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妈妈教出好孩子
10657300000003

第3章 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

孩子的心灵犹如五彩缤纷、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在他们的眼眸中,仿佛每朵花蕊里都生活着一位美丽的拇指姑娘;每一场宴会中,都会有王子与灰姑娘的邂逅。在他们的耳畔,仿佛每一声鸣笛,都是奏响的集结号;每一缕清音,都充满了神秘的魔幻。甚至,门之后、床之底,似乎都隐藏着一个未知的世界,这就是孩子的心灵世界。要想做孩子的朋友,就首先收起自己的评判标准,重新释放出那早已尘封的童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相约、心相连、心相牵。

教育孩子从心"开始女儿5岁时,妈妈带她去农村的外婆家做客,并在外婆家住了些日子。第二天吃早餐时,女儿弄撒了一点南瓜粥。按照家里的规矩,撒了食物是要受罚的,只能吃馒头和咸菜。女儿很爱南瓜粥,加上外婆非常喜欢这个乖巧的外孙女,所以给她的南瓜粥是经过特意调制的,此外还有上好的点心。女儿的脸红了一下,迟疑了一会儿,但还是没有吃南瓜粥。

妈妈假装没看见,外婆看到这种情况,沉不住气了,再三要她吃南瓜粥,可女儿还是不肯吃。外婆不明白她为什么不吃,就连哄带骗地说:“好孩子,外婆煮的南瓜粥可香甜了,来尝一口。”外婆说着就把南瓜粥端到她面前,可是女儿仍旧不肯吃。

过了好一会儿,女儿才解释说:“妈妈说,我弄撒了食物,就不能再吃饭了。”外婆坚持说:“没关系,放心吃吧,有外婆给你做主,你妈妈她不敢打你的。”妈妈只顾低着头吃自己的早餐,装做什么都没看见。女儿见妈妈没有发话,就不肯吃饭。于是外婆就向妈妈发起了进攻。

这时,妈妈让女儿出去一下,然后向外婆说明了原因。外婆听罢,大吃一惊,说道:“她才是一个5岁的孩子,你怎么能因为孩子犯了一点儿小过错,就不让她吃喜欢吃的东西,你的教育也太苛刻了吧。”妈妈解释说:“才不是呢,她并不是因为怕我才不吃的,而是因为从心里认识到这是约束自己的纪律,所以才不吃的。”可是外婆还是不相信,妈妈只好说:“既然这样,那么我先离开餐厅,你们把她叫来,再劝她试试,我肯定她是不会吃饭的。”说完,妈妈就离开了。

外婆把女儿叫进去,热情地劝她喝南瓜粥、吃点心,但毫无作用。接着外婆又给她做了一碗蛋羹,拿出新点心对她说:“乖孩子,快吃吧,你妈妈不会知道的。”但女儿还是不吃,并一再说:“就算妈妈看不见,但我自己还是能看见,我不能对妈妈撒谎。”于是外婆又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过一会儿我们就要去散步,你不吃东西,路上要挨饿的。”女儿回答说:“没关系。”外婆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把妈妈叫进来,孩子流着泪如实地向妈妈报告了情况。妈妈听完后对她说:“好孩子,你对自己良心的惩罚已经够了。我们马上要出去散步,你把南瓜粥和点心吃了,不要辜负了大家的心意,过一会儿我们好出发。”女儿听妈妈这么说,才高兴地把早餐吃了。

读了这个故事,不由得让人陷入深思之中。一个年仅5岁的孩子,是什么力量促使着她如此严格地要求自己的呢?倘若不是妈妈劝她吃完早餐,想必她一定会饿着肚子跟大人们去散步。这个故事,不仅深刻地体现了妈妈的教子有方,同时也给所有人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妈妈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正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如果说母亲的教育方法是成功的,那么成功的奥秘就在于妈妈开启了女儿的心锁。

其实当大家看完这个故事以后,一定会和外婆的想法如出一辙。错误地认为,妈妈的教育是严格的,甚至是苛刻的。因为女儿毕竟才5岁。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不肯吃饭的关键在于女儿自己本身。

现实生活中,母亲也许都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孩子被另外一些亲人宠爱、呵护的时候,母亲的威信就会不由自主地打折。那么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原因很简单。现在的许多年轻妈妈,高兴时对孩子不管不问,不高兴时又格外严厉,完全没有照顾孩子的感受,仅凭一己之好恶。换句话说,也就是母亲没有关注孩子的心灵,没有把握住孩子的内心,所以才造成了没外人在场的时候,孩子对母亲会言听计从,而一旦有外入在场时,她便把母亲平时的教育当成耳边风,抛在脑后了。

因此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真诚地希望,母亲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一定要抓住问题的关键,首先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只有真正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意图,才能制订出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案。同时在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始终如一,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切随着自己的性子来。

德国著名诗人席勒说:孩子不会对未曾得到的东西感到不满足。不允许做的事,一开始就不允许,孩子也就不会觉得有什么痛苦了。

很显然,故事中的母亲做到了这一点,否则孩子也不会宁愿不吃饭,也不能坏了“规矩”。其实这也正是“攻人先攻心”的力量所在。

敞开心扉,拥抱幸福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母亲一直扮演着高高在上的权威角色,她们喜欢对孩子发号施令。孩子稍有怠慢,她们就是一顿严厉的惩罚。因此就造成了孩子们对母亲的敬而远之。

根据美国家庭教育专家的研究表明,母亲对孩子敞开心扉,就能得到孩子的认同,从而可以促进亲子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但中国的母亲一般很少向孩子透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却希望孩子向自己袒露一切。这种不平等的关系往往成为亲子沟通的一道障碍。

事实上,母亲向孩子敞开心扉,正表现了对孩子的尊重和信赖。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母亲总以为向孩子敞开了心扉,就会让孩子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弱点,这样在孩子面子就丧失了颜面。因此她们总是咬紧牙关,在孩子面前“守口如瓶”。

曾经看过一部韩国电视剧,其中一位母亲出身高贵,从小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大小姐生活。她结婚后生了一个女孩儿,当女儿长大恋爱后,就希望给自己的男朋友做一顿可口的饭菜,于是女儿就向母亲请教。但是碍于面子问题,母亲又不好承认自己不会烧菜,所以就硬着头皮答应了。好在母亲是个会临时抱佛脚的人,她趁女儿上卫生间的时候,回到卧室迅速把做菜的秘诀抄在了手心里,然后依葫芦画瓢,俨然一副持家能手一样,教女儿做菜的诀窍。可是当女儿问她何为少许,何为适量的时候,她就支支吾吾说不出来了。最后在女儿不依不饶的“逼问”下,母亲终于露出了马脚。原来,母亲根本不会烧菜。这位颜面扫地的母亲,拨开女儿冲进卧室痛哭了起来。

其实母亲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完人,母亲也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倘若这位母亲事前就告诉女儿不会烧菜,那么又何须大费周折,而声名扫地呢?通过这件事情,母亲不仅暴露了自己不会做饭的缺点,同时也暴露了自己虚伪、不坦诚的人性弱点,而这远比不会做菜要严重得多。试问,这件事情之后,女儿又会怎么看待母亲呢?所以母亲在孩子面前,以一种轻松的方式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承认自己的错误,不仅让孩子觉得你更亲近,从而加深母子之间的感情,而且能把一种坦然、放松的处世态度传达给孩子。

