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亚欧硝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0707500000005

第5章 法国政府频繁更迭

20世纪30年代,法国经济的衰退对政治、外交和国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经济危机和法西斯组织暴乱的打击下,法国政府频繁更迭。自1930年至1940年10年中,法国政府更换了24次。

法国政权机构的频繁更迭,“使当事者无法把连接的许多计划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拟出成熟的决定和措施,把它贯彻执行,成为一个政策”。这对法国的内政、外交产生了致命的影响。

20世纪30年代初期,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法国国内政局动荡,政治势力两极分化。一方面形形色色的右派法西斯组织纷纷出笼,准备武装夺取政权;另一方面共产党等进步力量也在团结人民群众,开展反法西斯斗争。

1934年7月27日,共产党和社会党在巴黎签订了关于同法西斯主义作斗争的《统一行动公约》,首先实现了工人阶级的统一。

法国与苏联就建立集体安全体系进行了接触与谈判。1933年12月28日,法国外交部长保罗·邦库尔和苏联驻法国全权代表多夫加列夫斯基举行会谈,达成了共识:为保卫和平,反对法西斯侵略,必须采取集体安全措施,并主张把反侵略的互助义务补充到1932年11月签订的《法苏互不侵犯条约》中去。

谈判期间,法国外长甚至对苏联全权代表宣称:“你我双方开始了极关紧要的事业,你我双方今天开创了历史的新篇章。”然而,在这次会谈之后,法国政府并未采取具体的行动。

1934年2月上台的加斯东·杜梅尔格内阁的外交部长路易·巴尔图进一步推进了联盟外交政策。他的目的是联合苏联和东欧小国反对德国,通过谈判签订了一个建立在集体安全原则上的《东方公约》。

签订这样一个公约,英国既怕加强苏联的战略地位,又怕会增加法国的国际威望,表示不愿参加。德国也明白缔结这样一个公约的后果,明确表示反对。这样,《东方公约》的设想未能最后实现。

1934年10月,巴尔图遇刺身亡。巴尔图的继任者皮埃尔·赖伐尔,口头上说要继承前任的外交政策,但事实上却开始扭转法国的外交方向,而把调整法德和法意关系放在了法国对外政策的首位。

1935年2月,赖伐尔同英国政府代表一起,向德国提出了包括“军备平等”和缔结《东方公约》的“全面解决”建议。这是法国开始走上绥靖道路的标志。

1937年3月,勃鲁姆政府宣布暂缓改革,并于6月辞职。此后政局再度动荡,内阁几度换届。

1938年4月,激进社会党人爱德华·达拉第组阁,对外推行绥靖政策,参与出卖捷克斯洛伐克。

10月4日议会讨论慕尼黑协定时,社会党弃权,共产党反对,达拉第宣布同人民阵线决裂,法国人民阵线运动遂告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