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新编大学生心理健康
10736000000013

第13章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困扰,日积月累就会形成心理障碍,导致我们的学习效率下降、成绩不高、能力不突出及出现考试焦虑等。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学习心理障碍及其克服的方法,并对当前比较热门的网络问题作一探讨。

■ 怎样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障碍

1.怎样克服学习中的“惯性”

“案 例”

昔日高才生为何遭遇退学

有关媒体曾披露过这样一则消息:1982年,上海交通大学等12所高等学校,共有55名学生因学习成绩差,被“劝其退学”。这批人中有的曾经在全国数学竞赛中得过奖,有的在中学时代一直是优秀生,其中多数都是以高分考入大学的。

这些过去的佼佼者,上大学后为什么很快被淘汰了呢?除了学习目的与学习方法等原因外,从学习规律和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过分依赖学习的“惯性”应该成为一个重要原因。

所谓惯性,是指物体保持自身原有的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如汽车在运行中突然刹车,一般都要滑行一段路程后才能停止。在学习过程中这种惯性的影响也很明显。上述被除名的大学生中的许多人,就是在学习上达到了一个较为理想的高度即考上大学后,就想“溜车滑坡”了。此时“惯性”虽然也能拖带他们继续前进一程,但毕竟会逐渐慢下来的,如果不及时加速,再遇上一段上坡路,就会停止甚至倒退。

惯性与习惯密切相关。一般认为,习惯是条件反射长期累积、强化以至成为一种“动力定型”的结果。习惯一经形成,就具有使动作、思维、方法自动化的作用。当他遇到某件与自己的“动力定型”相吻合的事时,就会自动地按原来的定式去做。所以,我们要想在学习上不断地进取,就必须经常性地克服学习过程中的“惯性”心理。

第一步,当我们每达到一个新的学习高度时,就要尽快从心理上建立起新的“动力定型”,以避免仍被旧的习惯所左右。进行“动力定型”替换,是一件颇为困难的事。开始的时候,决心要大。就如同推动一个重物,开始的时候一定要花费很大的力气,但当它开始移动以后,再推起来就容易了。因此,要克服惯性心理,坚定地迈出第一步很重要。若第一步迈不好,开始决心不大,旧的“惯性”是很难除掉的。

第二步,持之以恒,始终如一,直到新的“动力定型”相对牢固为止。克服旧的“惯性”,一要坚决,二要彻底。心理习惯的克服很容易反复,就如同我们辛辛苦苦缠起来的一团线不小心掉在地上一样,一次脱手所放出去的线,比许多次缠绕上去的要多得多。人的心理规律亦然,在新的条件反射形成神经联系定型以前,通常是不稳定的,而旧的习惯还可能“卷土重来”。因此,我们必须借助理性的力量战胜自己,坚持不懈,直至成功。

第三步,要注重学习心理上的“加速度”的培养。物体有了“加速度”才能够不断加速前进,人的学习也是如此。自由落体的“加速度”来自地球引力,学习上的“加速度”来自明确的学习目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和适度的心理调节。

2.怎样改掉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

日常学习中,我们都有注意力不集中的体验,如上课时东张西望,看书时翻了好几页,却不知道书上说些什么,等等。这些都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走神儿”。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控能力不足。有人也许认为注意力不集中,是无兴趣所致,事实上,我们要做的许多事情都很难完全受兴趣和爱好支配,而必须在理智的控制和推动下进行。比如我们一个晚上可以兴致勃勃地读完一本推理小说,可是一年却看不完一本对自己有帮助的专业书籍。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后者不但难读,而且很难激发阅读兴趣。因此要想读完读懂这本书,必须给自己一个约束性规定,如一个月之内读通这本书;并要强行使注意力集中,时时提醒和鞭策自己完成任务。在这种自控能力和目标的支配下,我们预定的读书任务才可能完成。研究证明,主观意志是帮助我们提高注意力的最好助手。

