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生意经:世界十大优商民族的创富宝典
10706300000011

第11章 勤奋、自尊、不甘人后 ——韩国商人瞬间崛起的经济秘籍

与中国相比,韩国太小了,只有半个河北省大;人口数还不到四川省人口的一半。这样的小国几乎早已被人们遗忘在了寂寞的角落。可是,当韩国夺得 “亚洲四小龙 ”之首的桂冠后,世人惊呆了,这里怎么会创造出风靡全球的经济神话呢?也许韩国现在还是一位刚刚步入这个世界的新娘,人们对她还比较陌生。但当她头上的红盖头被掀起时,人们便能够领略到她那秀逸的丰姿。

性情急躁、求胜心切的群体性格

从 20世纪 60年代开始,韩国的社会发展进入突飞猛进的时期。尤其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长期的疲弱不振和苦涩记忆,使颇具爱国之心的大韩民族,对成功有更为迫切的渴求,在具体的行动中,甚至表现出求胜心切的一面。

其实,即使到了今天,韩国民族性格中急于求成的特征,非但没有丝毫削减,还有越来越极端的趋向。韩国人的性急是名声在外的,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国家都称韩国人为 “Korean”,而且许多人对韩国人都有一个共识,这就是韩国人脾气相当急躁。如果有哪位仁人君子四平八稳,不紧不慢,哼哼哈哈,那么其他的韩国人对他就可能打一个问号: “此君真的是韩国人吗 ?”

韩国人热烈奔放而充满激情,但同时也比较容易冲动和性急。有人做过统计,说韩国人在一分钟内走的步子比欧洲人一分钟走的步子至少多 15步。

1990年 5月 7日,汉城 (现首尔 )某报社报道了一则消息:一列从汉城东大门车站开出的地铁列车因误车 10分钟,被在站台上等得不耐烦的性急的 Korean们一下砸碎了 15块车窗玻璃。

据说韩国人乘电梯,连电梯自动门开闭的几秒钟,他们都等不及,因而不断地揿动电梯门的关闭钮。韩国人到食堂、饭店用餐,服务员上菜稍慢了一些,他们有时也会急得对服务员大发雷霆。韩国人开车上大街,发现前面的车开得稍慢了一点,就立刻大声鸣笛催促。在高速公路上疾驰的汽车驾驶者偶遇堵塞,片刻都不愿等待,见机加塞一溜烟跑了。韩国人这样性急,恐怕在世界上都是少有的。

不过,韩国人性急,是渴望成功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如此,在生意场上也不例外。心中有了什么想法,就希望把它立即变成现实,与人合作,能行的一般都当机立断,行不通的也会一口拒绝。和日本商人的软泡蘑菇,有着截然的不同。

这种急性子使他们能够抓住机遇,提高效率,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受益良多。事实上,韩国很多经济建设项目都是在破纪录的时间内完成的。例如从首尔到釜山的高速公路,仅用 29个月的时间便告竣工,很多外国公司最初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而当时日本正在修筑的神户到名古屋的高速公路,长度和京釜高速公路相似,用工时间却比韩国人多了一年。又如首尔的地下铁路系统原来是空白一片,如果按照一般的建设进程,要赶上其他国家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性急的韩国人一声令下,四条线路同时兴建,仅仅数年时间便大功告成,使首尔拥有了最现代化的地下铁路系统。再如韩国著名的蔚山和玉浦船厂建造期间,为了缩短工期,抓住造船业景气的时机,都一反造船业的常规,不是先建厂、再造船,而是边建厂边造船。性急的韩国人甚至在船厂还无踪影,手中只有一片用来建厂的荒凉海滩的时候,就已经想方设法把船卖了出去。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速度就是生命,时间与成本和经营绩效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韩国人的急性子和求 “快 ”求 “新 ”的观念以及企业产品寿命越来越短的现实还是很合拍的。特别是在讲求时效的经营行业,韩国商人的急性子往往给他们带来极大收益。最明显的一个例证就是韩国商人在对时效性要求极高的半导体工业领域的成功。

当今电子工业的翘楚三星电子公司 1974年刚刚进入半导体领域, 1984年便稍后于日本和美国约四年开发了 64MD集成电路, 1992年 3月又着手研制 256MD集成电路,并于 1994年 8月在世界上第一个开发成功,使韩国的半导体技术上升到世界最高水平。但最初当三星电子下决心开发这一产品时,几乎是没有把握的。一位从一开始就参与研制组工作的年轻人对记者说:“当时,我是一个刚进公司的 ‘新生 ’,研制组的大部分成员都和我一样,对半导体开发没有多少经验,其他研制组或开发组进行研制或开发的仅是 16MD或 64MD,而我们所承担的却是远远比这高得多的 256MD集成电路,对我们这些没有半导体开发经验的人来说究竟可能不可能造出来,我们是存有疑问的。 ”尽管如此,研究工作还必须继续,解决的办法是 “现学现用 ”。为了掌握半导体技术的动向,研制组与日本的先进半导体企业日立、 NEC、三菱等六个公司进行技术交流,并开始进行基础研究,不断提高 256MD的开发可能,每个人都做好了试制成品失败后开分析会的准备,但是 “却奇迹般地成功了 ”。

