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关键在于落实全集
10717700000055

第55章 经验不会总是正确的

经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有了它,心灵会变得成熟,头脑会变得冷静,我们不会茫然、不会害怕。经验是职场中取胜的重要砝码,有了它,幸运的天平会偏向你的一端,老板信任的目光也会不由自主地转向你。

但是,经验只能代表过去,它不能决定将来,不能创造新鲜感和惊奇。在一家企业里发生这样一件事,我认为值得每个职业者注意:

车间经理艾尔请求老板给他个面谈的机会,老板立即腾出了时间见他;同时,在面谈时,没让他的秘书出席。

艾尔牢骚满腹,想要倾吐一下心中积怨。“当你将你的心腹提升为埃莫森工厂的厂长时,为何不把我提升为你的助手呢?”他极力想知道。“埃莫森的工龄没有我长,却获得了这份工作。难道我的十年工作经验只相当于他的五年而已?”

老板花了些时间彻底研究了助手工作的要领。在讨论的过程中,偶尔老板会提醒眼前这名牢骚满腹的车间经理,说他从未参加过公司提供的长,达数小时的主管进修课程,其中包括一些在当地大学所开的免费夜间课程。而埃莫森则抓住每一件所发生的事情。

“但是我曾经获得了不少经验。”艾尔提出了异议,“十年多了,对于我的工作我了若指掌,我从来没有犯像埃莫森曾经犯过的愚蠢的大错。”

“或许那就是你所犯下的大错,艾尔”老板打断了他说,“当然,我曾经让埃莫森尝试过许多他的构想,即使好几次我都怀疑他想要做的是否能完成。埃莫森曾经遭遇一些艰苦的危机,这一点我承认。但是我宁愿降低一匹快马的速度,也不愿意设法使一匹慢马加速。”

接着,老板说:“你从没获得过十年的经验,艾尔,”老板以柔和的语气说道,“你有的也只是一年做类似事情十次的经验罢了。”

一个公司里,像艾尔这样的人不算少。他们通常是这样的形象:在上司眼中,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敬业小伙子;在同事眼中,他一直是沉默却肯干、无大功亦无大过的同仁。然而他只从事流程化的作业;很少尝试也总是无功而返;只是由于做事踏实,被看作是公司不可或缺的老员工,能让上司放心。但他明白,靠这些本钱要获得晋升很困难。几个同期进来的员工,不是换了部门,就是获得了一方自己的天下,而他却做着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

经验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当你具有这种财富的时候,你就会对它产生依赖,限制了你个人的提升。所以,不要太看重已有的经验,多去获得更多的经验,才是真正的进取心态。

才能是可以从他人身上吸收借鉴的,只要你不满足于现状,经常同外界接触,常和其他竞争者接触,那么你一定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你原来没有的东西,从而使自己突破现在的局限。

然而,在我们周围,确实有很多人,他们不肯忘记自己已经取得的成绩,认为自己目前的工作已经很不错了,不需要再做进一步的完善。我们得承认,在一段时期,他们是非常优秀的工作人,但是这种心态阻碍了他们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质变。如果他们老是停留在原来的状态,很有可能原来的优秀也不复存在,因为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优秀的标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工作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这种希望原地踏步的心态很有可能让你从优秀倒退到平庸。

在一家历史悠久的瑞士手工钟表店里,有一对师徒,师傅手艺精湛,徒弟也技艺高超。一次,师傅交给给徒弟一个任务,让他为客人打造一块手表,并且给了徒弟这块表的详细型号与规格。徒弟严格地按照师傅的吩咐做了,可是当徒弟将这块表交给师傅时,师傅却并没有对徒弟给予很多赞赏。徒弟对此很奇怪,便问师傅。师傅语重心长地对徒弟说:“虽然你所做的完全符合我的要求,但仅仅是做到了工作的本分而已,要想成为真正的优秀者,还必须在我所要求的这100分上面加上更多的努力,向着完美进发。”

要想成为落实的高手,仅仅满足于循规蹈矩地完成任务是远远不够的,这样做或许会让你成为优秀的一员,但却不能让你更上一层楼。

如果你想成长得更快,那么你应该具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开放的心态要求你对自己的工作,对你的上司和同事都能保持一种谦虚的态度,同时不固步自封、排斥交流;能够知道自己的不足,能正确地对待他人的意见,而且非常乐于和别人交流和分享你的经验;具有极强的适应性,乐意接受新思想;敢于承担责任,接受挑战,并且不畏惧失败。没有开放的心态,一个人就不可能学会新东西,也不可能进步和成长。在一个组织里,最成功的人就是拥有开放心态的人,他们的进步最快。

我的朋友布朗尝试过多种工作,他懂得怎样让自己发挥出最佳状态。他的口头禅是“为什么不呢?”

布朗习惯拿自己的例子来证明他的观点。从大学生物化学专业毕业后,八年间,他做过药剂销售、培训课程销售、世界500强企业人力资源经理、培训经理、专职培训师。

布朗曾经参加过一家著名公司的面试,应聘试剂销售的职位,“笔试我考了第一,可是面试官说,因为我没有相关经验,不能录用我。”后来,他去应聘另一家外企的试剂销售职位。为了说服经理,他签下军令状,“如果3个月内,销售业绩排在后三名,就自动淘汰。”结果到了第三个月,他的业绩是倒数第二位。“经理来找我谈话了。我说,既然你已经给我3个月时间了,那你再给我1个月,如果下个月我的业绩不能排到前三位,我立即走人。”当然,经理给了他1个月时间。“我心里是有底的。在前面3个月,我跑遍了所有医院,别人一天拜访5家,我一天最多时跑了15家,我相信肯定会有回报。只是因为我卖的产品很贵,结果反应时间就长一点。果然,到第四个月时,同时有5家医院主动找我了。这个月,我一下做成了7万多销售额。”那个月,他的业绩一下排到了前二位。经理自然就认可了。

“15家公司的面试经历让我成了专家。”考虑到30岁成为培训师的职业目标,2000年底,布朗辞去了销售工作,打定主意向人力资源方面进军。“前面15家面试我的公司都没有要我,因为觉得我缺乏行业背景,但是从第16家开始,后面5家,我都拿到了录用通知。前面15家面试过后,我基本就知道了这个职位需要什么能力,我是否具有。到第16家面试时,我已经成了这个领域的专家。”布朗透露,他每面试过三四家企业之后,就会更新一下自己的简历,突出企业所关注的一些能力。最后,他得到了自己理想的职位。

由布朗的经历不难看出,他正是用一种开放的心态,去迎接每个挑战。他不拘泥于过去的经验,所以他能够在不同的工作中都做得出色。我想,我们每个人,是不是也应该不拘泥于我们已经取得的经验,用虚怀若谷的心态去提高自己,做一个落实高手呢?

答案一定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