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成就孩子一生的50种心态
10683900000023

第23章 心态 好奇心是求索的原动力

关键词◎好奇

作为父母,我们总是担心孩子会在纷繁的世界中辨不清好坏。所以,就非常注意孩子身边的东西,对于那些新奇的事物更是充满警惕。然而,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而新鲜事物的产生就是这些变化的必然产物。它们通过各种途径迅速地侵入我们的生活,在方便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许多不良的因素。

比如,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如今,它已日益深入普通百姓的工作和生活。孩子是最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的人群,上网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同现实社会一样,网络也不是一片净土。由于年龄和社会经验的限制,孩子们很难抵御网络垃圾带来的侵扰。于是,许多父母都视网络为洪水猛兽。

在这种认知下,很多父母对孩子上网问题采取了比较极端的措施:多数父母要求孩子在上网时必须有人监督,有的父母更是严令禁止孩子上网。诚然,父母的担忧不无道理,因为孩子对网络的迷恋程度往往出乎他们的意料。那么,网络里究竟有什么,竟让孩子如此难舍、让父母如此担忧?

面对汹涌澎湃的网络,现在相当一部分教师和父母采取的是一种"缚"的方法,是一种强制性的方法。例如通过剥夺孩子的权利和自由来限制孩子上网,如不给零用钱,不准出家门。有的父母为了防止儿子逃出去上网,将自家的防护栏改装成笼子,自己外出时就将儿子锁在笼子里。

这些方法弊端较多:禁止孩子上网会使孩子对网络知识和相关技能相当欠缺,不利于孩子提高素质、发展能力。同时,这种大家长式的作风很难以理服人,近乎残忍的方式会使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必然会引起孩子强烈的逆反心理。

那么,网络对于孩子来说,到底是洪水猛兽,还是良师益友呢?这个问题就需要我们做父母、做老师的去正确看待网络,正确对待孩子上网。

互联网不是洪水猛兽,它是新世纪获取信息的平台,它给所有接触网络的人提供了广泛的交流。但是,对于一个自控能力不强的孩子来说,我们更应该告诉他们应该怎样上网,应该在网上浏览什么信息,怎样分辨哪些是正常的信息,哪些是不良的信息。同时,也应告诉孩子不要过于痴迷于网络游戏,而应当学会利用网络开发自己的潜能、提高自己的素质。

总之,做父母的应该多关心、少指责孩子。所谓多关心,就是要关心自己的孩子对网络的理解到底达到了什么程度,不要他们一上网就批评。

当然,对于新鲜事物的吸收与排斥,不仅仅在于网络。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奇,任何新鲜的事物对于孩子来说都有非同一般的诱惑力和吸引力。相对孩子来说,我们做父母的反而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循着自己成长的轨迹,以大人的眼光来看现在的孩子,总觉得现在的孩子与自己的理念格格不入。

但是,请想一想,让孩子走跟我们不一样的路有什么不好呢?为什么要让习惯及传统阻碍他们的成长呢?

纪伯伦在《先知》里写道:"你是一具弓,你的子女好比如生命的箭,经由你而射向前方……"要想让孩子在未来的世界中具有足够的竞争力,就必须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如果身为父母者总是坚守着习惯,排斥新观念或与自己不同的想法,那又如何能够教育出有创造力、有想象力的下一代呢?

试着去接受新观念吧!因为走过,因为看过,我们会更有智能去判断新事物、新想法是否适合孩子,我们可以因此帮助孩子搬移挡在路上的大石头。为了让孩子有机会享受我们智能的成果,我们先得敞开心胸、抛开主观,以孩子般的单纯来看待新事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客观公正地分辨出优劣,孩子也能在新鲜事物中吸收健康的营养。

◎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古人曾经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近代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始在一问。"孩子好奇,他们必然对不懂的新事物产生怀疑,进而发问或从实践中去探索。

对于初涉世的孩子来说,身边的世界是那么陌生、新鲜和神秘,他的心灵中充满了探索、求知的欲望。这宝贵的好奇心正是他智慧的火花,更是促使他学习的原动力。研究证明,一个富有好奇心的人能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体验乐趣。这种乐趣又会激励他不知疲倦地去探究未知的领域,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东东今年6岁了,一天,他发现院子里的太阳花和月季花开得格外灿烂,便突发奇想。他把那几朵开得最艳的偷偷摘了下来,然后悄悄埋进泥土里。

