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铉同郑鲁、杨绍复、段瑰、薛蒙关系很好,共同参与时政,说话很有分量。当时人们评论说:“郑、杨、段、薛这四个人,权势大,气焰盛;要想使自己受到重视,就一定要结交郑鲁、杨绍复、段瑰、薛蒙这四个人。”唐宣宗听到这些议论后,把它记录在屏风之上。
当时,郑鲁任刑部侍郎,崔铉想推荐他做宰相,唐宣宗不答应,任命郑鲁为河南尹。有一天,唐宣宗对崔铉说:“郑鲁离开朝廷了,这些事能由你决定吗?”崔铉诚惶诚恐,立即向唐宣宗谢罪。
作威作福
“作威作福”本指统治者专行赏罚,独揽威权。后来,人们用它形容妄自尊大,滥用权力。
此典出自《尚书·洪范》:“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
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最后杀掉了他,带着殷纣王的叔父箕子返回镐京。周武王向箕子询问治国的道理,箕子一共讲了九条办法,其中第六条说:“人的德性可分三种:一是正直,二是过分刚强,三是过分柔顺。什么是正直呢?中正平和,不刚不柔,就是正直;什么是过分刚强呢?性情倔强,不能亲近人,就是过分刚强;什么是过分柔和呢?和顺而不坚强,就是过分柔和。君王应当抑制刚强不能亲近的人,推崇和顺可亲的人。只有君王才有权替人造福,对人行使威权,吃美好的食物。大臣们无权替人造福,无权对人行使威权,无权吃美好的食物。如果大臣们有权替人造福,有权对人施以威权,有权吃美好的食物,那么,就会对您的家有害,对您的国不利。您手下的大臣们会因此背离王道,老百姓也将因此犯上作乱。”
诗礼发冢
“诗礼发冢”形容满口仁义道德而实际上却干尽坏事的卑劣行径。
此典出自《庄子·外物》:“儒以诗礼发冢。”
千万不要以为儒家学说不会把人引入歧途。
你瞧,诗礼传家的儒生,却干起了掘墓盗物的肮脏勾当!
有一次,一个道貌岸然的大儒带着小儒去盗墓。小儒掘开坟墓,紧张地忙碌着,大儒站在旁边望风,以高高在上的口气对小儒说:“东方已经发白,天快亮了。你做得怎么样了啊?”
小儒回答道:“我还没有解开死人的裙子短衣呢。瞧,他的嘴里含着珠玉!”大儒说:“《诗经》中本来就说:‘麦苗儿青青啊,生长在山坡上。你这个贵人,活着的时候那么吝啬,不肯救济穷人,死后含着珍贵的珠玉干什么!’喂,师弟,赶快抓住他的鬓发,揪住他的胡须,用锤子轻轻地敲打他的下巴,慢慢地撬开他的两颊,千万不要碰坏他嘴里的珠玉!”
爱身避死
“爱身避死”表示贪生怕死,畏缩不前。
此典出自《汉书·张敞传》:“处此紧急时刻,不敢爱身避死,愿效忠陛下,竭尽全力以除盗贼,以安百姓。”
汉代有个人名叫张敞,汉宣帝刘询时,初任太仆丞,后为豫州刺史。
当时渤海、胶州地方的官吏失职,数年粮食歉收,盗贼蜂起。张敞听到这个消息,决定去那些地方平定,于是上书皇帝说:“近闻胶州、渤海地方连年歉收,盗贼并起,至攻官寺,到处抢劫;地方官吏,已失纲纪,因而奸宄不禁。在这紧急时刻,不敢爱身避死,愿效忠陛下,竭尽全力以除盗贼,以安百姓。”宣帝看了张敞的上书,十分高兴,就拜张敞为胶东相,赏赐黄金三十斤。张敞到了胶东之后,采用劝善惩恶、有功者赏、顽抗者斩的办法治理胶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平乱中因立功而调补为官者数十人,从此盗贼解散,渤海、胶州平定下来。
不久,长安市内,盗贼蜂起,宣帝又令张敞去进行治理。张敞采用走访长安父老,教育并利用偷盗者的首领,采取奖惩结合等多种办法,很快就制服了盗贼。当时人们对此评论说:“张敞为人敏疾,赏罚分明。”
暗箭伤人
“暗箭伤人”比喻暗中用阴谋诡计伤害别人。
此典出自《左传·隐公十一年》,又见宋·刘炎《迩言》卷六:“暗箭伤人,其深次骨,人之怨之,亦必次骨,以其掩人,所以不备也。”
郑庄公准备去打许国,出征前拜颖考叔为大将,公孙子都和瑕叔盈为副将。子都没有当上大将,心怀不满,非常嫉妒,作战时不听指挥。
颍考叔上阵奋不顾身地杀敌,他身先士卒,一举杀了许国的大将,立了大功。许国军士抵挡不住,纷纷撤回城中,坚守不战。颍考叔为了取胜,便命令士兵用土垒台,以便翻入城中进攻。垒台完毕,颍考叔手执武器,跳上城头,进行厮杀。正在紧急时刻,公孙子都乘其不备,竟下毒手,对准颍考叔暗放一箭;颍考叔滚下城来,当场死去。瑕叔盈见颍考叔中箭身亡,以为是被敌人射死的,为了给他报仇,就迅速率领士兵冲上城头,奋力拼杀。不久城被攻破,许国战败,兵卒四散,许庄公也扮成百姓逃到卫国去了。
帮人笞子
“帮人笞子”比喻有的人侵犯了别人的利益,还要强词夺理。
此典出自《墨子·鲁问》。
从前有一个人,他的儿子强横凶暴,为非作歹,不务正业,他就鞭打他的儿子。
邻家的老人,也拿木棍来打他,边打边说:“我之所以打你,完全是顺应你父亲的心意啊。”
这难道不是太不合理了吗?
