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中国家教原则
10654200000011

第11章 打造激励环境,提倡正面激励

激励之所以成为中国家庭教育的一条原则,不仅因为激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家庭教育方法,更是因为中国的家长不善于激励孩子。

“激励”是什么意思呢?

《韦氏新世界英语词典》说这个词的意思是“向别人提供积极性或以积极性影响别人”,而“积极性”一词的意思是“促使一个人做事或以某种方式行事的内心的动力、冲劲或意欲”。所以,激励涉及到如何激发一个人内心深处的东西,即潜能。

每个孩子都具有巨大的潜能,家长要做的就是激励孩子,让孩子发现自己的价值,给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

激励能够改变人的一生!通过激励,一个普通的孩子也能成为天才。

激励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外部条件。孩子需要激励,就像植物生长需要水分一样。离开激励,孩子就不能茁壮成长。家长应该把激励当作最有力的手段,给孩子以信心和勇气,让他们乐于表现自己,不断提高能力,努力证明自己的价值。激励能够使孩子成为生活的强者,最终实现个人目标。

激励可以分为正激励、负激励两种。我们认为:如果家长肯定孩子言行举止,就采用正激励,告诉孩子怎样做,为什么,给孩子指明前进方向;如果家长希望禁止孩子的某些言行举止,就采用负向激励,告诉孩子不应该这样,为什么。

如果能够感受到家长因自己的成功而自豪,因自己的快乐而欣慰,孩子一定能够获得最大限度的激励。

在家庭教育中怎样进行正确的激励,这是一个很有技巧性的问题,值得每个家长高度重视。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激励对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开发孩子的潜能,融洽亲子关系,诱导孩子进步,实现家庭教育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实施激励,常常出现偏差,主要表现有:

一是正激励使用得多,负激励使用得少,因而出现只奖不罚的现象,进而引发激励钝化,孩子不买账,家长很无趣,最后的结果就是激励失效。

二是激励孩子的办法单调,滥施物质奖励,少用精神鼓励。很多家长常常把问题简单化,希望采用物质鼓励的方法。刚开始时,毋庸讳言,物质鼓励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可是随着时间推移,其效果常常不尽如人意。

这是为什么呢?

一是孩子不断成长,需求不断增加,物质奖励档次只会不断抬升,孩子的期望值不断提高,如果奖励的力度不大,起不到鼓励孩子的作用,可是力度大了,就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奖励的物品超出孩子能够把持的消费范围和层次,孩子容易沉迷于物质享受,甚至助长贪婪心理疯长。二是,不断增加的奖励标准常常会给家长带来更多负担,可能是苦不堪言,最后奖励难以维持下去。三,更应引起注意的是,物质的奖励不可能真正激发起孩子自觉性,自豪感,因为物质总是有一定限度的,不可能无边无际,因此,如果希望真正通过激励来实现激励原则的作用,最终还是要以精神为主,物质为辅,否则,就偏离了激励原则的根本目标了。

激励原则的最高境界是家长和孩子一起分享激励所产生的成果。

为什么这样说呢?

这是因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一个丰富而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风花雪月,疾风骤雨,在所难免。因此,家长必须与孩子一起,笑迎胜利的到来,面对失败的“光临”,不管是胜利还是失败,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既然如此,家长就必须与孩子一起共同奋斗。在奋斗的过程中,自然会出现成功的喜悦,也免不了接受失败的考验。这一切,都需要父母一起共同承担。而激烈所产生的结果,必然是丰富多彩的,家长如果能够与孩子一起分享,其影响必然是巨大而深远的。

比如,为孩子树立奋斗目标,孩子为实现目标所付出的努力,通过努力孩子所获得的成果,都是能够极大地激发家长和孩子的斗志的。因此,可以这样说,激励原则所倡导的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家长与孩子分享胜利果实的过程,也是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激励原则的最高境界是家长和孩子一起分享激励所产生的成果。

由于跟孩子分享激励所产生的成果,孩子自然就能够增添信心,获得自豪感和愉悦感,同时,家长、老师也能够分享其中的胜利果实,也能获得自豪感和成就感。

还要提醒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分享”,不仅仅分享孩子的胜利果实,更重要的是分享孩子争取胜利的过程。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家长有了这样一种心态,孩子就能不断地看到“成功”,把一个“大成功”分解为若干个“小成功”,孩子能够不断地获得激励,也就会不断努力。

很多人都知道“不努力就不会成功”,而我们要说的,“看不到成功就不会努力”。有句口号很有名,叫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就很好地表现了这样的意思。

上海有一位女中学生,物理成绩很差,有一次考试才得了“7”分,很多同学都笑她,她自己也很自卑。可是,物理老师是个善于激励学生的高手,他是这样说的:

同学们,知识都是点点滴滴地积累起来的,即使这个7分,也是努力的结果。不信,你马上到街上去拉一个人来,我敢保证,如果他没有学过,7分也得不到。因此,只要她努力,我坚信,下次她就会取得更好的成绩!我们大家是不是应该给她一些鼓励呢?

在老师的鼓动下,全班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这位女同学被打动了,学习异常努力,成绩不断提高,毕业考试得了87分。

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给孩子的进步鼓掌呢?

