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影响孩子一生的教子方案
10702400000028

第28章 不要迷信“神童教育”

在现实社会中,“神童”的确有,但那仅仅是个别现象,甚至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不能把“神童”这个概念任意“泛化”,随意夸大。但是有些家长望子成龙之心过切,在某些“神童教育”广告介绍下,不惜重金,盲目加入到“制造神童”的行列,对孩子进行超强度的、“掠夺性”的所谓的“早智力开发”。事实上,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若是把普通的孩子当成“神童”来“强行开发”,那只能使孩子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也不会有理想的结果。

“神童教育”要把握好分寸

如今,有些孩子由于从小受到父母的早期教育,在两三岁,四五岁或六七岁时,就表现得智力超出一般儿童一大截。这些能认识很多字,读过很多书,有的还会算数或初步掌握了其他方面的才艺(如琴棋书画、体育特长……)于是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报社、电视也竞相报道,进而获得“神童”的美誉。

孩子成为“神童”以后,父母又该如何认识和对待这个问题?

很多父母能正确对待这个问题,可是也有一些家长竟然以为自己的孩子真的是天生的“神童”。虽然没做“哗众取宠”的事,但是也不免有意显摆自己的孩子,认为自己的孩子真的是“天才”,因此忽略了对孩子的后期教育。于是几年之后,应了“江郎才尽”的典故,“神童”最终蜕变为普通的孩子,甚至远远落在他人之后。这样的事例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应该引起家长们的重视。

一位曾笼罩在“神童”光环下的女中学生因为“一直承受着巨大压力,不看课外书籍不可能”而自杀。她的名字叫覃瑶,是湖北人,两岁上学,十二岁被保送进重点高中,在当地被誉为“神童”。十四岁的花季,她在校内池塘自杀。而自杀的原因竟然是她认为不看课外书不可能,但她在上英语课时看《格林》杂志受到老师批评,为此感受到难以承受的压力。她的遗书上写着这样一句话:“我在学校里其实一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家长希望孩子成才的愿望可以理解,但人才成长自有规律,拔苗助长往往适得其反,上面的案例就给予我们一个很好的警示。

事实上,对于“神童”的痴迷一直是中国教育界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很多人不但自己对“神童”教育笃信不疑,而且只要可能就会使之成为强行推广的人才工程,直到现在,依然能看到有人在不断复制着所谓的“天才班”、“神童中心”之类的机构。再看每年高考后,众多媒体对高考状元不可遏止的猎奇冲动,骨子里正是这种“神童情结”在作怪。

其实,人在成长发育过程中,不可否认的确有个别儿童智力超常,中外教育史上也有无数研究“神童”教育的著作。可是,并不能以此证明“神童”能够超越人类智力发展的基本规律,更不能据此奢望在其他儿童身上克隆“神童”的历程。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父母若是对孩子“神童教育”的做法失去分寸,就极可能会出现较大的负面效果。

其实所谓的神童,首先必须具备潜在的超常智能。而具有潜在的超常智能还只是为培养“神童”提供了较好的自然素质,决不意味着他们都能成为“神童”,更何况是常态儿童呢?话说回来了,常态儿童通过适度的早期教育,其学习潜力也是可以得到相应开发的。比如正式入学前,就认识若干个汉字,懂得简易的加、减法,能用英语进行日常简单的对话,等等,通常都是能够做到的。若是父母非要将自己的孩子和超常儿童进行盲目攀比,势必会拔苗助长,给孩子造成无限的压力。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把“双休日”变成孩子的“双学日”就是这种攀比心理的具体体现。这种做法不但打造不出“神童”,而且还会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厌恶、畏惧的情绪,反而会严重危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有一位智者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五彩斑斓,人生道路千变万化,人的志向情趣更是各有不同,幻想用一个模式来克隆出无数“神童”或“天才”,不但不现实,更没有必要,这不但违反教育规律,更是在扼杀孩子天性。所以,家长们不妨看一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这段话:解放孩子们的手,让他们尽情去玩;解放孩子们的脚,让他们到处去跑;解放孩子们的脑,让他们自由去想;解放孩子们的嘴,让他们随意去唱去说。还孩子一个愉快幸福的童年,发展他们自由自在的天性,比什么都重要。

“神童教育”要慎行

报纸上刊登过这样一个故事:美国内华达州的一个三岁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的字母O,这是幼儿园老师教的。于是,这位母亲一纸诉状把幼儿园告上法庭,理由是幼儿园剥夺了孩子的想象力。原因就是,在此前,孩子能把O说成是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但是,自从认识了26个字母,她的这种能力就丧失了。结果,法庭判决幼儿园赔偿孩子精神伤残费1000万美元!可以想象,假如这件事情发生在中国,这位家长一定会在官司中输掉,而且大多数中国父母都会站在幼儿园这边,幼儿园老师辛辛苦苦教你的小孩认字,你还要告她,这家长是不是神经有问题?

在今天,我们的家长越来越重视神童、热衷于制造神童,“神童教育”几十年来一直方兴未艾。尽管现在“神童教育”还没有形成规模,而且也缺乏一定的“教育标准”,可是简而言之就是加大学习量、加快学习速度,让少数有天赋较高的孩子早成才、早成功。这从表面看好像没有错。但是问题在于:16岁的博士与26岁的博士除了有年龄的差别之外,还有其他本质的区别吗?

通常8年内学完的教育课程,在4年时间里读完,就算教育者宣称的教育方法再“灵活”和“科学”,对于学生本人而言,显然要付出比同龄人更多的努力、更多的时间,就算他们是所谓的“神童”。每个人的童年都只有一次,作为“神童”,他们却失去了孩子本该有的天真烂漫,只能说,超常和超长的教育是在扼杀孩子们的天性。以压榨儿童的长远潜力作为代价,束缚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仅仅是取得了一时的荣耀。纵观这么多年来,我们培养出的“16岁博士”也很多,可是真正能“成器”的又有多少?

现实生活中,没有多少孩子会对“神童”的桂冠感兴趣,趋之若鹜的不过是家长和教育者——“神童教育”的本质,说到底就是家长意志和教育者意志双重推动的产物。家长希望孩子早成才、成名,教育者需要以“神童”来证明教育成绩,结果双方一拍即合、一哄而上。这种功利的心态助长了短视的教育,“神童教育”其实只是一种“载体”和“工具”,而不是“教育”。

常言道:“小时神童,大时庸才”、“小时聪明,大必了了”,虽然这并不是规律,但是,假如大人对孩子的教育有所马虎和放松,孩子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全过程的刻苦学习,那么,这种可能性就是随时存在的。望子成才的家长们,请你们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