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鸿章全传
10631700000095

第95章 李鸿章的一生与他的时代(32)

不仅仅是中国一个国家对俄国所作所为恼火不已,在其他国家眼里,俄国也是一个负面形象。俄国公使在北京声明,他不会等待皇太后和皇上做出关于是否签订条约的决定,他将收拾行囊,立马启程回国,即使是在西方的法律中,他这种行为也是说不过去的。显然,他这只是一个空洞的威胁。对于皇太后和皇上而言,对付他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发布一道诏书,在诏书中让朝中所有官员讨伐俄国公使,述说他的种种不当行为,并指出拒绝签订此条约体现的是广大人民的意愿。接着,一些西方国家定会参与其中,并就中俄之争做出判决,判决在此事中孰对孰错,他们还在报刊中大肆渲染,中国是多么的渴求真理,呼吁理性,期待能够得到公正评判。

在这些西方国家义愤填膺之时,他们容不下一丁点错误,而我们必须尽快做出不接受这份条约的决定。

虽然俄国是一个强国,但自从他与土耳其之前的战争爆发后,他们的士兵已经疲惫不堪,他的资源也被用尽,人民对此十分不满,而统治者与人民的隔阂显然已经产生。实际上,近几年来,俄国沙皇的生命已经受到威胁,为提防刺客,他的神经无时无刻不紧绷着。从俄国逼迫我国签订这份条约以来,我们早已恩断义绝,友情不复存在,然而在推行入侵计划,拉长国防线的同时,俄国沙皇还要负担偏远地区人民的生活,这对于他而言就是一颗定时炸弹,早晚会彻底摧毁他。这样的话,他还有什么攻击力呢?请皇太后和皇上将这一点公之于众,定然会引起轩然大波。这就是我所说的“大胆的行动”。

有一位大臣已经签了这份条约,但是他并未得到朝廷的允许,而条约签订时也没有加盖御玺,因此,这份条约是无效的,是不被认可的。在道义方面,俄国失道者寡助,而他们的理由又十分牵强,不足以让人信服。我们完全可以主张对伊犁的主权,这就是我所说的“真理站在我们这边”。

那么我们正在酝酿着的作战计划又是什么呢?当俄国下决心藐视国际公法,与我们恩断义绝时,我们必须要保护自己的领土,捍卫自己的权利,很有可能爆发战争的地区有如下三个:土耳其斯坦、满洲、天津。在土耳其斯坦,左宗棠带领常胜军艰苦奋战了多年,而金顺、刘锦堂、锡纶都是非常出色的将领。如果他们坚持防守,俄国必输无疑;而大清的附属国蒙古,则会助我们一臂之力,斩断俄军的退路。

在那里,不管是骑马走陆路还是坐汽船走水路,他们也无法回到俄国。因此,他们有可能借此入侵吉林。但是这里的边界线长,森林茂密,而且距离俄国首都有6,000多英里。这里粮食供给十分困难,如果一个军队在没有任何援助的情况下一头扎进去的话,人数定然会锐减。

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之下,就需要一个素质全面、技术精良、武器精锐、资金雄厚的军队。现在,有一半的军费用于北边和南边沿海海洋防御的建设,而现在的局势要求我们还要加强对满洲军费的投入。请皇太后和皇上命左宗棠和金顺从他们部队中抽出几名将领以及一些精通军事的满族人,并将其指派到东边边境地区等待朝廷的命令。即使我们局部战争失利了,但只要我们坚持坚守数月,俄军一定会被驱逐出境。

天津距离京城很近。然而,俄军战舰因为违背英法两国关于港口的规定而滞留在黑海,出现在中国的用来装载士兵和武器的商船与欧洲装甲舰有着天壤之别。在军事才能出众的李鸿章的统筹帷幄下,此时的大清,仍然很有希望。眼光长远的李鸿章未雨绸缪,为了抵御外悔,花费百万两巨额军费,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打造军用物资。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如果我们不打胜仗,怎能对得起皇太后和皇上的信任?恳求皇太后立即发布诏书,指派李鸿章完全遵照您的计划,让他全权负责,直至胜利。除此之外,我们必须为其甄选助手,参照德国练兵方法,训练军队、巩固炮台。如果我们的战士英勇奋战,取得了战斗的胜利,皇太后必然会赐予荣华富贵,但如果战败,那么战士们所面对的则是皇太后极其严厉的惩罚。

