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藏象异论
10720200000010

第10章 脾藏象系统

一、脾藏系的基本成员

脾藏系包括解剖学中的胰、脾,位于腹腔上部,膈膜之下,与胃以膜相连,“形如犬舌,状如鸡冠”,还包括胃、肉、唇、口等,共同构成脾藏系统。脾主运化、统血,输布水谷之清,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脏腑百骸皆赖脾以濡养,故有“后天之本”之称。在五行属土,为阴中之至阴。脾与四时之长夏相应。

脾藏象系统包括内脾藏象系统和外脾藏象系统,前者主要包括脾、胰等,后者主要包括胃、肉、唇、口、脾经络、胃经络等。

二、内脾藏象系统的功能体现

1.脾主运化

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指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即清阳),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的功能。实际上,脾就是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运输的功能。饮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转输,是在脾胃、肝胆、大小肠等多个脏腑共同参与下的一个复杂的生理活动,其中脾起主导作用。脾的运化功能主要依赖脾气升清和脾火温煦的作用。脾宜升则健。人纳水谷,脾气化而上升(《医学三字经·附录·脏腑》),“脾升而善磨”(《四圣心源》),水谷入胃,全赖脾阳为之运化。故“脾有一分之阳,能消一分之水谷;脾有十分之阳,能消十分之水谷”(《医原》)。脾的运化功能,统而言之曰运化水谷,分而言之,则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1)运化水谷。

水谷,泛指各种饮食物。脾运化水谷,是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作用。脾运化水谷的过程为:一是胃初步腐熟消化的饮食物,经小肠的泌别清浊作用,通过脾的磨谷消食作用使之化为水谷精微(又称水谷清阳);二是吸收水谷精微并将其转输至全身;三是将水谷精微上输心肺而化为气血等重要生命物质。概言之,脾主运化水谷,包括消化水谷、吸收转输精微并将精微转化为气血的重要生理作用。饮食入胃后,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从解剖上讲是在胃和小肠内进行的。“脾主运化,胃司受纳,通主水谷。”(《类经·藏象类》)胃主受纳水谷,并对饮食物进行初步消化,通过幽门下移于小肠作进一步消化。但藏象学说则认为:必须依赖脾的磨谷消食作用,即运化,才能将水谷化生为精微,“脾之所以消磨水谷者,非为磨之能砻,杵之能舂也,以气吸之,而食物不坠焉耳。食物入胃,有气有质,质欲下达,气欲上升,与胃气熏蒸,气质之去留各半,得脾气一致,则胃气有助,食物之精得以尽留,至其有质无气,乃纵之使去,幽门开而糟粕弃矣”(《医述》引《医参》)。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后,其水谷清阳又靠脾的转输和散精作用而上输于肺,由肺注入心脉化为气血,再通过经脉输送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以及皮毛、筋肉等各个组织器官。“饮食先入于胃,俟脾胃运化,其精微上输于肺,肺气传布各所当入之脏,浊气下入大小肠,是脾胃为分金炉也。”(《医权初编》)总之,五脏六腑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水谷精微,都有赖于脾的运化作用。

由于饮食水谷是人出生之后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也是生成气血的物质基础,饮食水谷的运化则是由脾所主,所以说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曰:“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故曰后天之本在脾。”(《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但“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素问·奇病论》)。这一理论在养生防病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脾的运化功能强健,习惯上称作“脾藏健运”。只有脾藏健运,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才能健全,才能为化生气、血、水、火、精、神等提供足够的原料,才能使全身脏腑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反之,若脾失健运,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因之而失常,就会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衰竭等病理变化。

(2)运化水液。

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和转输,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作用,即脾与肺、肾等藏,调节、维持人体水液代谢平衡的作用。脾主运化水液是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关键环节。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脾在运输水谷清阳的同时,还把人体所需要的水液,通过心肺运送到全身各组织中去,以起到滋养濡润作用;又把各组织器官利用后的水液,及时地转输给肾,通过肾的物化作用形成尿液,送到膀胱,排泄于外,从而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

