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消费创富
10732300000009

第9章 欢迎进入体验经济

“你的店”提出这样一个理念:在消费者购物时享受返还,这也许就是“返利经济”最早的雏形吧!

在我们谈到返利经济之前,我们先进入体验经济。因为在如今的信息经济社会,信息商品是体验型商品,消费者要体验后方知道其价值,而一经体验后便不需要非花钱买下来不可。一方面消费者要先体验,一方面企业担心消费者不付费,这样就大大促进了返利经济的发展。

体验经济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哈佛商业评论》在做出“体验经济时代到来”的预言时曾指出,体验就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

斯科特·麦克凯恩在他的《商业秀》一书中指出:“客户不仅是在购买你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他们更希望从中得到乐趣。因此,不管是出售产品还是服务,商业的实质就是作秀。你的企业如同置身于聚光灯照耀下的舞台,而你的员工就是演员。他们在出售产品和服务的时候也在表演。你的观众,也就是你的客户,可能会喜欢这样的表演,也可能会厌恶这样的表演,甚至是忽视这样的表演”。

于是,斯科特·麦克凯恩把商业与电影、电视和音乐等娱乐业联系起来,把多年以来一直应用于娱乐业的东西引申到商业世界,那就是:要成功,你就必须与你的观众建立一种感情上的联系。这样才能创造出一种让客户无法拒绝的感情体验,他们购买你的产品和服务的原因是,他们可以一遍接一遍地享受这种感情体验。

体验常被看成服务的一部分,但其实体验是一种经济物品,像服务、货物一样是实实在在的产品,而不是虚无缥缈的感觉。

在迎接体验经济之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仅凭客户满意度还难以保持消费者的忠诚度,面对竞争者的百般诱惑,他们也经常会选择他人。要使真正忠实的顾客成为你最坚决的拥护者,企业必须创造出一种客户体验,一种稳定的、明确的、独特的并有价值的体验。

有这样两个真实的故事,更能让我们理解体验经济的妙处:

第一个故事是,一个以色列企业家开了一家咖啡店,名为“真假咖啡店”,店里没有任何真正的咖啡,但是穿戴整齐的侍者仍有模有样地装作为客人倒咖啡、送糕点,让消费者体验到咖啡厅交朋友、谈天的社交经验。

第二个故事是,有个在美国投资行工作的高级白领,因公司裁员不幸没了工作。无奈之下,她开始尝试为很多企业做“尝试者”,如体验航空公司的新航线、入住旅游胜地的新酒店、甚至享受某超市竞争对手推出的新服务。这些需要让人“体验”的工作使她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为不同的客户写体验报告对长期做项目评估的她来说不是难事,这种体验生活让她寻找到了一种新的生存方式。

当人们在满足温饱后,便向精神需求蔓延,而精神需求的高层次便是体验————体验痛苦,体验刺激,而最主要的体验则是快乐的体验。

其实,经济的演进过程,就像母亲为小孩过生日、准备生日蛋糕的进化过程。在农业经济时代,母亲是拿自家农场的面粉、鸡蛋等材料,亲手做蛋糕,从头忙到尾,成本不到1美元。到了工业经济时代,母亲到商店里,花几美元买混合好的盒装粉回家,自己烘烤。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母亲是向西点店或超市订购做好的蛋糕,花费十几美元。到了今天,母亲不但不烘烤蛋糕,甚至不用费事自己办生日晚会,而是花100美元,将生日活动外包给一些公司,请他们为小孩筹办一个令人难忘的生日晚会。这就是体验经济的演进过程。

“体验经济”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

第一,寻求快乐和寻求体验的消费正在向我们走来,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消费正在不断增加,如旅游、探险、游戏……总之,在衣食住行基本得到保证以后,人们正在追求消费快乐和体验了。

第二,体验消费作为一种消费趋势,为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正如《体验经济》一书的作者约瑟夫·派恩所说的那样:“随着经济形态的转变,人们萌生了对于娱乐和体验的需要,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这是企业家们必须重视的商机。

第三,“体验经济”正在改变着传统的交易规则,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比如购物,可以有理性购物,也可以有体验购物。理性购物注重使用价值,并严格进行“性价比”;而体验购物则是寻找购买时的感觉。

