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文化艺术
10703000000005

第5章 新诗体楚辞

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屈原(约前339~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屈原的作品甚丰,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核定和王逸的注本,计25篇,包括《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1篇、《卜居》1篇、《渔父》1篇。又《招魂》、《大招》2篇,近人也有以为是屈原所作。

周赧王十六年(公元前299年),屈原被楚王放逐。他忧愁幽思,看到楚国的政治现实,发愤以抒情,创作了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离骚》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于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诗人的个性光辉。因诗中涉及到诗人自己的身世,所以有些人把他看作是诗人的自传。

屈原被放逐后,爱国之心始终不改,光明纯洁的人格丝毫未变。公元前278年,秦国又一次攻打楚国,占领郢都,楚襄王被迫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屈原知道这个消息后,觉得重返郢都的希望彻底破灭,于是作诗篇《怀沙》,再次抒发心中的苦闷,然后投汨罗江而死。

《离骚》是一篇具有深刻现实性的浪漫主义作品。他发展了我国古代人民口头创作——神话的浪漫主义,成为我国文学浪漫主义的直接源头。他的浪漫主义,最重要的特色还不是在于对种种自然的挚爱,最重要的是在诗人的笔锋之下,大量的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日月风云、山川流沙等,构成一幅异常雄伟壮丽的完整图面。并借助神话传说和宇宙现象,来抒发他的悲愤。他在现实中失望了,就幻想到神界去漫游。作品里面错综复杂地写出诗人满腔悲愤心情,同时,又写得反复曲折,有抑扬顿挫之妙。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