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小学生常见问题心理析因与辅导
10669100000030

第30章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合力还是斥力

(一)给孩子自由的星期天

家庭是儿童最早的学校。儿童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成了家里的学生,老师就是他的父母和其他亲人。可以看出这种学校很特殊,学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生,他是“老师”的亲骨肉;老师不是正常学校的老师,他没有经过严格的师资训练,他是因为与“学生”有血缘关系而成为一个合格或不合格的老师。因此,对这种“学校”的教学效果很难作出客观的评估。然而,广大的家长(当然也包括学校的老师)在此问题上还是有一些东西要注意。

很多家长喜欢对孩子说诸如“你们这一代真幸福,吃穿不用愁”、“想想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有这么好的条件吗”、“不要这么不知足,我们当年有你们现在的一半这么好就会幸福得掉泪”之类的话,仿佛这一代是糖水泡大的一代,是最快乐的一代。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不可否认,从物质生活来讲,现在的孩子的确比以前的孩子要幸福得多,不过看看他们面临的压力、他们的课业负担、他们背膀上背的书包,或许我们就会改变这种观点了。因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并不是最幸福的一代,反而可以说是最累的一代,他们累到连星期天都不是自己的。而星期天可是家长和老师们以前读书时最有趣的日子。

现在的孩子基本丧失了星期天,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校和老师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和家庭的原因。但对于小学儿童来说,学校一般不会在星期天安排补课,所以原因主要应从家庭方面去找。有些家长对子女期望很高,“望子成龙”心切,完全不顾孩子的兴趣爱好和能力,不关心孩子的品德、身体,只关心孩子的分数。只要有好成绩,就眉开眼笑;成绩稍差,就表现得很不满意。孩子整天忧闷、寡言,捧着书本背单词、解难题,成了书呆子、小老头、近视眼。更让人震惊的是星期天成了孩子一个星期最痛苦的时间,因为一早被父母赶起来,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班;一个周末要走马观花似的奔波于几个学习班;到了晚上,身体像散了架似的,但这时候的父母仍然不会“放过”孩子,回家后硬逼孩子完成学习班上布置的作业,此外还要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

孩子成绩不好是父母最头疼的事。一般的父母会认为儿童成绩不好,一是由于脑子笨,二是不用功、不争气。心理学研究表明,天才儿童与弱智儿童都只占儿童总数的3%,绝大多数儿童智力正常,其智力水平足以承担学校的学习任务。因此,家长一方面要相信他们都比较聪明,能够取得好成绩;另一方面也不要以为学习成绩差就一定是学习不用功造成的,应该仔细分析造成孩子学习成绩差的原因。

事实上,孩子成绩差的真正原因通常在于缺乏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如缺乏学习的自信心、意志薄弱、缺乏毅力,或者是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并不一定是学习时间的不足造成的。所以,一味地要求儿童用功、用功、再用功,并不见得就有多大的效果,因此而去占用孩子星期天的做法更是行不通。家长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对症下药,帮助孩子解决学习方法、学习动力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孩子学好功课。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个人做事是否成功,勤奋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更多是看他是否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有了好的方法,就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不得法,只能是事倍功半,纵然付出艰辛的劳动,也不一定能获得好结果。

因此,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一定要有这种心理学常识,不要以为星期天也让孩子继续学习,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事实上这可能反而使他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结果适得其反。为了让孩子一方面能取得好的成绩,另一方面心理又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家长应该注意以下四点:

(1)对孩子的期望要适度。家长过高的期望,常会成为孩子的沉重包袱,使他们陷入题海战而缺少童年的乐趣,家长的良好期待,会使孩子逐渐树立兴趣和信心,并积极地向家长期待的方向发展。

(2)对孩子的奖励和处罚要适度。这一点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过。家长对于孩子的进步或成功要及时表扬,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提供进步和成功的机会,但要严格控制用金钱和物质的刺激。对于暂时出现的成绩滑坡也不要过多指责,更不能随意打骂。

