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白孩子:如何塑造特立独行的艺术天才
10726000000008

第8章 培养应循序渐进

1.批评与鼓励的效果

对于孩子不要总是批评,要让孩子愉快地成长。而许多父母与老师并不懂得这个道理,对于孩子过于严厉,尤其在艺术的训练上更是毫不留情,以为这样做才能取得好的效果。经常听到大人这样训斥孩子:

“特意给你买了钢琴,你怎么不练了?”

“告诉你太阳是红的,你怎么用黄蜡笔画太阳。”

“给你讲过几遍这个故事,你还是记不住,真笨。”

的确,对于孩子,可批评的事是很多的,他们那么小,手脚不利落,发音不清楚,思维不灵敏,许多事情都做得半对半错的。可是仔细想一想,父母们脱口而出的批评,大部分是因为对孩子能力的错误估计而造成的。这样做的结果只会使孩子丧失信心。

孩子逐渐成长,会达到与学习某种技艺相宜的年龄。孩子在学会走之前必须先会站,心理学上把这种完成了接受教育的准备状态称为“准备”。没有完成“准备”的孩子就显得笨手笨脚,使望子成龙的父母感到心焦。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做呢,不妨换用鼓励的方法。对于动物,鼓励的手段是喂食物;而对于孩子,父母的爱、关怀、耐心、理解就是鼓励。为了使孩子感到真正有力量的鼓励,做父母的必须使孩子觉得你和他们在一起时愉快、有趣、充满活力。孩子愿意和你在一起,认为与你在一起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奖励,是一种充满乐趣的交流。请父母们自问一下,你纯粹是因为好玩而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有多少(对孩子毫无要求)?如果答案是“很少”,那么你的爱与关怀很可能不足以作为鼓励,更不可能使孩子感受到你的耐心和理解了。

鼓励对于孩子是多多益善。不管孩子是在学习阅读技巧还是在学脚踏车,是在学习乐器还是在练习单调的起跳,只要孩子有进步就要鼓励,每有好的表现就要加强鼓励的感情色彩。如果父母或老师留心,总会找出理由来称赞与表扬孩子。

有个小朋友是个淘气大王,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怕他,不过老师并没有忘记鼓励。有一天,在休息时间里碰巧他因为夜里闹累了睡得很香,待他醒来后老师说:“你今天休息得最好。”当他妈妈接他时,他骄傲地告诉妈妈“老师说我今天休息得最好。”第二天,他又乖乖地休息了。这种做法叫做“有效加强”,当孩子表现好时,我们不注意,不去表扬,就是对他的好行动不予以加强,而当他表现不好时,我们却立刻注意到并立刻加强了。这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每个父母都十分清楚。

艺术创作也是如此,比如画画,孩子往往是兴趣一来就在他们认为可画的地方画,有位家长下班回家,看见干干净净的门上、立柜上、墙上、地上到处是粉笔画,真是哭笑不得。后来,这位母亲想到,对孩子的绘画兴趣一定要鼓励,而不要扫孩子的兴。所以,她先夸孩子画得真多、真好,随后又指出今后不要画在墙上,而要画在纸上,并且买几个图画本和彩色蜡笔、油画棒、水彩和毛笔,告诉孩子每天画的都写上日期,看哪一天画得多,画得好。以后,又给他订了《小朋友》画报,买了几本画册。这样做,对孩子的绘画兴趣就是莫大的鼓励。

2.不求一时的成绩

常常有这样的父母,他们希望孩子每一堂课都有一次看得见的收获。比如上绘画课,就必须学会画一样东西,上音乐课,就必须学会一段完整的曲子。可是艺术才能是日积月累一点一点地获得的。那造化钟秀般的神童,毕竟是极少数。况且,孩子只能接受艺术启蒙教育,将来他并非会立志成为音乐家、画家。

父母往往从自己的愿望出发,急功近利,采取一些错误的教育方法。例如画画,父母往往告诉孩子应该这样画或应该那样画,弄得孩子即使想自己画,也担心没有按照父母的要求去画而遭到训斥。有的孩子会说“不会画”而请父母帮助,于是父母毫不犹豫地立刻给孩子画上一个草图,并说:“这是个轮廓,你就照猫画虎吧。”孩子画完后再去不安地看父母的脸色,问:“这样画可以吗?”于是父母又指导说:“把影子画得清楚些,近处的人画大些,远处的人画小些。”或者家长干脆说:“画得不像,我给你画吧”于是一张父母满意的图画诞生了。

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得不到按自己的想象去画画的能力,画画的时候每每想着不要让大人耻笑,不要受到斥责,一定要按要求去画。画完之后心情也是不安与迷乱的,总是担心着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这样,孩子会一点一点地失去绘画的兴趣,也失去了绘画的能力,这是很可悲的。

