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艺术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
10667800000016

第16章 音乐爱好对生活质量和人格影响的研究

“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流通精神而和正心也”。

——《史记·乐书》

音乐可以说是最普通又最神奇的艺术形式之一。它强烈的感染力和对人奇妙的身心效应自古就得到世人的关注,并借此在人类文化与发展进程中担当着重要的教育和保健角色。

我国先圣孔子以“礼乐”并称,概括人类社会一切典章制度和文化教养活动。因此,“弦歌之音不绝”常被用来形容教育的昌盛。荀子曰:“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中,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乐论》)。司马迁在《史记》卷24《乐书》中也写到:“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流通精神而和正心也。故宫动脾而和正圣,商动肺而和正义,角动肝而和正仁,徵动心而和正礼,羽动肾而和正智。故闻宫音,使人温舒而广大;闻商音,使人方正而好义;闻角音,使人恻隐而爱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

古希腊毕达哥拉斯用“净化”一词概括音乐的作用,认为音乐是宇宙间的一种节律,体现了人和宇宙的一种和谐关系,欣赏音乐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并确信用某些旋律和节奏可以教育人、调节人的脾气和情欲并恢复心智能力的内在和谐。亚里士多德指出,“由于音乐在本质上是愉快的,在和谐的乐调和节奏之中,仿佛存在着一种和人类心灵的契合或血缘关系,这便造成了一种心灵上的愉快感”并认为,“音乐在艺术中具有的特殊地位归因于它不仅模拟了事物的外表,更表达了其内在特征——激情与美德”。柏拉图更加崇尚音乐,他将音乐描述为:“是宇宙中的人一种心灵的运动,是一种生命的节奏和感情的旋律,是一种感觉的陶醉,是一种精神的飞升。”

人类的生存需要音乐,社会的发展呼唤音乐。音乐以其丰富的形式、独特的功能以及在人类演进中特殊的地位,在促进人类身心健康与社会文明进步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随着近年来,国民生活质量、综合素质日益受到重视,音乐作为一种安全易行、推广性强、适应性广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也开始倍受医学、心理及教育专家们的青睐。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邱鸿钟教授多年来在音乐与医学、心理、教育的结合,探索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艺术治疗方式等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对中国民乐结合文学进行心理治疗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同时在音乐的生理心理短时效用研究基础上,建设性地认为爱好并长期接触某种音乐对人格塑造会有不同程度的作用,会影响其整体的人生态度与自我意识,进而促进其提高生活质量,所以音乐疗法在临床心理实践中可兼备治疗和预防的双重功用。邱教授研究发现,不同调式的音乐与人的生理、情志变化有一定的相关关系,适时适人选择不同音乐以调节身心符合中国传统养生的思想。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音乐的价值不言而喻,近二百年来国外专家在音乐短时效用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的临床数据,并已经实际应用到国民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我国在音乐的理论研究及实际应用方面都起步较晚,诸如长期受音乐熏陶而对身心健康、人格塑造究竟产生何种具体影响,民众应用音乐调节身心的实际效果如何等这样的研究,均疏见报道。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就是要从文献整理、回顾性调查及其机制的心理学探讨三个角度,对音乐治疗的历史及现代进行研究,尤其是对我国传统音乐治疗思想加以梳理,突出考察了解音乐对生活质量及人格塑造的影响,并探讨音乐疗法作用的心理学机制,希望为音乐治疗的临床应用与发展推广提供科学的理论与事实依据,对国民身心健康及素质教育有所裨益。

具有广泛普及性的音乐现今已成为许多人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它身心同治、完善人格、寓教于乐的独特魅力不仅符合生理—心理—社会的医学新模式,更满足中医学“治未病”的进步医疗观念。鉴于目前临床上缺乏安全有效、普适实用的治疗方法,本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其一,通过对音乐疗法研究进展的系统整理以及对音乐长期效用的初步研究,为进一步发展应用音乐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其二,探索音乐爱好对生活质量及人格的影响,为将音乐疗法贯彻到更广泛健康人群的生活质量提高、人格完善和心理保健的新型健康观念中,提供现实依据。

二、研究方法与思路

本课题将利用心理学与社会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如文献分析法、量表测量法、问卷调查法、个案访谈法、数据统计法等,进行以下三方面的研究:

1.通过文献整理总结近二十年来音乐疗法的研究进展;

2.采用《生活质量量表》及人格量表,就音乐爱好对中老年生活质量以及对中老年及青年人格的影响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同时应用问卷调查结合个案访谈了解音乐在舒解不良情绪方面的实际应用及民众对音乐功用的了解及实际需求;

3.结合文献研究及调查结果,从理论角度探讨音乐对人格及生活质量影响的心理学机制。

第一部分 音乐治疗的历史与现状

一、音乐的生理心理效应及教化作用

(一)生理效应

《乐记》中云:“乐行而伦清,耳聪目明,血气和平。”现代实验研究证实,音乐节奏与人体内部的紧张与松弛,运动与静止等生理节奏之间存在着相似性,激烈或舒缓的音乐节奏可以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生理变化。

(二)心理效应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乐记》开宗明义阐述了音乐的产生与人心理之间的关系,即人心中的情感通过声音外发,在听觉上形成悦耳的美感,这就是音乐。

在认知方面,音乐优美的声波可以提高人的注意力,使人不容易疲劳;同时音乐声波传递的能量刺激中枢神经,对大脑起到“理疗”作用;聆听音乐还可促进大脑中脑啡肽的分泌和释放,而这正是支撑人记忆和思考能力的关键物质;音乐结构严谨,格律鲜明,旋律优美、生动,能促进人的想象、联想、类比,既常常使灵感降临,又促进人进行规范的逻辑思考。余氏等选取中国传统的角调、羽调,研究两种不同音乐对正常小鼠和慢性应激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角调、羽调均可增强两种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其中角调增强学习记忆的作用较羽调强,且慢性应激反应明显降低。德国神经外科医生休尔顿用MRI对音乐工作者和普通人的大脑进行对比发现:音乐家的大脑左半球比普通人发达得多,担当听觉的部分脑量比普通人多;左、右脑半球之间的神经纤维管比普通人粗;大脑神经元的突触也比普通人多且密,这使得大脑中信息交流更加活跃。

在情感、意志方面,泰戈尔把音乐看作是“表现情绪与情感的语言”;列夫·托尔斯泰把音乐称为一种“对于感情的回忆”,甚至可以是“一种无声的旋律,一种融合意向与感情的境界”。卢梭在《音乐辞典》中开宗明义地指出,音乐是“将声音组合成悦耳的东西的艺术”,并称之为“感情交流”的工具。王氏等研究音乐治疗在大学生心理调节中的作用,根据学生特定情绪选取不同的曲目,通过聆听音乐,交流感情来进行心理治疗。实验表明,音乐治疗具有放松心情,改善情绪,抒发情感,缓解压力的作用,可用于大学生的心理减压;同时指出,运用适当音乐还可以达到培养意志和铸造品德的效果。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也提到:“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沁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合适,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心灵也就因而美化……受过良好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和自然界事物的丑陋,很正确地加以厌恶;但是一看到美的东西,他就会赞赏它们,很快乐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此自己的性格也变得高尚优美”。

(三)教化作用

1.寓教于乐的教化手段

《乐记》中言:“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而生矣”,即是说音乐是平易、正直、慈爱、体谅之心的温床。音乐活动所激发的情感往往是超功利的,它起着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可以使人们的精神逐渐升华到新的境界。中国历代的统治者把音乐看作是建立太平盛世,巩固统治地位的工具,《论语·泰伯》中“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及“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就是孔子音乐社会教化功能观的集中体现。“乐者,德之华也”,“审美而知乐,审乐而知政”,“声音之道与政通矣”,“通乎政而改风平俗”(《吕氏春秋》)等观点认为,音乐是道德的花朵,与一个国家的政治安定有着密切的关联。“德音”可使人之间和敬、和亲、和顺,而“溺音”则乱世、乱心,因此,又有“乐和民声”,“音正而行正”(《史记·乐音》)之说。《乐记》亦云:“乐也者,圣人之所以乐也,可以善民心”;而“角乱则忧,其民怨”;“徵乱则衰,其事勤”;“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陂,其宫坏”;“羽乱则危,其财匮”。又有:“志微噍杀之音作,而民思忧;啴谐慢易繁文简节之音作,而民康乐;粗厉猛起奋未广贲之音作,而民刚毅;廉直、劲正、壮诚之音作,而民肃敬;宽裕肉好(指声音洪美)顺成和动之音作,而民慈爱;流辟邪散狄成涤滥之音作,而民淫乱。”即汉代学者毛苌在为《诗经》撰写的序言中所言:“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所以,先人作《雅》、《颂》等乐曲对人的天性加以引导,“它的声调足以使人快乐而又不至于放荡,乐章生动而又不至于呆板,旋律时而起伏时而平直,时而清淡时而丰满,时而激进时而平缓,足以感动人的善心,使那些放纵的邪恶之气不再对人发生影响”(《礼记·乐记·乐化》)。

2.情感交往的桥梁

音乐还是一座人与人之间情感交往的桥梁。《诗经》中早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宾,鼓琴鼓瑟”的记载。中国历史上流传的许多名人轶事,如伯牙摔琴谢知音等,都说明音乐与人的情感沟通有不解之缘。即使一群互不相识的人,没有共同的语言,音乐也可能使他们获得融合于一体的体验。同时,音乐能给予构成社会的个人——而且是大多数个人以感染,这一感染通过个人再作用于社会,如此往复,就可能促进社会群体精神面貌的变化、时代精神风貌的变化。