(3)指导学习方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是为了不教,只有让孩子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帮助儿童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家长应该从课前预习、课堂听课、家庭作业、课后复习、阅读适量的课外书籍和时间管理等方面给孩子一定的指导。

(4)丰富孩子节假日的生活。节假日是休息的时间,不是孩子额外的学习时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劳逸结合才能提高学习效率。节假日家长可适当带孩子逛公园、看电影、做家务活等,以加强父母与孩子的感情交融,陶冶孩子的身心,增长孩子的社会知识。

(二)用心良苦不一定有好结果

任何事物都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违背事物的规律,过分夸大人的意志作用,往往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拔苗助长的寓言故事已经把这个道理诠释得很清楚了。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影,他们有自己的特点。只有尊重、掌握他们的特点,因势利导,才能真正促使小学儿童良好发展。

由于现在社会独生子女增多,竞争压力增大,家长对孩子的成长越来越花费心思。“可怜天下父母心”,世上为人父母者大多对子女可谓用心良苦,其中不少确也如愿以偿,然而也有不少人因不按事物的客观规律办事,不但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把事情弄糟。

例如在教育孩子方面,有的父母因不懂得教育的规律和方法,虽用心良苦,却事与愿违,甚至造成悲剧。令人痛心的是这种悲剧仍在不断重演。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孩,从小在父母的高压下背诗、练琴、习字、作画,在幼儿园期间,也确实表现得很不错,深受老师的表扬。但进入小学后,小孩在智力上没有显示出什么过人之处,家长认为是教育不力,便增加学习强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智力却逐日减退。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又商计强化教育方案,添置录音磁带,购买大批参考书籍,并且加班加点,甚至连节假日也不让孩子去玩。孩子学得懵懵懂懂,对父母的提问只会干瞪眼,就是不出声。家长以为孩子头脑出了什么问题,慌忙带去医院检查,结果是智力厌食症。由于智力刺激过多,孩子的求知兴趣减弱,妨碍了智力的正常发展。这时的家长才真正领会到“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现在的小学儿童还要面临一个额外的课业“负担”,那就是家长积极聘请家教老师。家教老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学习成绩有较大的提高,但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并不是每个学生都适合请家教老师。绝大多数家长很迷信家教老师,以为只要舍得花钱请老师,小孩的学习成绩就一定会上去。殊不知,如果小孩自己认为不需要家教老师,父母去聘请老师只会使他对学习更加反感。

有这样一个小孩,他父母给他聘请了一个家教老师,但几次考试下来成绩都没有进步,反而还有下滑的趋势。终于有一天他向他的父母说出了心声:我不是脑子笨,我自己有信心把自己的学习搞好,家教老师晚上来教我的时候,把其他功课的时间也给占去了,弄得我心烦意乱,根本就听不进去。因此,广大家长们要注意,即使想聘请家教老师,也要与小孩协商,征求小孩的意见。因为家长们毕竟是在给小孩找老师,不是给自己找老师,自己的想法不能代替小孩的想法,只有小孩自己真正想要一个老师的时候,聘请家教老师才有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现在社会上流行一种回归自然的教育方法,就是对自己的小孩“放任自流”,任他们自由发展,让他们自己选择自己要走的路。当然,这只是此种方法一些表面的东西。实际上,这种回归自然的教育方法就是指家长只是在一些大方向、大问题上给予儿童必要的指导。注意,是指导,而不是决定。这对于培养小学儿童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非常有利,他们会有一种成人的感觉,知道自己应该对自己负责,自己的前途自己掌握,自己作出选择。

当然,这种教育方法有一定的弊病,特别是对于小学儿童来说,他们的知识经验不是很丰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家长的指导和启发必不可少,千万不能借机推卸责任,凡事让小学生自己去把握。自己的孩子终究要自己来“埋单”,孩子以后有了好的发展,也是自己的光荣;若孩子以后误入歧途,还得自己来面对。

