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养鱼,先养水:松下幸之助的商道公开课
10727700000019

第19章 松下幸之助谈处世

我们生来就在一个纷杂的世界中,在一个多重交织的网络关系中,我们该如何处身于世?该如何对待他人?在这一点上,松下幸之助给了我们一些点拨,要懂得信任,要学会赞美,要了解尽人事听天命的道理。下文就主要从这三方面给大家介绍相关内容的。

团队的价值才是最大的价值

人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总是会存在于一个团体之中,或是小或是大,因此,我们要知道团体的价值,也要懂得如何在团体中生存。

处于社会之中,就是处于某一个团体里,因此人类具有过团体生活及追求更好的团体生活的本性及使命,但是,人们往往对此没有深刻的认识,欠缺集合众智,以及改善团体生活的自觉。换言之,不能充分自觉地认识人类的本质,就无法正确把握人生观,这对于人类团体生活来说是最大的致命伤。

团体生活中各种活动的基本意义,就在于增进人类的幸福、提高团体生活,同时一切的活动都必须顺应人类的本质来进行,这才是合理的,会带来人类的进步。对人类而言,支撑团体生活物质所需的经济活动,是基础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丰富人类情操的道德、艺术、教育、学问、思想等也相当重要。而正是这种种的活动才维持了人类的团体生活。不论站在何种角度,提高团体生活是极其重要的。这也就需要我们能够巧妙地调和各种差异、关系,最终达到完美的境界。追求进步并不是唯一的方面,人们也常常因为在进步方面付出太多努力而带来很多困扰。而彼此间的协调,更注重人类本质才能够带来更高更好水平的团体生活。

在谋求团体生活的提高与发展时,我们还要尊重各个团体的传统性与个性,即国民性、民族性。人类的团体生活,是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百多个国家和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历史,因此每个国家、民族均培养出特有的传统、个性。面对这种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传统智慧的累积,我们应当感知到其中的强大力量。对于任何国家、民族都要充分地认可自己的国民性和民族性。这样才能避免轻视、忽略国民性和民族性,而一味地模仿他国。更进一步而言,要集合各国、各民族的智慧,彼此互相运用,提高众智。否则,各国彼此否定,而强求于别国采取和自己相同的生活形式和政治实体,则会造成纷争、混乱,甚至是战争。为了国家能健全地发展,就要在其传统个性上站稳脚跟,并要不断吸取时代新潮流的种种观念来治理国家。

日本自古就有“八百万神”的传说,在日本史书“古事记”上,就描绘了八百万神聚集在天安河的河原,以天照大神为中心讨论的盛况。这充分反映了日本的民族性,能集合众智,解决问题。此外,日本的圣德太子在“十七条宪法”当中的最后一条也讲道:“不可独断大事,必由众人讨论之。”还有明治天皇的“五条誓文”也提道:“要大兴会议,以公论决定万机。”这些无疑都是集合众智以作决定的体现。

日本人喜欢在传统和民族性的基础上,集合外来的智慧,在日本的历史上,像汉字、政治结构、社会制度、儒家思想、美术工艺、科技文明等,都是吸取的结果,这些事物陆续引进日本,对日本人民生活具有极大的提升作用。

学会赞美让生活更美好

赞美是一种技能,懂得它,运用它,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不同,会使你的生活更加美好。

每个人都有赞美的心情,那就挖掘、坦诚地给予别人真诚的赞美吧。唯有人类才具备的美德之一就是赞美,若没有它,人际交往会因之晦暗。赞美并非勉强,更不是容易被看穿的奉承话,是坦诚的感叹与赞颂。赞美不仅会使对方露出笑容,也会使我们的心情豁然开朗,这也是我们做人的本分。

赞美就像是一个火苗,既能照亮别人也能给予人以温暖,而赞美者自己也同时能得到别人的好感。生活中,我们会看到一个经常赞扬子女的母亲,孩子往往很懂事、很聪慧,整个家庭气氛也很幸福、快乐;一个经常赞扬学生的老师,整个班级会拧成一股绳,学生们也都会积极向上;一个经常赞扬下属的领导者,会营造出一种轻松、和谐的人际氛围,增加单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使得下属产生亲近感,更投入于工作中。

其实,学会赞美别人,也是在为自己铺路。因为赞美是一种人际交往的需要。而我们在赞美时,要懂得审时度势,懂得掌握一定技巧,否则就会弄巧成拙、产生厌恶,即便你是真诚的。那么,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个赞美的注意点:

其一,要适时得体。赞美别人要相机行事,正所谓“出门看天气,进门看脸色”。如果对方是在筹划一件事,那么开头的赞扬应该能激励他下定决心;中间的赞扬应该是让其坚持、再接再厉;结尾的赞扬应当是对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这才是做到了“美酒饮到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

其二,要有一颗真诚的心。对人的赞美应当是发自内心,并且实事求是、符合实际,这才不会让人觉得虚情假意、诡诈虚伪、居心叵测,甚至怀疑你是别有用心。否则,这种无根无据的赞美,必然是会引起他人生疑、不舒服。言不由衷的表情是最可怕的,它会引起对方的逆反心理,会使赞美的力量消失。

