字从哥哥的嘴里迸射了出来:“露丝!我就知道你会来。”不只是妹妹有名字,哥哥也有名字,只不过直到最后一刻才出现。你看这本书的最后一句话就是:“露丝朝着哥哥,抿着嘴笑了。杰克看着妹妹,也会心地笑了。”安东尼· 布朗之所以让哥哥到最后一刻才喊出妹妹的名字,到故事的最后一页才说出哥哥的名字,显然是预先设计好了的。作者不写出兄妹的名字,其实是对故事里那种疏远、不和而又吵吵闹闹的兄妹关系的一个隐喻。而当两个人被赋予了名字的一刹那,这一切都改变了,不只是人物的个性出来了,而且哥哥那一句“露丝,我就知道你会来”听上去就仿佛是“露丝,我爱你”!看,一个名字,把故事的结尾都给温暖了起来。
如果连这样的一个隐喻都被忽略过去,当然
觉得文字没有什么看头了。
不只是文字,其实这本书的画面中也贯穿了
许多的隐喻,可以从多个层面来阅读。
第2 页,分成两个画格,分别画着长得并不
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哥哥会爬到妹妹的房间去吓她,因为他知道她怕黑。
俏丽、稍显老气的妹妹和交叉着双臂、傲慢的哥哥。画面酷似照片,精细得甚至分辨得出妹妹左右两边的几根白头发。这是超现实主义画派最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了,“过分的透视感和摄影般的清晰度”是他们的一贯追求。这一页不能漏看的是两个孩子身后的背景。妹妹的身后是贴着花卉图案墙纸的墙壁(从投射在墙上的影子我们可以判断出她置身于室内),哥哥的身后是一面红砖墙——这里需要提醒一句的是,它们分别与书前书后两张环衬的图案一样——这是一个隐喻,我们完全可以说这两个背景分别代表了女孩与男孩:
美丽曼妙的花卉图形让人想到温柔与娇媚,坚硬的红砖墙则是一种勇敢、力量的象征。室内与室外,也与“妹妹喜欢待在家里,静静地读书,无尽地幻想”、“哥哥爱跑出去和朋友们一起笑呀,叫呀,玩球呀,打闹呀”的说明文字遥相呼应。安东尼·布朗常用背景来衬托人物的性格。
接下来的第3 页,被誉为超现实画派的作者
终于按捺不住,和我们玩起超现实主义的游戏来了。这一页与上面一页一样,也是将画面分成了两个画格,一个画格里是妹妹坐在窗台上读一本图画书,另外一个画格里是哥哥和两个男孩在阳光下踢足球。乍看之下,还真看不出来什么,但假设有人提示你就一定会发现,在妹妹那扇窗户对面的一幢房子里,隐藏着一顶女巫的黑色尖顶帽和一只黑猫;当哥哥以一个定格动作扑向足球时,他身后的那面砖墙有一片变成了树林,墙上的玻璃碎片变成了一个恐怖故事里的蝙蝠。这种种阴森森的图像给读者留下了这样一种心理暗示:
“将有诡异的事情发生!”读安东尼· 布朗的图画书,真是一刻都不能掉以轻心,这位超现实主义的大师常常会在画面的某一个不易被人觉察的地方,插入几个天马行空的创意,让人有一种发现宝藏的快感。
到了第5 页,类似的隐喻就更多了,几乎充
满了整个画面。
文字只是说:“有时,哥哥会爬进妹妹的房间,吓唬她。因为,他知道妹妹怕黑。”然而作者在画面中传递给我们的东西太多了——让我们按照逆时针的方向来看。首先,是墙上一幅镶在黑色木框里的画,这是图画书的先驱者、英国画家沃尔特·克莱恩为《小红帽》画的一幅插图。《小红帽》,要算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篇格林童话了。
接下来,是一个大衣橱,一扇木质纹理逼真
的门没有关严,一个没有手的胳膊伸了出来(也可以看成是一只淡绿色的衣袖),大衣橱的一边挂着一件红色的连帽外套。注意!这件挂在阴影里的红色连帽外套,不仅和画框里的小红帽穿的那件连帽外套一模一样,而且就是后来妹妹穿过隧道、陷入那片妖魔一般的森林时穿的那件连帽外套!这时,尽管读者还不知道后面将要发生什么故事,但它已经是一种暗示了。
越过花卉的壁纸,我们看到门被人推开了,
鬼鬼祟祟的哥哥戴着恶狼面具,悄悄地爬了进来,他那落在地上的影子看上去既狰狞又可怕。门外的走廊上虽然开着灯,但那条血红色的地毯异常刺眼,绝对不是一个很好的预兆。最后,我们的目光移到了妹妹睡着的床上。床上是一本摊开的图画书,床下有一条尾巴伸了出来(也可以看成是一根绳子),还有两只脚(也可以看成是一双倒扣过来的鞋子)。
如果读完整本书再回过头来看这幅画,就知
道作者的用心良苦了。
从第6 页到第15 页,作者都是在叙述故事:
妹妹与哥哥发生了争吵,被妈妈赶出了家门(这里十分耐人寻味,与莫里斯· 桑达克的《野兽出没的地方》一样,妈妈又是画外音,只不过多露出来一只手);哥哥发现了一条漆黑的隧道,钻了进去;妹妹尽管害怕得快要哭出来了,还是跟着钻了进去……
到了第16 页,我们看到妹妹埋头从左至右走
进了一片森林。这至少不是一片恐怖的森林,树影斑驳,地上还有三只鸟在啄着什么。但到了下面一幅,也就是第17 页,我们发现不对了,穿着红色连帽外套的妹妹似乎也发现不对了,看,她明显加快了步伐。是的,是不对劲了,盘根错节的巨树变得扭曲起来,一种可怕的童话氛围正在弥漫开来:手指形状的树枝、篝火、斧头、树上垂下来的长绳子……
再翻过来,就是这本《隧道》最扣人心弦的
一幅画面了,太震撼了!这是第18 页和第19 页两页合起来构成的一幅跨页——中景是两株虬干曲枝的老树,它们那宛如梦魇一般的造型太吓人了,一株的树干是呼之欲出的断臂熊,树根变成了一个龇着獠牙的野猪头。而另外一株,依靠在树干上的则是一只伸着舌头、拄着拐杖的两人多高的狼,就是妹妹卧室墙上那幅画里的狼!远景是同样扭曲的树,还有一座小房子和一扇开在另一个时空的拱门。前景是一个女孩在奔逃,这时妹妹的脸转向了我们,那一双惊恐万分的眼睛透露出她已经吓坏了,她那个红色的身影都模糊起来。真的,这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横移的长镜头,画面上没有一个文字,但我们似乎听到了妹妹的尖叫,似乎听到了巨树的鬼哭狼嚎。
这绝对是一个经典的跨页!
只有安东尼· 布朗才能营造出这样一个令人心颤又令人不安的梦幻般的画面。它看起来那么写实逼真,又那么遥远陌生。佩里· 诺德曼在《儿童文学的乐趣》一书中说到安东尼· 布朗为另一本书画的插图时曾这样写道:它们“模仿了超现实主义画家萨尔瓦多· 达利和雷尼· 马格里特等人的风格。超现实主义画家通过高度写实的方式描绘非现实的情景,变不可能为奇异的可能”。这句话,完全可以拿来形容这个画面。达利和马格里特是安东尼· 布朗顶礼膜拜的偶像,他当然知道他们被人称为“用手画梦的大师”了!
后面还有一连两页也非常值得讨论,就是妹
妹用眼泪和拥抱让哥哥恢复了生命的那两页。作者通过四个画格,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连续的动作。
安东尼· 布朗说这本书的灵感来自于他自己童年的经历。他说当他还是一个小男孩的时候,常常和哥哥去钻一条非常吓人的隧道。
详见195 页《大猩猩》的“关于作者的故事”。
两株虬干曲枝的老树吓人极了,一株的树干是呼之欲出的断臂熊,树根是一个龇着獠牙的野猪头。而另外一株则是依靠在树干上的一只伸着舌头、拄着拐杖的狼。
[ 美] 乔恩· 谢斯卡(Jon Scieszka)/ 文
[ 美] 莱恩· 史密斯(Lane Smith)/ 图
The True Story of the 3 Little Pigs
Puffin Books 1989
河北教育出版社 方素珍/ 译 2007
1989 年美国图书馆学会年度好书推荐
1989 年美国《纽约时报》年度好书
1989 年美国童书书商协会推荐好书
? 美国插画家学会银牌奖
? 美国《养育》杂志阅读魔力奖
入选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100种图画书”
入选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教师们推荐的100 本书”
入选美国全国教育协会“孩子们推荐的100 本书”
每个人都知道“三只小猪”的故事,但没有人知道这个故事的真相,因为没有人听过我的说法。
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天,当我为亲爱的奶奶做生日蛋糕的时候,我得了重感冒,不停地打喷嚏。
不巧的是,我的糖用完了。我出门去向邻居借一杯糖,这个邻居是一只猪,他用稻草盖了房子。
我才敲一下门,稻草做的门就散了一地。我刚要走,却打了一个好大的喷嚏!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吗?稻草房子被我吹倒了,猪死了,原来他一直待在房子里。对于狼来说,如果放弃草堆里这块上好的猪肉,那是很丢脸的,所以我就把他吃掉了。
我走到另一个邻居家,这个邻居是第一只小猪的弟弟,他用树枝盖了房子。你一定不相信,我又打了一个好大的喷嚏!他的房子也被我吹倒了,他也死了。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再吃一顿晚餐。
我又走到另一个邻居家,他是那两只小猪的弟弟,他用砖头盖了房子。我才一敲门,他在里面大叫:“喂,你那个又老又丑的奶奶不是只吃肉吗?吃什么蛋糕?你不要骗我啦,我绝不会开门!”他这样侮辱我的奶奶,我就疯狂了,不停地打喷嚏……记者们觉得一个生病的家伙去借一杯糖,听起来一点也不刺激,于是他们就把故事给改了:“一只大野狼狠狠地吹、吹、吹倒了小猪的房子。”从此以后,他们就认定了我是“坏蛋大野狼”。我上了报纸,还被关进了猪监狱。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
获奖及推荐记录
狼站出来喊冤叫屈了!
在狼含冤入狱许多年之后,终于有机会说出
了一个真实的三只小猪的故事:“我不是传说中的恶狼,一切都是意外……”是作家乔恩· 谢斯卡给狼争取到了一次叙述事实真相的机会,他特别在书的扉页上标明“口述:一只狼”,而他自己不过是一个采访者。
这是一个“大野狼版”三只小猪的故事——
臭名昭著的狼要洗去自己身上的罪名,他说
他被冤枉了,是一个无辜的受害者,他是为了给亲爱的奶奶做生日蛋糕,才去找三只小猪借糖的。
那两只小猪被房子压死了,是咎由自取,谁让这两只小笨猪盖的房子一个大喷嚏就能吹倒呢!至于他吃了他们两个,那是天性使然,狼天生就喜欢吃小兔子、小羊和小猪这一类可爱的小动物嘛,这并不是他的错,他不是说了吗:“我们天生就是这样啊!起司汉堡也很可爱,你喜欢吃汉堡,那么,大家也可以说你是大坏蛋喽?”最后他之所以会疯狂,完全是被第三只小猪逼的,这个又凶恶又不懂礼貌的家伙竟然侮辱他亲爱的奶奶!
这是一个与我们听惯了的“三只小猪”完全
不同的三只小猪的故事。这是狼的角度与声音,而狼说,这才是事实的真相。
可是,这不是彻底颠覆了古典童话吗?
家喻户晓的《三只小猪》里的那只残暴可怕
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我是一只狼,我喜欢吃小兔和小羊。我打了一个喷嚏,就把房子吹倒了,猪被压死了。
的狼不见了,出现在我们面
前的是一只戴着眼镜、彬彬
有礼的狼……他打破了我
们的常识,因为在所
有的民间传说与童
话里狼都是一
个邪恶的角
色。乔恩·谢
斯卡就是要
颠覆这种家喻
户晓的常识,他
最擅长的就是把古典童话改写得面目全非,叫人瞠目结舌。国外书评家说他总是:“进入古典童话世界,搅个天翻地覆,然后带着顽皮而满足的微笑,从容优雅地离去。”
当然了,乔恩·谢斯卡并不仅仅是一个闯入者,一个恶作剧者,他每次都能为那些老掉了牙的童话注入新的生命力。比如这本《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他就加入了记者这样一个现代媒体的角色,告诉我们有时事实的真相是可能被歪曲的。据说美国的老师们常拿这本书来和孩子们讨论“观点”
等问题,这的确是一个好例。
不知道你发现了没有,狼所声称的那篇冤枉
了他的报道,是刊登在《小猪日报》(就是被他揉成一团的那张报纸)上的,而这篇被他称为《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的口述,则是刊登在他们自己的报纸——《大野狼日报》上。所以,作者是否在暗示我们,任何一方所叙述的事实,都可能背离事实的真相?
