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中国家教原则
10654200000002

第2章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每个父母都能成为优秀的教育艺术家

同样,我们先来看一则故事。

一个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来自家庭,来自母亲对孩子的早期教育。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他们都在各自的行业中获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时又选出50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写信给他们,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有两封回信给他的印象最深。一封来自白宫的一位著名人士,一封来自监狱的一位服刑犯人。他们谈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那位来自监狱的犯人在信中这样写道: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不同。我一眼就看见中间的一个又红又大,十分喜欢,非常想要。这时,妈妈把苹果放在桌上,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我刚想说想要最大最红狗一个,这时弟弟抢先说出我想说的话。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

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最大的留给弟弟吧。”

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我的脸上亲了一下,并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奖励给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从此,我学会了说谎。以后,我又学会了打架、偷、抢,为了得到想要得到的东西,我不择手段。直到现在,我被送进监狱。

那位来自白宫的著名人士是这样写的: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不同。我和弟弟们都争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举在手中,对我们说:“这个苹果最大最红最好吃,谁都想要得到它。现在,让我们来作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人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

我们三人比赛除草,结果,我赢得了那个最大的苹果。

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一个最简单也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她一直都是这样教育我们,也是这样做的。在我们家里,你想要什么好东西要通过比赛来赢得,这很公平,你想要什么、想要多少,就必须为此付出多少努力和代价!

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你可以教他说第一句谎言,也可以教他做一个诚实的永远努力争第一的人。

父母对孩子教育的认识,主要误区有下列几种:1.我们的孩子很好,不需要我们太多的投入;2.我们的孩子很差,再怎么投入也没用或者已经太晚了;3.教育孩子哪有那么多讲究,我们父母就从来没管过我们,我们不也长大了吗?4.我们太忙,又没什么文化,能学好教育管好孩子吗?5.我们不行了,做好经济后勤工作,送孩子上好学校,给孩子请家教总可以了吧……

人的大脑的潜力是巨大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在正确的教育引导下,孩子的潜能逐渐开发出来,健康成长,也极有可能成为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伟大人物。

相反,如果不能给予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孩子又经常受到错误教育的伤害,那么他们也许会走上另外的道路,甚至给社会带来伤害。

教育是一门综合艺术,虽然同教育者的知识水平、素质技巧有很大的关系,但归根到底,它是一门爱心的艺术。所有爱孩子的父母都具备成为教育艺术家的前提条件。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大量的事例可以证明这一点,有许多文化水平很低甚至大字不识的父母,为国家培养出了栋梁之才。究其教子有方的原因,他们多是以善良正直的本质、朴实随和的性格,在逆境中勤劳向上、不屈不挠的毅力和精神,用自己的一举一动感染着孩子,为孩子做出一个人生的榜样,引导着孩子积极向上,成就大器。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有些文化水平和社会地位很高的父母,由于各种原因,却很难称得上是懂教育、合格称职的父母,听着他们哀叹家门不幸的时候,我们在同情之余,也不仅要问:早干嘛去了?

为了孩子,我们可以做一切。

那么为什么不能看一本书呢?

出版本套丛书是我们很早就有的想法,只是想为父母们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帮助。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我们终于请到张健丽、陈山原老师,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研究工作者陈露晓等同志来从事本套丛书的编著工作,历时一年,终于将这两本书呈现在大家面前。

作者们根据自己的实践工作经验和教育心得,借鉴国内外典范事例和先进理论,深入浅出,对日常生活中父母们经常发生的认识上的误区、方法上的错误以及种种疑难困惑做了细致的探讨与分析,并提供一些具体的建议供父母视实际情况参考使用。

愿父母们与孩子们共同进步!

对于国家和民族而言,教育是根本大计,对于每个家庭而言,教育更是头等大事。

普天下的父母,无一不为子女的成长呕心沥血,无不怀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美好心愿教子成才。但父母们同样的愿望,同样的努力,却往往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有的家庭培养出了令人倾慕的英才,但更多父母的孩子却是一生平凡。

决定孩子成才的关键是什么?究竟是什么因素促成一些孩子成为英才?

