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宝宝营养100问
10640600000097

第97章 病疾预防

维生素A中毒的处理办法

维生素A在鱼肝油中含量很高,有人为了防止孩子缺钙,往往给孩子吃过量的鱼肝油,有的人甚至把浓缩鱼肝油作为补品长期过量服用,造成体内维生素A蓄积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厌食、嗜睡或烦躁、骨疼等。如果孕妇服用过量,还会造成胎儿腭裂畸形。所以说不要把鱼肝油做营养剂来大量食用。

维生素D中毒的处理办法

鱼肝油中除含有较大量的维生素A外,也含有维生素D,维生素D对预防佝偻病有一定作用。但如果用量过大会出现:不思饮食、多尿、恶心、呕吐、低热等症状。如果到医院里做有关方面的检查,可进一步发现血镁升高,胆固醇含量高于正常值,有时心电图会出现异常情况,甚至肾功能会有损害。

中毒的防治方法

孩子在误服药物等有毒物品后,在短时间内就有异常表现。

误服化学毒物后,可出现口腔、咽喉、上腹部烧灼感、疼痛,口腔内粘膜发白或有水泡。可有肌肉抽搐、说话困难、流口水、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昏迷。

误服药物,可视药物种类,症状轻重缓急不一样,表现也较复杂。主要是恶心呕吐、抽搐、呼吸脉搏或快或慢。精神神经出现异常。

要弄清孩子误服了什么,如果不是腐蚀性的物品,如农药、汽油、稀料等,要让孩子吐出,减少对毒物的吸收。如果是腐蚀性毒物,就不能吐,以免再次损伤口腔和食管。

立即送医院,带好原来装毒物的容器。

带孩子看病的学问

儿科病人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孩子自己不会叙述病情,要由家长述说。在临床上可以见到有的家长叙述病情干脆利落,有的拖泥带水。也有家长一问三不知,简直不像是带自己的孩子看病。其实,医生要了解的主要是这些疾病从发病至就诊时的全部过程,包括主要的症状,发病的时间、部位、程度、伴随的症状。对于主要症状,家长应尽量说得准确,例如“间断发烧3天”,“腹痛1小时”,“咳嗽1周”等,而不要说:“从奶奶家回来就发烧”,“从我下班回家他就肚子痛”,因为医生没法知道你是哪天从孩子奶奶家回来或是几点钟下班回家的。

有些家长把自己的猜测和想法当作病情告诉医生,如觉得孩子咳嗽可能是感冒了,看病时不是告诉医生咳嗽的时间和程度,而是告诉医生“这孩子感冒3天了”。实际上这不是病情,孩子是不是感冒应该在检查病人之后由医生来判断。

在回答医生问题时,要尽量具体。例如,医生询问腹泻的次数,有的家长只回答“不少次”“每次换尿布都有”,这使医生无法判断腹泻的情况。

在病人很多,医生很忙的情况下,要求家长叙述病情既要详细,又不能模糊,比如医生问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发烧,有的家长回答:“昨天我休息,带孩子到姥姥家去,去时还好好的,在姥姥家也挺好,可回家的路上,孩子有点没精神,我以为他玩累了,也没在意。晚上一试表,发现发烧了。”其实只需要回答关键的一句话“昨天晚上开始发烧”,就可以了。关于你昨天是否休息,到姥姥家还是奶奶家,以至于你自己的想法,都与病情无关,多说这些浪费了时间,对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又没有任何帮助,家长除了要向医生介绍主要病情之外,还要介绍一般情况。如精神状态、食欲、大小便等。

有的孩子在幼儿园全托,有的孩子由奶奶或姥姥照顾,父母带孩子看病前,要先向了解孩子情况的老人或阿姨询问一下病情,以便告诉医生,避免在医生问诊时一问三不知。如果几位家长一起带孩子看病,最好由一位最了解孩子病情的家长向医生叙述病情,千万不要七嘴八舌,弄得医生也不知该听谁的。

