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中国家教原则
10654200000005

第5章 贯彻“三无准则”,从小形成好习惯

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成功的家长遵循的教育准则与不成功的父母是很不相同的。成功家长更多地自觉倾向于使用无过错、无批评、无压力的“三无”准则。

什么是“三无”准则?

(1)无过错准则

淘气、打架、损坏物品等是孩子的常发行为,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如果孩子犯了错误,要对其进行说服教育,如果说服教育不管用,常常采取打骂的方式解决。

无过错准则认为:孩子淘气、损坏物品等行为,他们没有主动犯错误的动机,而是由于不正确的认知导致的。孩子的这些行为,是孩子对客观世界的探索行为,在孩子们看来,自己的行为没有不合理之处。每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要用自己的好恶来评价孩子,因为孩子心目中没有成人所理解的对或错的观念,他们是以自我为中心,并以此来认识周围的人和事。如果家长对孩子的行为限制过多,就很可能大大地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而创造力是孩子最值得爱护的能力之一。

比如孩子在跑动过程中冲撞别的孩子,这不是孩子的故意行为,目的是为了与其他孩子交流,他并不是以撞倒别的孩子取乐。另外,孩子也可能希望和别的孩子玩追逐的游戏等。

又比如孩子经常出现翻箱倒柜、拆装玩具、电器等,家长不要认为你的孩子是一个淘气包,相反,这是一个孩子好奇心强、非常聪明的表现!

孩子小的时候,周围的一切事物对他来说都是很陌生的,都是充满趣味的。小孩子之所以不停地翻乱物品、拆装玩具等,目的是了解周围事物,积累自己的经验,这是一个孩子认识事物的必需过程,而不是故意捣乱!

又比如孩子喜欢拿别人的东西,并据为己有。这种行为并不牵涉道德问题,越是小的孩子越是这样,这是孩子占有欲的表现。占有欲是孩子的一种天性,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他们会想当然地认为是自己的,要“据为己有”。孩子在婴幼儿时期,特别是三岁以前,这样的表现是很自然的,也是不能避免的。而遇到这种情况,家长要做的是正确引导,既不能鼓励,也不能靠打骂解决问题。家长要耐心地诱导并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是有区别的,可以适当地玩别人的东西,但不能据为己有,并让孩子在快乐的情绪下把东西还给别人。如果孩子按照家长的话做了,家长应该及时鼓励。

(2)无批评准则

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很多家长常常是只要发现孩子的“错误”行为,就会大声呵斥、批评或表露出非常不满的样子。事实上,用这样方式来处理孩子的这类问题是很粗暴的,孩子会不知所措,胆战心惊,最终导致孩子在以后做事的过程中畏首畏尾,没有冲劲。严重的还会令孩子丧失应有的自我行为的主动性,长大后会表现出畏缩、自卑、缺乏主动性等问题。

这是因为,很多时候,孩子并不知道自己错的哪里,该怎么做。资料表明,3岁以下的孩子,用说理或批评的方式也是一种教育方法,但有时孩子不能完全理解。说孩子听不懂的话,无异于“对牛弹琴”,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所以,要说孩子能听懂的话,让孩子知道用正确的行为方式判断对与错。在实际生活中,让孩子明白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什么是错误的行为,这比其他任何教育都重要。

比如孩子经常哭闹,很多家长都很头痛,因此有时对孩子的哭闹大为恼火。家长应该知道,喜欢哭闹是孩子的天性之一,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然阶段。因此,孩子哭闹的时候,家长大可不必“深恶痛绝”,“火气冲天”。特别是有的家长,缺乏必要的修炼,一遇到孩子哭闹,难免谩骂孩子,其实这是不可能起到任何作用的。

如果遇到孩子哭闹,首先要弄清楚孩子为什么要哭闹,是不是有什么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或者是其他原因。如果是孩子的正当要求,家长就应尽可能满足,对不能满足的要求,家长要跟孩子把道理讲清楚。当然,如果孩子的要求不合理,家长应该说明情况,不能随便答应。如果因为这样孩子继续哭闹,家长可以不再理睬孩子,千万不要发脾气,让孩子自个儿哭一会儿,过一会就会好的。

(3)无压力准则

孩子就像一棵小树,不要人为地给他很大的压力,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无疑会增加孩子的快乐,开发孩子的潜能。有些家长可能发出这样的疑问:不给压力,孩子长大以后有抵抗风险的能力吗?不给孩子压力,不是不给孩子锻炼的机会,而是让孩子满怀信心地勇敢面对。另外,“无压力准则”所讲的压力,是指那种不合时宜的过度压力。

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只有在平等、相互尊重的环境下才能产生合理、创新的思维,才能不断地超越自我。

为了减轻孩子压力,家长不应该讲下面一些话。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的家长总认为自己是大人,要孩子无条件服从自己的意志,经常说一些具有打击性的话语:

你要是做不好,长大就只能要饭!