脾居中焦,为人体物机升降的枢纽,故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因此,脾运化水液的功能健旺,既能使体内各组织得到水液的充分濡润,又不致使水湿过多而潴留。反之,如果脾运化水液的功能失常,必然导致水液在体内的停滞,而产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至形成水肿。故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素问·至真要大论》)这也就是脾虚生湿、脾为生痰之源和脾虚水肿的发生机理。脾运化水谷清阳和运化水湿两个方面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种功能失常可导致另一方面的功能失常,故在病理上常常互见。

2.脾主生血统血

脾主生血,指脾有生血的功能。统血,统是统摄、控制的意思。脾主统血,指脾具有统摄血液,使之在经脉中运行而不溢于脉外的功能。

(1)脾主生血。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运化的水谷精微是生成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故张景岳说:“血……源源而来,生化于脾。”(《景岳全书·血证》)脾运化的水谷精微,经过气化作用生成血液。脾气健运,化源充足,气血旺盛则血液充足。若脾失健运,生血物质缺乏,则血液亏虚,出现头晕眼花,面、唇、舌、爪甲淡白等血虚征象。

(2)脾主统血。“脾统诸经之血”(《古今名医汇粹》),“人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沈注金匮要略·卷十六》)。脾气能够统摄周身血液,使之正常运行而不致溢于血脉之外。脾统血的作用是通过气摄血作用来实现的。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气为血帅,血随气行。脾的运化功能健旺,则气血充盈,气能摄血;气旺则固摄作用亦强,血液也不会溢出脉外而发生出血现象。反之,脾的运化功能减退,化源不足,则气血虚亏,气虚则统摄无权,血离脉道,从而导致出血。由此可见,脾统血,实际上是气对血作用的具体体现,所谓“脾统血者,则血随脾气流行之义也”(《医碥·血》)。但脾之统血与脾阳也有密切关系。“脾统血,血之运行上下,全赖于脾。脾阳虚,则不能统血。”(《血证论·脏腑病机论》)因脾失健运,阳气虚衰,不能统摄血液,血不归经而导致出血者称为脾不统血,临床上表现为皮下出血、便血、尿血、崩漏等,尤以下部出血多见。脾不仅能够生血,而且还能摄血,具有生血统血的双重功能。所以说:“脾统血,脾虚则不能摄血;脾化血,脾虚则不能运化,是皆血无所主,因而脱陷妄行。”(《金匮翼·卷二》)

3.脾主升清

升,指上升和输布;清,指精微物质,即清阳。脾主升清是指脾具有将水谷清阳等营养物质吸收并上输于心、肺、头目,再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并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相对恒定的作用。这种运化功能的特点是以上升为主,故说“脾藏主升”。而上升的主要是清阳之物,所以说“脾主升清”。脾之升清,是和胃之降浊相对而言的。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主升与胃主降形成了升清降浊的一对矛盾,它们既对立又统一,共同完成饮食物之消化吸收和输布。另一方面,脏腑之间的升降相因、协调平衡是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相对恒定的重要因素。脾藏之升可以维持内脏位置之恒定而不下垂。脾的升清功能正常,水谷清阳等营养物质才能正常吸收和输布,使气血充盛,人体的生机盎然。同时,脾之升发,又能使机体内脏固定不致下垂。如脾不能升清,则水谷不能运化,气血生化无源,可出现神疲乏力、眩晕、泄泻等症状。脾虚下陷(又称中藏下陷),则可见久泄脱肛甚或内脏下垂等。

三、外脾藏象系统的功能体现

(一)胃

胃是腹腔中容纳食物的器官。其外形屈曲,上连食道,下通小肠。主受纳腐熟水谷,为水谷精微之仓、气血之海,胃以通降为顺,与脾相表里,脾胃常合称为后天之本。胃与内脾同居中土,但胃为燥土,属阳;内脾为湿土,属阴。