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的心理学家戴维斯教授,曾对近千名成功人士和失败者进行跟踪研究,试图找出个人成功的因素和失败的根源。

一天,戴维斯教授采访了一位十分成功的商人,那位商人告诉戴维斯,他之所以能够在商界取得一些成绩,很大的原因是来自小时候妈妈的教育与影响。

接着,商人讲了一段他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商人有兄弟三个。一天,母亲拿出三个苹果给他们,但苹果有大有小。那么谁吃大的,谁吃小的呢?这似乎成了一个难题。

但妈妈很快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妈妈指着院里的柴堆说:

“今年冬天的柴还没劈呢?你们去干活吧,谁干得多谁就吃大的!”

于是,他们三兄弟便去比着劈柴。

结果商人劈得最多,就得到了最大的苹果,而其他的兄弟也心服口服。

商人说:那个苹果,我觉得格外甜,吃苹果的同时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即一个人用劳动换来的果实,享用着才踏实。

从此,这个观念便在我的心里扎根了,我一直到现在都是按照这条原则去做的。我感谢我的妈妈,她从小就教会了我最重要的道理。

无独有偶,不久之后,戴维斯教授在监狱里采访一个犯人,那位犯人也提到了一个相似的故事。

犯人说:“我想我之所以走上这条路,那跟我小时候发生的一些事情有关。”

犯人的爸爸很早就死了,是妈妈把他们三个兄弟拉扯大的。

一天,妈妈拿了三根香蕉,准备分给他们吃,但妈妈的条件是让他们一起干一些家务。在别的兄弟干活的时候,他馋得不得了,便悄悄钻进屋子,把三根香蕉全吃了。之后,还担心妈妈骂自己。谁知道妈妈知道后,不但没骂他,还夸他机灵。

犯人说:“听到妈妈那样说,我的内疚感便消失了,并且从那时起,一种观念便在我心里扎根了,即投机取巧是人生的捷径。从此以后,我面对人生便总是想投机取巧,结果却把自己找到了这里来。”

戴维斯教授的调查和研究告诉人们: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它们的种子从小就在孩子身上播下了,而在孩子身上播下这些种子的,正是他们的父母。

美国著名教育家威廉·詹姆斯博士也说过:“孩子生下来时是一张白纸,而最终这张纸是否能被描绘成一幅精美的图画,那完全取决于他们的父母。父母是塑造孩子的工程师。”

父母塑造着孩子!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好父母自然培育出好孩子。

——好孩子源自好爸妈:好爸妈用正确的教子方法教育出好孩子。客观上说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但最终有的成为了人才,有的却不能,决定的因素在于他们的父母是否掌握了正确的理念、方法和技巧。

——好孩子源自好爸妈:好爸妈从小塑造孩子的好品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塑造孩子的优良品质,为孩子的一生奠定基础。

——好孩子源自好爸妈:好爸妈从小打造孩子的综合素质。

好爸妈都明白,考分不是评价孩子的惟一手段,综合素质才是孩子成才的根本,因此他们更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

可见,家庭是教育孩子的最重要的场所,父母是教育孩子的最好的老师,他们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每一位父母都应当明白自己的角色,和孩子一起成长。

为了帮助广大父母掌握科学的家庭教子方法,让每个孩子都健康成长,快乐成才,我们在研究了100多个家庭教育案例的基础上,同时借鉴西方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归纳总结出了一套家教成功的系统方法,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撰写成本书。

本书的特色在于,摈弃学者式的干巴巴的说教,采用鲜活的案例和故事,阐发科学的家教理念,并介绍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家庭教子技巧。

好孩子源自好父母,祝天下父母都能实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

好父母造就好孩子,愿天下孩子都能实现健康成长,快乐成才的梦想!

平等原则同步理解,蹲下来跟孩子说话平等作为中国家教原则的第一条,是有其必然性的。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化传统,“君为臣纲,父为子纲”深入每个人的骨髓。在不少中国家长的心目中,与孩子平等简直是“天方夜谭”。因此,许许多多悲剧在不断地重演。

平等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孩子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

即使你是孩子的父母,你生了他,养了他,你为他呕心沥血,可是自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孩子就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而不是家长的附庸,不是私人财产。中国的不少家长之所以出现把孩子当敌人,有的甚至把孩子“置之死地”现象,其原因就是不明白这一点。