第二,外界环境的干扰。如不规则的响声,刺耳的噪音,嘈杂的人声等,而我们对这些又无能为力,往往注意力为烦躁情绪所转移而无法集中。这种情况下有两种克服干扰、使注意力集中的方法,一种是换一个安静的合适的环境,另一种是用坚强的意志与外界干扰作斗争,努力使自己进入一个充耳不闻、闹中取静的超然意境。

第三,自身的主客观条件。比如人在病中或非常疲倦的情况下,注意力常常处于分散状态,很难集中。这种时候,休息是第一重要的。情绪波动也时常导致注意力的分散。比如刚刚和别人吵了一架,满腹委屈,谁还能集中注意力去做其他的事情呢?在这种情况下,就要设法转移注意力。通常要先逐渐压抑自己的激动情绪,使之趋于平静;然后再集中注意力去干自己应该干的事情。

第四,不注意用脑卫生。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超过了一定的极限,会使大脑疲倦。因此,必须注意调节用脑时间,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这样才能集中注意力去学习。

由上述可知,当我们感到自己的注意力不集中时,不必担心,因为这并不是什么疾病,而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只要我们注意处理好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积极进行自我调解,就会有效减少注意力不集中的干扰。(具体训练方法参见后面叙述)

3.一拿起书就想睡觉怎么办

“案 例”

嗜睡的小王

小王是某高职学院二年级学生,为人正直、诚恳,与同学相处得也很好,可就是有一个学习时犯困的毛病。他说,我也懂得学习的意义,也很想拿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可是很多时候一拿起书来就想睡觉,只要听说打球、下棋、玩扑克就立刻来了精神,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我真的像有些人说的那样不是块学习的料吗?我怎样才能解脱这种苦恼呢?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出现这种现象并不能说明一个人天生不是学习的料,上述情况是后天形成的不良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等在生活中形成的随条件变化的反应。它是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而后者是指人天生的摄食、睡眠、防御、探究等本能的行为反应。在这些本能行为出现时,如给予一些无关刺激,时间一长,二者之间就会建立起联系。以后只要这些无关刺激出现,就会引起相应的反应,这就是条件反射形成的过程,像小王这种拿起书就想睡觉的现象,就是一种典型的条件反射现象。

睡眠是人的一种本能行为,看书活动本来与它是无关的。但在处于疲劳的情况下看书,拿起书来,又抵制不住疲劳的侵袭,便想抛书睡觉,但又觉得不能不学而勉强支持。多次反复以后,看书与睡觉两种无关的活动便建立了联系,并随着不断强化而慢慢固定下来,于是看书便成了瞌睡的诱因。有的人有这种反应并不是因为身体疲劳,而是对所看的书不感兴趣,看书学习成了思想包袱,导致大脑神经受到抑制,这种抑制如扩散到整个大脑皮层,就会使人提不起精神,昏昏欲睡。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抑制性条件反射。与此相反,有的人只要听说打球、下棋、玩扑克就来精神,则是一种兴奋性条件反射,看书学习就需要建立这种兴奋性条件反射。那么,我们应当怎样建立这种条件反射呢?

第一,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是人对事物的特殊的认识倾向。兴趣对于主体来说,总是带有快乐、欢喜和满意的情感体验的。人一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就会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毋需用意志来控制。同时,因为兴趣总是与兴奋相联系,这就有利于改变抑制性条件反射,建立兴奋性条件反射。

培养学习兴趣要做到:①提高对学习的认识与兴趣。要知道,学习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不学习我们将很难在现代社会中生存,学习是我们一生事业的基础。同时,我们要借助理智的力量来帮助自己提升学习的兴趣。②合理地确立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不要定得过高,否则难以实现,而且易使已有的兴趣消失。要达到某一目标,可采取分步走的办法,即将它分解成若干个小步骤。目标定得合适,易获得理想的效果,心理上易得到成功的快乐和满足,从而也就容易提高学习的兴趣。③通过意志的控制,逐步积累知识。人们对某些事物的兴趣大小与其所具有的相应的知识多少有关。比如某门功课好的学生,很可能对这门功课感兴趣。所以,如果能通过意志努力迫使自己学习,一段时间以后有了一定收获,自然就会慢慢感兴趣,而且随着学习成绩的提高、知识的增多,兴趣就会越来越大,兴趣增大又会对学习过程产生积极影响,形成良性循环。这种良性循环的形成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兴奋性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