当孩子问母亲“你为什么不高兴啊?是不是工作上有了麻烦”的时候,母亲就应该认真地考虑一下,是否应该和孩子谈一谈,以及怎么去谈的问题。如果敷衍搪塞、欺哄蒙骗地说:“没什么,很好。”或者“大人的事情,小孩子不要多问!”那就等于是将孩子对父母的关心推开。而孩子得到的信息就是,母亲不管我的事,我也不管母亲的事。长此以往,母亲就再也无法走进孩子的世界了。

王然最近下岗了,可是碍于面子,她没跟家里人提起这件事。可是也不能总待在家里,所以只好是到了上班的时间就走出家门,在外面东游西转一番后,估计时间差不多了就回家。

有一天她刚回家,儿子乐乐悄悄地跑进王然屋里,对她说:

“妈妈,我觉得你不开心,你是不是不上班了?”王然愕然,乐乐不过才5岁,怎么会这样问自己呢?她脑袋飞快转了一下,随口说了句:“没有的事,你不是见到妈妈每天早上按时出门,晚上又按时回家吃饭了吗?”乐乐满腹狐疑地走开了。几天后,王然发现乐乐不大跟自己说话了。她心里很纳闷。后来她从邻居嘴里得知,原来前几天乐乐所在的幼儿园组织孩子们到公园里游玩,不凑巧,那几天她在公园闲转,被乐乐看到了好几次。乐乐跟邻居说,妈妈欺骗他,他再也不理妈妈了。

知道了乐乐的“心事”后,王然很是苦恼。

王然的过失给儿子造成了不小的“伤害”。其实这件事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如果王然向儿子敞开自己的心扉,母子沟通畅通的话,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向孩子敞开心扉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的纽带。在社会生活中,无论子女还是父母都是独立的个体。所以只妄想让孩子对自己敞开心扉,而把自己的心扉紧闭的做法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不公平。所以作为母亲必须学会对孩子敞开,l二、扉,让孩子知道你在想什么,你在做什么?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才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那么母亲在敞开心扉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1.机会要合适向孩子敞开心扉是件很轻松自然的事情,千万不能太过于严肃和认真,否则只会给孩子增加心理负担,而且这样也会使整个谈话过程变成母亲一人唱独角戏。有经验的母亲通常会在和孩子逛街的路上,或者接送孩子上学的途中,抑或是周末一起郊游时,选择这样的时间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既向孩子敞开了心扉又有利于孩子接受,切忌不要在孩子滔滔不绝、喋喋不休的时候说自己的心事,因为这个时候孩子是心不在焉的。

2.方式要适当敞开心扉是需要技巧和方法的,当谈话的内容太尖锐时,不妨采用迂回战术,这样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一位妈妈询问心理医生,奶奶过世之后,孩子很伤心,她总想安慰儿子,很想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然而每每提起此事,孩子总是闭口不提,对谁也不谈论此事。在心理医生的建议下,妈妈不再问孩子的感受,而是有时提起自己对奶奶的思念,和孩子一起回忆和奶奶在一起时一家人的快乐时光。儿子反倒一下子开口了,分担妈妈的痛苦,自己也不再那么郁闷了。

3.掌握自己的情绪向孩子敞开心扉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令你不高兴或失望的事情,此时的母亲必须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例如,尽管你告诉孩子当年你如何地发奋读书,但孩子却并不对你的努力表示赞赏,你就可能很失望,但无论如何,你也不能让这种情绪表现出来。孩子都不喜欢让母亲失望,如果你过分表现出失望,就会给孩子心灵造成不良的影响。

一位哲人曾说过:快乐让别人来分享,就多一分快乐,把忧伤告诉给愿意为你分担的人,就减少一分忧伤。母亲和孩子之间是世界上最亲密的关系,也是应该一起分享喜怒哀乐的,如果母亲向孩子敞开自己的心扉,跟孩子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那么孩子就会感觉到你对他的信任和尊重,孩子就会更加尊敬你,并且也会向你敞开他的心灵。所以为了孩子的茁壮成长,作为母亲就应该像大海一样,敞开自己的心扉,和孩子一起去分享吧!

你是孩子眼中的刺玫瑰吗有一个孩子放了学,仍然不肯离开教室。老师就走上前去问道:“你怎么不回家呀?”孩子哭丧着脸说:“我不想回家,我怕妈妈用她的刺扎我。”老师不解地问道:“你妈妈怎么用刺扎你呢?”原来,孩子考试不及格,妈妈就口无遮拦地骂道:

“给我滚!就当我没有你这样的儿子!”“我天天起早贪黑地伺候你,就伺候出这样的成绩吗?”“妈妈不要你这种没出息的孩子,现在马上给我滚出去!”“你简直一无是处!”“你很讨厌!”“养你这样的一个孩子,我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我怎么会生出你这样的孩子,真是丢人!”这些也许只是母亲气愤之下,随口而说的话,但是母亲没有考虑到,这些话会对孩子造成多么大的伤害。在孩子的眼中,母亲本该像一朵盛开的玫瑰花,可是母亲却偏偏用那些尖尖的刺,扎伤了孩子幼小的心灵。

每个人都有受尊重的权利,孩子也是一样。很多母亲往往不注意与孩子交谈的语气,在动怒的时候口无遮拦,结果造成了对孩子的伤害。因为她们觉得对于自己的孩子完全有资格打骂,所以多难听的话都能说出来。有时觉得说得越难听,越能提醒孩子注意。其实她们忘记了,有些话是绝对不能说出口的。

小林气鼓鼓地回到家里,因为班主任突然有事要做,班上原定的参观博物馆就没有去成。妈妈见他不高兴,随口说了句:“生气也没用,要玩还有下回呢。又不是我让老师有事的,别一回来就脸不是脸,腚不是腚的,你这是耍给谁看呢?”本来小林还没有发作的意思,可是母亲这么一说,可不得了。他先是呜呜地哭了一阵,然后就冲到自己的房间,趴在床上大哭了起来,而且连晚饭也没有出来吃。

遇到这种情况,母亲应该先沉默冷静,让孩子单独地待一会儿,然后瞅准时机,耐心开导一下也就行了。可惜的是,小林的母亲竟然在孩子没发作之前,却“先下手为强”了。结果不仅点燃了孩子发作的导火索,还深深地伤害了孩子的心灵。当然孩子是母亲的心头肉,天下没有哪个母亲希望让孩子伤心,也没有哪一位父母会对自己说“我就是想让他今天不好过。”其实说到底,还是母亲没有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罢了。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由于害怕恐惧,所以不管妈妈说什么,他们都只有乖乖地顺从。但是在这样的心理压力下,孩子很难健康成长。

还有的孩子就像一贴狗皮膏药,时常黏着母亲。这个时候母亲不耐烦了,就会一把推开孩子说:“你知不知道,你很讨厌!”虽然这只是母亲情急之下的一句话,然而对孩子来说,这就是玫瑰花上的一根根硬刺,狠狠地扎在了心口上,拔下来就是一道道流血的伤口。在孩子心中留下永远的伤痕。

事实上,抚养未成年人,是母亲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而母亲却把它当做是一种负担和累赘,当做一种向孩子炫耀和示威的借口。这种思想和行为是万万要不得的。所以母亲应该转变观念,把抚养教育孩子当做一件神圣而光荣的使命。在与孩子谈话过程中,时刻注意着,千万别用话里话外的剌伤害到了孩子。