二、中国传统音乐治疗思想

以音乐调治心身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汉字樂、藥、療同源说明早在文字产生初期,我国先民就已经认识到了音乐与药物及治疗的联系。而将音乐应用于临床治疗很早就有文献记载。如宋代文豪欧阳修自己就记录过一段病史:“昨因患两手中指拘挛,医者言唯运动以导其气之滞者,谓唯弹琴为可。”又如,明代有一学子患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药疗一直不能奏效。后来受朋友的影响学习琴艺,久而久之竟爱上了弹琴,不知不觉也忘记了疾病缠身。其实,对于心理疾病,药物治疗只能供其疾之聚,而不如音乐能和其心之所不平。“心而平,不和者和,则疾病自愈。”(解缙·《永乐大典》)在中国传统学术看来,音乐的高低强弱、迟速收放、人心之七情鼓动、脏腑气机之升降转枢、经络气血的输布流注,都是“气”的活动和表达,完全可以统一在中医理论体系之内。

1.阴阳相摩,天地之和

阴阳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也是中医和音乐的共同法则,阴阳的平衡与和谐是中医和音乐共同追求的目标。《礼记·乐记》直接以天地阴阳的对立观解释音乐之和的根源:“地气上齐,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日月,而百化兴焉,如此,则乐者,天地之和也。”赖氏引证上古乐论说明了中国音乐的音调变化、高低宽窄、音色清浊、音量强弱、层次疏密、节奏快慢、结构繁简等无不遵循阴阳变化的规律。普氏认为若以小三度为阴,则大三度为阳,而三和弦可比作四象,七和弦则恰与八卦相符……节奏分离、音响强烈的刺激型音乐属阳;节奏轻缓、旋律圆润的安静型音乐属阴。其中众多过渡型和混合型的音乐也是阴阳变化的反映。上述研究均论证了音乐疗法的理论基础应该是阴阳学说。

2.宫商角徵羽,五声配五脏

五行学说是中医五脏、五志、五音理论的支架,两千多年前,古人就把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与五行、五脏、五志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一配属关系基于古人对五声的感受及对音调、情志、脏气三者互动关系的认识。而音乐、情志、脏气三者则可用一个“气”字来贯通。普氏从乐调的特质探讨了五音与脏腑的生克关系,认为宫调式和徵调式色彩较为明亮,给人以欢乐、激励的感觉,这种调式具有健脾、养心的作用;商调式介于两者之间,使人感到欣慰,具有清肺作用;羽调式和角调式色彩较为暗淡,给人以舒缓、平和的感觉,具有补肾、舒肝的作用。五行中,金生水,水生木,羽角为主属关系,所以相生;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角商、徵羽都是大二度,为不和谐音程,所以相克。卢氏认为,调式与情志尤其是与脏气的关系目前研究的还不多,是中医乐疗理论研究的薄弱环节。

3.“反情”“比类”,情志生胜

早在《礼记·乐记》中就已明确提出了“反情”、“比类”两个音乐调治身心的方法。换句话说,对五志过极而导致的内伤,可依据以情胜情的原理,利用情调相反的音乐去克制或纠正情绪的偏胜;也可以依据疏导的原理,利用与情调同向的音乐来帮助偏胜情绪的宣泄。饶氏认为角音能治疗肝火旺而日久灼伤肝阴,肝阴亏虚、头昏目眩等证;徵音能治疗喜笑无常,失眠多梦,心悸不安等证;宫音能治疗纳差腹胀,体倦乏力,欲歌善唱等证;商音能治疗哭泣悲恸,气促咳嗽,胸闷不舒等证;羽音能治疗呻吟,腰酸腿软,耳鸣等证。从报道看,对于反向克制法的讨论和应用较多,同向疏导法的研究则较为薄弱。

4.听曲消愁,静气养神

《礼记》云:“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病也。”《乐记》曰:“乐至而无怨,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平和,天下皆宁。”《史记》太史公云:“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清代吴师机《理瀹骈文·略言》曰:“七情之病也,看书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也。”以上著述均证明,有节制地选听乐曲有利于精神舒畅、机体健康和疾病康复。同时,有人认为《内经》中的一些中医特色疗法,如移精变气法、暗示疗法、默坐澄心法、情志相胜法等都是通过不同的心理调节使患者摆脱不良情绪对机体损害的方法,如果采用适当节奏及旋律的音乐做辅助治疗,那么既可发挥音乐疗法的优势,又能加强心理疗法的作用。

5.贵和尚中,养心养生

中国传统音乐以“和”为理想追求之本,其风格大多和平、明朗、典雅、含蓄,讲究中和之道、恰到好处,寓含哲理,对于维持生命运动过程中的阴阳平衡,精气神的统一,促进健康起着积极作用。同时,如前所述“音乐是平易、正直、慈爱、体谅之心的温床”,人若有了这种平易、正直、慈爱、体谅之心,就会感到内心和愉悦安和,而内心安和生命就能长久。因此,从事音乐活动与修身养性、延年益寿是完全一致的。

综上所述,音乐早已与中医结下了不解之缘,但由于其长期被纳入儒家礼教范畴,因此在中医学领域并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和治法。不过,我们有理由相信,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现代科技为手段,结合多学科研究方法及成果,构建富有特色的现代中医音乐治疗学应该是切实可行的。

三、音乐治疗机理的现代研究

(一)审美移情说

成氏认为,音乐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是审美的。在审美活动中,艺术形象因情而生,使审美主体感同身受,勾起欣赏者各种情感体验。音乐这种审美客体的旋律音色变化和节奏运动过程焕发出人类精神世界特有的魅力,而音乐与医学的本质联系正在于这种特有的魅力对人心身的影响和作用。审美主体的情绪在音乐情态的诱发中获得释放与宣泄,使积极的情绪强化、消极的情绪排除,甚至可以使原有的消极状态转化为积极状态,缓解躯体的应激状态,解除心理扭曲和紧张,创造自我治愈的机会。

(二)共振原理说

人体是一种耗散结构,必须不断地与外部环境交换物质,输入负熵流才能维持生命的运动。音乐就是一种作用于人的生理场与物理场的物质能量,它通过曲调、节奏、旋律、力度、速度等因素传递信息。而这些因素具备一定的规律和变化频率,音响振动作用于人体各部位时,会引起人体五脏六腑、肌肉、脑电波等的和谐共振,促进各器官节律趋于协调一致,从而改善各器官的紊乱状态,以解除疾病,促进康复。因此,医学界的专业人士通常会用音乐共振所产生的α、β、γ三种短中长波,让身体产生共鸣后做有效的脑波管制,借而调节右脑的思想归序。

(三)大脑神经活动说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音乐可以通过人的听觉作用于人的大脑边缘系统及脑干网状结构,调节大脑皮质,使人体的内脏活动、情绪及行为得到良好的协调。大脑边缘系统临近新皮质及边缘系统内部的传入纤维,接受来自躯体、内脏的各种感觉,同时又向视丘下部、纹状体,脑干网状结构发出纤维,调节抑制大脑皮质功能。音乐可以通过大脑边缘系统、植物神经及大脑皮质功能调节躯体运动,促进身心健康。脑干网状结构接受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系统以及躯体和内脏的各种传入冲动,通过丘脑的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到达大脑皮层。音乐刺激通过脑干网状结构提高或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水平,并对特殊和非特殊投射系统、内脏和内分泌机能、觉醒和注意等产生作用,协调脑干网状结构与大脑皮质各部分功能之间的关系,对人体产生良好影响。

四、音乐疗法的临床应用

(一)方式与方法

十八世纪至今,音乐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卓著的成效。其临床施用方式主要有:注重病人参与的治疗师与病人合作式;治疗演奏团的主动参与式;注重治疗师引导作用的被动聆听式;以及与我国针灸治疗相结合,在单纯音乐疗法基础上将穴位、音乐,电脉冲三者巧妙地结合起来用于临床的音乐电疗法。目前,国外将音乐应用于临床的施治具体并不局限于哪种方法,往往根据病患实际情况采用多管齐下的综合疗法,主要有:创意性音乐疗法、引导意向音乐法、旋律声调治疗法、修正旋律声调治疗法、听觉整合治疗法、神经音乐治疗、完形音乐治疗法以及音乐心理剧治疗法等等。

(二)临床应用

音乐应用于临床医学,可改善脑功能,如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病,脑外伤后意识障碍等。有资料显示,脑中风患者在进行音乐治疗后,运动能力改善,社会交往增多,情绪的稳定性增加。在心血管疾病中可改善高血压、心律失常(尤其是非器质性心律失常)。在肿瘤患者的康复护理中,音乐可使癌症患者化疗后产生恶心症状的持续时间减少、呕吐严重程度降低,并改善肿瘤患者心理和精神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英国医疗机构对新生儿监护室中17名躁动早产儿利用录音带播放模拟子宫内的声音和女性歌声,观察对心率平均动脉压氧饱和度和活动状态的影响,发现动脉压力和氧饱和度在播放期间有明显改善。音乐还可缓解患者压力,促进患者身心康复,避免ICU综合征的发生。局麻下手术听恬静音乐的患者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在全麻状态下其焦虑水平明显下降。术后研究亦显示,在苏醒后听音乐10min患者焦虑和疼痛明显下降;苏醒期到第一次使用止痛剂的时间也显著延长。在精神及心理疾病方面,心理学家认为,歌曲的重复或拍手游戏可以给精神病人一种安全感、顺序感及成就感;对神经官能症、抑郁症和功能性头痛也有显著疗效。音乐可使多动症的儿童变得合群、注意力集中;并可增加自闭症儿童的沟通行为。镇静性音乐能使手足徐动症患者放松,刺激性音乐有助于痉挛的协调(Schneider 1957)。总之,音乐已运用到临床治疗、康复、护理的各个角落,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第二部分 音乐爱好对生活质量及人格的影响

一、研究工具

所有调查对象均先填写音乐喜好情况调查问卷,以确定人群,了解音乐爱好的一般状况。中老年组填写《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简表》及《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青年组填写卡特尔十六种个性因素测验及自行设计的音乐情绪调查问卷。在填写量表和问卷之前,由调查人员向调查对象讲述填写要求和量表指导语。全部量表和问卷均采用不记名编号制,以解除被调查者的心理压力。量表和问卷尽可能由调查对象本人填写,对文化程度不高的研究对象,则由调查人员协助,逐条读出问题,让其自行回答选项。