为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缩小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韩国商人往往在并不具备资金和技术条件的情况下就投入某一项目的建设,对他们来说,最宝贵的是时间,至于资金可以由贷款解决,技术则可以在建设的过程中学习,而且在实践中习得的技术往往还是最为实用的。

凡事追求效率,固然有善于把握时机的优势,但又难逃急功近利、欲速不达之嫌。韩国经济在前数十年的飞速发展近乎奇迹,但也埋下了一些隐患,如金宇中所创大宇集团,曾经风光无限,却在金融危机的沉重打击下破产,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例。

性格决定成败,但决定韩国商人成功的并不是他们的性格,而是他们那种求胜心切的信念,一种无法阻挡的向往成功的信念。

“身土不二 ”的民族自尊心

一个人身处逆境,最不能缺少的,就是支撑自己坚持前进的精神力量。一个弱势群体,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更需要有贯彻始终的道德精神维系彼此间的凝聚力,唯有如此,才能渡过危难,迎来光明和灿烂。韩国人的民族自尊心非常强烈,实属世界罕见。

在这里我们讲一个发生在 1996年的真实的故事。

泽喜俊二是日本商社驻华代表,负责向中国市场销售外国汽车配件。他在中国了解到近几年中国市场通过多种渠道进口了不少韩国轿车,汽车配件常常供不应求,就打算开辟一条通向韩国的渠道,向中国市场提供韩国轿车的配件。他邀请他的一个中国朋友 ——某报社的一位记者一同前去韩国。

这天,他们结伴乘机到达韩国。

走出候机大厅,机场前的广场上小轿车一辆紧接一辆,出租车往来穿梭迎送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

在韩国,懂日语的人还是很多的,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泽喜俊二以为用日语沟通不会有多大问题。但他拦了几辆出租车,他的日语一出口,司机连话都不答,开车就走。

天气寒冷,又到了傍晚时分,中国记者不免有些焦躁。他想,“拒载 ”在许多国家都是不允许的,韩国这些年来经济发展很快,社会服务也努力与世界接轨,这里应该不会允许 “拒载 ”。又来了一辆出租车,中国记者迎上去用英语告诉司机: “我们从中国来,请把我们送到饭店。 ”这下十分顺利,司机热情地为他们打开车门,还帮助把行李装进汽车的后箱,很快就把他们送到了饭店。

第二天,泽喜俊二把这件事说给韩国朋友崔成浩听,崔成浩说:

“你看看你们,背的是日本 SONY采访机,提的是日本公司的提包,穿的是带日本标记的皮夹克 ……满身的日本味,又说日本话,怎能不遭拒载 ?连我们的中国朋友也跟着你受连累。 ”

接着崔成浩详细解释了事因:日本人曾经统治朝鲜多年,他们在这里当警察,在这里垦荒,在这里担任基层的行政官员,横行霸道,做了许多坏事。特别是二战期间,日本侵略者把朝鲜当成了日本的后院,在这里横征暴敛。最使人不能容忍的是日本在朝鲜大量强征 “慰安妇 ”,送到战场上去给日本兵糟蹋。这些事极大地伤害了朝鲜人民的民族感情,很长时间都难以消除对日本人的憎恨。所以韩国人有一个自觉的抵制行动,每年 3月和 8月几乎就成了约定俗成的抵制月。因为 3月是日本侵略朝鲜的月份,8月是日本投降的月份。如果日本人这两个月到韩国,就会没有车坐、没有地方住。出租车司机一见日本人,掉头就跑;宾馆也拒绝日本人,不承认他们是客人。没人号召,没人命令,无论国营私营,全国一致行动。

韩国人把 “民族自尊第一 ”视为国家复兴的基础。尤其在经济建设和发展方面,他们表现出来的民族自尊精神是很强烈的。

早在朴正熙执政期间,韩国政府就大力提倡 “经济爱国主义 ”,号召国民把个人经济生活同社会生活和国民经济联系在一起,同整个大韩民族的振兴联系在一起,从而实现民族自尊、民族强盛。时至今日,韩国人的 “经济爱国 ”精神有增无减。从 “身土不二 ”的民族精神看,人们不难发现韩国人处处存在的爱国情怀。

在首尔郊区,人们常看到 “身土不二 ”的大字标语,这是韩国农民呼吁国人消费本国食品的宣传口号。

现在,韩国的许多商品包装上都写有 “身土不二 ”的字样。所谓身,是指身体;土,是指土地或国土。这几个字的含义是,你身为韩国人,不能跟生你养你的土地心存二心。它告诫韩国人,在生活中无论是农产品还是工业品,你都要使用本土即本国的产品。

“身土不二 ”的口号,落实得相当出色。

外国人到韩国几乎没有人不感到诧异:有 1100万人口的偌大的首尔,街市上跑的各种车辆 (除了外国人的用车外 )全是韩国自产车。

韩国,差不多每个家庭都有一辆小汽车,条件好的甚至有两辆以上。首都首尔的汽车将近 600万辆,一律国产化,这是只有韩国才能创造的奇迹。

韩国人不仅坐汽车全部国产化,在其他生活消费上也都履行 “身土不二 ”的原则。比如,韩国的男人大多喜欢喝酒吸烟,但韩国烟民从百姓到 “大款 ”无一不抽本国烟, “万宝路 ”、 “555”在这里几乎没有市场。洋酒在这里同样很难打开销路,韩国人都爱喝本国产的酒。就连外国的餐饮业在韩国立住脚的也不多。中国菜其实很受韩国人的宠爱,但韩国人仍以吃本乡本土的饭菜为快事。至于服装、鞋帽及其他日用品,韩国人绝对选择本国产品。