第二天,东东发现太阳花的小花朵开花了,以后渐渐冒出新枝。可月季花眼看着就耷拉下来,没几天,花瓣完全枯萎。同样的种法却是不同的结果,这个问题令东东百思不得其解。他只得跑到书房,对正在读书的爸爸问道:"爸爸,你说为什么我的太阳花活下来了,可月季花却死了呢?"爸爸把事情弄清楚以后,并未回答东东的问题,而是连忙跑到花园,看到自己精心培育的花被摘了,便将东东狠狠地责骂了一顿。

有人说,孩子好奇,是他对科学探索研究的起步。只有锲而不舍,才能步入科学发明的殿堂。一个人如果没有好奇心,对什么事物都感到平淡无奇,那他就不可能会有发明创造,更不可能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因此,父母和老师对孩子的好奇心,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对一时还不能圆满解答的问题,要耐心给孩子解释或请教有关行家。切不可当头一棒,挫伤孩子的好奇心和自尊心。

对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好奇心,父母千万不要敷衍了事或横加指责。要尊重孩子的这种好奇心,给予正确的引导和鼓励,耐心解答孩子的提问。即使一时解答不了,也应鼓励孩子向他人请教,或上网、或到书本中去寻求答案。当今的孩子成长在知识与信息猛增的时代,书刊、网络、电视等各种媒介令他们的知识面十分开阔。父母如果还用自己过去的那些老观念去应付孩子,那是非常不明智的。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利奥彼德·鲁齐卡的父母没有什么文化。可是,幼小的鲁齐卡富有强烈的好奇心。他常瞪着大眼睛问父母:"天为什么是蓝的?""水从哪里来?"……许许多多的"为什么"他的父母解答不了,但他的父母并不为此感到难堪,也不因此阻止儿子发问,而是怀着喜悦的心情鼓励儿子:"好好学习吧!相信你将来会弄懂的!"正是这样的鼓励,使鲁齐卡不断奋进,最终登上了科学的巅峰。

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这样总结他自己:"我没有什么特别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在人的成才道路上,兴趣是起点,爱好是行动,产生兴趣的直接原因就是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是重要的创造性品质和素养,它能激发孩子去积极思考,并引导孩子去对那些不了解而又渴求知道的事物和现象产生疑问,提出"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从而增长知识和见闻。很多著名科学家就是从读书时代就具有超出常人的好奇心,总是保持旺盛的求知欲,用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的乐趣来激励他们永不懈怠地去探索,去寻求答案,最终赢得成功的。

牛顿因为对苹果会自己往地上掉感到好奇,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纽科曼面对水开了蒸汽会顶起锅盖而感到疑惑,结果发明了蒸汽机;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怀有浓厚的兴趣,最终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大家都习惯于从"北极"到"南极"切苹果,可一个美国小孩因为一时好奇把苹果从"赤道"切开,结果发现了苹果里的"五角星"。一位中国小孩也不甘示弱,鸡蛋出于母体,可到底是大头先出还是小头先出母体呢?怀着这样的好奇心,他观察了两个月,结果发现是大头先出母体。为此,他写出了论文,得到了许多专家的称赞,也填补了鸟兽类这方面资料的空白……如此种种,都说明好奇是一个人探索未知领域的开端。不仅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需要好奇心,我们的孩子要想学有所成,也需要好奇心。

“父母应该做的事”

1. 好奇心是孩子学习积累知识的动力,父母应该多予以鼓励。当孩子对某一科课程产生厌倦情绪时,父母可以用"求教"、讨论的方式多问孩子与该科有关的"为什么",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引导孩子对此科产生学习兴趣。

2. 当孩子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时,父母要保护孩子的兴趣和探讨精神,耐心地予以回答。如果一时回答不了,不妨和孩子一起查资料,或者向其他人请教,通过各种途径寻求答案。

