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发展是硬道理:邓小平发展观研究
10733200000014

第14章 邓小平发展观形成的客观条件和理论基础(3)

政治体制是指一定社会中全部国家生活的管理体系调控、方式、管理机构的结构特点和权力的运行机制。政治体制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它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并为一定经济基础服务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和人民当家做主的人民代表大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的。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是脱胎于革命战争年代而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基本确立的,是在大规模群众运动和不断强化指令性计划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不适应在和平条件下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不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正如邓小平所说:我国的“政治体制都是从苏联模式来的。看来这个模式在苏联也不是很成功的。”他还尖锐指出,这种政治体制即使在苏联是百分之百的成功,它也不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所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多次提出,为了使经济体制改革能够顺利进行,并保障其成果,为了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必须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1980年8月,他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所作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是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性文件。邓小平于1986年9月至11月的四次谈话中,再次强调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他说“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把政治体制改革提上全党日程的时机已经成熟。我们原有的政治体制,“存在着一些重大缺陷,主要表现为权力过分集中,官僚主义严重,封建主义影响远未肃清。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要兴利除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目标,一是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二是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三是调动基层和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积极性。邓小平说:“领导层有活力,克服了官僚主义,提高了效率,调动了基层和人民的积极性,四个现代化才真正有希望。”十三大就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作了部署:(1)实行党政分开;(2)进一步下放权力;(3)改革政府工作机构;(4)改革干部人事制度;(5)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6)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若干制度;(7)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十三大以后,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在全国范围内积极稳妥地展开了,并取得了积极成果。十几年的实践证明,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有利于保持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正如邓小平所说:“生产力发展了,人民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就增强了,社会主义制度就巩固了。”

3.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在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基础上,还必须积极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要把我国现代化建设迅速搞上去,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必须大力发展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和教育事业。为此,就要积极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

科技体制改革:根据科学技术要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中共中央于1985年3月13日,正式公布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该决定的主要内容是:(1)振兴经济、实现四化,是全党和全国人民一切工作的中心。科学技术工作必须紧紧地围绕这个中心,服务于这个中心。(2)改革对研究机构的拨款制度,按照不同类型科学技术活动的特点,实行经费的分类管理。(3)促进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开拓技术市场,以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4)调整科学技术系统的组织结构,鼓励研究、教育、设计机构与生产单位的联合,强化企业的技术吸收和开发能力。(5)改革农业科学技术体制,使之有利于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推动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变。(6)合理部署科学研究的纵深配置,以确保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后劲。(7)扩大研究机构的自主权,改善政府机构对科学技术工作的宏观管理。(8)对外开放、走向世界,是我国发展科学技术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9)改革科学技术人员管理制度,造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这九项改革之中,最主要的是改革现行的管理体制。

《决定》的制定和公布,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加快了科技体制改革的步伐,对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起了促进作用。十多年来,科技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表现在:从沿海到边远地区,技术市场蓬勃兴起,科研单位通过技术转让和技术咨询服务,在为社会创造效益的过程中增加了自身的效益;各种形式的科研、教育、生产联合体有了很大发展;科技人员流动更趋合理;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向生产的转移,从军用到民用的转移,从国外到国内的转移,从先进地区向落后地区的转移,正在逐步地展开;科技同经济相结合的机制开始形成;科研基金制度、专利制度、奖励制度得到了健全和发展;科技研究机构的自主权进一步扩大,政府对科技人员的政策进一步放宽,为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的作用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科研机构领导班子趋于年轻化,科研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工农业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开发和科研成果推广工作以及高技术研究得到了加强,科研结构开始趋于合理。我国现有的科学技术体制虽然通过改革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它在许多方面仍然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因此,科技体制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深化。

教育体制改革: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正确方针指引下,废除了旧的教育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教育制度和教育体系,基本参照苏联模式,形成了现行的教育体制。虽然它曾起过积极作用,但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现行教育体制的弊端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主要是:(1)在教育事业管理权限的划分上,政府有关部门对学校主要是对高校统得过死,使学校缺乏应有的活力;而政府应该管理的事情,却没有管理好。(2)在教育结构上,基础教育薄弱,学校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合格的师资和必要的设备严重缺乏,经济建设大量急需的职业和技术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高等教育内部的学科层次比例失调。(3)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脱离了时代的要求以及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落后于当代科学技术、科学文化的发展。党中央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进行教育体制改革。

在党中央正确方针指引下,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是逐步推进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邓小平对教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正确论述和决策。1982年党的十二大把教育列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之一。1985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共分五个部分:(1)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2)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义务教育。(3)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4)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5)加强领导,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保证教育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这个《决定》从我国国情出发,为教育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成为新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里程碑。根据中共中央《决定》的要求,十几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从多方面展开,并已取得初步成效。在办学体制上,逐步改变了由国家大包大揽的严重弊端,开始创建以国家办学为主体、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共同办学的体制。在教育管理体制上,逐步改变了长期形成的过于集中的条块分割的体制,力求理顺中央和地方、政府和学校、政府教育部门和业务部门这几方面的关系;简政放权,加强教育行政部门的权力和责任,增强地方政府发展教育的责任和义务,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高等教育逐步实行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普遍实行了校长负责制;基础教育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级管理的地方负责制正在形成。教师职称评定工作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职称评定制度进一步完善。实行学位制度,国务院设立学位委员会,吸收各学科着名学者参加,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博士三级,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在一些地方和学校还进行了教育综合改革;教育和经济建设相结合的“燎原计划”已开始实施。此外,在教学管理、教材编写、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高等院校招生分配制度等方面,也进行了许多改革。当前,教育体制改革正进一步深化。

总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等方面综合性改革,调动了各条战线、各个部门、各个领域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使我们的体制更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从而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使我国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实践证明,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是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观最终形成的又一重要条件。

四、邓小平发展观形成的理论基础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作为邓小平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邓小平发展观,其理论来源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发展观作为科学概念,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逐步形成。

1.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学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理论是邓小平发展观的理论根源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大变革。马克思主义从本质上说是发展的理论。在社会理想的阐发上,与以往思想家所提出的发展思想根本不同的是,马克思、恩格斯不是从观念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主要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特别是从资本主义发展所造成的现实状况出发去探寻未来社会的发展,从而得出资本主义一定要灭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一定要胜利的科学论断。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时,对于该社会以及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因、动力、主体、形式、阶段等都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力图从中阐明其内在的规律,这一切恰好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这一理论被各国共产党人掌握后,对于后来的社会发展无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是立足于资本主义大工业和社会化大生产的现实基础之上的,它的创造性贡献主要有:它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原因;它发现了社会革命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形式;它指出了人类社会阶段性进步的前进特点;它找到了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的基本规律。尽管在当时还没有一个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社会主义国家,但马克思、恩格斯已十分明确地指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这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