画画对于孩子来讲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孩子画的画由于受到年龄与生活经验的限制,总是存在着缺点。同时,孩子眼里的世界和成人的也不一样。比如,画画的时候观察不仔细,涂色不均匀,夸张他们感兴趣的那一部分,比例不对等等。但是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创造,鼓励和保护他们“独具慧眼”的观察力,尊重孩子的个性。这样,孩子会一天比一天有进步,能长久保持浓厚的绘画兴趣。即使孩子将来不当画家,但是通过儿童时代的学画活动,他同时学会了观察世界,学会了欣赏美好的事物和景色,在学画中保持了自信心,培养了自我评价能力,练就了一双灵巧的手,形成了大胆设想、勇于实践的性格。

这样一对比,我们也许就不会再逼迫孩子去模仿大人画画了,也许还会从比较中得到反思: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不会画画,都把画画当成至高无上的艺术?其实,每一个有脑有手的人都具备学会画画的条件,那么,他们是不是在童年时代也接受过不正确的绘画教育呢。

3.天才的坎坷人生

许多伟大的天才都过着常人望尘莫及的生活,令人仰慕、敬重,但是人们往往忽视了他们人生的坎坷。

奥地利著名音乐家莫扎特从3岁开始在父亲的指导下练琴,从6~26岁在欧洲各国旅行演出时,几乎从来没有住过旅馆,只是在一辆带篷马车中练琴。12年的旅行生活严重损害了莫扎特的健康,他瘦得皮包骨,几乎是从死神手中逃出来的。

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在童年时期受过父亲极其严格的训练,严格的程度有时超乎人情所允许的范围。父亲经常把四岁的贝多芬关在屋子里,命令他几个小时不断地练习钢琴和小提琴。有时,喝得醉醺醺的父亲深夜回家,发现贝多芬已经睡熟了,就把儿子立刻打起来继续练钢琴,叫他一直不停地弹到天亮。幼年的贝多芬经常受到父亲可怕的训斥,生活中没有欢乐,常常因为每天的功课过于繁重、异常单调而偷偷泪流不止。

艺术天才们在父母的期待下接受了极端的天才教育,结果变得伟大、著名。但是,他们中的许多人身心健康也因此受到损伤,造成终生不幸。比如莫扎特,后来各种重病缠身,父亲逝世后过着乞丐似的生活,35岁时早逝,死亡原因不明。有人说死于尿毒症,也有人说他是由于胡思乱想、忧郁症缠身而服毒自杀的。

贝多芬因为生活不幸,染上了酗酒的毛病,57岁时便逝世。据说,他在丧失意志前,曾经用拉丁语留下绝命诗:“拍手吧!各位,喜剧到此结束。”

英国文豪约翰·罗斯金是一位在虔诚的清教徒母亲的教育下长大的。到了晚年,他说:“一般说来,我所接受的教育是错误的,这是一件不幸的事情。”他长大后多次发疯,尤其是逝世前一年,由于严重的精神错乱而痛苦不堪。

许多天才受到了父母的杰出而特殊的教育,成了出众的人物,却度过了坎坷的一生。这引起了我们深刻的反思。早期教育是能够造就“天才”的,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指导与合理的训练,虽然孩子受到本身能力范围和身体条件的制约,但培养出一般人看来感到吃惊的能力,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天才的人生之所以波澜起伏,是由于他们接受的早期教育,是集中智能来接受某种技能的,进行早期教育的目的过于偏颇,造成对心灵的创伤。

天才们的坎坷经历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孩子是不是“天才”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成为一个正常发展的人。所以在早期教育中,应把培养美好的品德与健康的身体放在首位。

4.打开面向世界的“窗口”

儿童的天性是纯真、美好的,他们具有对美的敏感性和质朴性。孩子们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首先通过声音感知世界。从母腹中出生以后,他会通过色彩、形状去观察世界。以后,他还会通过语言理解世界,并通过游戏和运动与世界接触,融为一体。

艺术教育的事实证明,培养孩子的艺术细胞是一项艺术教育的系统工程,它要根据孩子成长的特殊规律,通过优美的音乐旋律和明快的节奏,鲜艳的色彩和准确的线条,有韵律的诗歌,生动的故事,智趣技巧的游戏,有节律的运动等,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完美”的人。这也就是教育学上所称的美育,它需要与尊重孩子的人格,与德育、智育结合起来,才可能把孩子培养成有健康的审美趣味和一定审美能力的人。

培养孩子的“艺术细胞,实质上是一种综合艺术教育,它需要孩子欣赏自然美,理解文学艺术美,渐渐接近社会的生活美。它以生动、具体的美感艺术形象感染孩子的心灵,激发孩子的正义感,陶冶孩子的性情,进行寓理于美、寓情于美的教育,使孩子的思想情操、认识水准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得到提高。综合艺术教育需要孩子动手动脑、动口动腿,需要大胆地涉猎多种领域,如音乐、绘画、文学、戏剧、电影、游戏、运动等等。这将促使孩子成为一个具有高尚修养的人。

无论在学校、社会、家庭,父母都应当十分注意发现和培养孩子的艺术才能,把握他们对艺术美的追求契机,引导他们走进艺术的殿堂。

综合艺术教育将为孩子打开一扇面向世界的宽阔窗口,使他们在对美与丑的比较和发现中认识事物的特征,使他们的成长和进步同社会的生活美、自然美融合在一起,使他们成为走向未来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