莱恩· 史密斯的画,似乎也在有意地强调了这种可能性。尽管狼说自己无罪,但画家却通过一幅幅画面展现了狼狡诈而非无辜的一面。比方说,在故事的开头,狼说吃可爱的小动物并不是他的错,但画中的狼却眨巴着一对黄眼睛,汉堡包上还夹着兔子耳朵和不知是什么小动物的尾巴,无意中暴露了狼的本性。还有,狼在向读者讲述他正在为奶奶烤生日蛋糕时,馋得流下了口水,不过,让他流下口水的恐怕不是牛奶、鸡蛋和面糊,而是碗里伸出来的那一对长长的兔子耳朵吧:这又一次提醒我们,这只看上去鬼鬼祟祟的狼或许并不像他自己说的那么无辜吧?所以有人说:“《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整本书都是在讲述狼的无辜,而莱恩· 史密斯却用各种艺术技巧将狼的自述给颠倒过来了。”
为了配合乔恩· 谢斯卡这个充满了幽默与反讽的故事,莱恩· 史密斯使用了油彩和水性亚克力喷漆,再涂上一层层透明的薄釉。他说他必须使用一种浓重的色彩,即传统古典童话的色彩,才配得上作者原本狡黠的文字。
乔恩·谢斯卡
1954 年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的弗林特市,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时,主修写作。他在纽约从事过五年的广告绘画工作,还做过十年小学美术老师。
他以改写古典童话的方式,创作出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图画书。他的妻子杰里· 汉森让他结识了莱恩· 史密斯,从此两个人就开始了长久的合作。他们的《臭起司小子爆笑故事大集合》获得了1993 年凯迪克奖银奖。
莱恩·史密斯
1959 年出生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的塔尔萨城,毕业于帕萨迪那设计学院艺术中心。他能写能画,曾经为许多杂志、报纸、唱片封面担任绘图。他画的第一本书是依芙· 玛莉安执笔的《玛莉安的万圣节ABC》。
在《小猪日报》上我被说成是坏蛋大野狼。
[ 美] 大卫· 威斯纳(David Wiesner)/ 文· 图Tuesday
Clarion Book 1991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9
1992 年美国凯迪克奖金奖
1991 年美国图书馆学会年度好书推荐
1991 年美国《学校图书馆》杂志年度最佳图书?1991 年美国《出版者周刊》年度最佳图书
1991 年美国国会图书馆最佳童书
入选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100种图画书”
? 美国儿童图书中心期刊“蓝丝带”奖
? 美国小印第安纳人图画书奖
? 第十五届图画书日本奖特别奖
入选日本全国学校图书馆协会“好图画书”
星期二晚上8 点左右,一个寂静的池塘里,在目瞪口呆的乌龟和鱼的注视下,一大群青蛙坐在荷叶上飞了起来。
荷叶像天方夜谭里的魔毯一样,载着它们向不远的一个小镇飞去。它们穿过晾在院子里的床单,从窗户和壁炉涌进了一个开着电视却睡着了的老奶奶的家里,看起了电视。
凌晨4 点38 分,一只在路上低飞的青蛙撞上了一只大狗,可大狗马上就被铺天盖地的青蛙吓得掉头就逃。
天亮了,房子的烟囱上照到了一抹曙光。魔法顿时失灵了,青蛙纷纷从荷叶上掉了下来,掉到了地上。它们顺着一条小路,从镇上逃回到了池塘里。
街道上散落了一地的荷叶,让警察和电视台的人百思不解。
下一个星期二的晚上7 点58 分,墙上映出了几个影子,又有什么东西飞了起来。
这一回是……猪飞了起来,满天的大肥猪!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疯狂星期二
获奖及推荐记录
完成了《飓风》之后,大卫· 威斯纳坐飞机去姐姐住的亚利桑那,途中,他突然冒出来了一个灵感:“一群青蛙飞上了天空!”
如果青蛙能飞翔的话,它们会飞向什么地方,
又会去干什么呢?大卫·威斯纳绞尽脑汁地想开了。
他想,青蛙既然是住在池塘里,它们一定是从池塘里出来的吧,然后,它们会去小镇吧!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后来,它们会飞过一幢幢房子……从灵感乍现到在纸上画起初稿,只用了一个多小时。这时,大卫· 威斯纳已经看到了未来的故事。
这本书就是日后好评如潮的《疯狂星期二》。
美国《学校图书馆》杂志对它的评价是:“这是一个轻松愉快、想象缜密、没有说教色彩的有趣的幻想故事,孩子们肯定会喜欢。《疯狂星期二》必将起飞。”
《疯狂星期二》他画了整整九个月。
不过,这对于他来说,已经是够快的了。第
一本无字书《梦幻大飞行》因为中间穿插了别的工作,画了三年;《飓风》画了一年半。
《疯狂星期二》最后是用水彩画成的,没有使
用不透明颜料。为了画出一种逼真、写实的效果,大卫· 威斯纳可谓是呕心沥血了。比如,在画这本书的封面时,为了准确地描绘出飞翔的青蛙在月光下的投影,他先用厚纸板做了钟楼,然后又用黏土捏了一个青蛙模型,用线吊在空中,打上灯光,看它的影子是怎样投到了钟楼上。里面的人物,也都是以他身边的人为模特,其中那个一边吃着三明治、一边惊愕地看着从窗外飞过的青蛙的男人,就是画的他自己。
这绝对是一部带给人强烈视觉冲击的作品!
当那么多巨大的青蛙坐在荷叶上朝我们飞过
来的时候,我们好像被施了魔法似的,都快窒息了,加上作者用的又是两张横A4 大小的跨页大画面,这就更加充满了一种震撼力!平日里看上去傻里傻气的青蛙,到了大卫· 威斯纳的笔下,一下子变得那么有个性,它们坐在荷叶上那副唯我独尊而又自鸣得意的样子让人又好气又好笑……大卫· 威斯纳就是有这个本事,他不用文字,完全靠视觉元素来叙事,硬是把一个超现实的故事用映像一般写实的手法表现了出来,整本书就如同一部幻想短片。它让你无法不相信,在这个疯狂的星期二的夜里,确确实实发生了一件疯狂的事情。
这本书里一共出现了四个空白页,上面注明
了时间,它们分别是:星期二晚上快8 点。晚上11 点21 分。清晨4 点38 分。下星期二晚上7 点58 分。
这四个注明了时间的空白页不仅仅是告诉了
我们故事发生的时间,而且也形成了四个段落,一个高潮引出下一个高潮——你看,星期二晚上快8 点,池塘里的乌龟发现了异样,它吓得把脖子缩了回去,因为一只只青蛙坐着荷叶飞了过来。
晚上11 点21 分,大批的青蛙从天而降,闯入民宅。
清晨4 点38 分,天亮了,青蛙的魔法失效了,纷纷从天上掉了下来。下星期二晚上7 点58 分,一群猪飞了起来。不过,这已经是下一本书的故事了,作者故意留下了一个悬念。
要说这本书最成功的地方,还是它使用了分
割画面的表现技巧。你看第8 页和第9 页这个画面,作者在一个大画面上又分割出三个小画面,让我们先是透过远景(即大画面)看到月圆之夜,一大片黑压压的青蛙正在从电线的上空飞过,不过因为太高太远,它们看上去还仅仅是一个个模糊不清的影子而已。然后,三个小画面就宛如三个急速推近的近景镜头,不但让我们看清了青蛙侧身翻飞、吓得夜鸟失魂落魄的动作,甚至还让镜头加入到了青蛙的飞行队伍之中,让我们跟着青蛙一起在空中飞翔。
《疯狂星期二》是一本完美无缺的无字书。
大卫· 威斯纳说他喜欢无字书,因为只有这
样,他才能发挥想象力把画面画得更神秘,把细节画得更详细,读者才会凑近来看。而且,因为没有文字,每一个人都会做出不同的解读。在他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看来,每个人读出不同的故事来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那才是无字书的魅力。他在凯迪克奖的获奖感言里进一步阐述了他对无字书的看法:“无字书的文本对作者和读者来说都是一种奇特的经验,因为作者无法说故事,读者必须自己看,所以读者才是主要说故事的人,至于读者对于故事的结局或判读已经不是我所在乎的,因为我想说的已经全部在那本书中了。”
说到他的创作源泉,大卫· 威斯纳回答说:
“常有人问我《疯狂星期二》的创意是从哪儿来的?这个问题经常还伴随着一两个暗示:我在成长的经历中是否养过一个宠物蛙?我的住所附近是否有一片沼泽地?我是否与青蛙有什么‘瓜
葛’?……事实上,想象并不需要外在的刺激物。
观察玩耍中的孩子们,你就可以知道他们的想法是多么狂放不羁了。我是在新泽西州长大的,我和朋友们每天都在重建身边的世界。我们的邻居又一个星期二的晚上,一群大肥猪也飞上了天空。
大卫·威斯纳
1956 年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作为一个在新泽西州郊区长大的孩子,他用想象力创造了他的日常世界。他把家及附近的地方想象成遥远的星球和史前丛林,他还会追随着他想象出来的玩伴,进入到像《世界百科全书》这样的书里,与恐龙一起散步。
稍大一些,年轻的他开始探索艺术史,研究文艺复兴时代的画家米开朗基罗、丢勒和达·芬奇,不过吸引他的往往不是主角,而是背景,例如《蒙娜丽莎的微笑》的背景就一直印在他的脑子里。然后,他又把兴趣转移到超现实主义的画家马格里特、基里科以及达利的身上。
在罗德岛设计学校期间,他进一步研究自己酷爱的无字讲故事的技艺。“我喜欢画图说故事,而不只是作画而已。当我想到某个角色或某个地方,我就会多花点时间说出那个角色或那个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他着迷于创造连续的场景和情节,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他的作品常常会被形容为适合拍成电影的原因。
1980 年,他与迈克· 泰勒合作出版了第一本书《诚实的安德鲁》;1988 年自写自画出版了第一本无字图画书《梦幻大飞行》,这本书获得了1989 年的凯迪克奖银奖;他的无字图画书还有《飓风》、《1999 年6 月29 日》、获得1992 年凯迪克奖金奖的《疯狂星期二》、《怪兽饰之夜》、获得凯迪克奖银奖的《7 号梦工厂》,以及获得2002 年凯迪奖金奖的《三只小猪》。
可以变成任何东西,从宇宙的边缘直到史前的丛林。只需要让信仰做一个小小的跳跃,就能相信庞大的翼龙会从天上向我们俯冲下来。”
[ 加拿大] 菲比· 吉尔曼(Phoebe Gilman)/ 文· 图Something From Nothing
Scholastic Canada 1992
明天出版社 宋珮/ 译 2008
当约瑟还是娃娃的时候,爷爷为他缝了一条奇妙的毯子……毯子又舒服又保暖,还可以把噩梦通通赶跑。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毯子也变得老旧了。
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毯子,又破又旧,好难看,真该把它丢了。”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说这些材料还够做……他把它做成了一件奇妙的外套!