1.胃的解剖形态

(1)胃的解剖位置。胃位于膈下,腹腔上部,上接食道,下通小肠。胃腔称为胃脘,分上、中、下三部。胃的上部为上脘,包括贲门;下部为下脘,包括幽门;上下脘之间名为中脘。贲门上接食道,幽门下接小肠,为饮食物出入胃腑的通道。

(2)胃的形态结构。胃的外形为屈曲状,有大弯小弯。如《灵枢·平人绝谷》说:“屈,受水谷,其胃形有大弯小弯。”《灵枢·肠胃》又说:“胃纤曲屈。”

2.胃的生理功能

(1)胃主受纳水谷。

受纳是接受和容纳之意。胃主受纳是指胃接受和容纳水谷的作用。饮食入口,经过食道,容纳并暂存于胃腑,这一过程称为受纳,故称胃为“太仓”、“水谷之海”。“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之海也。”(《灵枢·玉版》)“胃司受纳,故为五谷之府。”(《类经·脏象类》)机体的生理活动和气血津液的化生,都需要依靠饮食物的营养,所以又称胃为“水谷气血之海”。胃主受纳功能是胃主腐熟功能的基础,也是整个消化功能的基础。若胃有病变,就会影响胃的受纳功能,从而出现纳呆、厌食、胃脘胀闷等症状。胃主受纳功能的强弱,取决于胃的盛衰,反映于能食与不能食。能食,则胃的受纳功能强;不能食,则胃的受纳功能弱。

(2)胃主腐熟水谷。

腐熟是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的过程。胃主腐熟指胃将食物消化为食糜的作用。“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难经·三十一难》)胃接受由口摄入的饮食物并使其在胃中短暂停留,进行初步消化,依靠胃的腐熟作用,将水谷变成食糜。饮食物经过初步消化,其精微物质由脾之运化而营养周身,未被消化的食糜则下行于小肠,不断更新,形成了胃的消化过程。如果胃的腐熟功能低下,就会出现胃脘疼痛、嗳腐食臭等食滞胃脘之候。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的功能,必须和内脾的运化功能相配合,才能顺利完成。所以说:“脾,坤土(坤与乾对,坤为阴,乾为阳——作者注)也。坤助胃气消腐水谷,脾气不转,则胃中水谷不得消磨。”(《注解伤寒论》)脾胃密切合作,“胃司受纳,脾司运化,一纳一运”(《景岳全书·饮食》),才能使水谷化为精微,以化生气血津液,供养全身,故脾胃合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饮食营养和脾胃的消化功能,对人体生命和健康至关重要。所以说:“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素问·平人气象论》)

中医学非常重视胃,胃强则五藏俱盛,胃弱则五藏俱衰,有胃则生,无胃则死。因此,胃的盛衰有无,关系到人体的生命活动和存亡,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在临床治病时,要时刻注意保护胃。胃之强盛可表现在食欲、舌苔、脉象和面色等方面。一般以食欲如常,舌苔正常,面色荣润,脉象从容和缓,不快不慢,称为有胃。临床上,往往以胃之有无作为判断预后吉凶的重要依据,即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所谓保护胃,实际上是保护脾的功能。临证处方用药应切记“勿伤胃”,否则,胃一败,而百药难施。

3.胃的生理特性

(1)胃主通降。

胃主通降与脾主升清相对。胃主通降是指胃的元机宜通畅、下降的特性。“凡胃中腐熟水谷,其滓秽自胃之下口,传入于小肠上口。”(《医学入门·脏腑》)饮食物入胃,经过胃的腐熟,初步进行消化之后,必须下行入小肠,再经过小肠的分清泌浊,其浊者下移于大肠,然后变为大便排出体外,从而保证了胃肠虚实更替的状态。这是由胃通畅下行作用而完成的。故曰:“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素问·五脏别论》)“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灵枢·平人绝谷》)所以,胃贵乎通降,以下行为顺。中医的藏象学说以脾胃升降来概括整个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胃的通降作用,还包括小肠将食物残渣下输于大肠和大肠传化糟粕的功能在内。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升胃降,彼此协调,共同完成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胃之通降是降浊,降浊是受纳的前提条件。所以,胃失通降,可以出现纳呆脘闷、胃脘胀满或疼痛、大便秘结等胃失和降之证,或恶心、呕吐、呃逆、嗳气等胃上逆之候。脾胃居中,为人体元机升降的枢纽。所以,胃失通降,不仅直接导致中焦不和,影响水谷的通降,甚至影响全身的元机升降,从而出现各种病理变化。