包藏祸心
“包藏祸心”原意是心中暗怀不良企图,后来也用它形容外表和善,内心险恶。
此典出自《左传·昭公元年》:“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己,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
春秋时期,有一年,楚国的国君派他的弟弟公子围去郑国访问。郑国是小国,楚国是南方的大国。因而郑国希望能与楚国搞好关系,以便依靠它与别国抗衡。所以郑国的大夫公孙段决定把女儿嫁给楚国公子围,以结友好。不料公子围来迎亲时却带领不少兵马,怀有乘机吞并郑国的野心。所以郑国大夫子产非常警惕,没有让公子围进入京城。
子产派子羽去对楚国的客人说:“我们郑国的都城太小了,容纳不下你们那么多的随从,请在城外举行迎亲仪式吧!”公子围十分生气,就叫太宰伯州犁回答子羽说:
“婚礼怎么可以在野外举行呢?我们临来之前已经在祖庙里祭告过祖先,如果在城外娶亲,岂不是羞辱我们楚国?而且你们这样做对郑国来说也不体面,对我们做楚国大臣的更是耻辱,回国后恐怕无法再做大夫了。因此我们不能接受郑国这样的安排。”
子羽板起面孔,声色俱厉地说:“我们郑国国家小,但国家小并不是错误,如果依赖大国而不加防备,那才是错误。我们本想用联姻的办法求得楚国的保护,可是楚国却包藏祸心来打郑国的主意,我们是不能不警惕的呀!”
楚国的公子围和楚大夫们知道郑国早有防备,便答应不带兵甲进城,郑国这才同意了。这年的正月十五日,楚国的公子围进入郑国京城,接走了公孙段的女儿,立刻离开了郑国。
鲍鱼之肆
“鲍鱼之肆”是指小人集聚的地方。
此典出自《说苑·杂言》:“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春秋时,孔子说:“不了解某人,就看他结交的朋友;不了解某个君主,就看他作用的臣子。”孔子又说:“与好人相处,如同进入有兰草白芷的房间,时间长了闻不到它的香气,与它同化了。与坏人相处,如同进入卖鲍鱼的店铺,时间长了闻不到它的臭味,也与它同化了。所以说,朱砂埋藏的地方是红的,煤炭埋藏的地方是黑的。君子应该慎重对待自己所处的环境。”
大逆不道
“大逆不道”原意是指封建时代犯上作乱等重大罪行,或指违反封建道德。后来人们用它指罪恶重大。
此典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
秦朝灭亡以后,汉王刘邦和楚霸王项羽争夺天下。一次,汉军和楚军在广武对阵,双方相持不下。项羽要求同刘邦单独决斗,刘邦不愿意。他运用计谋,历数项羽十大罪状。他对项羽说,你有十大罪状。第一,你我同楚怀王约定,先攻下关中者为王。现在我先攻下关中,你却违背前约,自己称王;第二,你假借王命杀死卿子冠军宋义,篡夺军权;第三,你违抗楚怀王命令,擅自率兵入关;第四,你烧毁秦宫室,盗掘秦始皇墓,掠夺财物;第五,你杀死了已经投降的秦王子婴;第六,你活埋二十万秦国百姓;第七,你胡乱封王封地,煽动叛乱;第八,你把义帝楚怀王赶出彭城,自己称王称霸,又夺取韩地,并吞梁楚;第九,你派人到江南杀死了义帝楚怀王。
当讲到第十条罪状时,刘邦加重了语气大声说:“你身为臣子却杀死君主,滥杀已经投降的秦王子婴等人,掌权施政非常不公平,主持订盟约却不信守自己的诺言,你的种种恶劣行径都是为天下所不容,实属犯上作乱,毫无道德可言。这就是你的第十条罪状。”
项羽听后勃然大怒,命令弓箭手放箭,一箭射中刘邦前胸。刘邦为了安定士卒之心,弯腰摸着脚说:“这家伙射伤了我的脚趾!”
