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华语电影的全球传播与形象建构
10589100000028

第28章 合拍与共融(9)

消费社会的特征在于:设计、制造需求,挑起人们的各种欲望,充分肯定个性、自由、享乐的价值,非必需品消费逐年上升,谋求更高品质的生活,体验各类娱乐休闲活动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一切事物都与商品挂钩,“物”的价值变得复杂繁多抽象,人们在消费中享受感动、兴奋、满足、愉悦、尊贵、骄傲。消费是日常习惯,是生活的固定常态,或者说生活就是消费,消费意识操控着人们的日常行为。被消费的不是物,而是“物”,是“物”的符号意义与价值,这就是鲍德里亚点明的“符号的系统化操控行为”。

消费社会引发消费主义、消费文化大肆流行,人被“物”异化,消费变成拉动社会机车持续轰鸣的动力。“在后现代高速发展的经济战车上,人们基于对社会个体身份和历史虚无的理解,不再将理想主义作为自己的存身之道,而是将消费主义作为达到世俗幸福的捷径。”人们被铺天盖地的消费意识宣传鼓动,依靠消费方式和消费内容寻找族类认同、归属感和满足感。月光族、贷款购物的生活方式在各个阶层中都不乏其人,象征身份、地位、个性的附加价值、符号意义、品牌文化、潮流精神是消费的首选,消费变成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证明与标志。

基本温饱解决后,经济建设、物质文明、社保体系的发展使民众的业余文艺生活、娱乐、消费需求日益扩大,当代中国人的消费从柴米油盐转向住房、汽车、教育、旅游、曲艺、美食、美容、保健、装修、饰品、艺术品购买,文化消费比重越来越大。

“我们早已习惯于透过各种媒体来观察和理解世界,甚至理解自身。我们甚至无法离开大众媒体,它们几乎就是社会生活的空气,远离它们就会感到窒息。媒体文化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直观感受。”

在消费社会中,大众传媒是引吭高歌的向导,构建、引领大众的消费取向,将大众转换为商业社会需要的消费者,拉动经济发展。消费社会的运作依赖大众媒介,媒介的大众文化属性使它成为消费文化的鼓动者、沟通者和组织者,引导消费的内容、方式、速度、深度、广度、周期。

在消费主义盛行之际,电影走下神坛,与其合谋共舞。电影“不仅是机械主义的最高表现,而且它提供的是最具有魔力的消费品,即梦幻……不仅是第一个伟大的消费时代的伴生物,而且是一种刺激性和广告,也就是一种重要的刺激性的商品。再用媒介研究的话来说,显而易见,电影可用于提取信息的力量是无与伦比的”。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系教授隋岩对于电视文化的分析同样可用于电影。他认为,消费主义既是“大众文化的直接动力,又成为它的存在形式”,电影文化“既是消费主义畅行的结果,又是消费主义得以传播的载体”。电影极其适应商业化、城市化、大众文化、消费社会的生活模式和价值观念,并将这种生活观迅速地、系统地、事无巨细地摆上银幕,期待成为新规范的统领者和受益者。这使电影和消费文化都深入人心,获益匪浅。

大银幕上的电影全息化的视像点燃消费热情,诱发观众的消费欲望,引导观众尝试效仿剧中人物和场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出现了电影映前广告。1998年,中国第一家专业电影广告公司北京央视三维广告有限公司成立。此后,电影广告一发不可收拾,大量电影视听符号诱使观众在不知不觉中堕入电影制作者、广告商、商品生产者合力铺设好的消费通道中,因电影而走俏的商品不计其数。2012年电影映前广告收入达到9.5亿元,植入广告收入达到6亿元。影片中植入广告风行起来。《北京遇上西雅图》(薛晓璐,2013)就是广告植入的典型案例:联想K900手机还未上市就出尽风头,瑞士伯爵腕表和首饰销量看涨,只要在淘宝上输入女主角文佳佳的名字,就会看到片中连衣裙、毛衣、背心、马甲、裤子、外套、项链、手机钻等在热卖,它们与文佳佳传递的优雅、浪漫、奢华、清新、独立、自信等符号信息契合,似乎占有这些实物就能沾染文佳佳的女神气质。该片和《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赵薇,2013)一起被评为2013年第四届艺恩“电影产业奖”最佳植入影片。

观众的电影消费需求不限于影像本身,观影环境、音响效果、舒适程度、便捷与否、促销活动、后产品购买,以及影院周围购物、餐饮等休闲娱乐活动都在他们的考虑范围。

五电影商业化的全球化语境

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电影业是全球化热情的参与者与推进者,全球化给予电影业以新的拓展空间。

十九世纪中期,马克思指出商品经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相互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生产是如此,精神生产也是如此”。

1964年,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提出“地球村”的概念,提出“部落化—非部落化—重新部落化”的著名公式,认为“电力使地球缩小,我们这个地球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村落”。

1969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学者、地缘战略家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出版《两代人之间的美国》,提出我们正迈向“全球化社会”。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西方报纸对“全球化”的吹捧热火朝天。九十年代,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宣布“世界进入了全球化时代”,“全球化”从知识分子的探讨变成人们耳熟能详的时髦词语。

全球化最初用于经济领域,指“资本、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空间聚集和流动”。后来,美国社会学家罗兰·罗伯森提出,全球化概念“既指世界的压缩,又指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的意识的增强”。四川大学教授欧阳宏生认为:“全球化是近代以来以生产力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快速提升为动力,人们不断跨越空间障碍、制度障碍、文化障碍和社会障碍,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实现物质、信息的充分沟通,不断取得共识,在诸多领域制定共同遵守的准则,采取共同行动的进程”。