因为如果母亲不注意,什么话都拿过来就说,也不管效果如何,这样只会给孩子造成逆反心理。

有这样两位妈妈,当她们发现孩子的作业做得很不认真时,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效果却大相径庭。

一位妈妈发现孩子的作业写得特别潦草时非常生气,一气之下,把孩子的作业本撕掉,狠狠地说道:“说了你几次了,你怎么就不长个记性,作业还写得这么乱,你给我重写!”孩子拿着撕碎的作业本,望着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被妈妈这样蛮横地撕掉,很是生气,嘀咕道:“我就不给你好好写,爱撕你就撕。看你能撕多少。”于是孩子就敷衍了事地重新写过。可是字迹越写越潦草,竟然写得还不如上次呢。妈妈见了大怒:“我的话你怎么就是不听。”妈妈刚想给撕掉,可一看表已经11点多了,重写已经是不可能了,只好就这样了事。

而另一位妈妈发现孩子作业写得很糟糕时,虽然也很生气,但她却采用了柔和的语气说道:“孩子,你今天的作业怎么写得这样潦草,这样写老师会认不出来的,你最好重写。我知道让你写,你是不大情愿的。可为什么我还要坚持让你重写呢?因为妈妈相信你能写好,写第二遍肯定会比第一遍写得快,而且会好得多。妈妈绝对相信你!”孩子听完妈妈的话,再看看自己写的字,就对妈妈说:“妈妈,我再重写一遍。这次我一定认真写。”写完后,他让妈妈看自己写的作业,妈妈认真看过后,高兴地说:

“我儿子的作业写得真工整,一定会得到老师的表扬。”后来这个孩子的作业一直写得很好,每天妈妈都会表扬他,他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看完以上的故事,我们不难发现,母亲对孩子越是训斥、打击、强制、孩子就越是丧失兴趣和信心。而只有用温和的劝导,才能让孩子看到希望,并全力以赴地把它做好。

其实,母亲要想做孩子眼中没有刺的玫瑰,非常简单,只要坚持以孩子为中心,平等对待孩子,耐心协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循循善诱,那么就一定会重新博得孩子的喜欢和爱戴。

倾听比说更重要多数人都习惯说话,不擅长听话,尤其是母亲面对孩子,更是滔滔不绝,一席话犹如黄河泛滥,气势汹汹,令孩子毫无招架之力。其实如果母亲不听孩子说,怎么知道他在想什么?不听孩子说,又怎么能了解他、管教他?所以父母想要有个听话的孩子,必须先归还孩子的话语权。

有一个5岁的孩子,刚从外婆家回到母亲身边。有一天,母亲炒了一盘木耳肉片端到桌子上,接着进厨房继续炒别的菜,等母亲再次来到桌旁时,孩子已把木耳肉片吃得精光。

妈妈见此,并没有责骂他,只是对他说:“家人都还没有吃,你怎么可以一个人把菜都吃光了呢?”孩子却一声不吭,躲在一旁悄悄掉眼泪。

母亲很纳闷地说:“你这孩子怎么这样,我又没训斥你,你哭什么呀?”这时在里屋看电视的外婆听到哭声,就走了出来说:“你知道什么啊,孩子这么做还不是为了让你开心吗?”母亲听到这话更是大惑不解了,心想:孩子贪嘴,把一盘子菜全吃了,怎么还是为了我开心呢?

外婆接着说道:“你知道吗?孩子跟我在一起的时候,他吃得越多,我越高兴。而且他吃得越多,我还表扬鼓励他呢!他之所以吃光了一盘子菜,还不就是为了让你表扬他呀!”母亲闻此,不由得产生了愧疚。是的,她对孩子知道得太少了,她一点也不了解孩子的想法。从这个故事中鲜明地折射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母亲和孩子缺乏沟通。第二个:母亲没有听孩子说话。假如孩子回到母亲身边之后,母亲能充分地和孩子打成一片,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并且甘愿做一名忠实的听众,那么就不会出现以上的误解了。

我们知道,现代父母最大的特点就是“忙”。不仅爸爸忙,妈妈也忙。即使精明干练的妈妈,在家里和孩子沟通时,往往也仅限于:学习紧张吗?功课做完了吗?零花钱够吗?等等。至于那些不干练的母亲,就只会放“鞭炮”似的跟孩子一通“狂轰滥炸”了。其实这些从严格意义上说,都算不得有效沟通。因为你没有让孩子说话。

英国一位教育学家说:“与孩子沟通,要注意让孩子说出来自己的思想感情,要学会聆听和促使孩子说话。”因为只有在孩子的话语中,母亲才能够知道孩子在学校和老师、同学的相处情形,哪个同学有欺负人的习惯;孩子最讨厌哪门功课等重要问题。而且细心的母亲可以发现孩子微妙的变化,并因此而洞悉孩子的内心世界。

张志梅曾经是一位苦恼的妈妈。她有一个刚上初中一年级的女儿,有一段时间女儿跟她讲话时态度很不好。

有一天,女儿放学回家,妈妈问她:“你到哪儿去?怎么晚回家一个多钟头?”女儿说:“我和同学一起到李可染家玩。”妈妈很生气地说:“你知不知道我很担心?以后放学后就回家做功课,不要到处去野!”女儿听了脸色很难看,然后不理妈妈就回房间去了。

开始张志梅认为自己说话时的语气不好,所以也没当回事,可是渐渐地她发现女儿愈来愈不听话,她担心女儿有许多事瞒着自己,担心女儿将来会发生什么问题。于是就去咨询家庭教育专家,专家听了她的情况后,就开了一个“药方”:多倾听孩子的诉说并教给了她许多倾听孩子心声的技巧。

从此张志梅不再对女儿的言行做价值判断。即使当孩子不同意自己的看法时,也要承认女儿可以有自己想法的权利,并积极做女儿的倾听者。

一天女儿放学回来说:“妈!我好难过,今天考试考坏了。”张志梅听了,不再是责怪,而是停下手边的工作,坐下来对女儿说:“可以跟妈妈说说吗?”女儿看了看妈妈,把自己考试考坏的情况给母亲讲了。妈妈听后和女儿一起分析了失败的原因,并和女儿一起制订了相应的补救措施。当一切措施都制订完以后,已经是深夜了。女儿感激地投入妈妈的怀抱说:“妈妈你真好!”那一刻,妈妈的嘴角也浮现出了幸福的笑容。

通过这个故事,说明学会倾听是有效沟通的基础,同时也是了解孩子、帮助孩子成长的不二法宝。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很多孩子似乎并不愿意或认为没有必要用语言说出他们的思想感情,他们又很想让父母明白他们的意图,这时,他们就改用另一种表达方式对母亲进行暗示。如果母亲的反应够灵敏,那么就需要提高警惕了。因为孩子的异常行为之中,往往蕴藏着他们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一个称职的妈妈,需要从每一个细枝末节处聆听孩子的心灵世界。

有的妈妈,也许会提出这样的疑问,聆听是不是只要摆个耳朵听就可以了。如果你抱有这样的想法,那么就大错特错了。,1.听孩子说话要专心致志一个好的聆听者,必须集中注意力。因此,母亲和孩子交流时应选择一天里不忙的时间和安静的地点,这样才能够做到专心听孩子说话。在这个时间不要做饭、烫衣服和做别的一些家务活,关掉电视和手机及其他分心的事,用眼睛注视着孩子,表示是真心在与他接触。每天都要为孩子提供与他们单独接触的机会,哪怕只用几分钟,可以对孩子说“我们一起散会儿步”,或者说“让我们到小房间去单独在一起谈谈”。

