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学生不可不知的著名哲人
10641300000027

第27章 笛卡尔

勒内·笛卡尔(1596—1650),法国著名数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和生理学家,同时因其突出成就被世人称为“近代科学的始祖”。

笛卡尔生平

1596年3月31日,勒内·笛卡尔出生在法国土伦省莱耳市一个贵族家庭。笛卡尔的父亲是布列塔尼地方议会的议员,同时也是地方法院的法官。

一岁多时,笛卡尔的母亲不幸因肺结核去世。从小便失去母亲的笛卡尔一直体弱多病,是在一位保姆的精心照料下长大的。

虽然体弱多病,但笛卡尔从小就非常聪明,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父亲见他颇有哲学家的气质,亲昵地称他为“小哲学家”。但身为布列塔尼地方议会的议员,笛卡尔的父亲还是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能成为一名神学家。于是,笛卡尔在8岁那年便被父亲送入法国最好的学校之一——拉弗莱什的耶稣会学校接受古典教育。在耶稣会学校,体弱多病的笛卡尔受到了特殊照顾——不必到学校上课,可以在床上读书。这期间,笛卡尔养成了喜欢安静、善于思考的习惯。

1612年,笛卡尔从拉弗莱什的耶稣会学校毕业,同年去普瓦捷大学攻读法学,并于1616年获得博士学位。取得学位之后,笛卡尔暗下决心:今后不再仅限于在书本里求知识,而要向“世界这本大书”求教,以“获得经验”,而且要靠理性的探索来区别真理和谬误。

从此,笛卡尔便背离家庭的职业传统,开始探索人生之路。他弃笔从戎,借机游历欧洲,开阔眼界。广泛的游历及军旅生活对笛卡尔的思想和人生产生了重大影响,笛卡尔的人生从此发生了巨大转变。尤其是下面这件事,对笛卡尔的影响很大。

一次,笛卡尔在街上散步,偶然间看到了一张数学题悬赏的启事。两天后,笛卡尔竟然把那个问题解答出来了。但是,笛卡尔在此次事件中的最大收获不是因为解出试题而得到的奖金,而是他引起了当时的著名学者皮克曼的注意。皮克曼很欣赏这个年轻聪明的小伙子。于是,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皮克曼向笛卡尔介绍了数学的最新发展,给他讲了许多有待研究的问题。在这期间,笛卡尔对自己的数学和科学能力有了较充分的认识。从此,笛卡尔以此为起点,开始认真探寻是否存在一种类似于数学的、具有普遍实用性的方法,以期获取真正的知识。

1621年,笛卡尔结束了军旅生涯,回到了法国。但是,当时正值法国内乱,于是,笛卡尔去荷兰、瑞士、意大利等地旅行。1625年,笛卡尔又结束了游历生活,返回巴黎。1628年,笛卡尔移居荷兰。

移居荷兰以后,笛卡尔正式开始了他的研究生活。在荷兰期间,笛卡尔对哲学、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理学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通过数学家梅森神父与欧洲主要学者长期保持密切联系。他的主要著作几乎都是在荷兰完成的。

1628年,笛卡尔写出了《指导哲理之原则》。1634年,完成了以哥白尼学说为基础的《论世界》。1637年,笛卡尔用法文写成三篇论文《折光学》、《气象学》和《几何学》,并为此写了一篇序言《科学中正确运用理性和追求真理的方法论》,哲学史上简称为《方法论》。该年6月8日,这三篇论文在莱顿匿名出版。1641年,笛卡尔出版了《形而上学的沉思》。1644年,出版了《哲学原理》等重要著作。

1649年冬,笛卡尔受到荷兰教会攻击。于是,应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安的邀请,他来到了斯德哥尔摩,任宫廷哲学家,为女王授课。由于他身体孱弱,1650年年初便患肺炎抱病不起。

1650年2月11日,正值隆冬,被誉为世界近代最伟大的哲学家——笛卡尔在斯德哥尔摩的家中病逝,享年54岁。

笛卡尔著作

在笛卡尔的一生中,先后发表了许多在科学史和哲学史上有着重大影响的著作,如:

《论世界》

《论世界》完成于1634年,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笛卡尔逝世十多年后,这部著作才得以出版。在书中,笛卡尔系统地阐述了他的物理学和宇宙学观点。

《方法论》

《方法论》完成于1637年,本书对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科学研究方法有极大的影响,其主要思想是“努力从推理中消除产生错误的因素”。

《形而上学的沉思》

《形而上学的沉思》出版于1641年。本书进一步论证了笛卡尔在《方法论》中提出的论点,同时用一些委婉的语句谋求教会对他的宽容。书的内容是在宗教的外衣下为科学思想探寻根据。全书包括一封给巴黎神学院的信,一篇内容提要和6篇沉思。

《哲学原理》

《哲学原理》出版于1644年,是笛卡尔重要的哲学著作。本书开始是一封给伊丽莎白公主的信,正文包括“论人类知识的原理”、“论事物的原理”、“论可见的世界”、“论地球”四个部分。在书中,笛卡尔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著名哲学命题。

《灵魂的激情》

《灵魂的激情》完成于1646年,标志着笛卡尔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本书分为“激情生理说”、“激情心理学”和“特殊的激情”三个部分,是笛卡尔专门研究“人自身”、“人的肉体和灵魂的关系”、“人的激情和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关系”及“人的各种激情与伦理道德的关系”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