(2)喜润恶燥。

喜润恶燥是指胃喜于滋润而恶于燥烈的特性。中医运气学说认为:风、寒、热、火、湿、燥六气分主三阴三阳,即风主厥阴,热主少阴,湿主太阴,火主少阳,燥主阳明,寒主太阳。三阴三阳之气又分属五运,即厥阴风气属木,少阴热气属君火,少阳火气属相火,太阴湿气属土,阳明燥气属金,太阳寒气属水。“阳明之上,燥气主之”(《素问·天元纪大论》),此为六气分阴阳,即燥主阳明,指运气而言。人与天地相应,在人体,阳明为六经之阳明经,即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胃与大肠皆禀燥气,“人身禀天地之燥气,于是有胃与大肠,二者皆消导水谷之府,惟其禀燥气,是以水入则消之使出,不得停胃”(《伤寒论浅注补正·卷二》)。火就燥,水就湿,阳明燥土必赖太阴湿土以济之,则水火相济,阴阳平衡,胃能受纳,腐熟水谷而降浊。故曰:“胃与大肠,在天属申酉二辰,申当坤方属土,酉当兑方属金,在四时当七八月,为燥金用事之候。盖天地只是水火二气化生万物,水火相交,则蒸而为湿,湿与燥交,乃水火不变之气也。火不蒸水,则云雨不来,水不济火,则露降不降。”(《伤寒论浅注补正·卷二》)概言之,胃喜润恶燥的特性,源于运气学说中的标本中气理论,即“阳明之上,燥气主之,中见太阴”(《素问·天元纪大论》)。

胃禀燥之气化,方能受纳腐熟而主通降,但燥赖水润湿济为常。所谓“恶燥”,恶其太过之谓。“喜润”,意为喜水之润。胃禀燥而恶燥,赖水以济燥。故曰:“胃喜柔润”,“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临证指南医案·卷二》)。胃之受纳腐熟,不仅赖胃阳的蒸化,更需胃阴的濡润。胃中津液充足,方能消化水谷,维持其通降下行之性。因为胃为阳土,喜润而恶燥,故其病易成燥热之害,胃阴每多受伤。所以,在治疗胃病时,要注意保护胃阴,即使必用苦寒泻下之剂,也应中病即止,以祛除实热燥结为度,不可妄施苦寒以免化燥伤阴。总之,胃喜润恶燥之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胃以阳体而合阴精,阴精则降”(《四圣心源》),胃之下降必赖胃阴的濡养;二是胃之喜润恶燥与脾之喜燥恶湿阴阳互济,从而保证了脾升胃降的动态平衡。

(二)肉

肉,肌肉的简称,泛指解剖学的肌肉、脂肪和皮下组织。肌肉又称肌、分肉。肌肉外层(皮下脂肪)为白肉,内层(肌肉组织)为赤肉,赤白相分,界限分明,故称。肌肉具有主司全身运动之功。

1.肉的解剖形态

肉,肌肉的纹理称为肌腠,又称肉腠、分理。人体肌肉较丰厚处称为胭或肉胭,“胭,肉之聚也”(《类经·脏象类》)。肌肉之间互相接触的缝隙或凹陷部位称为溪谷,为体内气血汇聚之所。大的缝隙处称谷,小的凹陷处称溪。“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素问·气穴论》)肌肉与皮肤统称为肌肤,肌肉与皮肤之间的部位称为肌皮。肌肉与骨节相连部位为肉节。

2.肉的生理功能

(1)主司运动。人体各种形式的运动,均需肌肉、筋膜和骨节的协调合作,但主要靠肌肉的舒缩活动来完成。肌肉收缩弛张,始能动作。故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紧固,血脉盛满,故好步。”(《灵枢·天年》)