2.听孩子说话不是受煎熬,而是一种乐趣如果你对孩子的谈话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那么你和孩子之间不但打开了通路,而且会使他们感到自己是重要的。母亲对孩子表示关心、照顾,让他们谈论有关自己的事,孩子便会感到与母亲在一起很亲密。倘若当孩子的话还没说出一半,母亲就表现得如坐针毡、不胜其烦,那么孩子就会感到很受伤。中国很多母亲经常抱怨说:“怎么就没有一个人听我说话呢?”其字里行间都流露着不满的情绪和愤慨。如果你也有过这种痛苦的无奈,就请不要把伤害再发生在孩子身上。

3.对孩子的谈话,要及时地做出反应听孩子说话,并不是要像木头人一样,从头到尾一言不发,而是应该在合适的机会,插一句话,或做个动作,以此表示你在认真听。

4.与孩子的谈话产生共鸣一个善于聆听的母亲,在听到孩子的讲述后,通常会摆脱自己对问题的思想和感情,设身处地想孩子在经历着什么。并回想自己以前的经历,努力地找到与孩子发生共鸣的契合点,这样就能做孩子的“知心”妈妈了。

5.做孩子情感的投资顾问一个好的聆听者,就是要做倾诉者的“感情投资顾问”。如果母亲认为孩子的感情或想法是正确的、合理的,那么就要积极地予以鼓励和支持,这样不但可以增进母子关系,更加有助于提高孩子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准确做出判断的能力。倘若孩子被不良的或消极的情绪所感染时,妈妈就需要如抽丝剥茧一般,帮助孩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提出意见指点孩子走出阴霾迈向阳光。因此,妈妈应时刻关注孩子的情感世界并有效地进行感情投资计划。

综上所述,一位优秀的母亲,就一定要学会倾听孩子发自内心的声音。倾听可以让妈妈变得明智;倾听可以增进母子之间的感情;倾听可以创造和谐健康的新生活!

你听懂孩子的语言了吗中国有句老话,锣鼓听声,说话听音。言下之意是说,听一个人说话的时候,要能听出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很多母亲反映说,她们已经很认真地和孩子沟通了,可是依然没有真正了解孩子的心理,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是母亲只听到了孩子的话,却没有明白话里的意思。

有一个女孩跟母亲说:“我是你的孩子,所以你要理解我所说的话。请不要笑,这不是让你笑的,而是让你听懂的,否则我不原谅你。”小女孩的话语,其实就是给母亲敲响的“警钟”,意思是告诉母亲,要想明白孩子的真实意图,就必须要善于听取孩子的言外之意。可是事实并非如此,许多母亲总是想当然地以为,孩子是我生的,孩子是我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他心里想什么,我还能不知道吗?其实,母亲有时候真的不知道孩子的想法。

我们在上一节中,讲述了母亲如何做一名忠实的听众。然而,仅仅做忠实的倾听者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母亲不仅要善听、乐听,还要能倾听孩子的言外之意,才能真正学会从孩子的倾诉中真切地感受和把握孩子的喜怒哀乐,真正了解孩子在想些什么、要求什么、希望什么,才能真正领会孩子的思想意图,分享孩子的快乐,真诚地为孩子的进步而高兴,为孩子的成功而喝彩,才能有效地用母亲的体贴去化解孩子的烦恼,营造出充满爱意的温馨家庭环境,也才能赢得与孩子的真诚友谊。

因此,作为母亲千万不能忽视倾听孩子的言外之意。唯有在倾听过程中,读懂孩子的语言,母亲在做孩子的思想工作时才能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才能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帮助孩子发展健全的性格以及发展孩子的人生理想和规划。

在一个闷热的午后,丁晓茹汗流浃背地骑着自行车在如潮的人海中艰难地行进。儿子坐在丁晓茹的车后座上,向她讲着在班里与同学闹别扭的事,劳累疲惫、心里烦躁的她毫无反应地听着。

渐渐地,儿子的声音微弱了下来。突然,他小声说:“妈妈,我差点儿忘了,老师让买一盒蜡笔。”丁晓茹不耐烦地说:“刚才路过文具店为什么不说?偏偏等我们走远了你才说。”谁料想,当她极不情愿地带着孩子返回文具店时,儿子竟然气鼓鼓地自己跳下车,恨恨地说:“不买了,回家!”说完,头也不回地径直往家走。

一进家门,丁晓茹就冲到儿子面前质问他为什么这么不听话。儿子眼泪汪汪地望着她说:“妈妈,你知道吗,我们小孩儿也很可怜!”丁晓茹一下子愣住了,像遭到重重的一击。儿子的小脸通红,哽咽着:“妈妈,你们父母心烦的时候,可以对我们小孩儿发火;我们小孩儿心烦的时候,找谁发火呢?你知不知道,我们有时也很难受……”孩子的话使丁晓茹的内心长时间无法平静下来。

丁晓茹默默地回想着,自己也是小孩子的时候,不也曾因为母亲拒绝了自己的正当要求,而气愤不平吗?不也曾因为一次误解而遭斥责,在幼小的心中留下难以抚平的伤痕吗?她知道这种伤痕会一直伴随着她成长,有时候,甚至是一生的时光也无法磨灭的。可是,万万没有让她想到的是,而今自己也做了母亲,却因为工作、生活的压力和烦恼而把不良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全然不顾孩子的心理变化和承受能力了。

“我们小孩儿也很可怜”,这句话使丁晓茹如梦方醒,她知道,自己粗暴的态度已经伤害了孩子幼小的心灵。从这以后,丁晓茹就开始有意识地去倾听孩子的心灵声音,并从孩子的话语中,听出孩子的喜怒哀乐。由此,孩子与她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了,她也成为了儿子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好伙伴。

现实生活中,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每个做母亲的最大愿望。为了实现这一理想,她们往往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只看重每次考试的分数,而忽视了与孩子的亲情沟通、忽视了解读孩子的语言,从而在母子之间形成隔膜。

一位加拿大的教育学家说:“解读孩子的语言密码,可以增进沟通,促进理解。”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因此,一切为了孩子,母亲们从现在开始,就学会倾听。倾听他们的话语、倾听他们的心声、倾听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梦想吧!’

