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文化艺术
10703000000116

第116章 世外仙境——桑耶寺

桑耶寺藏文意为“无边寺”、“超出意想寺”、“存想寺”,始建于公元762年,建成于779年,是藏传佛教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庙,位于山南扎囊县境内,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哈布日山两侧,距离泽当镇38公里。桑耶寺以其殿塔林立,楼阁高阔,规模宏大,融合了藏、汉、印三种风格而造型完美的建筑和题材广博,技艺高超,绘塑精湛的壁画造像,以及众多木雕石刻、唐嘎等文物瑰宝而驰名于世。

桑耶寺具有藏族宗教建筑艺术特色。它是以古代印度婆罗王朝在摩揭陀所建的乌达波寺为蓝本而建造的。主殿建成以后,历代增修扩建,占地面积为4900多平方米,规模宏伟。整个建筑群完全按照佛经中的大千世界布局:宏伟的乌策大殿代表世界中心须弥山;太阳、月亮两殿象征宇宙中的日、月两轮;乌策大殿四角的四座佛塔代表四大天王;大殿周围均匀分布有四大殿、八小殿,表示四咸海中的四大部洲和八小洲;环绕寺庙的圆形围墙象征世界外围的铁围山。建筑群占地面积11万余平方米。乌策大殿门口有一“兴佛盟誓”碑。多吉德殿大门外右侧有一吐蕃石碑,高3.8米,座高0.8米,碑文为古藏文(汉文为“吐蕃金石录”)。主殿门前有石狮一对,狮高1.2米,石座为方形,上雕有方形莲花纹。寺内还有一对汉白玉石象,高1.05米,造型古朴、线条柔美,富有唐代雕刻之风,是该寺现存石雕艺术的珍品。寺内还有一口大铜钟,钟高1.1米,直径0.55米,钟上铸有古藏文,十分罕见。据《贤者喜宴》载,此铜钟是西藏地区所铸的第一口钟。桑耶寺主殿回廊及配殿均有年代久远的精美壁画。

在公元8世纪吐蕃王朝赞普赤松德赞之前,佛教虽早已传入西藏,但大多寺院无住寺僧人和佛教仪式。赤松德赞亲政后,决定利用佛教来巩固政权,因此,决定兴建三宝(经、律、论)所依之桑耶寺。桑耶寺建成后,赤松德赞命在此剃度的第一批七名藏人出家为僧,号称“七觉士”,桑耶寺遂成为西藏第一座“佛、法、僧”齐全的佛教寺院。桑耶寺的寺基由莲花生大师测定,整个寺院的建筑由寂护设计,赤松德赞主持奠基。

桑耶寺建成后,赤松德赞从内地、印度、于阗等地邀请高僧住寺传经、译经,鼓励贵族子弟出家到桑耶寺修行,并宣布吐蕃全民一律尊信佛教,从此奠定了桑耶寺的崇高地位。历史上著名的印度佛教与汉地佛教教义之争便发生在这里。桑耶寺是雅砻江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区之一。院周围树木茂盛,葱郁成林,河渠萦绕,黑颈鹤悠然觅食,可谓世外仙境,高原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