对所有回收的量表和问卷经检查合格后按不同的组别进行编号。所有量表资料及问卷结果用Excel建立数据库,并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1.0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的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卡方检验、t检验、Ridit分析等。研究选用调查工具详述如下。

1.自行设计的音乐喜好情况调查问卷。内容涉及音乐爱好的程度(分为非常爱好、比较爱好、中等、不太爱好、不爱好五个等级);参与音乐活动的频率(分为每天、每周三次左右、每周一次、偶尔、从不五个等级)。同时了解青年人群是否有聆听某种音乐的偏好,如有,则分别了解偏好何种音乐类型(流行音乐、古典音乐、传统音乐、宗教音乐及其他五种类型)及偏好何种音乐节奏(刺激或镇静)。

2.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简表中文版(WHOQOL-BREEF)。由26个条目组成,采用1~5级评分,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该量表分为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4个领域,及两个独立分析的问题条目:问题1询问个体关于“自身生存质量的总的主观感受”,问题2询问个体关于“自身健康状况的总的主观感受”。各领域原始得分转化为百分制,其分值范围在0~100之间,50代表平均水平。

3.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EPQ),龚耀先修订。艾森克通过对人格问卷资料的因素分析研究,确定了人格类型的三个基本维度。根据外倾性维度可以把人格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根据情绪稳定性可以把人格分为情绪型和稳定型;根据心理变态倾向可以把人格分为精神失调型和精神整合型。分别记录神经质维度(N)、精神质维度(P)、内—外向维度(E)三项个性特征量表分。对每份量表都计算粗分和标准分(T值)。通过T值反映人格在这三个维度上的不同表现程度。

4.卡特尔十六种个性因素测验(16PF)中文修订版,共187个问题。卡特尔通过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取表现在成人身上的十六种根源特性(A乐群性;B聪慧性;C稳定性;F恃强性;F兴奋性;G有恒性;H敢为性;I敏感性;L怀疑性;M幻想性;N世故性;O忧虑性;Q1实验性;Q2独立性;Q3自律性;Q4紧张性)。他认为,人们之所以有不同的行为特点是由于这十六种人格因素在每个人身上的不同组合所致。与其他类似测验相比较,16PF能了解到更多的人格特性,是具有较好信度和效度的人格测量工具。

5.自行设计的音乐治疗相关问题调查问卷。针对不同年龄人群的实际情况,设计与开展音乐治疗密切相关的问题,围绕内容涉及“从事何种音乐活动最能感到轻松愉快”,“当产生不良情绪时常采用的排遣方式”,“音乐对于纾解不良情绪的帮助性”,“不同情境下乐曲的选择”,“音乐之于身心健康的自我感受和体会”以及“加强或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质的看法或建议”等。

二、研究对象

1.样本一:中老年组。随机抽取2005年6~9月间乌鲁木齐市某人民公园的中老年游园群众160人。按照音乐爱好程度及参与音乐活动频率,将自评为“非常喜欢音乐”并且“一有空闲就参加音乐活动”;或自评“比较喜欢音乐”并且主动参加音乐活动的频率为“每周三次以上”者纳入音乐爱好组。其余为对照组。

2.样本二:青年组。随机抽取广州市某高校04、05级本科学生200人。按照音乐爱好程度及参与音乐活动频率,将自评“非常喜欢音乐”,且“一有空闲就参加音乐活动”;或自评“比较喜欢音乐”,且“每天”主动参加音乐活动者纳入音乐爱好组。其余为对照组。

三、回收资料情况

1.中老年组

发出问卷160份,回收有效问卷155份,有效率为96.88%。其中男59人(占38.06%),女96人(占61.94%);年龄35~72岁,平均(54.81±4.35)岁。35~50岁38人(占24.52%),50~65岁72人(占46.45%),65岁以上45人(占29.03%)。其中音乐组94人,对照组61人。两组人员年龄、学历、婚姻状况及健康程度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不显著(p>0.05)。职业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1),提示音乐组在职业构成上与对照组有差异,其中音乐爱好组知识分子比例(占34.9%)及失业比例(占6.3%)均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中行政人员比例偏高(占30.0%)。

四、音乐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一)音乐爱好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领域得分比较

统计结果显示在心理领域上,差异非常显著(p<0.01);在社会关系领域及总健康状况的主观感受方面,差异均显著(p<0.05);并均显示音乐爱好组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生理、环境领域及总生存质量方面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p>0.05)。提示音乐爱好并积极参加音乐活动者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及健康的总体自我评价程度均高于对照组。

(二)音乐爱好组与对照组心理领域各条目得分比较

在心理领域涉及的问题主要有19题“你对自己满意吗?”了解个体的自尊状况;第11题关于对自身身材和相貌的评价;第5题“你觉得生活有乐趣吗?”了解个体的积极感受;第6题“你觉得自己的生活有意义吗?”了解个体的精神支柱;第7题“你能集中注意力吗?”了解个体记忆与注意力情况;第26题“你有消极感受吗?”了解个体绝望忧郁等不良情绪体验。音乐爱好组心理领域中各条目得分按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自尊、身材与相貌、积极感受、精神支柱、记忆和注意力、消极感受,与对照组得分排序大体一致。但两组各条目分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且音乐爱好组均优于对照组。显示音乐爱好组消极感受少、积极感受多,对自己身材与相貌评价较高,有精神支柱,能够保持较好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三)音乐爱好组与对照组社会关系领域各条目得分比较

音乐爱好组社会关系领域中各条目得分按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朋友的支持、人际关系满意度、性生活的满意度,与对照组排序一致。但两组各条目分值比较,人际关系满意度方面差异显著(p<0.01),且音乐爱好组优于对照组,提示在社会关系领域方面音乐爱好者对自己的人际关系满意度较高。

(四)分析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TOQOL)对普通中老年音乐爱好者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爱好音乐并积极参加音乐活动者在生活质量中的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及总健康状况方面得分均高于非音乐爱好者;并反映出其在心理领域的各个条目以及社会关系领域的人际关系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提示音乐爱好者自尊感强,在身材与相貌、精神支柱、记忆和注意力、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的自我评价较高,积极感受多而消极感受少。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研究组的定义,WTOQOL测量的是与健康有关的生存质量,是指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与他们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状况体验,它包含了个体的生理健康、心理状态、独立能力、社会关系和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在这个定义之下,生存质量主要指个体的主观评价,而受自我体验影响的个体主观评价是决定其生活质量的关键。结合上面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相似的生活环境、同等的生理条件下,有音乐陪伴的人在心理及社会关系方面有更佳的自我体验。他们自尊感强,普遍对自己总体感觉比较满意,同时认为自己的生活充满乐趣而富有意义,人际关系也较为融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音乐的浸润下,参与者的自我感受是快乐的、幸福的。

音乐爱好者积极感受较多,是因为美妙的音乐可以给人带来愉悦的快感。孔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早已传为美谈。“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显示出圣人对音乐所给予自己的快乐极真诚的赞美。音乐是最能刺激感观、引起愉悦的艺术种类,其声音、节奏、韵律之美赋予音乐独特的审美价值。试想当音乐响起,聆听者的想象、情感、理解都被唤起的时候,常常会有一种难以自抑的身心共鸣的感觉,或者情绪激动、感观兴奋,或者心境愉快、机体平和舒坦,使接受者得到快慰和满足。同时,音乐也能带来情感层面的愉悦。莫言说:“音乐实际上是唤起人的心灵之湖波澜荡漾的声音。”音乐不但最能表现心灵,也最能感动心灵。其他艺术感动人心不免先假道于理智,有了解后才有欣赏,音乐固然也会有理智的成分,但“到了精微的境界,它能直接引起心弦的共鸣”。不管接受者是否意识到,只要自己心有所动、情有所感、意有所悟,情感上就已经获得了某种体验、某种满足。从马斯洛的“人类需求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类审美需求排列在认知需要之上,仅次于“自我实现”。按照马斯洛的说法,越是高级的需求,比如,对于艺术欣赏的需求比起较低层次的需要来,越能产生更大的精神价值,越能产生更深刻的幸福感、宁静感以及内心生活的丰富感,越能朝着健康的心态发展。

音乐爱好者除了自我体验优于对照组之外,调查结果还显示,他们的消极感受明显偏低。世间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常接触音乐之人能较少受到消极感受的羁绊,足以证明音乐是一种缓冲压抑的有效形式。正如《弗洛伊德论美文选》中所言:

“为了忍受生活,我们不能没有缓冲的措施……这类措施也许有三个:强有力的转移,它使我们无视我们的痛苦;代替满足,它减轻我们的痛苦;陶醉的方法,它使我们对我们的痛苦迟钝、麻木……代替的满足正如艺术所提供的那样,是与现实对照的幻想,但是由于幻想在精神生活中担负的这种作用,它们仍然是精神上的满足。陶醉的方法作用于我们的身体并改变它的化学过程。”

“生活中的幸福主要来自对美的享受,我们的感觉和判断究竟在哪里发现了美呢……艺术的美,甚至科学创造物的美。为了生活的目的,审美态度稍许防卫了痛苦的威胁,它提供了大量的补偿。美的享受具有一种感情的、特殊的、温和的陶醉性质。美没有明显的用处,也不需要刻意的修养。但文明不能没有它。”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在现实中受到压抑,变换成梦、艺术和神经症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艺术的产生就是本我欲望在想象中的满足。而音乐艺术正是通过作品创作、演奏和欣赏,使主体精神得以抒发、投射,产生移情,甚至顿悟;以虚代实、以假作真、以幻寓真,从而表达不能言又不能缄默的情感。

他,是公园中最显眼的一个,每天在公园最粗的老槐树下拿着自抄的歌本引吭高歌,旁若无人。他的歌本收集着他们那个年纪耳熟能详的老歌,《草原之夜》、《红莓花开》由他那浑厚的男中音现场表现,不由得不让人驻足倾听。可能是日子久了,吸引了不少忠实的追随者们也拿着各自的手抄歌本围拢在他左右,一同尽情歌唱,到了高音部分就由他一人一展歌喉,成为这个小公园一道独特的风景。正当我们惊叹于他对音乐如此这般地的钟情时,被旁人告知,他下岗半年多了,妻子又和他闹离婚,家里呆不下去,每天都到这里唱到天黑……

