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养鱼,先养水:松下幸之助的商道公开课
10727700000015

第15章 自来水哲学——永远为民众服务

顾客至上,这是很多企业叫出的口号,可是如何使这句话不再是一个口号,将它落在实处,让它发挥效应,让它给企业带来发展?在松下幸之助的“自来水哲学”中,我们会找到一定的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经营上的启示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会给我们带来启示,要切实地去感受、去体悟。松下幸之助的经营之事就是很值得我们去体悟的。

到了1931年年底,松下在逐年增加业务部门的基础上,除了一般电器配线器具以外,已经拥有电池灯部门、干电池部门、电热部门、收音机部门等诸多部门,其制品总数也已超过两百多种,在不景气的大环境下,能够持续、顺利地继续扩大,这是令人称奇的事。这种奇迹的创造,主要来自于全体员工也在这不景气当中,努力地配合公司,不断增加生产,从而形成一种奋斗不懈的松下精神。在这一点上,松下幸之助是感到非常欣慰的事。

对于自己的亲身经历、经验,松下幸之助从来都是毫无保留地告诉给自己的员工,以便指导、勉励他们。也是在这种感召下,外界都嘉许松下电器的店员具有很好的敬业精神。

松下幸之助也有一些独到的经验能够将店员训练成有胆识、有魄力、能够独挑大梁,敢于担当责任的人。关键的一点就是,在逆境中,够勇往直前克服困难打破逆境,获得刻苦奋斗的体验。当然,这并不是鼓励把公司经营得困难重重。如果公司遇到困境,也该算是经营者的失败,并不是一件好事情。经营在任何情况之下,还是以尽量顺利为原则。经营者应该既能利用困境训育店员,也能在顺利环境中,训练店员克服困难、独当一面。1932年年底,财经界人士个个面露喜色,因为新内阁的成立,公布了黄金输出禁令。在不景气的情况下,由于政友会内阁的积极政策,无疑给时局带来了一定的好转。在内阁改组下,业界出现了一线曙光,这也使得松下幸之助下定决心,更要努力经营。

信仰是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的,特别是对于经营者。曾有一位经销商U氏这样对松下幸之助说:“前些年不幸的事情连续发生,样样不顺利,于是有朋友让我去信仰宗教,慢慢地我认识到以前很多事情的看法、做法都是错误的,所以有很多不顺利。现在心胸突然变得开朗,不安的心情也消失了。后来,对自己能够信仰宗教感到非常的愉快,店里的生意也顺利很多,这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信仰的力量。现在我感到很幸福,并愿意将快乐分享给别人。作为经营者,能够对企业界真正地贡献自己的心力,必能有更大的发展。”

通过U氏的这番话,松下幸之助觉得信仰是件很好的事,它使人恳切、平静、虔诚。虽然,松下幸之助对任何宗教都不感兴趣,但是,在U君的说服下,还是在3月的上旬,从大阪出发去参拜某教本部。

在整个参观过程中,最让松下幸之助深有感触的当属制材所。这个制材所是制造木材的地方。像兴建中的教主殿、本部所属的教会等,都是靠这个制材所直接供应。制材所有很完备的机械设备,大约会有100个义务工人每天来这里工作,他们将从全国各地方的信徒所捐献的木材,制造成栋梁、柱子、天井……寺院有自己经营制材所的必要吗?而且,还要100人来此工作,这确实很难想象。但是,寺院里每年都有建筑物要盖,而且不断在扩大,正是这种需求,使得制材所成立。这个制材所拥有广大的场地和多处工厂,原木堆积如山,厂内马达和机械锯子锯断木材的声音也是震耳欲聋,工人们都兢兢业业、流着汗,从事于制材工作。而且,制造厂内充满着一种独特、严肃的味道。这么大规模的义工制作场面,确实让人感受到宗教的力量是伟大的。所需要的木材,全部都是捐赠的,木材的加工制造又是依靠义务服务的信徒来进行,这确实是说明一种强大的凝聚力。

现在各地方都有可耻的劳资纠纷,并且这种事件一再发生,而却还有这么多人甘愿义务劳动,从某种角度来说,使精神有所寄托、有所信仰是很重要的。

自来水经营理念

水我们习以为常,正是这习以为常的事物中蕴涵着深厚的经营奥义,下面就给大家揭示出来。

前文提到的寺院里那么多人快快乐乐、认真、用心地工作着,这实在是一种盛况。这也对松下幸之助有很大的触动,他认为,某教的事业重点是令人心安,令烦恼者得到开导,这是一种神圣的事业。而我松下幸之助从事的事业也是神圣的,因为我们是生产人们生活上的必需品,是“无中生有”、消除贫穷、创造财富,是很现实的工作。正所谓“穷病最苦”,因此消除贫穷也就是最有意义的工作。为生产刻苦耐劳,这是人类的生活,更是松下的事业。既然都是神圣的事业,切都不可或缺,那么实业也应当可以经营到比某种宗教更为神圣、更为旺盛的境地。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神圣的经营法呢?这就是“自来水”。今天偷取有价值的加工过的自来水,并不会遭受到处罚,这是人人都知道的常识。就像是一个乞丐打开水龙头,痛痛快快地畅饮一番,大家不会因为自来水是有价值的东西,而去指责、处罚他。这是为何?