(2)孩子在人格上与父母是完全平等的个体

在中国家庭里,家长与孩子之间等级似乎都很森严,老子高高在上,孩子低低在下,没有共同语言,缺乏有效沟通,家长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孩子不知道家长在想什么。有个成语叫“同床异梦”,可能说的是夫妻之间很难沟通,而家长与孩子之间很难沟通和交流,也可以说是“血脉相连,思想不通”。

在有些时候,人们认为这是“代沟”,只要有“代”就有“沟”。其实,要打破这个说法,换个方法就能填平这种人为的“鸿沟”。

在家庭中,家长与孩子共同生活,有着天然的沟通渠道,而这种沟通具有其他任何类型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只要家长认真学习,反复实践,两代人完全能够形成和谐氛围,养成平等交谈、相互沟通的习惯,这样代沟就会“填半”,障碍自会消除,隔膜自能打破。

很多家长都对我们这样说,孩子小的时候都很听话,可是随着孩子不断长大,孩子就越来越不听话,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情感沟通越来越难了。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把自己摆在与孩子平等的位置上,不能平等,自然产生隔膜。

中国家长在孩子面前,常常都是严肃有余而和蔼不足,特别是孩子出现错误的时候,家长不是以理解的态度去对待孩子,而是把孩子本来无意所犯的错误当成故意而为,致使本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往往因此而复杂化,导致双方矛盾不断升级。

因为家长与孩子之间缺乏平等意识,孩子的行为举止都被纳入了家长的规范。我们发现,很多矛盾的产生,不是因为孩子错了,而是家长和孩子评价事物的标准不一样。而家长总是处于强势地位,家长的标准就是法律,孩子自然处于弱势地位,他们的标准自然就“不足挂齿”了。

家长的标准是社会化的标准,是能够经得起道德和法律检验的,而孩子的标准却是感性化的,很难用道德和法律来检验。家长跟孩子发生的很多矛盾,都是由此引起的。因此,我们郑重提出,要用孩子的观点去看待问题,要用孩子的标准去评价事物,“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对话”。

英语中有一条短语“Look down on”,意思是从上面往下面看,有“看不起”的意思。也就是说站在高处用俯视的目光看人,表示对人的轻视。这是一种用以眼睛的位置来判定人的地位和尊卑的做法,这种做法往往会给人造成一种心理压力,当事人会从眼睛看人的不同位置,感受来自对方不同的压力。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觉,和一个高个子的人说话时,一种无名的压迫感油然而生。这就是生理学上常见的条件反射,思维习惯告诉我们,当用眼睛仰视对方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反过来,当我们用眼睛俯视对方的时候,一种优越感、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

相信大家都坐过缆车,坐在高悬空中的缆车上,总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觉得自己高高在上。这样一来,就给开缆车的驾驶员造成了一种错觉,所以即使是平时性情很温和的缆车驾驶员,只要一登上缆车,就会变得脾气暴躁。这就是那种长期潜藏他心目中的“权威”感在作怪。

优越感是用从上往下的眼光看人,而压迫感则是用从下往上看的眼光造成的。如果家长形成长期的生活定式,对孩子就会产生不好的影响,由此而产生经验性感受,在家长面前战战兢兢,在跟家长交流的时候,常常会表现得小心谨慎。

为了不让孩子对家长产生畏惧感,平时家长跟孩子说话时,不要老是高高在上,用“君临天下”的方式教育孩子,这样会让孩子很压抑,达不到教育的效果。所以家长应该用一种对等的姿势,采取平视的方式和孩子说话,营造出平等的气氛,让孩子能静下心来倾听。

在幼儿园里,很多老师都会蹲下身来和孩子说话,这种做法可以让孩子产生亲近感,避免不必要的畏惧感。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要用俯视的眼光看待孩子,给孩子造成紧张感,这样只会得不偿失。家长只有用平等的方式和孩子交流,才能最终解决问题。

有个家长曾经对我们说,她的孩子很喜欢在外面玩,可是这孩子就是不愿意跟着她进超市。

下面就是这段案例的大致情况:

问:你的孩子多大了?

答:三岁多了。

问:多高?

答:一米多点!

我们对这位母亲说:“孩子喜欢到外面去玩,这是一种普遍现象。为什么呢?因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孩子觉得很快乐!可是超市里面就不一样了,孩子觉得没有快乐,所以不愿意跟你进超市。”

这位母亲说:“超市里也是花花绿绿的,为什么不好玩?”