约瑟在不断地长大。
等奇妙的外套变得老旧了,爷爷把它做成一件奇妙的背心。等奇妙的背心变老旧了,爷爷把它做成一条奇妙的领带。等奇妙的领带变老旧了,爷爷把它做成一条奇妙的手帕。等奇妙的手帕变老旧了,爷爷把它做成一个奇妙的纽扣。
有一天,纽扣不见了,约瑟跑去找爷爷。
这次爷爷真的没办法无中生有了。
可第二天,约瑟去上学,他在纸上写道:“这
些材料还够……”他把它写成了一个奇妙的故
事。
1993 年加拿大露丝· 史瓦兹儿童书奖
1993 年美国悉尼· 泰勒奖
入选日本儿童书研究会/ 图画书研究部编《图画书· 为孩子选择的300 册》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获奖及推荐记录
爷爷一定有办法
它取材于一首流传久远的犹太民谣《我有一
件外套》。歌中唱道:“一个裁缝的外套破了,他把它改成了背心……”
其实,远在菲比· 吉尔曼之前,1977 年,西
姆斯· 塔贝克就曾经改编过这首被犹太人吟唱了几个世纪的古老民谣。二十几年后,他又出版了新的改编本《约瑟夫有件旧外套》。透过又是拼贴又是打洞,看似五彩缤纷的故
事,作者在这部凯迪克大奖
之作的底层呈现的是一种民
族意识,不但表达了对即将
消失的意第绪语的忧虑,还
追忆了犹太民族的苦难史。
不过,比起承载了太多
思想与使命的《约瑟夫有件
旧外套》来,菲比· 吉尔曼
的《爷爷一定有办法》则没
有那么沉重了。
《爷爷一定有办法》就是一个充满了人情味的
故事。
虽然它有哲理——比如无中可以生有,比如
对一件有形东西最好的纪念,是转化成无形的记忆,但菲比· 吉尔曼的着眼点不在这里,她重新诠释,为这首古老的民谣注入了新的生命——情感。
首先,她把民谣中的那个裁缝换成了一个爷
爷,又为爷爷增添了一个孙子。于是,一个人的故事,就演绎成了祖孙两人情深意切的故事。这其实来自她童年的记忆,她的曾祖父就是一位贫穷的犹太裁缝。她说图画书是写给孩子们看的,可这首歌中却没有一个孩子。把裁缝变成了爷爷,他就可以为自己的孙子约瑟做任何东西了。他做的第一样东西应该是一件大人才能穿的大衣吗?
不,它应该是一条毯子!这是一条点缀着星星和月亮的蓝毯子。有了这条奇妙的毯子,就有了一条奇妙的线,把爷爷牢牢地拴在了约瑟的成长岁月之中。尽管它后来旧了、破了、小了,从一块毯子变成了一粒纽扣,最后甚至丢了,但它始终伴随着小约瑟。约瑟舍不得丢掉它,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当他还是一个襁褓婴儿时,盖着它,“又舒服又保暖,还可以把噩梦通通赶跑”,他不能割舍的,还是那种源自血缘的对爷爷的依恋之情。
约瑟的童年是幸福的,他的身边有一个慈祥,
可以信任和“一定有办法”的爷爷。这本来并不是什么奢侈的事情,可是在
世风日下、人情淡薄的今天,
又有几个孩子能像约瑟一样
天天天经地义地享有爷爷的
爱呢?
从毯子到外套、背
心……接下来,这块料子还
够做什么呢?传承于民谣的
故事一个包袱接着一个包
袱, 高潮迭起。虽然这一
个个情节的推进是可以预知
的,但想象的发散却又是无穷的,孩子们最喜欢参与这种游戏了,因为这正好符合孩子们的心智。
随着爷爷把料子“翻过来,又翻过去”,“这块料子还够做……”,他们会欢快地“喀吱、喀吱”地模仿爷爷剪子的声音,每当遇到困难了,他们都会把“爷爷一定有办法”说得一次比一次响亮。
只是在毯子变成的奇妙的纽扣“没有了,不在了、消失了”的时候,这个声音才会变成喃喃的低语。
他们知道,爷爷也不能无中生有呀。至于那个出人意料的结尾,孩子们可能暂时不能深刻理解,但一定会记取一生的。
相比之下,图画就没有那么紧迫了。文字中
没有出现的人物也登场了,我们不但能看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约瑟和妹妹其乐融融的一家人,还能看到约瑟的老师和同学,以及邻居、顾客、小贩等众多人物。爸爸是鞋匠,小妹妹在全家的期盼中降生和成长……图画不慌不忙地展示着这些文字不曾交代的细节。你看,小贩在叫卖,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爷爷把料子做成了一个奇妙的纽扣。
菲比·吉尔曼
1940 年4 月4 日出生于美国纽约的布鲁克林区。先后在纽约的艺术与设计高中、艺术学生联盟及亨特学院学习。作为一名年轻的艺术家,她的热情之一就是旅行,曾在欧洲和以色列居住。1972 年,她在加拿大遇到了布雷恩· 本德,很快就成为了他的妻子,并定居加拿大。
她在安大略艺术学院教授过十五年的绘画课程,1990 年退休之后,成为了一名专职的作家和画家。
她的图画书处女作《气球树》,花了十五年的时间,遭到了出版社的无数次退稿才得以出版。她说这个故事的灵感来自她的女儿英格丽德,有一天,当女儿的气球被树枝戳破时,她真希望树上能长出气球来。于是,她写了这个树上长满了气球的故事。她的主要作品还有《吉利恩· 吉斯》、《奶奶和海盗》、《吉卜赛公主》、《宝贵的珍珠》等多部。1993 年,因为她对儿童文学领域的贡献,她获得了加拿大作家协会的维琪· 麦卡夫奖。■邻人在劈柴,一群鸭子在雨中奔过铺着青石板的小巷……菲比· 吉尔曼画得心平气和,许多画面都是一些日常琐事,祥和、宁静而又亲切,让人不禁怀念起从前的那些民风淳朴的小村庄来了。菲比· 吉尔曼说她画的也确实是过去的年代,是她记忆中的一个小村庄。她用剖面图,用怀旧的暖棕色、铁锈色和蓝色,以及画面周围那一圈让人觉得温暖的木头框架,把一个犹太小村庄的日常生活风景完整地呈现在了我们面前。没有人不向往这样的小村庄,只是在今天这个世界上,又找得到几个这样和乐融融、世代同堂的小村庄呢?
算是一个额外的馈赠,作者在画面的下方还
特意留出窄窄长长的一条,画了一个老鼠一家的故事。这个无字的故事必定会给孩子们带来惊喜,因为约瑟爷爷剪下来的那些碎毯子,最后都掉到了下面的这个故事里,包括那粒让约瑟遍寻不见的纽扣!
不过,书里的妈妈形象多少有点让人纳闷。
你看,每一次都是妈妈对约瑟说,你把它丢了吧,你把它丢了吧。你再看她说这些话时的表情,是多么地不耐烦。可是,如果要说妈妈不在乎约瑟对爷爷的这份情感,当她发现约瑟的纽扣不见了时,却又比约瑟还要着急。这是为什么呢?
关于作者的故事
[ 波兰] 麦克· 格雷涅茨(Michael Grejniec)/ 文· 图Wie schmeckt der Mond ?
Bohem press 1993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漪然 彭懿/ 译 2006
月亮,是什么味道呢?真想尝一小口啊!夜里,动物们望着月亮,总是这么想。可是呢,不管怎么伸长了脖子,伸长了手,伸长了腿,也够不着月亮。
有一天,一只小海龟决心去摸一摸月亮。爬到山顶,月亮近多了。可是,小海龟还是够不着。
海龟叫来了大象。“大象,你到我背上来,说不定我们够得到呢!”月亮想:“这是在和我玩游戏吧!”
大象的鼻子往上一伸,月亮轻轻地往上一跳。
大象够不着,它叫来了长颈鹿。然后长颈鹿叫来了斑马,斑马叫来了狮子,狮子叫来了狐狸,狐狸叫来了猴子,猴子叫来了老鼠。
月亮看着老鼠,心想:“这么个小不点儿,
肯定捉不到我的。”月亮已经玩累了,这回它
没有动。想不到,咔嚓! 老鼠咬下一片月亮。
它给动物们都分了一口月亮,大家都觉得,
这是它们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
一条小鱼看着这一切,怎么也闹不明白:
“为什么它们要那么费力,到高高的天上去摘
月亮?这不是还有一个嘛,喏,就在水里,
在我旁边呀。”
? 第二届日本图画书奖翻译图画书奖
入选日本全国学校图书馆协会“好图画书”
入选日本儿童书研究会/ 图画书研究部编《图画书· 为孩子选择的500 册》
入选日本《亲子共读图画书300 本》
? 日本图书馆协会选定图画书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获奖及推荐记录
月亮的味道
这是一本给几岁孩子看的图画书呢?
请看一位日本的妈妈在亚马逊网站上的留言:
“一开始,是两岁的儿子从图书馆里借回来的,每天晚上,每天晚上让我读给他听。到了还书那天,因为他哭个不停,明知不对,我还是又把它给借了回来。借了还,还了借,这样反复了好几次。到了第六次,我终于下定决心买了一本!接着,又每天晚上一遍一遍地读了半年。六年过去了,即使是现在,我凭记忆还能倒背如流。在这半年里,我又怀上了女儿。女儿一岁的时候,伸手去拿的婴儿图画书,绝对是这一本!为什么?因为还是在妈妈的肚子里时,就喜欢上了这本图画书……”
给幼儿看的图画书有那么多本,为什么偏偏
这一本让这对小兄妹如此痴迷呢?
不是读了一遍,是上百遍。
不是读了一天,是上百天。
找不出别的理由,其实也没有别的什么理由,
就是两个字:童趣。即使是在童趣这个词被用得泛滥成灾的今天(几乎所有关于童书的书评里,都会毫不吝啬地用到这个词),我们还是要慎之又慎地说,《月亮的味道》是一本真正充满了童趣的书。
幼儿喜欢它,理由之一是——
这是一本关于吃的书。对于一个幼儿来说,吃,恐怕是他最感兴趣的事了。香蕉,吃过。苹果,吃过。
纸……吃过。妈妈的手指……也吃过。可是,夜晚高高地挂在天上的月亮,却没有吃过。月亮是什么味道呢?圆圆的、黄黄的月亮,是像饼干一样脆脆香香的,还是像橘子一样甜甜酸酸的呢?
一个幼儿冒出这样的念头来,实在是再自然不过了,从吮吸妈妈的乳汁开始,孩子们不就是从吃来接触和认识我们身边的这个世界的吗?
波兰画家麦克· 格雷涅茨笔下的这个大月亮,画的也确实是“好吃”,想不让幼儿流口水都难。
你看,它薄薄脆脆的,像不像薯片?像不像那种咬在嘴里咔吧咔吧直响的薄脆饼?难怪开头一上来那个跨页的大画面上,会有那么多动物的眼睛在黑夜里觊觎着月亮。你听到它们在说什么了吗:
“月亮,是什么味道呢?是甜的,还是咸的呢?真想尝一小口啊!”哈,我们仿佛已经听到它们咽口水的声音了!到后来,当故事里的小老鼠咔嚓一声咬下一小片月亮时,不只是故事之外的幼儿,相信我们每一个大人的心中,也都会响起脆脆的一声:“咔嚓!”为了追求这种薄薄脆脆,谁看了谁都禁不住想摸一把、咬一口的质感,画家特意选用了一种凹凸不平的画纸来画月亮。看来,画家的目的是达到了。
幼儿喜欢它,理由之二是——
这是一本关于玩,也就是游戏的书。除了吃,
幼儿醒着的时候,另外一件头等大事就是玩了,就是游戏了。
这本书太好玩了。首先,为了能够到月亮,
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月亮看着老鼠,心想:“这么一个小不点儿,肯定捉不到我的。”
动物们一个叠一个,搭起了天梯。这天梯可真够险的了,被踩在最下面的,不是大象,而是一只小小的乌龟。乌龟不会被压瘪吗?不会。你看,一页一页地翻过去了,天梯不但没有倒,反而越竖越高了!乌龟叫来大象、大象叫来长颈鹿、长颈鹿叫来斑马……这唤来一个个伙伴加入游戏的场面,也会让幼儿们倍感亲切。不过,要说这个故事最最能让幼儿开心的地方,还是在结尾,当那只长着一对粉红色大耳朵的小老鼠爬上天梯时,谁也没有看好它,可偏偏是它破坏了游戏的规则,出其不意地一口咬下了一片月亮(可是我们能忍心责怪它吗)。不要说小读者了,就连月亮都惊愕了,不不,还不是惊愕,是快要哭出来了。你看月亮的表情,嘴角本来是弯成一个“︶”,这下却弯成了一个“︵”。
尝到了月亮的味道,动物们一个挤着一个心
满意足地睡着了。这时候的月亮变成了一牙弯月,画面的颜色也充满了温暖的色调。本来,故事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可是,作者不干,突然又甩出这样一句话来:一条小鱼看着这一切,怎么也闹不明白:“为什么它们要那么费力,到高高的天上去摘月亮?这不是还有一个嘛,喏,就在水里,在我旁边呀。”
水里的月亮能吃吗?
