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研究
10590200000027

第27章 民国上海佛教居士群类及其核心成员分析(1)

民国上海的知名居士及其核心成员

民国时期,上海出现了一个庞大的佛教居士群体,这个群体的核心成员包括了新兴工商业者及其精英、居士知识分子以及军政退位的社会名流。这些分属不同阶层的居士群体分别从商界、学界、政界转向佛教的信仰与佛学的研究,展现了他们救世救心的宗教热忱。也正是这个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居士群体,以其各自的优势与资源共同维护了民国居士佛教的发展,使得民国上海的居士佛教及其组织呈现出繁荣之象。这一富有影响力的新型居士群体的出现,既是近代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那个转型社会的思想文化与社会心理的集中反映与投射。

一、民国上海的知名居士及其群类分析

笔者现以于凌波先生《中国近现代佛教人物志》中收录的57位近现代居士人物为基础,共列出60位近代著名居士人物进行考察,其主要佛教活动区域列表如下:

表5近现代著名佛教居士的籍贯及其主要活动地该表共收近现代人物60名,在于凌波《中国近现代佛教人物志》收录的57位人物基础上略有增减。

姓名杨文会桂伯华宋平子夏曾佑施省之张克诚谭嗣同王一亭章太炎

籍贯/

主要

活动地安徽石埭/南京江西九江/南昌、日本浙江平阳/杭州、上海浙江杭州/上海、北京浙江钱塘/上海四川广汉/北京湖南浏阳/南京、北京浙江吴兴/上海浙江余杭/上海

姓名简照南简玉阶熊希龄欧阳渐江味农高鹤年余了翁蒋维乔梁启超

籍贯/

主要

活动地广东南海/上海广东南海/上海湖南凤凰/北京江西宜黄/南京江苏江宁/上海江苏兴化/上海及各地安徽休宁/上海江苏武进/上海、北京广东新会/上海及各地

姓名丁福保朱子桥黄涵之刘洙源史一如胡子笏江易园朱芾煌吴璧华

籍贯/

主要

活动地江苏常州/上海浙江山阴/西安、东北上海市/上海四川中江/四川、西藏四川万县/北京、武昌湖北黄陂/北京安徽婺源/南京、上海四川江津/北京浙江永嘉/永嘉、杭州

姓名徐蔚如陈垣梅光羲聂云台康寄遥范古农李证刚叶恭绰吕碧城

籍贯/

主要

活动地浙江海盐/北京、上海广东新会/北京江西南昌/湖北、北京湖南衡山/上海陕西临潼/西安浙江嘉兴/上海、浙江江西临川/南京、北京广东番禺/北京、上海安徽旌德/上海、欧美

姓名谢铸陈韩清静苏曼殊谢无量黄忏华唐大圆夏丏尊陈铭枢李炳南

籍贯/

主要

活动地四川乐昌/湖北、南京河北河间/北京广东中山/日本、上海四川梓潼/上海、南京广东顺德/南京、上海湖北武冈/武汉、上海浙江上虞/杭州、上海广东合浦/南京、各地山东济南/重庆、台湾

姓名狄葆贤玉慧观关絅之汤用彤吕澄王恩洋黄树因丰子恺周叔迦

籍贯/

主要

活动地江苏溧阳/上海云南昆明/上海湖北汉阳/上海甘肃渭源/北京、美国江苏丹阳/南京、上海四川南充/南京、四川广东顺德/南京浙江崇德/杭州、上海安徽东至/北京

姓名尤智表蔡念生林藜光许地山黄忏华赵朴初……

籍贯/

主要

活动地江苏苏州/上海辽宁凤凰/辽宁、台湾福建四明/欧洲、北京福建龙溪/福建、北京广东顺德/南京、上海安徽太湖/上海、北京……

备注:以上人物以年龄由大到小为序。

上表60位近现代知名居士佛教人物中,其中主要在上海从事佛教活动的居士竟有30位之多,而到过上海的则更多。由此可见,民国时期的长三角确实集中了当时的精英居士群体,而这个群体又以上海为其活动的枢纽与中心。

当然,从其籍贯上看,这些知名居士只有少数是土生土长的属于现在的上海市人这里的上海市是就今天的行政区划而言。因为上海在1927年前一直隶属江苏省管辖的范围,1925年1月奉军进入上海,当时的北京政府将上海改为“淞沪市”,1927年改为“上海特别市”,1930年7月1日才将“上海特别市”改称“上海市”。或当时的上海县人,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外地的移民或迁居者,其中有些是第一代移民,有些是第二代移民,其移民地主要是浙江、江苏、湖北、安徽、广东等地,而主要以浙江、江苏为最多。