问:“超市里是不是人很多?”

答:“当然,一般都是人挨着人,都是买东西的。”

我们说:“你蹲下去看看,你会看见什么?”

这位母亲说:“看见什么?我没看过?孩子和大腿一般高,看见的就是大腿吧!”

最后我们总结说:“如果你在超市里面蹲下去,看见的都是大腿,你会觉得好玩吗?你觉得好玩的事情、地点、时间,孩子不一定觉得好玩,因为你们的观照点是不一样的。”

这位母亲连连点头称是。

这不过是一个例子而已,在现实生活中,家长与孩子的这种不同角度实在是太多了!因此,家长应该首先明白这种认识上的不平等。因为孩子太小,还不可能理解这些!

不明白孩子的感受,不知道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有些家长闹出了大事。

有这样一个极端的例子:一个年轻母亲背着孩子去赶集,早晨出门的时候,天气很凉,于是把孩子包得严严实实的。到了中午,气温逐渐升高了,可是这位母亲没有感觉到这一点,依旧让孩子严严实实地包着,最后孩子被活活热死了!

孩子小,不知道热是怎么回事儿,“热得要死”也不知道怎么表达,最后“惨死”在母亲的背上。而“无知”的母亲只知道自己孩子冷不得,而不知道孩子也热不得,最终导致惨剧的发生!

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应时而变,用孩子的标准判断问题!

“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这句话说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可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和孩子平等相处,与孩子亲密无间,让孩子觉得家长跟自己就像兄弟或朋友一样,有一种亲和力。要做到这一点,父母就应该想办法跟孩子打成一片,即使很忙,也要忙里偷闲,跟孩子聊聊天,和孩子玩一玩,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老是板着面孔,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在这一点上,美国家长的做法很值得中国家长学习。不少中国家长觉得,美国家长跟孩子的关系亲密得有点“过分”。每天出门,美国孩子都要跟父母拥抱一下,亲一下父母再走;晚上睡觉前,孩子也会跟父母拥抱,说声“晚安”。每天放学回家,孩子都会很自觉地帮着家长做家务活儿。

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中国家长学习。

一次,班级开联欢会,之后又去看电影,直到夜里12点多,孩子才回家。尽管这么晚了,家长却在家一直等着,做了一些小零食,等孩子回来。孩子回来后,孩子一边吃零食,一边交流一天发生的事,然后各自睡觉。

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中国,中国家长肯定会问长问短:这么晚了,干什么去了?怎么不和家长说一声?不知道家长等的着急吗?这么大了,一点都不懂事!

家长工作一天,是挺辛苦的,可是美国家长对孩子晚归这件事却能做到心平气和,营造出一种温馨和睦的家庭气氛,中国家长都要刨根问底,不把孩子惹烦了誓不罢休。

美国家长工作了一天,挺累的,可家长还要等孩子回来,看着孩子吃东西,跟孩子交流交流,正是这种温馨和睦的家庭气氛,使得美国孩子跟家长的关系很“铁”。孩子有什么事儿,也愿意给家长汇报!大家一起解决。

在美国,无论孩子做了什么事,都会跟父母细细汇报,父母对孩子的“工作汇报”向来都是“特别耐心”,“高度重视”,而不会像有些中国父母那样,觉得孩子的汇报“无趣”——父母可能觉得无趣,但是孩子却觉得有趣,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判定孩子所做的事,中国家长要在这方面加强修炼。

美国家长有一点最让中国家长羡慕,那就是美国的孩于不会向家长隐瞒自己的考试成绩。每次考试之后,孩子就会主动把成绩告诉父母;不管成绩好还是不好,家长都不会因此对孩子“说三道四”、“吆五喝六”。

中国孩子和中国家长可就大不一样了。

在中国孩子身上,我们不能说孩子都在考试分数方面跟父母玩花样,可有很多孩子都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很多资料告诉我们,不少孩子因为考试成绩不好而向家长或“谎报军情”,或涂改试卷,最后事情败露,弄得家长大发其火,孩子大伤其心。

事情错在孩子身上,可是根子还在家长脑子里。因为,中国家长对分数实在太看重了。

一个五年级女孩说过这样一件事:那次,她考试语文得了97分,数学得了95分,她母亲看到试卷,伤心地直流泪。这位女孩很不理解,不知道母亲为何如此伤心,并且说“至于吗”!