不要忽略了孩子的朋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孟子说过:“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虽然这只是孟子宣扬的儒家仁爱思想,但是其中却蕴涵科学的教子哲学。

生活中,很多母亲经常抱怨,不能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孩子在家中经常表现得很孤独。那么,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母亲就该好好地自我反省了。

有这样一个故事:

豆豆的好朋友乐乐,经常到豆豆家玩。可是,每次乐乐走后,家里都会变得一片狼藉,玩具扔得到处都是。一次,妈妈对豆豆说:千万不要向乐乐学,以后,你也别把他带回家里玩了。

你看家里被他弄得多乱,这种孩子没有入会喜欢的。听了妈妈的话,豆豆非常不高兴。噘着小嘴对妈妈说:“乐乐是我最好最好的朋友!”说完就闷闷不乐地进了房间。

几天后,乐乐又来找豆豆玩。妈妈立即将乐乐挡在门外,不许乐乐进他们的家门。乐乐委屈地走了,从此再也不和豆豆一起玩了。

豆豆为了这件事情哭了好多次,还好长时间没有和妈妈说话。从此以后,每天放学回家,就趴在窗台上,默默地看着窗外的小朋友嬉戏的背影。

看完这个故事,我不知道读者会有什么样的感想。但是,我想说的是,每个人都是从小到大的成长,母亲也应该有过五光十色的童年。也许岁月的风尘会让一个人变得成熟和苍老,但是,唯一不能改变的就是昔日的伙伴和难以忘怀的好朋友。有诗云:白发多旧梦,少年多新词。其实,白发旧梦中蕴涵最多的,也是最深刻的就是朋友。

有一次聚会,隔壁房间里坐着一群中老年人,当酒过三巡之后,他们就满怀热情地回想着当年的趣事,比如和某某一起上山下乡了;和某某考试如何作弊了;甚至和某某同时喜欢上一个女孩子而明争暗斗了。总之,言谈话语中间都洋溢着无限的怀念。几十年的光景,弹指一挥间,可是,他们忘不掉的仍是少年时的伙伴。所以说,孩子需要朋友,失去了朋友的孩子是孤单的,也是对健康的发展所不利的。

思来想去,还是孟子的话有道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孩子的朋友当做自己的孩子,这样不仅尊重了孩子,也培养孩子团结友爱、协作互助的良好习惯和健康心灵。

小小有一个坏毛病,就是自己的东西总乱扔一气,结果到用的时候却怎么都找不到。后来,他认识邻居家一个叫月月的小女孩,两个人经常在一起玩儿。小小的妈妈发现月月非常爱干净,自己的东西也从来都是整理得井井有条。

于是妈妈问小小:“你和月月是好朋友吗?”“当然是啊!”小小回答。“好朋友就应该互相学习,你看月月多爱干净,总是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得整整齐齐,你能做到吗?如果你做不到,月月可能就不会和你做好朋友喽。”后来,小小果然改掉了乱扔东西的坏习惯,自己的东西也收拾得整齐多了。

小小的故事说明:尊重孩子的朋友,不仅可以赢得孩子的信赖,还能促进孩子之间的友谊和交往,促使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所以母亲应该鼓励孩子交朋友,当孩子有了朋友之后,应该通过赏识和尊重,促进孩子之间的交往。

如果孩子已经交上了朋友,母亲要及时给予肯定。比如对孩子说:“真高兴你有了自己的朋友,听说你的朋友很棒,你们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或者说:“听说你交的朋友很出色,我很想见见他,你看可以吗?”如果孩子还没有朋友,则应积极帮孩子寻找。比如鼓励孩子与附近的孩子一起玩,与同事或同学的孩子一起玩。并适时和孩子讨论他们交往的情况,帮助孩子分析并做出选择。

另外,要欢迎孩子的朋友到家里来。把孩子的朋友当成自己的朋友一样,采取热情欢迎的态度。当孩子来家里时,父母应该说:“我们家来朋友啦,欢迎欢迎!”或者“真高兴我的孩子有你这样的朋友,你能来太好了!”而且要鼓励孩子认真接待,让孩子的朋友感觉到你对他们的支持和赏识。

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交朋友是天经地义的行为。那么,在孩子交友的过程中,母亲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1.鼓励孩子交友中国有句古话: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孩子在父母身边,当然可以高枕无忧,但是孩子总有长大的一天,所以从小就要鼓励孩子多交友。正所谓,多一个朋友多一条道。同时,广交朋友也可以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2.尊重孩子的选择在孩子交往过程中,尽管需要母亲的指导,但母亲也要尊重他们的意愿,让他们有一定的自主权。在选择朋友方面,母亲和孩子的意见常常会不一致,只要对方不是品行太差,还是尽量先尊重孩子的意见,然后在他们交往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帮助。母亲还应尊重孩子的朋友,欢迎孩子的朋友到家里来做客。父母这样做,既可以表示自己对孩子的尊重,也可以进一步加深与孩子的密切关系。

3.对孩子的朋友要真诚母亲对待孩子的朋友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以诚相待。

不可厚此薄彼,更不可因为孩子的朋友在家里玩耍,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就对他们下逐客令。此外,因每个孩子的性格、情趣各不相同,所以在对待这些“小朋友”时,切不可一视同仁,而应该区别对待,避免在无意中对他们造成伤害。

当然,孩子在交往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秉性不良的孩子,从而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但是,母亲绝不能因噎废食,因此废止孩子正当的交友权利。母亲应该循循善诱,教导孩子哪些朋友是不该交的,哪些朋友是可以深交的。另外,如果你对孩子的朋友某个方面很不满意,就应该当着孩子的面严肃地说出来。当孩子冲着你转眼珠暗示别说时,你不必大喊大叫,而应坚持以清晰、严肃的态度告诉他,哪些行为是不被你所赞成的。只有这样,你才能和孩子达成共识,促进母子关系更上一层楼。

妈妈心中有杆失衡的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表明:成功父母与失败父母的区别是,前者将孩子对的东西挑出来,把他的优点挑出来;而不明智的父母,一眼就看到孩子的缺点。虽然很多母亲总是盼望着自己的孩子能有朝一日平步青云、飞黄腾达,但是她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却很少夸赞孩子的优点,相反的是,母亲总是鸡蛋里面挑骨头似的,对自家孩子横挑眉毛竖挑眼,仿佛孩子是一无是处的大傻瓜。倘若孩子一直生活在“大傻瓜”的环境下,那么即便是聪明的孩子也会变傻的。

正如美国成功教育学家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每个孩子都有许多优点,而父母恰恰相反,他们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认为管好孩子的缺点,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其实,这样做就像蹩脚的工匠,是不可能造出完美瓷器的。”所以,母亲应该多发现孩子的优点,而忘记孩子的缺点,只有这样才能走进孩子的世界,成为他们的好朋友,并且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小虎是个聪明且调皮的男孩,经常会出现许多“小问题”,制造诸多“麻烦”。

有一天,妈妈刚刚回家,就听到爸爸正在生气地指责小虎:

“没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就跑出去玩!说你多少次了,你怎么老是不改正呢?成天就知道扔个烂摊子。”说到气头上,爸爸又开始批评小虎的其他诸多错误,如粗心、脾气不好、贪吃等。

妈妈瞧瞧小虎,正满不在乎地嘟着嘴,满脸的不服气和不情愿。为了缓和僵局,妈妈若有所思地说道:“小虎身上是存在缺点,我想他自己知道那样做不对。每个人都是有缺点的,可每个人身上也是有优点的啊!”爸爸领会了妈妈的意思,定了定神又说:“是啊,有缺点不要紧,只要改正就好。其实小虎身上有许多优点,比如很爱劳动,喜欢主动帮助朋友。”妈妈接着说:“还有呢,做事情很认真,学本领很聪明呢。”小虎本来以为妈妈也会批评自己,谁知竟然夸奖自己。他被爸爸妈妈夸得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最后妈妈说:“小虎有这么多优点我们也很为你骄傲,如果能将自己的缺点克服、优点发扬,那么小虎就会是个了不起的人,大家会对你另眼相看的。”听了妈妈的一席话,小虎轻轻点点头,若有所思。从此之后,小虎的很多“毛病”果然都改掉了。

这个故事说明了,当母亲发现孩子优点,并给予认可和肯定的时候,他们就会充满自信,而且会比以前做得更好。长此以往,孩子的优点就会越来越突出。

所以,母亲应该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竭力放大他们的优点,并真心地赞扬使其克服缺点,建立自信,最终迈向成功。