当年卢泰愚总统写给公务员的 “国政指标 ”: “一、民族自尊,二、民主和合,三、均衡发展,四、统一繁荣 ”,现在仍旧悬挂在每间政府办公室里。

不仅这一代韩国人要做到民族自尊,而且韩国政府还要求他们的子孙也要做到民族自尊。所以《韩国教育宪章》里规定:第一条,弘益人间;第二条,民族自尊。

民族自尊是孕育 “身土不二 ”爱国情怀的基础;民族自尊是韩国振兴企业、发展经济的重要动力。

国际贸易的交往关系到民族的自尊,当一个民族全民都有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的时候,这个民族怎能不强大?民族自尊是国际企业的立足根本。

先苦后乐、锲而不舍的执著精神

韩国地处东亚,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颇大。这一点,和邻近的日本很相似。但在另一方面,韩国人的历史,可值炫耀的东西要少得多,甚至有很长一段时间,在屈辱和忧伤的阴影笼罩之下,韩国人不得不与命运顽强地抗争,为自由、为尊严而拼尽所有。

命运多舛,但精神永不磨灭,这就是韩国人的特质。就像是一粒种子,散落于恶劣的环境之中,但却没有丧失希望,而且凭借顽强的毅力生根发芽,冲破重重的阻力,最终长成了参天大树。

韩国人让世界侧目,是最近几十年才有的事情。第二次世界大战就像原始森林里的一场大火,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强加给韩国的灾难,简直到了触目惊心、形同梦魇一般的地步。任何一个弱小的国家和民族,要摆脱命运的不幸,最不能缺少的,就是坚忍不拔的意志、不屈不挠的精神。长期遭受他人凌辱的大韩民族,在品尝历史苦涩的同时,也锻炼出了实现成功必不可少的民族韧劲。现代商业经济的良好环境,就像大火过后的春风。在春风吹拂之下,韩国经济几乎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一跃而起,它能有今日之惊人成就,与他们不懈的追求是分不开的。

锲而不舍,是韩国商人时刻牢记的座右铭。为了最终的成功,他们总是给自己树立很高的目标,并不遗余力、不顾一切地去完成。

富家子弟可以坐享祖上余荫,出身寒门者可以悲叹命运的不公,但绝不能沉湎其中,丧失拼搏和进取的欲望。韩国薄弱的经济基础,使许多创业成功者都有出身穷困、毅力超人的共同特质。其中,现代企业集团的创始人郑周永,无疑是最杰出的代表。

出身于江原道通川郡的郑周永,世代务农,家境穷困,兄弟姊妹众多,童年生活极度艰辛。稍长,改变不幸命运的愿望强烈地激荡着一颗年轻的心,他甚至知道,把自己束缚于穷乡僻壤,将是更深重的灾难,于是便在 16岁的时候,第一次离家出走。

郑周永离家出走之后,一路上并不顺利。在高原市待了几个月,就被闻讯而来的父亲追了回去。第一次出逃流产,郑周永并不甘心,在家苦熬一段时日,又在次年春踏上了南下汉城的出逃之路。由于家庭穷困,没有盘缠,刚到金化又被追了回去。再一次出逃失败,郑周永对贫穷和不幸的认识更加深一层,改变命运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在家里,郑周永巧妙地收敛起自己的野心,尽可能地让深爱自己的父亲放心,暗地里却不断总结前两次失败的教训,为再一次的成功出逃创造条件。

故事的结局,世人都非常清楚,郑周永在 19岁的时候,终于出现在汉城街头。先由泥水工做起,然后是米店伙计,再到与人合伙办米店。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郑周永艰辛的创业之路受挫,但他已经积累了经验,为日后的商海征战奠定了基础。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郑周永成立了现代商运和现代建设公司。从 1953年开始,现代建设公司承建釜山商灵桥修复工程。两年之后,特大的洪灾和通货膨胀,使该工程的总预算超出了原计划的四倍。如若就此罢手,并不是不可以,还能减少许多损失。然而,郑周永把商业信誉看得比实际的利益更为重要,执著地坚持完成这一工程。后来,他把自己原先的经营所得全都赔了进去,又不惜变卖所有家产,使修复工程得以保质保量地完成。

经过诸多的坎坎坷坷,郑周永成功了,凭借自己的双手搭建了他事业成功的桥梁。在许许多多韩国商人身上都有这种锲而不舍的执着精神。为了达成一笔生意,他们往往不惜乘万里船,跑万里路,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去获取成功。

例如,1991年,韩国商人们成功争办大田市世界科技博览会,也是靠这样的一种精神。世界科技博览会在亚洲仅由工业发达国家日本主办过,而发展中国家由于财力和技术力量等条件的制约,尚未主办过综合性的展览会。韩国再度跃跃欲试,决心成为亚洲发展中国家中第一个主办这种性质的国际博览会的东道主。经历艰苦的努力,它又成功了。1993年 8月至 11月的大田世界科技博览会终于显示了韩国科技发展的新面貌。

