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上的那些事
10674100000039

第39章 修建大运河

大运河是隋炀帝杨广在位时开通的。隋朝为了巩固政权和统一的局面,在政治上要进一步控制新统一的东南地区,加强对南方人民的镇压;军事上在东北部涿郡建立据点,要把军需物资输送到北方;在经济上,隋朝在长安和洛阳等地区集中了大量的官吏和军队,需要充足的粮食供应。如何解决南粮北运,转运江南富庶的物资以增强中央政权的力量,是隋王朝亟待解决的问题。陆路运输,费用太大,加以运输工具简单,运量有限。利用天然河流和旧有渠道,将横贯诸水联成贯通南北的运河,是当时解决上述问题的好办法。运河的开通,是发展的需要,当然,隋炀帝开运河还有他怀恋江都的繁华,向往江都的风光,想去巡游享乐的个人动机。

隋文帝以节俭治国,他对自己的儿子要求很严,常用古代帝王穷奢极欲断送江山的例子警示他们。太子杨勇阳奉阴违,被隋文帝废了太子位,改立杨广为太子。杨广本是个贪婪的家伙,他一直想取代哥哥的太子之位,所以在父亲面前刻意表现出忠厚善良,礼贤下士的样子,博得隋文帝及大臣们的好感。隋文帝下令立杨广为太子后,他的本来面目便暴露出来,他亲手杀了生病的隋文帝,登上了皇帝宝座,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隋炀帝。

隋炀帝即位后,下令把都城迁到洛阳。公元605年,营建东都洛阳的工程开始了。工程规模庞大。隋炀帝下令从全国各地征运建宫殿的材料。木材石料都是到长江以南、五岭以北很远的地方去运,有时,为了一根巨形柱子就得上千人来拉。在城的西南,造了一座方圆二百里的大花园,叫“西苑”,专供隋炀帝游玩。西苑里亭台楼阁,四季如春,珍禽异兽,应有尽有。北半边还造了一个“海”,海中修造三个仙岛,与南半边的五个湖相通。隋炀帝在西苑赏玩射猎,寻欢作乐。

接着,隋炀帝又命令征调河南、淮北等地的民工100多万人开挖运河。这条运河从洛阳西苑到淮河南岸的山阳,取名“通济渠”,引谷水、洛水入黄河,再引黄河水入淮河。与此同时,又征发淮南10多万民夫从山阳到江都,疏通并加宽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挖的一条叫“邗沟”的运河。后来,隋炀帝又开通一条“永济渠”;从江都对面的京口到余杭开通一条“江南河”。最后把四条运河连接起来,形成了一条贯穿南北,全长1800公里的大运河。

隋炀帝生性好玩,他曾三次大规模巡游江都。

隋炀帝游遍了江南,又从陆地去北方巡游。为此,又征发了河北的百姓开凿太行山,打通巡游的通道。巡游北境时,征发100多万人修建长城。沉重的劳役和赋税压得百姓喘不过气来,而好大喜功的隋炀帝又大量征集兵马100多万人,民工300多万,发动对高丽的战争。这样一来,本来就灾难深重的百姓,则更加痛苦不堪了。

隋炀帝开运河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巨大的灾难,大量民工死在工地上,千百万人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但是,大运河修成后,南北交通有显著的改进,它成为了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加强了南北的联系,对于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祖国的统一,起了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