当然人无完人,每个孩子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某些缺点。有些母亲在称赞孩子优点的同时,总是忍不住批评一下孩子的缺点。从道理上说,好的方面表扬,坏的方面批评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如果操作方式不当,同样会令孩子感到反感,似乎母亲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功过相抵”的无关痛痒之举。

芳芳上初中时,有一次母亲给她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母亲说:“在农村老家,人们挖苦那些自以为做出成就的人时,就会说‘给你到尿盆儿底上记一功’。”芳芳觉得这句话很有趣。于是,妈妈就决定照猫画虎,先找了一大张白纸,让芳芳在上面画一个大大的尿盆图案。然后,在上面写着“记功簿”三个字。最后妈妈在上面记录了她最近做的几件“好事”。

这张纸在墙上贴了一段时间之后,被妈妈的一位好友看到了。好友当时正为管理女儿的问题而困扰。妈妈就顺势给她讲了设“记功簿”的好处。她觉得这方法很新鲜、很有趣。于是,她就立刻回家效仿。大约过了一个月的时间,这位妈妈再次遇到了这位好友。好友跟她哭丧着脸说:“效果一点也不明显,孩子还是不听话。”于是,这位妈妈决定到她家看个究竟。果然好友按照要求,在墙壁上贴了一张“记功簿”。但是那张“记功簿”却被分成左右两栏。一栏写优点,一栏写缺点。

这位妈妈见此,不由得长叹道:“既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优点,为什么又要让孩子记住自己的缺点呢?”好友问道:“孩子有很多坏毛病想让她改,那怎么办,难道这样写下来给她提个醒不好吗?”这位妈妈笑了笑回答说:“当然可以提醒,但要换种说法。要把孩子所有的‘过’变成‘功’来说,即首先从意识中就要‘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

因为设立“记功簿”是为了达到催化作用,使孩子从偶尔的良好表现中获得自信和快乐,使这偶然行为最后成为孩子的一种稳定行为。同理,把孩子缺点也白纸黑字地写出来贴到墙上,不断地提示,也可以使这些行为稳定下来。本来想抛弃的坏东西,在这种刺激下很容易让孩子给自己定性,以为那些坏习惯是自己必然的行为。最后结果是,优点会巩固成为真正的优点;

缺点也会巩固下来,成为总也改不掉的缺点。

孩子的反思意识和控制能力都还没有形成,他们更容易受到暗示和兴趣的支配。当妈妈以为把孩子的缺点写出来,张贴在眼前.孩子就会经常自我提醒,理性地纠正自己的错误。这种想法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因为这样做会使所有来过家里的人都知道孩子的缺点,孩子就会犹如一个即将接受审判的罪犯一样,被赤裸裸地推上了法庭,严重地损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后来,在这位妈妈的建议下,好友删去了“记过”的部分。结果孩子每天都能从“记功簿”上发现自己的优点,久而久之,孩子真的变优秀了。

由此可见,当优点被无限放大之后,缺点就会随之越变越小,最终消失在优点的宽容之中。那么,是不是对孩子的优点越夸大越好呢?当然不是。母亲应该注意中肯、适度的原则。不能过分夸大,也不能无端缩小。在表扬优点的同时,对缺点要如蜻蜓点水,点到为止,只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有什么缺点和不足,以及如何改正即可,且不能把缺点放在和优点同等的地位。总而言之,母亲心中必须有杆失衡的秤,侧重于孩子的优点那边。

弯下腰跟孩子说话美国精神病学家威廉·哥德法勃曾经说过:“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把孩子当成与自己人格平等的人,给他们以无限的关爱。”而事实也证明了,母亲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来关心孩子,反而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只有母亲放下家长的威严,弯下腰来像对待平等人格的朋友那样去关爱孩子,才有可能让孩子感受到对等,从而促进母亲迈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然而,在教育孩子时,母亲早巳习惯挺直了身子说话,俨然一位威风凛凛的大元帅一样,对孩子发号施令,将自己的思维和主观愿望强加到孩子身上,而很少考虑到孩子内心的想法。

当自己的愿望与孩子的想法产生碰撞的时候,母亲就会对孩子大失所望,然后强制孩子按自己的意愿行事,根本不会考虑孩子的感受。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画面,当一个孩子要去亲吻大人时,总是踮起脚尖,把腰身挺直,然后把小嘴努上去。而此时,大人的动作又是什么呢?通常她们会把腰弯下去,这样孩子就可以轻松地吻到大人的脸颊了。其实,教育孩子与此同理。当孩子不能很好地跟母亲沟通交流的时候,其实,就是因为母亲站得太高了,孩子们够不到。所以在适当的时候,母亲应该弯下腰来,站在与孩子同一的高度,这样才是与孩子心连心。

一天,妈妈接到学校老师的电话,说儿子在学校和同学打架了,被扣在学校,要家长到学校领人。妈妈听完电话当即火冒三丈,决定一定要狠狠教训一顿这个调皮鬼。

在去学校的路上,妈妈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如果我打儿子一顿,难道就真的能收到预想的教育效果,保证儿子以后不再打架了吗?有了这样的念头,在学校见到儿子之后,妈妈没有发作,而是平静地将儿子带回了家。

回家之后,妈妈也是隐忍不发,而是耐心地帮儿子在伤口上贴上创可贴,随后下厨为儿子做了可口的饭菜。当儿子一口口吃着饭菜时,妈妈才开口诉说,讲述自己是如何担心儿子,自己是如何盼望儿子早点回家。听着听着,儿子的声音哽咽了,哭着扑进妈妈怀里,说自己错了,对不起妈妈,以后再也不打架了,再也不让妈妈担心了。听了儿子的承诺,妈妈会心地笑了。

故事中的妈妈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平凡是因为她是万千妈妈队伍中的一员,而说她伟大,就是因为她敢于放下妈妈的架子,跟孩子保持平等对话,仅此一点,就难能可贵。

我们每个人,在儿时都曾犯过错误,也都深知犯错之后的恶果。基本的受罚流程是这样的:母亲先揪着孩子的耳朵,大声地问道:“看你下次还敢不敢?”而且,每次问话,耳朵都要被向上拉。接着就是一顿劈头盖脸的痛骂。等到家之后,母亲就飞起一脚,把孩子踢到一边,厉声喝道:“给我跪直了”。大约一刻钟之后,真正的责罚才算开始了。妈妈气冲冲地冲了过来,甩手就是一巴掌。通常情况下,孩子在被打的前三秒钟是没有哭声的,等哭声响起的时候,妈妈就已经扒光了孩子的裤子,狠狠地用鞋底猛抽。如果遇到情况顺利的,打完屁股之后,此事也就算了结了。但是,如果赶到运气不佳,正巧碰到父亲也在,那么接下来的,可能就是一顿“大餐”,例如“爆栗子”、“炒肉片”、“揪凤耳”等等,一场“暴食”下来,孩子几乎就是躺在地上奄奄一息了。即便如此,母亲还是会凑上前来,问道:“看你下次还敢不听话,有本事再去和同学打架呀!”也别说,在经过严厉的教育之后,孩子还真不敢再去以身涉险了。可是古人云,好了伤疤忘了疼。要不了一段时间,孩子依然是我行我素。