直面现实,是韩国商人的生活态度,无论环境怎样恶劣,都保持进取的欲望和成功的信念,是韩国商人最值得钦佩的精神特质。认识和理解韩国商人的这一精神特质,在与他们交往合作时,就能认识和理解他们一些乍看不可理喻的行为方式和准则,同时也能从中获取益处。

中国虽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但和韩国人比较起来,中国有浓厚的大国文化背景做根基,在处事态度上,很少有过激的偏执,多趋于保守和中庸。如果与韩国商人竞争,一定要警惕他们锲而不舍的执著精神,思想上绝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大意,否则就会给对手以可乘之机。

人能吃苦是好事,但人不是为吃苦而生。坚持不懈的努力,会让你早日走出逆境。

“忠孝 ”思想浸染下的家族企业模式

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丘曾说: “百善孝为先。 ”韩国人同样把孝行当成是最应固守的道德标准。

传统的礼仪和忠孝思想仍完好地保存在韩国人的生活和思想中。无论是妇女的善良温顺,或是男子的勇猛刚烈,还是对民族、国家、家庭的热爱,几乎都和忠、孝、敬的思想有直接的关联。忠、孝、敬思想几乎已经融入所有韩国人的身心和个性之中。

关于韩国人的孝心,金益洙在一本题为《韩国的孝思想》的小册子中说: “儒家思想影响有多深,孝思想就有多深,孝是韩民族的传统,也是民族的固有思想。韩国不仅以孝为最高德目和伦理基础,且始终以孝为教育的指导方针。 ”

韩国的这种风俗是任何文化圈的国家都少有的固有习惯,它是爱亲敬长的韩国人思想与行为的基础。

在韩国,人们把忠孝、礼仪、敬爱等家训,全部载入他们的族谱,每一个家族都有 “抬高自身价值的族谱 ”。当韩国人在遭遇水灾、火灾或战争时,最先收拾带走以避害的,不是别的,而是族谱。对韩国人来说,族谱是他们不向王权或宗教权威屈服的一种自豪感的根源。

祭祖,在工业化的韩国,是尽孝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韩国,年轻人绝对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和抽烟,否则就被视为不孝。如果长辈对年轻人劝酒,做小辈的只能背过身去喝,表示谢罪和诚惶诚恐。

朝鲜鸿儒李栗谷在四百多年前就教导他的同胞说: “孝者,一切德行和人格之本也,乃人之善行德目之首也 ”“士以孝为行为之本 ”。大多数韩国人现在仍然信奉 “孝子门下有忠臣 ”的儒家信条。

事实上,韩国人不仅把孝看做一种家庭关系,而且也把孝看成是热爱国家和为国尽忠的基础。“孝 ”与 “忠 ”是儒家思想中联系最为密切的,对朋友忠诚,对国家和民族忠诚,同样是韩国人极为推崇的道德标准。

由忠孝而节义,这是东方人顺理成章的逻辑。韩国人不仅尽忠尽孝,而且很讲朋友义气。一旦他们把你视为真正的好朋友,就绝不会把你当外人看待,真可谓同你推心置腹,无话不谈,甚至为朋友 “两肋插刀 ”。从这点出发,他们憎恶背信弃义。也许这个弱小民族在近代以来受到列强的欺凌太深重了;也许他们近百年来遭到帝国主义过多的背信弃义,因此,韩国人只要发现朋友对自己的背叛,那么他是绝不会宽容的。

在儒家忠孝思想的浸染下,韩国商人的家庭观念非常强烈。家庭型企业模式极其普遍,企业管理非常严谨,决策者的政令推行也较为容易。这也是他们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成绩斐然的重要原因。

在韩国,其实并不存在名称为 “某某集团 ”的法人组织,大的企业集团往往是某个家族通过控股和掌握经营管理权而实际掌握一系列企业所形成的。

一些大企业的历史通常很短,许多集团的创业者至今仍然健在,作为企业中的最高经营者,他们掌握着集团的大权,保持着集团经营领导权的一元化。创业者已经去世的集团,则 “子承父业 ”或 “兄终弟及 ”,如三星集团的创始人李秉哲去世后,由其三子李健熙出任会长;乐喜金星的创业会长具仁会去世后,由其长子具景滋继承父业;鲜京集团的崔钟建去世后,接替他的是其弟崔钟贤等等。当今韩国的 50大财团中,由创业者或其子担任最高经营者的约有一半,创业会长未将职位交给亲属的只有一家。

这种家庭和家族观念虽然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以至于如今相对安定的社会和较好的经济条件使人们已不像过去那样依赖家庭和家族了,但是这种价值观仍然规范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因此, “家庭仍然是基本的社会组织和体现指导韩国管理人员和企业家行为价值观的典型 ”。

这种家族经营的方式,对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合理,则其固有的凝聚力将为企业带来强大的生命力和攻击力;使用不当,则会成为企业衰落甚至倒闭的根源。

不过近年来,虽然从所有形制式上看, “家族主义 ”在韩国企业界还占有突出的地位,但在经营方式上,更具现代气息及合理性的 “能力第一主义 ”已经逐渐成为企业家们的选择。

“自古忠孝不两全 ”,韩国人上能尽忠于国家,下能尽孝于父母长辈,这种精神就值得人们赞叹。其实这种忠孝精神背后体现的是工作上的尽职尽责,为国为民为自己,努力工作,方能实现梦想。

