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中外名人经典家教故事
10694400000003

第3章 曾国藩:教育子女之道被后人传诵

“曾国藩简介”

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生于地主家庭,兄妹九人,曾国藩为长子。他是清代后期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曾国藩37岁调任礼部侍郎,后任总督,任大学士,直到封侯拜相,可谓官运亨通,而且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都有其独到的见解。他不仅学识渊博、见识阔宏、文武兼备,而且是当时朝廷的重臣,满朝文武官员都钦佩、尊敬他,曾国藩也被誉为“同治中兴第一名臣”。他毕生追求立德、立功、立言,是儒家文化最典型的实践者,他克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现了从读书科考、步入仕途、报国的志向和愿望。曾国藩一生有很多值得世人学习的地方,尤其是他的家教家风更是令后人传诵。

身教重于言教

曾国藩教子有方,而其教子的核心即是“身教重于言教”。曾国藩很重视自己的一言一行对自己的子女的影响,凡要求孩子们做到的,先要求自己做到。他在家庭中提倡勤俭谦劳精神,反对奢侈懒惰,其生活俭朴,两袖清风,给子女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曾国藩本人虽位列三公,但他却对家人尤其是子女要求相当严格。他从不准许子女睡懒觉,认为这是“勤”的最基本要求。也不准子女积钱买田,让他们多读书,多学本事,以后凭自己的本事去实现自身价值。在待人接物方面更是严格要求子女:不准呵斥仆佣、轻慢邻居。女子在家要敬老爱幼,出嫁后更要尊敬公婆,不能仗势欺人。

曾国藩每天自晨至晚,勤奋工作,从不懈怠。他军务、公务虽忙,“凡奏折、书信、批禀,均须亲手为之,很少假手他人”、“每日仍看书数十页”,其勤可鉴。

曾国藩要求子女做的,自己都能身体力行,而且做得很好,这样的教育才更有说服力,使子女们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了一个学习的好榜样。

教子的六项内容

曾国藩教子,主要有六项,即“勤、孝、俭、仁、恒、谦”六字。

(1)勤

对于儿女教育,曾国藩认为:“以习劳苦(勤)为第一要义”;他提倡勤理家事、勤奋学习、勤劳工作,反对奢侈懒惰,“不可厌倦家常琐事”。针对弟子生于富贵家庭、习惯养尊处优的特点,他特别强调戒骄奢、倡勤俭、主敬恕、不忘本。他认为“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从不准许儿女睡懒觉。在家里男要扫地、种菜,女要做饭、织布。妻子女儿跟他同住江宁(今南京)两江总督府时,他规定她们白天下厨做饭菜,夜晚纺纱织麻到深夜,而且天天如此。

(2)孝

“百善孝为先。”曾国藩提倡“尽孝悌,除骄逸”,他教育女儿在家敬老爱幼,出嫁后尊敬公婆。他强调,“孝”为做人、为善之根本,一个人如果连“孝顺”都做不到,便别谈什么“德”、“行”了。曾国藩本人也是一个孝子,因常年在外,只得以家书问安:“父母大人金福万安”,并将阿胶、高丽参等孝敬老人之物托人带回湖南老家以尽人子之孝。

(3)俭

曾国藩认为“家事忌奢华,尚俭。”“居家之道,不可有余财。”对于自己的每日饮食,总以一荤为主,非客到,不增一荤。其衣着更是简朴,一件青缎马褂一穿就是30年。对儿女的婚姻,他认为品德为上,联姻“不必定富室名门”。曾国藩深刻认识到:“仕宦之家,不蓄积银钱,使子弟自觉一无可恃,一日不勤,则将有饥寒之患,则子弟渐渐勤劳,知谋所以自立也矣。”人的本质有好逸恶劳的一面,如果父母蓄积足够的钱物让儿女花销,他为什么还去吃苦呢?结果坐吃山空。如果“一无可恃”,则逼得他们去奋斗、去谋生、去立业,结果能成大器。

(4)仁

曾国藩认为“亲戚交往宜重情轻物”,教育儿女要仁义待人。曾国藩深刻地指出骄奢的害处,认为“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盖达官之子弟,听惯高议论,见惯大场面,往往轻慢师长,讥弹人短,所谓骄也。由骄而奢,而淫,而佚(逸),以至于无恶不作,皆从骄字生出之弊。”

对子弟,他告诫:“家门太盛,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人人须记此二语也。”“吾家现虽鼎盛,不可忘寒士家风味,子弟力戒傲惰,戒傲以不大声骂仆从为首,戒惰以不晏起为首。吾则不忘蒋字街卖菜情景,弟则不忘竹山坳拖碑车风景。昔日苦况,安知异日不再尝之?自知谨慎矣。”

对纪泽、纪鸿,他要求日修“四课”,“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对儿女等,他还要求“守先人耕读家风,不要有半点官气,不许坐轿,不许唤人添茶”。不许儿女斥骂仆佣,不许轻慢邻居,不许仗势欺人。

