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夜上海往事
10626400000019

第19章 王人美,遗失的碎影流年(3)

王人美一觉醒来,惊讶地发现:大姐赠送的生日礼物,竟然是一把锋利的剪刀!这太出人意料了。王人美把嘴巴惊叹成了一个大大的“O”型。王雪华在桌子上压了一张条子。条子上的话语,除了日常的生日祝福,便是意味深长的规劝了。王雪华真诚地希望盛名之下的王人美,能够清醒地把握住自己。毕竟王人美还年轻,人世间的惊涛骇浪经历得也不是很多。王雪华特别希望王人美能把握好曾经令许多女孩子们跌倒的感情关。王雪华最后说:父母早逝。王家至亲的,便是兄弟姐妹间的骨肉之情了。因此,家里人真的希望王人美对于困扰自己事业的情感问题,可以用赠送给她的剪刀,锋利、果断地做出一个正确的了断。

这个阶段,外界有关王人美与“联华”的一号男明星金焰的爱情绯闻,已经是风雨满楼了。王人美因为这段感情,正与二哥王人路闹别扭。王雪华不敢再逼迫王人美,她只能用这种方式,提出一种委婉的规劝。

可是,对于一个已然沐浴于爱情光辉中的女子而言,她即便只是看了一眼湖岸上生长的芦苇一类的植物,也是可以衍生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罗曼蒂克绮梦呢。

王雪华的隐忧,后来到底成了为一场结局无言的爱情。

6

金焰,曾用名金德麟,1910年出生于韩国首尔(汉城)。父亲金弼淳为当年汉城的一家西医院的院长。后来,金弼淳因为参与反抗日本殖民当局的抗争活动,在当地存不住脚跟,便在金焰二岁那年,举家搬迁到了中国东北的齐齐哈尔,请求白俄商行的朋友们庇护。

金弼淳在齐齐哈尔开了一个小的个人诊所维持生计。其时,金家兄弟姐妹七个,金德麟排行第三,日子过得并不宽裕。可金弼淳的爱国热情仍然不减。他经常接济从韩国逃出来的抗日义士们。1918年,日军宪兵追踪到了金弼淳的藏身地址,金弼淳因此被一位日本女特工以牛奶毒死。这一年,金焰刚满八岁。

父亲不幸身亡之后,家里的生活难以为继。母亲便让金德麟投奔了上海的姑姑。

十五岁时,金德麟随姑姑迁居到了天津,在著名的南开中学念书。那时候,金德麟经常到学校的图书馆看书,金德麟最喜欢读鲁迅的《呐喊》了。或许这少年最初的志气是要成为鲁迅那样辛辣的文人,用笔去刺一下“万家墨面没蒿莱”的暗淡人世?他便把“金德麟”的大名改正为“金迅”。后来,仍觉得“金迅”不太醒目,又改成“金焰”。其时,千秋功名,在金焰的眼中大约也不过是“离离原上草”,他发誓要做那金色的火焰,让自己的生命激情洋溢。

1927年,十七岁的金焰初中毕业了,便孑然一身跑到上海谋求生计。他最初的设计是,起码应该做一个像鲁迅先生那样,靠写稿为主的作者。可是,他辛苦笔耕数月的小说,送到了《良友画报》后,好心的编“影帝”金焰辑拍了拍他的肩膀告诉他:他的语感不太好,最好不要吃文字这碗饭。

这个时候,少年金焰的口袋中,只剩下最后一块钱了。恰巧,民新影片公司从香港搬移到了上海。金焰跑去应聘。人家见金焰的人长得周正,刚刚从北方过来,没有在上海滩厮混日久的一股江湖油子的惰性,便答应让金焰到“民新”去帮手,这对于金焰的人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金焰在剧组里面做一点剧务、场记的杂活,夜间困了就睡在一条板凳上,饿了也可以在街头小食摊上吃一碗面打发。这时候,电影业对于金焰是一个新鲜活泼的行业,这年轻人对于电影业的一切事情都饶有兴趣,所以,他也不怕吃苦。后来,做了影帝的金焰回忆在“民新”打工的一年多生活时,仍然很兴奋地跟朋友说:很好呵,睡的板凳很宽,每天一觉就可以睡到天亮。又有那么多不花钱的电影可看,真的很带劲呀。

