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向南怀瑾借人生智慧
10675300000078

第78章 一无所有是惊喜的开始

“南怀瑾语录”

天下的万事万物,随时随地在变,没有不变的东西,没有不变的人,没有不变的事。因为我们对自己都没有把握,下一秒钟我们自己的思想中是什么也没有把握知道。

一首歌,唱得很无奈、很落寞:“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

在很多人看来,“一无所有”简直是灾难。可是在南怀瑾看来,却未必如此。南怀瑾认为,事物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是道的运行规律。假设你一无所有,这并不是一件值得悲哀的事,反倒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你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失去了,你日后的人生,可能是一连串获得、一连串惊喜。很多人正是跌到人生谷底后才开始转运,直至攀上事业巅峰的。

但是,要想攀上事业巅峰,你得善于运用有无规律才行。“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你想从一无所有走向好运,得动起来才行,你想从弱走向强,得用起来才行。

如何动、如何用呢?要点有三:

第一,假设自己一无所有。

很多人的麻烦不是真的一无所有,而是有而不多,虽说日子过得不好,但勉强也能混下去,并无求变的决心。这就好比正处于坠落中,还没有跌到谷底,除非出现奇迹,否则不会开始上升。假如真的一无所有,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我有一位朋友,年轻时到北京闯荡。好工作找不到,一般工作不愿干,高不成、低不就,钱花光了,工作尚无着落。这时候他连吃饭的钱也没有,所以他必须马上得到钱才行。当然,偷盗、抢劫之类的事他是饿死也不会干的。怎么办呢?他在马路上漫无目的地走着,肚子饿得发慌,却束手无策。

当他路过一家书店时,突然想到一个主意,就走进去,对店主说:“我帮你向行人推销书,卖出去你给我提成,行不行?”

店主怎么会把书交给一个陌生人推销呢?自然不答应。他只好悻悻地走出来。可是想来想去没有别的办法,他又去找那个店主提出同样的要求。先后找了八次,店主不知是被他的诚意所感动,还是搞得不耐烦了,就给了他一本书。要是平时,他肯定不会这样死皮赖脸,只因饿得没办法了,才不得不如此。拿到书后,他着急换钱吃饭,推销时心态、神态自然跟一般推销员不同,结果五分钟就把书卖出去了。店主给了他三元钱提成,他总算吃了一顿饱饭。

此后,他继续帮店主推销,吃饭、住宿问题都解决了。再后来他给图书批发公司销书,每本书赚的钱更多,月收入有一万多元。他的推销能力为什么这样强呢?因为他用上了卖第一本书的经验:每天背着书出门时,不带一分钱,如果卖不出书,就没饭吃,只能露宿街头。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工作动力自然与众不同。

现在,他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直销公司,手下有数百名直销员。他对他们的要求是:出门前不得带一分钱。结果,直销员们每天都有收获,没有谁卖不出东西。

在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并非真的一无所有,如果“假设自己一无所有”,每天从零点起步,所带来的工作动力将是无与伦比的。

第二,再穷也不要失去野心。

贫穷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可怕的是思想的贫乏,如果一个人安于现状,上帝也无法帮助他成功。

一位大富豪曾提出过一个问题:“穷人最缺少的是什么?”他的答案是:穷人最缺少的是野心。

绝大多数富豪起步之初都是穷人,他们并没有特殊的才能和特别好的机遇,但他们用梦想作为指路明灯,终于到达了成功的彼岸。

吉拉德出生在一个穷工人家庭,他的童年是在父亲的打骂中度过的。挨打带来的恐惧使吉拉德很自卑,从八岁时就有口吃的毛病。长大后,他去一家建筑公司当了一名普通工人。由于表现出色,深受老板赏识。多年后,老板退休,将公司交给他管理。最初几年,他做得很顺手,不料在从事房地产投资时,他被人家坑了,一败涂地。除了妻子、孩子和债务之外,他一无所有。

人们都认为他已经毁了,吉拉德自己却不这么认为,他决心带领家庭走出困境。

吉拉德去一家汽车经销公司应聘一份推销员的职位。经理怀疑有口吃毛病的他是否适于这项工作,就以“没有带暖气的房间”为理由,想打发他走路。

吉拉德坚定地说:“假如您不雇用我,您将犯下一生中最大的错误。我不要暖气,只要一张桌子和一部电话,两个月内,我将打破您的最佳推销员的纪录。就这么定了!”

