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决策问题管理系统开发研究
10721500000012

第12章 问题理解实例

下面给出一个运用我们所提出的问题理解思路和方法来分析理解决策问题的实例,以便更清楚地了解这种思路和方法。

首先,我们构造了一个决策问题,这个问题也是企业经营决策中常常会遇到的问题,问题表述如下:已知某公司生产n种产品,在未来1年内(假设是2006年),为实现R的目标利润,应如何安排这些产品的产量?

然后分析该问题的属性,根据管理学的知识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有关生产计划的规划类问题,其属性结构。

属性值表明的是各属性项目的具体取值,已填的内容表明该属性是已知的,其状态值为1.未填的内容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该属性值未知,则相应的状态值为0;另一种情况是该问题没有该属性值,因为问题的属性是按问题类来规划的,因此对每一个具体问题而言,并不一定都有该类问题的每一个属性项目,在这种情况下,相应的属性状态仍然为1.

接下来根据每个属性的状态值来分解总问题,除决策目标属性以外,其他状态为0的属性均可以产生子问题,由此产生的子问题及其属性分析。

其中,计算条件“各原料预计价格”为子问题4的决策目标,需要在子问题4后求解;“各产品的产量”为总问题的决策目标,需要将该子问题与总问题联立,因此都不需要再分解。

而在子问题2中,“各产品以往各年的市场占有率”是未知的,因此该属性所属的子问题“各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是多少?”仍需要进一步分解,产生出下一级的子问题。

最后,根据子问题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求解模型或方法,并按照由底层子问题到上层子问题的顺序,形成的总问题求解路径。

需要说明的是,例中“问题所属的层次”和“所属父问题”等问题求解路径信息虽然也可看作是问题的属性,但这些属性并不是在问题理解过程中需要分析的,因为它可以随子问题的分解自动产生,所以我们在后面将不把这些信息作为问题属性分析的范畴,而是纳入问题知识的范畴,因为它们在PMS中还是需要使用和管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