怎样把鸡蛋放到篮子里

美国商人说: “把你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然后看好它。 ”韩国商人说: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样即使打翻了一个篮子,你还有很多鸡蛋。 ”

和大多数致力于在单一产业领域进行纵深开拓的欧美国家的企业经营者不同,很多韩国商人更喜欢发展企业的横向联合。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认为,不要把手头掌握的所有经营资源都集中在一个项目上,在实力许可的范围内应该尽量扩大自己的经营领域。也就是实行多元化经营,即所谓 “章鱼腿式的扩张 ”。

1969年,韩国世昌织物工业社的经理崔丙基年事已高,身体状况又不佳,遂决定将自己经营了多年的企业出售。该企业被大宇集团总裁金宇中买下,成为大宇实业接收的第一家企业。以此为起点,金宇中在 10多年的时间里,接连买下了数十家因亏损而出售的企业。他还为此组织了一个 “亏损企业接收团 ”,专门负责接收事宜。每次买下一个亏损企业,就由接收团具体分析企业的亏损原因和发展改造的前景,并在设施、人才、资金、经营管理等方面想方设法进行补救。经过合理化经营,这些企业很快转亏为盈,进入良性循环轨道。金宇中接收企业不分规模大小,也不分行业类别,吃掉了很多特殊性产业的中小企业,使大宇从一个以外贸业务为主的实业社,迅速扩张为横跨纺织业、皮革业、建筑业、重化工业、电子业、服装业、饮食业、造船业、汽车业等工业领域,同时还涉足证券业和旅游业的大型企业集团。金宇中本人也因此在企业界获得了 “接收大王 ”、“经营天才 ”的雅号。

大宇集团因其规模及实力扩张异常迅速而在韩国企业界成为一个特殊的例子,但事实上,这种被称为 “百货店式的经营 ”或 “章鱼腿式的扩张 ”的现象,在韩国企业界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

韩国许多大财阀都拥有跨不同产业领域的系列企业群。现代集团以建筑和机械起家,但如今的事业已扩展到汽车、钢铁、水泥、电子、贸易等部门;最初只生产化妆品的乐喜金星现在拥有 30多家企业,涉足的领域包括化学、电子、电机、石油、贸易和保险等等。人们戏称,大到万吨巨轮,小至冷冻水饺,都属于这些企业集团的生产范围。如今在韩国著名的大企业中,经营领域只限于一种产业的只有汽车业中的起亚公司和由政府建立之后又转向民营化的浦项综合钢铁公司、大韩石油公司和韩国电力公司等为数不多的几家。

和欧美国家的财团发展不同的是,韩国的企业集团是挟政府政策倾斜、优惠扶植大企业之利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膨胀起来的。尤其是政府给予的金融扶植,使企业得以有足够的资本进行大规模扩张。除了自行投资创办新的企业以外,兼并是他们更为偏爱的一种方式。这是因为接收别人经营过的企业相对于直接投资新建企业来说,无疑是一条捷径,它没有建设期,不需要重新组织技术力量和操作工人,既可以缩短时间,又可以减少精力消耗;既可以消灭竞争对手,取得某一行业中的垄断地位,又可以把触角伸向新的领域,更适合财阀们的胃口。

韩国商人不愿意 “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的观念之形成,大概与韩国人历史上多舛的命运有关。长期以来被内忧外患所困扰的韩国人似乎已自然地形成了一种随时准备应付各种危机的心理。危机是无法避免的,而应付危机的最佳方案就是尽量缩小它的打击面,这也就等于降低了它的打击强度,减少了受到危机袭击的可能性。

韩国商人感到,在高速运转的现代社会中,国际形势难以预测,经济风云变幻无常,某一个偶发事件便可能引起经济局势的动荡不安,一次风波就可能会使某一个或几个产业遭到打击,如上世纪 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便使世界造船业和远洋运输业都一蹶不振就是一例。如果将经营范围局限于单一领域,在这样的动荡之中企业就可能遭到灭顶之灾。如果拥有遍布各产业的系列企业,就可以增强 “抵抗力 ”,在经济风波袭来之时减少损失。事实也证明,韩国的企业集团都是遵循了这条原则而发展起来的。

韩国商人虽然在产业领域多元化的问题上对 “鸡蛋 ——篮子 ”定律奉行不辍,但长期以来在经济国际化的过程中却又不得不把他们的 “鸡蛋 ”都存放在美国和日本这两个 “超级篮子 ”里。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韩国的外向型经济从一开始就形成了对美、日的过度依赖,美国和日本不但是韩国几乎所有资金和技术的来源,还是韩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一旦同这两个国家发生任何摩擦的话,韩国经济受到的打击将是巨大的。因此随着韩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韩国商人一直在试图重新分配他们的 “鸡蛋 ”,逐渐将多元化的战略推行到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

经商策略各有不同,韩国人 “章鱼腿式扩张 ”的多元化经营模式,给生意人指出了一条明路。

另一种顾客

“顾客就是上帝 ”,这句话在今天的商品社会中已经成为大多数经商者的箴言。其实,只要参与过经营活动的人都会本能地意识到这一点,即使在还无所谓 “商品 ”和 “顾客 ”的时代也是如此。当在商品世界摸爬滚打了多年之后,变得更精明了的商人又将自己的感受和经历加以浓缩提炼,于是就有了这么一句名言。喊着这句口号的商人们也许表里如一,也许口蜜腹剑,但无论如何,他们倒的的确确是有了这么一种 “意识 ”了。