(2)保护脏器。“肉为墙。”(《灵枢·经脉》)墙,障壁之谓,房屋或园场周围的障壁称为墙。墙具有屏障作用。“肉为墙”,意即肌肉起着屏障作用。肌肉既可保护内在脏器,缓冲外力的损伤,又可抗拒外邪的侵袭。如“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灵枢·五变》)。

3.肉的与藏系的关系

脾主肌肉:肌肉的营养来自脾所吸收转输的水谷精微。脾主肌肉,是由脾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所决定的。“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合肉”(《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五脏生成篇》)。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全身的肌肉,依靠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来营养,营养充足则肌肉发达丰满。因此,人体肌肉壮实与否,与脾的运化功能有关。故曰:“脾主身之肌肉”(《素问·痿论》),“脾者,肉之本,脾气已失,则肉不荣”(《中藏经》),“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脾胃论·脾胃胜衰论》)。如脾虚弱,营养亏乏,必致肌肉瘦削,软弱无力,甚至痿废不用。四肢,又称四末,是肌肉比较集中的部位,“四肢为脾之外候”(《体仁汇编》)。所谓“脾主四肢”,是说人体的四肢,需要脾藏输送营养才能维持其正常的功能活动。脾藏健运,营养充足,则四肢轻劲,灵活有力;脾失健运,营养不足,则四肢倦怠乏力,甚或痿弱不用。在临床上,中医学有“治痿独取阳明”(《素问·痿论》)之说,意即调理脾藏是治疗痿证的重要方法之一。

(三)口

口,指整个口腔,包括口唇、舌、齿、腭、咽等。口为脾之外窍,具有进水谷、辨五味、泌水液、磨谷食、助消化及出语言等功能。胃之所系。

1.口的解剖形态

口,下连气管、食道,为消化管的起始部分。食物经咽至食道,口是饮食物摄入的门户。口唇,又名唇、唇口、飞门,位于口之前端,分上唇、下唇两部分。上唇表面正中线上有一浅沟称为“人中”,其中上1/3交界处为人中穴。唇为脾之外候。

2.口的生理功能

(1)进水谷辨五味。“口者胃之门户”(《血证论·口舌》),“口为身之门,舌为心之苗,主尝五味,以布五脏焉”(《世医得效方·卷十七·口齿兼咽喉科》)。口腔为消化管的始端,具有进饮食、磨谷食、知五味、泌水液、助消化的功能。

(2)助呼吸发声音。“口唇者,音声之扇也……悬雍垂者,音声之关也。”(《灵枢·忧恚无言》)口腔也是气体出入之门户,有助肺呼吸和发声音的作用。

3.口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1)脾开窍于口。“脾主口……在窍为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口唇者,脾之官也”(《灵枢·五阅五使》),“脾气通于口,脾和则能知五谷矣”(《灵枢·脉度》)。脾开窍于口,饮食、口味等与脾之运化功能有关。脾主运化,脾藏健旺,则水液上注口腔,唇红而润泽,舌下金津、玉液二穴得以泌水液助消化,则食欲旺盛,口味正常。口唇与脾在生理功能上互相配合,才能完成腐熟水谷、输布精微的功能。脾主肌肉,口唇为脾之外候,故脾的生理病理常常从口唇的变化反映出来。

(2)与其他藏系。“口者,五脏六腑之所贯通也。脏腑有偏胜之疾,则口有偏胜之症。”(《罗氏会约医镜》)口与五藏相联系,不仅为脾之窍,而且还与心、胃、肾、肝等有密切关系:舌为心之苗;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胃经食道、咽而直通于口齿,为胃系之所属;肝脉环唇内,络舌本,其气上通舌唇。所以,口腔的生理病理与心、肾、胃、肝等脏腑也有密切关系。

(3)口与经脉。口腔是经脉循行的要冲,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以及督脉、任脉、冲脉均循行于此。口齿唇舌,通过经络的运行,与脏腑密切地联系起来,在五脏六腑中,与脾、心、肾、胃、肝关系更为密切。