有几次,导演临时需要添设一些群众演员,便让金焰在《木兰从军》、《铁血男儿》等片中客串了几个小角色。金焰大呼过瘾,由是爱上了电影,他开始向往着一种鲜润秾丽的演员生活。但是,不久,黎民伟的“民新”,就与罗明佑的“华北”等数家公司联合组成了联华影业公司。新组成的“联华”为了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对于原先各公司的冗员进行了淘汰。金焰其时没有任何的特色,便被罗明佑列入了第一批裁减的名单。

如此,金焰便成了人烟阜盛之上海街头一名年轻的流浪汉。当时,是冬天。虽然是位于南方的上海,一场雪下来,房屋树木的顶部都已有了一层半透明的青青的玉色。黄浦江汤汤长流。太阳升得很高。可是,太阳的颜色,却洇湿为一种蝉翼般的淡薄。

金焰饿得实在受不了,便把冬天赖以御寒的一件棉袍子,送往了当铺。那天,金焰冻得全身瑟瑟发抖,漫无目的地徘徊在上海的十字街头。他遇上了过去在“民新”做过导演的万籁天。万籁天从前在“民新”时,对于金焰这个勤快的小伙子印象颇佳。他问了一下金焰的现状,即很爽朗地介绍金焰去找当时演艺界赫赫有名的“田老大”——田汉。

其实,当年的田汉,自个的口袋中,也不见得有多少闲钱。只是,豪爽的田汉是真心实意大方,哪怕他钱袋中只剩下了最后一块钱,都可以掏出来跟朋友一块掰着用。由此,他在演艺圈之仗义疏财的名头,便响遏行云了。曹聚仁先生的《听涛室人物谭》中,有一段关于“田老大”的描写,写得极为生动:“我们那一群朋友之中,都是怕请田老大吃饭的。所谓请吃饭,也不是到什么馆子吃整席的酒筵,而是邀他到家里来吃顿便饭。那时,我们所谓‘家’,也不过是一间厢房,一间客厅,或者一间亭子楼。一张方桌,至多坐八个人,那打汽油灯为中心的厨房,最多也只准备八个人的饭菜。或许邀请田老大之先,已经另外约了几位朋友,那天,准备着的几菜一汤,带着一锅饭,勉强可以应付。”“但田老大一来,一定带上了你想不到的七八个生客来,叫你瞠目结舌,不知怎么应付才是,不独饭菜不够,连碗筷也不齐全。这样像造了一场反似的,他们吃了一阵子,便呼啸而去了,更使你哭笑不得。”

但是,曹聚仁先生讲,有关“田老大”的可爱,还有更精彩的段子:“请田老大吃饭可怕,但若是田老大请你吃饭,那就更加可怕了。因为一到了馆子,他自然是主人了!主人要吃要喝,要叫多点菜,那是无话可说的。可是,到了结果,他并没有带钱,也许只带了一点钱,就非你赶快掏腰包不可。”“有一回,田老大在自己的家里请客,这应该没问题吧。然而,他的朋友实在是太多了,一去就去了十七八个人,可田老大只准备了五六个人的饭。而且,他家的碗筷也只有五六副。怎么办呢?没办法,大家只好喝一杯茶,然后一哄而散了。”如此率真可爱的一条汉子。倘使田汉活在现在,笔者也要冒昧地前往结识了。

闲话就此打住。

却说当年走投无路的金焰,冻到浑身发抖地找到了金神父路一幢二层的楼房下面,他打量着门口挂着的一块“南国社”的简陋招牌,正想开口问人,从楼上便飞一般的跑下来一位壮实的汉子,紧紧地抓住金焰的手不放。金焰事后形容自己的感觉,说是只觉得一股热流刷刷几下,就从脚底窜上了头顶的囟门!他像见到了自己的亲大哥,久违了的眼泪也就忍不住地涌上来了。

