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研究
10590200000028

第28章 民国上海佛教居士群类及其核心成员分析(2)

其二,民国上海居士中,有一批佛教知识分子,他们对佛学深有造诣或实修体证,并分别在佛学研究、佛教教育、佛教文化出版等方面有突出的贡献,这类居士主要如史一如、江味农、范古农、余了翁、狄楚青、蒋维乔、丁福保、江易园、唐大圆、夏丏尊、刘荫年、王心湛、黄茂林、丰子恺、黄忏华、赵朴初等。其中,范古农是民国上海居士中的通才式人物,他不仅佛学知识渊博,而且深有体证,并在佛教教育、佛教出版等方面均有突出的贡献。范古农(1881—1951),字寄东,号幻庵,笔名海尸道人,浙江嘉兴人。18岁以优异的成绩肄业于上海南洋中学,27岁时赴日本留学并与章太炎等交游,开始研究佛学。29岁回国,于民国初年在浙江嘉兴组织“嘉兴佛学研究会”,开始定期演讲佛学。1917年,范古农在上海皈依谛闲法师,成为虔诚居士,此后频繁往来于上海、杭州、绍兴、苏州、无锡等地讲演佛学。1929年,范古农与世界佛教居士林同仁王一亭、李经纬、沈彬翰等发起组织“上海佛学书局”,后任佛学书局总编辑,并兼任世界佛教居士林读经处、研究部主任。范古农对上海佛学书局的发展贡献极大,在他的策划与组织下,上海佛学书局整理出版了大量图书典籍,发行了《佛学小丛书》,创办了《佛学半月刊》,并使得上海佛学书局成为全国最大的专门性佛教图书刊物的供应中心。1931年后,在范古农的组织策划下,上海佛学书局还承担了《海潮音》杂志的印刷发行业务以及宋版《碛砂藏》的整理印行工作。在负责编辑出版之余,范古农还在《佛学半月刊》上开辟“佛学问答”栏目,回答全国各地读者的佛学问题,在海内外影响很大。1935年,上海缁素组织成立佛教日报社,发行《佛教日报》,而范古农又是主要的执笔人。这是我国近代第一份佛教报纸,虽于1937年抗战爆发后停刊,但在当时的影响非同一般。1938年,因战乱栖身浙江天目山禅源寺的范古农又回到上海住在“省心莲社”开始讲经说法。1948年,范古农又在沪上组织“法相学社”主讲唯识诸论,同年世界佛教居士林改组,范古农被推选为第六任林长。范古农的主要佛学著作收于战后自己选编的《幻庵文集》中,此书于1947年正式由大法轮书局出版,分经义、演讲、论说、序跋、书启、簿记等6卷。其中收入了范古农的主要著作如《佛学问答》、《普贤行愿品疏钞撷》、《大乘空义集要》、《八十规矩颂贯珠解》、《往生论注撷》等。参见陈永革:《佛教弘化的现代转型——民国浙江佛教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327—328页;《中国近现代佛教人物志》,第491—498页;阮仁泽、高振农主编:《上海宗教史》,第257—258页。范古农是近代居士佛教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他在佛学研究、佛教教育、佛教典籍与刊物编辑整理出版等方面均有突出的贡献,对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的影响极大。

江味农、江易园等是民国上海居士中的实修派人物,他们常为上海居士讲经说法,影响颇大。江味农(1872—1838),名忠业,字味农,号定翁,法名妙熙,原籍江苏江宁。江味农幼读儒书,曾中乡举,以道员候补,后因兵祸辗转江苏、湖北、上海等地。江味农自幼信佛,1918年礼禅宗大德微军和尚为师,并开始与沪上居士们往来。1921年,谛闲法师在上海讲《大乘止观》,江味农前往听讲,并将其笔记整理成《大乘止观亲闻记》20卷。同年,江味农随日本和尚赴日本高野山修密宗,回上海后在上海功德林流通处,负责佛经出版流通。1930年,江味农在上海开讲《大乘止观》,并被推举为上海“省心莲社”社长,继而在莲社连讲《金刚般若经》,直至1938年7月病逝。江味农居士是一个对佛教深有体证的实修派人物,其所讲的《金刚般若经》曾被蒋维乔笔记整理成《金刚经讲义》出版,在上海居士中深受欢迎。参见阮仁泽、高振农主编:《上海宗教史》,第250—251页;《中国近现代佛教人物志》,第387—394页。江易园(1875—1942),原名江谦,字易园,号阳夏,原安徽婺源人。幼读儒书,13岁能诗文,17岁补博士弟子员。1914年曾任江苏教育厅厅长,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1918年后,皈依谛闲、印光二法师,归心净土,并创设佛光社于婺源。1941年来沪,常应沪上居士邀请讲经说法。参见阮仁泽、高振农主编:《上海宗教史》,第250页;《中国近现代佛教人物志》,第387—390页。

