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一个经多少人验证了的科学的人生哲理。人的灵感,人的毅力通常都是在逆境中体现出来,而勤的品格也一样。
台湾企业巨子王永庆说,小时候他每天一早都要担满一缸水,每当他疲倦难忍,想歇担的,母亲总是说:“不行,再挑一担。”他不得不强忍歇担的欲念,直到把缸担满。王永庆认为,勤劳是在一定压力下养成的。人一富裕起来,勤劳也就很容易消失,所以天生的勤劳是没有的。
1993年的世界爱鸟日,芬兰维多利亚国家公园放飞了一只在笼中关了5年的秃鹫。然而,3天之后,一位游客却在公园附近的小山上发现了这只秃鹫的尸体。它是因饥饿而亡。
秃鹫,原本是一种凶悍的鸟类,生存本领极强,常捕食小动物。饥饿异常的秃鹫甚至敢与虎豹争食,然而这只鸟中之王却死地饥饿,到底是什么原因?动物学家分析,几年来,这只秃鹫过惯了公园里“饭来张口”的安乐生活,在舒适的生活环境中渐渐丧失了在大自然生存的能力。这只秃鹫,与其说于死饥饿,倒不如说死于安乐更为恰当。
对于我们来说,勤奋不仅是创造舒适条件的根本手段,而且是防止被舒适腐化,涣散精神活力的“防护堤。”
库尔塞德先生曾经是西班牙众所周知的船舶业主,并且还做过西班牙某区域的国会议员。一次,在回答他的政敌对他的攻击时,他把自己生平中的一个朴素的故事告诉了诺威奇选区的选民们。14岁时他就成了孤儿,当他离开斯侄去利物浦的时候,他身五分文,连盘缠也没有。船长同意带他走,但必须让他提供劳动作为交换,即这孩子必须在轮船上为蒸汽锅炉不断铲送煤来换取他此行的路费。到达利物浦后的整整两个月时间,他找不到工作,在这段日子里,他忍饥挨饿,住在茅草屋里,几乎要绝望了;直到最后他在一艘船上找到了容身之所。他上船当了童工,由于他良好的品行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18岁之前他就被提升为船长。21岁时他退出了海上业务,从事岩上业务,之后他进展很快。“他兴旺发达了”,他说,“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勤奋的工作,以及时刻坚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伟大原则而走向成功。”
他还说:“我只所以有今天,是因为我用自己的双手在经过苦难之后造出来的。只有在逆境中更显勤奋的可贵之处。”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一个人的伟大源自于人格的伟大。”伟大之所以伟大,本非天生,而是其曾有过非凡的人格锻铸历史自愿地接受勤劳人生的神圣洗礼。他们曾经忍受凡人难以承受的孤寂和苦难,孜孜以求创造着自己钟爱的事业。他们知道,惟有尽力地展现自身的人格力量,才是成功的可靠保障。
温馨提示:勤奋是成功的必然选择,勤奋不依靠先天条件,也没有人比你自己更具有优势,如果说近水楼台的话,那你就是离它最近的人。只要你充分体现出你的勤奋来,必将铁棒磨成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