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基础理论
10651400000024

第24章 疾病传变

传变,指疾病在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的传移和变化。传变的本质是疾病过程中各种病理变化的衔接、重迭和转化。

研究疾病传变,不仅关系到辨证论治,而且对疾病的早期治疗、推测预后都有重要意义。

一、疾病传变的形式

疾病传变的形式包括病位传变、病性转化两方面。

(一)病位传变

病位传变,即在疾病过程中病变部位的转移。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表里上下、脏腑组织间通过经络互相连通,所以某一部位或脏腑的病变可以向其他部位或脏腑传变,引起疾病的发展变化。外感病和内伤病的传变各有特点。

1.外感病的传变形式

外感病发于表,外感病的主要传变形式是表里传变。

表与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所指的病变部位并不是固定的。以整体而言,则病在皮肤、毛窍、肌肉、经络等为外,属表,在脏腑、骨髓等组织器官为内,属里。如以皮毛与经络相对而言,则皮毛属表,经络属里;以三阴三阳经而言,则三阳经为表,三阴经为里;以脏与腑相对而言,则腑为表,脏为里。

表里传变,又称表里出入、内外传变,反映疾病过程中病变部位的深浅,说明疾病的发展趋势。包括两个方向:

(1)表邪入里

表邪入里,指外邪先伤卫表,而后内传入里的病理过程。多因正气不足、邪气过盛、失治误治所致,常见于外感病的初、中期,说明疾病向纵深发展。病邪由表入里的传变,多按规律而依次相传。若正气抗邪无力,病邪长驱直入,则可表现为直中的传变形式。

(2)里病出表

里病出表,指由于正邪斗争,病邪由里透达于外的病理过程。正气强盛或治疗得法,则正气能驱邪外出,由里而达表,说明邪有出路,病势好转或向愈。

病位的表里传变包括三类:伤寒的六经传变、温病的卫气营血传变和三焦传变。

外感病传变形式 六经传变

卫气营血传变

三焦传变

(1)六经传变

六经传变,指疾病的病位在六经之间的相对转移。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在《内经》所论外感热病的传变规律的基础上,创立了“六经传变”理论。六经传变,实际上是对伤寒热病六个不同发展阶段的病变规律和本质的概括。

六经之中,三阳主表,三阴主里。三阳之中,太阳为一身之藩篱,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三阴之中,太阴居表,其次为少阴、厥阴。

六经传变的一般规律为:外邪循六经传变,由表入里,渐次深入,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故称“循经传”。若正气不支,邪气亢盛,也可不经三阳而直接侵犯三阴,称为直中三阴,其中以直中少阴为多。此外,六经传变还包括一些特殊形式,如越经传、表里传、合病与并病等。

(2)卫气营血传变

卫气营血传变,指温热病过程中,病变部位在卫、气、营、血四个阶段的传移变化。

卫气营血传变的一般规律为:病邪由卫传气,由气传营,由营传血。卫分是温病的初期,病位在肺卫;气分为温病的中期,病位在胃、肠、脾及肺、胆;营分是温病的严重阶段,病位在心包及心;血分属温病的晚期,病位在肝、肾及心。一般来说,病在卫分,病势轻浅;病在气分,则邪已传里,病势较重;病在营分,则邪已深入,病势更重;病在血分,则邪更深入一层,病势最重。这种传变规律反映了温热病由表入里、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由轻而重的疾病发展过程,揭示了病变的不同程度和阶段。

由于病邪性质、感邪轻重和体质差异,温病也有不遵循卫气营血全程传变者。例如,初起邪在卫分,治后即愈,不复传里;起病直中气分或营血;卫气同病、营卫合邪、气血两燔;若温热之邪在卫分或气分未得透解,迅速进入营分或血分,称为内陷,病势凶险。

(3)三焦传变

三焦传变,指病变部位循上、中、下三焦而发生传移变化。温病的三焦传变,是对温热病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的病变规律和本质的阐释,由部位三焦的概念延伸而来。

三焦传变有顺逆之分。顺传:温热病邪,多自口鼻而入,首先侵犯上焦肺卫。病邪深入,则从上焦传入中焦脾胃,再入下焦肝肾。这是疾病由浅入深、由轻而重的一般发展过程,故称之为顺传。如果病邪从肺卫直接传入心包,病情发展恶化,超越了一般传变规律,则称之为逆传。但也有上焦证未罢又见中焦证的,或中焦证未除又出现下焦证者。

疾病是顺传还是逆传,主要取决于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和病邪的性质。若疾病好转向愈,则可由下焦向上焦传变。

