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艺术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
10667800000017

第17章 音乐治疗对服刑人员情绪与行为影响的研究

音乐对人情绪的影响已得到实验和临床的广泛证明,音乐治疗也被作为一种普遍的治疗手段应用于精神病治疗,或作为一种减压的心理调适方法在社会上流行。研究发现,音乐治疗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效应三个方面:在生理方面,音乐可以引起呼吸、心跳、血压、皮肤温度、皮肤电阻值、肌肉电位、血液中去甲肾上腺素含量等生理指标发生改变,维持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平衡稳定;在心理方面,音乐可作用于意识、潜意识多个层面,作为一种想象性语言,它有助于表达那种想说而不能说的意念,宣泄压抑的愿望、冲动和思念、愤怒等情绪,减少抑郁和焦虑;在社会性方面,音乐不仅是一种世界性语言,有助于不同文化背景和阶层的人进行交流沟通,表达同情、理解和支持,而且音乐活动本身也是一种团队合作和社会交往活动,如乐器合奏、合唱、音乐舞蹈等,它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和情感交流,可使每个表演者获得自我表现和成功感的满足,促进其自信心的提高和心理健康的发展。

2008年3月,我监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在押服刑人员进行了一次心理普测。测试结果显示,50.32%的人存在焦虑症状,60.61%人存在抑郁症状。经验表明,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或抑郁状态的服刑人员容易出现各种影响监管安全的问题,如与人发生争执,甚至打架、伤人、自伤自残等。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除了罪犯本身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外,特殊的监狱环境,如封闭、缺少与外界的交流,生活规律而单一,活动空间较小等,也是导致焦虑和抑郁的重要因素。白天,服刑人员能够使用的心理自我调节方法较为有限,运动、阅读虽然比较常用,但场地和设施有限很难满足大量服刑人员运动的需求,加之大部分罪犯文化水平不高,缺乏阅读的兴趣和能力;到了晚上,许多服刑人员因焦虑导致入睡困难,因此,探索一种适合大多数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治方法就显得十分必要。

为此,我们在专家的指导下,选择了某大型男性监狱开展了为期9个月的音乐治疗实验。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广东省某男性监狱在2008年3月心理测量结果中显示有焦虑、抑郁症状的在押罪犯270人为观察对象,年龄18~60岁,平均31岁,其中小学及文盲76人,初中146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48人。刑期从5年到无期不等。

(二)测评方法

音乐治疗实验为期9个月,分别在实验前后对服刑人员进行了心理测量和问卷调查;并同期记录和监测被试在实施音乐干预措施前后的行为变化和监狱改造信息数据的变化,考察音乐治疗对罪犯心理健康状况和行为所产生的影响。采用的测量工具为《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问卷调查采用自编的《监狱服刑人员音乐与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发放问卷270份,回收27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270份,有效率为100%。

(三)实验方法

本次实验中的音乐干预措施包括:①通过专家宣讲音乐对生理、心理和社会的效应,培养服刑人员对音乐的爱好和正确认知,其中对部分有音乐特长和爱好音乐的服刑人员进行小组辅导,并赠送阅读书籍《音乐与精神分析》,要求每人学习后写出认知作业,然后通过监狱内部心理刊物、电视和广播系统,引导全监罪犯提高对参与音乐心理治疗活动的认识;②完善改造狱内广播系统,每天在罪犯劳动、就餐、自由活动、就寝前等几个时段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在音乐节目中引导大家讨论欣赏音乐的感受,指导他们进行音乐放松训练,学习深呼吸、想象放松法和肌肉放松法;③鼓励有能力的服刑人员进行音乐创作,举行原创歌曲比赛、手语操和放松训练操比赛;④进行音乐征文,鼓励服刑人员写出欣赏音乐的心得体会,培养欣赏音乐和参与音乐活动的良好习惯。

