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品周易,学管理
10671800000039

第39章 蒙:企业文化启蒙

蒙卦讲接受启蒙和教育以摆脱蒙昧,卦中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观念,包括启蒙的对象、主导者、启蒙的方法和手段,对于现代管理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蒙”指蒙昧,一个人或者一个社会,如要摆脱蒙昧,需要的是启蒙和教育。蒙卦的卦象为下坎上艮,坎为险,艮为山为止。山下有险,人们遇到危险而停止前进,又内心恐惧,对外抗拒,愚昧幼稚。蒙昧会使人陷入困境,这是非常不利的。中国古代称儿童入学为“发蒙”,与此相应的机构有蒙学馆、私塾等。现在企业新员工的入职教育,其实也是“发蒙”,让新员工了解、认同、接受企业文化,按企业文化中规定的准则做人与做事,才不会出现与企业宗旨、使命、价值观相悖的行为。

员工接受企业文化前,对企业的认知还处于蒙昧阶段,可能行为上会出现一些缺乏约束的行为。实践证明,凡是企业文化建设中开启员工心智这一环节做得比较好的,都成长为优秀的企业。许多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善于从企业所在地域、所处发展阶段、所属行业环境等出发,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管理手段,为员工补上道德文明甚至基本的行为规范这一课。海尔集团最早的制度建设,就是从“禁止随地大小便”开始的;远大空调有限公司采取半军事化的“管制”手段,规则细化到“员工每天刷牙2次,每次不少于3分钟”;深圳宝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则大力倡导“好人”文化:员工都要做好人,不做好人就没有机会。很多优秀的企业都构建了完整的企业文化培训体系,员工从进入公司的一天起,就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并且能够自觉自愿的遵从和维护公司的文化。

企业文化启蒙

说到管理,不少管理者抱怨企业环境复杂,员工管理困难,认为影响企业绩效的主要原因是员工的执行力差,很少从管理上查找原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一个企业里,个别员工执行力差是员工的素质和能力问题,而公司整体执行力差就是管理失效的问题。

大量的企业案例表明,企业管理失效、执行力差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企业愿景不清晰,战略不明确,管理目标不具体,员工对企业的发展宗旨、经营范围、存在意义和成长方向说不上来,不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被动地工作,干什么不清楚,发展的动力严重不足。

企业规章制度不全,岗位职责不清,技术规范欠缺,考核标准不细,员工不知道怎么干,好了会得到什么奖励,干不好又会受到什么惩罚。管理无序,奖罚不明,企业缺乏有效率的管理系统。

领导班子不团结,部门诸侯割据,企业内部派系滋生,山头林立,关系紧张,沟通困难,员工工作不顺畅,企业缺乏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和积极进取的氛围。

经营机制老化,激励方法单一,薪酬制度不合理,重管理、轻技术,重机关、轻基层,收入分配不公开,暗箱操作。

企业权力高度集中,部分中、高层管理人员业务不熟乱指挥,不能有效调动基层的积极性,基层有责无权,工作无所适从,主动性不强。

企业用人不当,求忠不求才,设圈画线用关系,凡是“圈里”的、“线上”的或者后台背景较硬的,往往知“人”而善“任”;有的企业领导甚至用一些肯听话、会来事的“奴才”,来充当自己的耳目和打手,实施“内部人控制”,把企业“财产权利私有化”,致使整个企业的价值导向扭曲,人文环境恶化,企业文化沉沦。

其实,管理对人而言,就是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员工在其间快乐工作,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专长;对企业而言,就是制定良好的目标,组织员工全力实施,并对其绩效实施考核与反馈。真正的管理,不是建立在企业组织层级的权威上,而是建立在员工相互信任和追求理想的热情与文化上,体现在实现对绩效和愿景的承诺中。由此可见,管理失效的根本原因在于落后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管理的关键在于营造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用先进的企业文化激活员工心智,进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能力,以提高企业执行力和管理绩效,实现企业追求利润和永续经营的总体价值。