自来水很丰富,就因其丰富,所以偷取少许并不会遭到追究。这就是说,一个产业者的使命,就是要把人们的物质所需品,生产得如自来水一般无限丰富。当一种物品产量增多,无限丰富时,价格便会低到几乎等于是免费。到了这一步,才可以消除贫穷,那么因为贫穷而产生的各种问题,也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以物质作为中心的乐园,获得精神的寄托(比如宗教的力量),人生逍遥自在、无忧无虑了。作为一个企业在经营时,不要完全依照商业习惯,更应该按照真正的使命去经营。

顾客至上理念

懂得汲取,更懂得反馈,懂得回报,这才是顾客至上的真正含义;懂得尊重,更懂得满足,这才是顾客至上的真谛。

企业和顾客的关系始终是企业的生命线,如果失去了顾客,企业就断送了生路,相反,如果企业获得了顾客,那就能兴旺。企业和顾客会发生、产生各种方式的联系,但不管采取何种方式,均需遵循基本的伦理准则:现代企业所形成的顾客观,即“用户就是上帝”、“顾客至上”,更有人将此称之为顾客第一原理。这个第一原理实际上就是,了解顾客的需要、了解顾客对产品的意见,要有以顾客为中心的观念,提供优质产品和完善的服务,从而建立起良好的顾客关系。在当下的激烈竞争中,重视顾客,关心顾客,才能给经营者带来成功的机会。

在松下自然也是如此,松下幸之助就具有强烈的顾客至上的观念,并且要求手下的业务经理、工作人员对自己顾客都要像生产单位统计数字一样精确。他常说:“在松下,我们每天都要测量顾客的体温。”要随时了解消费者的需要和改进意见,松下电器的系列产品销往多个国家、地区,而这些产品就是一枚枚探针,使松下公司始终具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只要顾客络绎不绝地购买和信赖企业的产品,那么资产才能增值、企业生产才能扩大,生产经营活动才会有良性循环。

其实,有着不同阶层、职业、生活习惯和消费兴趣等特点的公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群体,同时他们又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顾客在使用某一物品后,就会将自身的使用感受作为促进或抑制其他人的购买行为,进而在更大程度和范围内影响企业的产品销售和收入。好的产品或是良好的服务,会因为顾客的满意度、信誉度提升,而不断地扩大市场。但是,低劣的产品或服务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如果品牌、企业在顾客那儿名声扫地,最终可能导致关门倒闭。

那么,建立良好的顾客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下面有几点关于这方面的建议,可能会给您带来一些启示。第一,“顾客总是正确”的消费原则。企业尤其是商业企业必须要与顾客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要注重服务质量、服务态度。“独此一家,别无他店”的现象,在市场经济中已经很罕见了。顾客购买到称心如意的产品,是理所当然的事。而这种“称心”不仅来自于产品本身,还与服务态度、销售者的服务质量息息相关。正如美国“旅馆大王”希尔顿,他就要求员工:“无论旅馆遭遇多少困难,万万不可把心里的愁云摆到脸上。”而且,希尔顿在视察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你今天对客人微笑了吗?

第二,建立企业和顾客良好关系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市场竞争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产品质量的竞争。顾客不能满意放心地使用产品,就不可能建立起良好的物质基础,从而也就不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动。

第三,建立良好顾客关系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利用宣传媒介,从而争取顾客信赖。宣传者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了信息往来、沟通的桥梁,因此宣传者的威信对改变消费者的心理倾向起着重大作用。利用信誉好的宣传影响,企业不必说服顾客购买其产品,也会获得消费者对生产者的信誉。产品的优劣是消费者购买与否的前提,而宣传则是诱导购买的关键。因此,二者要相辅相成才能有效地增加购买力。

第四,售后服务要周到。绝大多数顾客在购买产品时,在挑选产品时,都会把售后服务的完备与否视为重要条件。其实,当顾客购买了企业的产品,就是建立起来了一种关系,而这种关系的维持,主要是通过企业的售后服务来实现的。企业能主动关心顾客在使用产品中出现的问题,尽心维修、保养,并推介产品新功能的开发,等等。只有提供了尽可能周到的售后服务,才会使关系更加紧密和良好。

下面,我们来看看经营者自身。从企业原始状态来看,经营者可分为继承祖业的经营者、白手起家的经营者、被雇用的经营者。不论您是哪一类型的经营者,都应当具有自己的思想与原则。这种原则、思想多是经营者在自己的经营体验中产生。当然,其隶属的公司往往也已经有代代相传的传统经营理念。松下幸之助认为,提升大众的生活水准,为社会多作贡献,这是企业应当奉献的力量。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面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接受别人的服务。如果每个人都能以各种方式回报社会,而不是乐于接受而吝于付出,那整个社会将趋于繁荣,大众的生活水准就会提升。因此,每个人都应当对别人服务的总分高于接受服务的总分,作为公司也是一样,要琢磨自己应当尽什么责任,应当做什么、该做什么。

经营亏损、处于困境时,应把日常锻炼的聪明才智奉献出来,完善经营,扭转局面;经营景气、顺利无阻时,不需别人的扶持,那就要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公司经营者只有时刻将此作为理念、信条提示自己,引领着公司不断前进,才能真正实现顾客至上,更好地服务于用户,满足社会需求,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自古以来,消费者都是质量相当时,择廉而取,价格相同时,择优而购。但是,被顾客认识之前,有些品质优良的新产品,常常遭受冷遇,甚至无人问津。那么,如何使他的产品赢得顾客,这是很多经销商在面对这种情况时,需要很好思考的问题。前文讲过松下建立初期,推销电池灯的事,从那件事情我们可以发现,面对上述情况,最好的办法是:让产品说服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