在子女日益娇惯的今天,曾家的这些家教家规尤其值得教育子女的父母们借鉴。

(5)恒

曾国藩在教导纪泽时,提出“人生唯有常是第一美德”。常者,恒也。“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做到有恒,既是易事,又是难事。说易,因为人人可以做到。说难就在于难坚持,坚持几天可以,支持几个月就难了,坚持几年、十几年,一辈子更难了。然而,只有“守常”,才能获得成效。曾国藩特别看重有恒,他认为:“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穷,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牛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于此三者,曾国藩结合自己的体验,对儿子说:“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蓄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因此,他再三要求子女们“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

(6)谦

“谦虚诚敬,谨慎持重,整肃端庄”是曾国藩一生的写照。他教育子弟时,要求他们“以勤劳为体,以谦逊为用,以药佚骄”为修身之本。在对子弟的为人教育中,他多次强调“主敬恕”。他说:“圣门教人,不外敬恕二字。”又说:“做人之道,千言万语。大抵不外敬恕二字。”曾国藩写的《歧求》诗中有“善莫大于恕,德莫凶于妒”二语,他教育子弟待人宽厚、宽容,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他在给弟弟的信中也一再叮嘱:“子侄辈须以敬恕二字常常教之。敬则无骄气,无怠惰之气,恕则不肯损人利己,存心渐趋于厚。”可见,曾国藩教育子弟之用心良苦。

教子的六种方法

曾国藩将“勤、孝、俭、仁、恒、谦”六项内容,通过训教、信教、言教、身教、事教、师教等六种方法,全面深入地传授到儿女身上,灌输到儿女心中,融化到儿女的血液里。

(1)训教

《曾国藩家训》是清代宝典,它以培养淳朴的家风,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从而有利于后代的健康成长为宗旨。他将祖父星冈公治家之方提炼为“八个字”:“考、宝、早、扫、书、蔬、鱼、猪”,即“八宝”。他还将自己立身处世、治学做事的体会归纳为“八本”(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三致祥”(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八宝”、“八本”、“三致祥”就是曾国藩给曾氏大家庭制定的家训。他认为“无论治世、乱世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之八字与余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他反复叮嘱子弟“莫坠高曾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谆谆告诫诸弟子侄谨记家训。他把家训、家风与家运联结在一起,认为家运取决于家中气象——生气和敛气。“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气;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勤者生动之气,俭者收敛之气。有此二字,家运断无不兴之理。”

(2)信教

《曾国藩家书》不仅是教育子女的经典语录,也记述了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他从政、治家、治学、治军的主要思想。由于他身居要职,既要忙于官场之争,又要投身于戎马征战之中,无法经常督促儿女,于是写信成为他教育儿女的重要手段。即使工作到深夜,他也要抽空阅读儿女书信,并及时回复,细加指点。

即使父母不在身边,也要注重与子女的沟通,及时有效地了解子女的想法和困惑并加以指点。

(3)言教

每当与纪泽、纪鸿等儿女在一起时,曾国藩总是精心指点他们做人之道、读书之方、习字之法,关怀备至。如“看生书宜求速”,“温旧书宜求熟”,“习字宜求恒”,作文“宜若思”,读书要“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读经典“猛火煮慢火温”以及“读书须勤作札记,诗文与字宜留心摹仿”。他以孔子之道对纪泽、纪鸿因材施教:“泽儿天资聪颖,但过于玲珑剔透,宜从浑字上用些功夫。鸿儿则从勤字上用些功夫。”针对纪泽“语言太快,举止太轻”的缺点,要求“力行迟重”,即“走路宜重,说话宜迟”。

有一次,曾国藩去拜父亲的牌位,让儿子纪泽扶他去花园散步。他对纪泽说:“我这辈子打了不少仗,打仗是件最害人的事,造孽,我们曾家后世再也不要出带兵打仗的人了。”父子俩拉着家常,不知不觉走进一片竹林。忽然,一阵大风吹过,曾国藩连呼“脚麻”,便倒在儿子身上。扶进屋时,曾国藩已经不能说话了。他用手指指桌子:那是他早已写好的遗嘱。这时全家人都已围拢来,曾纪泽双手把遗嘱展开,以颤抖的声音念道:

“……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即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初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人达人之人,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四曰习劳则神钦。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古之圣君贤相,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炼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才识……大禹、墨子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劳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祇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儿子念完遗嘱,曾国藩使劲伸手指着胸口,纪泽、纪鸿一齐说:“我们一定把父亲的教导牢记在心!”曾国藩脸上露出一丝浅笑,便溘然长逝了。

纪泽在曾国藩死后方才承荫出仕,从事外交生涯,成就不同凡响;曾纪鸿一生则不仕,钻研数学,颇有成就;孙子曾广钧虽中进士,却长守翰林;曾孙、玄孙辈中大都出国留学,不再涉足军界、政界,全部从事教育、科学、文化工作,不少成为著名专家学者,饮誉五洲四海。