第二,注意学习方式,有意识地建立兴奋性条件反射。由前面的分析可知,一拿起书就想睡觉这种抑制性条件反射的建立是因为人们把看书学习与抑制性的反射活动不适当地加以联系并强化而形成的,要想改变它,必须注意如下几点:①在疲劳困倦时不要看书。人体工作机能具有一定限度,活动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大脑皮层就会自动进入抑制状态,从而停止工作。这是一种保护性抑制,保护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免于过度劳累而受损伤,如人在过度疲劳时就想睡觉。如果这时强迫自己看书,勉强支持,搞疲劳战术,就得不偿失,既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又会伤害神经细胞,还会形成拿起书来就想睡觉的不良习惯。②饭后不要马上看书。因为在进食后,消化系统的活动量加大,大脑血流量相对减少。中枢神经除控制消化系统的部位外,基本处于抑制状态。这时看书,效果不好,还会形成抑制性条件反射。③睡觉前最好不要看书,尤其是不要用看书来催眠。有的人已养成这种习惯,睡前非看看书不可,不然就睡不着,但在其他时间看书并不会产生睡意,这就是因为他们已形成分化抑制的缘故。④剧烈活动或激动之后,应休息一段时间。让心情平静下来再看书。因为从神经的兴奋与抑制的相互诱导关系的规律看,人在剧烈活动或异常激动的时候,大脑皮层的某些部位如控制动作的中枢神经就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而其他如控制记忆、思维、想象的中枢神经就处于抑制状态,这称为同性诱导。刚结束剧烈活动,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并不能马上转移到与看书学习有关的皮层部位上来,如果马上看书学习,注意力难以集中,就会形成一看书就分心走神的习惯。另外,兴奋与抑制还存在一种继时性诱导关系,即当大脑皮层上某些部位的神经过程(兴奋或抑制)停止后,随之就会出现相反的神经过程。如前面讲的,在从事剧烈活动或经历过特别激动的事情使大脑皮层强烈兴奋后,随之就会产生抑制。如果这时看书学习,就容易与抑制反应建立联系,形成抑制性条件反射。

■ 怎样克服考试焦虑

“案 例”

期末考试一天天临近了,妈妈发现小帆的心情越来越烦躁不安。为了减轻女儿的心理压力,妈妈一面开导小帆,一面寻找导致压力的原因,但似乎没有什么效果。为此,妈妈带小帆走进了心理咨询中心……结果却出乎妈妈的意料:女儿的压力大部分来源于妈妈。妈妈满腹委屈地向咨询员辩解道:“我知道太大的压力对孩子考试不利,所以我从未说过一句给孩子增加压力的话,我只是默默无闻地为孩子做一些事,帮她洗衣服,做夜宵;怕孩子晚上复习时犯困,我就在旁边陪她……”最后,经过咨询员的一番讲解,小帆的妈妈才恍然大悟。

至于咨询员到底是如何给小帆的妈妈解释的我们暂且不谈,但小帆临考前的种种表现和感受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而且也有类似症状在我们身上出现过。就像案例中所述,每逢考试,我们的心理压力异常强大,精神紧张,具体表现为面对考试感到威胁、担心考砸、注意力分散、回忆困难等心理反应;以及感到恶心、两手出汗、心跳加快、呼吸困难、寝食难安等一系列生理反应。这种现象其实就是考试焦虑。

其实,不仅仅是学生,当前社会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也存在着类似现象,尽管绝大多数人不一定有所觉察,但其生理上会有形无形地反映出心理上、精神上的种种负担,表现出不同的症状。这种症状表现呈多样化,程度有轻有重,不仅包括焦躁不安、失眠健忘、忧郁烦闷等神经衰弱的表现;还包括因个人体质而异的其他症状,如血压上升、气喘哮喘等。例如:播音员一站到话筒前声音就嘶哑,职员每逢升职或发奖金血压就升高。

