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切都可以改变
10714100000061

第61章 屈服是弱者的象征

“今天我将介绍一个比船王丹尼尔更激励人心的人。”艾米莉激动地说道,“她就是媒体大亨,《华盛顿邮报>的掌门人凯塞琳。”

《华盛顿邮报》是美国的一家民营报纸,创办于1877年。在美国首都市是第一大报,与《纽约时报》并列为美国新闻界两大权威报纸。该报自创立时起,经过50多年经营也没有多大起色。后来,尤金·迈耶接管了这份报纸,这家报纸才出现好的景象。尤金·迈耶退休后,其女婿菲利普·格雷厄姆接班,使《华盛顿邮报》的发展又上了一个台阶。正在欣欣向上之际,菲利普·格雷厄姆的精神分裂症发作,于1963年的一天用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样,《华盛顿邮报》又陷入了混乱的经营状况。

菲利普·格雷厄姆的夫人凯塞琳在万分痛苦之中,又面对着自己父亲传给自己丈夫的事业陷入倒闭的困难。当时她已40多岁,是个家庭主妇,下有4个未成年的子女,上有年迈的母亲。家庭的困难和事业的困难双重压在她的肩上,怎么办?在她的面前有三种选择:一是把《华盛顿邮报》拍卖掉;二是请个行家来帮助她经营管理这家报纸;三是自己出来挑起重担,这是十分艰难之事:自己有沉重的家庭负担,另外,自己在事业上也从未挑过重担。

经过三思,凯塞琳没有向困难低下高昂的头,毅然决定自己任董事长,主管起这家报纸。她决心励精图治,克服家庭困难,熟悉报社的管理和经营工作。在她接管《华盛顿邮报》大权后,曾有人间她面临最大的难题是什么?她毫不隐晦地说:“我没有受过训练,对办报没有经验。”

凯塞琳上班的第一天,首先请教本报资深的总编辑、高级主管,听取他们有关办好报纸的意见。然后到各办公室、工作间与各级工作人员见面,恳请大家予以支持。以后接连几天,她登门拜访著名的专栏作家、名记者,虚心求教他们。这些办报经验丰富的老前辈和普通工作人员目睹她虚心诚恳的态度,大家都坦率地向她介绍了自己的经验和建议,连头号竞争对手《纽约时报》的名记者也不计前嫌,向她传授经验。

她每天用1个小时看《纽约时报》,然后再与自己的《华盛顿邮报》进行对比,找出《纽约时报》的长处和自己报纸的短处,然后组织本报记者和编辑人员来座谈讨论,从而提高了《华盛顿邮报》的排版、编辑和撰写报道的水平。

她刚上任时,《华盛顿邮报》的高级、中级职员无不认为她充其量不过是个象征性董事长。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大家注意到,她做出了一系列英明的决策,她更换了总编辑,同时,也撤换了一些不听指挥的管理人员,推出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这些举措,使报社上下为之震动,再没有人对董事长说三道四了,报社的一切工作运转变得井井有条。随之而来,整个报社的经营开始扭亏为盈,利润逐年上升。

华盛顿既是美国的首都又是新闻传播中心,这里的新闻不仅多而且十分敏感和重要。用美国人的话比喻:“在这里的报纸能把总统送进白宫,也可以把总统赶出白宫。”凯塞琳主持《华盛顿邮报》的全面工作后,更是大胆地把“客观公允”定为本报的宗旨,从不看总统的眼色撰稿。

确定这样的宗旨,证明了凯塞琳的勇气和谋略。凯塞琳是个敢于顶住强大压力的女强人。《华盛顿邮报》为了提高声望,敢于揭露美国政府对越南战争的秘密文件,因此遭到被迫停刊的厄运。美国政府有关部门下令要《华盛顿邮报》停刊,凯塞琳立即起来反抗,与政府周旋,据理辩争。在失败之后,她顽强不屈,向法院起诉,最终还是凯塞琳获得了胜拆。而将凯塞琳推上风口浪尖的则是对“水门事件”的披露,面临入狱的危险,她顶住重重的压力,不屈不挠与政府进行斗争,终于大获全胜。经过这些波折后,《华盛顿邮报》不但没有垮下去,反而名声大噪。

在凯塞琳的领导下,《华盛顿邮报》已经成为世界性大报,其收益也是报界中数一数二的。现在,它拥有多家媒体,成长为大众传播界的跨国大企业。

“是啊,一个母亲能够做出这样斐然的成就,真是令人刮目相看!”安迪感慨道。

我们在遇到挫折时,往往很快就会放弃努力,不再坚持尝试,而且我们不再努力的理由通常是不充足的。我们常说:“这是不可能的。”或者说:“我无法改变自己。”其实,我们是能够改变的。

“我们人人都会遇到挫折。关键看你在挫折面前的选择,是低头屈服,还是英勇不屈。如果是前者,你只能做一个败军之将;如果是后者,你就有可能让挫折屈服在你的英勇之下。”罗伊说道。

在心理学上,挫折是指一个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在环境中遇到种种致使其动机不能获得满足的障碍和干扰,从而产生的一种复杂的情绪状态。

挫折使人产生或轻或重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有人称之为“心理停滞状态”。这种状态,有时会造成非常严重甚至不可挽回的后果。而造成这种严重后果的途径之一就是屈服。没错,屈服必然会导致彻底的失败,而且不只是手头的问题没解决,还将导致人格的最后失败,因为放弃会使人产生一种失败的“心理停滞状态”。

有时候,我甚至认为,这种暂时性的挫折实际上是一种幸运,因为它会使我们振作起来,调整我们的努力方向,使我们向着不同的但却是更正确或者更美好的方向前进。

由此可见,假如一个人能够具备正确的挫折观的话,挫折不仅不是坏事,而且还可以成为一种积极的心理动力。它可以增长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一个人以更好的方法或更好的途径去实现目标。也正是挫折,激发起一个人向自己挑战的勇气。

挫折不等于失败。失败尚且有可能转化为成功,何况是随处随时都可能发生的那些一时一事的挫折呢?

“我最后送给大家著名激励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曾的一句话吧。”露丝说,“他曾经这样解释失败与挫折。”

“这里,先让我们说明‘失败’与‘暂时挫折’之间的差别。且让我们看看,那种经常被视为”失败“的事是否实际上只不过是暂时性的挫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