2.内伤杂病的传变形式

内伤病传变形式 经络间的传变

经络脏腑间的传变

脏腑之间的传变

内伤杂病的基本病位在脏腑。内伤杂病的病位传变形式包括三类:

(1)经络间的传变

经脉之间阳阴相贯,一经有病必然传至他经,或影响相连的经。例如,足厥阴肝经布胁肋,注肺中,所以肝气郁结,郁而化火,循经上犯,灼伤手太阴肺经,即所谓“木火刑金”,出现胸胁灼痛、咳嗽痰血、咳引胸痛等肝肺两经之证。

(2)经络脏腑间的传变

经络脏腑间的传变包括由经脉传至脏腑、由脏腑传至经脉。经脉传至脏腑,如《素问·咳论》:“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脏腑传至经脉,如心肺有病,反映于其经络循行部位,出现胸痛、臂病等。

(3)脏腑之间的传变

脏腑之间的传变包括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形脏之间的传变。

1)脏与脏的传变,指五脏间的传变,是最常见的病位传变形式。除经络的联系外,五行关系的失衡、阴阳失调、气血津液失常均可造成病邪从一脏传及他脏。脏与脏之间生理功能的联系各不相同,所以其病理传变情况也各不一样,不仅限于五行的母子、乘侮相传。

2)脏与腑的传变,指病位在脏与腑之间传变,包括脏病及腑和腑病及脏。相合的脏腑间有经脉络属,使病气在其间相互传变。例如,肺与大肠相表里,若肺有病变,肺肃降失职,可致大肠腑气不通而发生便秘;大肠实热,积滞不通,反过来也影响肺气的肃降,造成胸满、喘咳。功能相关但没有表里关系的脏与腑,其病变也可相互影响,如肝气横逆犯胃、脾之湿热熏蒸影响胆汁外溢导致黄疸。

3)腑与腑相传,指病变部位在六腑之间传移。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任一腑气机不通或气机上逆,均可破坏六腑宜通、宜降的功能特点,所以一腑功能失常,往往影响他脏。例如,大肠传导失常,腑气不通,可致胃气上逆,出现嗳气、呕恶;胃中湿热蕴结,熏蒸于胆,则引起胆汁外溢,出现口苦、黄疸。

4)形脏内外传变,指外邪通过形体内传于相合之脏腑,或脏腑病变影响相应的形体。外邪侵袭肌表形体后,多沿经脉传入脏腑。例如,寒邪袭表,多客于手太阴肺经,再内传于肺,导致肺失宣肃,出现咳嗽、喘促。风寒湿邪气侵人,造成皮、肉、筋、脉、骨等形体组织受邪,即五体之痹,又传入所合之脏,造成五脏痹。病至五脏则病情深重。反过来,脏腑病变也可由经脉表现于体表。例如,足厥阴肝经绕阴器,抵小腹,布胁肋,上连目系,肝气郁结,可表现为少腹、两胁胀满疼痛,肝火上炎易见两目红赤,肝经湿热多见阴部湿疹瘙痒。

(二)病性转化

病性转化包括寒热转化、虚实转化两方面。

1.寒热转化

寒热转化,指证候的寒热性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变。

证候的寒热性质取决于阴阳的消长盛衰。但在疾病过程中,阴阳的消长盛衰是不断变化的,证候随着这一变化也可以改变原来的性质,转化成相反的性质,即由寒化热或由热化寒。

由寒化热,指证候的性质本属寒,继而转变成热的病理过程。多发生于阳盛或阴虚体质,或病邪侵犯属阳的脏腑经络而从阳化热,或误治伤阴使邪从热化。例如,太阳病初起,恶寒重、发热轻、脉浮紧,为表寒证;继而出现阳明里证,症见壮热、不恶寒、心烦口渴、脉数,说明病变已从表入里,从阳而化热。

由热转寒,指证候的性质本属热,继而转变成寒的病理过程。多发生于阳虚阴盛体质,或病邪侵犯属阴的脏腑经络而从阴化寒,或误治伤阳使邪从寒化。例如,便血初起,便血鲜红、肛门灼热、口干舌燥、大便秘结或不爽,证属实热动血;若日久不愈,血去正伤,阳气虚衰,转见血色紫暗或黑,脘腹隐痛,喜按喜暖,并见畏寒肢冷、大便溏薄,则证候性质已由实热转为虚寒。

