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文化艺术
10703000000032

第32章 武林至尊金庸

金庸阅历丰富,知识渊博,文思敏捷,眼光独到。他继承古典武侠小说之精华,开创了形式独特、情节曲折、描写细腻且深具人性和豪情侠义的新派武侠小说先河。

金庸,原名查良镛,生于1924年,浙江海宁人,查家为当地望族,历史上最鼎盛期为清康熙年间,以查慎行为首叔侄7人同任翰林。金庸祖父查沧珊是“丹阳教案”的当事人。

1937年,金庸考入浙江一流的杭州高中,离开家乡海宁。1939年金庸15岁时曾经和同学一起编写了一本指导学生升初中的参考书《给投考初中者》,畅销内地,这是此类书籍在中国第一次出版,也是金庸出版的第一本书。1941年日军攻到浙江,金庸进入联合高中,临毕业时因为写讽刺黑板报《阿丽丝漫游记》被开除。

金庸1948年在数千人参加的考试中脱颖而出,解放前任《大公报》编辑和主持英语国际电讯广播。不久调任《新晚报》副刊编辑,主持《下午茶座》栏目,也做翻译工作,与梁羽生(原名陈文统)一个办公桌。1955年开写《书剑恩仇录》,成为专栏作家。后进入长城电影公司,专职为编剧,写过《绝代佳人》、《兰花花》、《不要离开我》、《三恋》、《小鸽子姑娘》、《午夜琴声》等剧本,合导过《有女怀春》、《王老虎抢亲》(用的艺名林欢)。1959年与中学同学沈宝新合资创办《明报》,共写武侠小说15部,1972年宣布封笔,开始修订工作。

1981年后金庸数次回大陆,先后受到邓小平、江泽民等领导人以最高规格的接见,后到英国牛津大学当访问学者,1994年辞去《明报》企业董事局主席职务,在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担任院长。

1999年,金庸以一元钱将《笑傲江湖》的版权卖给中央电视台,令同行惊奇万分。在当时他的每部作品版权费高达50万。为何厚此薄彼?在一次座谈会上,金庸笑言:“因为无线经常将剧情加很多改动,所以要多收一点。”这次金庸再度出售小说版权给无线,附带条件是不可以更改和增加剧情。他认为,只有当年王天林所拍的《书剑恩仇录》和《射雕英雄传》最符合原著。他曾因为电视台更改剧情气得不看,甚至致电给无线老板邵逸夫投诉,笑言谁改剧情就炒谁鱿鱼,如果对方写得那么好,就自己出书吧!相反,他象征性地以一元人民币的收费将《笑傲江湖》的版权售予中央电视台,因为他有信心中央电视台可以依照原著拍摄。金庸将这珍贵的“一元钱”装裱在一个有机玻璃镜框里放于自己的家中,这张一块钱人民币编号的尾数为25666666.

金庸博学多才,举凡历史、政治、古代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电影等都有研究,作品中琴棋书画、诗词典章、天文历算、阴阳五行、奇门遁甲、儒道佛学无所不包,是香港著名的政论家、企业家、报人,曾获法国总统“荣誉军团骑士”勋章,英国牛津大学董事会成员及两所学院荣誉院士,多家大学名誉博士。

金庸曾把所创作的小说名称的首字联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现在已经广为流传并多次被香港和中国内地拍成电视剧与电影,也是“金迷”的必读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