在花费2,800,000两赎回伊犁后,我们还要从欧洲招募一些体格强健的士兵为我们把守边疆。因为俄国还很有可能再回来反攻我们。俄国的最终目的是渐渐渗入喀什葛尔,吞并浩罕,然后从印度后门继续进攻直至完全侵占。不仅仅是中国,英国也饱受其侵害;李鸿章对英国公使明确表示,辅车相依,唇亡齿寒,中英两国可以联手对付共同的敌人。

我不敢大胆地说,为了大清的和平与安全我们应孤注一掷,拼死一战,如今的世界风云变幻,我国与西方国家的纷扰不断,西方国家一直在觊觎我国主权,日本也想趁机吞并我国,现在,俄国又挑起事端。但如果我们屈服了,其他国家也会紧跟着提出新要求,不断地压榨我们,现在是我们下定决心对他们的要求说“不”的时候了,但要是我们现在拒绝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也没有深入研究,但如果与俄国开战的话,正义肯定是在我们这边,道义上我们肯定是胜利的,然而真实战场上的胜负则不会如此明朗。

不过我敢肯定的是,如果开战了,俄国也无法打过嘉峪关(甘肃)。

就算俄国运气好,胜仗连连,他也无法占领宁古塔(满洲),中俄之战是无法深刻影响我国的繁荣发展的。俄国在中国多耗一日,粮食就会多少一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总会到达弹尽粮绝的境地。对此,我们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现在,让我们下定决心做出决定吧。这是证明我们将领是否有所担当的时刻,也是证明大清国力强弱与否的时刻。现在,我们的将领聪慧英勇,正是行军打仗的最好年纪;如果再过几年开战,就算左宗棠还仍然健在,他的精力肯定也不如现在了;而李鸿章年事已高,也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我们的总体攻击力必然会随之下降;到那时候,如果我们才下定决心开战的话,我们胜利的希望便变得渺茫了。

俄国强占了我国东边的一些城市,在我国西边也有驻军,而北边的一些城市则与其有着频繁的贸易往来,因此,不管是在边界线之内还是之外,我们暴露给俄国的弱点非常之多;在俄国与西藏的勾结之下,很快便会威胁到韩国。如果我们与俄国之间没有屏障的话,战场很快就会从边境地区转移都境内,到时候再后悔还有什么用呢?

军事准备只是其中最基本的一方面。不管我们是否签订条约,开战是迟早的事,收复伊犁也会被俄国一拖再拖,而且,崇厚必须被处死。这并不是我的一己之见,而是我们国家全体人民的诉求。

朝廷要想当机立断,迅速作出决策,必须依靠满朝文武的通力协作;着手开展大胆地行动则需要大清所有官员的努力;向人们解释真理站在我们这一边是总理衙门的职责;而制定作战计划则需要皇上和皇太后的把握全局,放眼未来的胆识和魄力了。我所说的上述问题均是我国如今最为关注的问题。面对如此紧张的局势,我无法坐以待毙,也不能保持沉默。恳求皇上和皇太后能够把我的奏折放到案前,与军机处大臣一同阅读并就相关事宜进行商议,早日作出抉择。

附录二

一些翰林院学士和54名官员联名上书弹劾李鸿章。

1894年12月5日

这是一份关于弹劾朝中一位位高权重之官员——李鸿章,并要求他下台的奏折,因为他愚蠢无能,狂妄自大,他已经完全丧失了判断是非的能力,在他的错误指挥下,我国损失惨重。

首先,在日本挑起事端,并煽动我国偏远地区进行叛乱活动后,我们仔细阅读了朝廷8月1日发布的宣战诏书,并发现斥诸武力是皇上最终的手段。然而在最近两个月里,形势出现了反复。我们接连不断地听到了我军战败以及领地失守的消息,这让每一个人都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终日。而9月25日发布的诏书,更是让举国上下焦灼不已,诏书中说到,随着战争的进行,颐和园中所有的庆祝活动被迫暂停,并呼吁所有中国人同仇敌忾,共同抵御外悔。