在一次家庭教育报告会上,一位家长给我们讲了他的亲身经历,他是这样说的:

我儿子四岁,很顽皮。我读过好多关于如何激励孩子的书,也对此很赞同。在对儿子进行激励的过程中,我曾采取“只奖不罚”和“物质奖励”的方法。可是,我很快发现,这样下去要出问题,因为孩子并不是从心灵上愿意按照父母的目标前进,而是着眼实实在在的物质,把眼睛盯在奖品上。

经过反复考虑,我采用了一种“积分激励法”的方法,这种方法是这样的:

(1)积分的制定:如果儿子有进步,就给加分。

比如,每天要求儿子新学5~10个汉字。听写检查过关,加1~2分,否则减1~2分。至于如何学习这5~10个新字,那就是儿子自己的事情了,各种方法儿子可以自己选择:可以请我教,可以请妈妈教,也可以请其他人教。一句话,我只看结果,其余的事情都是儿子自己去做。

如果儿子做错了事,就给他仔细地讲,错在哪里,为什么错,怎样改正,应该怎样预防再犯。第一次犯减1分,第二次犯减2分,依次类推。并且规定,第二次犯同样的错,减分翻番,依次类推。

(2)积分的使用:每次犯错误,在累计积分之后,按照总的积分数目扣除正分。相抵之后为正分,每犯一次错误,就限制一次正常的娱乐活动;如果相抵之后为负分,每犯一次错误,就限制两次娱乐活动。如果儿子不知对错而无意犯错,就记负分,不限制娱乐活动。

(3)正分的物质奖励:只要儿子有进步,是正积分的情况下,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且,1分对应1元人民币,正分要达到奖励物品的价格,才能得到奖品。

这位家长给我们说,经过一段时期,孩子慢慢明白“积分激励法”的厉害,开始注意分数,尽力避免出现错误,还有意识地争取加分。

激励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心理学研究表明:缺乏激励,一个人自身潜力只能发挥20%~30%;正确而充分的激励,则能使人发挥其自身潜力的80%~90%。

日本一位儿童教育学家的一项研究表明,孩子经常受到父母激励和很少受到父母激励,其成才率前者比后者高5倍。中国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早在半个世纪前就深刻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而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就要学会激励孩子。没有激励就没有教育。

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他人的激励和自我激励。激励可以激发人的勇气,坚定人的信心,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让人勇于挑战困难,积极追求进步。

心理学家认为:“激励犹如孩子成长的营养剂,激励能扬起孩子生活的风帆。”

美国教育学家雷思·赫奇告诉我们:“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尤其需要来自父母和教师、朋友的激励。”

当孩子面临一项任务,缺乏勇气和决心时,家长、老师如果激励他说:“你能行!”他就会产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人就像汽车,而激励就是油箱中的汽油。家长必须学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们发挥潜能,这就好像是给他们的“油箱”加油。

年龄小的孩子,由于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他们对好与坏的认识往往来自于成人的评价。因此,家长和老师必须慎重地评价孩子的行为,不要给孩子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年龄越小的孩子,越需要家长和老师的鼓励和夸奖,他们会非常珍惜家长、老师给予他们的赞誉和奖励。

有一位老师给我们讲了她的教育体验,充分说明了激励的巨大作用:

我们班上有一个学生叫韩娟,由于父母离异,缺乏好的家庭教育,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比如上学经常迟到,不按时完成作业等。经过耐心的教育,她进步了很多。可是最近她的老毛病又犯了,一连好几次没有完成作业。

经过了解,原来她从妈妈家搬到了爸爸家去住,她爸爸为了弥补对女儿的亏欠,对女儿百依百顺,可是对孩子的学习却不闻不问,她只顾玩而放松了学习。

我把她叫到办公室,单独跟她谈话:“韩娟,老师知道你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以前你有过不按时完成作业的毛病,但是你很快就改正了,你还记得老师当时是怎样表扬你的吗?”

韩娟红着脸说:“老师夸我是个有毅力的好孩子。”

我一边握着韩娟的手,一边抚摸着她的头说:“是呀!以前你总是迟到,后来向老师保证过后就再也没有迟到过;有一次,你为了不迟到,没有吃早饭就来上课了。那时候,你可是咱们班同学学习的榜样啊!”

我发现韩娟的脸更红了,我继续说:“韩娟,老师相信你是个有毅力的孩子,今后一定会按时完成作业的。老师相信你会有好的表现的。”

韩娟抬起头,流着眼泪坚定地点了点头。

我继续说:“不要哭,老师相信你今后再也不会拖拉作业了!老师相信你会成为最棒的。你的自制力很强,因为你在班里是最能管住自己的人。”

她笑了。

从那以后,韩娟再也没有拖拉作业,后来还悄悄地给我写了一份保证书。

虽然学生犯了错,但是我没说一句批评的话。

我通过称赞孩子“有毅力”、“自制力强”等话来激励孩子,这比批评还要有效,使学生非常愿意改正缺点。

通过这件事,我认识到:对于学生的缺点错误,如果一味地用批评和惩罚的方法,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如果改用激励的方式教育学生,反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孩子其实都是渴望进步的,家长和老师要给孩子改正缺点的机会,多激励,少批评。

孩子有缺点需要激励,做了好事也同样需要激励。例如,某同学做对了一道黑板演示题,老师应该及时给予激励;某同学做了一件助人为乐的好事,老师或者家长也应该给予激励;激励能让孩子产生积极而愉快的心理体验,极大地刺激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进取精神,为学生积极行为的不断涌现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激励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培养孩子的自信,正如一位名人曾说过的那样:“如果孩子生活在激励中,他便学会自信。”

做父母的应利用孩子的这一心理特点,无论孩子做什么事,只要是合理的,就应该给予肯定和激励。即使孩子失败了,也不要对孩子失去信心,要多给孩子激励,恢复孩子的自信,让孩子在自信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