狄楚青、丁福保、余了翁、黄茂林等,是近代著名的出版家与编辑专家,他们为民国时期上海的佛教编辑出版与佛教刊物创办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狄楚青(?—1941),原名狄葆贤,字楚青,一字平子,号平等阁主,江苏溧阳人。早年主张变法,与谭嗣同交往密切,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1904年狄楚青在上海创办《时报》,后在上海又创办《民报》及有正书局。1912年,狄楚青开始专心研究佛学,并与濮一乘等在上海创办《佛学丛报》,并在自己的有正书局出版。《佛学丛报》是民初沪上佛教居士的主要阵地,它为广大居士传播了佛教知识,沟通了佛教信息,鼓吹了佛教复兴思想。此外,《佛学丛报》的成功创办,也促进了沪上佛教居士话语权的逐渐形成,并对僧界产生重要影响,从而为其后沪上居士脱离僧界的控制而建立自己的独立组织产生了作用。丁福保(1874—1952),字仲祜,号畴隐居士。原籍江苏常州,生于无锡。7岁入私塾就读,16岁肄业于江阴南菁书院,次年考取季才,后随华蘅芳学数学。1905年间结识杨仁山居士,开始研究佛教。1908年在上海行医,创办医学书局,刊行出版了大量佛学书籍,其中尤以《佛教大辞典》最为著名。余了翁(1873—1941),名霖,字楫江,号歇庵。祖籍安徽休宁,生于浙江嘉兴。幼读儒书,18岁为嘉兴县学生员。1929年起,寓居上海闸北的世界佛教居士林,后出任上海佛学书局编辑与《佛学半月刊》主编,前后达十余年。在此期间,编纂佛典,辑刊佛学著作,颇为佛学界所器重。黄茂林(?—1933),广东人。精通英语,曾在香港与英人一起研究小乘佛法。来上海后,曾皈依太虚,主要从事佛经翻译,并与上海知名居士交往甚密。后寓居上海佛教净业社,创办英文版《中国佛教杂志》,并先后将《六祖坛经》、《阿弥陀经》、《十善业道经》等汉语佛经翻译成英文。参见阮仁泽、高振农主编:《上海宗教史》,第353、259、261、263页;《中国近现代佛教人物志》相关人物条目。

