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每个孩子都是“第一名”
10654500000019

第19章 吃饭不偏食,学习不偏科

我们都知道,各类食物所包含的维生素、矿物质及粗纤维等不一样,而人体却是对各种元素都需要的。合理搭配食物,摄取与补充各类养分,一个人才能够健康地成长。学习与吃饭一样。可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的孩子,却常常出现偏食与偏科的现象,为此,很多家长也非常苦恼,很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却又常常觉得束手无策。

华华本来是个聪明的孩子,可他偏食又偏科:吃饭时不爱吃肉,喜欢吃甜食,吃零食;学习时对数学情有独钟,对其他的课程却兴趣不大。他的父母一方面没有花很多时间和精力来引导孩子,另一方面认为孩子喜好数学,以后也许在数学方面会有突破,也就没有在意。时间一晃过去数年,孩子因为长期缺乏蛋白质和脂肪而变得瘦瘦小小的,学习也常常提不起精神来,又因为偏科,他在其他课程上的成绩一滑再滑,老师反复告诫,使得孩子的学习信心下降,数学成绩也慢慢地不能领先了。看到这种情况,华华的父母真是愁死了。

遇到这样的问题,家长一定要予以重视,耐心地对孩子进行引导。

吃饭不能偏食,那么同理,在学习上更不可偏科,这就如一个天平,如果两头悬殊过大,势必会造成很大程度的失衡,而导致不良的后果。孩子为什么会偏科呢?家长首先要了解造成孩子偏科的原因,具体原因有多种。

一是由孩子的兴趣所致。其实孩子在接触事物的初期并不具备完整的分析判断能力,对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兴趣,但对事物的本质没有客观的认识,对事物的判断带有偏激性,所以在没有人引导的情况下,极易感情用事,对某一学科产生兴趣,而对其余学科则被动地应付了事。

二足受老师的影响。不同老师的教育方法具有差异性,而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世界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师的授课能力、外部形象和喜好对孩子有较大的影响,孩子常常会因为喜欢某一位老师或他的讲课方法而对这一门课程特别感兴趣,但若是这一门课程换了老师就又难说了。

三是家长不善于引导所致。家庭的文化氛围、学习氛围势必会影响到孩子的兴趣所向,家长没有正确地引导他走出偏科的误区,而是任其自流,那么孩子在偏科的道路上肯定会越走越远。

家长要怎么样才能改变孩子的偏科状况呢?家长要明白,除了要让孩子主动地去认识问题,家长也应多加点儿工夫,引导孩子走出偏科的泥沼。当然,这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奏效的,还需要家长和孩子坚持不懈地共同努力。

1.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

要让孩子明白严重偏科的危害性,在这一点上,家长切忌对孩子进行指责与训斥,强逼着孩子进行学习。要知道,孩子某一门功课不好,他可能比大人还焦虑,大人不与孩子进行友好的沟通,不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只是强制性地要求孩子如何如何,这只会使得孩子更加反感。

2.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对弱势学科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学习的动力,孩子偏科就是因为对一些科目缺乏兴趣,家长应与孩子共同学习,并帮孩子寻找这一门学科的学习乐趣,消除孩子对弱势学科的抵触感与厌恶感。在这一点上,父母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而应在与孩子良好沟通的前提下,帮助孩子在弱势功课中找寻一些学习的乐趣,引导孩子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制订适当的学习目标,让孩子努力遵循着制订好的策略稳健地提升与进步。

3.与老师共同努力,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家长应主动与老师们沟通,分析孩子偏科的具体原因,特别是要与孩子偏弱学科的任课老师沟通,请老师给予配合。让老师也与孩子沟通,上课时提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请孩子来回答,答对了,给予赞赏与鼓励,提升孩子对该学科的兴趣。适当的情况之下,老师也可以结合一些问题,给予孩子一些额外的辅导与勉励。

其实孩子就像小树一样,既离不开阳光的普照,也离不开土地和水的滋养,不管是偏向哪一边,都是对成长不利的,所以,要让孩子这棵小树长得郁郁葱葱,就要给予他正确的引导。家长要学会关心孩子,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适时地拉孩子一把,让孩子成为既不偏食也不偏科的健康新一代。

独立思考比人云亦云可贵

美国著名的思想家、散文作家、诗人爱默生说过,要独立思考问题,不要人云亦云。1838年7月15日,爱默生在剑桥的神学院发表题为《神学院致辞》的著名演讲,遭到新英格兰加尔文教派、唯一神教派等势力的抗议和攻击。爱默生的哲学思想中保持了唯一神教派强调人的价值的积极成分,又吸收了欧洲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思想,发展成为超验主义观点。这一观点有助于打破当时神学和外国的教条的束缚,建立民族文化,集中体现了时代精神,为美国政治上的民主主义和经济上的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根据。