(四)唇

脾其华在唇,唇指口唇,位于口之前端,有上唇下唇之分。唇四周的白肉称为唇四白。“唇为脾余”(《普济方》),“口唇者,脾之官也”(《灵枢·五阅五使》),“口为脾窍,内外唇肉脾所主也”(《医学传真》)。口唇的肌肉由脾所主。因此,口唇的色泽形态可以反映脾的功能正常与否:脾藏健运,气血充足,营养良好,则口唇红润而有光泽。如果脾的功能失调,口唇的色泽形态就会出现异常的变化。脾失健运,气血虚少,营养不良,则口唇淡白不华,甚至萎黄不泽;口唇糜烂为脾胃积热;环口黧黑,口唇卷缩不能覆齿是脾藏将绝之兆。总之,口唇的形色,不但是全身气血状况的反映,而且也是脾藏功能状态的反映。

四、脾藏象的特点

1.脾宜升则健

升有下者上行,升浮向上之义。五藏各有升降,心肺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肾在下,在下者宜升;脾居中,在中者能升又能降。五藏物机升降相互作用,形成了机体升降出入物化活动的整体性,维持着物机升降出入的动态动衡。脾升胃降,为人体物机上下升降的枢纽。脾性主升,是指脾的运动形式以升为要。脾升则健旺,生理功能正常,故曰:“脾宜升则健。”(《临证指南医案·卷二》)

2.脾喜燥恶湿

脾为太阴湿土之脏,胃为阳明燥土之腑。“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此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临证指南医案·卷二》)脾喜燥恶湿,是与胃喜润恶燥相对而言。脾能运化水湿,以调节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脾虚不运则最易生湿,而湿邪过胜又最易困脾。“湿喜归脾者,以其同气相感故也。”(《临证指南医案·卷二》)脾主湿而恶湿,因湿邪伤脾,脾失健运而水湿为患者,称为“湿困脾土”,可见头重如裹、脘腹胀闷、口黏不渴等症。若脾藏虚弱,健运无权而水湿停聚者,称“脾病生湿”(脾虚生湿),可见肢倦、纳呆、脘腹胀满、痰饮、泄泻、水肿等。总之,脾具有恶湿的特性,并且对于湿邪有特殊的易感性。

3.脾与长夏相应

脾主长夏,脾气旺于长夏,脾藏的生理功能活动,与长夏的阴阳变化相互通应。此外,脾与中央方位、湿、土、黄色、甘味等有内在联系。脾运湿又恶湿,若脾为湿困,运化失职,可引起胸脘痞满、食少体倦、大便溏薄、口甜多涎、舌苔滑腻等,反映了脾与湿的关系。故长夏之时,处方遣药,常常加入藿香、佩兰等芳香化浊醒脾燥湿之品。此外,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虚弱则会出现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等,临床治疗脾虚多选用党参、黄芪、白术、扁豆、大枣、饴糖等甘味之晶,这体现了脾与甘的关系。

五、脾藏阴阳

1.脾阴

包括脾水、脾血、脾精。脾水指从属于脾藏系的水液,其功能特点是具有凉润的作用,脾水能促进水谷的运化,产生清阳,具有重要的作用;脾血指从属于脾藏系的血液,其功能特点是营养滋润,促进脾之运化,营养充实肌肉等形体,而不太参与升清、统血等职能;脾精指从属于脾藏系的精髓,具有重要的促进水谷运化的作用。

2.脾阳

包括脾气、脾火、脾神。脾气指从属于脾藏系的阳气,其功能特点是主运化,升清,统血等,作用较广泛;脾火指从属于脾藏系的少火,其功能特点基本同脾气,但其温养运化功能更强健,是脾藏系功能的主要承担者;脾神指从属于脾藏系的神阳,其功能特点是主持整个脾系的功能,是脾藏阴阳中最为重要者,同时,又主藏意,在志为思,意,指意识、回忆;思,指思考、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