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中外名人经典家教故事
10694400000023

第23章 孟母教子:克勤克俭,坚守志节

“孟子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代表作为《孟子》。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母仉氏

孟子的母亲姓仉(zhǎng),父亲名叫孟激,字公宜。孟激是一位怀才不遇的读书人,他为了光耀门楣,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抛别娇妻稚子,远赴宋国游学求仕,三年后,带给孟母的是晴天霹雳般的噩耗,从此孤立无援的孟母开始了坎坷的人生旅途。她下定决心,要凭着自己的双手谋取衣食所需,更要以自己的力量,把自己的儿子教养成一个有用的人。

孟子的母亲仉氏,战国时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她克勤克俭、含辛茹苦地抚育儿子,从慎始、励志、敦品、勉学以至于约礼、成金,数十年如一日,毫不放松,既成就了孟子,更为后世的母亲留下一套可借鉴的教子经验,如“孟母三迁”、“断织(机)教子”等脍炙人口的故事流传至今。孟母本人也成为一名历代传颂的模范母亲,从古至今都受到人们的尊重。黎民百姓传颂着她的故事,文人学士为其立传作赞,达官显贵、孟氏后裔为其树碑修祠,后人把她与“精忠报国”岳飞的母亲岳母、三国时期徐庶的母亲徐母,列为母亲的典范,号称中国“贤良三母”,而且位居“贤良三母”之首。《三字经》里有这么一句话:“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说的就是孟母教子的经典故事。

孟母三迁

孟家原在马鞍山下的鬼村,山麓坟茔处处,村中儿童追逐嬉戏,不时看到丧葬的情形,也三五成群地模仿大人们的礼仪,扮演丧葬的过程,孟母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但又不能老是把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关在家里,唯一办法就是变更居住环境。孟母决定搬家,毅然带着孟子迁居远离墓地的庙户营村。

庙户营村位于现在的邹城市西北部,当时,这里是一处繁华的集镇。孟子置身于这人来人往的闹市之中,逐渐又同集镇上的孩子一起玩起做生意的游戏,与同伴们学习商贩叫买吆喝,讨价还价,还学邻居屠夫杀猪宰羊。孟母觉得这里仍然不是培养孩子的理想场所,这样下去,孩子很容易受小商贩的影响而不认真读书。在这个集镇上刚刚居住了半年的孟母,毅然决定再一次搬迁自己的住处。

他们搬到了学宫的旁边。这所学宫位于现在邹城“崇教门”(南门)外路东,是孔子之孙即子思设宫讲学的地方,后人称它为“子思书院”,后来子思的学生在此授徒讲学。孟母想,孩子在学宫的附近居住,必然会受到学宫气氛的影响,长大以后读书也方便。母子搬迁到这儿后,天资聪颖的孟子果然被书院里的琅琅读书声所吸引,常到书院里跟着学习诗书,演习礼仪。孟母很高兴自己终于找到了培养孩子的理想场所,从此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后来孟母把孟子送入学宫,随子思的弟子学习,使孟子从此走上学业之路。

孟母不只是小心翼翼地注意儿子的起居冷暖,更不厌其烦地以“言教”和“身教”来完善儿子的人格。大体上一个人的基本人格是在六岁以前基本形成的,从此根深蒂固。六岁以后,活动范围逐渐扩大,自然而然就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使原本已经塑造完成的脆弱人格模式,遭逢强烈的锻炼和考验。这时良好的环境对人的成长及品格的养成至关重要,人应该接近好的人、事、物,这样才能学到好的习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就是这个道理。要造就一个人,健康成长的环境尤其重要,如果一个人身处良好的环境,那么他的思想和行为就会得到正确的指导和发展,反之,有可能走上邪路。

