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学生不可不知的著名哲人
10641300000011

第11章 列子

列子(生卒不详),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郑国莆田(今河南郑州)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列子生平

列子又名列御寇,战国前期郑国莆田(今河南郑州)人。有关列子生平的记载很少,今人仅能从有限的史料中去大致了解列子是怎样一个人。

列子很神秘

列子崇尚黄老之道,讲究逍遥自在、清净无为。《庄子·逍遥游》中描述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说列子能够乘风而行。这样的记载虽然夸张,但也间接反映了列子道家学说的精深以及超然物外的道家风范。

列子很好学

列子青年时拜壶丘子为师,后又向老子的亲传弟子关尹子问道,还曾从师老商氏。列子不仅好学,而且非常执著。《列子》中就记载了“列子学射”的故事。

射箭是“六艺”之一,为古代学子所必学。列子学习射箭,射中了靶子,他就去请教关尹子。关尹子问他:“你知道为什么能射中吗?”列子回答说:“弟子不知道!”关尹子说:“这还不能算是学会了射箭。”于是,列子回去又学习了三年,再去请教关尹子。关尹子再问道:“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能射中吗?”列子回答说:“弟子知道了!”关尹子说:“现在,你算是真正学会了。你要记住射中的道理,不要违背它啊!”

列子很高尚

列子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是非标准、生活准则也十分明确,其人品道德修养更是高尚。《列子》中记载了“列子拒粟”的故事。

列子家中很穷,常常吃不饱饭,以致面黄肌瘦。有人劝说郑国宰相子阳资助列子,以博个好士的名声。于是,子阳就派人给列子送去了十车粮食。列子再三致谢,却不肯接受。列子的妻子埋怨他说:“我听说有道的人,妻子、孩子都能快乐地生活。现在我却常常挨饿。宰相送粮食给你,你却不接受,我真是命苦啊!”列子笑着对妻子说:“子阳并不是真的了解我,是听了别人的话才送粮食给我。以后也可能听别人的话而怪罪我,所以我不能接受。”一年后,郑国发生变乱,子阳被杀,其党多被株连致死,列子却得以安然无恙!

列子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神秘、好学、品德高尚,他一生安于贫寒,不求名利,不进官场,而是隐居郑地、潜心著书。

列子著作

相传,列子曾著书20篇,十余万字,可惜大多亡失。今存“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黄帝”、“周穆王”、“力命”八篇,共成《列子》一书。

《列子》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的典籍,由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组成。其基本上以寓言形式来表达精微的哲理,共有神话、寓言故事102个,如《黄帝篇》有19个,《周穆王篇》有11个,《说符篇》有30个。这些神话、寓言故事和哲理散文,篇篇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列子》中的许多寓言故事为今人所熟知,如“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等,篇篇珠玉,读来妙趣横生,隽永味长,发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