但是在韩国商人的眼中,除了普遍意义上的 “顾客 ”之外,还存在着另外一种顾客,也必须予以重视。在他们看来,如果不能给这些顾客提供良好的服务,如果不能使这些顾客感到满意,同样也是一种失误,而这种失误的结果将比失去一般意义上的顾客严重得多。商品暂时没有买主,可以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或者干脆另辟蹊径,重起炉灶。但是这种失误的结果却是根本无法生产出高质量的商品,再精明的商人到此时恐怕也只能发出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的感叹了。韩国商人眼中的这种特殊 “顾客 ”,实际上存在于企业的内部。

韩国企业家认为,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承担的任务虽然不同,但这些活动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满足外部顾客的目标。否则再好的计划和设计,如果不在商品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中使一切零部件发挥出本身的功能,就无法制造出优质的产品。要想使自己的产品被外部顾客选中,就要善于调度每一道工序,从商品规划到商品销售和服务的一切部门,都要把从事下一道工序的部门看作是顾客。因此,所有员工的第一位顾客,就是在其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继续下一道工序的人或部门。所有的员工都应首先为这样的顾客考虑周到。

在乐喜金星集团下属的一家公司中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在一次设计室召开的会议上,有人提出意见说,在洗衣机生产线上,装配部门的女技工承担的接线作业需要改进。

之前,公司女技工在装配阶段进行接线作业时,要将数根电线的塑料皮用手一根根剥掉,然后再一根根捻起来。虽说捻线是一种简单的活,又相当安全,似乎很适合女性职工,但事实是在一台洗衣机上,用来控制洗涤、漂洗、排水、预订等多种功能的线路有几十条,如果一天要装配几十台这样的洗衣机,即使是男人的手也受不了,何况是女人的纤纤玉手呢 ?难怪在检查成品时出现了很多残次品。

有人提出意见后,设计室便想方设法改善设计,最后把连接电源的线路和连接按钮的线路端口化,这样在装配时只需将上下端口互插就可以了。从此装配部门女技工的干劲倍增,次品率也大幅度下降了。这种 “想方设法使自己的工作有助于下一个工序 ”的做法产生的结果是,不仅企业内各部门合作更为密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由此而大大提高,最终也使企业赢得了更多的外部顾客。

注重 “内部顾客 ”的另一个意义是要求企业的各级管理者都把满足员工的需求放在重要的地位。“人即事业 ”是很多韩国企业家信奉的原则,但他们所指的 “人 ”不单单是指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和科技人才,还包括企业中所有的普通职工,从某种程度上说,普通职工还受到更多的关注。他们认为,一般人所谓的人才固然重要,可是作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眼中却不能只有 “才 ”而没有 “人 ”。普通职工是第一线的生产人员,还维持着一个企业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在金字塔形的企业管理组织中位于最底层,然而也正是因为如此,普通职工也起着如摩天高楼下基座般的作用,没有他们,整个企业也就不可能存在。总之,应该把人,而不是金钱,视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本,因此必须作好各方面安排,使他们在企业中的地位受到重视,福利得到保障,使他们感到他们首先是在为自己工作。

韩国企业家为使员工安心工作,用心良苦,到了连员工的太太也不遗忘的程度。三星集团为此特设了一个文化教育中心,内设信息漫游室 (具有光电视听设备的阅览室 )、各种培训班、电脑房、健身房,不仅员工下班后可在此自由活动,他们的太太白天也可以光顾。韩国的女性结婚有了孩子后一般不再上班工作,这种 “太太学校 ”使她们有了走出家庭、吸收新知识的机会,也有利于对丈夫事业的理解和支持。

对在海外工作的员工,韩国企业家们除了关心他们的福利问题外,还给员工的家属以特别的待遇。有的企业每年都要召开慰问大会,慰问赴国外劳动的工人的家属。会上邀请韩国一流的演员参加演出,每个家属还会得到一份有纪念意义的礼物,家在外地不能参加大会的家属则由企业通过邮局将礼物寄去。有的企业则规定,凡在国外工作的员工均可带家属同行,并经常通过书信与员工家属进行对话,详细介绍企业的情况,以免除其后顾之忧。

在 “编织好员工的生活花篮 ”以外,韩国企业家更为注重的是设置一整套晋升和奖励制度,对员工的勤奋工作表示鼓励。各大企业每隔一定时间还要对在职职工进行再教育,让一线工人接受技术培训,对管理干部则按不同级别实施相应的教育,充分满足员工们自我发展的需要。

在激烈的竞争中,总有人或企业能够独辟蹊径,找到不同的经商之道。照顾好 “另一种顾客 ”——企业内部的员工,成了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

讨价还价的高手

长期的国力不振,使韩国经济中的商业交易比例偏低,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特别是最近数十年,勤劳聪明的韩国人使韩国经济发展迅速,世界范围内的商业交易往来日渐增多。世界各国商人在与韩国商人频频合作交易之后,得出的第一个结论,是对韩国人的谈判策略和技巧深感佩服。

韩国商人享有 “谈判强手 ”的美誉,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是因为其经过长期探索实践,形成了一整套相对稳定的商业谈判模式。