《上海宗教史》一书也列举了三十多位上海著名居士,如史一如、江味农、王一亭、周舜卿、施省之、关絅之、黄涵之、闻兰亭、叶恭绰、聂云台、曲映光、江易园、唐大圆、夏丏尊、刘荫年、王心湛、狄楚青、蒋维乔、范古农、余了翁、丁福保、黄茂林、玉慧观、高鹤年、简玉阶、简照南、穆藕初、吴蕴初、王晓籁、周肇甫、方子藩、丰子恺、李圆净、黄忏华、李经纬、赵朴初等。事实上,民国时期在上海活动的知名居士还不止这些,只是由于资料的缺失,很多居士的相关资料已无从查证而已。民国上海的居士群体不仅人数众多,而且在近代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和足够的分量。

民国上海的知名居士,各有特点,各具千秋。其中,既有深研佛学并有亲身体证的实修派人物,也有对佛教经典与书籍的编辑、出版贡献突出的佛教出版家与教育家,更有为佛教事业及社会慈善事业捐出巨款的实业家以及为了佛教事业而奔走呼告、联络各界的社会活动家。此外,还有一生行脚天涯、四海为家,以慈善赈灾为己任的云水独行侠式人物这个类型的人物如高鹤年居士,将在本书第四章中详细介绍。以及一身兼具数种身份角色的复合型居士精英人物。下面笔者将根据这些人物的社会身份及其主要贡献,对其作一群类分析:

其一,民国上海居士中,有一批新兴工商界精英人士,他们不仅对佛学深有研究,还积极参与居士佛教的组织建设,并以自己雄厚的财力资助佛教事业,为各种社会慈善事业提供极大的物质保障。这类居士的代表人物如王一亭、周舜卿、聂云台、简玉阶、简照南、穆藕初、玉慧观、方子藩等。其中,王一亭是这类居士最典型的代表,他在近代上海是一个风云人物,不论在商界、慈善界还是佛教界都声名远播。王一亭(1967—1938),名震,号白龙山人,原籍浙江吴兴,生于上海浦东。王一亭早年在日本的“日清轮船公司”做买办,随后由买办转向实业,成为近代上海滩的商界大亨,曾出任上海总商会协理(副会长)。1919—1920年,王一亭参与创建“上海佛教居士林”,1922年参与组建“世界佛教居士林”林长;1922年起,一直担任世界佛教居士林副林长、林长,从1927年始连任三届“世界佛教居士林”正林长;1930年起,任上海佛学书局董事长,兼任过净业社董事长以及中国佛教会执行委员与常务委员。此外,王一亭还身兼数十个慈善组织的领导职务,对社会慈善事业倾注了毕生的精力。王一亭曾在上海创办或参与创办了孤儿院、残疾院、平民习艺所、华洋义赈会、中国救济妇孺会等多家慈善机构。王一亭是民国上海工商界居士的灵魂人物,他的一生多姿多彩,集实业家、慈善家、佛教大居士、书画家、社会活动等无数角色于一身。周舜卿(1852—1923),名廷弼,无锡县人。16岁由族叔介绍从无锡到上海利昌铁号当学徒,后成为英商“大明洋行”买办,并自己开设有多家铁厂与丝厂。周舜卿曾在无锡成立“锡金商会”和“锡金农会”,亲任锡金商会会长;同时,周还在上海首创私营信成商业储蓄银行,自任总经理,并在北京、天津、南京、无锡等地均设有分行。1918—1919年间,“上海佛教居士林”成立之初就借用了周舜卿在上海的锡金公所为林址,而周本人也被推选首任林长。1922年,世界佛教居士林成立,周又被推选为第一任林长。参见王金中、沈仲明:《无锡工商业先驱周舜卿》,江苏凤凰出版集团,2007年。聂云台(1880—1953)号其杰,字云台,别号息忏,湖南衡山人,曾国藩外孙。1883年随其父聂辑规住于上海,并于1893年(14岁)回原籍应试中秀才。后曾学习英语及电气、化学工程,并留学美国。回国后在上海历任复泰公司(后改为恒丰纺织新局)经理、大中华纱厂总经理、华丰纺织公司董事长、中国铁工厂董事、中美贸易公司总经理、上海总商会会长、全国纱厂联合会会长以及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董事与顾问等职。聂云台在美国留学时曾入基督教,后因妻亡及目睹中国民族企业遭受列强挤压,遂信佛教并皈依如幻、印光,受五戒。聂云台著有《保富法》、《观音经咒灵感汇编》、《地藏菩萨灵感近闻录》等宣传佛教因果报应之书,此外他还对上海佛教事业非常关心,经常资助佛教慈善事业,参与重大佛事活动,并且是上海佛教净业社等居士组织的发起人与主要参与人之一。阮仁泽、高振农主编:《上海宗教史》,第265—266页;《保富法》(附录:聂云台纪事),中国城市出版社,2007年,第204—208页;于凌波:《中国近现代佛教人物志》,第482—487页。简照南(1870—1923)、简玉阶(1875—1957)兄弟二人,广东南海人,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创办人。1918年,简氏兄弟将烟草总公司迁到上海,并在国内开设众多分厂与分公司,成为国内最大的烟草公司。1922年简氏兄弟成为上海佛教净业社的发起人,并出任董事。1923年,简照南去世,其弟简玉阶遵照其兄遗嘱将简家在上海常德路的私家花园“南园”捐给净业社作为社址。简氏兄弟经常赞助佛教慈善事业,简玉阶先后还参与组织1936年在净业社举办的“丙子息灾法会”,出任净业社副董事长,对近代上海佛教的复兴贡献很大。穆藕初(1986—1843)名湘玥,上海浦东川沙人,近代著名的爱国实业家。1909年赴美国,先后在威斯康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德克萨斯农工专修学校学习农科、纺织和企业管理等。1914年,获农学硕士,学成归国。1915年,与胞兄穆湘瑶共建德大纱厂,自任经理,此后不断将西方的现代管理知识著书介绍到中国。20世纪20年代后,穆藕初与太虚法师、弘一法师多有往来,深受两位法师的影响。1923年与太虚长谈后,坚定了佛教信仰,并坚信:“佛教自可以纠正人心,安慰人心,使人提起精神服务社会。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之主意,做许多好事于世间。故余深信佛教于人生有大益。”穆藕初:《藕初五十自述》,赵靖主编:《穆藕初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63页。穆藕初无论在佛教思想还是佛教慈善捐助方面,均有较大影响,是一位非常虔诚的居士。如1924年,弘一法师的《比丘戒相表记》定稿,穆藕初就个人出资影印一千部。玉慧观(1891—1933),名观彬,法名慧观,云南昆明人,生于朝鲜。1919年,玉慧观回国并在上海美国人的“三德银行”做买办,1926年与太虚结识,参与“法苑”组建,并对太虚的《海潮音》予以物质与精神的支持。1930年,玉慧观与陈玉章、李醒华等改良国药,组织佛慈药厂于上海,并增设门市部,附设诊疗所,以惠及病者。1933年,玉慧观遭暗杀,生前著有《释尊之历史与教法》等书。方子藩(1908—1968),字远梵,浙江宁波人。早年留学日本、德国,后又赴美国考察化学工业。回国后在林涤庵所办的大丰工业原料公司与天丰化学制药厂工作,并于抗战期间自制出消治龙(SST)药剂,为我国制药工业做出贡献。方子藩小时经常去宁波观宗寺听谛闲法师讲经,此后对佛学抱有真诚信仰。1946年,方子藩与郑颂英、罗永正等发起组织“上海佛教青年会”,并任理事长。事实上,民国上海的新兴工商业居士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这里只列举了其中的几个代表。

就上述新兴工商业居士的经历来看,他们大都有出国留学、出国考察或与洋人打交道的经历,因此眼界开阔;而他们最终都走向了佛教信仰,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现象。这其中既有社会时代思潮的影响,也有民族情结、文化认同以及个人遭遇等复杂的原因。从佛教的角度而言,这些眼界开阔、阅历丰富,同时又拥有雄厚经济实力的居士群体的出现,自然为民国上海的居士佛教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成为民国上海居士佛教中最重要的核心力量。事实上,如果没有这个群体的出现,民国上海的居士佛教就不可能建立起那样大型的具有近代转型意义的居士佛教组织,也不可能承担起各种社会慈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