为什么会出现考试焦虑呢?这是因为在我国以一张试卷、一次考试定终身,以分数决定一个人的发展前途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作用还存在。一般来说,考试成功与否取决于三个因素:知识经验、应试技能、考试焦虑。前二者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考试焦虑因素却也不容忽视,它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考生。

就某方面而言,现代的学习生活就如同战场。同学之间的比学赶帮,老师家长的厚望,社会就业环境带来的压力……背离了人类学习的初衷,也更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竞争的激烈程度。这样日复一日的紧张生活不仅造成了心理上的压力,也会使生理上不知不觉地出现功能失调现象。

纵观各种压力,我们可以看到其大都来自心理。许多压力都是由于对环境的客观分析、评价不够,没有清楚的自我意识而强加给自己的,其实外部条件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恶劣。例如考试,它是对我们所学过知识的检验,是找出自己不足、寻求进步的有效方法,是手段而不是结果。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要正确地看待这个问题。如果我们认认真真、按部就班地学习,尽最大努力去掌握所学的知识,我们还有什么必要害怕,我们甚至可以在心里面为自己助威:考到的肯定都是我会的。或者,没有我不会的,因为我作出了最大限度的努力;如果真遇到了盲点,那是运气的差错,不关我的事。一个面临考试的人,如果心理上这样宽慰自己,那么考前的寝食难安是会迎刃而解的。另一方面,自己没有学习好要考的内容,将本该属于学习的时间浪费了,那就更不用寝食难安了,我们可以给自己一个定论:这次考试我无法通过,肯定无法通过,因为我将许多学习的时间都用来上网了。今后一定要认真学习,吸取教训。

不要让自己的精神过分压抑,如果在精神压抑的状态下重复出现考前焦虑的状况,久而久之,每当有考试到来的时候,即使自己学得很好,也免不了出现寝食难安的症状,因为自己已经对考试形成了规律性的消极条件反射。那么,应如何克服考试焦虑呢?

首先,要有规律地学习。有些人总喜欢考前突击,这是很不可取的。考前突击首先便违背了学习的本质要求。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细嚼慢咽的过程,考前突击可能在强化记忆方面收效颇丰,但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巩固不利,甚至根本没有吸收。此外,考前突击还容易造成身心的紧张、疲惫等一系列不良的生理、心理反应。由此可见,养成一个科学的学习习惯,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正确认识与评价考试。一个人对考试的认识与评价正确与否也影响其考试焦虑的程度。要想消除考试焦虑,就要正确认识考试的重要性,既不夸大也不缩小,特别是不要夸大考试的重要性。另外,还要学会正确评价自身的能力水平。只有充分了解自身,才会做到心中有数,镇定地迎接考试。否则,便会在惶惑不安中产生过多有害的焦虑。

再次,掌握必要的应试技能。考试主要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考试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生的知识水平,但是影响考试成绩的好坏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应试技能。在充分地做了复习准备之后,如果学会运用应试技巧,则会使考生消除对考试的焦虑,顺利完成考试。应试技能的第一点就是要做到对考试进行充分准备。考前要对考试题型、解题思路、答题要点以及评分标准等进行较为全面的了解,这样在考试中才能心中有数。第二点,在考试过程中,要保持情绪冷静。在发试卷的前几分钟,闭目做几次深呼吸,排除一切杂念,将心思放在考试上。发下试卷之后,不要提笔就答,而应将试卷大体看一遍,了解题量以及各题的难度等情况,掌握轻重缓急,安排好答题时间。第三点,在考试后不要过分关心考试题目的对错与否,特别是当后面还有考试时,应将已考过的课程暂时抛开,全心全意地准备后面的考试。