更多的专家认为,体验已经渐渐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渴望得到一种全新的体验,越来越多的企业精心设计、销售体验。各行各业的顶尖企业都将发现,未来的竞争战略,就在体验。除非企业打定主意要一直留在工业经济阶段,否则总会被迫升级到体验经济阶段。

毋庸置疑,体验的创造有着广阔的空间,企业要考虑的是它能够提供何种特殊的体验,找出特殊的体验,就是企业应该设计的方向。体验与商品和服务一样,需要经过一段设计过程,需要经过发觉、设计、编导,才能呈现出来。

有的专家根据进入体验经济企业的做法,归纳出设计体验的四个基本原则。

制定明确的主题

制定明确的主题是经营体验的第一步。如果缺乏明确的主题,消费者就抓不到主旨,就不能整合所有感觉到的体验,也就无法留下更长的记忆。国内许多零售商虽然把“购物经验”挂在嘴上,但是并没有创造主题,将完全不同的产品结合成整体体验。

拉斯维加斯的论坛购物中心则是成功展示主题的极佳例子。它以古罗马集市为主题,从各个细节展现主题。购物中心铺着大理石地板,有白色罗马列柱、仿露天咖啡座、喷泉,天花板是个大银幕,其中蓝天白云的画面栩栩如生,偶尔还有打雷闪电,模拟暴风雨的情形。在集市大门和各入口处,每小时甚至有凯撒大帝与其他古罗马士兵行军通过,使人感觉仿佛重新回到古罗马的街市。

古罗马的主题甚至还扩展到各个商店,例如:珠宝店用卷曲的花纹、罗马数字装潢,挂上金色窗帘,营造出富裕的气氛。论坛购物中心1997年每平方英尺的营业额超过1 000美元,远高于一般购物中心300美元的水平,这表明了体验的巨大商业价值。

成功的主题就应该像论坛购物中心一样,简洁明快而引人入胜,而不是企业的目标陈述或营销广告语。主题无须贴在墙上或挂在嘴上,但必须带动所有的设计与活动,朝向一致的故事情节,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增加正面线索

主题是体验的基础,它还需要塑造令人难忘的印象,这就要求它必须制造强调体验的正面线索。线索构成印象,在消费者心中创造体验。

华盛顿特区的一家咖啡连锁店以结合旧式意大利浓缩咖啡与美国快节奏生活为主题。咖啡店内装潢以旧式意大利风格为主,但地板瓷砖与柜台都经过精心设计,让消费者一进门就会自动排队,不需要特别标志,也没有像其他快餐店拉成像迷宫一样的绳子,破坏主题。这样的设计同时也传达出宁静环境、快速服务的印象。

其实,每一个小动作,都可以成为线索,都可以帮助创造独特的体验。只是需要企业细心去发现它。

减掉负面因素

要塑造完整的体验,不仅需要设计正面因素,还必须减除削弱、违反、转移主题的负面因素。

快餐店垃圾箱的盖子上一般都有“谢谢您”三个字,它提醒消费者自行清理餐盘,但这也同样透露着“我们不提供服务”的负面信息。一些专家建议将垃圾箱变成会发声的吃垃圾机,当消费者打开盖子清理餐盘时,就会发出感谢的话。这样就消除了负面因素,将自助变为餐饮中的正面因素。

整合多种感官刺激

体验中的感官刺激应该支持、增强主题,而且体验所涉及的感官越多,就越令人难忘。

聪明的擦鞋匠会用布来拍打皮鞋,发出清脆的声音,散发出鞋油的气味。虽然声音和气味不会使鞋子更亮,但会使擦鞋的体验更吸引人。

但我们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感官刺激的整合都能发生很好的效果。例如,咖啡的香味与新书油墨的气味非常匹配,可用于书店的设计。而美国一家公司尝试将酒吧与投币自助洗衣店结合就宣告失败,因为这肥皂粉的味道与啤酒的气味十分不协调。

除了上述原则,企业还应考虑市场供需因素。如果企业无法持续提供吸引人的体验、索取高于消费者所感受到的价值的价格,或者供应过量,就会面临市场压力。

进入21世纪,体验经济所体现的个性化无疑代表了人性的本质,它是企业经济必然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