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怎样让子女更优秀
10651900000049

第49章 记忆 开发智力的材料库

俄国伟大的生理学家谢功诺夫说: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于记忆。记忆是“整个心理生活的基本条件。”希腊大诗人阿斯基洛斯也说过:“记忆是智慧之母。”人如果没有记忆,就没有思维,就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也就会失去观察的意义。

实践证明,记忆是从感知到思维的桥梁,是想象驰骋的基地,是人类智力开发的材料库。只有记忆得到充分发挥,人的思维资源才能得到开发。可以说,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迅速提高之日,就是成才和事业腾飞之时。

人的大脑具有巨大的能量,能不断地接受新信息,把感知、思考、体验过的东西贮存起来以备随时提取。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研究,如果一个人始终孜孜以求,勤学不辍,一生中储藏的知识将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的50倍。该图书馆藏书有1000多万册,这就是说,人的大脑可以容纳5亿册书的知识。

儿童时期是一个人记忆的黄金时代,这个时期所看到的、听到的、经历过的许多事情都会经年不忘。不但如此,这个时期大脑记忆细胞正在形成和发展中,是记忆发展的最佳期。因此,家长有责任抓住这一大好时机,大力培养其记忆能力,开发其记忆潜能,为其智力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心理学的理论和科学实践表明,人的记忆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有先天因素,但主要还在于后天如何培养。如中国科技大学首批录取的少年大学生宁铂具有非凡的记忆力,除了他的大脑机制健全、成熟较早外,有受过师范教育的奶奶经常教育和父母对他的启发诱导,有老师的因材施教,他的智力才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东汉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记忆力惊人,可以做到“过目不忘”、“倒背如流”,这与他从小的锻炼有关。王充幼时家贫,无钱买书,只好到洛阳市场去读人家出售的书,边读边背,回到家中再一一默写出来。久而久之,使他的记忆力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和提高。《文史通义》的作者章学诚,少年时期记忆力极差,在私塾里读书,一天要读百八字都很困难,与同窗具有很大的差距。但他并未因此而气馁,而是夜以继日、孜孜不倦地学习,记忆力得到了锻炼,终于成为学识渊博的人。

记忆的“记”是外界信息在大脑中贮存、编码的过程;“忆”是在大脑中遴选、提取信息的过程。记忆是一种技能,当然也有技巧和规律:背诵是记忆的根本,争论是记忆的益友,理解是记忆的基础,重复是记忆的窍门,趣味是记忆的动力,联想是记忆的媒介,应用是记忆的要诀,提要是记忆的助手,卡片是记忆的仓库。

为了强化孩子的“记”,促进有效的“忆”,家长应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方法上的指导。

理解记忆法 顾名思义,就是在积极思考、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的方法。这种记忆方法的前提是理解,因而指导孩子记忆时要让他们积极动脑,深入理解。只要理解了印象就深,提取信息就容易。特别是对一些定理、定义和基本理论知识更要多采取这种方法。

机械记忆法 这是不靠理解、不抓内部联系,而是靠机械重复和强记的记忆的方法。儿童早期可以多背些蒙学读物,可不要求他们去理解意义,只要能背诵即可。这种早期的“储备”将使他们受益终身。另外,一些数学上的法则、化学的分子式等也可以用这种机械记忆的方法。

意义记忆法 就是利用知识本身的意义或赋予知识某种意义进行记忆。如“笔”字,了解了毛笔是用“竹子”和“毛”做成的,“竹字头”下加“毛”字就是“笔”了。“火上加火”就是“炎热”的“炎”,这样把音、形、义相联系,就便于记忆了。

联想记忆法 这是由此及彼的记忆方法。在记忆过程中,除了记忆知识本身外,相应地记忆与其有联系的知识,形成“知识串”。如讲到孔子时,可联系到《论语》、“六艺”、“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提到毛泽东就联想到“南湖建党”、“秋收起义”、“延安整风”、“万里长征”等。提到“大兴安岭”马上联想到“小兴安岭”,涉及“东高止山”马上联想到“西高止山”等。

图表记忆法 把对比性比较强的知识列成图表,使相关知识条理化、明晰化、对称化,复杂的内容就一目了然,这样可以提高记忆效率。如几何图形的性质、判断定理、化学元素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制法、鉴别、用途等。再如帮孩子将地理上三类岛屿的相关知识列成表格,逐项填写,使他们对大陆岛、火山岛、珊瑚岛的成因、特点及位置了如指掌并经久不忘。

形象记忆法 利用知识的形态、形状、大小等直观形象来进行记忆。教孩子汉语拼音字母时,有时孩子记忆不清,易发生混淆。利用字母的形象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如“一个门洞n、n、n,两个门洞m、m、m,一个伞把t、t、t,小棍赶猪l、l、l……”有些知识本身没有直观形象,可以采取形象比喻的方法记忆。

趣味记忆法 就是通过语言或动作,增强孩子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以增强记忆的方法。如地理中有关“内流河”、“外流河”的知识,他们很难理解。可以画一个小孩的头像,眼睛和鼻子分别流出泪水和鼻涕;泪水流出体外,鼻涕流进口中。然后再告诉孩子,河流有的流出陆地进入海洋,如泪水,有的中途消失,如鼻涕。流入海洋的叫外流河;不流入海洋而进入内陆湖泊或中途消失的叫内流河,孩子就会在笑声中轻松愉快地掌握这一知识。

简化记忆法 指导孩子把记忆的材料进行浓缩,将庞杂的材料变得简约,使信息量变得少而精,记忆起来就会快而准。如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英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可以教孩子用四个字来概括其内容:割(割出香港给英国)、赔(赔偿英国2100万元)、开(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口岸)、丧(中国丧失了主权),这样孩子就会很快记住这些内容。

主干记忆法 把记忆内容归纳整理,提纲挈领地进行记忆,可以收到明显效果。如背诵《木兰诗》,可以抓住“当户叹息——准备出征——军旅生涯——凯旋受赏——拒封还乡——结语赞颂”的脉络,背诵起来就容易多了。

即时记忆法 即对学过的知识马上进行记忆。国外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试验:让甲组学生连续看4遍课文;乙组学生看一遍课文,回忆一遍,再看一遍,再回忆一遍。结果甲组一小时后只记得52%,10天后仅记得25%;而乙组一小时后记得75%,一天后仍能记得70%。原因是甲组偏重的是“读”,而乙组则强调了“记”,突出了“记”。这就是两组学生产生差距的根本原因。常言所讲的“趁热打铁”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不能即时记忆,等事后集中记忆,难度则会更大。

综合记忆法 所谓综合记忆,也就是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实验表明,在初中生中,一节课学10个英语单词,甲班用看、听、读、写四种方法同时进行;乙班看、读、听三种方法;丙班只听,结果错误率甲班为4%;乙班为28%;丙班为90%。有人发现,从视觉获得的知识可记忆25%;从听觉获得的知识可记忆15%;采用眼耳手脑并用的综合记忆法,可以使记忆达到70%。可见,采用综合记忆法是最为有效的。

卡片记忆法 把要记忆的知识如生字、生词、短诗、单词、定理、法则写在卡片上,随身携带,以便随时取出复习,以巩固记忆。这样既可以培养记忆兴趣,又可以有效地提高记忆效果。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许多记忆方法可以利用。另外,每个孩子的记忆类型也不相同,要因人而异,找出适合他们的记忆途径,以提高记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