不知这个问题对幼儿来说是不是太深了一点。
这本图画书真是好,既好吃,又好玩,还让
人动脑筋。
说到动脑筋,这本图画书还有一个地方值得
让人动动脑筋——你看第一个画面上,黑夜里一共有九双动物的眼睛觊觎着月亮。可你数一下,海龟、大象、长颈鹿、斑马、狮子、狐狸、猴子和老鼠,一共才八只动物啊!噢,你是不是忘了算上那条鱼了呢?
麦克·格雷涅茨
1955 年出生于波兰华沙。在华沙艺术学院学习期间,他曾为戏剧和电影画过海报,参与过波兰电视台的电视剧制作,积累了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毕业后,他在经历了多种艺术尝试之后,开始将心血集中在了图画书的创作上。这个选择让他如虎添翼,并在与波兰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合作中一举成名。1985 年,他移居美国,与美国的各大著名媒体合作,如《纽约时报》等,他的名字很快引起了西方各界的关注。主要作品有《早安,晚安》、《你在口袋里放了什么?》。
自2001 年起,他一直住在日本,与日本的许多作家合作过图画书。他与细野绫合作的《彩虹色的花》,曾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过中文版。
[ 美] 佩吉· 拉特曼(Peggy Rathmann)/ 文· 图Good Night,Gorilla
G。 P。 Putnam's Sons 1994
南海出版公司 爱心树/ 译 2010
夜深人静,一个身穿绿色制服的动物园管理人去跟动物们一一道晚安,他困得眼睛都睁不开了,没有发现大猩猩偷走了他挂在身后的一串钥匙。
调皮的大猩猩从笼子里溜了出来。它悄悄地跟在管理人的身后。当管理人对大象说完晚安之后,大猩猩把大象放了出来;当管理人对狮子说完晚安之后,大猩猩把狮子放了出来;当管理人对长颈鹿说完晚安之后,大猩猩把长颈鹿放了出来……就这样,当管理人在月光下向家里走去时,他没有发现小老鼠、大猩猩、大象、狮子、长颈鹿、鬣狗、犰狳,一长串的动物跟在他身后回家了!
管理人上床睡觉,大猩猩也钻到了被窝里。
当他的妻子对他说“亲爱的,晚安”时,从黑暗中同时传来了七个声音:“晚安!”她吃了一惊,于是拉开了灯。她没有慌张,也没有叫醒酣睡的丈夫,而是自己牵着大猩猩的手,又把动物们送回到了动物园里。
不过,她没有发现大猩猩又悄悄地跟了回来。
而且还比她先上了床!
1994 年美国图书馆学会年度好书推荐
1994 年美国《出版者周刊》Cuffie 奖
1994 年美国儿童图书中心期刊“蓝丝带”奖
1995 年美国《号角书》杂志年度好书
入选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100种图画书”
入选美国收录44 部“20 世纪最重要的图画书”的《20世纪童书宝库》
入选日本全国学校图书馆协会“好图画书”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获奖及推荐记录
晚安,大猩猩
“《月亮晚安》,对你来说是不是太沉静了?那么,这里有一个更有活力的就寝时间的故事——”
这是美国《儿童图书中心期刊》的一句书评。
玛格丽特· 怀兹· 布朗和克雷门· 赫德的《月亮晚安》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睡前故事,就是那个小兔子对房间、月亮一一道晚安的静静的故事。
而佩吉·拉特曼这本《晚安,大猩猩》,不但不“静”,反而有点“闹”,这样一个又生动又好笑的故事,可以称之为“睡前故事”吗?不用怀疑,一个妈妈在网上留言说:“《晚安,大猩猩》是我儿子的超爱,现在每当我告诉他‘妈妈要念《晚安,大猩猩》’时,他就会立刻就位,准备睡觉,大概念上个两三遍,他就睡着了!猜猜看他最喜欢哪一页?……对了,就是整页一片漆黑,只有两个圆眼睛的那一页!”
月光下,动物们一个个随着疲惫不堪的管理
人走进了家门……本以为这梦幻一般的色彩会陪伴到故事的最后,可谁想到睡眼惺忪的管理人妻子说了声“晚安”,右手拉下床头的荧光灯时,它突然中断了,画面陷入了一片黑暗。这太出乎意料了,画面上只剩下了七个类似于漫画中的白色对话方框。这七个声音来自于床上床下七个不同的方向,框里的“晚安”也大小、粗细不同。
在这一页之后,还是一片黑暗,而且黑暗的
面积还扩大了,横长的画面上只剩了一对倒竖起来的圆眼睛。精彩!可以说这是全书最精彩绝伦的高潮了!细细想来,这两个画面来得并不突兀,既在情理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熄灯之后,当然是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了。再小的孩子也知道那七个声音分别是来自于地板上的长颈鹿、大象,床头柜上的小老鼠,床上的大猩猩以及床边的狮子与床尾的鬣狗和犰狳,知道那一对圆眼睛是管理人妻子的眼睛。可以想象,这突如其来的黑暗,一定会让第一次读这本书的孩子先是一惊,但紧接着就会发出一阵开心的笑声。他知道,大猩猩它们被发现了!
当然,孩子们喜欢这本书还有另外的理由。
这本书没有几个字,重复来重复去就是一个
“晚安”,完全是靠图画在讲故事,一个正在咿呀学语的幼儿也看得懂。所以有人说:“佩吉· 拉特曼在讲述这个好笑的睡前故事时,更多依赖的是图画而不是文字。”
还有,这是一本让孩子们倍感亲切的图画书。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你注意大猩猩、大象的笼子,它们不但一人一个房间,地上还都扔着玩具。
大猩猩的笼子里是自行车、长毛绒猩猩,大象的笼子里就更有趣了,躺在地上的,竟是图画书《大象巴巴》里的巴巴。这立刻就会让孩子们联想到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动物们跟着管理员一起回家睡觉。
自己的房间。再有,那上床倒头就睡的管理人、拉着大猩猩的手往动物园走的管理人的妻子,也都让孩子想到了自己的爸爸和妈妈。至于它的颜色,例如那一串五颜六色的钥匙和一座座五颜六色的笼子,更是孩子们熟悉的卡通色。
细节,也是这本图画书的迷人之处。《号角书》
杂志对它有一句言简意赅的评价:“许多引人发笑的小细节……而且宁静的故事风格,造就了这本杰出的图画书。”像《月亮晚安》一样,这本睡前故事也有太多变化的细节了——眼尖的孩子一眼就会发现那个粉红色的气球向月亮飘去,它贯穿全书,最后变成了一个粉红色的小点,飘过月亮。
床头柜上的闹钟的指针也在不断变化,大猩猩坐在床上哈欠连天时,它指着11 点,而当最后大猩猩在床上发出阵阵鼾声时,它告诉我们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十五分钟。也别漏过了墙上和床头柜上的照片,那上面有管理人妻子为大猩猩喂奶时的照片,还有他们夫妇和大猩猩的合影。
要说最吸引孩子们的,恐怕还是套在大故事
里的小故事——小老鼠和香蕉的故事了。尽管不那么引人注目,但小老鼠从一开始就出现在故事里了:第一个画面,它站在锁上咬断了坠着气球的香蕉;第二个画面,它抱着香蕉下到了地上;第三个画面,它把香蕉扛了起来;第四个画面,它开始拖香蕉……而到了最后一个画面,它已经和大猩猩一起,挤到了管理人和他的妻子之间,香蕉也被吃掉,香蕉皮丢到了被子上面。
说到这些,难免让人又一次想到《月亮晚安》,因为那本书里也有月亮、闹钟和一只贯穿全书的小老鼠。这或许不是一次偶然的巧合,而是作者在向大师致敬。1947 年《月亮晚安》问世时,佩吉·拉特曼还没出生,也许她童年时是看着《月亮晚安》
入睡的吧!
佩吉·拉特曼
1953 年3 月4 日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首府圣保罗市。她和两个兄弟及两个姐妹在圣保罗的郊区长大,童年生活非常快乐。她回忆道:“在夏天,我们懒洋洋地躺在塑料的游泳池里,一杯接一杯地灌着苦艾饮料。在冬天,我们用冰雪雕塑各种巨大的动物。日子过得快活极了。”
她从小就显露出了非凡的绘画才能。她的一个侄女曾为《号角报》写过这样一个故事,说佩吉· 拉特曼的哥哥上九年级时要竞选学生会主席,于是,正在上七年级的她为他画了许多张竞选海报,张贴在学校各处的墙壁上。结果哥哥竞选成功,海报却一张也不见了,原来都被同学们揭回家收藏去了。
她在她的网站上这样写道:“在Otis Parsons 的头三个星期,我都在抄袭同班同学所写的故事。后来老师告诉我,即使是一个刚开始写作的人,也能创造出一个新的人物,只要这个人物是作者最神秘的奇思妙想产生出来的。我找到了!一个酷爱剽窃的小女孩!我不想让别人知道那就是我,所以我把这个人物画成了我妹妹的样子。”在这个创意下诞生的《一味抄袭的鲁比》一书,为她赢得了1991 年《出版者周刊》的年度Cuffie 奖,她也因此被评为“最有潜力的新人”。之后她新作不断,屡获大奖肯定。1996 年出版的《巴警官与狗利亚》更是一举囊括了包括当年凯迪克奖金奖在内的十一项大奖。
[ 爱尔兰] 山姆· 麦克布雷尼(Sam McBratney)/ 文[ 英] 安妮塔· 婕朗(Anita Jeram)/ 图
Guess How Much I Love You
Wlker Book Ltd。UK 1994
明天出版社 梅子涵/ 译 2006
1996 年美国图书馆学会年度好书推荐
1996 年美国《出版者周刊》年度最佳图书
1996 年美国书商协会年度童书奖
入选美国《出版者周刊》“所有时代最畅销童书”第56 名? 入选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推荐的100 本最佳童书? 入选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教师们推荐的100 本书”
入选美国全国教育协会“孩子们推荐的100 本书”
入选美国收录44 部“20 世纪最重要的图画书”的《20世纪童书宝库》
小栗色兔子该上床睡觉了,可是他紧紧地抓住大栗色兔子的长耳朵不放。他要大兔子好好听他说:“猜猜我有多爱你?”“哦,这我可猜不出来。”“这么多。”小兔子把手臂张开,开得不能再开。
可大兔子的手臂要长得多,他说:“我爱你有这么多。”
“我的手举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 小兔子说。“我的手举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大兔子说。
小兔子又是倒立,又是跳,但他总是比不过大兔子。
“我爱你,像这条小路伸到小河那么远。”小兔子喊起来。“我爱你,远到跨过小河,再翻过山丘。”大兔子说。
小兔子困了,他看着天空说:“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说完,他就闭上了眼睛。大兔子把小兔子放到叶子铺成的床上,低下头来,亲亲他,对他说晚安。然后,他躺在小兔子的身边,微笑着轻声说:“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再从月亮上回到这里来。”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获奖及推荐记录猜猜我有多爱你
这是一本诞生于英国的图画书。
头一眼看到这本风靡世界的图画书的时候,
或许有人会失望。它实在是太其貌不扬了,封面是那种旧旧的颜色,两只兔子画得一点也不可爱,特别是那只大兔子,挺直了身子就像一个山妖……然而读到一半,你就会爱上它,一生都不会忘记这个故事了。你会恍然大悟:啊,原来爱还可以这样告白!
这是一个表达爱的故事。
“猜猜我有多爱你?”“哦,这我可猜不出来。”
……其实,这不过是临睡前一对父子(或母子)最平常不过的对话了,但童心未泯的山姆· 麦克布雷尼却借一大一小两只兔子之口,把生命中那种最原始的父子(或母子)之情浓缩在短短的一段对话里了!当小兔子拼命往两边张开双臂,说“我爱你有这么多”时,我们不禁哑然失笑:爱,还可以这样来衡量吗?可对于一个幼儿来说,这样的比喻可能是再直接不过的了。接龙游戏似的比喻一个接着一个,天真、智慧、让人发噱,却又是那么温情感人。小兔子不管怎么比,他的爱永远也比不过爸爸来得多、来得高、来得远,最后,他终于在一片酽酽的父爱的包裹之下睡去了。不过,山姆· 麦克布雷尼在结尾又添上了一句神来之笔:“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再从月亮上回到这里来。”
这句“再从月亮上回到这里来”,让它
经典永恒了!