然而,我们认为,朝廷应针对日本的残暴行径做出严正声明,而中日之战中,我方面由于指挥错误而导致的隐性影响不容小视,因此,在皇上的诏书中应有惩治主要官员的详细陈述。正如大家所知,日本的国际地位以及军事实力与西方国家相比相距甚远。

日本国家债务沉重,人民生活贫困,这说明即使他现在的战争取得了胜利,但这也只是表象而已,他的国家基础并不牢固。日本虽然拥有快速巡洋舰,但大型战舰的数量却为零,这是他军队建制的一个重大缺陷。他的士兵是在匆忙招募中获得,并未经过专门的军事训练。日本的政治在几个政党的控制之中,政党之间的博弈削弱了他们的政治力量。当战争刚刚爆发的时候,所有的军事专家以及那些通晓外国之事的人士不约而同地把日本比作螳螂,企图用他的触须抵住飞驰而过的战车,日本无疑会被压得粉身碎骨。欧洲人也认为中国的成功是必然的结局,但事实却让他们大跌眼镜。朝鲜首都失守,不久之后牙山也沦陷了。成川最终被清军主动放弃,在平壤的清军也被打得狼狈逃窜。朝鲜汉江上清军的战舰被击沉,装甲舰在鹿岛被放火烧毁。

旅顺港和威海卫是大清重要港口,然而,当敌军巡航舰在此侦查时,却没有遭受任何阻拦。沈阳边界的防御城市翼州也被日军彻底地击垮。经历了百场战争的淮军统领卫汝贵,也仓皇逃跑。丁汝昌由于指挥不当,其手下的强大的战舰摆出的阵型破绽百出,最终让日本有机可乘。由于朝鲜在短时间内无法光复,图们江和鸭绿江上的防御体系的建设成为此时最需要慎重考虑的事情。而仁川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脱离控制,那么大沽口以及北堂就很有可能被袭,危险迫在眉睫。

然而,清军的总将领是谁呢?是谁指挥着清军的进退,带领强大的清军抵制弱小的日本,最终却让大清节节败退?究竟谁是那个懦弱无能、狂妄自大而又位高权重的官员,将大清置于危险之中,又在民间臭名昭著呢?

此人遭人憎恶主要因为以下几点原因:第一、当他收到朝鲜求救信号时,却秘密挟持了朝鲜王。因此,在最开始的时候他并未采取任何防御措施,直到危险真正来临,我军在各方面处于被动的情况之下,他才有所行动。在小埠、牙山、平壤以及绿岛,我军坐以待毙,消极应战,直至被日军包围。然而,在之后与日军的和平谈判中,他还可能做到如此退让吗?

由于在战争刚开始之时消极应战,没有抓住反击的机会,这使得日本士气提高,中国士气随即下降。在每一次交火中,日本都积极主动地进行进攻,而我军却连连退让。在另一方面,我军总是要等到敌军开始行动了才有所行动,由于一直处于被动之中,战败是必然。在中日之战中,我军意外战败完全是由于指挥不当以及消极应战而延误了战机。作为具有三十余年的军事经验的高官,怎么能够忽略掉这一点呢?

当牙山战役打响时,我军既没有充足的粮食,也没有充足的弹药;而到了平壤之战,情况也同样窘迫;而且,在我军中,我们找不到一名随军侍从,更找不到一辆辎重车,战士们只能在行军时背着自己的粮食和弹药。在极端的饥饿之下,他们不得不通过武力到处觅食,这引来了朝鲜人民的憎恶和敌意。当两军交火之时,我军弹尽粮绝、困饿交迫,只能凭赤手空拳对付敌人,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怎能不屈服。清军作为大清人民的所有希望,却因为没有充足的弹药和粮食,陷入如此无助的境地,我们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枉死。这完全是因为一些官员的盲目自信以及消极怠工,不愿意积极为前方进行粮食补给而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