田汉的南国艺术剧社收留了金焰。田汉觉得金焰风气韵度均好,仿佛一块尚未雕琢的玉石,具有很好的表演潜质。田汉便指点他一些舞台表演的基本功,并逐步地让金焰在南国艺术剧社排演的一些话剧中担纲角色。这是令金焰在艺术上一生受用无穷的一个重要时期。后来,金焰便渐渐地在田汉编导的话剧中从容地出演重要角色了。

南国社后来也因故解散了。可这时的金焰已经学足了在电影戏剧界安身立命的真本事。起先,金焰曾跑到明星影片公司毛遂自荐。但是,这个时候的郑正秋有点“有眼不识金镶玉”,只给了金焰一个笔记员的位置。

1929年,锦绣英华的大导演孙瑜从美国一回来,即被“联华”网罗到了公司的旗下。他听人推荐过金焰的英俊健美,正好他拍摄的《风流剑客》中需要一个俊俏小生,孙瑜便大胆地启用了金焰。金焰在这部武侠片中的表演,令人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孙大导演便由此记住了金焰,不久,金焰便顺风顺水地加入了联华影业。此后,金焰在联华影业相继主演了《野草闲花》、《新婚之夜》、《银汉双星》等三部影片。

《野草闲花》是成功的。它的成功在于巧妙地利用了女主角阮玲玉的名气,而把金焰的招牌在电影界正式地推举出去。后来,联华影业在《桃花泣血记》一片的录制中,则更把金焰与阮玲玉的黄金搭配发扬到了极致。

1932年5月1日,上海最早的电影评论媒体《电声日报》,举办了首届电影明星推选活动。该报连续数天,头版头条打出醒目的横幅——“广大观众积极参加投票选举,努力选出观众自己最喜欢的中国十大电影明星!”选举结果出来后,得票最多的三位电影人分别为:胡蝶,13582票;阮玲玉,13490票;金焰,13157票。胡蝶的票数最多,是当之无愧的电影皇后。而金焰则在男演员中得票最多,所以便理所当然地成了观众心目中的“电影皇帝”。是年,金焰二十三岁。

他的崛起,主要凭着《桃花泣血记》一片中的上乘表演。当时,热情的观众们还毫不吝啬地赠给了金焰三顶炫目的高帽子:“观众最喜爱的男明星”、“最漂亮的男明星”、“观众最愿和他做朋友的男明星”。金焰一下子成了联华影业最可靠的票房保障。

对于金焰在电影事业上呈现出的一种“桃花春水渌”的迷人风光,后来的王人美,曾经跟她的传记作者解波絮叨过这样一段话:

“当时,影坛的小生也不少。可是,很多人都是很酸的。说话或者是文绉绉的,或者是才子加流氓的那种风流小生的东西。金焰是非常健康的。完全是一个非常清新的学生样子。所以,他一出来就成为当年的一个青春偶像了。许多青年的女孩子,都成了他的真实影迷。”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化青年,有许多人在思想上都是积极要求进步的。可是,现实社会中的政统衰敝涣散,道德丧失尊严,令一些文化青年们觉得迷惘。在画檐蛛网、斜阳烟柳的背景中徘徊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便成了这一时期的电影试图解释的主题。但是,其时的电影,对于这一时期知识青年的内心苦恼,显然也是了解不够的。于是,当年银幕的小生形象,便大抵上成了一种油头粉面、缠绵悱恻、无病呻吟的精神病人。

但是,金焰决然不同。他长着一张轮廓鲜明的脸,又有一副纤瘦挺拔的好身材。金焰一出来,便给观众一种如晨葩着雨,神采倍常的新鲜感。那是一种白马王子的形象。他一出场,便把所有年轻女孩子的目光吸引住了。

