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影响您健康长寿的12个关键
10739800000018

第18章 衰老的理论

1.现代科学对衰老的认识

早在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就对衰老问题做过研究,并将其分为老年青春期,老年益壮期、真正老年期,迟暮期、天年期。随着科学的发展,现代医学对衰老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从20世纪40年代以病理形态学研究为主,50年代以生理功能生化研究为主,到目前已进入分子生物学研究阶段,提出了许多有关衰老的学说。

①遗传学说:DNA在不断复制中无数次小的误差的积累而致衰老的发生;②自身免疫学说:有机体在许多因素影响下,免疫系统把某些自身组织当作抗原而发生免疫反应,这种现象对机体内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产生许多有害影响,使机体产生自身免疫性疾病,从而加速机体的衰老;③生物钟学说:认为是下丘脑中存在着生物钟样调控机构,控制着细胞分裂的速度和次数不同;④蓄积中毒说:衰老是由于各种代谢产物在体内不断积聚而导致细胞中毒死亡造成;⑤交联学说:DNA分子发生交联和氧化,抑制其转录和自动复制活性,影响细胞发育导致衰老;⑥自由基因学说:衰老是由代谢中不断产生的自由基因的副作用引起,它诱发游离的或与膜结合的不饱和脂肪酸分子,过氧化的连锁反应;⑦内分泌功能减退学说:认为衰老的遗传程序是下丘脑对反馈控制的耐受性渐渐降低,导致“衰老激素”分泌增加而内分泌功能减退,尤以性激素分泌降低最明显;⑧体细胞突变学说:是指当生物在某些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学因素的作用下,生物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了突然的改变,引起细胞的形态与功能失调,从而导致机体的衰老。上面,我们着重探讨了现代医学对于衰老的一些认识,下面,再简介祖国医学有关衰老的一些理论。

2.中医学对衰老的认识‘

(1)。肾气亏损。人的生长发育衰老与肾气的关系极为密切,因为变老与否,变老的速度,寿命的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肾气的强弱,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所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大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化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本段原文以肾气的自然盛衰规律,论证了人体生长发育衰老的过程,以及生殖功能有无的限度,从而说明了肾的精气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提示衰老的关键在于肾气的盛衰。具体地说,肾气虚衰导致衰老的原因如下。

第一,因肾主藏精,主生殖发育,与遗传密切相关:《灵枢·天年篇》说:“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以为循……以母为基,。以父为循。”这里明确指出,人的形成与先天禀赋,即现代所说的遗传相关。而肾主藏精,先天之本在肾。如张介宾说:“夫禀受者,先天肾也……先天责在父母。”若禀赋不足,即肾气不足,则身体憔悴,精神萎靡,变老就提前或加速,寿命也就短促,正像王充所说:

“强寿弱矢……谓禀气渥薄也……夫禀气渥则体强,体强则寿长;

气薄则其体弱,休弱命短,命短则多病寿短。”

第二,肾藏元气,为一身阳气之根,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关。徐灵胎说:“终身无病者,待元气之自尽而死,此所谓终其天年者也。

至于疾病之人,若元气不伤,虽病甚不死。元气或伤,虽病轻亦死……先伤元气而病者,此不可治者也。”说明元气与衰老,寿命密切相关,而且元气是根源于’肾,肾是人体一身阳气之根,所以,肾的盛衰影响元气的盛衰,即影响衰老。祖国医学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而元气是正气的主要部分,正气就相当于现代医学所说的免疫功能,因此,肾气虚,元气就衰,元气衰,免疫功能就降低,人的衰老就会加速到来。

(2)脾胃虚衰。祖国医学称脾胃为后天之本,这是因为“胃者,五脏六腑之海,水谷皆人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说明脾胃是生命的源泉,人体所有脏腑,组织,器官皆需要脾胃供给各种营养素。若脾胃虚衰,不能消化吸收饮食水谷,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得不到及时补充,便会出现贫血,营养不良,水肿,气短,头晕,四肢无力等各种各样的疾病或症状,从而加速衰老,甚至死亡。《内经》明确指出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而“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是变老的开始表现。

五脏之间具有升降作用,脾具坤静之体,而有乾健之体,故能使心肺之阳降,肝肾之阴升,而成天地交泰。若脾胃虚损,五脏之间升降失常,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病变,从而影响健康长寿。正如尤泾说:“土具冲和之德,而为生物之本。冲和者,不燥不湿,不冷不热,乃能化生万物,是以湿土宜燥,燥土宜润,便归于平。”这里的“平”,即指脾胃功能正常,而不“平”,则“生物之本”就坏矣。

(3)其他脏腑虚损。肾气及脾胃虚衰是变老的重要原因,但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衰老是一个整体性的变化,所以与其他脏器也有一定的关系。

与心的关系:《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从而指出在人的五脏六腑中,起主宰作用的脏器是心脏。

因为心主血脉,把血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周身各个地方:心又主神志,而神主宰生命活动,协调脏腑,四肢运动等,可见,心气虚弱,会影响血的运行,神的功能,从而加速衰老到来,故中医养生学尤其重视保护心脏,认为“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它与血气的密切关系,因肝主疏泄,关系到人体气机的调畅,肝又主藏血,具有贮存和调节血量的作用。《素问·调经论》指出:“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而血气和与不和,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肝。《素问·六节脏象论》又说: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而肝胆相表里,取决于胆,实质上是取决于肝。由上可知,肝气虚弱,会促使提前早衰,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即说明人体衰老的标志之一——活动障碍,是由肝虚而引起的。

与肺的关系:明代万全曾说:“善养生者,必先养气,能养气者,可以长生。”而肺主一身之气,又主呼吸之气,《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肺者,气之本。”所以,肺气衰,人体全身之气,如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的化生、运行及其功能活动均受到影响,出现不耐劳作,呼吸功能和血循环功能均不断减退等衰老表现。

。(4)精气衰竭。精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人的四肢,九窍和内脏的活动以及人的精神思维意识,都是以精气为源泉和动力的。因此,尽管人体衰老的因素繁多,表现复杂,但都必须伴随着精气的病变,正如《医宗必读》所说:“气血虚损,则诸邪辐辏,百病丛集。”指出了精气自虚则邪凑之,邪势狷獗则精损之,如此恶性循环则病留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还具体阐述了由于阴精阳气的亏损,人体会发生一系列衰老的变化,原文日:“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不虚上实,涕泣俱出矣。”后世医家在救治危急症,保存人体生命的疗法中,有较多的涵育益精之方,如法仲景的“急下存阴,温病学派的治温之法,重在救阴”等。

(5)阴阳失调。人生的历程是一个阴阳运动的过程,阴阳运动的盛衰是决定寿命长短的关键,保持阴阳运动平衡状态是延年益寿的根本。这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就明确指出人的衰老同阴阳失调有关,即:“能和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可见,阴阳失调能导致衰老,而调节阴阳就有抗衰老的作用,人到中年以后,由于阴阳平衡失调,机体即可受到各种致病因素的侵袭,从而疾病丛生,出现衰老,如《国医指南·阴阳之义》指出:“凡人乃阴精阳气合而成之者也。病之起也,无不外乎阴阳二字,和则生,不和则病。”说明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是阴阳失去相对动态平衡的结果。总之,阴阳失调,阴阳皆衰,是衰老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