经理被他的豪情打动。于是,吉拉德在楼上的角落里,得到了一张满是灰尘的桌子和一部电话,开始了他的汽车推销生涯。口吃的毛病对一个下定决心的人来说并非不可克服的障碍,他用行动改变着自己的坏运气。三年后,吉拉德荣登“世界零售汽车及卡车推销员第一名”的宝座,并将这一纪录保持多年。再后来,他创办了著名的美国重庆公司,昂首步入世界大富豪的行列。

对于人生成功来说,拥有一定资源,当然更容易着手,但一无所有也不是难以逾越的障碍。这好比爬山,关键在于你是否有努力攀登的决心,而不在于你从哪里起步。

第三,为梦想付出对等的努力。

每一个稍具常识的人都知道,从一无所有到富甲一方,从默默无名到名扬天下,从人微言贱到手握重权,是一段遥远的距离。想省略艰苦奋斗的过程而直达目标,是不可能的。你只有做得比绝大多数人出色,才会有惊人的收获。请看一个成功事例:

艾尔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父亲在他小时候就去世了,母亲在一个伞厂做工,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含辛茹苦地把艾尔拉扯大。由于没钱交学费,艾尔小学未毕业就辍学了。

后来,艾尔迷上了演讲。苦练多年后,他终于能轻松自如地驾驭这项技能。他的演讲很有魅力,能让人哭,能让人笑,能让人慷慨激昂,能让人义愤填膺……一位朋友告诉他:“你很有头脑,对事情有自己清楚的判断,又有这么好的演讲才能,为什么不从政呢?”

艾尔闻言心动。但是,想到自己的学历,他又胆怯了:一个小学文凭也没拿到的人,有资格跟那些出身名门、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竞选吗?有能力胜任政府部门的工作吗?他不敢尝试。

母亲知道他的想法后,严厉地说:“我能接受你被打败,但我不能接受你因为自己的胆怯而失败。”

为了不让母亲感到丢脸,他鼓起勇气,向政界努力。30岁那年,他成功当选为纽约州议员。但接下来,艾尔还有许多需要克服的难题:他看不懂那些要他投票表决的既长又复杂的法案;他当选为森林问题委员时,他还从未踏进过森林一步;他当选为金融委员会委员时,他还从未在银行开过户头……所有这些陌生的东西都让他感到惊恐不安,使他不止一次萌生过自动辞职的念头。

但他没有逃避,每天坚持读书,如饥似渴地学习那些他需要知道、暂时却不知道的知识,有时一天要读16个小时。他将读书的习惯坚持了一辈子。在他当选为纽约州长的时候,他已经成了一个学识渊博的人。他曾四度当选为纽约州长,创下了一个空前绝后的纪录。而且,先后有六所大学授予他名誉学位。

可见,只要打消了随波逐流和投机取巧的念头,不吝于付出,一定能取得令人称羡的成就。

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不在于他的起点有多高。没钱,没学历,没背景,都是成功的不利因素。但是,对那些有进取心的人来说,这些不利因素都可化为动力:没钱,可以使自己免于耽溺在逸乐之中,身体和名声都得以保全;没学历,可以提醒自己知识远不够丰富,需要努力学习;没背景,可以使自己不抱依赖他人的幻想,一切全靠自己努力。只要打消了随波逐流和投机取巧的念头,不吝于付出,一定能取得令人称羡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