最后,坚持户外运动,注重心态的调整。节奏适中的体育活动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而且有助于我们培养高尚的情操,这是学习生活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在考前放松心情,听听音乐、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做做休闲的放松活动等,也有助于我们稳定情绪、排除杂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 怎样看待学习中的网络问题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随着网络的迅速扩张,痴迷电脑者比比皆是。据报道,中国的学生和老师在中国因特网的用户中所占的比例高达40%,其中,84 。67%的用户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可以说,青年大学生是我国网络使用者的主力军。就目前情况来看,网络虽不是洪水猛兽,但它却是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网民的心理健康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网络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创造、扩大交往、增长知识、心理沟通、排解不良情绪等精神活动的巨大空间;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由网络引发的心理障碍、情感冲突、安全焦虑和心理误导等,使不少大学生产生了网络心理障碍。因此,如何发挥网络积极的心理效应,控制和减少网络的消极作用,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

1.正确认识网络的双重性

网络发展如此迅速,这与它的积极影响是分不开的。但是,大学生网民在欣赏和肯定电脑网络的优越性以及积极影响的同时,也要用全面、理智的眼光正视网络的负面影响,尤其对“网络成瘾症”、“信息污染综合征”的消极影响更要有清醒、正确的认识。

(1)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第一,网络有助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随着网络的不断扩展,网络交往使得大学生的交往范围扩大,人际沟通的时效性、便利性和准确性不断提高,并且有益于心理的健康发展。因为网络交流中各方关系更为民主和友好,网民之间友谊的建立和发展速度比较快捷,没有什么功利性,这使得他们的交往更为真诚,有助于增强那些交流障碍者的自信心。

第二,网络为不良情绪的宣泄提供了途径。网络为大学生不良情绪的及时释放和大学生之间的情感帮助、心理支持提供了新渠道。大学生可以在网上随时随地非常方便地找到对自己忠实保密的聊天对象,为郁闷、压抑、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找到宣泄口。同时,网络的虚拟性使得真实的自我有了表现的机会,这对成长中的青年学生是有益的。

第三,网络还可以完善人格构建。网络心理学产生了一个新观念,人格不再被理解为一个相对固定的结构,而是一个交流中产生的临时的结构;与其说有一个较为固定的人格,不如强调在交流中产生意义,交流中的结构决定了人的行为方式。网络在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积极作用。通过网络学习,大学生不仅能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学习的能力和效率,而且还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了解人和物,不会仅凭社会传统的刻板印象,这对于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对于人的认识是一种全新的方式。

(2)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互联网毕竟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这些虚拟的现实和生活的实际之间的关系可能是扭曲的,加之网络文化管理等方面的相对滞后,网络对青年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网络可引发各种心理障碍,比如“网络成瘾症”。网络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的信任危机也有可能影响到网民在现实生活中对人际交往的态度,从而诱发人格障碍。如2002年3月7日,南京市锁金村中学与该市54中50多人互殴的特大校园暴力事件即是因网上吵架引起的攻击型人格障碍的典型案例。

第二,网络可引发安全焦虑。随着网络犯罪和网络攻击的增多,安全焦虑又成为笼罩在网民头上挥之不去的阴影。据2003年3月18日枟华尔街日报枠报道,中国已成为美国和韩国之后网上黑客活动最多的国家,黑客、病毒、网恋等缺乏安全感的心理环境构成对网民心理健康的直接威胁。

第三,网络可引发系列感情纠葛,导致各种情感问题。失恋、多角恋爱等都是网络生活中容易出现的情感问题,由此带来的精神创伤时刻危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第四,网络可促使焦虑和浮躁等不健康情绪蔓延。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一定会带来心性与修养的同步提高。信息的爆炸性增长有时会使得人们无所适从、心绪不宁,产生焦虑或浮躁情绪,严重的甚至会发展成为“电脑狂暴症”,即电脑出现故障后产生的沮丧和焦躁等情绪,表现为向电脑发泄无名怒火或将不满转嫁给同学甚至其他不相干的人。

第五,网络可产生心理误导。网络心理测验是很多网站吸引大学生的内容之一,这正迎合了青年学生对自身感知的强烈的好奇心。但从纯技术的角度来看,心理测验是需要科学编制、操作和解释的,这些娱乐性的心理测验的结果将直接导致不必要的心理忧虑。

2.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因素

(1)网络成瘾的症状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ease,简称IAD),也有人称之为网络综合征,临床上是指患者对互联网过度依赖而导致的一组心理性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一组生理性不适。这种异常行为属于网络性心理障碍,它包括网络交际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强迫成瘾、网络信息成瘾、计算机成瘾等。