这个天上挂着一弯月牙的晚上,小
兔子一定睡得很甜,因为他知道这个
世界上有一个人更爱他。
一个这样简单的故事,却表达了
人类最复杂,也是最伟大的一种情感。
书的封底有一段话说得非常好:“当
你很爱、很爱一个人的时候,也许,
你会想把这种感觉描述出来。可是,
就像小兔子和大兔子发现的那样:
爱,实在不是一件容易衡量的东西。”
与山姆· 麦克布雷尼那充满了童稚的文字相得益彰的,是安妮塔· 婕朗那天然质朴的水彩画。
安妮塔· 婕朗不是一个喜欢喧宾夺主的画家,她不想让自己的画太抢眼,不想让自己的画盖过文字的风头,所以她没有使用浓墨重彩,而是特意小心翼翼地挑选了三种近乎苔藓色调的原色:
土色、淡橄榄绿色和暗蓝色。土色画兔子、大树和栅栏,淡橄榄绿色画草和树叶,暗蓝色画天。
其实,这也正是安妮塔· 婕朗成为世界级画家的过人之处,因为她知道这已经是一个爱意绵长的故事了,这样做,恰到好处地冲淡了故事的甜腻。
再看她笔下的两只兔子。
一大一小两只兔子,也是画得相当拙朴,少
许土色加上一个钢笔墨线勾画出的轮廓,就是他们的全部了。看得出,安妮塔·婕朗是在追求神似,不是形似,她似乎更希望读者走进两只兔子的内心世界,而不是在他们迷人的外形上流连忘返。
应该说,她的目的是达到了,她画活了两只父子情深的兔子。正如亚马逊网站上的一段书评所说:
“安妮塔· 婕朗的画充满了活力,即使是最苛刻的读者也一定会呀地发出惊叹。画中的兔子富于表现力,惹人爱怜,越看越让人喜欢。”
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山姆·麦克布雷尼
1945 年出生于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他在爱尔兰的著名学府都柏林主日学院求学多年,后成为职业作家。继《猜猜我有多爱你》之后,他又与安妮塔·婕朗合作了《你们都是我的最爱》。
安妮塔·婕朗
一个英国朴次茅斯的本地人,在曼彻斯特工艺专科学校学习过美术。当她还是一个学生的时候,就为孩子们出版了第一本书。如今,她和家人及形形色色的宠物(包括两只癞蛤蟆、一条蜥蝎、一条蛇和一只产于北美洲的箱龟)居住在北爱尔兰,她最大的一个愿望就是将来能建立一个野生动物保护区。其主要作品有《亲亲晚安》、《塞姆,你觉得不舒服吗?》、《小兔,我的甜心》。
与山姆· 麦克布雷尼的文字一样,安妮塔· 婕朗的画里也时不时地透露出一种让人忍俊不禁的俏皮。你看,当大兔子伸开双臂说“我爱你有这么多”,当大兔子举起了胳膊说“我的手举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时,大兔子与小兔子简直是不成比例了,小兔子那么矮,而大兔子顶天立地,看上去就宛如一个高耸入云的巨人。这种夸张而又悬殊的比例,或许在幼儿的眼中看上去并不那么怪诞吧!因为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没有什么能高过父亲了,这种不真实的比例反而让他们有一种安心感。
美国的《出版者周刊》推荐说:“这是一篇经
久不衰的睡前故事。”
是的,《猜猜我有多爱你》不只有一个单纯、
温馨的故事,粗大的字体和不断反复的叠句,最适合父母和孩子紧紧地依偎在床上,在熄灯之前一遍又一遍地轻声朗读了。还有什么比告诉孩子我爱你,更能让孩子安心入睡的呢?说到这里,我们又要禁不住说到安妮塔· 婕朗的画了,她那柔和的色彩以及大面积的留白和接近单色的背景,都与“睡前故事”这个样式十分吻合,营造出了一种恬静的视觉效果,一点都不刺眼。
还有,当你给孩子读这个睡前故事时,千万
不要漏看了它的扉页,就是翻开封面之后写着书名的那一页。
这本书实际上有两个扉页,第一个是张单页,
第二个是一个带版权页的跨页。你注意,在第一张扉页上,作者画了一只小兔子骑在一只大兔子的脖子上。你看,这时的大兔子是静止不动的,而且大兔子和小兔子的头都扭了过来,一双黑点似的眼睛望着书外,也就是故事之外的你,似乎在询问你:“嗨,你准备好了吗?”原来他们是在邀请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名叫《猜猜我有多爱你》
的故事里。当你翻过这一页,你会看到一连三幅充满了动感的小图——大兔子背着小兔子扬起了后腿、准备起跳、猛地往斜上方一蹿……这其实是一个连贯的起跳动作——这一跳,两只兔子就跳到了后面的正文里。
于是,我们看到小兔子紧紧地抓住了大兔子
的长耳朵,听到他问爸爸:“猜猜我有多爱你?”
[ 德] 阿梅丽· 弗里德(Amelie Fried)/ 文[ 德] 雅基· 格莱亚(Jacky Germany)/ 图
Hat Opa einen Anzug an?
Carl Hanser Verlag München Wien 1997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王莹/ 译 2007
1998 年德国青少年文学奖图画书奖
? 德国“最美丽的书”奖
? 德国驴耳朵杂志“不同凡响奖”
? 世界最美丽的图画书奖
? 德国莱比锡“杰出艺术作品奖”
“爷爷有没有穿西装?”布鲁诺踮起脚往棺木里看,可他太矮了,只能看见一双黑皮鞋。哥哥说爷爷已经离开他们了,可爷爷根本就没有离开过,爷爷躺在那里已经有好几个小时了。有人把布鲁诺举了起来,爷爷果然穿着一身西装。“爷爷根本没死,只不过是睡着了!”他大声说着。
布鲁诺是个很小的小男孩,他无法理解“人死了”是怎么回事。葬礼之后,他问爷爷现在在哪里。哥哥说在墓地,爸爸说在天堂,妈妈说两个答案都对,可他知道一个人不可能同时身在两处。
布鲁诺把爷爷的照片贴在胸口,他很生气,爷爷说好要教他钓鱼的,可爷爷现在死了、走了,永远不再回来了。突然间,他不再生气了,只有无尽的悲痛涌上心头,爷爷死后,他第一次哭了。开始时,他每做一件事时都会觉得胸口隐隐作痛,好像那里有一个洞似的。他每天晚上入睡前,都会看着爷爷的照片,对爷爷说:“我不会忘记你的!”他还会到墓地去看爷爷,和爷爷说话……
有一天,爸爸说:“爷爷是一年前的今天去世的。”布鲁诺这才发觉胸口的疼痛已经消失了,不再生爷爷的气了,只是还有些悲伤。
又有一天,米茨姑妈生了个小宝宝,妈妈看着小宝宝说:
“也许爷爷又回到我们中间来了。”布鲁诺吃了一惊,又仔细看了小宝宝一眼——不,一点儿也不像,这不是爷爷。爷爷要大得多。
更重要的是,爷爷穿着西装和黑皮鞋。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获奖及推荐记录
爷爷有没有穿西装?
死亡,曾经是图画书的一个禁忌话题。
尽管后来有许多作品都小心翼翼地触及这个
沉重的话题,但大多还是把叙述的重点放在了如何治愈悲伤、走出死亡的阴影之上。一碰到诸如死人、棺木以及葬礼之类的场景,不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就是匆忙远远地绕开了。
不好写。这类描写确实棘手,写过了头,阴
霾重重,让人觉得吓人恐怖,甚至会在孩子那幼小脆弱的心灵上留下一个永远的创伤。
钦佩阿梅丽· 弗里德和雅基· 格莱亚这两个
人的勇气,她们没有逃离,不但写出了小男孩布鲁诺的爷爷躺在棺材里的情景,而且还画了出来。
因为她们知道,逃离不是选择,一个孩子在成长中不可能不面对死亡,而一个人躺在棺木里,就是孩子对死亡最初,也是最直接的概念。不过,阿梅丽· 弗里德还是很体恤小读者,避开了一片哭泣声,而是让天真可爱的布鲁诺提出了一个天真可爱的问题:“爷爷有没有穿西装?”这个开头实在是太绝了,一下子就化解了孩子们对于死亡现场的恐惧。同样,雅基· 格莱亚的画也有意识地冲淡了这种恐惧。第一个画面她只画了一块板和一双鞋,完全看不出来是棺木;第
二个画面虽然画出了躺在棺木里
的爷爷,但因为选取了一个俯瞰
的角度,加上被人举起来的布鲁
诺又充满了动感,小读者的视线
更多的是被布鲁诺的红头发吸引
了过去。
阿梅丽· 弗里德的文字给我
们留下了这样一种感觉:体贴、
细腻、循循善诱而又时不时地闪
耀着一种童真的俏皮,打个比方,
就仿佛黑暗中有一个温柔的女性
牵起了你的手,慢慢地走出黑暗,
走到外面的阳光下……
布鲁诺是整本书的灵魂。
阿梅丽· 弗里德透过这个小男孩的眼睛来看待死亡,让他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看似天真但却难以回答的问题:“人死了是怎么一回事?”“爷爷在天堂还是在墓地?”“什么是灵魂?”其实,许多图画书中的主人公都提出过类似的问题,比如玛丽亚· 雪端夫的《什么是天堂》里的小女孩,就与她妈妈长篇大论地讨论过天堂。无一例外,大人们都会尽可能形象地回答这些抽象的问题,但布鲁诺与别的书里的人物不同,他从不满足于大人们的解释,每一次都要得到一个他能够理解的答案,哪怕是对大人的解释再做一遍诠释。比如大人说爷爷又在墓地又在天堂,他就不信,还振振有词地说一个人不可能同时身在两处。妈妈说他不懂得什么是灵魂,他会说灵魂就是爷爷身上那些让我喜欢的东西。
这样一个故事,是很容易流于说教的,但阿
梅丽· 弗里德没有把布鲁诺概念化。她以一种女性的纤柔,把布鲁诺认识死亡的过程写得细腻极了,不仅仅是写出了布鲁诺不接受爷爷的死、布鲁诺的回忆、布鲁诺的愤怒、布鲁诺的第一次流泪、布鲁诺胸口的洞……还穿插进布鲁诺种种孩子气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爷爷根本没死,只不过是睡着了!”布鲁诺叫起来。
的举动(比如在悲痛的葬礼队伍中发出笑声),一个红头发的小男孩的形象跃然纸上。最后那一笔,更是精彩,一个新生儿呱呱坠地了,于是,“生”
在这里与开篇的“死”首尾呼应,完成了生命是一个轮回的比喻。
据说是阿梅丽· 弗里德发现
了雅基·格莱亚。雅基·格
莱亚也的确没有让
她失望, 她
用浓烈
的深棕色油彩,张力十足的刮擦,再加上抽象变形的手法,把这个关于一个孩子面对死亡的故事表现得完美无缺。正如人们所评论的那样:“有时图画比文字更能表达作者想要传递的信息。雅基·格莱亚笔下的布鲁诺有着一张圆圆的月亮脸,天真无邪地穿梭在葬礼之间。棕色的基调、粗
粗的线条,画出亲人故去,面对死亡
的情节。阿梅丽· 弗里德与雅基· 格
莱亚完美的演出,成功地将人们压
抑的情绪释放了出来。”
这本书得到了一连串美丽的大
奖,不过它也不是没有缺点,至少
作为一本给孩子看的图画书,它的
文字稍嫌长了一点。
阿梅丽·弗里德
1958 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她在慕尼黑攻读戏剧学、新闻学、艺术史及意大利文。之后在慕尼黑学院完成电视及电影的课程。她是一个令人惊异的女性,曾在许多领域显露出其才华,她做过时装顾问、电影剧本作者和记者,还曾主持过ZDF 电视台的《古典歌剧现场转播》,得过格林奖。目前为自由作家,与丈夫及两个孩子住在慕尼黑。《爷爷有没有穿西装?》是她第一本童书。
雅基·格莱亚
1964 年出生于德国。她在大学主攻动画,1995 年开始涉足图画书,目前她已经画了四十多本图画书,且屡次入围德国图画书奖。除了这本《爷爷有没有穿西装?》,她还曾与1996 年国际安徒生奖作家奖得主尤里· 奥勒夫合作过图画书《又小又大的女孩》、《T 恤上的狮子》。
爷爷去了天堂,没有人教布鲁诺钓鱼了。
大卫的妈妈总是对大卫说:“大卫,不可以!”
大卫伸着舌头,站在椅子上颤颤巍巍地去够糖罐,妈妈厉声说:“大卫,不可以!”
大卫一身泥污回家,客厅的地毯上留下了一串黑脚印,妈妈厉声说:“大卫,不可以!”
大卫在浴缸里闹翻了天,水流成河,妈妈厉声说:“大卫,不可以!”