韩国商人十分重视贸易谈判。谈判之前,他们通常都要多渠道地搜集尽可能多的商业信息,通过海外咨询机构了解对方底细,以及有关商品的行情等,做好准备后才会与对方坐到谈判桌前。这既促进了本国商业咨询业的发展,也为企业在谈判中赢得了主动。

一般来说,韩国商人很注意选择谈判场所,他们喜欢在较有名气的酒店会面,即使是两家名气相同的大酒店,他们也会认真地斟酌选择,然后确定。如果是韩方选择地点,他们会按时到达;相反,如果是对方选择地点,他们绝不会提前半分钟到达,而总是准时或略迟一点。职位最高的人一定走在前面,该人也是谈判中的拍板者。这并非他们没有守时的习惯,而是保持矜持,给对方略微施压。

在谈判中,韩国商人非常重视谈判初始的融洽气氛,热情地向对方打招呼,缩短彼此的距离是必不可少的。他们认为, “没有好的开头,就不会有好的结尾 ”。其通常做法是:同对方一见面先热情地打招呼,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姓名及职位;落座后,再谈几句与谈判内容无关的话题,如天气、旅游、喜好、体育、新闻等,以此消除紧张气氛,并利用这一短暂时间,察言观色,选择谈判策略。之后,才开始正式谈判。进入实质性阶段,韩国商人远比日本人爽快,不像日本商人那样保守,他们会较快地讲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并想方设法说服对方接受。

韩国商人特别善于讨价还价。在韩国无论是农贸市场还是商店,都看不出有标价的商品。商品价格主要靠双方讨价还价决定。 1988年,韩国为迎接奥运会,原打算像发达国家那样,要求商店和市场明码标价出售商品,但结果因意见不一而未能实行。一些常与韩国商人打交道的人说,即便在准备签约的最后时刻,韩国人仍会提出 “价格再降一点 ”的要求,如对方不允,本来成功在望的交易也可能告吹。

韩国商人也有让步的时候,但目的是为了在不利形势下以退为进战胜对手。与韩国人打过交道的外国商人对韩国商人这种善于把握谈判时机, “以劣势取胜的谈判技巧 ”颇有体会。

双方在完成谈判、签订合同时,韩国商人喜欢使用合作对象的国语、英语和韩国语三种文字拟定合同,三种文本具有同等效力。

当然,上述这些,尚不足以让他们赢得谈判强手的美誉。让所有对手都感头疼的,是他们在谈判过程中严谨认真、开阖有度的讨价还价技巧。

韩国商人喜欢谈判内容条理化。所以,谈判开始后,他们往往先与对方商谈谈判的主要议题。谈判的主要议题虽然每次各有不同,但一般须包括各自阐明意图、叫价、讨价还价、协商、签订合同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韩国商人常用的谈判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横向协议法,即在进入实质性谈判时,先把需要讨论的条款统统罗列出来,然后逐条逐款磋商。从头到尾商讨一遍后,再从第一条款开始检查有无分歧或需要补充的内容,直至最后一款。在此基础上,就分歧或补充内容进行磋商,寻找共同点。另一种是纵向协商法,即对共同提出的条款逐项协商,把前一条款出现的问题或争议彻底解决之后,再转入下一条款。此外,有的韩国商人在谈判中还会将 “横向协议法 ”和 “纵向协商法 ”结合使用,即在磋商前后两部分条款时分别采用纵、横两种协商方法。这主要视条款内容而定,以选择有利于己的谈判方法为前提。

韩国商人为把握谈判主动权,十分重视运用谈判技巧与策略,在谈判桌上,韩国商人讨价还价的技巧很丰富、很全面,所用最多最有效的,通常是声东击西和先苦后乐两招。

声东击西。即在谈判中利用对自己不太重要的问题吸引和分散对方注意力。韩国商人在与对方讨价还价争持不下时往往采用这种方法。假如在谈判中韩国商人最关注运输问题,而对方把注意力放在价格上,韩国商人就会提出付款问题,把对方注意力引到这一问题上来,以图迷惑对方,并相应给对方一点好处,以诱迫对方在关键条款上作出让步。同时,也可为协商最重要的条款争取准备时间,并缓解争执,以变换手法采取新的对策等等。

先 “苦 ”后乐。即在谈判中以率先忍让的假象换取对方最终让步。如韩国商人原本打算要求对方降低价格,但已探明不增加购货量对方很难接受,而自己又不愿增加购货量,这时,他们会先在产品质量、运输条件、交货期限、付款条件等问题上向对方提出严格要求,然后在磋商上述条款时,极力让对方感到他们是在冒着受损的风险作出让步,这时再提出降价问题,对方大多会给予考虑的。

此外,韩国商人还针对不同的谈判对象,经常使用 “疲劳战术 ”、“限期战术 ”等。

在谈判桌上讨价还价,韩国人不愧是 “谈判强手 ”。

讨价还价不仅存在于市井之间,在国际谈判桌上,韩国商人擅长的讨价还价也成了优势。

与韩国人的交往和禁忌

与韩国商人交往合作,应充分尊重他们的忠孝道德,严禁提及可能亵渎其祖先的语言。最好的办法,是先了解一些有关对方家族历史的信息,见面时刻意提及一些对方最感骄傲的事情。这样,双方的关系就能够很快亲密起来。见面主动提及对方的长辈,向其问好,也是可行的策略,若准备有小礼物相赠,效果会更佳。