世上有很多的人,从来不会自己去研究什么,却会因为说的人多而对自己并没有实践验证过的东西确信不疑,甚至当有人提出异议时,他们还愚昧地成为维护伪说的帮凶,这类人是可悲的。

有一个这样的小例子很浅白地说明了凡事应当有自己见解的道理:如果在大街上,有五六个人在同时抬头仰望着高楼的某处地方,即使那里毫无特别之处(事实上也并没有什么可看点),也会吸引很多人跟着去观望,到最后甚至会挤满了人。有人会询问大家到底是在看什么?而前面的人可能也弄不清楚。

子曰:“道听而涂(途)说,德之弃也。”意思是:从道途中听了没有根据的话而乱传,是很不道德的。很多人喜欢传一些站不住脚的言论,这是不会独立思考与对信息不负责的典型。《荀子·大略》:“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意即流动的弹丸在瓦器中会停止,谣言传到明白人那里就平息。独立思考是一种能力,是一种智慧。

面对这样的情况,智者经过,看一眼,没发现什么便不再理会径自走了,而喜欢人云亦云、缺乏主见的愚者却会以为当中真有什么玄奥之处。

时下,把孩子送到贵族学校的做法很流行,很多家长都跟随这种风尚,以能把孩子送人这样的学校就读为荣,认为把孩子送进贵族学校就如把孩子送进了未来前途命运的保险箱。一般这种所谓的“贵族学校”的收费都非常高,比起一般学校同等教育一年需要花费的金额要多很多倍。其中当然不乏经济实力雄厚的家庭,但却也有一些家长是为了攀上“贵族学校”这个名而咬牙将孩子送进这种学校就读的。且不说贵族学校教出来的孩子会如何,有一个很简明的道理就是,不管是在哪里学习的孩子,都肯定是有着优劣之分的,这其中有着各种制约因素。

有道是“鸡窝里飞出金凤凰”“是金子在哪里都会闪光的”,孩子能否成才,绝对不是上了什么样的学校就能决定的。父母不能“人云亦云”,应该理性地为自己的孩子选择适合的学校。

一个人去某地调查该地区贫困的原因。在出发前,有人告诉他,那儿的人特别好吃懒做,无所事事。他到达目的地后,下车去田里暗访。他看到一个农夫模样的人在割草,那人坐在深深的草丛里,割一会儿草就喘一会儿气。调查者想,连割草都要坐着,这儿的人真是懒得不可救药了。于是他生气地往回走。

就在他转身的一瞬间,眼睛不经意地又瞥了那人一眼,发现那农夫原来根本就没有双腿!调查者惊出了一身汗,心想:幸亏我看了第二眼,否则我就要冤枉了一个勤劳的残疾人啊!这个地方的人可能都是很勤劳的,懒惰未必是贫困的根源!

每个人都应当有独立思考与辨别是非的能力,但是,我们又确实看到很多孩子在这方面能力上的欠缺,那么,家长该怎么样来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呢?

1.教育孩子不要盲目崇拜、追随未经自己验证过的他人的不确定理论。在生活中,父母需要教育孩子注意培养自己对事情进行理性判断的能力,即使对被他人认为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未经确凿的证实,也不能盲从,不要轻易下结论。

2.教育孩子遇到问题时要与习惯性思想的来源相隔离,冷静地用头脑思考后再作决定。父母需要教育孩子遇到了问题先不要急于利用书本、电视、电脑或去图书馆找答案,先自己想一想应该如何解决,再参考各类资料进行合理地分析。

3.教育孩子在遇到问题时不妨转换一下自己的固有观点。不要总是以习惯性思维去寻求问题的答案,适当地将自己置换到不一样的文化之中去思考。

4.教育孩子善于以旁观者的角度去看问题。以宁静平和的旁观者心态去全方位地看待问题,大胆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给自己发现新大陆的机会。

5.指导孩子参与到不同的生活圈子中。不要总是去相同的场所,与相同的人聊天,在生活中应当积极追求更多的经历,去接触更多自己未知的领域。

6.指导孩子给自己一点儿质疑的空间。不要把自己固定在人人都说是的道理中,在确定有逻辑严密的事实作为支持后盾的前提下,再作出判断。

有一句歌词是:“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能否自己把这个世界看清,与一个人有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密切相关。聪明的父母要从小就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使孩子的这种能力不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