大卫光着屁股跑到了大街上,妈妈厉声说:“大卫,不可以!”
……
大卫在屋子里打棒球,把花瓶打
破了。这下可闯下大祸了,大卫被
罚坐在墙角的小圆凳上,流眼泪
了。于是,妈妈对他说:“宝贝,
到这儿来。”妈妈给了他一个温暖
的拥抱,对他说:“大卫乖……我
爱你!”
[ 美] 大卫· 香农(David Shannon)/ 文· 图No, David!
Scholastic 1998
河北教育出版社 余治莹/ 译 2007
1999 年美国凯迪克奖银奖
1999 年美国图书馆学会年度好书推荐
1998 年美国《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图画书
入选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100 种图画书”(修订)
? 第七届日本图画书奖读者奖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获奖及推荐记录
大卫,不可以
《大卫,不可以》获奖无数,甚至包括了凯迪
克奖银奖的殊荣。不过,让它的作者大卫· 香农喜出望外的是,这本书在日本才发行一年,就得到了第七届日本图画书奖读者奖。这是孩子们自己投票选出来的奖,接到获奖通知,大卫· 香农还特意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回信:“谢谢你们说‘Yes,David’!没有什么比知道任何一个国家的孩子都是一样的这件事,更让我高兴了……”
和孩子们的反响不一样,许多大人看了这本
图画书,或许会紧皱眉头:这画的叫什么啊,一点都不可爱。你看,大卫圆圆的大脑袋上长着几根又稀又粗的头发,三角鼻子,一张嘴还满口尖牙,看上去简直就宛如一个小恶魔。亚马逊网站上的书评人说得就更加过火了:“家长可能会很快下结论说这个故事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东西,不就是讲一个整天捣乱的坏小子的故事吗?以大人的视角看,大卫画得确实令人不快,他长着土豆脑袋,野性未驯的眼睛,露着凶巴巴的尖牙,脸上还挂着邪狂的微笑……”
书里的这个大卫,画得一点都不专业,既稚
嫩又夸张,看上去就仿佛是出自一个五岁孩子的涂鸦。事实也确实如此,《大卫,不可以》确实是作者大卫· 香农模仿自己五岁时的一次涂鸦而创作的。他五岁那年,画了他一生中的第一本图画书,记录了一件件他妈妈不允许他做的事情。每一幅画上都写上了“No”和“ David”,因为那是他当时唯一会拼写的两个字。许多年后,当他早就遗忘了自己的这本涂鸦之作时,他的妈妈却把它寄给了他。于是,在隔了三十九年之后,长大成人的大卫· 香农终于让自己童年的涂鸦重见天日,以这本《大卫,不可以》来和我们一道分享这段温馨的成长回忆。
他在谈到创作这本书的心得时说:“《大卫,
不可以》是基于我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创作的一本书。当我准备把它画成一本图画书时,我把大卫画成了一个相当现实的孩子——像我通常画的那样的孩子。与我小时候的原稿相比,这个大卫完全没有个性,一点都不鲜明。如果没有圆脑袋和尖牙,我就无法把他画出来。所以我就试着像一个五岁孩子那样去画他,于是他一下子就变得生动起来了!”
美国教育世界网站在说到这本书时,一上来
头一句话就是:“Yes! ——Everybody Will Love No,David!”是的,每一个孩子都会喜欢《大卫,不可以》,喜欢这个天真无邪、把家里搞得一团糟的小男孩,因为那让他们觉得又开心又释怀,世界上又有哪一个孩子不渴望像大卫一样随心所欲地游戏呢——在墙壁上乱写乱画、把浴室变成一个沼泽地、头戴铁锅敲得叮当乱响……可惜的是,他们永远也不能为所欲为,他们的妈妈也像大卫的妈妈一样,无处不在,永远是跟在他们的屁股后面喊:“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其实,作者不单是让孩子透过大卫看到他们自己的身
影,也让每一个大人看到了自己的童年时代。是啊,我们不都是在妈妈的“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的警告与斥责声中长大的吗?
整本书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故事,只是一幅
幅妈妈对大卫说“不可以”的画面,有人说这是一个关于永恒的“不可以”的盛大庆典,还有人说这是一个真正的关于“不可以”的百科辞典。
怎么说都不过分,因为大卫· 香农精准地抓
住了大卫脸上的表情,对每一种“不可以”的微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大卫在屋子里打棒球,把花瓶打破了,被罚坐在墙角的小圆凳上。
妙差别都作出了恰如其分的诠注。难
怪会有书评人说:“书中最出色的部
分就是大卫的脸部表情!它们意味深
长地展现了童年时那种无辜,或者至
少有那么一点无辜的行为是如何激起
大人说出可怕的‘不可以’来的!我
们看见小大卫在地毯上留下黑黑的脚
印后,脸上却是一种木讷的无辜表
情——即使是面对无可辩驳的证据,
他也依然如此!我们还目击了他用
盘子里的食物制造出一个小人偶的快乐。我们看到他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被关进自己房间时的沮丧,那时他心爱的电视节目就要开演了!最后,我们看见了一个深感悔悟的大卫坐在角落里,眼泪汪汪的,他的身边是一地花瓶碎片。”
说到表情,我们不能忘记了另外一个人物。
这个故事里有一个人始终深藏不露,不要说表情了,就是连脸都没有在画面中出现过,对了,这个人就是对大卫说“不可以”的妈妈。事实上,尽管这本书差不多每一页都重重地
回响着“不可以”的声音,但是,
说“不可以”的妈妈只出现过一次,
还不是在正文里,只是在扉页上与
我们打了个照面而已——穿着一条
绿裙子的大卫妈妈的脸被截掉了,
露出胸部以下的大半个身子站在那
里。看不见脸又有什么关系呢?从
她双手叉腰、左脚向上跷起的那个
样子,我们已经可以想象她被气成
什么样子了。
当大卫的妈妈再一次出现时,已经到了最后
一页。大卫被妈妈紧紧地搂在怀里,幸福地闭上了眼睛,妈妈一句“Yes, David… I love you”,顿时就化解了大卫所有的眼泪和委屈。这一笔太温情了,整个故事跟着急转直下,一个童年恶作剧的故事就收场于这样一个爱的动作。我们依然看不见妈妈的脸,但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出来,这时,她一定不再是气得七窍生烟了,一定是一脸的爱怜。
大卫·香农
1959 年出生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在华盛顿州的斯波坎长大。他从小就喜欢棒球和画画,在家人的鼓励下,他选择了加利福尼亚的帕萨迪纳艺术中心设计学院。获得美术艺术学位之后,他又一个人去了纽约,在那儿继续画他的插图。他先是为《纽约时报》、《时代》、《滚石》
画一些政治色彩浓厚的插图,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为朱丽丝· 莱斯特的《美洲豹有多少斑点?》配了插图,这本书获得了当年的美国图书馆学会优秀童书奖。
1994 年,他自写自画了《乔治· 拉德伯姆如何救了棒球》,这是他独立完成的第一本图画书,是《纽约时报》的年度最佳图画书。不过,真正让他一举成名的,还是那本畅销至今的《大卫,不可以》,它为他赢得了1999 年的凯迪克奖银奖。因为孩子们反响强烈了,他又把大卫的故事写成了一个系列,它们分别是被评为《出版者周刊》“每周好书”的《大卫上学去》、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的《大卫惹麻烦》以及一系列新作。除了这个“大卫系列”,他还出版了《下雨了》、《鸭子骑车记》等多部作品。
现在,大卫· 香农这个狂热的棒球爱好者和垒球运动员,和妻子海蒂、他们的女儿埃玛,还有他们的狗住在洛杉矶。
[ 美] 伊恩· 福尔克纳(Ian Falconer)/ 文· 图Olivia
Atheneum Books 2000
河北教育出版社 郝广才/ 译 2007
奥莉薇是一只猪小妹,她擅长很多事情,要说最拿手的一件事就是把人累昏,甚至常常把自己也累昏!
她会涂妈妈的口红、穿上妈妈的高跟鞋照镜子,还会吓弟弟。要是出门,她还会把所有的衣服都拿出来穿一遍。晴天妈妈会带她去海边,她会把自己晒成一条大热狗,而下雨天,她则会去参观美术馆。她喜欢直接走到埃德加·德加的《芭蕾排演》面前,那是她最喜爱的一幅画,她幻想自己有一天也能成为一名芭蕾舞演员。不过有一张画她老是搞不懂,就是杰克逊·波拉克的《秋天的韵律30 号》,她对妈妈说,这样的画,我只要五分钟就可以画一张一模一样的。回到家里,她就真的在墙上画了起来。到了晚上睡觉时间,她会抱过来一大堆书:“今天讲这五本故事书就好了,妈咪!”
妈妈说:“不行,只能讲一本。”“四本!”“两本。”“三本好不好?”“唉!好吧,只能三
本哦!”
讲完了书,妈妈会给奥莉薇一个晚安亲亲:
“小可爱,你知道你快把我累昏了吗?不过妈妈还是好爱你。”奥莉薇也给妈妈一个好大的晚安亲亲,然后说:“我也好爱你哦!”
2001 年美国凯迪克奖银奖
2000 年美国书商协会年度童书奖
2000 年美国图书馆学会年度好书推荐
2000 年美国《出版者周刊》年度好书
2000 年美国《孩子们》杂志年度好书
2000 年美国“家长的选择”基金会图画书奖
入选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100种图画书”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获奖及推荐记录
奥莉薇
这是一只精力过剩,能活活把人累昏,甚至
把自己累昏的小猪。
而且还是一只猪小妹!
对,这只小猪就是这几年红得发紫的奥莉薇。
奥莉薇三岁,好奇心旺盛,好动,一刻也停不下来,她的拿手好戏就是把一个大人折腾得精疲力竭;她还爱美,出门前要换十六套衣服,常常偷偷地涂妈妈的口红、穿妈妈的高跟鞋;她宁肯一个人在屋子里发疯似的跳现代舞,也不肯睡午觉;她爱幻想,幻想自己有一天成为一名跷起后腿向观众谢幕的芭蕾舞演员;她还会与妈妈讨价还价……这样一个女孩子不是太可怕了吗?不,听听别人是怎样为她喝彩叫好的吧——“……她不是一般的小猪,奥莉薇是个行动派,她会做梦,而且梦想很大;她也接受所有迎面而来的挑战。(《学校图书馆》杂志)”“这只精力充沛的小猪会让全家人捧腹大笑!(《养育》杂志)”“赶快来读伊恩·福尔克纳这本棒透了的书,认识这个令人难忘的猪小妹——奥莉薇。(《出版者周刊》)”
奥莉薇,其实是我们身边所有三岁小孩子的
缩影!