当今世界从地方性、区域性、封闭性、民族性、本土化,走向政治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技术全球化、人才全球化、传播全球化、思维意识全球化。世界各国、各地区跨越原有疆域,形成纵横交错的一体化网络。

全球化并不是真正的互惠互利、平等发展。占据中心位置,获取最大收益的是西方发达国家。沦为边缘的第三世界国家有时只能分得残羹剩饭,且要以供应低廉原料和劳动力,成为产品和价值理念的倾销地,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

在全球化进程中,支配、控制与竞争、反抗,纷争、冲撞与对话、调和,频繁上演。学术界提出依附理论、文化帝国主义、后殖民理论、霸权主义、媒介暴力、全球本土化、文化反弹理论等形形色色的说辞来解释全球化的魔境。

“媒介全球化一方面是指国际媒介集团主导下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资本资源的大规模地跨国性聚集和流动,另一方面是指各种文化和新闻、信息、娱乐等媒介产品跨国性的大规模聚集和流动,供应链日趋全球化,跨国贸易迅速扩大。”在这方面,电影可谓独领风骚。

电影发明之初,卢米埃尔兄弟就将欧洲各国、中东的耶路撒冷、亚洲的日本、中国等地的异国风情带给观众。如今,全球范围的影片贸易频繁,世界性的电影节为各国的电影业界人士提供互动机会,电影人的跨国合作越来越频繁。

中国元素常见于日韩等国电影,也在好莱坞的大片中屡屡现身:《黑客帝国》中袁和平设计的动作让基努·里维斯洒脱帅气;《功夫熊猫》(马克·奥斯本、约翰·斯蒂文森,2008)以中国为背景,中国元素数不胜数;《阿凡达》中的潘多拉星球来自黄山和张家界给予的灵感;《变形金刚3》(迈克尔·贝,2011)让TCL、伊利舒化奶、联想等中国广告植入好莱坞电影;《环太平洋》的机甲战士在香港对抗外界怪兽……《霸王别姬》(陈凯歌,1993)、《卧虎藏龙》(李安,2000)、《英雄》、《功夫》等影片使中国电影的世界之旅达到高潮。

电影具有“政治诱惑力和工业挑战……是一种富于攻击性的、威力至上的形式,它由于爆炸而侵入其他文化之中”,它的多样性与同质化、本土性与国际化、民族性与现代化如影随形,“文明的冲突”不时产生。在电影全球化进程中,强势文化的霸权行径难以防止,很多国家的电影出现美国化现象。

“国力之间的竞争,可以通过‘威慑’迫使人就范;也可以通过精神‘感召’吸引人上钩。”美国好莱坞用电影向全世界输出美国文化与价值观,建立近乎完美的自由民主的国家形象。当《侏罗纪公园》3D版(史蒂文·斯皮尔伯格,2013)、《了不起的盖茨比》(巴兹·鲁曼,2013)、《极乐空间》(尼尔·布洛姆坎普,2013)在各国银幕上焕发光彩时,美式生活、美式文化、美式思想、美式英雄也随之畅销全球。

哈贝马斯设想:“不同的文化类型应当超越各自传统和生活形式的基本价值的局限,作为平等的对话伙伴相互尊重,并在一种和谐友好的气氛中消除误解,摈弃成见,以便共同探讨对于人类和世界的未来有关的重大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这应当作为国际交往的伦理原则得到普遍遵守。”但是,能否真正做到这些,正考验着人类的智慧。

全球化使中国的电影观众接触到种类丰富、价值观多元的外国影片,带来了多重影响。

国外电影的引进、合作拍片的机会让中国电影人拓宽视野,打开思路,察觉差距和不足,促使电影人观念变更,寻找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参与全球电影市场的角逐。

每年都有一批国产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风光一场。2012年中国电影亮相32个国家和地区的77个电影节,有55部影片获得73个奖项。但获奖并未带来期望中的经济收益与国际影响力。真正进入全球电影市场,进入各国观众视线的中国影片凤毛麟角。2012年国产电影的海外收入继续下跌,全年仅10.63亿元,与2010年的35.17亿元比较,剩下不足三分之一。中国电影业的贸易逆差难以控制。

但无论如何,全球化已是中国电影发展无法回避的背景、前提和趋势。应当清楚地知晓全球化的利弊,从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规划电影业的全球化发展,提高影片制作与营销的能力。

我们可能会失去一些难以割舍的东西,又不得不接受一些难以认同的东西。阵痛无法避免,问题无须掩盖。中国电影只有以商业化、产业化应对电影全球化,才能闯出一片天地。要跳出藩篱,摈弃或故步自封,或崇洋媚外,或自卑退却,或伤感躲避的心态,反省困难重重的原因,了解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社会与文化环境变迁,摸清国内和国际观众的消费心理与消费特征,找准市场需求,以国际视野考量中国电影的未来。要认识自身价值,找准文化身份的定位,和而不同,既有维护、坚持,也有妥协、变动,既守护好自己的精神家园,又坦然面对全球化的巨变,以宽容平和的心态创造性地构建民族电影的文化品格,用先进的电影语言和技术阐发中国底蕴、中国精神,提升电影品质,彰显民族精神,使之具有全球性的表达和传播能力。中国电影应增强生产实力和产品吸引力,与世界多种文化对话,与强势文化碰撞,抵御霸权国家的电影文化渗透,扩大影片输出,在全球化平台演出威武雄壮的活剧。