总之,教育好孩子关键是掌握小学儿童的发展规律,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什么,该用什么方法来教育他们、指导他们。这才能做到“四两拨千斤”,不费太大劲就能使孩子达到其遗传基础所提供的最大发展极限。相反,盲目地为小孩找家教老师、让他们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班、要求他们刚放学就开始学习、星期天也强迫学习等,这些举措只会是大象抓蚂蚁——有劲使不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前提是要讲究方法。若做事不得法,十分耕耘,也未必有一分收获。因此要记住,教育孩子方法非常重要,仅精神可嘉但方法不对,用心良苦也未必会有好结果。

(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家,是永远的港湾,在家里,儿童能够感到亲情的温暖,得到家长的细心呵护;学校,是学习知识的殿堂,在学校,小学儿童能够感受到老师的爱护,得到老师谆谆的教诲。家庭和学校,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几乎涵盖了小学生每天的生活内容;家长和教师,两个有所差异的角色,共同承担起了教育儿童的主要职责。孩子,在家门与校门的往返之间逐渐成长起来,在家长与教师的共同教育下成熟起来。

显然,如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一致,就能迸发出比家庭或学校单独进行教育大得多的教育力量。小学儿童在校能学会系统的书本知识,学会怎样与人交往,知道怎样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角色;在家父母教育他怎样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怎样尊敬老人,也使他间接地从父母身上获得社会经验。加上父母与老师不断的交流,小学儿童各方面和谐的发展也就有了保证。

然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并不能始终和谐。经常会出现教师与家长配合不密切、联系松散的局面,有时甚至两种教育发生冲突,致使学生无所适从,最终导致教育的失败。比如,教师布置课外作业时要求学生课后自己独立完成,但是回到家后许多家长一定要亲自指导孩子完成作业才放心,弄得孩子也不知该怎么办;教师教育学生要独立自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但回到家后,父母样样包办,根本不给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导致两股教育力量消融于矛盾的价值取向之中。

这需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切配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教育合力的形成需教师与家长随时、及时地沟通,通过联系,发现当前在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并采用共同一致的教育步骤和方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意见或信息的传递者,教师应能对自己的学生作出全面、正确的评价(既发现长处,也能看到弱点),使家长易接受,有利于配合教育。但有的教师却往往以偏概全、以点概面,对好的学生只看到优点、长处,尽给学生说好话,使得家长和学生本人都有点飘飘然,以为尽善尽美了;对那些“后进生”则全盘否定,甚至不分场合就对家长劈头盖脸地埋怨训斥,使家长觉得无颜再进校门,甚至迁怒到小孩身上,认为是他让自己丢脸了,对小孩表现出失望、责备,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教育的失败。

我们认为对于小学儿童来说,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就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来说,教师、学校居于主导地位。小学生有效时间的大部分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学校,或者说班级,是小学儿童知识的源泉、能力锻炼的场所;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儿童成长的“训练师”。可以这样说,小学教师是小学生心目中的神圣权威,这也是小学生“向师性”产生的原因。

家长也要从自己对子女的固有认识中解放出来。很多家长自以为对自己的小孩很了解,不在乎老师的反馈信息,只要老师的看法与自己的看法不一致,就想当然地认为是老师搞错了。家长对自己的小孩认识要全面、理智,要看到自己子女的长处,更要认识到他的不足之处。但很大一部分家长只愿听教师说孩子的好话,不愿听孩子的不足之处,最后导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冲突。

教师是影响小学儿童成长的关键人物,同时,家长在儿童的教育方面是教师的重要补充。家长对小孩如果不闻不问,就会使其在学校里受到的教育大打折扣。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家长自己奉行一套不合乎心理学原理的教育方法,则会抵消小学儿童在学校里得到的良好教育。

不少父母认为孩子进入学校以后,教育孩子的责任就全部归到学校和老师身上,自己只要提供给孩子吃、穿、住等就行了,根本不关心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与老师缺乏沟通。还有些家长对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持有更为机械的观点,认为孩子在学校的好坏是老师的责任,出了校门回到家里则是家长自己的责任,这种“责任承包制”造成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隔阂。事实上,只有教师与家长密切合作才能共同把孩子培养好。

