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当孔子遇上企业
10650400000061

第61章 用忠诚和真诚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

孔子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不管是领导一个国家还是管理一个地方或者是领导一个企业一个单位,对一件事要认真做,使下面的人信服都是很重要的。一项职务要么不接受,接受了就要认真去做,身先士卒,那么,谁都会因此而感动从而信赖他。用人要在时间上恰到好处,这样部属就会听从你的指挥,乃至全国老百姓自然跟你走。这是道德的修养,也是一种为人的学问。作为一个管理者,要想让手下的人听从自己的调遣,首先就要树立真诚敬业的个人魅力,言必信,行必果,恰到好处地调兵遣将,只有这样,企业的每一个决策才能立竿见影地实施,每一次行动才能够完美地进行下去。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子张向孔子请教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居于官位不懈怠,执行君令要忠实。”孔子进一步指出,作为一个管理者,虽然身居官位,但也要勤政爱民,以“仁德”规范自己的行为,以礼的原则治理自己的属下,通过耐心开导教化的方式消除民间的诉讼和纠纷。执行上级指令时,一定要切实努力,做到忠于职守,只有这样做,才算得上是个好官,一个出色的管理者。对于上级的指示忠实地执行,这样才是孔子所提倡的“忠”的表现。

“忠”的思想贯穿于孔子很多著作的始终。在孔子看来,“忠”是一种品德,也是一种行为规范。作为一个管理者,忠诚就是勇于承担责任、恪尽职守;对于上下级关系而言,忠诚就是忠心不二,诚信为本,从而表现出管理者对上级的理念、思想、方法、指令的一种彻底的认同感;从工作的角度而言,“忠”就是一种对诚信100%的执行力。

三国时期,袁绍手下有位重臣叫审配,袁绍死后,他辅佐袁尚,袁尚在城外被曹操击败,当时袁尚只想着逃命准备放弃邺城,可是审配一直不放弃,因为他知道邺城是袁家的首府,也是河北的门户,命门,一旦放弃,袁家就彻底失败了,所以他带领城中的残兵顽强守城,曹操大军多次攻城都被他击退,后来他的侄子审荣贪图富贵,出卖了他,开打了城门。曹操非常欣赏他,说要给他很多赏赐,然后重用他,可是他就是不降,后来曹操要杀他的时候,他还说:“我的主公(袁绍)的坟墓在北方,我一定要向着北方死去!”

同样是三国时期,大将关羽对大哥刘备的忠诚也是有目共睹的。

东汉末年,关羽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寝则同床,恩若兄弟”,生死同心,力图匡扶衰朽的汉室。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刘备因为兵败投靠袁绍,关羽被曹操所俘,曹操想拉拢关羽,礼遇甚厚,拜为其为偏将军,封为汉寿亭侯,但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降汉不降曹”被传为一段佳话。

为报曹操的知遇之恩,关羽策马千万众之中,杀颜良,诛文丑,解了曹军白马之围,曹操对其颇为赞赏,并派关羽的同乡张辽前去劝降。关羽说:“我知道曹公对我很好,但我受刘备厚恩,立誓生死与共,绝不能背叛于他。”曹操听罢也无可奈何。后来,关羽打听到了刘备的下落,拜书告辞曹操,带着刘备的家小,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和刘备汇合。

在刘备收复江南诸郡后,拜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领兵驻扎江北;西走益州后,于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令关羽镇守要塞荆州;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围攻曹操大将曹仁于樊城,又活捉大将于禁,斩大将庞德,“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立下了不少功勋。正是由于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一批人才对刘备始终忠诚不贰,才使得刘备终于在三分天下中占了一席之地。

关羽凭着他的的忠诚品德,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很多人把关公当作全能保护神、行业神和财神,每当发生争执的时候,就会求彼之明见决断,被人视为驱逐恶鬼的神明。

忠诚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深深地植根于我们的民族文化之中,是蕴藏在我们每个人心灵深处的活性细胞。在一个企业组织里,管理者忠诚企业就是忠诚于自己的事业,只有忠诚事业的人,才能取得事业上的辉煌与发展;在竞争激烈的时代,我们更需要有一种孜孜以求的奋斗精神,而这种精神就源于一个人对其工作的忠诚。