患有神经系统疾病时,医生可能询问一些出生时的情况,对于一些遗传病还要询问家族中的一些情况。这些,家长应实事求是地回答,既不要含糊其辞,也不要凭想当然来编造,听不懂的地方可以请医生稍加解释后再回答。在看病时,还应主动告诉医生孩子过去的身体情况,如肝、肾疾病、血液病等。这样医生在开药时可以尽量避免使用对这些疾病有影响的药物。孩子曾经有过对某种药物过敏的历史更要说清楚,以免造成不良影响。如果孩子是慢性病或复诊时,为了使医生了解前几次病情。检查结果和用药情况,要尽量带病历本或底方,以供医生参考,同时也避免重复检查。

如果孩子腹泻,可以找个火柴盒或装中药丸的小盒子,留取一点大便标本,带到医院,否则化验时还得等孩子大便留标本,耽误时间。

另外,家长带孩子看病之前,应该先给孩子做做工作,给孩子讲清:“你现在生病多难受啊,我们到医院请医生看一看,听一听,拿点药回来吃,病就好了,就不难受了。”还可以说:“我们去看看医生是怎么给小朋友看病的,将来你长大了也当医生,给小朋友看病。”总之,要让孩子有思想准备,争取孩子合作,而不要抱起来就走。孩子本来就有病,突然来到一个不熟悉的地方,见到生人,自然会格外紧张。所以,有的孩子一进诊室就恐惧得大哭不止,既增加诊室噪音,又影响看病。

较小的孩子,在进诊室之前,应先进厕所把把尿,免待看病时尿到医生身上,家长也很尴尬。

看病时,千万不要给孩子化妆,虽然化妆后孩子显得很漂亮,但却影响了医生对孩子面色的观察。就诊时,最好也不要吃东西,免得满嘴的食物渣,使医生看不清口腔粘膜和咽部的情况。

在向医生叙述病情时,不要把孩子抱在怀里,而应让孩子面向医生,同时给孩子解开衣服,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医生在听您讲病情的同时,就可以观察到孩子的表情、面色、精神状态、营养情况,这些对于医生诊断病情都有帮助。

一旦医生戴上了听诊器检查孩子,就不要再说话,保持安静,有利于医生听诊。

不同年龄用药量不同,在医生开药时,要告诉医生孩子的实际年龄(周岁),不要说虚岁,如果孩子最近称过体重,也可以告诉医生孩子的体重,以便医生计算药量。

医生开好处方以后,家长应收好处方,不要交给孩子拿,不要撕破。可以抱孩子到一边穿衣服,以免影响下一位病人就诊。

婴幼儿暑热症的家庭护理措施

暑热症又称为“小儿夏季热”。主要表现为发热并伴有多渴、多饮、多尿和少汗的“三多一少”症状。而到秋凉后则可退热而自愈。遇有这种情况,首先要去就诊,让医生检查和做一些必要的化验,排除了其它感染性疾病时,就可以按如下的方法进行护理。

降温

首先是改变气温环境,可暂时异地居住或将小儿置入有空调的房间,使病儿置身于适宜的气温下,有的即可退热。暑热症之护理可采用温水浴,方法是以34℃~35℃左右的温水沐浴,每日2~3次,每次20~30分钟,分别在上、下午及晚上临睡前进行,宜至体温下降和恢复正常后逐渐减少和停止。进行时应注意避免受凉。患儿发热较高时,用冷毛巾湿敷孩子的头部,也可用40%的酒精或烧酒浸湿药棉后作全身揩擦(酒精擦浴法)。若出现高热抽搐时就要找医生进行处理。

注意营养

由于小儿长期发热,身体消耗较大,因此要给予易消化、富有热量、蛋白质及维生素B、C的流食或半流食,并让小儿喝些西瓜水及清凉饮料。

适当防治

对于暑热症,西医以对症治疗为主,若伴有感染可以用抗生素治疗,但一般不宜长期、盲目使用。对本病的预防。主要是增强小儿体质,住室要通风透凉。可在病情好转时于当年秋季用太子参煎汤给孩子喝,并于下年盛夏前多喝些清凉饮料,如绿豆汤、乌梅水、银花露等,往往可以防止次年发病或减轻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