这是我们在调查中遇到的一个案例,虽然没能与当事人详谈,但从他不苟言笑的神情和落寞的眼神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心中的痛苦。男儿有泪不轻弹,但通过艺术——这个人人都可以进入的开放世界,痛苦可以用社会所容许的形式显示出来。走进音乐的世界,使他体验到了关注与赞誉,也使自己在现实世界中未得到满足的欲望在这里得到了替代性满足;同时个人情感沉醉于音乐艺术的美感中,或许他嘴角不经意间露出的一丝笑意正是因为牵动了往日情怀,昔日动人情境而冲淡了现实中的烦恼与痛苦;又抑或歌者已经在乐声中找到了自己生活的意义,现在的每日高歌已成为他生活的主题。

这种以艺术想象作为转移的特殊方式被弗洛伊德称为升华,它是本能冲动向社会认为对自己有用的或得到社会承认、理解和赞许的思想、理想和活动的自行转变。这种满足方式不与周围的真实世界发生关系,而是与自己的心灵所产生出的幻想王国发生关系。在现实中得不到的东西可以在想象中得到,在现实中受到的束缚可以在想象中得到解脱。

防范痛苦还有一种就是我们心理结构所允许的力比多的转移,通过这一转移,这种方式的功能获得了那么多的机动性。这里的任务是改变本能的目标,使其不至于被外部世界所挫败。本能的升华正借助于这一改变。

……正如艺术家在创作中,在实现他的幻想中得到的快乐一样,或者像科学家在解决问题或发现真理一样,这类满足有一个特殊的性质,将来有一天,我们肯定可以用心理玄学的术语去加以描述。现在,对我们来说,只能把这样的满足形容为“高尚的和美好的”。

传说中古曲《幽兰》是孔子所作,借物咏志,坚持理想,焕发生命之光。因此,许多作曲家、演奏家不愤不发的生命历程就是升华最深刻的写照。作为欣赏者,虽然没有创作这种直抒胸意的方式的淋漓尽致,但由于经常欣赏音乐,接触美好事物,这种审美活动的超脱性质也会帮助我们较为容易地从现实的欲求中摆脱出来。优秀的音乐作品会给我们一种神圣、一种清明、一种灵魂沐浴的通畅圣洁、一种对于人生价值,包括人生的一切困扰和痛苦的代价的理解和肯定。(王蒙·《在声音的世界里》)同时,通过对欣赏活动中所产生的体验进行反思,转化为自觉意识领域中的理性层次,从哲学的高度指导现实意识,使自己努力于焕发生命,寻求真谛,完善自我。

但正如音乐还仅是一种辅助治疗方式一样,它的作用虽然神奇,但仍然不是万能的。对此,弗洛伊德也有论述:

当然我们也并非一味夸大音乐的作用,艺术在我们身上引起的温和的麻醉,可以暂时抵消加在生活需求上的压抑,但它的力量决不能强到可以使我们忘记现实的痛苦……

五、音乐对人格的影响

(一)音乐爱好对人格的影响

1.音乐爱好对中老年人格的影响

中老年群体音乐爱好与对照组EPQ三个维度的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神经质维度(N)上,音乐爱好组较非爱好组分数明显偏低,提示中老年音乐爱好群体的情绪稳定性较强。

通过EPQ对中老年音乐爱好者进行人格类型分析发现,爱好音乐者在人格类型的三个维度上与对照组并无明显区别。这可能是因为音乐对不同人格类型的人均具备吸引力,各种人格类型在音乐的海洋中都可以自由游弋;或者是量表的选择未能显示出人格类型方面的差异。这有待于扩大样本量,换用其他人格量表进一步研究以取得证实。

2.音乐爱好对青年人人格的影响

音乐爱好组16PF各项因子中乐群性、兴奋性、敢为性、独立性、内外向及稳定性、恃强性、敏感性、心理健康程度等因子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p<0.01,p<0.05)。除独立性外,其余因子标准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音乐爱好者多偏于外向,高乐群性、兴奋性、敢为性、恃强性及敏感性,情绪稳定性、心理健康程度好,但独立性较差。

由调查结果可知,青年音乐爱好者多偏于外向,其乐群性、兴奋性、敢为性、恃强性、稳定性及心理健康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合卡特尔对个性因素分数的解释,可以大致勾勒出这些爱好并长期接触音乐或乐器者的性格特征,他们外向、热情,无忧无虑,冒险敢为,独立积极,情绪稳定而成熟,能面对现实,心理健康程度较高。通常喜欢和别人共同工作,愿意参加或组织各种社团活动,不斤斤计较;活泼、愉快、健谈,对人对事热心而富有感情;不掩饰,不畏缩,有敢做敢为的精神,能经历艰辛而保持毅力;以沉着的态度应付现实中各种问题,行动充满魄力,能振作勇气,有维护团队的精神;但有时也可能过分冲动,以致行为变化莫测;或粗心大意,忽视细节,或自以为是,时常驾驭不及自己的人或对抗有权势者。

以上我们注意到音乐爱好者更显积极向上,心理健康程度也较高。费尔巴哈曾讲过一段极富哲理的话:“当音调抓住了你的时候,是什么东西抓住了你呢?你在音调里面听到了什么呢?难道听到的不是你自己的心的声音吗?因此感情只能向感情说话,因此感情只能被感情所了解,也就是为自己所了解——因为感情的对象本身只能是感情。”“感情只能为感情所了解”,此语道出了优秀的音乐作品之所以能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奥秘。也就是说,美的音乐和音乐的美只能为具有美的感情、美的心灵的人所真正理解。正如《乐记》所云:“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谅之心生则乐,乐则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即用“乐”来提高内心的修养,那么平易、正直、慈爱、体谅的心情就自然产生了,平易、正直、慈爱、体谅的心情产生了就能愉快,心情愉快就能内心平静,内心平静就能稳定不变,稳定不变就能通达“天”的道理,而通达了天的道理就能通达“神”的道理。因此,音乐不仅为音乐爱好者带来了幸福,并且长期的音乐熏陶使他们显示出这些独特而十分有益于发展的人格特质。无怪乎达尔文说:“每周至少听一次音乐……失去这些爱好,无疑就会失去一部分幸福,也许还会降低智力。”试想每天在乐声中尽情地宣泄和思索,经历着反复的冲撞和平衡心理的过程,使整个身心都处于蓬勃向上和回旋飞翔的快乐状态中间,怎会不使身心变得健康起来。不过除以上优势之外,音乐爱好者较非音乐爱好者会显示独立性不足,较依附于群体,这可能与音乐爱好者乐群性较高,常依赖于团体而缺乏独立应变的机会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对音乐爱好者采用不同的人格测评量表进行调查显示的结果却并不相同。人格类型三个维度对中老年组进行的调查显示,音乐爱好者并未有明显的个性偏向;而人格多因子的测量方式对青年人的调查不仅反映出音乐爱好者情绪更加稳定,同时也显示出他们的性格更偏外向。曾有研究显示,对青年音乐爱好者进行EPQ测试的结果与非音乐爱好者在三个维度中也无明显差异性,但至今并未见到对中老年人群进行16PF的测查报道。因此,这种结果到底是由于量表本身侧重点不同造成的,还是因为年龄分布不同而产生的,有待扩大样本,作进一步探讨。

(二)会乐器对人格的影响

青年群体中,会一种以上乐器者有68人,占34.87%;不会乐器者为127人,占65.13%。两组16PF各因子标准分比较:会乐器者在乐群性、恃强性、兴奋性、敢为性、幻想性、内外向、心理健康程度及聪慧性、稳定性、忧虑性、适应与焦虑性等方面,均不不会乐器者有显著或非常显著差异(p<0.01,p<0.05)。提示会乐器者表现出更偏于外向,乐群性、恃强性、敢为性及适应性,兴奋性、聪慧性、稳定性及心理健康程度高,幻想性及忧虑性较低。

会乐器者与爱好音乐者具有大致相同的个性特点,他们也多偏于外向,乐群性、兴奋性、敢为性、恃强性、稳定性方面明显偏高,心理健康程度较好;除此之外更表现出适应性较强,聪慧性较高而幻想性及忧虑性较低的人格特点。他们智能较高,生活适应性强;合于习俗,力求妥善合理;安详沉着,有自信心。通常表现出聪明且富有才能,善于抽象思维;感觉心满意足,能做到所期望和认为重要意义的事,不鲁莽从事,在关键时刻也能保持镇静、自信、不易动摇,信任自己有应付问题的能力,有安全感。

会乐器者聪慧性较高、适应性较强与乐器练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学习乐器的人,他们头、肩、腕、手及手指的运动等皆较未学习过乐器的人拥有更多的协同能力与灵活性。董仲舒曾说:“目不能二视,耳不能二听,手不能二事。”而音乐却可以超越这一规律,尤其在器乐演奏的练习过程中,每一次动作都包括眼观乐谱、手操乐器、联想意境和旋律等。这不仅需要双手迅速、准确的动作,更需要眼、耳、脑的协调合作,这是一种益智地锻炼更是适应性的培养。经过严格的乐器训练过程,他们可以有条不紊、镇定自若地应对繁复的旋律,因此更培养了自信、从容的态度。同时,会乐器者在独立性方面与不会乐器者并无差异,提示经常进行乐器的演练,不仅可以通过合奏交流提高人的乐群性,还能通过独立演奏提高人的应变能力及自主能力,促进其独立地完成任务。

(三)音乐类型对人格的影响

1.青年音乐爱好者音乐偏好的一般情况

在喜好音乐的101名学生中,有聆听某种音乐偏好的有89人,占音乐爱好者的88.12%;其中男生46人,女生43人。

2.偏好不同音乐类型的构成分布

偏好古典音乐者37人,占有音乐偏好人数的41.56%,其中男生24人,女生13人;偏好流行音乐者为51人,占57.30%,其中男生22人,女29人;偏好传统音乐者(包括民歌、戏曲或民谣)4人,占4.49%,男、女生各2人;选择其他者2人,分别填写为“卡通片的音乐”和“纯自然音乐”。经卡方检验,χ2=2.16(p=0.540),差异不显著,提示不同性别青年群体在音乐类型的偏好上未有不同。