网络成瘾的症状,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强烈的依赖性: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和行为被上网这一活动所支配,上网也演变为其主要的心理需要,上网时间和精力所占比例逐渐加大,进而导致了个体生物钟的紊乱。当无法上网时会产生强烈的渴求,甚至产生烦躁和不安的情绪及相应的生理和行为反应,上网后情况好转。上网在其生活中占主导地位,注意和兴趣单一指向网络,听课、学习动机减弱,成绩下降。二是情感淡漠:网络成瘾者对网友如胶似漆,相比之下对有血肉联系的亲人和同学则显得十分冷漠。网络成瘾者情绪低落时也不向家人和同学表露,把情绪隐藏起来,转移在网上倾吐和宣泄。三是人际交往面变窄:网络成瘾者往往寻求较高的社会赞许性,但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却会遇到相对较多的困难,从而产生严重的社交焦虑。网上社交的游刃有余与现实生活的不断受挫,两者的反差势必导致更多的上网行为。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将自己的人际交往转入虚拟的网络空间,现实的人际关系逐渐疏远或恶化,对周围的人和环境采取逃避或对抗的态度。另外,网络成瘾者的语言表达能力下降,出现人际交往障碍。四是意志力薄弱:网络成瘾者虽能意识到过度上网所带来的危害,企图缩短上网时间,但总以失败告终。

(2)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

一是好奇心理:网络有限的感知经验、灵活而匿名的个人身份、平等的地位、广泛的人际交往、梦幻般体验等等无不强烈地吸引着人们,特别是大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对课堂之外的知识同样有着极强的兴趣,这也是大学生对网络最为偏爱的原因。二是补偿心理:当现实与理想之间出现偏差的时候,人总是希望能寻求到合理的补偿,而网络的虚拟性、自由性恰恰满足了这种需要。网络的虚拟性为网络成瘾者提供了在意识前提下实现可亲性,亲情、爱情、抱负、情绪宣泄以及潜意识的愿望都在网络中实现。三是逃避心理: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和承担的社会责任,缺乏竞争的个体采取上网的方式来逃避。网上的言行具有匿名性、自由性,为其设置了安全的屏蔽。当个体遭受挫折后,面对压力情境如失恋、人际障碍、学习失利等,产生一些轻微的神经症状如抑郁或不安,为寻求解脱而沉溺于网络中。网络成瘾者上网实际上是为了逃避现实世界,同时也是为了获得一种认同感。此外,也可能是由于生理因素使然。

3.培养大学生对网络的辨别能力

面对网络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的双重影响,为充分提高大学生对网络的辨别能力和自控能力,及时克服可能伴随的消极影响。可采取以下方法:

(1)理智正视网络的双重影响

大学生网民在欣赏和肯定网络的优越性以及积极影响的同时,要用全面、理智的眼光正视网络的负面影响。尤其对“网络成瘾症”、“信息污染综合征”的消极影响要有清醒、正确的认识。

(2)加强自我调控

大学生要自觉确立现代网络理念,学会筛选有用信息,提高自身抵制信息污染的能力,使自己不仅是计算机网络的使用者,更是网络世界的建设者和真正主人。

(3)合理使用网络

大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用“脑”和上网习惯。为了避免出现网络性心理障碍,专家建议,普通网民正常的上网时间一般不要超过每天2小时,且在超过1小时后应休息15分钟,在上网之前要明确上网的任务和目标,把具体要完成的事项写在纸上,限定上网时间,准时下网或关机,决不拖延、姑息、迁就自己。在上网过程中,应避免接触黄色网页,远离网毒。停止上网后若出现不适感,如紧张、焦虑、失眠、心情抑郁等,则应及时找心理老师指导,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总之,网络给社会带来的积极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由它滋生的心理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只有我们加强管理和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提高对网络的科学认识,才能使他们在网络的大海中遨游时不迷失方向,明辨真假,增强抵御网络环境负面影响的能力,学会正确利用网络,促进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