二、试验结果

(一)试验前后SAS、SDS的结果比较

经过9个月的音乐影响性干预,我们对249名SAS结果显示有轻度到重度焦虑症状的罪犯进行第二次测试,以及对270名SDS结果显示有轻度到重度抑郁症状的服刑人员进行第二次测试,并用SPSS11.0软件对两种测验的前后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三)试验后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有91%的服刑人员表示喜欢听音乐;91%的人支持狱内“心语时空”广播,62%的人喜欢报纸上的“音乐”栏目;59%的人喜欢“祝福点歌”栏目;92%的人认为音乐对增进心理健康有作用;91%的人感到音乐能帮助自己消除紧张;90%的人认为音乐节目能促进人际关系的融洽;85%的人认为音乐能改善自己的睡眠;84%的人认为播放音乐能提高劳动工效;92%的人认为音乐节目能改善自己的心情。

(四)试验前后狱政管理、生产劳动、教育改造数据的比较

在监狱开展音乐治疗活动,有助于营造一个健康、宽松的改造氛围,促进狱内人际关系的和谐,减轻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与其他管理手段相结合,对维护狱内的安全稳定,促进罪犯积极改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测试表明,开展音乐治疗前后狱政管理、生产劳动、教育改造的数据亦有相应变化。即相对实验前,音乐影响干预实验期间服刑人员的违纪率从0.5%下降到0.3%,生产劳动总产值比实验前同期增长18.19%,人均超产19.71%;文化课考试及格率、思想政治考试及格率、国家劳动资格考试通过率和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通过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分析与讨论

通过为期9个月的多种表现形式的音乐影响性干预实验,显示音乐治疗手段对于狱内服刑人员的情绪和行为具有良好的作用,表现为:焦虑和抑郁水平显著下降;对于不同文化程度的服刑人员音乐治疗都能够收到相近的效果,说明音乐治疗适用于不同文化程度的服刑人员;音乐治疗期间,服刑人员在狱内的违纪情况明显下降,人均生产值明显提高。问卷调查也表明,狱内大多数服刑人员都乐意选择用音乐来调节自己的情绪,舒缓压力,音乐为服刑人员提供了一种文明的宣泄途径和方式。

对于一般的现代人来说,听音乐、唱歌并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但对于高墙内的服刑人员来说,在过去却是一件不可企及的享受,因此,在监狱开展音乐治疗是一种大胆的改革。事实上,音乐不仅表现了人类丰富多样的情感世界,而且让人感受到了无尽的爱和真挚,给人带来温暖和友谊,促进人的和谐和相互关心,有利于孤独中的人得到超脱,寄托各种思念和牵挂,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行为。正是音乐这种集思想、情感与行为,内在情感与外部人际交流于一体的特点,使音乐治疗在监狱这个特殊的群体和社区具有了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当然,音乐治疗只是众多心理治疗方法中的一种,它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代替其他的治疗方法,但因其有适合对象广、投入经费少,操作简单易行,渗透广泛等特点,所以,它却是大型监狱开展心理健康活动的一种较好的选择。

我们的主要工作经验是:首先,要充分调动广大服刑人员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只有他们愿意倾听音乐和开始歌唱才能受到音乐的实际影响,如能结合认知作业,对于提高参加音乐治疗的自觉性更为有效;其次,要注意结合不同个体的特点,开展多种多样的音乐活动,如音乐欣赏、音乐创作、歌咏比赛、歌唱与心灵手语操相结合、音乐放松训练等。多样化的音乐手段有利于满足不同对象的需求,分层次调动不同人员参与音乐治疗的兴趣和积极性,再次,要结合服刑人员的实际心理需求选择好音乐素材和歌唱主题,例如观察表明,感恩一类的曲目对服刑人员的情感触动最大,睡觉前播放放松音乐最受欢迎等。

当然,本次以音乐艺术为载体的心理矫治实验主要局限于观察短期内对服刑人员情绪和行为的影响,而音乐是否会对服刑人员的人格塑造等方面带来持久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