3.音乐类型对人格的影响

16PF各因子标准分比较显示:偏好古典音乐群体在乐群性、有恒性、试验性、创造力及成长能力各因此均与偏好流行音乐者有显著或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p<0.05)。其中有恒性、创造力及成长能力方面偏好古典者高于偏好流行音乐者,乐群性、试验性则相反。

古典音乐爱好者在有恒性、创造性、成长能力方面都优于流行音乐爱好者,而在乐群性及试验性方面则有所不足。提示常欣赏古典音乐的人更有恒心,更富创造性,从而使他们更具成长能力;但也相对保守、尊循传统观念和标准,不愿尝试探新,往往过于含蓄,宁愿独自工作,不轻易放弃已见,为人的标准很高,严谨而不苟且。与之相比,偏好流行音乐者虽恒性不足,但通常和蔼可亲,较易与人相处,合作与适应能力强;喜欢与人共同工作,愿意参加或组织各种社团活动,不斤斤计较,容易接受别人的批评;并且常喜欢考验一切现有的理论和事实,不轻易判断是非,愿意了解较先进的思想与行为;希望广见多闻,充实自己的生活经验。

早在《乐记》中就已提出了不同类型音乐能影响性格的事例,如:“故商者,五帝之遗声也,商人识之,故谓之商;齐者,三代之遗声也,齐人识之,故谓之齐。明乎商之音者,临事而屡断。明乎齐之音者,见利而让。临事而屡断,勇也;见利而让,义也。有勇有义,非歌孰能保此?”我们知道,古典音乐(一般指17~19世纪具有进步思想、完美艺术形式的音乐)多节奏明快、旋律整齐、音调平稳,舒展、轻松、欢快,易产生正向情绪,使人保持心理平衡。同时,长期接受富有严谨结构、韵律的旋律熏陶,可以提高人的耐力与恒心,进而提升成长能力。莫扎特的音乐可以提高人的智力与创造力早已家喻户晓。不过或许正是因为这种严谨和规律性,容易使人中规中矩、尊循传统,甚至接近保守,因此偏好古典音乐的人多显示乐群性、试验性不足。而与其相比,流行音乐却拉近了演奏者与听众之间的距离。其取材大都来自日常生活,形式轻快、活泼、乐观,内容广泛,同时具有参与性强、自由度高的特点,因此更容易被乐群者、不拘泥于现实的人所喜爱和接纳。但受其自由性和跳跃性的影响,长期接触此种音乐的人可能会显示出恒性不足的缺点。

(四)音乐节奏对人格的影响

1.不同音乐节奏偏好的构成分布

偏好节奏感强的刺激性冲击音响者14人(男11人,女3人),占有音乐偏好人数的15.73%;偏好持续、舒缓镇静型音乐者75人(男36人,女39人),占84.27%,经卡方检验2=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提示不同性别青年群体对不同音乐节奏偏好有所不同,男生更偏好刺激性冲击音乐,女生更偏好舒缓镇静型音乐。

2.偏好不同音乐节奏对人格的影响

对偏好不同音乐节奏的青年进行人格的比较,各项因子得分差异均不显著(p>0.05),提示偏好不同节奏者在人格因素方面并无明显不同。

通常认为镇静舒缓的音乐可以使人感到舒适与放松,从而达到对情绪控制的效果。比如,常常到教堂去听圣咏等宗教音乐的人,受到舒缓、沉静、圣洁的音乐感染,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就会产生一种虔诚的、力图摆脱世俗的崇高感情,久而久之人格就会得到某种升华;而节奏感强的刺激性音乐多使人紧张、亢奋。因此,我们设想偏好不同音乐节奏的人应该有不同倾向的人格因素。但通过调查,结果却显示两者并无显著差异。究其原因可能是大学生中偏好节奏刺激音乐的比例较少,导致抽样取得人数较少,影响了统计效果。希望以后扩大样本数量,或专门对爱好并时常接触此类音乐的人群进行调查研究,以获得更加详实准确的结果。

六、自编调查问卷的结果与分析

(一)对音乐功用的认识

1.中老年组

中老年人多认为参与音乐活动主要可以达到“强健身体”(48.8%)的作用,其次为“休闲娱乐”(25.4%),并可以通过乐曲“寄托情怀”(21.5%),也有人利用音乐以“宣泄情绪”(3.8%)。参与方式多是群体形式的舞蹈或合唱。在乌市某人民公园进行调查时,我们观察到绿地旁常有中老年人结伴或成群载歌载舞,挥洒着自己的音乐热情。他们进行音乐活动的内容多是民族歌舞、怀旧歌曲或革命歌曲等,通常有一位稍有专业素养的人士在中心做领唱、伴奏或领舞,其余人便围拢在周围或高声附和或随性而舞,外围群众则或站或坐,静心聆听、若有所思,众人各得其乐。更有乐此不疲者,自带“音响”(一麦克风一扩音器)、“乐谱”(手抄歌词),每日定时定点开场,也有不少忠实“粉丝”(fans)前后效力、跟随学习。据几位热心参与者讲述,来公园参加歌舞活动已经成为他们退休之后每天的必修课程,“唱起悠扬的老歌,跳起轻快的舞步,气也足了,筋骨也活动开了,又像是回到了年轻时候,什么病痛、烦恼都忘记了”。在歌声中,音乐可以成为人的主观表白,心灵的倾诉,直接拨动人内心深处的琴弦;而人自身作为发生体,在音乐中也可以直接关照自身,通过音乐使自己“对象化”,这可能就是所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的境界。我们也曾参与其中,亲自经历过几回放声高歌的体验,几曲下来,确实有常参与者所言之“酣畅淋漓、气血流通之感”。不管是否达到了强身健体的效果,但的确如一位老人家所说“神清气爽、精神振奋,有一种全情投入的幸福感”。

如果说音乐对于个人好像“益友而兼良师”,那么对于团体,它就象“一个无形而有力的向导者”。(丰子恺·《音乐与人生》)结合对音乐爱好者生活质量的调查结果,我们有理由认为,大力扶持群众参与音乐文化生活是顺应民众需求,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有益途径。

2.青年组

听音乐几乎已成为所有青年人学习、工作之余不可或缺的休闲方式之一,因此多数青年人认为音乐主要是用来“休闲娱乐”(42.5%)。不过,大学生们更从自己的个人发展与素质提高角度考虑,将音乐作为“陶冶性情”(29.2%),“抒发情感”(15.8%)、“调节情绪”(10.8%)的一种途径,并“作为自己的一项技能”(1.7%)加以重视培养。从这个结果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当代大学生已经认识到了音乐这种艺术形式对于自身修养的重要意义,这正是高等教育有效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益契机,同时也是音乐治疗应用于高校心理辅导的有效平台。

(二)对音乐调节情绪的应用情况

1.大学生产生不良情绪时,常选择的排遣方式

当产生不良情绪时,被大学生列为选择意向的按总选择频数高低排列如下:听音乐(75.80%)、找人聊天(56.66%)、看电视(53.33%)、吃东西(39.17%)、上网(26.67%)、看书(20.00%)、运动(8.33%),睡觉、寻求心理辅导和写日记。首选方式分别为:找人聊天(29.17%)、听音乐(25.00%)、吃东西(15.00%)、看书(8.33%)、看电视(8.33%)、上网(6.67%)、运动(4.11%)。结果显示,大学生们已将音乐列为排遣自己不良情绪的常用方式。

2.大学生对音乐纾解不良情绪作用的认识现状

认为音乐对纾解自己不良情绪“非常有帮助”或“很有帮助”者有192人,占总调查大学生人数的81.54%;认为“没有帮助”的只有3人,占1.54%。显示出大学生已普遍认识到音乐对纾解情绪有所帮助。不同性别对音乐纾解不良情绪作用的认识,经过Ridit分析,Z=-1.7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2),提示男女同学在音乐调节情绪的作用认识上没有差异。

3.大学生纾解情绪时对音乐的选择情况

选择“与自己心境相同”的音乐纾解不良情绪的有106人,占54.36%;其次,为“自己平时喜欢”的音乐,占31.79%;有12.31%的人会选择“与自己心境相反”的音乐;而只有1.54%的人“信手拈来即用”。经秩和检验,χ2=1.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6),提示不同性别在纾解情绪时对音乐选择无差异。

4.大学生纾解不同情绪之常选曲目

在自编问卷中,我们列出了几组常见情绪备选情境,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自己常用的或认为可以用音乐有效纾解的情绪现象;同时,列出不同音乐类型中各十首备选曲目,让他们选择自己在此种情绪下常用的情绪纾解曲目。结果显示,常用音乐纾解的不良情绪依次为忧郁沉闷、生气愤怒、沮丧委屈、自卑以及焦躁不安,为舒解情绪选择的曲目前五位排序如下:

4.1“当你因为课业压力沉重而感到忧郁或沉闷时”,依次为:《老鹰之歌》(班德瑞乐队)、《天鹅湖组曲》(柴科夫斯基)、《小夜曲》(莫扎特)、《蓝色多瑙河》(约翰施特劳斯)、《红日》(高克勤)。

4.2“当你因与朋友感情不合,而感到生气甚至愤怒时”,依次为:《yesterday once more》、《光辉岁月》(beyond)、《童年》(罗大佑)、《蓝色多瑙河》(约翰施特劳斯)、《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4.3“当你因与家人意见不合而感到沮丧或委屈时”,依次为:《童年》(罗大佑)、《小夜曲》(莫扎特)、《笔记》(周笔畅)、《光辉岁月》(beyond)、《秋日私语》(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曲)。

4.4“当你未能达到预期之成就表现而感到自卑时”,依次为:第五交响曲《命运》(贝多芬)、《光辉岁月》(beyond)、《红日》(高克勤)、《笔记》(周笔畅)、《十面埋伏》(琵琶曲)。