此外,史一如、蒋维乔、唐大圆、夏丏尊、丰子恺、黄忏华、赵朴初等,都是有佛教体验且学有专攻的著名佛教学者。史一如(1976—1925),原名锡绰,字裕如,法名慧园,四川万县人。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精通日文和英语,曾于北京各大学任教,对佛教因明深有研究。1918年,史一如与陈元白、蒋作宾等在上海协助太虚法师创办“觉社”,并任“觉社”常驻总干事。1921年,史一如随太虚赴北京弘法,1922年武昌佛学院成立,他被聘为该院教授。晚年移居上海,为上海的一些居士组织讲《大乘起信论》等经,1925年逝世。史一如的著作有《佛教伦理学》、《大乘起信论讲义》、《金刚般若经总纲》等,所翻译的日本著作有《小乘佛教概论》(上下册)、《因明入正理论讲义》、《中华佛教史》、《印度佛教史》、《印度流派哲学》等,其子史珏将乃父著作辑成《慧圆居士集》行世。史一如在上海的时间不长,但对上海居士佛教界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参见《中国近现代佛教人物志》,第447—449页;阮仁泽、高振农主编:《上海宗教史》,第249—250页。蒋维乔(1873—1958),字竹庄,别号因是子,江苏武进人。7岁入私塾,20岁中秀才,后进入江阴南箐书院、常州致用精舍。1903年,应蔡元培邀请到上海,先后在爱国学社、爱国女学当义务教员,并为《苏报》翻译日本新闻。1917年后,转向佛学研究。1929年,应上海光华大学邀请,任多个院系的教授、主任。其佛学著作主要有《中国佛教史》、《佛学概论》、《佛教浅测》、《佛学纲要》、《因是子静坐法》等。唐大圆(?—1943),湖南人。初皈依印光法师,修学净土。1925年起,曾任上海佛教居士林名誉讲师,在林内开讲《唯识方便谈》,并任《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编辑,其论述多刊载于《海潮音》与《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夏丏尊(1885—1946),名铸,字勉旃,浙江上虞人。幼读儒书,16岁中秀才,曾任暨南大学教授。受弘一法师的影响,开始研究佛教。1943年,参与上海居士发起的《普慧大藏经》编印工作,负责翻译日本所传的《南传大藏经》。丰子恺(1898—1975),乳名慈玉,学名润,后改名仁,浙江崇德县人,近代著名画家。1914年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后皈依弘一法师,开始佛教书画创作。1928年,丰子恺绘成《护生画集》50幅为弘一法师祝寿,此后每年为弘一法师画一集《护生画集》。丰子恺的佛教绘画,丰富了近代上海佛教文化内容,在上海居士中影响很大。黄忏华(1890—1977),广东人。久居南京,随欧阳竟无在支那内学院研究唯识学。1926年结识太虚法师,1928年当选为中国佛学会常务理事,1931年当选为中国佛教会常务理事。曾寄居上海静安寺,进行佛教资料的整理工作。其论著很多,代表作有《佛学概论》与《中国佛教史》等。参见阮仁泽、高振农主编:《上海宗教史》,第249—275页;《中国近现代佛教人物志》的相关人物条目。

赵朴初(1907—2000),安徽太湖县人,生于安庆市天台里,著名佛学家、书法家、社会活动家。赵朴初出身书香门第,其伯祖父赵曾重、曾祖父赵继元、高祖父赵畇、太高祖赵文楷四代皆为翰林,被誉为“一门四翰林”。赵朴初童年接受了严格的私塾教育,1920年13岁的赵朴初离家到上海,投奔上海母亲家的亲戚、挚友关静之关静之,关絅之的姐姐,湖北汉阳人。关静之自幼被其父许配给汉阳的宋康丰为妻子,未过门宋已去世,关静之终身未再嫁人,而与其弟关絅之生活在一起。赵朴初母亲陈仲瑄与宋康丰是表亲关系(陈仲瑄母亲为宋康丰姑妈),且奉关静之为亲姐,两家关系非常好。(参见余世磊:《关于〈冰玉影传奇〉中的人与事》一文。)。关静之正是沪上名流居士、曾任会审公廨主审官的关絅之的姐姐。期间,赵朴初入东吴大学附中及东吴大学学习,1926年患病,在关絅之家休养。不久,随关絅之一家迁入净业社“觉园”。在“觉园”里,赵朴初先后担任过江浙佛教联合会文牍员、中国佛教会秘书、上海慈善联合救济会常务委员、净业社总务部主任、净业教养院(后改为“少年村”)副院长等职。由于在净业社期间经常亲近佛教高僧大德、居士名流,因此净业社实际上成了赵朴初的“佛教大学”,为赵朴初奠定了坚实的佛教理论基础。民国期间的赵朴初尚年轻,其主要贡献在于抗战期间的难民救济以及净业教养院时期的儿童教育。有关赵朴初的生平参见沈去疾:《赵朴初年谱》,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及余世磊:《关于〈冰玉影传奇〉中的人与事》等资料。1949年后,赵朴初历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会会长等职。2000年5月21日去世,留有《赵朴初韵文集》该文集分上下两册,汇集了赵朴初的诗词韵文,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03年出版。等著作。

上述知识分子大都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他们知识渊博,又对佛教怀有诚挚的热情,且深有研究与体证;他们的佛学演讲、佛学著述与佛教文化传播为近代居士佛教的发展起到了文化支持作用。这些居士知识分子不仅以居士的身份讲演佛学于居士界,同时也将佛学带进了学术界与高校之中,使近代佛教进入到一般思想文化的视野,激起更多知识分子的研究兴趣。而就居士佛教组织的建设而言,这些居士知识分子,不仅是居士佛教的鼓吹者,也是参与弘法的主力军。这些居士知识分子的出现,使得近代居士佛教的文化品位得到一定的提升,同时也使得佛教被更广大的人群所了解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