伊恩· 福尔克纳在接受日本《MOE》杂志的
专访时说,他曾经收到过几百封来信,几乎每一个妈妈都在信中这样写道:“我们家孩子的一举一动,简直完全和奥莉薇一模一样!”正因为《奥莉薇》太贴近小孩们的世界了,才唤起了小读者与家长的共鸣,让它迅速蹿红,成为一本世界级的畅销书。
现在,只要一说到《奥莉薇》里的奥莉薇,
就会有人告诉你这是伊恩· 福尔克纳以他妹妹三岁的侄女为模特创作的。这是事实,但当有人问伊恩·福尔克纳《奥莉薇》里是否也有他自传的成分时,他的回答是肯定的:“当然。一个人永远都是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来写作的。我一直是个忙个不停的小孩子——做各种东西。”他还透露说,《奥莉薇》
里的一家人的原型,也是来自他妹妹的家庭,包括猫和狗。
这是一座
舞台。活力四射的
喜剧明星奥莉薇一出
场,就让人笑得喘不
过气来了。开场白说:
“这就是奥莉薇,她会
很多东西哦!”可是你
想得到吗?这位星光灿烂
的女主角最擅长的一件事情竟
是把人累昏!这里画家一口气画了十三只忙得团团转的小猪,有钉钉子的、有倒立的、有尖叫的、有踢球的、有乱跑一气的,还有跳绳的,最后,一只小猪仰面朝天地躺到了地上,旁白写得十分幽默:“她甚至常常把自己也累昏。”涂口红那场戏也让人笑出眼泪,你看她站在镜子前面,两只长耳朵用蝴蝶结扎到了一起,嘴上抹得红红的,脖子上还戴着一串项链;最可气的是她身后的弟弟,不但嘴上,连身上都涂上了口红。戏还没过半,奥莉薇已经在舞台上闹得天昏地暗了,看,她竟然一个人来了一场时装秀,又是比基尼,又是晚礼服,又是光着身子只穿一双红球鞋……天啊,谁家里要是有这样一个狂野的小女孩,她妈妈一定快要疯掉了吧!但奥莉薇的妈妈无怨无悔,晚上她亲了奥莉薇一口,说:“小可爱,你知道你快把我累昏了吗?不过妈妈还是好爱你。”
伊恩· 福尔克纳是怎样看待他塑造的这个角色的呢?他没有把她矮小化,他说他的这本图画书好就好在没有用大人的视线看低了孩子,不仅描绘了孩子有多可爱,还描绘了孩子所拥有的非凡的思考力。
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我们不能不说伊恩· 福尔克纳是一个天才,尽管《奥莉薇》是他的处女作,但它在艺术上完美得几乎无懈可击。
要说最夺人眼球的,就是他在这本用炭笔和
水粉画两种技法画成的图画书里,仅用了三种颜色:黑、白和红。奥莉薇,她的一家人以及背景,都被画成了黑白,而她穿的裙子、游泳衣,踢的球,跳的绳,口红和高跟鞋,则都被画成了口红一般鲜红耀眼的红色,既醒目又抢眼,仿佛她在那里大声宣布:“我才是这本书里的主角啊!”当有人问他“你为什么要选择黑白红三色来画《奥莉薇》,而不是用上所有的颜色”时,他解释说:“摒弃了那些颜色之后,可以帮助你把注意力集中在面部的表情、没有颜色的场景和那些被基本的故事情节所掩盖的细节上。”
还有留白。这本书有大量的留白,绝大多数
的背景都被处理成了白色,给人一种干净、简约的感觉。对此,伊恩· 福尔克纳也有他自己的一套理论,他认为所谓的艺术,最难的地方就是究竟能单纯与明快到什么程度。一旦所有的一切都清楚地呈现在作品里了,故事也就结束了,就没有必要去多想了。而且如果被灌输了过多的信息,孩子们就会陷入一种混乱的状态。
伊恩· 福尔克纳还有一个创举,就是成功地把两幅名画引入到了这本图画书里。法国印象派画家埃德加· 德加的油画《芭蕾排演》就不用说了,好玩的是,他还调侃了美国画家杰克逊· 波拉克一把:奥莉薇站在那幅收藏于大都会博物馆的抽象画《秋天的韵律30 号》面前,看着褐色画布上的一大堆凌乱的线条与色块,对妈妈说:“这样的画,我只要五分钟就可以画一张一模一样的。”回到家里,她就真的在墙上画了起来……童心童语,真是让人又好笑又痛快。因为《奥莉薇》,杰克逊·波拉克这位抽象表现主义的大师还真的在孩子们中间火了起来。不过,说起为什么会选择这幅画,伊恩· 福尔克纳给出的答案倒也出人意料的简单,因为大多数的小孩子看到这幅画时都会说:“我只要五分钟就可以画出来。”
伊恩·福尔克纳
1959 年出生于美国的康涅狄格州。他先后就读于纽约大学以及加州的大学,毕业后为《纽约客》杂志画过插图,在纽约市芭蕾舞团做过服装及舞台设计,还曾经在旧金山歌剧院和英国皇家歌剧院做过舞台设计。
《奥莉薇》是他的第一本图画书,虽小试身手却一举拿下了凯迪克奖银奖。之后,他又陆续出版了以小猪奥莉薇为主角的“奥莉薇系列”:《奥莉薇拯救马戏团》、《奥莉薇的反面》、《奥莉薇数数》、《奥莉薇抢救玩具大作战》。
奥莉薇五分钟就完成了一幅画作。
[ 英] 罗伦· 乔尔德(Lauren Child)/ 文· 图I will not ever never eat a tomato
Orchard Books 2000
接力出版社 冯臻/ 译 2006
我有个妹妹叫萝拉,有时爸爸妈妈让我安排她吃饭,这很难,因为她是个非常挑食的家伙。
她不吃胡萝卜,她说胡萝卜是给小兔子吃的;她不吃豌豆,她说豌豆太小,而且太绿了。
有一天,我对她实行了一个很管用的好方法。
萝拉坐在餐桌边等着吃饭,她说:“我不吃豌豆、胡萝卜、土豆、蘑菇、面条,也不吃鸡蛋、香肠。
我不吃花椰菜、卷心菜、烤豆,也不吃香蕉、橘子。我也不喜欢吃苹果、米饭、奶酪、炸鱼块。并且,我绝对不吃番茄。”
我说:“你说的这些东西我们都没有。”萝拉看着桌面,“可是,为什么这里还有胡萝卜呢,查理哥哥?”我说:“其实那不是胡萝卜,它们是从木星上来的橘树枝!”“如果它们真的都是从木星上来的话,我倒是想尝一尝。嗯,挺好吃的。”萝拉又咬了一口。
就这样,萝拉还吃了“从绿色王国来的绿色圆球”豌豆、“从富士山的山尖上飘下来的云朵”土豆泥、吃了“海底超市里美人鱼时常吃的小食品”炸鱼块。
最后萝拉说:“查理哥哥,再给我一个吃的东西,好吗?”你知道她指的是什么吗?番茄!萝拉说:“当然要吃了,我最喜欢喷水月光。”
她还反问我:“你不会以为它们是番茄吧,查理哥哥?”
2000 年英国凯特· 格林纳威奖
2001 年英国诺福克童书奖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获奖及推荐记录
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
让罗伦· 乔尔德一举成名的《小豆芽,就是
我》,据说早在1995 年她就已经画出了一页的故事,可犹豫来犹豫去,过了五年,英国Orchard Books出版社才迟疑地签下了这本书的版权。故事还算传统,说的是一个名叫小豆芽的女孩,很想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可这在家里根本就不可能。
有一天,她惹下了大麻烦,爸爸罚她一个人在房间里关三个小时,哈,太棒了,这下小豆芽终于有了自己的空间……离经叛道的是她的画,不,这已经不能简单地称之为“画”了——水彩、卡通、照片、拼贴、复合媒体以及电脑合成技术通通都被用上了,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文字也被排得歪七扭八,像是在舞蹈……这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不是太过于复杂了?
然而,与传统经典背道而驰的罗伦· 乔尔德,却赢得了孩子们的掌声!
这一回Orchard Books 出版社的赌注押对了。
即使在今天,罗伦· 乔尔德的图画书看上去依然很前卫、很叛逆,不客气地说,甚至会给人留下一种乱七八糟大杂烩的印象。可是为什么这样一本被贴上后现代主义标签的图画书会受到孩子们的追捧呢?对此大可深信不疑,她有她自己的儿童观,她一直都认为现代的孩子喜欢,也能够理解复杂的图像。或许她是对的,置身于网络时代的孩子们显然是这种“混合了绘画、照片、织品、电脑绘图和不同的字形,制
造出一种剪贴簿的效果和混乱感
觉”的作品的狂热的支持者。一
个大人可能不以为然,但孩子喜
欢,孩子们就是喜欢这种出位的
东西。
《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同
样是一部出位的作品。
这是罗伦· 乔尔德的第三本
图画书,它为她赢得了第一个凯
特· 格林纳威奖,这也是这位美
丽的女画家迄今为止所得到的最高荣誉。凯特· 格林纳威奖评审主席莎拉·威尔基给出了如下的评价:
“罗伦· 乔尔德对儿童内心有深刻的洞察力,善于发掘平凡生活的不凡之处,成为书中的幽默素材。
她选用这个图画书中传统的主题,以非常新奇,具现代感,又犀利的风格来诠释。给读者带来直接的冲击。”
正如莎拉· 威尔基所说的那样,这是一个传统得不能再传统的主题了,并不出位。全世界的小孩子都会喊出“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这样一个挑食的口号来。而且它的叙事风格也谈不上有多么反叛,文字是很俏皮,但也不过就是查理与萝拉兄妹一场充满了想象力与游戏色彩的对话:“你想不想吃来自木星的橘树枝?你想不想吃绿色王国的绿色圆球?……”这样的图画书我们应该不陌生。
其实,说得极端一点的话,《我绝对绝对不吃
番茄》所有的离经叛道都表现在它的技术层面上了。从绘画技法、材料到文字排列,它都与我们司空见惯的图画书来了一次大胆的决裂——查理和萝拉看上去像是用手工绘制出来的,其实就连这两个没有眉毛的卡通人物也是用电脑处理过的。
她说她先用铅笔画人物,接着把它扫描到电脑里,将线条整理清晰,用黑白打印到画纸上,涂上颜色或是拼贴上别的东西之后,再把人物剪下来,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查理说豌豆是绿色小圆球,萝拉说那我就吃一颗看看吧。
扫描到电脑里。她直言不讳地说她喜欢电脑,她承认从第一本图画书开始就一直在使用电脑,“因为它是那样的灵活,它能让整个事情变得流畅——我能够反复修改,直到让我满意为止”。不只是人物,书里的背景(墙纸、地板、富士山和月亮)与道具(兔子、胡萝卜、豌豆和
番茄),也都是先把色纸、花纹
纸或是从杂志上剪下来的照片扫
描到电脑里,再用软件合成。
要说罗伦· 乔尔德最彻底的
反叛,还是她的文字排列,一眼
就可以辨认出来。她实在是受不
了那种一行接一行、一成不变
的老旧的排列方式了,她开始挑
战,开始将文字图像化。比如兄
妹俩把土豆泥想象成富士山飘下
来的云朵那一页,文字被排列成了一座山的形状。
还有大小的变化。比如为了表现妹妹儿语的调子,她就故意把文字写得忽大忽小,甚至歪歪扭扭、加重加黑,重新变化一种字体!所以才会有人说:
“罗伦· 乔尔德让文字都有了表情。”
罗伦·乔尔德
1967 年出生于英国,在西南部的威尔特郡长大。她在家中三姐妹当中,排行老二。她的父母都是教师。父亲是一位美术教师,她在他教书的学校上到六年级。她曾在英国曼彻斯特工艺学校和伦敦艺术学院主修插画和复合媒体,但她说她在学校没有学到很多东西。离开学校之后,她花了六个月的时间去旅行,因为她拿不准接下去该从事什么职业。她与人合资创办了“Chandeliers for the People”公司,设计制作别致的灯罩。她还为设计公司“Big Fish”工作。
在与一位生意经理谈话后,出现了转折点,那位经理建议她去给儿童书画插图,其结果就是1999 年她出版的自写自画的《我想养宠物》。
也是这一年,她酝酿了许多年,因为风格太前卫而一直让出版社犹疑不决的《小豆芽,就是我》终于出版了。这本让人耳目一新的书,不仅为她赢得了当年凯特· 格林纳威奖的提名以及内斯尔· 斯马尔蒂斯图书奖的铜奖、诺福克童书奖,也让她决定投身于图画书的创作。
这项工作把她的个人爱好、童心与设计的才能完美无缺地结合到了一起。她的主要作品除了“小豆芽系列”,还有获得凯特· 格林纳威奖提名的《小心大野狼》,获得内斯尔· 斯马尔蒂斯图书奖金奖的《那只麻烦的老鼠》,《谁怕大坏书》等多部。
如今,她已经成为了英国最受人瞩目、最令人兴奋的图画书作家之一。
萝拉吃了“来自富士山顶的白云”土豆泥。
从前,有三只小猪离开家,去外面闯天下。第一只小猪决定建一个家,于是他用稻草盖了一座房子。一只大灰狼来敲门:“小猪,小猪,让我进来。”小猪回答说:“让你进来,没门!”大灰狼就吹呀吹,嗨,想不到他把小猪吹到故事外面去了!
