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发展是硬道理:邓小平发展观研究
10733200000010

第10章 邓小平发展观形成的历史背景(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了蓬勃上升的趋势,不仅构建了社会主义阵营,而且在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一度高于大部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但从60年代中期开始下降,进入70年代后普遍呈现出滞缓现象。究其原因,是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忽视了经济建设,忽视了发展自己,严重脱离人民群众,导致国家基础的动摇,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暂时处于低潮。这惨痛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告诫我们开展社会主义事业必须高度重视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只有坚持发展才有出路,只有坚持发展才能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

1.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剧变的教训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东欧各国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先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几十年来,在各国工人阶级政党的领导下,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苏联推行大国主义、强权政治、霸权主义,把东欧纳入自己的战略轨道,导致苏联和东欧各国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埋下了深刻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的种子。从8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东欧各国愈加忽视发展,在70年代后期业已存在的经济困难不仅没有得到解决,而且还有趋向严重的迹象,人民的生活水平停滞不前,加之苏联逐步衰落、全面后退的历史背景,触发并强化了东欧各国早已存在的社会危机,伴随东欧各国执政的共产党的种种失误,东欧最终发生了战后40多年来空前急剧的变化。

东欧剧变首先是从波兰开始的。1989年6月,波兰统一工人党在大选中失去了对议会和政府的控制权,国家政权逐渐被瓦文萨领导的团结工会所掌握,波兰成了东欧第一个由共产党的反对派掌权的国家。同年10月,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提前召开第14次代表大会,决定将社会主义工人党改名为匈牙利社会党,宣布民主社会主义为其奋斗目标。匈牙利国会通过宪法修改草案,将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改名为匈牙利共和国,取消了关于马列主义政党领导作用的规定。同年12月,德国统一社会党召开特别代表大会,决定将德国统一社会党更名。1990年10月,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重新统一为德国。1989年12月,保加利亚宪法中取消了保加利亚共产党是全社会和国家的领导力量的条款;1990年,保加利亚改国名为保加利亚民主共和国,共产党改名为社会党。1989年12月23日,罗马尼亚救国阵线委员会宣告成立,宣布解散罗共总书记、国家总统齐奥塞斯库的所有权力机构。25日,齐奥塞斯库夫妇被处决。28日,罗救国阵线委员会宣布实行多党制,并宣布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改名为罗马尼亚。此后,阿尔巴尼亚也发生了剧变,南斯拉夫则爆发了旷日持久的内战。东欧这些国家,政局动荡、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崩溃,人民深受其苦。早在1989年9月邓小平就深刻指出:“东欧、苏联乱,我看也不可避免……但是中国稳住了,而且实现了发展目标,社会主义就显示出优越性。”邓小平发展观认为,要使中国稳住,关键是要坚持发展,通过发展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目标,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得到充分显示。只有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才有出路,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成功。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使邓小平进一步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国家坚持发展、加快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进一步坚定了坚持发展、加快发展的信念,不断深化对发展方略与优化途径的探索,从而使邓小平发展观不断成熟与完善。

2.苏联演变解体的教训

90年代初,世界上第一个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建国已近70年的大国——苏联发生了演变和解体。苏联的演变与解体绝不是偶然的现象,是帝国主义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和苏联共产党长时期地推行错误的对外对内政策,忽视经济建设,严重地脱离人民群众的必然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经济经历了一个从高速发展逐步走向低速停滞的过程。苏联在建国的前期和中期还是比较重视发展的问题,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家的实力迅速增强,成为国际社会主义阵营的中坚力量。50年代,苏联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0%,60年代为7%。苏美之间的差距在缩小,使得苏联具备了与美国抗衡的实力,于是出现了70年代苏联在世界范围内与美国进行争夺的“苏攻美守”时期。但是,随着苏联逐渐推行大国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把大量的国家资金用于国际军备竞赛,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70年代以后,苏联经济的增长速度明显缓慢,80年代更处于停滞状态。据苏联公布的统计数字,苏联社会总产值的年平均增长率,1971-1975年为6.3%,1976-1980年为4.2%,1981-1985年为3.6%。而西方国家的统计资料认为,苏联经济的增长率要大大低于上述数字,只及它的一半。国民经济的低速增长甚至停滞,使人民的生活得不到明显改善,人民的不满情绪随之增长,影响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接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之后,更是加速了苏联演变的进程。1987年,苏共制定了根本改革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全面纲领,目标是建立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把“多元化”、“民主化”、“公开性”并列为三大革命性倡议。同年,戈尔巴乔夫的新着《改革与对我国和全世界的新思维》出版。他认为,过去的政治“把阶级利益置于首位”,而“新思维的核心是全人类的利益,人类生存的利益高于一切。”在戈尔巴乔夫新思维及西方帝国主义“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下,苏联出现了三方面的危机。一是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危机。1989年提出的“关于经济健康化的七年计划”要求用二至三年时间实现向市场经济过渡。但在如何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问题上,苏联政府内部产生了严重的分歧。经济体制改革方案一变再变,不仅没有解决经济发展的停滞状态,反而使经济形势更加恶化,最终导致政治和社会的全面危机。二是政治体制改革进程中出现危机。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缺乏科学的论证和周详的计划,各种重大举措的随意性很大,朝令夕改。政府中“激进派”、“传统派”、“主流派”三种力量之间激烈争夺政治权力,导致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体制几经变动,脆弱混乱,使政治体制改革不但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使国家政权处于动荡或半瘫痪状态。政治危机反过来又加剧了经济危机,导致社会全面危机。三是国内民族矛盾出现危机。由于国家出现了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各共和国的矛盾急剧激化。1990年,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三个加盟共和国宣布脱离苏联,走向独立。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摩尔多瓦、乌克兰西部民族主义急剧发展。1991年8月19日,苏联发生了要求戈尔巴乔夫辞职的未遂政变。“八一九”事件后,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苏共解散,联盟迅速走向解体。同年12月,白俄罗斯、俄罗斯、乌克兰三个斯拉夫国家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宣布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并就此发表声明:“苏联作为国际法的主体和地缘政治现实,将停止其存在。”12月21日,俄罗斯等11个独立国家领导人在哈萨克首都阿拉木图举行会议,通过了《阿拉木图宣言》等文件,正式宣告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至此,1922年12月30日成立的近70年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