7

那么,金焰与王人美之间的爱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其实,王人美与金焰,大约在联华音乐歌舞班的时期就认识了。那时,王人美的年纪还不大,金焰也还没有名气。一个二十来岁血气旺盛的年轻人,在上海没家,也少有知心的朋友,金焰在寂寥的时候,就会去听歌舞班的那一帮女孩子唱歌。如此,他便与王人美混熟了。不过,当时,他们的关系真的还很纯,一点都扯不上爱情。这其中的原因是:首先,王人美当时已经被黎锦晖捧红,成为音乐界的一个红歌星了;金焰刚刚在电影界站稳脚跟,他未必料得到自己很快便要走红。其次,王家的诸位哥哥们对于“东风吹水绿参差”的王人美盯得颇紧。生怕一着不慎,让十五六岁正处于青春期的王人美做下了窃玉偷香的风流韵事,如此,他们便对不起早逝的父母了。所以,尽管当年的王人美已经春水春花,金焰也显出了一种堂庑明清的阔达气象,双方其实并未具有谈恋爱的实力与环境。

对此,后来的金焰曾有过这样一段回忆:“我和王人美是在合拍《野玫瑰》时相爱的。我十分欣赏她的性情,既纯洁朴实,又泼辣大胆,总是为周围的人带来快乐。慢慢地,她便在我的心底悄然占据了一席之地。芍药有情,荷花荡漾;春色弥丽,两情相悦。我们俩很快就走到了一起。”

王人美与金焰合作《野玫瑰》时,已经是1932年的初夏。王人美脱离了黎家音乐班子,成了“联华”的正式签约演员。这个时期的王人美,远远一望,仿佛春雾中隐约可见的山野,良畴远村,交映其间。近看王人美金焰时却早已是杜鹃花的一片灿烂,血艳夺目。郎有情,妾有意。男女之间的情感,有时终的不过是隔了一层薄薄的窗纸,只要有一人把这薄明的窗纸捅破,便会惊讶地发现:咦,原来你也在这里呀。

王人美与金焰合拍《野玫瑰》时,便是这般的心理感觉。双方沉浸在剧中角色时,已经彼此预存下了一分好感。因此,在拍摄的闲暇时间,你望我一下,我看着你的背景,都觉着是亲切的。直到有一天,在银幕上见惯男女生离死别之情的金焰,忽然间脸庞红红地勾了一下王人美的手掌心,轻轻说:人美,我们好了吧。王人美整个的人一怔。随即一股巨大的喜悦迅速地把她淹没。她的脸羞红了。

如此,他们的爱情便迅速地升温了。

后来,王人美的生前好友吕恩,在讲起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自己在“联华”拍片的一段可追忆往事时,曾经提到过王、金的水晶般的恋情:“那时候,我也在‘联华’拍片。只是没有金焰和王人美那样的红,所以还没有资格做他们知心的朋友。但是,我记得,有一次,我们一班的艺员在楼下的饭堂中吃饭。金焰、王人美、阮玲玉、陈燕燕以及几个大牌导演在楼上吃。当时的老板罗明佑为了笼络公司的这几棵摇钱树,便跟他们一起在楼上开小灶。这时,金焰与王人美手拉着手从楼上下来了。那个阶段的王人美沐浴在爱情中,人很清纯,也很快乐,她是一天到晚唱歌的,就好像一只百灵鸟。当时,王人美人还未下来,歌声先传过来了。大家一听是王人美的声音,就知道王人美与金焰快要下来了。好家伙,当时,在饭堂吃饭的一班工作人员都扔下饭碗不吃了。大家呼啦一下,都围上去了,就等着看王人美与金焰这一对金童玉女。有人拿到了他们的联袂签名,便会惊喜地叫出声来。要知道,当年,我们虽然与金焰、王人美在同一家公司,但平时大家天南地北地忙于拍电影,真正能聚在一起的时间也不多。”

严斐是严华的妹妹。严华是“金嗓子”周璇的初恋兼第一任丈夫。后来,严斐也不无羡慕地说:“那时候,金焰与王人美的相好呀,就好得像一个人似的。走路在一块,吃饭在一块,工作在一块儿。金焰喜欢运动,王人美也喜欢运动,连俩人的业余爱好都整到一块儿了。所以,如果,金焰要去打篮球呀、骑马什么的,王人美从来都是兴致勃勃地一块儿去。俩人在一起的那股儿快活劲呀,就像是耀人眼目的万里晴空。从来就没人见他俩在一块儿阴霾过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