从那以后,汉军退回成皋城中防守。
东窗事发
“东窗事发”比喻一些罪恶行为被人揭发或一些秘密事情被泄露了。
此典出自《西湖游览志余》:“秦桧之欲杀岳飞也,于东窗下与妻王氏谋之……桧曰:‘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
宋朝有一个大奸臣,名叫秦桧,他私通金国,奉金主之命,要陷害岳飞。
秦桧陷害岳飞的奸谋,都是在他家东面窗子下,与他的妻子王氏共同谋划出来的。
过了一段时间,秦桧死了,没过多久,他的儿子秦僖也死了。秦桧的妻子王氏设醮擅超度冤魂,并请了一些有方术之士,看看秦桧父子在地府情况。过了一会儿,一个名叫伏章的方士看见秦僖上了铁枷关在地府的牢狱里,便问他:“太师在哪里?”秦僖说:“在丰都。”于是伏章依照秦僖的话,到丰都去找。果然看见秦桧和万侯莴(秦桧的同学)都被套着铁枷,在做苦工,受尽折磨。秦桧对伏章说:“烦劳你对我夫人说一声,我和她在东窗下商量的那件事,现在被揭发了。”
妒贤嫉能
“妒贤嫉能”即嫉妒和憎恨贤能之士。后人用这个典故比喻对有才能的人妒忌。
此典出自《汉书·高帝纪第一下》:“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与人功,得地而不与人利,此其所以失天下也。”
项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秦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他跟随叔父项梁在吴地起义。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并大封诸侯王。在楚汉战争中,被另一支抗秦力量刘邦击败,自刎而死。
项羽是一个有勇无谋的武夫。在他起兵抗秦以后,曾经有很多贤臣名将,如范增、陈平、英布、韩信等,投靠在他的手下。
他不是看不起他们,而是因为妒忌这些人的才能,致使这些人不是弃楚归汉就是愤然离去。韩信归汉后,成了刘邦和项羽争斗中致项羽于死地的大将。在著名的鸿门宴上,范增劝项羽杀掉刘邦,项羽不仅不听从劝告,反而中了陈平、刘邦施的反间计,罢免了范增的权力,致使范增愤然离去,病死途中。由于项羽不善用人,最后终于成了孤家寡人,演出了一场“霸王别姬”的惨剧。
汉朝建立以后,有一次刘邦大宴群臣。
席间,刘邦问:“为什么我能取得天下,而项羽就失去了天下呢?”大臣高起、王陵回答说:“项羽妒贤嫉能,害功臣,疑贤者,所以他失掉了天下。”
恶贯满盈
“恶贯满盈”比喻坏事做得太多或坏事已做到了尽头,该是受到惩罚的时候了。
此典出自《尚书·泰誓上》:“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商朝末年,商纣王残暴无道,不但老百姓反对他,诸侯们也对他非常反感。当时有一个诸侯叫姬昌,在他的治理下施行仁政,大家都赞扬他,诸侯们也拥戴他,纣王便把他囚禁起来;后来姬昌的近臣献了许多美人和财帛给纣王,姬昌才得到释放。到他儿子姬发(即周武王)即位,便率领诸侯起兵讨伐商纣,在孟津渡黄河,向商都朝歌进攻。在牧野地方,与纣王的军队交战。周武王所率的是仁义之师,深受百姓的拥护,而纣王的军队却是深被老百姓摒弃和憎恶的,结果纣王大败,自焚而死,商朝也就此灭亡。
尔虞我诈
“尔虞我诈”用来比喻互相猜疑、互相欺骗。
此典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宋及楚平。华元为质。盟曰:‘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春秋时期,鲁宣公十四年九月,楚国去攻打弱小的宋国,楚庄王亲率大军,团团围住了宋国的都城。由于宋国军民同仇敌忾,坚守不懈,直到第二年五月,楚军还是打不进去。这时,楚庄王准备传令退兵。
楚国大夫申舟(名无畏,即毋畏)的儿子申犀在楚庄王的马前叩头说:“我父亲知道自己一定会死在宋国,他为了不违背你的命令,毅然路过宋国,结果被扣留而死。而你也在我父亲临行前许下诺言,说如果申舟被杀,你一定讨伐宋国。
而现在,你却要放弃以前的诺言了。”楚庄王无话可说。这时候,申叔时正在给楚庄王驾车,搭话说:“我建议在阵地上修建房屋,并把一部分能够种田的战士派回去从事生产,以此表示我军要继续围困下去,如此一来,宋国必定会投降。”楚庄王采纳了申叔时的建议。
宋国果然感到恐惧不已,就派官员华元深夜混进楚国的军营,把楚将子反从床上抓起来,说:“我们的国君派我来向你说明我们的困难,他说,我们国家没有粮食吃,只好互相交换小孩来吃;没有柴烧,只好拆开尸骨当柴烧。尽管这样,如果你们要强迫我们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我们全国上下宁肯战死,也决不会投降。
如果你们退兵三十里,我们就接受你们的条件!”子反已经落到华元手里,非常胆怯,只好先跟华元订了口头上的条约,然后才把这件事报告了楚庄王,楚军先撤退三十里。
接着,宋、楚二国议和,华元到楚国做人质。条约上写着:“我不欺骗你,你也不欺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