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对网络文学是很隔膜的,甚至固执地认为,除了将传统的文本输入电脑放在网上便于人们查找外,看不出文学有借助这个东西独立生存的必要,而如果挂在网上的传统读本又错误百出的话,那么它剩下的价值就更加值得怀疑了。
最早改变我印象的是网络玄幻小说。从一个记不清的偶然开始,我读到其中一些漂亮的作品,那种想象的能力,那种融会当代生存体验与古老文化的尝试,那种文字的利落与简洁,都让入耳目一新,说实话,有的还很令人着迷!
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梦境存在的地方,它无法用理性的清晰的语言加以述说,但却也不能为现实的理性所驱散,它一端连接着我们的童年——那些同样模糊而迷人的记忆,另一端甚至不知道究竟通向了哪里——远古?神话?还是潜意识?我童年的幻想由科幻小说和《聊斋》织成,这个梦境美丽而永恒;到后来,中国的科幻小说堕落了,科学教育也实现了对神秘文化的驱逐,但我的梦境却没有消失,而且可能因为被压抑而越发积累着自己渴求的能量。网络玄幻小说就在这个时候满足了我。
而且这种满足是以它可能的最自由的形式:打破了我们社会的常规的文化逻辑,甚至部分地改变了我们文学的体制化的出版传播模式。尽管近年网络玄幻小说又有它许多的遗憾,但我依然对这一领域抱有相当高的期待。
第二次引起我兴趣的是最近读到的几种网络情感小说,包括浓妆淡抹的《第一最好不相见》。
真是奇陉!在日常的阅读中,最让我拒绝的便是所谓的言情小说,这几种网络情感小说能够吸引我读下去,甚至上网“追文”,连我自己也没有想到!
想来想去,原因可能还在于其中的“自由”品格。人其实不应该拒绝情感小说,就像我们并不能拒绝情感一样,问题是传统形态的言情小说已经在目前社会逻辑中严重地束缚了自己,它们的情感几乎成为了一种被抽干的模式化表达,从中我们得不到真实的生命感触,得不到灵魂隐秘处的拨动。恰恰是网络带给我们作者某种“自由”的感觉,也是网络的出版传播方式在自觉不自觉当中完成了对某些僵化模式的解构,于是我们的精神的某一部分释放了。这当然不是说网络文学从此不会重蹈模式化的覆辙,但是,网络本身的快捷发展似乎又自然地包含了一种自我淘汰、自我更新的机会。
这就有可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变我们曾经熟悉的这个世界——现实的世界与文学的世界。
一直都有人预言网络文学将最终取代传统形态的文学,保守的我尚不能想象这样的一个“终极性”结果,但是,不同形态的文学相互影响、彼此改变对方却是理所当然的。就像最早的网络文字如此粗糙,而我们今天读到的《第一最好不相见》却是如此的成熟一样。
浓妆淡抹,我与这位作者从未谋面,因为偶然的“追文”而相识,知道她曾经有过很好的文学训练,也有很好的文学感觉。那么,这是不是已经代表了当前网络文学作者的一种令人鼓舞的现状?一个吸引众多优秀分子加盟的事业一定是一个充满前途、大有可为的事业。
让我真诚地祝福,祝福她不断推出自己的优秀网文,也祝福我们自己,还有机会获得新的“自由满足”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