大灰狼又去吹另外两只小猪的房子,可他们也先后逃到了故事之外。
三只小猪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三只小猪》的故事书给拆了,折成一架纸飞机,坐在上面飞走了。他们先是飞进《鹅妈妈童谣》里,一只拉提琴的猫跟他们一起溜了出来。然后他们又爬进了《武士屠龙》里,拯救了一条巨龙。
最后,他们五个又把第一个被三只小猪拆散
的故事书重新拼装起来。结果,还没等狼把房子吹倒,巨龙就从房子里探出头来,把狼吓得跌倒在地。
当然,这已经不再是原来的那个《三
只小猪》的故事了,这已经是一个新的《三
只小猪》的故事了。
[ 美] 大卫· 威斯纳(David Wiesner)/ 文· 图The Three Pigs
Clarion Books 2001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彭懿/ 译 2008
2002 年美国凯迪克奖金奖
2001 年美国《出版者周刊》年度好书
2001 年美国《学校图书馆》杂志年度最佳图书?2001 年美国《养育》杂志阅读魔力奖
2002 年美国图书馆学会年度好书推荐
2004 年IBBY 荣誉推荐
? 法国Prix Sorcieres 奖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获奖及推荐记录
三只小猪
《疯狂星期二》的最后一页留下了一个悬念:
几只小猪飞上了天空。
大卫· 威斯纳一直想把这个故事写完,但这一搁就是许多年。有一天,他突然想到经典童话《三只小猪》里的那三只小猪,他问自己:如果你是那三只小猪中的一只,而且你每次都要准备被吃掉,难道一点都不会激励你逃出这个故事吗?他同情起那三只小猪的命运来了,因为人们每读一次这个童话,三只小猪就得被吃掉一次。
于是,他写了一个三只小猪集体出逃的故事。
不过,这回三只小猪可是逃得太远、太离谱了,竟然逃到了故事之外——
故事一开始,还没有什么异常:“第一只小猪
决定建一个家,于是他用稻草盖了一座房子。一只大灰狼跟了过来,他敲敲门,对小猪说:‘小猪,小猪,让我进来。’……”这是我们熟悉的故事情节。但从第5 页起,也就是大灰狼对着第一只小猪的稻草房使劲儿吹时,不对了,小猪被吹到了故事的框架之外——一个空白的世界!故事并没有因此而停止下来,至少文字部分还在按部就班地继续讲述着:“……然后吃掉了小猪。”但实际上,大灰狼并没有吃掉小猪。你看,画面上的大灰狼一脸愕然,困惑不解地在稻草房的废墟里搜索:小猪怎么不见了呢?是的,这时故事已经开始离经叛道,已经不再是那个传统的《三只小猪》
的故事了。到了第8 页和第9 页,另外两只小猪也逃到了故事之外的空白世界,大灰狼则被囚禁在了故事里。到了这一页,可以说整个故事已经是彻底地出轨了。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更加让人匪夷所思了。
游荡于故事之外的三只小猪,竟然把书给拆
了,把一页一页的故事折成了一架纸飞机,然后坐上它,在空白的世界里飞翔起来。接着,它们又先后闯进了另外两个故事——《鹅妈妈童谣》
和《武士屠龙》,带出来一只拉小提琴的猫,还把险遭杀戮的巨龙从武士手下给救了出来。随着猫与巨龙的加入,滞留在空白世界里的人数已经达到了五名。至此,三个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三只小猪》、《鹅妈妈童谣》以及《武士屠龙》已经被中断、打碎或是说肢解了。《三只小猪》
和《鹅妈妈童谣》就不用说了,《武士屠龙》里的武士无龙可屠,原来的故事情节还不是荡然无存了吗?当然,拆毁是为了重构,最后,逃离了各自原来的故事的五个主人公又开始齐心协力重构一个新的故事。于是我们看到,它们五个又找回了那个被三只小猪撕裂的故事的残骸,回到故事里,在巨龙的帮助下吓跑了大灰狼,从此,“他们全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三只小猪跑进《鹅妈妈童谣》里,又跑了出来。
可以这样说,故事框架之外存在着一个空白
的世界,是这本一连颠覆了三个经典童话的图画书中最精彩的一个构思了。
大卫· 威斯纳是怎么冒出这样一个灵感的呢?
他说,其实早在许多年以前,他就在琢磨“故
事里的角色发现故事的背后是一片空白”这件事了。当他还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时,就曾经为动画片《兔巴哥》(Bugs Bunny)的一个场面激动了:
当兔巴哥被主要敌手埃尔默· 法德紧追不舍时,突然逃出了故事,从影片的边上逃掉了,逃到了影片的边框外面的空白里。
说到空白,还不仅仅是指这种“故事之外
是一个空白的世界”的抽象的空白,大卫· 威斯纳在这本书里还破天荒地使用了大面积的留白,甚至是整整两张令人瞠目结舌的空白页(whitespace)——从第10—11 页到第20—21 页的几个画面,就是三只小猪坐着纸飞机飞起来的那一连串的画面——特别是第17 页和第18 页那两个完全的空白页,实在是一个大胆的创举(还发生了读者投诉出版社,以为是装订错误的笑话)!空白在这里是空间、是距离,正如他自己所说那样:“其实我认为空白页和精心绘制所营造出来的空间感是一样的,空白页造就了另一种空间的感觉。”
在这本书里,作者还进行了许多让人耳目一
新的尝试——
我们先来看一下文字。
如果细分,《三只小猪》是不是可以拆解成五
个故事呢?一个是“三只小猪”,一个是“鹅妈妈童谣”,一个是“武士屠龙”。另外两个故事,一个是它们五个在“故事框架之外空白世界”里的故事,一个是它们后来重构的“三只小猪”的故事。
前面三个故事不但字体不一样,仔细看,还会发现字体的颜色也不一样:“三只小猪”是黑色的,“鹅妈妈童谣”是紫色的,“武士屠龙”是深褐色的。
为了形成一种隔离效果,作者在“故事框架之外空白世界”的故事里使用了漫画里常见的“对话球”。不过,要说最出格的,还是作者在最后的一个故事里,故意让大灰狼把一行行文字吹得七零八落,像碎片一样掉到了地上,甚至被煮成汤喝掉。
作者说他就是要在这本书里蓄意扭曲、粉碎和散裂文字。
我们再来看一下它的绘画风格。
头一个故事,画得十分传统,粗黑的线条勾
勒轮廓,用的颜色也相对陈旧,与“三只小猪”
这个流传久远的故事非常吻合。第二个故事,即“鹅妈妈童谣”,典型的迪士尼卡通风格,颜色鲜艳,没有景深,弥漫着一种婴幼儿期的甜美。到了第三个“武士屠龙”的故事,连颜色都没有了,是单色的漫画风格。相对于这三个故事,三只逃到故事框架之外的小猪、巨龙和猫,则被画得栩栩如生,如同照片一般真实、立体。这样画,或许作者是为了强调故事不过是一个虚构的世界,而存在于故事之外的世界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还有, 尽管作者本人一再强调他写这个故事并没有运用什么后现代主义的手法,只是为了好玩,但《三只小猪》还是成了人们用后现代主义来分析图画书的一个最好的例子,因为它毕竟颠覆了传统的阅读习惯。
详见241 页《疯狂星期二》的“关于作者的故事”。
[ 美] 埃里克· 罗曼(Eric Rohmann)/ 文· 图My Friend Rabbit
Roaring Brook 2002
河北教育出版社 柯倩华/ 译 2009
2003 年美国凯迪克奖金奖
2002 年美国《儿童文学》推荐书目
2002 年美国图书馆学会年度好书推荐
2003 年美国班克街教育学院年度最佳童书
入选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100 种图画书”(修订)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我是一只褐色的小老鼠,小兔子是我的好朋友。他总是好心好意的,可是不论他做什么事,不论他去哪里,麻烦都会跟着来。
这不,这天我刚得到了一架崭新的玩具飞机,他就把它飞到了树上。
我从驾驶舱里被甩了出来,还算我命大,被他一把接住了。我伤心地哭了,可小兔子信心十足地说:“老鼠,别担心。我有办法!”
他拉过来一头大象,推过来一头犀牛,又举过来一头河马、一头鹿、一条鳄鱼和骑在他头顶上的小松鼠、一头棕熊、一只鸭子。我们一个叠一个,大象跪在最下面,上面是犀牛,再上面分别是鸭子、鹿、棕熊、河马、鳄鱼、小兔子、小松鼠……还是够不到,于是小兔子抓住小松鼠,
小松鼠又抓住了我,眼瞅着就要够到飞机了,
可小兔子的手一下松开了,我一把抓住了飞
机的翅膀,大伙儿却噼里啪啦地全都摔到了
地上。
大伙儿都很不高兴,把小兔子团团围了起来。
就在这时,我驾驶着飞机救走了小兔子。小兔子抱住了我,说谢谢我,可是他捂住了我的眼睛。砰!飞机又挂到了树上。
他信心十足地对我说:“老鼠,别担心。我有办法!”
获奖及推荐记录
我的兔子朋友
难怪埃里克· 罗曼会屡受凯迪克奖的青睐,他这回竟别出心裁地用跨页的形式为我们矗立起了一架“生动的梯子(living ladder)”!
看,你不得不把这两页竖起来看——
这太让人发噱了,大象不堪重负地半跪在地
上,都快翻白眼了,那么多动物在大象身上开始叠罗汉,一个压着一个。最奇怪的,就是那头巨胖无比的河马不知为什么叠在了比自己小不少的鹿和棕熊的上头,看上去既滑稽又让人捏了一把汗,仿佛一阵风吹来,这架头重脚轻的“梯子”
就会稀里哗啦地倒下来……
埃里克· 罗曼说,他最初是想以平视的角度画出大象、犀牛它们互叠的景象,但这样做只会又矮又挤,于是他改让动物们叠得有些倾斜,从左下角延伸到右上角,不仅效果不错,也改变了阅读的视觉方向,让读者有更多的参与感。
埃里克· 罗曼的想象力还不止于此,他还为这个夸张而又诙谐生动的故事找到了一种极其吻合的画法。
他事后回忆说:“我用了好几个星期的时间,
考虑和试验了各种各样的我所能想到的方法来绘制《我的兔子朋友》这本书。我试了浮版印刷、木刻、刮刀刻画、树胶水彩画、抽象拼贴画、三维立体浮雕、水粉颜料、蜡笔甚至钢笔……最后,我决定采用凸版雕刻印刷的方式,结合明亮的水彩上色,因为这样看上去最符合这个故事所需要的感觉。”
凸版线条太富有表现力了,就拿小兔子来说
吧,一勾上又黑又粗的轮廓线,就充满了动感,一个雄心勃勃而又精力充沛的小兔子就呼之欲出了。再看大象犀牛那几头庞然大物,正是版画那种凹凸的效果,才让他它变得立体起来,才让我们好像听到了它们那沉重的喘息声……埃里克· 罗曼在这本图画书里创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连他自己都说自己是在冒险了:连续的跨页延伸了空间;黑色的外框非但没有限制故事的发展,还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动物们一个叠一个帮小老鼠够飞机。
版画的凹凸效果,让动物们变得立体起来,好像能听到它们那沉重的喘息声。
为热情的小兔子提供了一个舞台,以戏谑的方式让身体比他庞大数十倍的动物进场;简洁到了只剩下一片蓝色的背景……
最让我们叹服的是,埃里克· 罗曼是那么擅
长用绘画语言去描绘一个个戏剧性的冲突,幽默,而又悬念迭起。你看这一幅跨页,小老鼠站在左边的一个角上,小兔子满头大汗地正在拉一头什么动物的尾巴,翻过来一看,哦,天哪,占据了三分之二画面的竟是一头巨象!再看这一幅跨页,明明上一页小兔子的手松开了,小松鼠已经一头栽下去了,可是埃里克·罗曼好像吊我们胃口似的,偏偏画了四只惊慌逃窜的小鸭子。接下来的一幅跨页,你当然知道发生了什么,一大堆动物从天而降,震得大地都抖动起来了!
这本书的文字很少,少到了极致,几乎就像
是这些图画的简短说明。
但千万不要忽视了这些文字,正是它们言简
意赅地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关于宽容的故事,在令人欢欣的图画背后,含蓄地表达了一个关于耐心和忠诚的思想。
如果没有了那首尾遥相呼应的“我的朋友兔
子总是好心好意的”、“可是,兔子是好心好意的。
而且,他是我的朋友”,我们一定会误读,以为这仅仅是一个逗趣的故事而哈哈大笑几声而已。但有了这几句话,故事就不一样了,就是一个三岁的孩子也会懂得只有接受朋友的缺点,才会有好朋友的道理了。
那只小老鼠好可爱。
不管他怎么遭殃,不管是从天上摔了下来还
是挂在了高高的树上,伤心得都掉眼泪了,可他还是无怨无悔地说:“小兔子是我的好朋友!”
埃里克·罗曼
1957 年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是一名优秀的画家、版画家和作家,拥有亚利桑那州大学和伊利诺伊州的艺术学位。他曾经做过美术教师,并有大量的艺术作品被画廊展出和被博物馆收藏。他的第一本为孩子所写的图画书《时光飞逝》就赢得了1995 年凯迪克奖银奖。
大伙儿噼里啪啦地全都摔到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