兵法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乃最高境界。那么,如果把这句话运用到亲子教育中,就是不打不骂而征服孩子。可是,问题的关键是,不惩罚何以让孩子心服口服呢?那就要弯下身子,以情感人。就像故事中的妈妈那样放下了“妈妈”的架子,弯下腰来站在孩子的高度,去看待孩子的过失,使孩子能感受到母亲对他人格的尊重,感受到他与母亲在地位上的平等,从而走进了孩子的内心世界,起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有诗人说,弯下腰,距离大地的芬芳就更近了一步。那么,母亲弯下腰,就距离孩子更近了一步。对母亲来说,弯弯腰,只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可是就这微不足道的动作,却可以换回孩子的亲近,增强彼此间的交流,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母亲又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所谓的“弯下腰”就是放低姿态的意思。具体来说,母亲应能做到以下几点。

1.不可采用过激的语言和动作对孩子采用谩骂、殴打的方式,都是不正确的。因为打骂解决不了问题,而且还会让事情越来越糟糕,最后造成母子形同陌路。这样的事情应该坚决避免发生。

2.语言一定要亲切事实告诉我们,凡是关系融洽的家庭,家人之间交谈时,语言都充满着爱心和亲切感,态度和蔼。而那种单刀直入,不顾孩子感受的语言,往往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3.先让孩子开口说话在上述故事中,我们已经简单介绍了孩子被罚的全过程。其实,天下所有的母亲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一旦听说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就会迷失自己,偏信对方,从而不给孩子辩解的机会,或者就是先打再问,这样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综上所述,母亲弯下腰跟孩子沟通,既是对孩子的尊重,也是增强孩。=产独立意识的有效方式。所以妈妈们弯下腰来吧,弯下腰就能平视孩子,就能获得和孩子真正交流的机会,就能真正明白孩子心中所想以及他们行为的真正动机。

与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著名歌手宋祖英曾唱过一首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歌曲的大概内容是说,随着孩子的成长,在将来的某一天,也就成了现在的“爸爸”或“妈妈”。那么,如果时间可以倒流的话,在很多年以前,妈妈其实也是一名小丫头。虽然,时间让曾经的小、r头成为了神圣的“母亲”,但是在她们的心底依然保留着曾经的童真。因止:,在孩子犯了错误或者不听话的时候,母亲能否将掩盖心底的那份童真唤醒呢?能否以一个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呢?中国有句古话“退一步海阔天空”,也就是说,如果妈妈能退一步,以孩子的视角去审视问题,那么一切都是“海阔天空”。

教育学家说,在家庭教育中,母亲要经常和孩子换位思考,这样有助于增强彼此间的信任和了解。

有一位著名的企业家,他的太太十分贤惠,对子女更是无微不至。但是即便如此,孩子们仍然不满足,时常对妈妈挑三拣四。

一天晚上,妈妈做好了晚饭,就上楼喊女儿吃饭。但是,接连喊了三遍,女儿都没有下楼。于是,爸爸就要求先吃饭。在大家快要吃完的时候,女儿下来了。她看着桌子上的“残羹剩饭”,就十分不悦地说:“你们吃饭,怎么也不等我。”爸爸放下碗筷说:“不是我们不等你,是你放弃了和大家一起用餐的机会。妈妈喊了你三次,都没见你下来。”女儿撇撇嘴说:“这都怪妈妈做得不好。她可以进房间把我拉下来呀!”妈妈笑了笑说:“好吧,就算是妈妈做得不够好吧,想必你一定会比妈妈做得更好了。明天礼拜天,你就当一天妈妈,给我们做个示范吧。”女儿不屑地回答道:“做妈妈有什么难的,我一定比妈妈做得好。”第二天,天刚亮的时候,妈妈就敲响了女儿的房门喊道:“妈妈,我今天早上要吃豆浆和包子。”爸爸也凑上前说:“我要吃春卷,加双蛋的。”.

女儿懒洋洋地起了床,就去卫生间,刷牙洗漱。妈妈就立刻拦住了她说:“我以前都是先买早餐,后洗漱的,我们现在就要吃早餐。”于是,女儿气呼呼地冲了出去,大约过了30分钟,她才慢腾腾地赶了回来。她刚把早餐放在桌子上,就要伸手去拿包子。妈妈又拦住了她说:“我以前都是等大家吃完之后才用餐的。”结果,大家一股脑地把早餐全吃光了。

女儿很不高兴地努着嘴说:“你们都吃完了,我吃什么啊?”妈妈回答说:“你中午一块吃吧。”说完就回屋了。妈妈在上楼的时候,又吩咐说:“记得把餐具洗刷干净,我中午想吃饺子。”女儿收拾好餐具,时间已经11点了。于是,她又急匆匆地冲到菜市场,买来包饺子的材料。等家人吃到饺子的时候,已经是下午2点了。她好容易忙完了一切,正要回房休息时,妈妈又抱来一堆要清洗的衣服说:“妈妈,你把这些衣服洗了吧,我明天要穿。”此时,女儿呆呆地站在那里,两道热泪不由自主地滚落了下来,哽咽着说道:“妈妈,我错了,原谅我吧!”妈妈一把将她搂进怀里,女儿哭得更凶了。从此以后,女儿再也不指责妈妈的过错了。妈妈回到房间之后,在女儿的书包中发现了学习计划表。通过这件事,妈妈更加了解了女儿的学习压力。

倘若没有这次角色的对换,想必妈妈永远不会知道女儿的压力究竟有多大,而女儿始终也不会明白妈妈所承受的负担。

通过这次换位体验之后,母女的关系更加亲近了,而且女儿也总是利用富裕的时间,帮助妈妈整理家务,而妈妈再也没有对女儿的学习横加干涉了。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并不一定非要等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那一天,才能体会到个中道理,只要母亲和孩子调换一下角色.就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此外,母亲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也有助于增强与孩子之间的信任,同时,也有利于母亲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

韩玉平的女儿思婼放学回家后抱怨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向她大声斥责。韩玉平听后把腰一叉,用质问的口气说:“你干什么坏事了吧?”思婼瞪起眼,很生气地说:“我什么也没干。”“不会吧,老师不会无缘无故地斥责学生。”思婼重重地坐在椅子上,一副不开心的样子盯着妈妈。韩玉平继续责问:“那么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思婼很倔强地说:“什么也不做。”如果这样再问下去,母女之间一定会对立起来,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

此时,韩玉平改变了她的态度,用一种友好的语调说:“我肯定你当时觉得很尴尬,因为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斥责你。”思婼有些怀疑地抬头看了妈妈一眼,妈妈接着讲:“我记得我上初中一年级时,同样的事发生在我身上,其实我只是在历史考试时站起来借了一支圆珠笔,老师就让我下不了台,我感到十分尴尬..也很气愤。”思婼露出轻松的样子,很感兴趣地说:“真的?我也只是在上课时向同学借一支圆珠笔,因为我没有足够的圆珠笔,我真的觉得为这么简单的事老师还要教训我,实在不公平。”“是这样。但你能不能想出办法,今后可以避免这种尴尬的局面呢?”“我可以多准备一支圆珠笔,那就不用打断老师讲课而向别人去借;”“这个主意不错。”母亲就是通过这样一个办法,避免了一场家庭暴力的发生。