再不好好做,就把你关进小黑屋!

你表现这么差,真不是我们生的孩子!

你再不听话,将对你如何如何……

家长如果经常说这样的话,孩子是不会亲近家长的。家长跟孩子搞不好关系,教育起来自然不会取得好的效果的。孩子跟家长的关系不好,孩子就会认为大人很难接近,一见到大人就可能感到紧张,甚至产生恐惧。

孩子不是“敌人”,家长不能说很“损”的伤人话,这会让孩子害怕。如果孩子经常生活在一种恐惧之中,孩子的信心和勇气就会受到极大的打击,长大后会产生被动、退缩、怯懦,时时会出现情绪低落的状况。所有这些,一般都是家长给的压力,家长的恶语所产生的后果。

家长必须正确理解我们所说“无压力准则”。我们发现,有的幼儿园教师让孩子在冰雪天穿单薄的衣服在室外活动,这不是给孩子压力,这是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当然这必须在保证孩子不出现意外的前提之下。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挑战无所不在,这种活动能够训练孩子的挑战能力。让孩子在冰雪天穿单薄的衣服在室外活动,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在面对严寒的同时,孩子适应能力也获得了发展。这种活动能够培养孩子战胜自我的思想和勇气,孩子在鼓励、进取、内心充满勇气的情况下,既锻炼了耐寒能力,更锻炼了孩子的意志力。

大家都知道爱迪生的故事,如果不是他的母亲精心教育,爱迪生就可能不是爱迪生了。爱迪生正是摆脱了压抑的学校和老师,从开明的母亲那里获得支持和智慧,后来才获得了非凡的成就。

当然,不给孩子压力,也不能让孩子由着性子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有所取舍,“抓大放小”是一个好办法。

中国的家长需要学习,既要管好孩子,也要放开手脚。中国家长对孩子管得比较细,很多时候几乎到了“事无巨细”的地步,因而孩子的灵活性没有了,剩下的就是“照章办事”;西方的家长管孩子比较粗,一般只管原则,不拘泥小事,因而孩子有很大的自我管理空间。管得细的好处是,如果孩子按部就班,一般都能够实现预期目标;可是孩子与成人相比,自我控制的能力比较弱,很难完全按照家长的计划去完成目标。

管得粗的好处是,只要孩子沿着家长的目标前进,不管在中途出现什么偏差,只要达到目标,就是成功。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孩子的各种能力都可以得到发展。

中国家长习惯站在“领导”的位置,对待孩子就像对待自己的下属,孩子的任务就是按照“领导”的意思办事;西方家长习惯站在“朋友”的位置,对待孩子就像对待朋友,孩子关注的是如何跟父母做好朋友;中国家长疼爱孩子,因而热衷替孩子做事,表现出“具体而微”的特点,慢慢就养成了孩子服从和依赖的习惯;西方的家长也疼爱自己的孩子,可是他们把尊重孩子独立人格作为爱孩子的基本准则,因而对孩子的要求和指导也显得“大而化之”,慢慢地形成了自主、独立的习惯。

家长管理孩子,“管”要有度,不把孩子“管死”;“不管”应有不管的“原则”,绝不放任自流。家长把握好这个度,对孩子成长是十分有利的。

西方家庭教育观念有很多值得中国教育借鉴的东西,让孩子们出去走一走、看一看,现在已经开始流行的“民宿”活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所谓“民宿”活动,就是一些学校组织学生到国外,与那里的孩子共同生活和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在语言上有很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见识大大增长了,思维更加活跃,真正体验了中国教育方式与西方教育方式的差异。