有位管理大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忠诚是一种觉悟,敬业是一种态度。”是的,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有这种觉悟与态度,只因为它是我们实现梦想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

《忠诚敬业》中有一个小故事可谓对这一概念的最好诠释。

一个美国少年在一家建筑公司打工,面对艰苦的环境,他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因为工作辛苦而消极怠工,相反,当别人以敷衍了事的态度对待工作的时候,他却努力在工作中积累经验,并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建筑知识。工友们无不讥笑他是个呆子,而这位少年回答说:“我不只是在为老板打工,我是在为梦想打工,为自己的远大前途打工。”

后来,这位少年被公司老总发现后加以重点培养,最终成为这家公司新一代的领导人。这种为工作负责,为老板负责的精神就是一种觉悟,一种态度,而这种觉悟与态度就是忠诚敬业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在为自己准备机会。

一个人对工作投入的忠诚越多,收获的信任也越高,良性的循环会让我们的事业蒸蒸日上;而恶性循环只能导致我们被淘汰出局。偷奸耍滑的员工是企业的不幸,也是个人的致命弱点,无论他有多强的工作能力,只要他没有忠诚敬业这一最基本的工作态度,那么成功终将与他无缘。

其实,忠诚和敬业并不仅仅有益于公司和老板,最大的受益者是我们自己。一个人的职业责任感和对事业高度的忠诚一旦养成,他就会成为一个值得老板信赖的人,会被委以重任。在工作中,我们都应该把敬业精神作为自身的道德标准,对于工作任务不计得失、不怕困难、积极采取行动,全力投入,高效地完成任务,并将这种敬业精神渗透于每一项任务当中。

从工作角度而言,“忠诚”就是要在任何时候都保持100%地执行和诚信。企业在社会中发展,利润是企业的根本目标之一,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企业与员工之间,难免会发生利益冲突。如果没有诚信的观念,在竞争过程中,也就难免产生虚假现象,如现在市面上比比皆是的假广告、假商品、假信息等等。人们常说:“只有真诚才能换回真诚。”虚假换来的只能是欺骗和社会的不信任,而信任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最重要的东西,一旦失去了信任,要想在社会中继续生存下去是非常困难的。

“诚”与“信”相通。诚以信为基,信以德为源。“诚招天下客,信收海内心。”“利从诚中出,誉自信中求。”这些正是孔子所说“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内涵的延伸。

作为企业,讲信誉不仅仅是一种道德上的要求,同时也是产生利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信誉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尽管很难量化,但有时候它比银行存款还有效。好的信誉能促使顾客和员工产生忠诚。

1994年,深圳三九公司与法国塞利保集团结成贸易伙伴关系。合同履行后,三九公司发现对方发来的结算发票有误,少收了397万法郎。三九公司便把正确的核算结果告知了对方,并向对方付清了该付的款。此事令法方感动不已,决定给予三九公司更多的贸易优惠,免去三九公司购货定金,报请法国政府给三九公司2.3亿法郎买方信贷。

信誉的好坏关系到企业的兴旺和发展,因此要把信誉当作企业经营者的头等大事来抓。企业应当以提高和维护企业的信誉为出发点,严把产品的质量关,严把服务的质量关,确定合适的价格,采取合适的营销策略,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求得发展。如果只是把信誉管理当作问题出现后的补救手段,就很被动了。

良好的信誉是企业的一张王牌,决定着企业的未来,可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企业要树立重视信誉的经营理念,在信誉的创立、保护、提高上下功夫。当信誉与企业眼前利益发生矛盾冲突时,要把信誉放在首位,以牺牲暂时的经济利益来换取企业长远的利益。

所以管理者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要规范自己和员工的行为,使广大员工认识到,维护企业信誉是自己的神圣职责,自己的行为都会给企业的声誉和经营带来影响,一举一动都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整体形象。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赢得“忠诚”,企业才能保住自身的那份货真价实的“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