2.虚实转化

虚实转化,指证候的虚实性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变。

虚实取决于邪正的盛衰。在疾病过程中,邪正双方的力量对比经常发生变化,当双方力量的消长造成主次易位时,证候的虚实性质就发生改变,或由实转虚,或因虚致实。

由实转虚,指以邪气盛为主的实证,转化为以正气虚为主的虚证的过程。多因病邪过盛,正不敌邪所致;因失治误治等因素造成病程迁延,使得邪气虽去但正气耗伤,也可由实转虚。例如,痢疾,腹痛后重,利下赤白,本属湿热下注的实证,若未能及时泻去积滞,泻痢日久,则损伤正气,转化成虚证。

因虚致实,指在疾病过程中,以正气虚为主的虚证,或由于脏腑机能减退、气化不行,以致全身气血津液等代谢障碍,水湿、痰饮、瘀血等实邪留滞体内;或因正虚病证,复感外邪,邪盛则实。因虚致实的本质,属于虚实错杂。造成因虚致实的原因,一方面是正气虚弱,另一方面是失治误治,病邪滞留,损伤正气,或复感外邪。

二、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1.体质

体质对疾病传变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影响正气的强弱,从而影响发病与传变的速度。一般来说,体质强健者不易受邪,一旦感邪则发病迅速,但传变较少;体质虚弱者易于感邪,病势缓慢、病程长,易传变。

二是决定病邪的从化。一般来说,素体阳盛者,则邪多从火化,疾病多向实热或虚热演变;素体阴盛者,则邪多从寒化,疾病多向寒实或虚寒演变。

2.病邪

病邪是影响疾病传变的重要因素。病邪的性质、轻重程度都对疾病传变的速度及病位、病性传变特点有影响。例如,外感六淫中,火(热)邪、风邪、暑邪为病,传变较快,湿邪致病则多缠绵难愈,易从寒化或热化;疠气为病则传变急速、变化多端;痰湿、水饮、瘀血内生,传变一般较外邪缓慢,但病情随气机而变化多端。

不同病邪的伤人途径不同,病位传变的路径也有较大差异。例如,伤寒和温病同为外感热病,因病邪有寒温之别,传变规律也不相同,伤寒为六经传变,温病则按卫气营血和三焦传变。同种病邪,因机体感邪轻重不一,传变也不尽一致。

病邪的从化取决于体质,但与病邪的属性也有关系。例如,燥为阳邪,较易从热化;湿为阴邪,较易从寒化。

3.地域和气候

地理环境与时令气候关系密切,共同对人体和病邪两方面施加影响,造成了不同地区人群体质特征和疾病谱的差异,从而影响疾病传变。

时令节气不同,对病邪的形成、传播及人体的反应都有影响。一般来说,阳热病证,病情在阳旺的春夏季加重,在阴盛的秋冬季减轻;阴寒病证,病情秋冬季加重,春夏季减轻。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是四时阴阳气交升降转变的关键时刻,对疾病的转归有重要意义。在一日之中,许多疾病也有“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的变化,即白天病情稳定或缓解,夜晚加重或恶化,这与人体卫气运行的日节律有密切关系。

一般来说,居处地势高而干燥,或逢久晴少雨季节,病变热重于湿,易化热、化燥,伤阴耗津;居处卑湿之地,或逢阴雨连绵季节,则病变湿盛热微,湿重于热,易伤气伤阳,阳微湿盛之证可转化为寒湿病证。

4.生活状况

生活状况,包括情志、饮食、起居、劳逸,通过影响正气而影响疾病传变。精神和畅,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适度,有利于培护正气,发病后能较快康复;反之,则损伤正气,使疾病迁延甚至恶化。分而言之,情志因素对七情内伤所致疾病的影响最大,并通过干扰气机,影响气血阴阳而对疾病传变产生作用。如狂证患者,可因情志刺激,导致气郁化火,挟痰上蒙心窍,使病情加重或引起复发;肾气本亏者,可因惊恐重伤精气而发生阳痿等病变。饮食对脾胃、胆、大小肠病证传变的关系尤为密切,且通过对水谷运化、气血生化的影响而对疾病传变产生作用。如胃痛患者,可因饮食不节而损伤血络,发生便血或吐血之变;某些痹证病人,则可因饮食不当而湿热下注,引发踝、膝等关节灼热肿痛。临床上,过劳耗伤人体正气而影响外感和内伤疾病的传变甚为常见,而过逸则气虚运行不畅、气化衰弱而影响疾病传变。

另外,正确的治疗可及时阻断疾病的发展、传变,使疾病减轻以至痊愈。反之,失治或误治则损伤正气,可致变证、坏证丛生,预后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