断机教子

孟子虽然天性聪颖,但是也有一般孩子顽皮和贪玩的习性。到学宫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开始的新鲜劲头过去了,贪玩的本性难移,有时就逃学,对母亲谎称是找丢失的东西。有一次孟子又早早地跑回了家,孟母正在织布,知道他又逃学了。孟母把孟子叫到跟前,把织了一半的布全部割断。孟子很惊讶,问为什么要这样,孟母回答说:“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教育孟子:学习就像织布,靠一丝一线长期的积累。逃学就如同断机,线断了,布就织不成了,常常逃学,必然学无所成。孟子由惊讶变为愧疚,孟母的这一举动也成为孟子此后学习生涯中的一种鞭策。

他也明白了做事必须持之以恒,一旦认准目标,就不要被外界客观因素所干扰而半途而废,要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才能成才。从此孟子孜孜不倦,日夜勤学不息,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终于成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名垂后世的“亚圣”。

“断机教子”的故事让我们看到,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实际生活情境选择恰当的时机和方式,使其心灵受到震撼,而不是喋喋不休地面对孩子讲大道理,讲那些空泛的要求,许多父母教育孩子之所以失败,误区其实正在于此。

言必信,行必果

孟母对孩子品格的培养同样十分看重,她的“杀豚不欺子”的故事至今让后人赞叹。当孟家还在庙户营村集市旁居住时,孟子看到邻居家在杀猪,感到非常好奇,就跑去问母亲:“邻居在干什么?”“在杀猪。”“杀猪干什么?”孟母笑了笑,随口说道:“煮肉给你吃啊。”孟子听到后十分高兴,等待吃肉。而孟母刚说完这句话就后悔了,心想本来不是为孩子杀的猪,我为什么欺骗他呢?这不是教他说谎吗?为了不失信于孩子,尽管家中十分困难,孟母还是买了邻居的猪肉给孟子吃了,以此教育孩子做人要“言必信,行必果”。

万事礼为先

孟子娶妻以后,对自己的妻子有意见,认为她太过倨傲。有一天,天气十分炎热,妻子从田间劳作回家,进了房间就脱衣纳凉,正巧孟子突然推门进来。看到妻子穿得很少,在房间里凉快,孟子异常生气,认为妻子行为轻浮,不守礼节,当即就有了休妻的念头。孟母知道以后严厉斥责孟子说:你进门之前应该先敲门问屋里是否有人,才能进去,你没有敲门就推门而入,是你先失礼节,并不是你妻子的过错啊。听了母亲的话,孟子深感自己过于鲁莽,也惭愧于自己没有把所学应用于生活当中,自此对妻子芥蒂尽除,与妻子和好如初。孟母用家庭小事教育孟子“万事礼为先”的做人道理,其见识令人敬仰。

劝子远行,成全立业

孟母对于家庭一生操劳,尽管孟子已经长大成人,但她对孟子的教育和督促从来没有放松过。在齐国,孟子多次向齐宣王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齐宣王虽然口上赞许孟子的主张,并给以厚待,但是却不肯积极推行他的政治主张。孟子对此非常失望,所以他想去投奔愿意采纳他政治主张的宋国,可是又担心母亲年事已高无人照料。空怀负,时日不待,以致他经常闷闷不乐,长吁短叹。

后来孟母知道了儿子的心事,对儿子说出了一段千古名言:“故年少则从乎父母,出嫁则从乎夫,夫死则从乎子,礼也。今子成人也,而我老矣!子行乎子义,吾行乎吾礼。”孟母的一席话把孟子的担忧和犹豫一扫而空,孟子随即离家周游列国,受到了各国的空前欢迎,他的政治主张在许多诸侯国得到顺利推行。

就在这个时候,为儿子倾尽毕生心血的孟母,在亲眼看着儿子成功的时刻,满怀欢喜却一病不起。在归葬故乡的途中,沿途经过的地方,无论民众官员,无不争相在路旁祭奠,表达对这位伟大母亲的尊敬和哀思。

“教育心得”

孟母作为一位古代伟大的女性,她的可贵之处岂止“精五味,置酒浆,养舅姑,缝衣裳”,更重要的是能在儿子成长过程中,按阶段给予不同程度的教育,她就像是一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儿子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