如果韩玉平按照一贯的做法,那么一定会激起与女儿的斗争,最后越闹越凶,无法收场。好在母亲及时地改变了策略,主动站在女儿的立场上,并现身说法,不仅感动了女儿,而且还赢得了女儿的信任,可谓是一举两得。所以,作为合格的母亲,就必须学会能够站到孩子的角度,和孩子一起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韩国教育家张炳惠在《好孩子的成长99%靠妈妈》一书中,就妈妈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问题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她说在教育孩子时,可以经常和孩子玩一种游戏,先假定一种情况,然后和孩子一起思考如果处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如何应对。

通过这种游戏,对孩子有了更加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例如:

“我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他急需钱用,于是向我借10美元,可是我只有5美元,而且这5美元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在这种情况下我应该怎么做?”孩子们歪着头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说:“我也很需要钱,我不能借给朋友。”有的说:“朋友比我急需用钱,应该借给朋友。”还有的说:“朋友比金钱重要,我应该想办法帮朋友凑10美元。”孩子七嘴八舌地发表各自不同的看法,但是一直到最后,她往往都没有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因为通过孩子的答案,她从中掌握了孩子的内心想法,难道还有什么事情是比这更重要的吗?可以说没有了。

其实,做母亲的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大人有大人的世界,孩子有孩子的世界。这两个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母亲一定要用大人处理问题的方法要求孩子,那么,势必会发生许多亲子关系上的问题和不愉快。所以母亲应该学会试着和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用孩子的目光来了解和认识孩子,也许这才是真正的教-=产之道。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经常听到母亲这样抱怨:“孩子什么事也不愿和我讲。”而孩子却诉苦说:“父母不理解我们的需要,他们想说的就说个没完,而我说时他们却心不在焉。”这种情况是比较普遍的。其实孩子有许多事情、感受或者小秘密是很想跟母亲诉说和分享的。但是,母亲却对他们的事情经常表现得不耐烦。因为,对母亲而言,给孩子最优越的物质生活,就是给予了他们最好的生活。然而,妈妈们却忘记了关注与孩子之间的心灵交流。

正如毛主席在一首词中写的那样,“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试想,一架桥梁,尚且能将长江天险变成通途大道,那么,更何况是亲子关系呢!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母亲和孩子之间有没有沟通的桥梁。

一位教育学家说,一般情况下,孩子的意见得不到及时交流,主要责任在于母亲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或掌握不好沟通的火候,甚至有的母亲认为对孩子唠叨一顿就是沟通,结果却适得其反。因此,不是孩子不愿意跟母亲沟通,而是母亲没有给孩子机会。请问,如果母亲不愿听孩子讲话、不和孩子谈心,那么又如何了解孩子呢?不了解孩子,你又怎么可能帮助教育孩子呢?

孩子是家庭中平等的一员,也是家庭的希望。为了孩子能快乐健康地成长,母亲应该以平等的态度,敞开心怀和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给孩子营造一个轻松、温馨的家庭环境。

有一个11岁的男孩子,父母离婚之后,他就一直跟着爸爸生活。由于单位效益不好,爸爸就不再给他零花钱了。孩子由于经济缩水,所以对爸爸就很反感。爸爸说什么他都不听,事事与爸爸对着干。这位父亲说,为了孩子学习、生活得愉快,他经受的艰辛都不让孩子知道,没想到孩子现在这样对待他。

后来,孩子就离家去了妈妈那里,妈妈离婚后一个人独立生活,白天出门工作,晚上回家做饭和孩子畅谈一天的劳作和艰辛。不久之后,孩子又回到了爸爸身边,这次孩子变得竟十分乖巧,不但不要零花钱了,而且还学会了省吃俭用。爸爸对此很纳闷,于是,就电话联系了孩子的母亲。

妈妈告诉他说:“小孩子也是人啊,很多问题,你只要去跟他沟通,他就会明白了,你以前缺乏和孩子沟通啊!”爸爸听了恍然大悟,以后特别注意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结果,孩子身上许多逆反的行为都消失不见了。

如果这位父亲以前就能与孩子有良好的沟通,让孩子了解自己工作的忙碌和生活的艰辛,那么孩子就会理解父亲,改变自己对父亲的错误态度了。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明智的妈妈。

曾经在一期电视访谈节目中,介绍了一位妈妈的“失败”历程。这位妈妈是一所学校的高级老师,她培养过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毕业生,可谓是桃李满天下。可是她唯一的儿子,竟成了她的一块心病。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妈妈就教他读书认字。当孩子上初中时,就被安排到自己的班级里,方便给他特别的照顾。也正因为如此,孩子的压力也更加沉重。

每当妈妈在课堂上提出疑难问题,同学们都回答不出来的时候,她就会点名让儿子来作答。如果儿子也回答不出来,她就仿佛受了羞辱一般,对孩子雷霆大怒,让孩子在全班同学面前颜面扫地。

一天晚上,儿子做完了功课,就来到妈妈的房间说:“妈妈,我已经长大了,请不要在同学面前打我了,好吗?”谁曾料,母亲板着面孔回答说:“是不是你翅膀长硬了,妈妈就不能管你了?我告诉你,以后你要是还敢在班里给我丢人现眼,我就不光是打你这么简单了。”儿子带着满腔的怨恨和委屈回到自己的卧室。几天之后,妈妈在课堂上又叫他回答问题,他答不上来,妈妈再次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撕碎了他的教科书,并狠狠地砸在他的头上,口中骂道:“看我不砸醒你这榆木疙瘩的脑袋。”那一刻,儿子落泪了。下课后,他小心地捡起被母亲撕碎的课本,装进了书包里,开始了生平第一次逃课。

一直到深夜,母亲才在江边找到了他。他本以为,妈妈会展开双臂向他奔来,并敞开心扉接纳他。然而妈妈见到他之后,竟然恶狠狠地说道:“有本事跑到江边,怎么没本事跳下去啊!”儿子强忍着泪,跟着妈妈回家了。

从此之后,儿子就仿佛换了个人似的。经常出入酒吧、舞厅,甚至还跟不良少年打群架。尽管母亲加强了看管,可是只要稍不留神,他就跑到社会上去了,即便把他留在教室里,也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直到有这么一天,母亲怒冲冲地跑到儿子跟前,把一份不及格的考卷揉成一团,正要砸向他时,儿子终于爆发了,他一抬手挡住了母亲的胳膊,另一只手就直扑母亲的脖子,一直把母亲逼到窗台边,母亲渐渐地不能呼吸了。儿子大声疾呼:“我受够了,我受够了。”同学们看到他将要置老师于死地,于是就一起把他拉开了。母亲顿时瘫坐在了地上。两行热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滚了下来。她万万没有想到,儿子竟然会这么对待她。

此后,儿子开始流浪生涯,母亲则终日以泪洗面。后来经心理专家的开导,母亲才清醒地认识到,原来问题出在缺乏与儿子的心灵沟通。

一天深夜,母亲接到了派出所打来的电话,她立刻赶了过去。原来儿子为了生活,竟干起了偷盗的营生。念在他是初犯,又是偷盗未遂,因此法外施恩,让母亲把他认领了回去。

可是就在这时,儿子却宁愿坐牢也不愿跟妈妈一起回去。妈妈失声痛哭地跌在地上,紧紧地拉住儿子的衣襟,哽咽着道:

“妈妈知道错了,原谅妈妈,再给妈妈一次机会吧。”最后,在警方的调解之下,儿子才跟随母亲一起回家了。

看完这个故事,实在令人百感交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难道母子之间就真的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吗?难道就非要把一份血浓于水的亲情弄到如此尴尬的地步吗?难道母子之间就真的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了吗?不——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