★育子必读:好奇的故事

王先生有三个孩子,两个是美国名牌大学博士。当人们问起王先生培养孩子成才的心得时,他讲了几个关于珍惜孩子好奇心的小故事。

当年,王先生和妻子大学毕业,分配到辽西大山沟的基层医院工作,那里没有自来水,要到很远的地方挑井水喝,而洗涮就用一口大缸接房檐流下的雨水。

儿子5岁那年,因为当地没有幼儿园,只好整天跟前后院一般大的孩子们一起玩。一天,王先生和妻子下班回家,发现房檐下接雨水的大水缸歪倒了,里面储存满缸的雨水,流了满院子,王先生的妻子心疼得不得了,就问是谁干的。

儿子诚实地说:"是我和小朋友把缸推倒的。"

妈妈一听拉住儿子的小胳膊就要打屁股。王先生忙拦住说:"让他先讲讲为什么要这样干吗?"孩子毫不示弱地说:"我这是做试验!爸爸说司马光从小就聪明,我看不见得。如果聪明,他就不该把缸砸破,而应该把缸推倒。"原来前一天晚上,王先生给儿子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说司马光最聪明。当时他就不大服气,所以才故意把缸推倒,来证实他的想法是正确的。

他还振振有词地说:"缸倒了,水流出来,里面的孩子不就得救了吗?若用石头砸缸,缸破了,孩子的脑袋还不受伤啊?"妈妈说:"你闯了祸,还强词夺理!"抬手便要揍他。王先生忙抱起儿子说:"这回可是我儿子有理了。现在就敢想别人不去想的问题,将来一定会干别人不敢干的大事业。"王先生不仅劝说妻子莫生气,还让她煮个鸡蛋奖励儿子。

儿子6岁那年夏天,王先生的妻子发现刚买的十几个鸡蛋少了一半,发现儿子正坐在煤棚子门前的板凳上看画册,问他看到鸡蛋了吗,他一本正经地说:"我用来孵小鸡了!"还拦住他妈不要进煤棚子。妈妈一把将他拉开,进棚子一看,在角落的一个筐里,装满了鸡毛,伸手一摸,果然里面有鸡蛋。妈妈生气地大声吼道:"你这不是让鸡蛋发臭吗?孵什么小鸡?"王先生听说赶紧赶过去说:"先别吵,问问他是从哪学来的?"儿子打开画册很有理地说:"你们看吧,鸡、鸟孵卵不都是放在肚子下面的毛里吗?再说,爸爸说过,那些来叫卖的小鸡,都是人工孵出来的。"原来孩子把家里的一个鸡毛坐垫拆开,掏出鸡毛当母鸡了。王先生兴奋地拍手说:"想得好!想得好!可以试试啊!"妈妈却生气地把蛋拿走了。儿子刚要哭,王先生则耐心地说:"咱们不用那些不可靠的蛋,爸爸有办法。"第二天王先生亲自领儿子到集市上去买了6只鸡蛋,拿回家做起实验来。虽然孵了一个月,也没孵出小鸡来,但最后根据儿子提出的意见,嗑开蛋验证时发现,还真有4个蛋里有小鸡,只不过没长成就死了。父子俩坐下来,认真地总结经验教训。王先生说:"我们成功了一半。"儿子却说是一多半。

到孩子要去念小学时,家离学校3里多路,而且很偏僻。王先生夫妇没时间去接送,可让孩子自己去上学又不放心。最后儿子想了想说:"你们不用愁,我有好办法,让大黄狗去送我!"王先生只领了儿子去报名、考试两次认了认去学校的路,以后上学儿子就不让爸妈接送了。原来他把一根红布条放进书包里,对他们说:"你们看到狗脖子上有红布条,那就是我到校了。"说完他领着大黄狗跑了。半个小时后,那狗脖子上果然系着红布条跑回来了,后来他还培养大黄狗在半路上接他放学回来。

就是这个好奇心盛、异想天开的山沟孩子,从山沟里的中学毕业考进了南开大学;南开毕业后,又被美国著名的伯克利大学录取为博士研究生,30岁就在美国大学当上了教授。

孩子,我要对你说

1. 研究证明,一个富有好奇心的人能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乐趣,这种乐趣又会激励他不知疲倦地去探究未知的领域,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2. 如果你有好奇心,便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奥妙之处,你就能更好地发掘自己的潜能,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攻克一道道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