4.5“当你与异性交往而感到焦躁不安时”,依次为:《发如雪》(周杰伦)、《笔记》(周笔畅)、《一眼万年》(S。H。E)、《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大悲咒》(佛教音乐)。

他们在选择这些音乐曲目时,同时写下了“轻松”、“释然”、“激励”、“重新振作”等词语来形容自己聆听这些音乐后的感觉。

5.讨论

由调查可知,大学生普遍认识到音乐对情绪纾解有所帮助,因此,他们将音乐列为自己排遣不良情绪的常用方式之一。虽然“向他人倾诉”是他们处理情绪问题时的首选,但采用聆听音乐方式独立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仍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做法。大学生常运用音乐派遣的不良情绪依次为忧郁沉闷、生气愤怒、沮丧委屈、自卑以及焦躁不安。当遇到这些不良情绪时,多数人会选择与此时“心境相同”或自己“平时喜欢”的音乐来舒解情绪。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同学们对乐曲的选择也有不同。如面对“课业压力沉重,忧郁沉闷时”,显示对古典乐曲接受程度较高,富有浪漫意境的《天鹅湖组曲》、《蓝色多瑙河》等为多数人所喜爱,班德瑞轻柔飘逸的自然轻音乐也助于压力释放,也有选择朝气蓬勃的流行音乐《红日》等鼓舞自己。“朋友感情不合,生气甚至愤怒时”他们多选择回忆题材的流行歌曲,如《yesterday once more》、《光辉岁月》、《童年》等,此外悠扬而略带沉郁情怀的《蓝色多瑙河》、《梁祝》也为多数学生所选择。在“与家人不合,感到沮丧或委屈时”,清新回忆的歌曲《童年》成为首选。“当感到自卑时”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以及富有激情的流行歌曲《光辉岁月》、《红日》等都是同学们自我激励的常用曲目。当“与异性交往出现问题,焦躁不安时”则多选择轻快、节奏动感的时下流行音乐以转移情绪。

白居易在《好听琴》一诗中写道:“本性好丝桐,尘机闻即空,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由此可见,自古以来音乐就一直是人们排遣心中烦闷的有效方式之一。虽然我们还有交谈、阅读等其他方式,但当语言文字符号不足以表达情绪情感的时候,音乐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正如柴可夫斯基所说:“在语言无能为力的地方,有充分准备的音乐便出现了。”许多其他艺术都是以具体形象来引发、唤起人的感情,而音乐无需这样,因为音乐本身就是情感的艺术。图画所不能描绘的,语言所不能传达的,音乐往往能曲尽其蕴。音乐通过音响在音高、速度、节奏、节拍和力度的变化直接给人以一种明显的运动感觉。音响的这种运动形态的最佳对应物就是人的感情、情绪的形态,就是这种感情的变化和运动。它节奏的起伏,音调的宏纤,往往恰合人心的精微变化。当我们听那些或自己熟悉喜爱的音乐时,往往能分辨出它们的“味道”,如果再能展开自由想象的翅膀,更能获得象外之意、言外之音的效果。正如黑格尔所说:“声音把观念内容从物质囚禁中解放出来了”,并认为“艺术活动是一种灵魂的解放”,是“摆脱一切压抑和限制的过程”,而“把这种自由推向最高峰的就是音乐”。正因为这样,无论是作曲家、表演艺术家还是听众,他们的情感都可以在音乐中自由驰骋。音乐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同样证明,音乐表现的感情可以不依赖逻辑思维的帮助而直接表现为由音乐家经过选择加工了的有组织的乐音音调,在时间的延续中展开。而人内心的各种情感也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人心理活动的运动状态也表现为力度强弱和节奏的张驰。乐音在时间里运动的力度强弱、高低走向、节奏急缓与人的情感心理活动中的物理属性(快慢、强弱、升降)有着一种类似的同构关系,这就使得音乐能够非常直接又非常真切、自然地将人类种种复杂的情感充分表现出来。当人们欣赏音乐时,情绪就会随着音乐的时间流动而不断变化,从而受到影响。音乐带给我们排遣后的轻松、疏导后的愉悦、诱发后的满足,这可以说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渠道。更有学者认为,音乐就是一种音乐情绪,它具有生物适应性。当集体处于音乐情绪状态中时,生理唤醒水平下降,从而使机体的紧张状态得到缓解,机体的生理状态处于相对接近的最佳唤醒水平。故而音乐活动就是一种低生理水平上紧张—松弛的运动变化。

同时我们发现,大学生在针对不良情绪选择聆听乐曲时,多根据情绪选择与自己心境类似的古典或流行音乐,一些经久不衰、耳熟能详的曲目仍是大学生的首选。常盛乐曲世代流传的原因在于他们具有无穷的魅力。一曲《命运》交响曲,每一次聆听都是欣赏者对乐曲、对命运神秘性的一次新探索,这种“既熟悉又陌生”的体会会激起欣赏者的想象和探索精神,从而充分体现人的创造精神;受大众普遍喜爱的乐曲在传媒中的重复率又使其在民众心目中的熟悉度提高,对熟悉的乐曲则容易深入体会其风格内涵或歌词意义,因而易产生共鸣,再加之其旋律清新优美,从而使其对情绪的影响力增加。

此外,学生们在情绪不佳时多选择聆听与自己心境相同的感伤或激愤曲目,聆听后多有轻松、释然、激励、重新振作的感受。青年人多喜欢听伤感忧郁的音乐,这似乎与他们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不相符合,但这种现象却符合了钱钟书先生所言的“奏乐以生悲为善音,听乐以能悲为知音”。因为我们所说的音乐心理愉悦性并不同于日常的口腹之乐。它的心理内涵既包括愉快、喜悦、轻松、和谐等快感,也包括悲愁、感伤、激愤等所谓痛感音乐。心理愉悦恰恰可以从这些感伤、激愤中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即如嵇康在《琴赋》中所云:“称其材干,则以危苦为上;赋其声音,则以悲哀为主;美其感化,则以垂涕为贵。”音乐就是这样一种以歌当哭的手段,人类自古以来就会吟唱哀歌,但并不是为了哀伤而歌唱,而是为了经历哀伤而获得对哀伤的解脱,在悲痛中寄予无限思念,而在哀伤中激发不屈精神。心情悲哀抑郁时,听一首委婉忧伤的乐曲,如二胡曲《江河水》之类,看起来好象加重了悲哀的心情,但实际上在整个听赏过程中,心中的不快会随着乐曲得以宣泄,心情就会逐渐平缓下来,融入美好的意境中,从而从现实的忧伤中解脱出来。这种现象正切合了中国传统音乐治疗思想中的“比类”原理。在文献探究中,我们发现针对“比类”的同向疏导法研究还不多,这种理论研究与现实应用情况的差距应该引起重视。

(三)大学生音乐需求状况

1.大学生们聆听最常采用音乐的方式

同学们聆听最常采用音乐的方式依次为:网络下载(45.8%)、广播电视(29.2%)、CD碟(20.0%)、现场表演(5.0%)。

2.良好的音乐情境应具备的条件

绝大多数同学认为良好的音乐情境首要是具备“舒适的环境”(51.8%)、其次是“良好的音乐设备”(32.1%)、“志同道合的友伴”(9.8%)及“聆听前的解说”(6.3%)。

3.对提高自身音乐素质的建议

多数同学(87.5%)都表示应该重视加强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质,并认为学校有必要计划安排更多、更有效的音乐聆听或赏析机会。学生们建议的方式有:校内组织小型音乐会、请知名人士进行音乐欣赏知识讲座、发挥校园广播的作用、组织各种音乐活动等。其中许多同学都强调希望学校能提供更多与专业乐团或音乐人士赏析或交流的机会,同时校园广播应分时段播放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丰富校园文化,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4.讨论

青年人对音乐需求的十分广泛,各种传媒也都把握了这一商机,纷纷为音乐开辟了专门的宣传渠道,为青年群体接触音乐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其中网络下载以其便、廉、捷的特点成为学生们欣赏音乐的主要途径,而调查也显示,仍有近1/4的音乐发烧友必须通过专门的音乐CD或专业音乐会以获得高品质的音乐享受;绝大多数同学(83.9%)认为良好的音乐情境必须具备舒适的环境及良好的音响设备。此外,多数同学(87.5%))都认为学校应该有计划地安排更多、更有效的音乐聆听或赏析机会,如校内组织小型音乐会、请知名人士开欣赏或知识讲座、发挥校园广播的作用、组织各种音乐活动等。以上都充分反映了大学生对音乐的渴求以及迫切提高自身音乐素质的渴望。但考虑他们建议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青年人对音乐外在硬件设施的要求与中老年人自己动手、创造条件的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实,正如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论教育”中认为,青年教育的基础课程有四门,即读写、绘画、体育和音乐。体育可以培养勇毅的品德,音乐的价值在于操持闲暇的理性活动,因而具有高尚的意义。当我们真需要音乐的时候,当我们的心灵已经随着乐曲在翱翔的时候,环境、音响早已感觉不到了。因此,现代大学教育除了有计划地满足大学生合理的音乐需求之外,正确引导端正的音乐态度也是应多加思考的问题。

第三部分 音乐对生活质量及

人格影响的心理学解释

一、渗透人格的各个层面

(一)开启人格三扇门的金钥匙

按照弗洛伊德理论,人格是一个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的整体。音乐正可以分别作用于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个部分。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音乐通过审美或情绪体验,既能激发人的原始本能,也能抑制这种本能。它可以表现非现实的,超脱的、梦境般的精神世界,以满足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需要,也可以替代实现在现实世界中不能满足或受阻的愿望与冲动。有些欣赏者在接受过程之初,就是为了追求感官快感或欲望的满足。比如,处在青春期的青年常常喜欢聆听表达爱情的流行歌曲,可以认为是在一种朦胧的内心懵懂中企求心理补偿;而有人喜欢节奏激烈刺激的音乐,在动感激烈的音乐里,机体攻击与破坏的紧张快感的期待便得到了合理的替代性满足。同时,一个长期热爱音乐、感知音乐的人不仅对人类情感具有强烈而敏锐的感受能力,而且对其它艺术也具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有着较高的艺术审美修养,这必将导致其对现实生活中复杂的人际关系、情感关系有着较深刻的洞悉力。音乐这种有助于增强自我、帮助释放和控制不良情绪的作用,在前面的实证研究中都已得到了论证。此外,音乐的审美意境及超功利性更可使人获得真善美等情感体验,认知和情绪得到升华和满足,从而使超我得到净化与坚定。