企业文化需要高层管理者具备优秀的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以身作则,大力推行;中层管理者能够理解并贯彻实施;基层人员则能够把企业文化的各种理念体现在自己的工作中。由此看来,采取什么样的培训形式也不能一概而论,必须分层级和部门进行,否则就不会有好的效果。

要让员工自觉自愿地遵从和维护企业的制度和文化,这就需要员工的感悟。感悟是一种境界,需要综合运用各种培训方法,包括讲授式、案例学习式、研讨会、活动、游戏、拓展训练、团队训练等,每种方式都有自己的优点,要根据培训内容和对象来选择,比如讲授式一般适合针对高层的比较理论的课程,而活动、游戏式的培训方式则适合需要感悟和体验的课程,研讨式更适合需要员工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并达成共识的课程。

创办于1970年的日本松下公司的松下商学院,位于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琵琶湖畔,是一个美丽的花园式庭院,为松下集团培养了大量专业的销售经理。商学院的教育方针和教学内容熔中国儒家哲学与现代企业管理于一炉,对学员进行着严格的教育。商学院的纲领是,坚守产业人的本分,以期待改善和提高社会生活,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贡献。商学院的信条是,和亲合作,全员至诚,一致团结,服务社会。 商学院的研修目标是中国古典《大学》中的“明德”——竭尽全力身体力行商业道德:“亲民”——至诚无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至善”——为实现尽善尽美的目标而努力。商学院的作风是,寒暄要大声,用语要准确,行动要敏捷,服务要整洁,穿鞋要讲究,扫除要彻底。松下公司就是通过松下商学院的专业文化教育,宣传松下的企业文化,让松下企业精神深入员工的心里,并贯穿于所有工作始终。海尔集团在海尔工业园区建立了建筑面积3600多平方米的海尔大学,还在洋口开发区建设了35000平方米的国际培训中心。海尔公司的中高层干部每个周六都要集中在海尔大学进行主要以海尔目前问题为主的案例式研讨学习。

君子以果行育德

《象传》说:“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山的下面有泉水,利益万物启蒙的目的。当前,许多企业都把创建学习型组织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学习型组织强调的学习是一种来自人心的内在学习,而不是外控的纪律,它强调心灵的转变,即变人先变心。这其中,管理者要起到榜样作用。

在成熟的学习型组织中,学习和工作是融为一体的,员工要成为学习型组织的一员,而管理者则要千方百计地提高组织的学习能力。这一方面要求有高素质、自我超越的员工,另一方面在于管理者的认识。管理者要教导员工在企业理念的引导下,不断为追求完美而努力,同时还要向内反省。管理人员作为学习型领导,是高层的行为榜样,要经常学习和反思。

高德康原是江苏常熟白茆镇山泾村的一个农民,他在创业之初做裁缝,组织了一个缝纫组,靠给上海一家服装厂加工服装赚钱。用8台缝纫机起家,高德康经过30多年的打拼,将波司登做成了世界品牌。事业做大了,高德康常常睡不着觉,总是在反省自己,为了一些想不明白的问题,他还特意跑到北大、清 华上了一年学。

高德康说:“我经常总是在听人家讲,听了以后抓住要害,再在实践中去检验,到最后看结果,看到底是不是真的。”高德康最大的爱好竟然是看书。“时间再紧张,学习也不能马虎。平时很少有时间去看书,有的时候在飞机上看看。在这种学习时间很少的情况下,每个月一定要集中3天时间。集中3天学了之后,把自己的思路理顺。作为一个领导来说,不一定整天忙就是好领导,你必须把思路理顺, 考虑这个企业的发展。”

很多取得大成就的人,并非都拥有极大的资质,大多数是像曾国藩所说的“中人之质”而已,他们之所以成功,出类拔萃,是因为他们善于学习,勇于进行自我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