在韩国,如有人邀请你到家吃饭或赴宴,带点小礼品会更受欢迎,最好挑选包装好的食品。韩国人用双手接礼物,但不会当着客人的面打开。不宜送外国香烟给韩国友人。酒是送韩国男人最好的礼品,但不能送酒给妇女,除非你说清楚这酒是送给她丈夫的。在赠送韩国人礼品时应注意,韩国男性多喜欢名牌纺织品、领带、打火机、电动剃须刀等。女性喜欢化妆品、提包、手套、围巾类物品和厨房里用的调料。孩子则喜欢食品。如果送钱,应放在信封内。

韩国人很讲礼节,韩国人见面时的传统礼节是鞠躬,晚辈、下级走路时遇到长辈或上级,应鞠躬、问候,站在一旁,让其先行,以示敬意。男人之间见面打招呼互相鞠躬并握手,并只限于点一次头。鞠躬礼节在生意人中一般不使用。和韩国官员打交道一般可以握手或是轻轻点一下头。女人一般不与人握手。握手后一定要先寒暄几句才落座。当被问及喜欢喝哪种饮料时,他们一般总是选择对方喜欢的饮料,以示对主人的了解和尊重。韩国人认为,用餐时不可边吃边谈。若对方不遵守这一进餐的礼节,极可能引起他们的反感。

韩国人崇尚儒教,尊重长者,长者进屋时大家都要起立,问他们高寿。和长者谈话时要摘去墨镜。早晨起床和饭后都要向父母问安 ;父母外出回来,子女都要起身迎接。吃饭时应先为老人或长辈盛饭上菜,老人动筷后,其他人才能吃。乘车时,要让位给老年人。

席间敬酒时,要用右手拿酒瓶,左手托瓶底,然后鞠躬致辞,最后再倒酒,且要一连三杯。敬酒人应把自己的酒杯举得低一些,用自己杯子的杯沿去碰对方的杯身。敬完酒后再鞠个躬才能离开。做客时,主人不会让你参观房子的全貌,不要自己到处逛。你要离去时,主人送你到门口,甚至送到门外,然后说再见。

在社会集体和宴会中,男女分开进行社交活动,甚至在家里或在餐馆里都是如此。

在一本由韩国海外公报馆出版的宣传小册子《韩国简介》中描写韩国人的性格是: “普遍富有幽默感,……虽然有些人性情显得急躁,容易怒形于色,但是他们一般都是友善好客的。 ”这种说法比较实事求是。

韩国人的性急是有名在外的。在韩国,由于股市下跌,股民们在证券公司不顾礼仪地大打出手者有之;在球场上为争输赢而打得头破血流者有之;一句话不称心、不投机,年轻人对老人拳脚相加者也有之。这种现象在商界也时有发生,对此必须加以注意。

很多外国商人在与韩国人谈判合作项目时都会感到,韩国人总是巴不得今天谈判,明天就能签约,后天就可以开张。这种风格有时能令双方皆大欢喜,有时则会出现因缺乏深思熟虑和严密论证而导致工作反复甚至前功尽弃的局面。韩国商人到中国来谈判就是这样,谈的多,成的少。这固然有客观条件不成熟的原因,但韩国人的办事方法和态度则往往是谈判破裂的催化剂。

与韩国人相交,即便是在生意场上,也应以诚为本,重诺守信,切莫给对方留有你在故意隐瞒和欺骗的感觉。韩国人对此深恶痛绝,而且还非常敏感,倘若不加注意,细微的失误都有可能让所有的努力化为泡影。

此外,韩国还有一些特殊的禁忌也需注意。

韩国政府规定,韩国公民对国旗、国歌、国花必须敬重。不但电台定时播出国歌,而且影剧院放映演出前也放国歌,观众须起立。外国人在上述场所如表现得过分怠慢,会被认为是对韩国和韩族的不敬。

韩国人逢年过节相互见面时,不能说不吉利的话,更不能生气、吵架。农历正月头三天不能倒垃圾、扫地,更不能杀鸡宰猪。生肖相克忌通婚,婚期忌单日。渔民吃鱼不许翻动鱼身,因忌翻船。忌到别人家里剪指甲,否则两家死后结怨。吃饭时忌戴帽子,否则终身受穷。睡觉时忌枕书,否则读无成。忌杀正月里生的狗,否则三年内必死无疑。

与年长者同坐时,坐姿要端正。由于韩国人的餐桌是矮腿小桌,放在地炕上,用餐时,宾主都应席地盘腿而坐。若是在长辈面前,应跪坐在自己的脚底板上,无论是谁,绝对不能把双腿伸直或叉开,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貌或侮辱人。未征得同意前,不能在上级、长辈面前抽烟,不能向其借火或接火。吃饭时不要随便发出声响,更不许交谈。进入家庭住宅或韩式饭店应脱鞋。在大街上吃东西、在人面前擤鼻涕,都被认为是粗鲁的。

照相在韩国受到严格限制,军事设施、机场、水库、地铁、国立博物馆以及娱乐场所都是禁照对象,在空中和高层建筑拍照也都在被禁之列。

韩国人性急,与之交往一定要先摸清对方的脾性,熟悉其民族禁忌,方能正常交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