这位母亲的举动可以理解,不是有“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样的顺口溜吗?是的,在关键时刻,哪怕是一分之差就可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可是,一个五年级的孩子,还不能完全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不知道何以因为没有考上“双百”而让母亲伤心,因而发出疑问。

正因为中国家长对分数如此高度重视,因此中国的孩子就只好在考试的分数上“有所作为”。中国的家长应该学得平和一点,不要太“那个”,不就几分的事儿吗?97分与100分,水平也差不了多少,何必一定要孩子每次都考100分呢?为了这并没有实在意义的3分,母亲与孩子的关系弄到如此的地步,值得吗?难怪孩子说“至于吗”!

如果这样的母亲能够学学美国家长,不要把分数看得那样重,不是更能够使家庭关系融洽吗?把孩子的思想工作做好了,孩子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专心学习,学习成绩不就搞上去了吗?

因此,我们希望中国家长好好地向美国家长学习。

处理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德国家长的做法也值得中国家长借鉴。

德国家长善于创造条件,尽量和孩子一起活动,在一起交流。圣诞节是西方最隆重的节日,与中国传统的春节相当。在中国,春节这样的重大节日,常常是给孩子“放羊”的日子。一般的情况是,家长忙着做这做那,孩子忙着玩这玩那,到了大年三十晚上,大家就围在一起看电视、打麻将,家长和孩子就这样玩过了,却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白白地浪费了大好时光。

德国的家长则充分利用这样的时间交流家庭成员之间感情,而不是像中国家庭坐在一起看电视。

一般的情况是,吃饭前,家长带着孩子去专门的幼儿教堂。在德国,一般的家庭都有汽车,可是这种时候,他们一般都不开汽车而是步行。孩子穿着漂亮的节日服装,家长孩子说说笑笑,一起走着去,一起走着回。在圣诞节,德国常常是“冰天雪地”,所以,一家人走在雪地里,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其乐融融”。

试想,在这样温馨的环境中,在如此和谐的气氛中,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怎能不融洽呢?

在美国、德国这样的国家,有一点值得中国家长关注,这就是家长和孩子相互的称呼。

在西方国家,孩子对家长可以直呼其名。一个几岁的孩子,不仅随口就喊爸爸妈妈的名字,而且对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也很自然地直呼其名。

在中国,哪怕是在很现代化的城市或家庭,这种现象也是很少见的。不少到德国、美国去留学的中小学生,对外国同学直接呼自己家长的名字感觉很别扭,时间一长也就习惯了,觉得跟父母的关系就跟在学校和同学的关系似的,既亲切又平等。

有个中国孩子在德国的一个家庭中生活了一年,觉得很有意思。从德国回来后,她希望在自己的家中也有这样的关系,可以前自己从来没有敢直接呼叫父母名字,不知道这种方式能不能行得通。

一天,小姑娘趁一家人都很高兴的时候,就试着喊爸爸的名字。只见她爸爸抬起头看了她一眼,很勉强地答应了一声,紧接着就说:“你以后不能叫我的名字!应该叫爸爸!”

这位小姑娘当时就想不通,心中暗暗想:“你们长辈之间不也是相互之间叫名字吗?我为什么就不可以叫呢?”

想不通归想不通,可后来再也没有试过,因为这个小姑娘认为,在中国,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孩子直呼父母的名字就意味着“大逆不道”,就是不尊敬父母,可这个小姑娘认为,在德国,孩子直呼父母名字不仅没有不尊敬之意,相反还缩小了两代人之间的距离,显得他们的关系很友好。

我们询问过这个女孩,请她谈谈这方面看法,她说:“在德国期间,我没有看到父母以长辈自居和打骂孩子的现象,也没有看到对孩子大喊大叫的。即使孩子犯了错误,父母也非常柔和地问:‘你这样做对吗?’孩子可以叫着爸爸妈妈的名字讲自己的理由。有时孩子和妈妈发生矛盾,孩子就会把自己关在屋里‘闭门思过’,但过一会儿,孩子就下楼和妈妈和好,有说有笑,他们之间几乎不可能出现大的冲突。”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德国的家长不是不管理孩子,而是把“管”理变为“不管”,有“润物细无声”的管理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