(4)身教

曾国藩深信“身教重于言教”,他十分重视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后辈们的影响,凡要求子女们做到的,首先“以身作则”。工作上,他可谓重权在握、日理万机,但却能做到廉洁奉公、两袖清风树立了为人做官的模范。生活上,他十分俭朴。相传他在吃饭遇到饭里有谷时,从来不把它一口吐在地上,而是用牙齿把谷剥开,把谷里的米吃了,再把谷壳吐掉,并要求纪泽、纪鸿也这样,他用自己的行为教诲和感染着孩子们。

(5)事教

同治三年(1864),曾国藩夫人、女儿及媳妇来到安庆督署探亲,她们“共办纺车七架,每日纺声甚热闹”。贵为总督家属,却要自纺棉纱;堂堂督署后院,终日响着纺车声,曾国藩治家之严与曾家家风之淳厚可见一斑。曾国藩懂得从家务劳动入手去梳理家风,即使富贵鼎盛时,也是告诫子弟切不可丧失乡间以勤俭治家的根本。从生活学习中教育子女,用具体的事物教育子女,这样的教育最生动、最深刻。我们在教育子女时理当借鉴这种教育方式,因为这样可以使孩子一生都铭记,一辈子都受用。

(6)师教

曾国藩不仅自己尊师敬贤,而且对其子女也十分重视“择良师以求教”。他还专门为子女们开列了古今“圣哲”32人,认为只要“师其一人,读其一书,终身用之,有不能尽”(《圣哲画像记》)。这32人为:文王、周公、孔子、孟子、班固、司马迁、左丘明、庄子、诸葛亮、陆敬舆、范仲淹、司马光、周敦颐、程颐、朱熹、张载、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李白、杜甫、苏东坡、黄鲁直、许慎、郑玄、杜佑、马端临、顾炎武、秦惠田、姚鼐、王念孙。他认为上面32位“圣哲”都是推动或导航历史的人物,希望其子孙,有志读书者,能以此为典范,不必广心博骛。

打破“富不过三代”宿命

曾国藩兄妹九人,曾国藩为家中长子。他的教育思想对其兄弟及子女都有很深的影响。他对家庭成员提倡“八本”“三致祥”教育,曾家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好儿女,打破“富不过三代”宿命,绵延至今190余年间,共出有名望的人才240余人,未见一个纨绔子弟,如此长盛兴旺之家,乃古今中外皆属罕见,这不能不说是曾国藩教育思想的极大成功。曾国藩家教理论体系为:以“八本”为经,以“八宝”为纬,以“四字”要诀(勤、俭、孝、友)、“三致祥”穿插其中,经纬连贯,脉络相通形成的一套曾氏治家的完整典范之作而流传于世;它不同于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反对“孔孟、朱子、颜氏”等著名家训所一贯坚持的“学而优则仕”的学说,并付诸实施。它对当今社会的家庭教育理念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曾国藩长子纪泽精通诗文书画,在清末,他刻苦学习英语成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官,光绪七年(1881),在处理西北边境危机中,曾纪泽凭着其斗志和谈判艺术舌战强敌,从沙俄口中夺回了伊犁城,从而取得清末外交史上唯一的胜利。

次子纪鸿从小喜爱自然科学,精通天文、地理,最精代数,著有《对数详解》《圆率考真图解》,还计算出100位的圆周率。难得的是不仅其子成才,其孙辈曾宝荪、曾约农等也都成为教育家和学者。

“教育心得”

曾国藩教育子女三大启示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其一,读书的目的在于明白事理。他致力于培养孩子们读书的兴趣,注意观察他们的天赋、潜能,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培养、雕塑。他认为一个人只要身体好,能吟诗作文,能够明白、通晓事理,就能有所作为,就不会没有饭吃,就会受到人们的尊敬。他认为当官是一阵子的事,做人是一辈子的事;官衔的大小不取决于自己,而学问的多寡则主要取决于自己。

其二,生活上要艰苦朴素。曾国藩在京城时见到不少高官子弟奢侈腐化,挥霍无度,胸无点墨,却目中无人,令人厌恶、不屑一顾。所以,他不准自己的子女们住在北京、长沙等繁华的城市,而是要求他们住在老家,以便磨砺自己,迎难而上,奋发图强。并告诫他(她)们:饭菜不能过分丰盛;衣服不能过分华丽;门外不准挂“相府”、“侯府”的匾;出门要轻车简从;考试前后不能拜访考官,不能给考官写信;等等。因此,他的子女因为自己的父亲是曾国藩反而更担心自己的言行不够检点,学识不够渊博而损害父亲的声誉。

其三,身教重于言教。曾国藩十分重视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凡要求子女们做到的,先要求自己做到。他自己在生活上十分俭朴,清楚“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道理。作为朝廷重臣,曾国藩日理万机,但是一有时间,就给孩子写信,为他们批改诗文,还常常与他们交换学习、修身养性的心得体会。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之中,曾国藩既是父亲又是朋友;既是经师又是人师。他赢得了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他的孩子们都非常钦佩、崇拜他,把他视为自己的人生偶像和坐标。

当前,社会中有许多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却不关心孩子的操行;只会要求孩子们该如何如何做,自己却没做出好榜样,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其子女反其道而行之,主要是因为他们只注重言教,而不注重身教;或者只注重他们的学习,而忽视了他们的德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