此外,家长与教师的沟通在平常时候也要坚持,不要到“事情”出了再来进行沟通。平时没出什么大问题的时候也要加强沟通,交换对教育孩子的看法和意见,防患于未然,不能“无事不登三宝殿”。只有教师和家长互相沟通和联系,才能发挥教育手段的最大作用。只有两者密切配合,增进彼此的了解,强化教育的合力,才能保证孩子茁壮成长。

(四)业余爱好与学校学习是天敌吗

现在很多学生从小就按照父母的意愿开始各种各样的学习,其他业余爱好和社会活动因为“会耽误学习”基本不被允许,他也的确能很好地适应今天大的教育环境,但家长应该考虑到孩子的将来不可能只活在象牙塔里,某一天走上社会甚至到国际上去学习交流时,就会明白以前的孤陋寡闻、两耳不闻窗外事对自己有多大的不利影响了。

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认为业余爱好会耽误学习,不让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认为好好学习,考上名牌大学才是正经事,将业余爱好与学校学习完全对立起来,将业余爱好视为学校学习的天敌。然而,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并不是课本上的知识所能涵盖的。实际上,业余爱好可以帮助孩子了解外面的世界,当他们对某些事物产生兴趣的时候,又会促使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寻求答案,从而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学习。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看待业余爱好与学校学习的关系呢?是让孩子为了爱好而失去“前程”,还是忍痛割爱,扼杀他们的兴趣呢?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人做事的最大动力,也是成为成功者的必要条件。那些享誉世界的名人之所以成功,几乎都是源于当事人对所做某种事情的痴迷。

著名教育学家约翰·杜威在《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一书中花了很多笔墨探讨兴趣对孩子的影响,以及兴趣在教育中的作用。书中这样定义兴趣:

“……实际上兴趣只不过是对于可能发生的经验的种种态度;它们不是已经完成了的东西;它们的价值在于它们所提供的那种力量,而不是它们所表现的那种成就。”

“……任何一种能力,无论是儿童的或成人的,如果在意识上满足于一时的现有的水平,就是放任。这种能力的真正意义在于为达到较高级的水平提供一种推动力。”

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对于孩子而言,因为处于教育阶段,所以兴趣的作用是促使孩子去不断学习、提高,所做之事只是作为一种动力,一种为了完成此事而学习的动力,而非事情本身。

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孩子的业余爱好、兴趣呢?

书中对于兴趣的合理引导作了如下阐述:

“……预先计划,注意发生的事情,将发生的事与努力达到的事联系起来,都是一切理智的或有目的的活动的组成部分。教育家的任务就在于看到表现实际兴趣的情况是否能鼓舞活动的这些理智方面的发展,因而促使它逐渐向理论性的兴趣转变。一个普通的常识是,科学的基本原则是与因果关系结合在一起的。在这一方面的兴趣从实践开始。人们视为目标、欲求得到的并为之工作的是某种结果,而注意力是指向产生这个结果的各种条件。起初,兴趣在于达成支配地位的目的;但随着兴趣与富于思考的努力紧密结合,对目的或结果的兴趣必须转变为对产生结果的方法——原因的兴趣……”

从上述描述可以得出,如果想让一个有强烈兴趣爱好的孩子健康发展,老师、家长必须有意识地引导,让其从对作品的痴迷转向对实现作品的内在知识的痴迷,只有这样他才会有所收获,才能一步步地发展他的思维,丰富他的知识,并逐步适应更高的要求。

其实健康的业余爱好,不仅不会影响学习,还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丰富课外知识,锻炼坚强的意志品德,消除大脑疲劳,调节学习情绪,使自己更有效地投入学习,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促进身心健康。而当一个同学的业余爱好达到一定水平,在同学中小有名气,受人羡慕时,个人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能够改善他的精神状态,提高自信心。此时,如果老师、家长稍加引导就能变成学习的动力。

这样,多数家长所面临的矛盾——爱好与学习的对立也许就化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