兰兰是一个中学生,参加了这个活动,在一个美国家庭里生活了一年,美国家庭的很多做法对她的启发很大。

和睦是美国家庭关系的一大特点,这一点对兰兰的影响很大。她在回国后有一个最大的感受,那就是和父母关系更加亲近了,连一些秘密都乐意和妈妈交流。

兰兰给我们谈了自己的感受:

在美国的时候,总是觉得每个人都比较善于表露自己,从不隐瞒自己的感情。有的时候,看到别的孩子不理解妈妈,妈妈就会很失望和痛苦。我心想,女儿怎么能不理解自己的妈妈呢?然后就会想到自己以前可能也有不理解妈妈的时候,尽管有时妈妈没有像美国妈妈那样表露出来,我想妈妈一定很难过。所以,回国以后我就很注意与爸爸妈妈的沟通,其实,这样做起来还是很容易。

没出国以前,有时候自己的意见和父母意见不一致或被父母误解时,自己就很生气,就会说些很难听的话,常常搞得一家人不欢而散。从国外回来后,我知道了沟通的重要性,遇到问题总是和父母商量。比如在爸爸听到一些关于网吧的负面报道后,就严格的限制我去网吧。这时,我就会和父母摆事实讲道理,说明网络的好处,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取得一致,能充分理解对方。还有,我高中毕业后选择志愿,我和父亲产生了分歧,他希望我学计算机,而我则更喜欢学生物工程或医学专业。在相执不下的时候,我和父亲达成共识,高考分数出来后,再决定报考哪个院校和专业……

兰兰的情况表明,美国家庭中父母与孩子平等和谐相处,体现出一种对等关系,这样的气氛,能够化解父母与孩子之间很多棘手问题。

兰兰的同学王冰林也在美国的一个家庭生活了一年。一年的异国生活,给王冰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对美国和睦的家庭关系和宽松的家庭环境更是难以忘却。

王冰林这样回忆说:他住的那个家庭有三个孩子,都是女孩。父母对孩子的管教比较宽松。孩子经常要外出活动,父母只是要求他们晚上10点之前回到家里,至于孩子们去会什么人,干什么事,家长很少过问。孩子可以自己决定一些小事,家长也不干涉,最多是提一点建议。

王冰林清楚地记得这样一件事:

在他寄宿的这个家庭,有一个小女孩长得很可爱。有一天小女孩对她妈妈说,她喜欢上了一个长得很帅的小男孩,想做他的女朋友。这种事要是发生在国内,家长一定会大发雷霆,然后说出一大通道理,结果肯定是坚决不允许。

而这个小女孩的妈妈却说:“好呀,你可以让那个小男孩上我们家来玩玩呀,我还能给你参谋参谋。”

一个在中国父母看来很棘手的问题,这位美国妈妈就这样轻松地处理了。

童言无忌,可能这个小女孩只是开个玩笑而已,过几天就忘了,这却能说明小女孩乐意和父母交流。

在国外,孩子有很大的空间,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的是一个引导和指导的作用,就像运动员的教练。

有一个多次带学生出国的老师,对西方的教育感触颇深,他认为应该让中国孩子到国外去感受一下那里的教育,他是这样说的:

到国外去,中国孩子感受最大的就是文化的差异,这对孩子汲取不同文化的精华,摈弃消极的东西,大有好处。

西方国家的家长,对孩子的管理是宏观的,父母会给孩子提供生活必需品,把使用权完全交给孩子,衣服自己穿,穿多少,穿什么,都是孩子自己拿主意。吃饭也是这样,吃不吃,吃多少,孩子自己做主,家长很少强求。而中国的家长就完全不是这样,对孩子的管理是微观的,孩子穿什么穿多少,吃什么吃多少,都由家长来决定,而且是“强制执行”。

在国外,洗衣服是孩子必须做的事,而在国内,大多数都是家长包办。这些都是中西方教育的差异,外国父母不在具体事情上管理孩子,因为孩子完全有能力管理自己。而中国家长则是事无巨细,对孩子管得非常具体,把孩子当成大人的一个附属品。

西方国家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应该给中国家长很大的启示:中国的家长总认为孩子不懂事,什么事都要包办代替,孩子只能在家长的安排下行事,离开家长就寸步难行;而西方的家长则是以“不变应万变”,表面上看是不管,实际上是让孩子发挥自主性和主动性,让孩子在不断地摸索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