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习力是练出来的
10664300000051

第51章 院士今年十七岁

庞家有女

1987年5月的一天,在浙江湖州一个山青水秀的小村子里,庞淑婕出生了。

小姑娘长得眉清目秀,一双大眼睛乌溜溜的像一泓清泉。也许是受了遗传的影响,小淑婕从小对书报十分喜欢,这使父母非常高兴。因此,经常出门的父亲一有机会就给女儿带回各种各样的故事书、科普书,让孩子从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小淑婕上小学一年级时,已读完了《中国少年奇才》、《中外科学家的故事》等书。有一次,她在翻阅《格林童话》时,被里面曲折的故事情节和精彩的语言描写深深地吸引了。看着看着,一种冲动在她脑海中翻腾,她拿起笔想写点什么,可是笔尖到纸上刚开了一个头,就写不下去了,一连几次都是这样。她苦恼地跑去问母亲。

母亲听了女儿的话,想了想,反问她:“你对要写的这件事情熟悉吗?”

小淑婕摇摇头。

“不熟悉,那怎么写得出来呢?”

第二天,母亲特地给女儿买了一本《怎样写作文》的辅导书,指着书中的写作技巧对女儿讲解:“要写好文章,必须对每一件事物进行仔细观察,观察得越仔细,写出来的文章就越形象生动。”母亲的话像一阵清风,把小淑婕心中的迷雾一点点吹散了。

从此,小淑婕对自然界的一切都要用比常人多一分的细心去观察、去感受。

自由放飞

在淑婕上小学时,父亲曾从杭州买回上百元的书法练习用品,每天让女儿抽空挥毫临摹。可是每次看到女儿一握毛笔就面露不悦,他就知道,这是女儿在对他作无声的抗议。后来,他果断地把这项“作业”给停了,女儿又像小鸟一样高兴地捧着她喜欢的书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这件事后,父亲幡然醒悟,女儿毕竟不是自己,自己的观点思维不能代表女儿。从此,夫妻俩再没有刻意要求女儿朝哪个专业方向发展,也没对女儿的兴趣爱好强加干涉指责,他们顺其自然,任其发展。

淑婕爱好写作,父母就给她买来各种作文参考书和故事书,还借来优秀的古典文学丛书让她阅读。

淑婕想学电脑,父亲便在家里添置了一台电脑。女儿作业完成了,他和女儿一起在键盘上敲打,看着女儿对电脑里的东西充满好奇,他心里暗暗高兴:好奇正是走向深入的开始。

淑婕想学英语,可乡村小学没开此课,父母也不懂英语,但他们还是给女儿买了学英语用的随身听、英语录音磁带,给她借来了英语课本。为了鼓励女儿,给她信心,在女儿学英语的日子里,母亲一有空就陪在女儿身旁,念课本上的中文单词,让女儿翻译成英语,再让女儿对着录音磁带核对。如今小淑婕已把初中第一册的英语教材全学完了。

对于女儿的这些爱好,父亲也没有特别的要求,只是希望她要学就要坚持到底。

好在小淑婕非常自觉,要求也好,不要求也罢,只要认准的事都会有始有终地去完成,绝不受外因影响而动摇。

小荷初露

淑婕所在的雷甸中心小学是所科学氛围非常浓的乡村小学,他们很早就创办了少年科技业余学校。在这所科技业余学校里,学生们除了将学到的文化知识充分运用到科技实践中之外,更多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及动手能力,并使学生从中获得成功和喜悦。至今学校已有4人在国家级的青少年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三小”竞赛中获奖。这4人里面,小淑婕就是其中的一位。

1997年5月的一天,天空灰蒙蒙的,空气十分憋闷,让人难受。下午课间休息时,校园里已是一片雾气,浓浓的雾气中,还夹着一股刺鼻呛人的酸味,同学们有的捂着鼻子,有的抹着眼泪,有的咳嗽起来,突如其来的怪雾使学校被迫提前放学。

过了几天,校园里青青的绿草干黄了,翠翠的树叶枯萎了,鲜艳的花朵变色了……向来爱细心思考的淑婕看到这不可思议的一幕后,好奇心又起,这到底是什么原因?10岁的她按捺不住了,跑到科技辅导老师费根华那里想问个究竟。

“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费老师笑眯眯地反问小淑婕。

“我不知道。”

“不知道除了找老师还可以找书本呀!”费老师的循循善诱提醒了小淑婕。

于是她一头扎进校图书室,在一大摞少年百科全书中,终于发现一个可以佐证的答案:“酸雨”能使花草变色枯萎。

高兴之余,爱动脑筋的小淑婕很快冷静了下来,我们校园里的这一花草变色现象是不是酸雨的缘故呢?

于是,在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淑婕带着班里的环保科研兴趣小组开始了实践与探索。

休息日,她们走访校园周围的工厂,寻找污染源,课余对搜集来的材料归类整理分析。最后发现,一些工厂周围的花草枯萎变色的原因就是厂里排出来的化学气体所致。为了使自己的观察经得起实践的反复检验,淑婕和同学们又采来了凤仙花、月季花、柳叶等,滴入酸溶液观察,结果,酸度越浓,花朵变色越厉害。她们终于肯定,校园里的花草变色枯萎是酸雨所致。

问题终于有答案了,小淑婕和她的伙伴们喜形于色。事后,她在记录本上写道:通过对“酸雨”的研究,使我知道了它的危害,它能使大片森林死亡,植物枯萎。加强对“酸雨”的监测对我们人类生存太重要了。后来,小淑婕据此写成的《用花草对酸雨进行监测》的小论文获得了浙江省青少年科技论文一等奖。

次年,淑婕作为“浙江省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论讨会”获奖作者中最小的一位,参加了论文答辩赛。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场面的小淑婕,在老师的鼓励下从容地坐在了8名专家教授组成的考官面前。

“当时我以为提的问题会很难。”小淑婕回忆杭州答辩赛时笑着说,“可是,当‘你是怎么想到用花草来观察酸雨’的问题一提出,我的心里就一点也不紧张了。”事实也证明,那天,庞淑婕的6个答辩问题仅用10分钟就顺利完成,现场的专家教授、新闻记者对她的临场表现评价颇高,她当之无愧地夺得了金牌。

留梦北大

2000年10月13日,中国少年科学院第二批百名小院士授证暨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湖北厅举行。

这一天,淑婕起得特别早,她步履轻松地来到老师费根华的房间。费老师也已起床了。想到再过三个小时就要走进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接受中央领导的接见和颁奖,师生两人别提有多开心了。作为小淑婕的数学兼科技辅导老师,费根华付出了很多很多。

上午9时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及在京的部分老院士、专家、教授和小院士们欢聚一堂。当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将一本中国少年科学院院士的证书授予淑婕时,小淑婕的眼里溢满了喜悦的泪花。

那是她13年来最幸福、最激动的时刻,她永远都无法忘怀。

更难忘的是参观北京大学留给她的震撼。站在北大这个著名学府门前,小淑婕思绪万千,她的心中涌动着一个强烈的愿望:北大,今天我把梦留给你,4年后,等我把梦境变成真时,再来与你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