(二)记录情结的时钟

精神活动就是一种时间序列,而精神分析就是一种使当事人的精神活动发生倒转的技术,即从当下的意识状况返观过去的意识和潜意识的状况,从而达到认识当下,解剖自我的目的。与借助语言进行自由联想的技术相比,音乐更是一个奇妙的让人的思绪和情绪从现实倒流到过去某段历史的时钟。谁都喜欢听或喜欢唱怀旧的歌曲,因为那记录了个人精神的历史。弗洛伊德曾经从历史和文学作品中发现了俄狄浦斯情结,我们亦可以从一个人最动情的音乐中找到影响他灵魂的最深刻的时代和社会的情结,因为那段音乐的节律与青春的记忆常常处于同一时间序列,他们相互缠绕,好像DNA双螺旋的关系一般,从一方可以复制出另一方。

有时你也迷惑:为何一代人不论相识与否,只要能五湖四海地走到一块,便想唱他们唱过的歌:从《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到《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从《八角楼的灯光》到《文化大革命就是好》……是的,这一代人是“文革”的最大的受害者兼牺牲品,没有人会夸“文革”好得很,但他们却偏要执拗地、调侃地、拼命地吼:“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通宵达旦地吼,吼得哄堂大笑,吼得嗓门嘶哑,吼得朝晖如血……这是他们那颗心在吼。这颗被沧桑碾碎,远未平复,不时仍在滴血的心,似乎只有呕出这生命的苍凉,它才汲得些许的慰藉。(节选自:夏中义《音乐情结》)

(三)通向集体无意识的又一通道

与弗洛伊德把艺术看作个体本能欲望、尤其是性欲的替代性满足不同,荣格把艺术看作种族乃至人类的集体无意识的象征及呈现方式。在他看来,真正的艺术作品中蕴藏的那些神秘内涵,类乎一种“原始情境的发生”,“一种神话情景的瞬间再现”,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具有强大的情感力量和永恒的、无可替代的启迪作用。正如荣格本人在《分析心理学与诗歌的关系》所写:

仿佛有谁拨动了我们很久以来未曾被人拨动的心弦,仿佛那种我们从来未曾怀疑其存在的力量得到了释放。那使得生存的斗争如此疲劳不堪的仅仅是这样一个事实:我们不得不不断对付种种个人的非典型的情境。因此也就不足为怪,一旦原型的情境发生,我们会突然获得一种不寻常的轻松感,仿佛被一种强大的力量运载或超度。在这一瞬间,我们不再是个人,而是整个族类,全人类的声音一齐在我们心中回响。

在荣格看来,艺术家是远离时代生活的人,他们由于对现代文明缺乏适应能力或不感兴趣,而越来越沉湎于内心生活,并在返回无意识的过程中找到了能够满足他的精神需要的东西,同时也为人类找到了回归精神家园的道路。站在自己的心理学立场上,荣格反对艺术无意义、无价值的说法,他认为,纠正现代社会的偏颇、解救现代人心灵深处的危机,庶几只有艺术堪当此任。

一个用原始意象说话的人,是在同时用千万个人的声音在说话。他吸引、压倒的同时提升了他正在寻找表现的观念,使这些观念超出了偶然的暂时的意义而进入了永恒的王国。他把我们个人的命运转变为人类的命运,他在我们身上唤醒了所有那些仁慈的力量,正是这些力量,保证了人类能够随时摆脱危难,度过漫漫长夜。

这就是伟大艺术的奥秘,也正是它对于我们影响的奥秘。创作过程,在我们所能追踪的范围内,就在于从无意识中激活原型意象,并对它们加工改造精心制作,使之成为一部完整的作品。通过这种造型,艺术家把它们翻译成了我们今天的语言,并因而使我们有可能找到一条道路以返回生命最深的源泉。

艺术的社会意义正在于此:它不停地致力于陶冶世代的灵魂,凭借魔力召唤出这个时代最缺乏的形式。艺术家得不到满足的渴望可一直追溯到无意识深处的原始意象,这些原始意象最好地补偿了我们今天的片面和匮乏。艺术家捕捉到这一意象,他在从无意识深处提取它的同时,使它与我们意识中的种种价值发生关系。

荣格关注对“原型”——人类集体智慧源泉进行了开凿与揭示。但我们发现,他主要从神话、诗歌等文学方面阐述原型的作用,并未提及音乐,但就原型的形成途径——种族长期流传的生活经验来看,我们认为音乐也应该是通向集体无意识的一条坦途。因为从原始文化学的意义上讲,人类在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已经能够唱歌,由原始审美活动产生的音乐是人类最初生命活动的真实呈现,也是人类最初精神结构中至关重要的基因。这种艺术精神内化于每个人的身心之中,因而早已成为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它不是某个民族的先民们为了消愁解闷随意编造出来的休闲玩意儿,而是他们真切体验过的生活和心态,一种曾经非常“现实的”情境。同时,一部真正伟大的艺术作品,主要还不是作家个人的创造,而应该是人类那深蕴的原始智慧、人类共同的宝贵精神遗产通过作家劳作在作品中的再现。因此,作曲家应该也是一个“用原始意象说话的人”。我们不能否认,音乐具有能将内在与外在、过去与现在汇合在一起,让我们的感觉更连续、更丰富、更完整的功能,一首音乐作品可以将人类经验以某种形式再现,并在人的内心中再一次引发感动。荣格称:“最有影响的理想永远是原型的十分明显的变体”,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对人格塑造的影响应该有其集体无意识的作用因素在内。

二、促进心灵的自我重建

我们通过对爱好音乐并经常参与音乐活动者进行生活质量的调查发现,音乐爱好者在生活质量诸多领域显示出的“与众不同”正是自我意识各层面受到提升的结果。在WHO对生存质量的定义下,生存质量主要指个体的主观评价。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受自我体验影响的个体主观自我评价是决定其生活质量的关键。心理学认为,自我意识的情感成分——自我体验是在自我认知基础上产生的个体对自身所持的态度,它包括自我感受、自尊、自信、自我效能感等层次。其中自尊是自我体验中最主要的方面。]同时,生活质量的调查结果显示,音乐爱好者在自尊、自我感受(消极、积极感受)、自信(对身材相貌的自我评价)、自我效能感(记忆和注意力的自我评价)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他们对自己生活意义的认同度也显示出在自我追求、自我完善等自我意识成分上的优势。同时,音乐爱好者对人际关系方面自我评价良好反映出他们不仅在对自己身体、外貌、体能等生理自我,记忆、注意等心理过程的心理自我方面有较良好的自我评价,在对社会自我,尤其是人际距离方面评价也较高。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热爱音乐、长期受音乐熏陶可以影响到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等自我意识三方面的不同内容,同时可作用于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及自我追求的自我意识知、情、意三种形式的不同层面,进而提升主体的自我意识。

音乐家柯普兰认为:经典作品能“唤起我们原已存在而有待于唤醒的精神顺序的反应”。我们通过套用钱教授阅读接受过程的理论对音乐欣赏过程进行剖析后发现,音乐不仅帮助人们探索和发现内在的自己,而且更能够帮助和发展自我了解,进而达到心灵的自我重建。

当乐声响起,音乐以其情感性、审美性、联想性的精神魅力,使我们接受了其营造空间的“虚拟性”,明知是假而又当真,让人毫无障碍地融入进音乐空间。这种由日常心态向接受心态的转变使人内心深处暂时解除了实用功利之心的束缚,暂时卸下了长期社会生活所形成的角色面具,而进入一种无功利、无压抑、无束缚、自由自在的心理状态。在这种心态下,接受者的注意力专注而集中,直指音乐意境而不受现实世界的干扰;同时,本来的自我开始浮现,从而能够与作品进行无拘束的心灵交流,产生共鸣。此时,音乐已进入接受者的心灵,内在于主体的精神世界,成为主体精神活动的有机材料,甚至可以借助于主题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变成一连串扑面而来的情感和思想,把主体的注意力全部吸引过去,乃至完全“占有”主体。这种“出神入化”的沉醉状态是精神享受盛宴的时刻。借此世俗之心被放下,而代之以全神贯注于澄怀静虚的赤子之心。这种纯净的沉醉状态是自我意识改变的前奏曲。

化身其中的“清澈”境界虽然令人神往,但主体终究只能暂时而不能始终忘我。当“神入”告一段落,主体与对象又分开来,开始对音乐作品进行静观反思、体味品评,这种更深入、更深刻的层次和阶段也是自我意识受到潜移默化改变的重要阶段。

在品评的过程中,音乐作品的内容对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一首国际歌曾激励了多少在黑暗中摸索前进的勇士,其实只要欣赏者心有所动、情有所感、意有所悟即是有所收获。除此之外,音乐也以其独特的形式规律体现着生命之流,从而对接受者的内心生活产生着影响。叔本华曾有过一段有名的论述:“人的本质就表现在他的意志的奋求、满足,再奋求、再满足这样一种永恒不断的循环中……音乐也具有人的这种特征。任何一种乐曲中都包含着一种不断地离开基调向其他调子转换的过程。然而不管这种偏离走得多远,最终总要回到原来的基调。所有这些偏离都表现了人的意志所进行的各式各样的探索和努力。但这种探索及探索获得的成功又总是通过重新回到和音音程,最后又折到基调的过程体现出来的。只有那些包含了人类的意志和情感中的一切秘密的音乐作品才是天才的作品……作曲家揭示了内在世界的本质,用一种理智所无法理解的语言表达了最深奥的学问。”(叔本华,《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我们也发现大凡高明的歌手,都不是让丹田冲出的气长驱直出,而是在内在情感的支配下,使它不时地在逗留中蜿蜒前进,轻轻地拉回又慢慢地送出,如此,在两种对立的力量中达到的统一的音不是那种简单而又机械的音,而是与生命和情感生活的同构的音。玩味其中,从音乐中感受人生的脉动,对自我的认识也就更深入透彻了。音乐的这种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微妙的、潜移默化的,但同时却可以是巨大的、深远的,可以将其称为音乐“恢弘的弱效应”,而音乐对心灵重建的作用也就在此效应中产生。