其三,赞美也要因人而异。年龄、性别、人的素质等都是各有千秋的,在赞美时要突出个性,有特点的赞美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在美誉年轻人时,可以选取创造才能、开拓精神、前程似锦等方面;在美誉女孩可以注重其外表、着装、气质等方面;在美誉老年人时,可以着重他“想当年”的业绩与雄风;在美誉经营者时,可称赞他的头脑灵活、生财有道。

其四,善于用体态表示赞美。投以赞许的目光,送一个鼓励的微笑,竖起大拇指做一个夸奖的手势……这些都是赞美的表示,并非只有语言可以做到。而且,这种方式往往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同时,赞美的时候一定要注视对方,最好是保持相对固定的姿势以表明自己是真诚、恳切、发自肺腑的。

其五,赞美要具体。赞美之处愈翔实具体,就说明你越了解对方,了解他的优势、亮点。那么,就容易使对方产生亲近效应,并感受、接受你的真挚和可信。

其六,善于发现需要赞美的人。生活中,很多被埋没、有自卑感、身处逆境的人,他们往往很难听一声赞美的话语,因此你的赞美可能会起到“雪中送炭”的效果。

其七,赞美还要适度。即便是对对方的优点赞美,也不可太多,所谓过犹不及,过誉只会变成虚伪的谎言,使对方失去兴趣,更谈不上感谢了。

不妨把赞美当作说话时的一个习惯吧,它能帮你敲开对方的心门,并传达一种快乐,这快乐既给了对方,也给了自己,同时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赞美并不难,有一双发现别人优点的眼睛,有一颗开阔豁达的心,就能够发现很多需要赞美的事。

英国政治家兼作家切斯特菲德尔曾说过:“多喜欢自己一点,就能赢得他人的喜欢。”对于人际关系接触中引起的不快,赞美往往能起到良性的积极作用。谚语云:“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人都有这样一种心理倾向:自己的价值被肯定、被接纳、被支持,自己受欢迎、被喜欢。这是一种健康自我形象、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很多人希望引起他人的注意,获得他人的肯定。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就懂得为什么人需要赞美,也就懂得赞美他人的价值了。

作为一个经营者要懂得赞美,对下属的赞美会使他们更加投入地工作,更加积极上进;作为一名员工,对同事的赞美会使工作更加协作、更加默契。那么,整个工作的团队就会在一种和谐、合作、共同努力的氛围下更加高效地运行。这样的话,发展、成功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做人做事尽人事听天命

成功与失败,我们面对它们时,可能会想出很多造成这种结果的条件、因素,但是自我的努力还是重要的。

“尽人事而听天命”是包含有两层含义的:一方面要尽人事,就是要全身心投入、发挥自己最大的主动性,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专心工作;另一方面是要听天命,也就是要遵循、遵守大自然万事万物的客观规律,不要任意妄为,很多时候虽然自己尽了努力可是违背自然法则,就会无法成功,必须两者结合起来。这句话在松下幸之助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同时他本身也十分推崇这句话。

在松下幸之助看来,一个人事业的成功,有90%是老天的安排,有10%是个人的努力。这种看法似乎有些宿命色彩,10%的人为努力,其他的绝大多数是掌控在天命之中。其实是要人们在主观努力的基础上,保持乐观的心态、情绪,老天是公正的,只要自己努力就能够成功。与此同时,松下幸之助的观点实际也是想说明,人们不要欲望炽燃,不要做不切实际的事情,不要让野心过于膨胀。上天给我们安排90%,只要相信在自己的10%努力之下,好运必定降临。在松下幸之助的自传中,他曾这样写道:不论遭逢何种困难,在经营事业中都要如人们常说的那样:“忍耐吧!忍耐吧!”只要能够忍耐到底,哪怕你的计划不成功,也会因为周围情势的变化,而出现转机。无论是身体有了重病,还是事业上遭逢重大困难,在遇到这些时,我们必须坦然地面对逆境,不要悲观。每当此时,松下幸之助都会认为命当如此,只是需要多加考虑——这是命运安排,同时也需要我尽最大努力去千方百计地争取到最好的结果——也就是要尽人事。只要能够这样,自可心安理得。只有当我们有意无意间都能拥有这种思想,时时刻刻提示自己该这样做,才能遇事特别是遇到大事时而不慌乱。

松下幸之助之所以对此“情有独钟”,是因为他从小的学徒经历。在松下幸之助还是一个9岁孩子时,他就开始了外出学徒的经历。使松下幸之助学到了一般人很难得到的经验。在其他小朋友玩耍的时候,松下幸之助在打扫,在招呼店面生意,在学习谋生的技艺,而在这种种事物当中包含着许许多多的人生经验,松下幸之助也从中受益良多。虽然,当时松下幸之助不一定会有今天的感悟,但是这种潜移默化的人生经验,确实使他获益良多。

也正是在这一点一滴的努力下,松下幸之助不断进步、不断积累,不断地尽着自己的努力,当然最终他也得到了自己事业上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