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共首任总书记陈独秀
10649000000037

第37章 支持恽代英

1918年4月15日《新青年》四卷四号刊登了胡适为陈独秀《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一文写的《跋》。《新青年》提倡白话诗、白话文写作、横排版面、“以国语直接写文学”后,白话文运动风起云涌,陈独秀推波助澜,写了这篇讨论汉语改革的文章,提出“先废汉文,且存汉语,而改用罗马字母书之”的办法。胡适大力赞成,写《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跋说:

独秀先生主张“先废汉文,且存汉语,而改用罗马字母书之”的办法,我极赞成。凡事有个进行次序。我以为中国将来应有拼音的文字。但是文言中单音太多,决不能变成拼音文字。所以必须先用白话文字来代文言的文字;然后把白话的文字变成拼音的文字。至于将来中国的拼音字母是否即用罗马字母,这另是一个问题,我是言语学的门外汉,不配说话了。

“至于将来中国的拼音字母是否即用罗马字母,这另是一个问题”,胡适心里不同意,他巧妙地以门外汉由头,回避了。

钱玄同比陈独秀激烈,进一步提出废汉字!罗家伦不满钱玄同的过激,后来说他像“疯子”:“钱玄同本来是一个研究音韵学的人,是章太炎的学生,是自己主张白话却是满口说文言的人,是于新知识所得很少却是满口说新东西的人……他当时主张废姓主张废汉字,因此大家更觉得这种主张可怕,而更觉得钱玄同是同疯子一样。”

家住南池子(中)的张申府也不赞成陈独秀和钱玄同否定古书。5月的一天,张申府给胡适写信说:“《新青年》第四号中,独秀、玄同都把本西学讲中学的奚落了几句,崧年弱,闻声而避,直不敢谈此事矣。即在昔者,既以为解古书者太半所以自解,两人之学识见地不同,所解便因以殊,谁是谁非,正是不容易断的。特西学虽进,未尝废旧闻,彼以毁谤古书为事者,也望他回省回省才好。”

张申府(1893—1986年)名崧年,河间人,1913年考入北大预科。1917年毕业留校,教逻辑和数学。

夏天,南丰美以美会基督徒“悔”,给陈独秀写信,不满恽代英否定宗教的文章。恽代英(1895-1931),江苏省武进人,生于武昌。

“悔”在信上说,恽代英论信仰的文章,因排孔教而波及对宗教的否定态度,认为宗教不能容于新世纪,但恽代英的观点,不能作为新世纪人群代表。自已虽然不敢以信宗教的人的观点,要不信宗教的青年接受。这位叫“悔”的基督徒认为,光靠恽代英所说的“智”,不能够维持道德,要靠上帝。他说:“哲学之智字,能不堕于刚愎乎?能维持道德乎?未也……余是故取乎宗教之释智,寻求上帝,为知识之开端,此基督教之释智也。”

6月15日,陈独秀给“悔”先生写了一封信。“悔”先生指斥恽代英的话,陈独秀不能代恽代英回答。但陈独秀认为,神存在这个问题,基督教还没有解决,那么如何靠神、上帝去求智呢?这不是“刚愎”了吗?不是迷信了吗?陈独秀写道:“故恽君以基督教之释智为未足也。尊谓寻求上帝,为知识之开端,愚为依他求知,依他途之起点,固不独基督教然也。”“依他求知……不独基督教”,即不只是基督教是依靠神和上帝求知,类似这样的“迷信”、刚愎自用的,还大有人在。

恽代英这年二十五岁,他后来成了中共理论家,也是陈独秀此时没有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