音乐的心灵重建作用首先是通过心理经验的唤起与吸收,将无意识托起至意识层面,以达到精神分析的效用。美国学者杜卡斯认为,人类所体验的感受是多种多样、无穷无尽的,其中只有极少数具有名称,如爱、恨、焦虑、忧愁等。具有名称的容易被注意,尚无名称的容易被忽略,而具有名称的仅占总数的很小一部分。这些被忽略的感觉不能成为主体精神活动的自觉材料,但确实在主体的身上发生过、存在过,因此始终处于无意识的层次,偶然就会冒出来搅扰我们的心灵。作为情感代言人的音乐责无旁贷地成为使无名感受上升到意识层面,成为主体精神生活自觉材料的坦途。音乐作品内涵的无比丰富性使其具备了让接受者从中发现与自己“感受”相通、相似内容的条件。因此,在众多的音乐作品中,人总能找到似曾相识的感觉。当无名感受被音乐作品唤起,那曾经从心理屏幕上悄悄溜走的“感受”作为对象又重新出现在接受者面前的时候,它也就从无意识层面浮向意识层面,成为具有形式具有形象的可明确把握的精神现象,也就从而使内心生活更加丰富,精神版图更加扩大,自我意识更加明晰。

其次是“心理图式”的突破与改造。它是对自我的突破,一种质的提高。因为主客体双方都是相对完整的有机精神系统,组成这种精神系统的诸多因素总有差异,不可能完全一致。故此,主客体相互契合的情况只能是相对的、局部的、暂时的。不一致时就要求接受主体对自己的心理图示进行调整,打破原有的既定格局,以求能够接受和容纳新的内容、新的信息,这一心理过程即皮亚杰“建构主义心理学”中所谓的“顺应”。比如,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博大精深,是音乐艺术中的精品,但是首次在音乐会上演奏,观众反应冷淡,因为它与听众的心理图式太不契合了。但贝多芬却说,给人们时间,他们会领悟这个作品的价值!历史验证了贝多芬的预言。比起同化来,顺应对于接受者的心理建构更有价值。因为同化只能是量的增值,顺应却是质的突破和提高,可以上升到新的层次。所以接受者要想从各方面提高自己,就不应老是贪恋那些早已熟悉的对象,而要勇于接受那些暂时还比较陌生的对象。因此,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去做一些知识准备,反复尝试去了解一些自己没有接触过的作品,从不懂到懂,正是自我一个破茧成蝶的机遇。

三、导向个体的高峰体验

中国的“大音希声”被认为是“最高的艺术精神的体现”,音乐体验最动人之处是能带来精神上最深沉、最深刻的愉悦。它主要是接受者对于人生、历史、宇宙本真意义上的领悟,中国古典美学称之为“玄览”(老子)、“朝彻”、“见独”(庄子),西方人称之为“形而上的慰藉”。这种愉悦的特点超越了具体和现实的内容,而进入到抽象的哲理性层面。同时,音乐的体验还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让对象保持它的自由和无限,而不会受人为的压抑和逼迫,也不会受其他外在事物的侵袭和征服。当面对狭窄的、物质生理性需要的满足总是有限的现实生活时,“艺术本身是无限的,自由的、满足的境界,一个人一旦进入了艺术的‘境界’,作为情感,这就是享受神福,作为思想,这就是领悟。”这时候的精神感觉升腾到无限辽远的高空,俯瞰天地人生,与宇宙本体融化在一起,即《乐记》所称的“大乐与天地同和”的境界。

至此,我们不禁发现,音乐带来的这种精神层面的审美体会与马斯洛的“高峰体验”不谋而合。马斯洛将生命中最富有意义、最富有价值的时刻命名为“高峰体验”,它“可以比作去拜访个人意义上的天堂”(马斯洛语)。在对“高峰体验”进一步的分析中,他发现:这个时刻并不总是一种“激昂”、“亢奋”、“扩张”的状态;相反,更多时候体现为“平和”、“宁静”、“淡薄”、“谦让”等,一种“返璞归真”的愿望。与那种“向上进取”的心理姿态不同,这是一种向着赤子之心的回溯。马斯洛称其为“健康的倒退”。同时,高峰体验也并不全是一种“理智清明”、“心启聪慧”的状态,更与“事故”、“功利”的心态无缘,反而更经常地呈现出“混沌”、“陶醉”、“不自觉”的状态,进入一种类似于“禅定”的境界。这是一种在幽冥中由潜意识支配着的自由自在的心理活动,是“原始思维”方式在现代人经验生活中的复归。马斯洛把它命名为“健康的无意识”。心灵的自由空间显然是对于人精神需求的满足,这应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生存境界。而能够体味其中奥妙之人必然徜徉在自我高峰体验中。

音乐是人们生存之余一种自我保健的美妙方式;一种流连忘返、沉迷陶醉的高峰体验;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它意味着独立自主、尽善尽美、自我完善的境界。只要我们能够走进这样一种人生境界,我们的生命就会富足、健康、美好、充满诗意,从而占据精神生存的至高点,存在于一幅辉煌的生存景观之中。由此可见,音乐艺术的创造与接受,恰恰是人们进入心灵自由空间的重要渠道,超现实、超功利、于天地和谐一致的“精神的自由解放”。而音乐作为最普遍的艺术形式可能正是因为它契合了人的这种心理需求。

古人云:“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因此,我们完全不必以“不识乐谱”、“不懂乐理”、“没有机会参加音乐会”理由而把自己排除在音乐之外,这些都不妨碍我们成为一个喜欢音乐的人,不妨碍我们从音乐那里获得精神的愉悦和解脱。音乐也并不是难以企及的“上界语言”,“观千剑而后识器,听百曲而后知音”。它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此及彼、逐步深入体验理解的感情流程。只要锲而不舍,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音乐的精神,享受音乐的境界,以超功利的、发自内心的、充满喜悦的感激心态对待生活,从而一步步走近音乐与身心同健的至美境界。

结语

音乐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普适实用的治疗方法,其对身心健康及道德教化的作用有目共睹。本研究从文献整理入手,总结了音乐治疗的研究历史及现状;运用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方法,着重从生活质量和人格两方面研究了音乐爱好的长期效用;并从心理学角度对其机制进行探讨,结论如下:

1.通过对音乐治疗历史和现状的梳理,我们认为中医学已经积累了大量的音乐治疗的临床经验,并形成了许多卓有创见的理论思想,如阴阳平衡和谐的法则,五声配五行、五脏的规律,“反情”、“比类”的方法,听曲消愁静气养神的目标,“贵和尚中”的养心养生思想等。如果能够继续结合现代科技、多学科研究方法与成果,则有望构建出富有特色的现代中医音乐治疗学。

2.证实了音乐爱好并坚持音乐活动对提高中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尤其是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及总的健康状况评价等方面有显著作用。并初步认为长期接触音乐有可能达到提升自我意识的效果。中老年人通过合唱、歌舞的形式参与音乐活动,可达到强身健体、寄曲抒怀之用;但公众集体音乐活动仍多处于自发组织状态,如能在活动场地、设备上加以扶持,可有效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3.在人格方面的研究发现,爱好并长期接触音乐的年轻人更偏于外向,乐群性、兴奋性、敢为性、恃强性、稳定性及心理健康程度良好等。会乐器者除以上特质外,还表现出适应性较强,聪慧性较高而幻想性及忧虑性较低的特点。不同音乐类型对人格因素也有一定影响,古典音乐爱好者在有恒性、创造性、成长能力方面都优于爱好流行音乐的人,而在乐群性及试验性方面则有所不足。偏好不同音乐节奏者在人格因素上未见有明显差异。

4.青年人多将音乐用以休闲娱乐,但也懂得通过音乐陶冶性情、调节情绪。大学生普遍认识到音乐对不良情绪的纾解有所帮助。在心情不好时,除找人聊天外,听音乐是他们常用的排遣方式。实际应用时选择较为熟悉并与当时心境相同的曲目聆听效果较好,因此,一些经久不衰、耳熟能详的古典或流行音乐曲目,参考其风格内涵或歌词意义,择其音乐情境与心境相同者就可作为学校心理辅导的参考曲目。而且学生们选择与心境相同的曲目以纾解情绪正切合了中国传统音乐治疗思想中的“比类”原理。从文献探究中,我们发现针对“比类”这种音乐治疗的同向疏导法研究还不多,这种理论研究与现实应用情况的差距应该引起重视。

5.从心理学理论入手探讨音乐治疗作用的机制,我们认为,音乐渗透着人格的多个层面,它不仅可以分别作用于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还是记录个体情结的时钟;并且发现音乐应该是除神话、诗歌外又一条通向集体无意识的通道。同时,音乐欣赏过程本身就是对自我意识潜移默化的改变,只要用心参与其中就可能使心灵得到自我重建,更有可能在不经意间使个体获得高峰体验。

本课题围绕音乐对健康人群生活质量和人格塑造的影响进行了回顾性研究,以音乐疗法的长期效用作为切入点和研究重点,对音乐治疗发展的薄弱环节做出了有益尝试;同时结合中医思想、心理学各流派及音乐心理学理论,对其作用机理和影响机制进行了解释探讨,这也是对音乐疗法理论发展的有效补充。

但由于本研究涉及音乐、心理、医学多学科领域,而本人知识储备又非常有限,故在研究设计及深度上仍有许多局限和不足。希望今后能有机会针对音乐的长期效用继续进行更大样本量的深入研究,并结合临床实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心理辅导和心理素质教育的音乐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